车联网是什么?

车联网是什么?,第1张

汽车联网是一个源自互联网的概念。市场上的汽车联网是汽车行业从这一概念发展起来的服务平台。

车辆联网(Vehicle networking)是指与车辆、车辆与道路、车辆与人、车辆与传感器设备进行交互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实现车辆与公众之间的网络通信。

它可以通过车对车通信、车对人通信和车对路通信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信息,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处理、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多源收集的信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有效引导和监管车辆,提供专业的多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扩展资料:

车联网的组成:

第一部分是WCDMA/LTE移动通信技术。

准确的说,车联网的实现,3G/4G等安全、高速的移动通信技术是汽车这一快速交通工具接入互联网的基础。就像早些年,想要打电话会通过传呼机接受到电话信息,然后找到公共电话进行回电。

而移动手机的出现,使得传呼机接线员下岗,也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打电话,而智能手机的出现,则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如今,汽车通过高速、安全的移动通信技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第二部分是导航功能。

这个很好理解,毕竟GPS全球定位系统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无论是中的实时定位,还是手机上出现的定位,都是这个意思。

在开车日常出行的过程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是成天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的出租车司机,对所有的路线、路况都了如指掌。导航的作用就是辅助,车主可以在线查询目的地,规划最合适的出行路线,提供很多的出行方便。

第三部分是智能车载系统。智能车载系统在车联网中主要负责人机交互与信息处理。

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个性化和人性化,进而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达到人车互动的终极目的。通过车况自动检测、远程人工服务、语音识别、手势控制、远程控制和远程人工服务等技术接近实现智能手机般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联网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 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由二十个子系统与产品组成:
1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Smarthome Control Center
2智能照明系统。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ILS)
3电器控制系统。Electrica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EACS)
4家庭背景音乐。Whole Home Audio(WHA)
5家庭影院系统。Speakers, A/V & Home Theater。
6对讲系统。Video Door Phone(VDP)
7视频监控。Cameras and Surveillance
8防盗报警。Home Alarm System。
9电锁门禁。Door Locks & Access Control
10智能遮阳(电动窗帘)。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Electric Curtain
11暖通空调系统。Thermostats & HVAC Controls
12太阳能与节能设备。Solar & Energy Savers
13自动抄表。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AMR)
14智能家居软件。Smarthome Software
15家居布线系统。Cable & Structured Wiring
16家庭网络。Home Networking
17厨卫电视系统。Kitchen TV & Bathroom Built-In TV System
18运动与健康监测。Exercise and Health Monitoring
19花草自动浇灌。Automatic Watering Circuit
20宠物照看与动物管制。Pet Care & Pest Control
以下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分类的定义和说明:
1控制主机(集中控制器):英文Smarthome Control Center。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又称为智能家居集中控制器,是指封装好的具有智能家居系统控制功能的控制器硬件和软件,具备有相应外围接口,控制主机通常包括各种形式的控制器终端产品。控制主机通过直接连接或者协议转换间接控制方式实现智能照明、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可视对讲系统、监控系统、防盗报警、门禁电锁)、智能遮阳、家庭能源管理功能。与互联网连接的控制主机还能实现网络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功能。控制主机及相关产品包括:
1)控制主机
2)控制器
3)分控制器
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可为一个独立的设备,也可以是一个可明显区分的嵌入设备。许多智能家居厂商的控制主机可用电脑在代替。
控制主机还能在第三方的智能家居软件的配合下,实现更好的场景设置、时间管理和跨平台的连接,获得更佳的用户体验。
有智能家居控制主机产品,且自有产品中整合了智能照明系统、家电控制系统的厂商称为智能家居系统厂商。只提供智能家居控制主机的厂商不能称为智能家居系统厂商。
2智能照明系统。英文Intelligent Lighting System(ILS),又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是利用程序控制系统,通讯传输技术,信息智能化处理及电器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对灯光具有高度的强弱调节、场景设置、定时设置的功能。智能照明系统组成:系统单元、输入单元与输出单元。
系统单元:用于提供工作电源,源系统时钟及各种系统的接口如PC、以太网、电话等;
输入单元:主要功能是将外部控制信号换成网络上的传输信号,具体有开关,红外接收开关,红外遥控器,多功能的控制板,传感器;
输出单元:智能系统的输出单元是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传输的信号,控制相应回路的输出以实现实时控制。
智能照明系统由以下产品组成:
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2)调光开关
3)灯具
4)光源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智能照明系统是一个核心系统,每个智能家居品牌厂商都可实现这一功能,通常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整合在智能家居控制主机中。
3电器控制系统。英文Electrical Apparatus Control System(EACS)。智能家居中的电器控制系统是指控制主机对家用电器、电源插座开关进行的开关控制、功能设置、场景设定。电器控制由控制主机中的模块单元、连接线路、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块组成。传感器和执行器模块可封装到开关插座中,直接连接电器设备使用,也可嵌入到家用电器中。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电器控制系统是一个核心系统,每个智能家居品牌厂商都可实现这一功能。
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电器控制系统除了嵌入控制模块的开关插座外,还包括连接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种遥控器和信号中转放大设备(Remotes & IR Repeaters),以及各类定时器和家庭自动化配件(Timers & Automation)。
电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产品:
1)智能控制开关
2)智能控制插座
3)定时器
4)遥控器
5)信号中转放大设备
6)智能家电。英文Intelligent Home Application(IHA)。智能家电就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家电设备。智能家电就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方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家电设备。目前智能家居与家电设备的连接的控制是通过电器控制系统来完成的,由于标准协议兼容等问题未能很好解决,这种连接方式的控制多数只能实现电源的开关 *** 作、空调电视等少数电器的功能 *** 作,而不能实现更多智能化的设定和 *** 作。行业发展趋势是一方面智能家居产品的不断研发和普通,连接到网络中的智能家居能够与智能家居系统整合和协同工作;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将嵌入智能家居的控制模块,直接连接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实现更便捷的控制功能。
尽管电器控制也包含照明电源、智能遮阳(电动窗帘)开关电源的控制,但这两部分的控制都分属于智能照明系统和智能遮阳(电动窗帘)。
4家庭背景音乐。英文Whole Home Audio(WHA)。是由一个集中的音乐源或可汇入的音乐源经过功放设备放大,通过连接线缆、连接单元和包含调音模块的控制面板连接到分区或房间,由各个音箱喇叭进行播放,实现背景音乐效果。背景音乐有四种常见的配置方式包括不可分区的单一音源播放,可分区的单一音源播放,独立控制的多个音源播放,可加入本地音源的独立控制的多个音源播放。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背景音乐系统是一个选配系统,通常在场景设置中通过设定实现智能照明系统、家庭影院系统、电器控制系统、门禁电锁等联动。家庭背景音乐主要包括三部分:
1)音源。家庭背景音乐系统可以自由选择音源,电脑、电视、DVD、收音设备、MP3、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可以作为音源。
2)控制器。家庭背景音乐控制器系统分为主机型和分体式两种。
3)音箱。目前家庭背景音乐所采用的音箱主要有吸顶喇叭,壁挂音箱(嵌入式),平板音箱(壁画形式)等几种。功率匹配较为标准。
5家庭影院系统。英文Speakers, A/V & Home Theater。家庭影院系统是要家庭环境中搭建的一个接近影院效果的可欣赏享受音乐的系统。家庭影院系统可让家庭用户在家欣赏环绕影院效果的影碟片、聆听专业级别音响带来的音乐、并且支持卡拉OK娱乐。一般来说,一套家庭影院需要3个部分:信号源、功放及终端。信号源包括VCD、DVD、蓝光碟机、个人计算机、CD等等;终端包括显示设备(平板电视机及投影机)和音箱,音箱本身要求回放质量要好;功放对于家庭影院很重要,一般用专门的AV功放,AV功放主要由信号源选择器、信号处理前置放大器和后级功率放大器组成,可以切换信号源,对信号处理,如杜比解码、虚拟环绕、DSP等处理,调节音调音量;最后通过功率放大器驱动多个音箱。
家庭影院系统中,显示设备可选择平板电视机及投影机,对于别墅和具备视听环境安装的房间来说,首选投影机作为显示设备。
以下是家庭影院系统包括的产品:
1)家庭影院(Home Theater Accessories)
2 A/V线缆(A/V Cables)
3)A/V连接器(A/V Components)
4)A/V有线分配(A/V Distribution - Wired)
5)A/V无线分配(A/V Distribution - Wireless)
6)投影幕与大屏幕电视(Display Screens)
7)高清电视与高清音频 (HDTV / HD Radio) (198)
8)模块(Modulators)
9)个人便捷A/V设备(Personal A/V)
10)喇叭音箱(Speakers)
11)音量控制与音频开关(Volume Controls & Speaker Switching)
12)有线电视系统 CATV
13)卫星电视接收 Satellite TV Receiver
14)家庭背景音乐(Whole House Audio / Multi-Zone)
其中第12)类家庭背景音乐与前面的第4大类家庭背景音乐相同。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对家庭背景音乐的需求较多,因此,从家庭影院中特别分出这一小类。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影院系统是一个选配系统,通常在场景设置中通过设定实现智能照明系统、家庭背景音乐系统、电器控制系统、门禁电锁等联动。
6对讲系统。英文Video Door Phone(VDP)。包括家庭使用的可视或非可视对讲系统、家庭使用的小型电话交换机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具有叫门、摄像、对讲、室内监视室外、室内遥控开锁、夜视等功能,住户在室内与访客进行对话的同时可以在室内机显示器看见来访者影像并通过开锁按钮控制大门开启,达到阻止陌生人进入大门的目的。可视对讲系统是由门口主机、室内可视分机、不间断电源、电控锁、闭门器等基本部件构成。独立安装的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可视对讲系统的门口主机与设在客厅和走廊过道、房间等位置的室内可视分机;房地产商统一安装的楼宇可视对讲系统,楼梯道口大门主机与每个住户的室内分机相连。以下是对讲系统包括的产品:
1)对讲系统(Intercoms)
2)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配件(Cell Phones and Pad Accessories)
3)固定电话配件(Home Phones & Accessories)
4)远程监测与控制(Remote Monitoring & Control)
5)小型电话交换机(PABX)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对讲系统属于家庭安防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个常见的选配系统,尤其是在别墅应用中。部分厂商将控制主机嵌入到可视对讲系统中,并整合智能照明、电器控制功能,成为一个以可视对讲系统为载体的智能家居系统。
小型家用电话交换机(PABX)对家庭对外电话通讯和内部对讲通话都很有好处,避免了由于房间大和房间多后接听电话不便带来的麻烦,同时还可实现内部通话,小型家用电话交换机具备呼出外线、外线呼入、转接外线电话和内部通话,支持来电显示、电脑话务员录音、免打扰、d性编码、来话代接、呼出限制、通话保密等特点。
7视频监控。英文Cameras and Surveillance。包括网络摄像机、视频监控系统。网络摄像机可作为灵活的图像视频监视设备与智能家居系统配合使用。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 *** 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 *** 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 *** 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以下是视频监控包括的产品:
1)摄像机(Camera)
2)监控系统附件(Surveillance Accessories)
3)视频监视套件(Video Monitoring Kits)
4)视频录像设备(Video Recorder)
在智能家居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属于家庭安防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个常见的选配系统,尤其是在别墅应用中。
8防盗报警。英文Home Alarm System。一个报警系统(Alert System)通常由报警探头(前端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组成。报警探头包括有:门磁开关、玻璃破碎探测器、红外探测器和红外/微波双鉴器、紧急呼救按钮。报警控制器是一台主机(如电脑的主机一样)是用来处理,包括有线/无线信号的处理,系统本身故障的检测,电源部分,信号输入,信号输出,内置拨号器等这个方面组成。以下是防盗报警包括的产品:
1)报警系统(Alert System)
2)个人保全产品(Personal Security Product)
3)射频发射与接收设备(RF Transmitters & Receiver)
4)报警探头(Security Sensor)
5)安防系统配件(Security Systems Accessories)
在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形态中,大多数将智能家居控制主机与报警控制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硬件,但也有控制主机中嵌入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中嵌入控制主机的情况,安防报警厂商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多以后者为主。
9电锁门禁。英文Door Locks & Access Control。指配合智能家居使用的各种门禁电锁、家居门禁产品、电动门、电动窗。门禁电锁是门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门禁系统的执行机构和关键设备。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门禁系统的控制部分多与智能家居控制主机及相关模块整合,并不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但门禁电锁作为大门、车库门、出入口等位置的门禁执行机构广泛使用。门禁电锁分类有门禁磁力锁,门禁电插锁,门禁阴极锁,门禁阳极锁,门禁电控锁。电锁门禁产品包括:
1)门禁电锁
2)家居门禁产品
3)电动门
4)电动窗
10智能遮阳(电动窗帘)。Intelligent Sunshading System/Electric Curtain(ISS),智能遮阳系统通常是由遮阳百叶或者遮阳窗帘、电机及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软件是智能遮阳控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控制系统硬件配套使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控制软件通常属于智能家居控制主机软件一部分。一个完整的智能遮阳系统能根据周围自然条件的变化,通过系统线路,自动调整帘片角度或作整体升降,完成对遮阳百叶的智能控制功能,既阻断辐射热、减少阳光直射,避免产生眩光,,又充分利用自然光,节约能源。
还有一种简化模式的智能遮阳系统,通常称为电动窗帘(Electric Curtain),它是由电机、减速轮组、主动轮、滑轮和环形滑线组成,其特征是:滑线上缚有一或二只永磁体,与之相对应有一或二只吊环是磁性材料制成;沿线和永磁体在由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帘。杆内腔运行,而吊环全部套在帘杆外周或嵌进下部开的缝内,永磁体用磁力牵引吊环。智能窗帘的控制方式有定时控制、半自动手动控制、智能化的亮度控制和场景控制、手动控制四种,尤其是智能化的亮度控制和场景控制最为常见,通常在会客模式、影院模式、睡眠模式、离家模式场景设置生效时,与智能照明系统、电器控制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家庭影院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产生联动,达到调整室内光照、营造气氛、保护隐私等目的。
11暖通空调系统。英文Thermostats & HVAC Controls。指温控器和HVAC控制。家庭常用的暖通空调产品包括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和新风系统、采暖系统。
1)家用中央空调。又称为家庭中央空调、户式中央空调,是一个小型化的独立空调系统。在制冷方式和基本构造上类似于大型中央空调。由一台主机通过风管或冷热水管连接多个末端出风口,将冷暖气送到不同区域,来实现室内空气调节的目的。它结合了大型中央空调的便利、舒适、高档次以及传统小型分体机的简单灵活等多方面优势,是适用于别墅、公寓、家庭住宅和各种工业、商业场所的暗藏式空调。
2)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是空调的三大空气循环系统之一,即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室外空气循环系统。新风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房间空气和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换气,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新风系统应用范围:凡是有人长时间在其中活动,并且房间通风不畅的有必要使用新风系统。归结起来,户式新风系统(采用负压通风方式)适合用在换气次数较少的公寓、别墅、婴儿房等小空间场所;对于人的活动较多、换气次数较多的KTV、网吧等娱乐场所,机房、宾馆、商场、工厂、写字楼、餐馆、银行、教室、幼儿园、医院病房等场所,最好使用新风机组,因为换气次数多,能量损失多,需要使用热回收新风系统。
3)采暖系统。北方冬季御寒设施,广义的指让大家得到采暖需求的产品和方法,其是通过热源加热热媒再加热空气形成热交换后增加环境温度的产品。目前常用的三种采暖系统:一是普通的热水采暖系统,常见的有普通铸铁散热器、改良型铸铁散热器、钢制散热器系统;二是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是以不高于60℃的热水为热媒,在加热管内循环流动,加热地板,通过地面以辐射和对流的传导方式向室内供热的供暖方式;三是热风采暖系统,热风采暖是使用设在地下室内的暖风机将室外的冷空气加热后,经设在墙内的风管送到卧室、起居室,这部分空气分别再经过厨房、卫生间,排至室外。是有组织的通风系统。一般卧室、起居室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次,以保证人们在冬季拥有足够的新鲜空气。四、挂镜线或踢脚板式散热器;五、发热电缆与电热膜采暖系统,发热电缆的供热原理类似于地板辐射采暖,而电热膜则通常结合房间的吊顶布置,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电热膜发热技术加热室内空气达到取暖目的,其热效率远高于普通电暖气类设备。。
智能家居系统中,控制主机通常需要借助原有的传感器采集暖通空调系统的数据,并通过原有的执行器进行控制,在协议开放的基础上,智能家居厂商也会针对性地开发包含了状态显示和执行功能的第三方的模块。控制主机管理暖通空调的好处在于可进行多种场景设置,可与其它系统联动从而营造更舒适、安全、节能和人性化的居住环境。
12太阳能与节能设备。英文Solar & Energy Savers。包括家庭住宅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电器设备;节能、节水及高能效的设备、软件与管理方案;风力发电等。本分类还包括家庭能源管理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HEMS。
1)自动照明(Automatic Lighting)
2)高效照明器具(High Efficiency Lighting)
3)电力监测与设备效率(Power Monitoring & Appliance Efficiency),或称家庭能源管理(Hom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软件运行在智能交互终端,应用软件利用家电内置的电量采集模块对家电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采集有关电力消耗和各种设备情况准确及时的数据,并在终端机上显示出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达到对整个智能家居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以远程的方式监视和控制各种智能设施,用户还可以根据预算调整使用。未来,智能交互终端与智能电表可以进行双向通信,电力企业可以精确地知道用户的用电规律,从而对需求和供应有一个更好的平衡。
4)遥控窗户窗帘(Remote-Control Windows & Coverings),与智能遮阳(电动窗帘)类似。
5)太阳能电池板(solar Panels)
6)太阳能产品(Solar Products)
7)水和喷灌管理(Water & Sprinkler Management),与花草自动浇灌(Automatic Watering Circuit)类似。
8)房屋节能改造(Weatherization)
9)风力发电(Wind Power)
13自动抄表。英文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AMR),也称为集中抄表、远程抄表。是指采用通信、计算机等技术,通过专用设备对各种仪表(如水表、电表、气表等)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和处理的系统。它一般是通过数据采集器读取表计的读数,然后通过传输控制器将数据传至管理中心,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打印。解决自动抄表主要解决上门入户抄表带来的扰民、数据上报不及时、管理不便等难题。自动抄表在房地产建设项目中的智能小区中与楼宇对讲系统一样,成为一个标准配置。
单户型的智能家居,通常并不与自动抄表系统相连,这是因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安装商通常未获得自动抄表接口数据读取权限。在煤、气、水、电探测报警后的执行器联动上,智能家居系统控制的执行器采用自动抄表设备上的执行器或者进行联动 *** 作。
14智能家居软件。英文Smarthome Software。是指独立于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厂商的第三方软件,第三方软件企业通过与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厂商达成底层协议,应用层面的合作,开发可控制主流智能家居系统,实现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器控制、智能温度控制、智能影音控制、智能窗帘控制、智能安防控制、智能遥控控制、智能定时控制、智能网络控制、智能远程控制、智能场景控制等功能的软件。
第三方的智能家居软件存在的前提是协议开放、产品兼容。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系统产品厂商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中国智能家居星级联盟就是推进协议开放和产品兼容的一个重要组织机构,联盟认证的智能家居软件将能够识别和控制所有联盟成员的系统产品。
15家居布线系统。英文Cable & Structured Wiring。智能家居布线系统从功用来说它是智能家居系统的基础,是其传输的通道。智能家居布线也要参照综合布线标准进行设计,但它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参考标准为家居布线标准(TIA/EIA 570-A)。TIA/EIA 570-A草议的要求主要是给订出新一代的家居电讯布线给与现今及将来的电讯服务。标准主要提出有关布线的新等级,并建立一个布线介质的基本规范及标准,主要应用支持话音、数据、影像、视频、多媒体、家居自动系统、环境管理、保安、音频、电视、探头、警报及对讲机等服务。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以四个功能模块实施为主,包括高速数据网络模块、电话语音系统模块、有线电视网模块、音响模块。智能家居布线产品可以说是智能家居中最基本的产品,许多其它智能家居系统都需基于智能家居布线系统来完成传输和配线管理,包括宽带接入系统、家庭通讯系统、家庭局域网、家庭安防系统、家庭娱乐系统等。
家居布线系统中有一个重要的产品:家居布线箱,又称为住宅信息配线箱,或者简称为弱电箱,它既是家庭弱电线缆端接与设备放置的场所,也是住房通讯网络有线电视等信息连接的入口。家庭住宅采用住宅信息配线箱的好处,主要归结于,其一,能对家庭弱电信号线统一布线管理,有利于家庭整体美观;其二,强弱电分开,强电电线产生的涡流感应不会影响到弱电信号,弱电部分更稳定;其三,更方便于对弱电布线的自主管理。在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的项目中,家居布线箱是一个基本的配置产品。
16家庭网络。英文Home Networking。智能家居系统中指的家庭网络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是指是由家庭内部具备高性能处理和通信能力的设备构成的高速数据网络。两种最流行的家庭网络类型是无线和以太网。在这两种类型中,路由器执行大部分工作,负责控制相互连接的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将路由器连接到拨号、DSL或电缆调制解调器,还可以让多台计算机共享一个互联网连接。许多新型路由器将无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并且包含硬件防火墙。家庭网络的常见产品包括:
1)电脑
2)服务器
3)路由器
4)ADSL Modem
5)存储设备
家庭里的通讯和网络设备,包括智能家居系统,都可通过家庭网络与外界相连。同时,家庭网络中的服务器和电脑具备较强的运算和图形计算能力,可以协助或者协同视频监控系统、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完成更强大的视频信息处理和数据运算。另外,家庭网络中的硬盘和备份设备也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的数据保存的设备,这对视频监控系统来说尤其重要。
17厨卫电视系统。英文Kitchen TV & Bathroom Built-In TV System可在厨房、卫生间等位置安放,进行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播放,可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器、可视对讲的室内分机使用,具有对讲开门功能、保安对讲机功能、可进行门禁开锁 *** 作,可收听FM立体声,具有电话转接功能,可作为带触摸屏的遥控器。。
18运动与健康监测。英文Exercise and Health Monitoring。具备联网功能的个人健康监测系统产品,在智能家居系统中,通常指具备了个人健康与运动状况监测功能的家居与家电产品。
19花草自动浇灌。英文Automatic Watering Circuit。它包括浇灌器主机与主机连接的控制器和水管系统,所述浇灌器主机是由微型电机、齿轮传动机构、止水阀机构、定时器、电源开关等组成。按照预先设定,根据湿度的变化或者定时 *** 作自动、场景设置的联动 *** 作打开或关闭电源开关将水份定期、定量、及时地补充给花木。
20宠物照看与动物管制。英文Pet Care & Pest Control。

在任何领域,底层基础设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数字化 社会 ,半导体、 *** 作系统则是整个数字化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中国在芯片和 *** 作系统上实现突破,不仅关乎国家安全,也与中国的数字化产业发展潜力息息相关。

就像一颗大树一样,根扎的越深,树才能长得越高,枝叶才能更加茂盛。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鸿蒙的确是国之重器。上至国家部门,下至黎明百姓,都对鸿蒙寄予厚望。

需要指出的是,鸿蒙一直宣称自己是面向物联网的 *** 作系统,与安卓系统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也的确如此,鸿蒙并不是在重复造轮子,而是下一代 *** 作系统。 鸿蒙对标的不是谷歌安卓,而是谷歌的物联网 *** 作系统Fuchsia OS 。那么,鸿蒙与目前的 *** 作系统相比,先进在哪里,鸿蒙是否就是未来 *** 作系统的终点呢?

这篇文章,我们将讨论鸿蒙与目前 *** 作系统的主要差别,描绘鸿蒙想要实现的“理想国”。此外,鸿蒙目前还只是一个半成品,更先进的 *** 作系统,是云 *** 作系统。接下来,我们将展开讨论。

说明:目前很多云厂商都宣称自研了云 *** 作系统,他们所谓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不是真正的 *** 作系统。什么才是云 *** 作系统,目前还不能给一个完整的定义。不过,真正的云 *** 作系统应该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可以直接调度CPU,控制CPU计算进程;融合了目前的计算节点管理与单服务器 *** 作系统,在云数据中心实现计算资源的自由调度;整个 *** 作系统横跨云服务器、边缘计算服务器、智能设备三端,实现云边端的协同; *** 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主要部署在云服务器,基于云原生实现应用开发,并且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接入,多端应用。

我们从 *** 作系统的本质入手来讨论其演进的内在逻辑。大体上看, *** 作系统在整个计算架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下, *** 作系统的主要作用是控制计算、存储、网络和I/O设备;对上,则支撑应用软件,协助应用软件调用计算、存储等软硬件资源。 *** 作系统还通过I/O设备实现人机交互。比如,电脑的人机交互就是鼠标+键盘作为输入,屏幕作为输出;手机的人机交互,主要的输入和输出介质都是屏幕。此外,还有摄像头、扬声器等输入输出设备。

*** 作系统的演进,核心就是针对不同的终端计算设备,来变革对软硬件资源的调用方式,更好的支撑上层应用软件,提供更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对数据的计算、存储、传输,是整个计算体系的核心,计算机的发展也都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开展的。总体上,计算体系的演进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芯片本身提供的计算能力在飞速发展, 以前是CPU的摩尔定律主导,现在则是以AI为核心的异构计算挑大梁,终极形态就是量子计算芯片 。存储芯片也实现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存储能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传输技术尤其是无限传输技术的进步,则改变着整个计算体系的资源组织方式。最典型的就是数据传输能力的提升,拉近了数据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催生出云计算这种新的计算资源组织方式。云计算并没有提升整个体系的计算能力,而是通过重新组织提升了整个体系的资源利用效率。

传输能力并不是线性增长,而是阶梯式发展的。无限通信技术历经1G/2G/3G/4G,目前正在进行5G通信网络的建设。几年之后,整个 社会 的数据传输能力会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在整个计算体系中,计算、存储、传输是紧密相关的,传输能力的提升会改变计算、存储资源的组织方式。更大的带宽、更低的延迟,进一步拉近了数据中心(包括边缘计算中心)与智能终端的距离,计算、存储资源会在智能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一旦整个传输网络可以支撑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之间进行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那么计算、存储资源就会向云端集中,终端则“退化”为一个人机交互界面 。手机、电脑的核心是人机交互,只需要保留屏幕、键盘、鼠标等输入输出设备和数据传输设备,无需再保留CPU、存储芯片(即使会保留部分计算、存储能力,低端芯片就完全够用)。智能终端输入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计算、存储,然后传输到终端进行显示。

面对数据中心-智能终端组成的新计算体系,计算、存储、I/O进行了重新分配,在物理上分离开了。这个时候, *** 作系统就需要横跨数据中心和智能终端,根据需要调用相应的计算资源。并且,由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承担了大部分的计算、存储功能,对数据中心资源的调配则成为新 *** 作系统的核心。相对而言,对电脑、手机这些终端的调配则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相对于安卓 *** 作系统,鸿蒙并不是重复造轮子,是有重大创新的。最核心的创新就是致力于通过软总线来替换硬总线。在以前的 *** 作系统中,无论是电脑端的Windows系统,还是手机端的Android、IOS系统,在通信线路上都是硬总线。在一整个电路板上通过物理的实体电路来连接各个计算单元(包括计算、存储、I/O),实现各部分数据的传输。

实体电路在空间上有很大限制,如果能够通过无线电磁波来进行各个计算单元的数据传输,就可以在空间上大大解放智能终端。各个计算单元不再必须安装在一个电路板上,在空间上可以实现分离。如果再通过标准化将各个计算单元进行解耦,进而实现不同计算单元的自由组合,这一下子就打开了智能计算的想象空间。如果将几台电脑、手机放在一起,对于以前的 *** 作系统,这些智能设备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系统 *** 作一台设备,不同设备之间没有联系;而 对于鸿蒙 *** 作系统而言,他们不再是独立的设备,而是一堆可以利用的计算单元,是一堆CPU、存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来自由组合这些计算单元 。比如,要运行一个大型 游戏 ,一台电脑的配置不够,就调动周围几台电脑、手机的CPU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共同支撑计算需求。

除了对计算、存储资源的自由调度,软总线技术在I/O设备上有更大的应用潜力。过去几十年,由于芯片制造工艺的快速发展,总体遵循摩尔定律,计算机在CPU、存储上取得很大的提升,以至于现在一台手机提供的计算能力,就超过以前的超级计算机。但是,在I/O设备方面却进展缓慢。除了键盘、鼠标、屏幕,电脑上就增加了一个摄像头和扬声器。很长一段时间,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是智能手机厂商之间实现差异化的关键。 如果把智能计算设备与人进行类比,CPU相当于大脑,各种I/O设备相当于四肢,则计算机可谓一直处于“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状态

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不同计算单元需要用硬总线来进行连接。比如,手机摄像头必须要安装在手机上,因而摄像头不能做的很大。如果通过软总线技术,如果把摄像头“拆下来”呢?智能手机只承担核心的计算、存储、显示、交互功能,其他功能通过各种专用设备实现,然后通过电磁波将专用设备与手机连接起来,这些专用设备就像“装在手机里”一样。这种情况下,手机摄像头就解除了物理限制,可以把像素做的很高,甚至与单反相机媲美(事实上,可以直接将单反相机与手机连接起来)。更进一步,为什么不能将手机、电脑与天文望远镜连接起来呢?通过手机、电脑 *** 控望远镜,把看到的美景实时记录下来,还可以分享给好友,或者进行在线直播。

通过软总线技术,鸿蒙 *** 作系统可以让计算机的“四肢”异常的发达。 鸿蒙系统可以“穿透”智能设备,直接利用设备内部的计算、存储、感知单元。在鸿蒙的“眼里”,面对的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智能设备,而是一堆可以自由组合的计算模块。 手机、电脑,可以很轻易的与打印机、摄像机、微波炉、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 汽车 、电表、水表、体重秤、跑步机等设备进行连接。手机是“大脑”,其他设备则是“四肢”。

为什么以前没想到要用软总线来代替硬总线呢?因为以前的无线通信技术很不成熟。总体上看,通过物理线路来进行数据传输,在带宽、传输速度上还是有很大优势。软总线要替换硬总线,就必须要扩大数据传输的带宽,同时提升传输速率,降低延迟,这也是华为鸿蒙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鸿蒙只能说还在路上,软总线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但要完美替换硬总线,依然还有一定距离。

依据相关数据,目前华为鸿蒙的软总线,已经达到18G的带宽、10毫秒延迟、35%的抖动。 10毫秒的延迟,对于一些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场景还可以接受,但对于一些实时控制系统显然还是不够的。所以,鸿蒙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把数据延迟压下去,把带宽提升来。 这肯定是有很大的技术难度,会涉及到WIFI、蓝牙等通信协议的大幅度修改。如果上述技术指标能够接近硬总线,鸿蒙软总线所带来的优势就会得到释放。依据华为内部的说法,他们目前正致力于攻克分布式计算,有望将软总线的时延压低到微秒级。如果真的可以实现,那鸿蒙必将大放异彩,中国的国产 *** 作系统也才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我们拭目以待吧。

虽然鸿蒙相比于上一代 *** 作系统,已经实现了很大的进步(或者说致力于实现很大的进步,关键在于软总线是否能在时延、带宽上赶上甚至超越硬总线)。但是,鸿蒙很可能不是下一代 *** 作系统的理想形态。与鸿蒙相比,云计算 *** 作系统更具有发展潜力。

那么,云 *** 作系统与鸿蒙 *** 作系统的关键区别是什么呢?

鸿蒙虽然比安卓更进一步,但本质上还是一个本地化的 *** 作系统,核心功能也是调配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 所以,鸿蒙需要安装在手机、电脑、电视这种终端设备上。与之相比,云 *** 作系统则是安装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或者说,云 *** 作系统的主体在服务器上,终端设备上的系统只是起辅助作用。

云 *** 作系统的核心也在软总线(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软总线,即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不同计算单元),只是其软总线的载体是5G构建的广域网;与之相比,鸿蒙软总线的核心是蓝牙、WIFI等近场通信构建的局域网。在传输领域,有线宽带和无线通信是竞合关系。在无线通信内部,1G~5G网络,也和蓝牙、WIFI存在竞合关系。上一代主要是4G网络与WIFI的竞争,下一代则是5G网络与WIFI的竞争。总体上,大家更看好5G网络。云 *** 作系统将主要建立在5G基础上,有线宽带、WIFI、蓝牙也会发挥作用。

数据的计算、存储由数据中心(包括边缘数据中心)的服务器来完成,智能终端主要保留两个功能,数据收集和人机交互。云 *** 作系统横跨云端服务器和智能终端来实现资源调配。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5G网络在带宽、时延、稳定性这些技术指标上能否达到硬总线的水平。与4G基站不同,5G将是宏基站与微基站(甚至更小的皮基站)相互配合,微基站或者皮基站其实就相当于室内WIFI。 从理论上来看,核心光通信网络+5G宏基站+5G微基站+皮基站,是可以实现对整个数据传输链路的全覆盖的。云 *** 作系统也必然是基于5G,将5G通信网络作为其“软总线”的载体。

当然,以上只是对理想情况的设想。 目前,无论是5G还是云计算,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5G技术还没成熟,5G网络覆盖也远未完成。尤为关键的是,5G网络在带宽、延迟这些技术性能上与硬总线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总体上看,5G和云计算的技术发展很快,协同效应越来越明显。 通过5~10年的时间,5G的带宽、延迟指标会得到大幅度提升,5G网络的建设也基本成熟。再加上边缘计算的发展,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智能终端,将形成紧密配合的计算体系,届时就可以支撑云 *** 作的发展。

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加入实现了云 *** 作系统,整个计算体系会面临什么样的变革。云 *** 作与原来的 *** 作系统有什么不同,与鸿蒙所代表的物联网 *** 作系统又有什么不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鸿蒙系统的一系列设想,而且可以比鸿蒙做的更好。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

下一代 *** 作系统一定是面向物联网的,需要基于物联网设备来进行设计。在物联网领域有一个根本的难题——如何平衡设备智能化与成本控制?

某种程度上,计算能力就是智能程度。一个设备能够提供的算力越强,能够解决的问题就越多。计算能力的主要载体是芯片,越强的芯片越贵。 按照以往的逻辑,要对一台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核心就是通过嵌入更强大的芯片来让其具备计算能力,这必然会大幅增加设备的成本。

在为物联网设计 *** 作系统时,有两个因素需要重点考虑:

物联网设备数量巨大,因此必须降低成本。 如果每台物联网设备都安装芯片,这样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试想一下,台灯、冰箱、空调,甚至水表、电表,都安装CPU和存储芯片,这些设备的价格必然会大幅度上升(目前物联网设备中的各种嵌入式芯片计算能力较弱,比电脑、手机芯片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小很多,因而其智能化程度有限)。

物联网设备的核心在于感知和控制,不在于计算。 未来,不仅家庭里会有各种智能设备,城市中也会密布各种传感器来监控城市的水、电、气等供应体系的状态。这些物联设备,核心作用是传感器和控制器,一方面将感知到的图像、电压等数据传入系统,另一方面依据指令来进行相应的 *** 作,比如关闭阀门、调整摄像头角度等。

基于物联网设备的特点,要解决上述成本与智能化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计算与感知、 *** 控分离开来:物联网终端承担数据感知和 *** 控的功能,把数据计算功能放到云端或者边缘计算端来完成。通过云 *** 作系统,物联网设备可以安心做“四肢”,而将“大脑”放在云端或边缘端的服务器上。物联网设备上不用安装昂贵的芯片,依然可以获得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以此来实现低成本的智能化改造。

将数据计算功能从物联网终端剥离出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推动物联网设备在计算上的标准化。

我们知道, *** 作系统跟计算芯片是高度耦合的。电脑上的微软 *** 作系统+英特尔芯片,手机端的安卓系统+高通芯片都是如此。 *** 作系统往往与芯片相互配合,共同演进。无论是英特尔的电脑芯片,还是高通的手机芯片,都是高度标准化的。与之不同,物联网设备中的嵌入式芯片却是各式各样、千差万别,这就为 *** 作系统的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如果在芯片上不能实现统一,要用一套 *** 作系统去适配多种多样的物联网芯片,系统性能必然会大打折扣。

如果通过云边端协同的方式,把物联网设备的计算芯片统一放到云端或者边缘端的服务器上,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服务器上的芯片是可以做到高度统一的,云 *** 作系统只需要适配云服务器上的芯片。 *** 作系统是调用硬件资源来完成计算任务,如果将计算任务集中到云端,那就屏蔽了本地终端设备的差异性。在云 *** 作系统看来,无论是电脑、手机、平板还是车机、电视,本质上都是一块屏幕, *** 作起来都一样。

鸿蒙+物联网嵌入式芯片,只是一种过渡方案,终极方案还是云 *** 作系统+云端标准计算芯片的方式。当然,实现上述的云边端协同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在未来几年内,物联网上的嵌入式芯片依然会是主流方案。 这种情况下,华为的鸿蒙系统就不得不要去兼容各种各样的嵌入式芯片,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不过反过来看,通过鸿蒙系统来倒逼物联网芯片的标准化,也可以推动我国芯片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这也算鸿蒙的一大贡献。

以上从硬件计算资源的调度方面来分析云 *** 作系统的优势。下面,我们从应用软件的角度来看看云 *** 作系统可能的未来。

在计算架构中, *** 作系统与芯片耦合,应用软件则与 *** 作系统耦合。同样的一个应用软件,如果要从一个 *** 作系统迁移到另一个 *** 作系统,需要重新开发。比如电脑端的微信和手机端的微信,虽然功能都一样,腾讯却要要基于Windows和安卓系统开发两次。同样在移动端,微信也要基于苹果的IOS系统再开发一次。 功能都一样,却因为不同的 *** 作系统重复开发多次,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试想一下,面对各式各样的物联网设备,如果软件厂商也要对不同的设备进行多次开发,那简直不能忍受。

所以,一次开发,多端适配,是物联网 *** 作系统的刚需,这也是鸿蒙尽力要实现的目标。 *** 作系统是与计算芯片耦合的,面对多样化的嵌入式物联网芯片,鸿蒙必然要做出一些个性化适配,上面承载的应用软件也要做出相应的适配,这会增加一些开发难度。如果强行屏蔽底层芯片的差异,很可能会损害系统的性能,表现出来就是系统容易卡、稳定性差。

如果是云 *** 作系统,由于计算芯片本身就是统一的,云 *** 作系统主体部署在云端服务器上。相应的,上层应用的主体也部署在云服务器上。终端设备就是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大部分情况就是一块触摸显示屏(在部分场景中再加上语音交互)。终端智能设备是一个访问云端应用的入口。无论是从手机、电脑还是电视、车机,甚至是从电冰箱、电梯广告屏幕上访问,接入的都是云端的同一个应用软件。这天然就没有应用适配的问题。

鸿蒙想要实现的是一处开发多端部署。而云 *** 作系统可以实现的是一处开发,一处部署,多端应用。这种方式,在应用软件的标准化、性能表现等方面,比多端部署的方案更优。

我们以一个应用场景来举例说明:

华为鸿蒙项目负责人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鸿蒙的目标是让应用跟着人走,而不是锁定在特定的设备上。比如,当用户用手机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时,不用一直拿着手机,当用户走到客厅的时候,视频电话就自动接到电视上。这如果能实现,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现在的 *** 作系统,别说手机和电视打通,就是手机与平板电脑都不能打通。

在这个方案中,手机和电视都安装了鸿蒙系统,这毕竟是两个独立的设备,视频应用需要从手机传到电视上。我们用传球来做类比:面对一个运动的人,如何更好地把球传到他手里呢?目前的安卓、IOS *** 作系统,球只能锁定在一个人手里,如果用户离开这个是没办法拿到球的;鸿蒙要实现的是,有多个人进行相互传球,当用户离开A走到B附近时,A就把手里的球传给B,然后B再把球传给用户;云 *** 作系统的解决方案是,球依然只在A手里,但A站的比较远,传球能力很强,无论用户走到那里,他都可以把球直接传过去。这样,就省去了中间把球从A传到B的过程。

目前,云计算的重心,已经从基础设施的虚拟化转向云原生应用的开发。云原生应用的目标就是一处开发,多端应用。 届时,本地终端是只是一个网络接入和人机交互的设备,并不需要部署应用。每个人有特定的应用账户,这个账户与其生物特征绑定(比如人脸、指纹),从任何终端都可以轻易接入云端应用中心,真正实现应用随人走。

电脑、手机作为个人应用的私密性将大大降低。每个人的电脑、手机之所以私密性强,最关键的是很多数据存储在本地端,并且,每个人下载的应用软件也不同,桌面的布局也独具特色。自己电脑用习惯了,别人的电脑用起来就总会感觉别扭。在云 *** 作系统时代,这一切都会改变。本地终端几乎不再存储数据,别人拿着你的电脑,只要不能登录你的账户,也看不到你的任何信息。此外,云端不仅存储个人数据,也会存储你的电脑和手机桌面,你安装了什么软件,这些软件如何布局的,都可以完整的还原出来。

电脑、手机本质上就是一块屏幕,跟安装在 汽车 、冰箱、洗衣机上的屏幕没什么区别,都只是接入云数据中心的一个入口而已。 当你自己没带电脑,借用同事电脑办公时,只需登录自己的云端账户,同事电脑桌面立马跟你的一模一样。用完退出账户之后,你的一切使用记录在本地端都消失了(实际上本地端本来就没有做任何数据记录,只是一个显示屏)。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你和你的同事都没有数据安全的担忧。

更进一步的,大部分设备都退化为屏幕后,设备本身的价值就大大降低了,整个智能硬件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根本的变革。手机、电脑终端由于不再追求高配置的计算和存储芯片,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大幅度降低。原先6000元的电脑、手机,也许只需要2000元。另一方面,消费者虽然不需要买芯片,但需要为使用芯片付费。依据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消耗量,以及使用的时间来进行付费。比如,用1000元的手机可以玩王者荣耀,看4K,但是每小时需要付费1元钱。 与企业端的云服务类似,个人消费者市场也全面进入云服务时代。

这对于用户也是有好处的:在C端的计算领域也实现“以租代售”,不用一次性付出几千元来购买昂贵的电子设备,有助于改善用户现金流;用户可以获得几乎无限的计算能力,突破单台设备的算力限制。当需要运行大型 游戏 的时候,可以获得超高的算力配置,并且只为这一段时间付费。单个用户只要愿意付费,可以通过获得目前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计算能力。

如果将应用部署在云端,实现应用随人走,届时,各种触摸屏可能在城市中随处可见(毕竟,只是一块屏幕,成本比电脑要低很多),这些屏幕可以作为共享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在任何屏幕上便捷地登陆自己的云端账户,将这块屏幕变成自己的计算机。使用完毕退出账户后,设备上不会留有任何痕迹,也没有数据泄露的风险。这对于经常需要移动办公的人而言,会带来巨大的便利,他们不用再背着一台电脑到处跑,因为“电脑”随处可见,用完即走。

综上, 鸿蒙比目前的安卓系统更进一步,但依然不是最终的方案。 需要指出的是,云 *** 作系统是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的,5G网络要足够成熟强大,云边端协同体系已经完备,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鸿蒙系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案。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在云 *** 作系统领域,都有哪些玩家。大体来看,云 *** 作系统会有三类玩家:以往的 *** 作系统企业,领先的云计算企业,互联网应用巨头。

*** 作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微软、谷歌、苹果这类 *** 作系统厂商,在云 *** 作系统领域依然会是重要玩家,并且,他们依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微软,其服务器 *** 作系统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会慢慢向真正的云 *** 作系统演进。华为目前已经推出了鸿蒙,虽然鸿蒙不是终极的云 *** 作系统,但却是目前最好的物联网 *** 作系统。通过鸿蒙进化成云计算 *** 作系统,也比安卓等系统更方便。并且,鸿蒙在软总线技术上有积累,再加上华为领先的5G,华为云也具有不熟的实力,因而华为鸿蒙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

除了 *** 作系统企业,头部云计算巨头也是未来云 *** 作系统的有力竞争者。(再次说明下,目前云厂商所声称的云 *** 作系统,实际上是云资源管理平台,还不是真正的云 *** 作系统)。阿里云、AWS、谷歌云等,将其目前所谓的云 *** 作系统进行升级,做成真正的 *** 作系统,也未可知。

此外,还存在一类云 *** 作系统玩家,那就是个别互联网应用巨头。最典型的就是腾讯(微信),其次是阿里巴巴(钉钉)。以微信为例,通过小程序,把自己变成一个应用开发平台,微信本身 *** 作系统化。微信账户就是云 *** 作系统的账户,登陆微信然后打开各种小程序,跟登陆云桌面打开各种应用软件类似。因此,微信也是 *** 作系统的重要玩家。此外,钉钉也在逐步把自己变成开发平台,也在 *** 作系统化。

在未来的云 *** 作系统之争中,中国将是美国的有力竞争者。国内华为、阿里巴巴、腾讯,都将是重要玩家。可以预见,未来的 *** 作系统,不再只是美国的企业的天下。中国 *** 作系统的自主化,是值得期待的。

文:凝视深空 / 数据猿

智能工厂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虚拟现实、大数据技术以及专家系统,把企业现场真实环境与虚拟环境紧密融合,实现对经营、生产、 *** 作的全过程、全环节的快速响应与精准干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协同。

智能工厂依靠机器进行工作并解释数据,既可以整合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也可以制造和组装定制产品。但是,人仍然是生产制造的核心,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编程和维护。智能工厂的目标不是没有人,而是让人的工作更有价值。智能工厂的机器不是代替人,而是更好地协助人完成工作。以WSI和生英钛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为例,依靠互联网的维系,运用工厂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搭建智能管理平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产能、规避错误、放大管理力,通过快速,智能的工作方式帮助企业实现流程的规范化,智能化。

泊姆克和哈威多路阀区别。
1、HAWE哈威多路阀是两联以上的换向阀组成的,而且还集成了溢流阀、单向阀、补油阀以及其他辅助的阀。HAWE哈威多路阀有着结构紧凑、管路简单、压力损失小等优点,是一种能够控制多个液压执行机构的换向阀组合,应用的范围广泛,像装载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上被广泛应用。
2、结构形式划分:整体式与分片式整体式:整体式的是将各联换向阀和不同功能的辅助阀集成在同一个阀体内,具有着结构紧凑、刚度大、质量轻、压力损失小的优点,但是缺点式通用性较差,铸造的工艺要求高,不适于批量生产。
3、分片式:分片式是由一定数量的换向阀单元组合而成的,一部分单元可以通用,所以有着通用性好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多路阀的体积大,重量沉,刚度小、泄露量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099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