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崩盘,莫迪的困局,拜登的十字路口

印度疫情崩盘,莫迪的困局,拜登的十字路口,第1张

印度疫情的崩盘为美印关系带来了更多变数,面对印度的危局,拜登必须做出选择,是储存更多的物资应对未知的风险,还是全力援助盟友,重塑美国的亚太同盟。

一、印度疫情崩盘

印度疫情毫不意外的崩盘了,4月22日,印度卫生部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314835例,创下全球单日新增病例最高纪录。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截止4月22日,印度病例总数已达1590万例,仅次于美国的3190万例。

印度的数据低于美国,但更可能是被低估了。相比于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印度无论是病床数、医护人员比例还是医药物资,均处于全面劣势,印度也没有美国大规模检测的能力。印度政府隐瞒了疫情的严重性,试图蒙混过关,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

就印度病例迅猛的增速看,新冠病毒早已传播开,现在隔离为时已晚,新德里的实验室主席,微生物学家Navin Dang表示,他们的数据表明,在新德里,新冠病毒检测的阳性率为30%,而印度只有15%的人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印度已无力阻止新一波的疫情。

照目前的趋势,印度病例有可能破亿,等于十分之一的印度人都感染病毒。这样庞大的病患数目,远远超出了莫迪政府的应对能力。


《华尔街日报》描绘了印度的惨状,因为病例激增,印度资金不足的公立医院不堪重负,而私立医院更是一床难求, 许多人别无选择,只能在一家公立医院门外排队等候床位,或者在多家医院间往返,恳求能住进医院哪怕得到医生一分钟的看诊,很多家庭倾家荡产,夜以继日的寻找氧气和新冠治疗药物,但诸如瑞德西韦的药物在医院都是紧俏商品。

大量的印度人无法住进医院,他们只能任由亲人死去,然后在大街上将尸体焚烧,印度的街道浓烟滚滚,到处是尸体的残渣,来自远方不知情的旅人可能以为自己回到了中世纪,那时,绝望的欧洲人面对黑死病束手无策,只能默默流泪将亲人的遗体焚烧。

印度的噩梦还不止于此,印度已接连发现英国、南非和巴西的变种病毒,还有一个印度独有的变异毒株,实验数据显示,辉瑞疫苗对南非病毒的有效率大为下降,变异病毒的传播让印度的疫情雪上加霜。
印度大规模的传染也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病毒可以在传染中不断进化,产生更多的变种,让疫苗无效化,印度会成为病毒进化的基地,产生更多危险的变种。

病毒为了生存需要,进化的方向始终是高传染率,低死亡率,印度的变种病毒传染力大为增强,连续4天,印度的新增病例都在20-35万之间,有专家认为,印度的病例激增很可能和新的变种病毒有关。

挤兑的医院,急缺的医疗物资,新的变种病毒,都让印度的疫情变得不可遏制,面对危局,莫迪一筹莫展,他感到了莫大的恐惧,不得不大量删除印度网民的批判言论。

印度疫情的爆发,莫迪无疑负有责任。

(印度沦为地狱)

二、莫迪的困局

印度疫情崩盘,莫迪无疑是第一责任人,他提早放松了社交隔离限制,妄图蒙混过关,最终他为自己的愚昧付出了代价。但莫迪的无为也有无奈的成分,无论是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的医疗资源,还是印度的物流体系都不支持莫迪采取中国式的社交隔离。

中国封城、社交隔离能够成功,离不开中国高度发达的基建、大数据互联网系统。封城期间,大量的外卖员、快递员往来其中,保证了社区的物资供应,正常的工作生活,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只有立足于这样的技术条件上,才能有效执行社交隔离和封城,而印度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印度的政治制度并非松散的邦联制,而是较为集权的联邦制,印度中央政府的权力并不小,理论上也可以执行一定的封城和社交隔离,但印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源。

印度的基础设施远不如中国,印度的物联网系统方兴未艾,印度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配送。印度的国民素质、财政资源、医疗资源也都远不如中国,即使富裕如中国,在武汉抗疫时也调集了全国的资源,这才迅速稳定了局势,印度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莫迪提早结束社交隔离,不是他愚蠢,而是他发现印度根本没有能力模仿中国,即使印度人听从他的命令自觉隔离在家,他也没有能力保证物资的供应,倘若真的实行,不少印度人会活活饿死。他的放松禁令颇有破罐破摔的意味。

但病毒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不会因为印度贫穷就放它一马,它在印度的贫民窟中迅速蔓延,穷人肮脏的居住环境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病毒肆虐下,不怕死的印度穷人这次也怕死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穷人区沦陷了,富人区也不能幸免,新德里的富人区也被病毒攻陷,大量的富人被感染,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印度的举国灾难,无论穷富,皆深受其害。

这样的困局,远远超出了莫迪的应对能力,如果放任下去,莫迪将无缘下任总理,他将名声扫地,成为印度的罪人,他唯一能指望的只有美国。

如果美国、欧盟能倾尽全力援助印度,莫迪或有一线生机。

三、拜登的十字路口

对拜登来说,印度是他重塑亚太同盟必不可少的一环,拜登号称要团结盟友对抗中国,而印度是南亚最强大的力量,印度和中国也确实有难以化解的领土纠纷,印度是美国遏制中国最佳的棋子。

因此面对莫迪的求教,拜登很快作出了回应,他承诺美国会竭尽全力,支援印度疫苗、医药、疫苗生产原材料等物资,并称美国疫情严重时印度出手相助,如今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拜登提到,会在以下六个方面给予莫迪帮助:

1供给大量疫苗制造原材料,印度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生产基地,获得原材料的印度可以提高疫苗生产速度。

2供给大量医疗物资,如防护服,面罩等,保护印度的医护人员。

3供给大量呼吸机,降低印度病患的死亡率。

4扩大辉瑞疫苗在印度的生产基地,争取在2022年生产出一亿疫苗。

5派出疾控中心专家,和印度合作抗疫。

6号召国际力量帮助印度,和印度共渡难关。

拜登话说的很好,但执行到何种程度就不一定了,对拜登来说,他必须在未来的风险和盟友的需求间做出选择。

选择前者,就是对印度见死不救,将失去盟友的忠心,选择后者,则必须承担美国疫情复发的可能。

美国疫苗接种速度快,疫苗产能高,很多州储存了一年都打不完的疫苗,但美国储存疫苗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全球疫情并无好转,疫情仍存在反复的可能,美国必须为疫情复发做好准备。而且美国疫苗虽多,但印度人口更多,要想达到群体免疫,印度可能需要20亿支疫苗,即使按50%人口接种算,印度也至少需要13亿支疫苗。

目前的美国还没有能力帮助印度。

疫苗是控制疫情最快的方式,其他的诸如提供呼吸机、防护服、专家等,都是杯水车薪,对疫情已经失控的印度聊胜于无。

虽然拜登尽力也不能挽救印度,但美国的援助更多是态度,表明美国重视印度这个盟友,表明美国是具有信誉的大国,对莫迪和人民党来说,只要拜登尽力,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份莫大的恩情。拜登的援助将起到马歇尔计划的效果。

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讲,帮助印度是必须的,但是,拜登要考虑的不仅是国家利益,还有选举利益。

如果说美国大举援助印度,美国疫情因为各种原因复发,没有足够的疫苗,那么公众一定会把怒气撒向拜登,那样不要说拜登的总统大选,民主党的中期选举也会满盘皆输,拜登如果选择国家利益,就必须承担可能出现的选举风险。

选举利益还是国家利益,是摆在拜登面前的十字路口。他必须在可能的风险和美国的信誉前做出抉择,拜登的抉择将是对他真实成分的考验,拜登,是一个虚伪至极,贪图私利的政客还是心怀大志的政治家,将在此刻集中体现,拜登是否愿意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承担选举失败的风险。

印度疫情崩盘,既是莫迪的困境,也是拜登的十字路口,美印关系走向了新的阶段,拜登的处置将决定美国亚太战略的成败。

当然,我们还要预想一种最糟的情况,那就是拜登全力援助印度,美国疫情没有反复,莫迪感激不尽,并将中国作为转移矛盾的对象,通过宣传中国制造病毒来转移印度国民对他的声讨,那样,美国成为印度的救星,而我们则承担了莫迪的罪责,这种情况,无疑是最坏的结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智能化(intelligentization)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科技主轴。而智能制造主要的核心技术便是物联网技术与虚实整合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再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将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智能化,借此达到定制化的业务目标,以适应外部市场少量多样的需求。
过去的制造概念是追求生产自动化,并以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标准作业流程大量生产公版化的产品。而智能制造概念则不然,为因应消费族群的购物观念变动,可快速地定制化生产的制造方式逐渐受到拥戴,这是工业40当中相当重要的核心概念。未来的智能工厂将并不单指工业技术的提升,而是整合了技术、销售以及产品体验等,使得制造、贩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商业概念连为一体,最终建构出一个具有感知意识的智能世界,而「需求定制化」将是智能制造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快速、定制化的生产方式是工业40的核心概念
除了需求定制化外,结合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制造甚至可以通过巨量数据来分析出市场的走向、天气预测、原物料的数量与库存、运输的进程及瑕疵改善等,借此精准拿捏生产量或调度现有资源、减少多余成本与浪费,以此达到生产最佳化。 [1]
工业40的来临,使得世界各国纷纷祭出政策。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早在2008年便提出「高价值制造战略」,鼓励英国本土企业制造更多世界级的高附加价值产品。 2013年更提出「英国工业2050年战略」,为英国在2050年以前的制造业打造一份方针,其中的核心概念便以高度定制化、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为主。
同样曾是工业大国的美国也不落人后,2011年联邦政府开始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联盟」(AMP,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政策,同样也是因应旧有制造业概念的不适用所提出的计划,更于2014年提出AMP 20,强调具体实施对策。其中先进制造的核心重点在于,希望藉由智能制造带来的新商业模式,使得设立于国外的厂商可以开始回流。同样的概念也在法国绽开,就在德国正式发表工业40报告后,法国政府也发表了「工业新法国」的计划,主要目的与美国相似。
除了上述老牌工业强国外,日本也提出了诸如「产业重振计划」、「日本工业41J」、「社会50」等政策。而中国身为21世纪的制造大国,在2015年则提出了为期十年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同样跟上工业40的潮流,祭出「印度制造计划」以重整印度的经商环境以及制造产业的问题。 [2]
智能制造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
然而在研拟与建构的过程中,随着系统结构的复杂度提升,网络信息安全风险也伴随而来。在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后的场域,将会扩增出大量的资料流空间,而智能制造的主要实行方式,便是以物联网作为架构基础,将之应用于制造产业,形成「工业物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体系。经布建后,网络信息安全漏洞的分布率自然会开始上升,潜在威胁便更容易通过缺口影响到工业物联网系统,使得整套系统即便仅有一小部分受到损毁,也会影响整体系统的运作;若遭受到黑客入侵,甚至可以瘫痪整套生产系统,造成庞大的金额损失及商誉的损害。
目前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国际标准规范有国际自动化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utomation,ISA)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颁布的ISA/IEC 62443系列标准,针对工业化自动控制系统(Industrial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IACS)的政策与流程面、系统安全面、元件开发面制定相关规范与指南。美国国家标准暨技术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也颁布了NISTSP800-82,为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等工业控制系统揭橥了相关的安全指南,除了这项指导手册外,还有诸如NISTIR8200、NISTIR8228等规范都已发布。而欧盟网络信息安全局(European Union Agency for Cybersecurity,ENISA)也针对物联网与网络安全出版许多相关指导建议以及标准。
工业物联网面临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与挑战
工业物联网主要专注于M2M(Machine to Machine)、CPS、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也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与OT(Operational Technology)两大技术领域整合的开端。然而IT与OT本身各自早已具有数百种不同的协定与标准,加上物联网本身的复杂特性,将会造成网络安全的责任分配问题。且由于使用生命周期中涉及大量利益相关者,诸如元件供应商可能就有数十间不等,元件分别适用不同的规范或标准,设备又可能因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而适用不同的法律约束,导致工业物联网产生在标准规范上难以统一,造成「技术碎片化」之问题,而这些标准该如何进行整合或协作,将会是首要面临的挑战。 [4]
再者,工业物联网是一项新颖技术,目前仍然在研发及测试阶段,针对过去已在OT场域工作数十年的技术人员该如何建立足够的工业物联网相关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挹注合适的人员培训将会是另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
伴随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同样也涉及到公司制度层面。目前仍有许多企业对于信息安全的议题不够重视,未来智能制造建构后伴随而来的风险将有别以往,然而企业的高阶管理层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对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因为进行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工作较难以察觉甚至量化其效益值,且还需投入相当成本,故管理层容易忽视信息安全这项要素,并不将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具业务价值的建设并列。这样的弊端并不是因工业40的发展而出现的,而是一个陈旧问题。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
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不足会是未来工业物联网的一大挑战
以上问题属建构阶段所面临的困难,建构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适当的措施,将可能使系统未来承受巨大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而建置成熟的工业物联网即便事先排除了上述困难,也不代表风险就此消失。在大量且丰富的资料流不断相互传输运作之下,一旦发生资料外泄,抑或资料遭到恶意窜改,便会对工业物联网系统造成不良的连锁反应。且智能制造将会使虚拟与实体两个世界做出更紧密的连结,如物联网系统发生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对于实体世界的破坏也会相当显著。
由于智能制造的环境会变得更为复杂多端,加上物联网系统本身的互联性,使得攻击面也将扩大许多,除了一些非人为的风险外,还须特别注意人为造成的威胁,其中黑客入侵便是一种典型的状况。不安全的连接端口、久未更新的元件、不完整的更新机制等,都会是黑客可能下手的缺口。尤其传统的工业场域对于更新的接受度相当低落,因为一次更新所引起的停摆将会造成企业亏损,是故对于工业物联网来说,安全的更新会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此外,网络通讯管道如果疏忽了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诸如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of-Service attack,DDoS)、讯息窜改、窃听、植入恶意程式等网络攻击也会是黑客很可能使用的手法,这些攻击都会造成资产的严重破坏或是资料外泄。
场域在转型的过程当中,一些老旧的设备、传统的工业系统也会是一项需要关注的网络信息安全漏洞,在旧有系统的基础上构建新系统后,可能导致过时的保护措施仍然被使用,以及旧有系统中出现多年未被发现的未知漏洞,这可能使攻击者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危害系统。 [5]
最后,应用程序在开发和设计上如果没挹注安全开发的观念,软件上的漏洞也将是黑客入侵系统的大门。而硬件设备在设计中若没有将网络信息安全元素纳入,也会是攻击者入侵的缺口。从以上种种示例可以得知,工业物联网可能遭受的攻击面十分广泛,且无论在工业物联网的哪一端进行破坏皆可能瘫痪整体系统,最后造成的损害甚至伤亡将难以估计。 [6]
工业物联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智能制造未来将会面临的种种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仲至信息具有深度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决能力,具备工业控制系统、连网设备及物联网渗透测试与网络信息安全研究能力的团队。已赢得许多国际奖项,包括2020 Cybersecurity Excellence Awards(网络安全卓越奖)中的6项金奖与1项银奖、亚洲最佳网络信息安全公司金奖等,开发的网络信息安全产品也获多国专利及国际认可。
仲至信息科技取得7个网络信息安全检测项目的ISO 17025认可实验室、亚洲第一个美国CTIA授权的网络信息安全实验室,也是Amazon Alexa授权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测实验室;目前已发现超过40个全球首发的安全漏洞(CVE),且具备物联网设备、智慧电网、车联网、嵌入式系统、行动App、ICS和SCADA设备的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技术。
对于工业物联网硬件设备可能会出现的网络信息安全漏洞,仲至信息科技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
工控产品或系统的软、硬件网络信息安全检测服务,同时提供软件安全开发咨询服务,协助厂商具备软件安全开发能量,满足业界与客户对于软硬件之网络信息安全要求,诸如网通产品、移动装置、安控、智能家电、智能汽车及物联网等连网产品皆适用。
自主研发的产品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漏洞检测自动化工具,则是提供连网产品于设计、开发、测试及部署阶段的合规自动化安全评估工具,符合IEC 62443、OWASP TOP 10 与CWE/SANS TOP 25 等安全要求,并适用于PLC、ICS、SCADA等智能制造相关之工控元件。
寻求IEC 62443、ISO 27001等顾问咨询服务一站式的网络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及合规相关服务,协助厂商快速取得国际标准之证书,以增加客户的信赖度及企业商誉。另提供专业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帮助技术人员建立与工业物联网相关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以因应未来智能制造的建置以及工业40时代的来临。
2020年将会是物联网技术全面布建的阶段。随着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便利。也因科技所带来的效益,过去数十年间各企业戮力追赶地将资讯技术深入全球各大领域,却忽略长期稳定运作所须达成的安全要求,一次次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爆发已经证明,仅靠安装防护软件无法保证组织的安全以及生产系统的营运安全。
未来智能制造的建置架构将比现在大多数的生产架构都要来得更为错综复杂,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昧地追求创新科技所带来的营利和效果,却忽略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那么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终会重蹈覆辙,成为一颗不定时炸d,一但触发,损害势必更胜以往,智能制造所带来的裨益也将化为乌有。
若在危害发生以前便做好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措施及方案,且人员具备足够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软硬件设备皆在开发时便将资安要素纳入考量,那么智能制造将会是一纸美好的蓝图,也会是值得你我共同努力的未来。
参考资料
[1] >

联网设备已经在开始打造物联网,以仅仅几年前根本不可能的方式将用户与设备连接起来。

然而,很少有人停下来考虑:带来新的便利和奇迹的同时,物联网也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和顾虑,一些是技术方面的,另一些是社会或环境方面的。到目前为止,这些大多数新的问题和顾虑很少被普遍承认,不过有许多已经开始显现:

7 新的使用场合

还记得个人电脑首次出现时,被宣传用作存储食谱的地方吗还记得iPad发布时,许多文章提议该如何使用它吗与个人电脑和iPad一样,物联网也是那些热门概念之一,这是由于它具有的潜能,不是由于它能解决任何特定的问题。虽然如何使用物联网方面的例子通常涉及用来开关设备的定时器,但只有在智能设备遍地开花后,真正的用途才可能会出现。

这并不意味着物联网不会成功或不会彻底改变技术行业。然而,这确实意味着影响难以预料。唯一靠谱的建议就是,建议大家要预料到意外的情况。

6 需要开放标准

物联网包括许多使用自家规范的不同设备。在现阶段,这并不要紧,但是过不了多久,进一步的发展势必需要智能设备能够彼此通信。

不过,虽然物联网的大部分可能是用开源软件构建的,但是通用标准和协议落后于智能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为数不多的项目往往针对某项技术,比如Eclipse物联网,而且往往专注于将现有的标准或协议应用于智能设备,而不是针对物联网的新需求来开发。要是没有更大程度的合作,物联网的发展就会偏慢。

5 能源需求

几年前,Gartner预测,到2015年使用的智能设备将多达49亿个,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Gartner估计,智能设备的数量将达到250亿个,每年增长100%。

伴随这种增长的将是能源需求也会随之增加,增幅与互联网带来的需求相当。2012年,支撑互联网的数据中心估计每年耗电量达到300亿瓦――这足以为一座中型城镇供电,而物联网需要的耗电量可能更大。

即便有了经过改进的电池,以及像太阳能和风能这些绿色能源,仅仅满足需求还是会很困难。然而,加上能源浪费和污染物等问题,为物联网供电本身在今后十年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4 废物处置

由于有计划的废弃,光美国每年就要产生5000万吨的电子废物(处置掉的电脑、电话和外设)。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继续工业化,加上物联网接入网络,这个问题只会日益严峻。与此同时,只有不到20%的电子废物被回收;尽管有《巴塞尔公约》,其余电子废物大部分继续被运往海外的发展中国家,废物在不安全的工作环境下被利用。

智能设备并没有引起电子废物,但假设它们采用与如今计算机一样的方式来制造,寿命只有短短几年,它们似乎可能会让这个问题严重两三倍。

3 存储问题

存储智能设备生成的信息会加大物联网带来的能源需求。相比智能设备的庞大需求,像谷歌这样单单一家公司的需求相形见绌。谷歌已经拥有无数的服务器集群,每个服务器集群占地数万平方英尺。

然而,场地要求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智能设备生成的数据大多数只是暂时用来发送信息到设备,并不需要存储起来。其他数据(比如设备定时器)可能通常最多只需要存储一两个星期。

然而,由于这些信息随时可用,将这海量信息的一部分存储更长一段时间的需求会随之加大。因而,就需要制定政策,规定存储哪种类型的信息、存储多久――更不用说谁可以访问,以及制定的任何一般性政策允许有什么样的例外。

2 缺乏隐私

物联网有可能蕴含关于谁在使用它的大量信息。智能手机已经可以受到跟踪,智能设备表明在未来,政府可以为人口普查信息补充智能设备的输出信息,厂商可以高效地收集关于你习惯的信息,那样它们就能让Facebook对你兴趣和购买习惯的深入了解显得微不足道。

另外设想一下,政府部门通过你的智能设备对你实施跟踪,或者你的设备在法庭上被用来对付你。

这些可能是可怕的场景。由于许多国家争论智能设备用户到底保留哪些隐私权、放弃哪些隐私权,可以预计,物联网会带来众多的法律先例和集体诉讼。

1 缺乏安全

在面临为用户提供便利还是安全这道选择题时,厂商几乎无一例外地会选择便利。即使在这个早期阶段,物联网也不例外。路由器、卫星接收器、网络存储系统和智能电视等基本设备已经极其容易中招,2015年就报道了首起攻击汽车得逞的事件。这类报道势必会引起公众呼吁要敲响警钟,但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是,实际行动少之又少。

无论如何,不管一个设备可能有多安全,可以保证用户会移除大部分安全机制。比如说,我最近买了一只路由器,允许访问存储在我电脑上的配置文件的默认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居然是“admin”和“password”。

同样,马修·加勒特(Matthew Garrett)最近在2016年3月份的一篇博客(>

现在设想一下,不远的将来会有数十亿个设备,这类情况到时会何等严峻。突然,我们目前缺乏安全和隐私与一旦物联网启动并运行起来,我们可能面临的严重势态相比似乎微不足道。

发掘科技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硬件方案公司:发掘科技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RISC-V,即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原理的开源指令集架构(ISA),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团队于 2010 年设计。相对于 X86 指令集的完全封闭及 ARM 指令集高昂的授权使用费,RISC-V 指令集通过支持自由开放的指令集体系架构及架构扩展以提供软件和硬件自由。RISC-V 的主要优点为完全开源、架构简单、易于移植、模块化设计,以及具有完整的工具链。

处理器芯片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软肋,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国内芯片领域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在积极 探索 实践,力求突破。中国在芯片研发领域的 4 个技术关卡分别为光刻机、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晶圆和指令集。由此可见,开源 RISC-V 指令集架构对我国在芯片指令集方面技术破围意义重大。我国有望通过 RISC-V 摆脱国外的指令集垄断,打破技术封锁。

RISC-V 自诞生以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物联网、5G 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物联网和嵌入式设备成为 RISC-V 最先落地的领域和最大的应用市场。各国研究机构及企业纷纷加入研究和开发行列,RISC-V 不仅打破了现有指令集架构环境下英国 ARM 公司和美国Intel公司的两强垄断格局,而且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生态及框架来推动全球合作和创新。

主要国家战略举措及特点

美国强调 RISC-V 指令集在智能装备芯片领域的战略应用。2017 年 6 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启动“电子复兴计划”(Electronics Resurgence Initiative),该计划旨在解决半导体制程瓶颈以应对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挑战。“电子复兴计划”连续多年对 RISC-V 指令集的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给予专项支持。其中,实现更快速集成电路项目、Posh 开源硬件项目和电子资产的智能设计项目明确指明需要基于 RISC-V 指令集进行开发。2021 年 3 月,SciFive 公司与 DARPA 达成开放许可协议授权,SciFive 加入“DARPA 工具箱计划”(DARPA Toolbox Initiative)为 DARPA 项目参与者提供基于 RISC-V 的32 位和 64 位内核访问,以支持 DARPA 项目中应用程序和嵌入式应用的研发。

欧盟注重 RISC-V 与高性能计算的结合。2018 年 12 月,欧盟推出“欧洲处理器计划”(European Processor Initiative),拟开发面向欧洲市场的自主可控低功耗微处理器,降低欧洲超级计算行业对外国 科技 公司的依赖。其中,“欧洲处理器加速”(European Processor Accelerator)项目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采用免费和开源的 RISC-V 指令集架构,用于在欧洲境内开发和生产高性能芯片。2021 年 9 月,该项目的最新成果是交付了 143 个欧洲处理器加速芯片样本,这些加速芯片专为高性能计算(HPC)应用程序设计。此外,2021 年 1 月开始的 Euro HPC eProcessor 项目旨在基于 RISC-V 指令集体系架构构建一个完全开源的欧洲全堆栈生态系统以适用于 HPC 和嵌入式应用。

印度将 RISC-V 指令集定位为国家事实指令集。2011 年,印度开始实施处理器战略计划,每年资助 2—3 个处理器研究项目。该计划下的 SHAKTI 处理器项目旨在开发第一个印度本土的工业级处理器;其目标是研制 6 款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开源处理器核,其中涵盖了 32 位单核微控制器、64 核 64 位高性能处理器和安全处理器等。2016 年 1 月,印度电子信息技术部资助 4 500 万美元研制一款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 2 GHz 四核处理器。2017 年,印度政府表示将大力资助基于 RISC-V 的处理器项目,使 RISC-V 成为印度的国家事实指令集。2020 年 8 月,印度政府在全国发起“微处理器挑战”(Microprocessor Challenge)项目,以推动 RISC-V 微处理器的自主研发,提高国家的半导体设计和制造能力。

以色列、巴基斯坦、俄罗斯寻求多元化指令集架构共同发展。2017 年,以色列国家创新局成立 GenPro 工作组,旨在开发基于 RISC-V 的快速、高效且独立的处理平台。2019 年,巴基斯坦政府宣布将 RISC-V 列为国家级“首选架构”(preferred architecture)。2021 年,俄罗斯公布了一项以 RISC-V 部件为中心的国家数字化计划,该计划基于俄罗斯自研 Elbrus 芯片进行 RISC-V 部件扩展研究。

中国试图通过 RISC-V 打破芯片领域技术封锁。2021 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我国首次明确将“开源”列入五年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同时,各级政府也积极布局 RISC-V 架构芯片。2018 年 7 月,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关于开展 2018 年度第二批上海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集成电路和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将 RISC-V 相关产业列入政府产业扶持对象,而从事 RISC-V 架构相关设计和开发的公司将获得政策倾斜。2020 年 2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将 RISC-V 芯片设计列入广东省重点发展方向。2021 年 11 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 科技 创新中心建设规划》,明确指出要研发基于 RISC-V 的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进一步提高芯片集成度,提高大规模区块链算法性能。

我国 RISC-V 架构芯片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态势与热点

学术界和产业界日益重视 RISC-V 的安全体系结构设计及验证。处理器安全对设备隐私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设计 RISC-V 安全处理器及安全验证是 RISC-V 领域乃至体系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特权模式和物理内存保护是安全嵌入式处理器的必备特性,RISC-V 指令集架构也采用特权模式来保障处理器的安全;同时,该架构提供了物理内存保护单元(PMP)实现内存访问控制以保证内存安全。其中,北京信息 科技 大学和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焦芃源等以一款 32 位 RISC-V 安全处理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异常处理程序对处理器状态、异常信息进行观测,提出了一套 RISC-V 特权模式和物理内存保护功能的测试方案;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刘强等设计了一种抗功耗分析攻击的 RISC-V 处理器的实现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并行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开发了基于 RISC-V 架构的全新可信执行环境“蓬莱”。同时,产业界许多公司以扩展硬件 IP 模块的方式推出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库、信任根、安全库等。

深耕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特定领域专用 RISC-V 芯片蓬勃发展。当前,X86 和 ARM 两大指令集分别主宰了服务器+个人电脑(PC)和嵌入式移动设备;同时,物联网(IoT)、智联网(AIoT)等应用领域正在为 RISC-V 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RISC-V 架构能为物联网行业带来显著的灵活性和成本优势,同时也能推动异构计算系统的快速发展,因而能够适应智能物联网时代下的大容量万亿设备互联,场景丰富及碎片化和多样化需求。RISC-V 在加速和专用处理器领域,主要应用包括航天器的宇航芯片设计,面向物联网的智能芯片,面向安全的芯片,用作服务器上的主板管理控制器,以及图形处理器(GPU)和硬盘内部的控制器等。学术界,如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泛在计算团队,开展了基于 RISC-V 核心的轻量级神经网络处理器的研究, 探索 了 RISC-V 内核在物联网设备中的应用;上海市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则开展了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基带处理器扩展研究项目。而产业界则在控制领域与物联网领域涌现出大量的基于 RISC-V 的产品和应用案例。例如,阿里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的开源玄铁 RISC-V 系列处理器已应用于微控制器、工业控制、智能家电、智能电网、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多媒体和 汽车 电子等领域。

寻求突破物联网生态, 探索 进入服务器、高性能处理器领域。目前,RISC-V 的研究及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以物联网为基础的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多场景。但 RISC-V 因其本身低功耗、低成本特性,具备进入服务器、高性能领域的潜力。服务器定制化及 HPC 对加速和异构平台的需求增加,为 RISC-V 进入服务器和 HPC 领域提供了机会。计算所包云岗提出产业界可利用 AMD 公司的 Chiplet(小芯片)方式将中央处理器(CPU)、加速、输入/输出(I/O)放在不同晶圆上,其中 CPU 部分使用 RISC-V 架构,用 Chiplet 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芯片,以进入服务器市场。2021 年 6 月,计算所包云岗团队推出“香山”开源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核。它第一版架构代号“雁栖湖”,基于 28 nm 工艺流片。这标志着在计算所、鹏城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下,国内发起的高性能 RISC-V 处理器开源项目正式诞生。

我国发展 RISC-Ⅴ 架构芯片的问题与建议

适当聚焦 RISC-V 架构,加快发展中国芯片产业体系。目前,国内处理器产业及科研领域所采用的指令集包罗万象,学术界和产业界基于 ARM、MIPS、PowerPC、SPARC、RISC-V、X86 等多种指令集进行了扩展。但多样化的指令集必然会分散基础软件开发力量,导致编译、 *** 作系统等基础软件开发者由于精力有限而无法兼顾多种指令集的优化,延缓自主生态的建设。近几年,随着 RISC-V 基金会从美国迁至瑞士,其治理架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在 RISC-V 基金会理事会高级别会员的比例显著提高。我国在 RISC-V 生态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这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以及开发新赛道的可能性。建议:我国在目前暂无成熟自主指令集架构的情况下,应抓住开源 RISC-V 架构兴起的机遇,调整芯片领域技术路线和产业政策,适当聚焦 RISC-V 架构,加快发展中国芯片产业体系。

促进 RISC-V 在处理器教育领域的应用,培育芯片设计人才。芯片领域的创新门槛高、投入大,严重阻碍了领域创新研究。芯片设计及制造的多个环节都需要巨额的资金与大量的人力投入。这种高门槛导致人才储备不足,因此如何能够降低芯片设计门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RISC-V 的开源性降低了创新投入门槛,发展开源芯片/硬件成为中国培育设计人才的新发展模式。2019 年 8 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启动了“一生一芯”计划,其目标是通过让本科生设计处理器芯片并完成流片,培养具有扎实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处理器芯片设计人才。该计划是国内首次以流片为目标的教育计划,由 5 位 2016 级本科生主导完成一款 64 位 RISC-V 处理器 SoC 芯片设计并实现流片。事实上,学生是 RISC-V 整个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包括上海 科技 大学在内的许多国内院校都在与企业一同培养人才,通过课程作业设计与企业研发相关联,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及时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开源化的优势。建议: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应当积极推进 RISC-V 产学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培育更多芯片设计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集微网消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 光弘 科技 在印度、越南等地投产项目的订单充足吗? 此外,还有投资者提问,小米在孟加拉投资1000万美元开厂,新闻报道是光弘代工?

对于上述问题,11月27日,光弘 科技 (300735SZ)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光弘 科技 在印度、越南等地的制造基地,立足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本地化制造服务,在目前疫情及关税壁垒兴起的当下,光弘 科技 的海外基地获得了非常饱满的订单和广阔的前景。

光弘 科技 还表示,光弘 科技 今年年初通过相关决议,决定在孟加拉Gazipur兴建全新的制造基地,相关基地也已于近期顺利投产。新基地将成为光弘以及包括小米在内的客户全球化拓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显示,光弘 科技 的主营业务为专业从事 消费电子 类、网络通讯类、 汽车 电子类等电子产品的PCBA和成品组装,并提供制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采购管理、生产控制、仓储物流等完整服务的电子制造服务(EMS)。光弘 科技 提供电子制造服务的主要产品包括消费电子类(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通讯类(网络路由器、基站定位终端); 物联网 、 汽车 电子类(OBD、行车记录仪);智能穿戴类(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

目前包括手机、平板等产品在内的消费电子产品,占据了光弘 科技 营收最大的部分。据了解,光弘 科技 拥有庞大的客户体系,其客户涵盖华为、荣耀、小米、OPPO、vivo等知名品牌厂商。

优质的客户群体、广阔的市场前景,为光弘 科技 带来了业务的快速发展,随着各品牌客户市场全球化布局的迫切需求,继投资控股印度光弘的成功案例后,光弘 科技 分别在越南和孟加拉兴建全新的制造基地,其中越南光弘于2021Q2开始投产,孟加拉光弘2021年和2022年总体产能规划分别为100K/月和200K/月智能手机。

声明:本文来自东方财富自媒体,不代表东方财富的观点和立场。据此 *** 作,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2021年12月1日,亚马逊云 科技 在2021 re:Invent全球大会上宣布推出Amazon IoT TwinMaker,可以让开发人员更加轻松、快捷地创建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如楼宇、工厂、工业设备和生产线。

数字孪生是物理系统的虚拟映射,可根据其所代表的现实世界对象的结构、状态和行为定期更新。Amazon IoT TwinMaker让开发人员可以轻松汇集来自多个来源(如设备传感器、摄像机和业务应用程序)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结合起来创建一个知识图谱,对现实世界环境进行建模。客户可以通过Amazon IoT TwinMaker,使用数字孪生来构建反映现实世界的应用程序,提高运营效率并减少停机时间。使用Amazon IoT TwinMaker无需预付费用,客户只需为使用的服务付费。

开发人员可以将Amazon IoT TwinMaker连接到设备传感器、视频源和业务应用程序等数据源,快速开始构建设备、装置和流程的数字孪生。为方便从各种数据源收集数据,Amazon IoT TwinMaker包含适用于Amazon IoT SiteWise、Amazon Kinesis Video Streams和Amazon S3的内置连接器(客户也可以为Amazon Timestream或Snowflake等数据源添加自己的连接器)。

Amazon IoT TwinMaker会自动创建一个知识图谱,整合并理解所连接数据源的关系,因此它可以使用被映射系统的实时信息更新数字孪生。客户可以将现有的3D模型(例如CAD和BIM文件、点云扫描等)直接导入Amazon IoT TwinMaker,轻松创建物理系统(例如楼宇、工厂、设备、生产线等)的3D视图,并将知识图谱中的数据叠加到3D视图上,创建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创建完毕后,开发人员就可以使用适用于Amazon Managed Grafana的Amazon IoT TwinMaker插件创建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在工厂 *** 作员和维护工程师用于监控和检查设施和工业系统的设备上,即可显示该应用程序的数字孪生。例如,开发人员可以通过将来自工厂设备传感器的数据与运行中的各种机器的实时视频以及这些机器的维护 历史 相关联,创建金属加工厂的虚拟映射。然后,开发人员可以设置规则,在检测到工厂熔炉中的异常情况(例如温度已超过阈值)时向工厂 *** 作员发出警报,并在工厂 3D 模型的熔炉实时视频中显示这些异常,这可以帮助 *** 作员在熔炉发生故障之前快速做出预测性维护决策。

亚马逊云 科技 IoT总经理Michael MacKenzie表示:“客户对有机会使用数字孪生来改善其运营和流程感到兴奋,但为不同使用场景创建数字孪生和自定义应用程序所涉及的工作复杂且昂贵,令大多数企业望而却步。Amazon IoT TwinMaker包括大多数客户构建数字孪生模型所需的内置功能,例如连接不同来源的数据,建模物理环境,以及可视化具有空间维度的数据。Amazon IoT TwinMaker的推出让更多客户可以全面了解他们的工业设备、设施和流程,实时监控和优化其运营的各个环节。”

Amazon IoT TwinMaker现已在美国东部(弗吉尼亚北部)、美国西部(俄勒冈)、亚太地区(新加坡)和欧洲(爱尔兰)区域提供预览,其他区域也将很快推出。

目前,已有一些企业使用了Amazon IoT TwinMaker进行数字化升级。

开利(Carrier Global)是一家建筑与冷链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我们的Abound平台,我们可以从各种系统和传感器中汇总楼宇性能数据,让客户实时了解其互联空间。为物业主和运营商提供数字孪生以增强该平台一直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开利数字化和云高级总监Dan Levine表示:“然而,内部开发这一能力并非易事,面临着成本高昂、进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通过Amazon IoT TwinMaker,我们发现了可以显著加快Abound平台技术战略的关键推动力。Amazon IoT TwinMaker将帮助我们的开发团队专注于快速创建差异化的客户成果,既不用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繁重的数字孪生数据抽象工作中,也无需向我们的解决方案添加3D可视化。”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埃森哲。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埃森哲的客户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但他们经常会面临零散、孤立和非结构化工业数据的挑战,导致许多概念验证无法扩展。埃森哲Industry X行业数字制造与运营全球技术主管Maikel van Verseveld认为:“我客户希望在开始并扩展他们的数字化制造之旅时,拥有能够快速应对这些挑战的工具。通过Amazon IoT TwinMaker,他们现在可以轻松地创建数字孪生,从不同的 IT 和 OT 系统中获得更加情境化、数据驱动和实时的制造运营视图,从而让最终用户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并优化运营。通过埃森哲与亚马逊云 科技 紧密协作的团队,我们已经能够开始借助Amazon IoT TwinMaker为客户带来价值。”

关于亚马逊云 科技

超过15年以来,亚马逊云 科技 (Amazon Web Services)一直以技术创新、服务丰富、应用广泛而享誉业界。亚马逊云 科技 一直不断扩展其服务组合以支持几乎云上任意工作负载,目前提供超过200项全功能的服务,涵盖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安全、混合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媒体,以及应用开发、部署与管理等方面;基础设施遍及25个地理区域的81个可用区(AZ),并已公布计划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印度尼西亚、以色列、新西兰、西班牙、瑞士和阿联酋新建9个区域、27个可用区。

中国洗衣机十大品牌:海尔、小天鹅、西门子、松下anasoni、三洋、三星、LG、博世、海信、美的。

一、海尔

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创立于青岛,主营产品有冰箱、洗衣机等。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二、小天鹅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始建于1958年。从1978年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诞生,到现在成为世界上极少数能同时制造全自动波轮、滚筒、的热泵干衣机、首台iAdd自动投放洗衣机、全球首台物联网自动投放洗衣机。

三、西门子

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创立于1847年,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业务遍搅拌式全种类洗衣机的全球第三大洗衣机制造商,2010年推出全球首台物联网洗衣机,2012年推出国内首创、达国际先进水平及全球200多个国家,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家电是其主营业务之一。

四、松下Panasoni

松下,是日本的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30万人。其中在中国有5万多人,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创建于1918年,创始人是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

五、三洋

三洋电机是日本的一家有60年历史的大型企业集团,总部位于日本大阪,产品涉及家电、显示器、手机、数码相机、机械、生物制药等众多领域。由井植岁男(1902年-1969年)于1947年成立,并于1950年组成株式会社,创办人为松下幸之助的内弟以及松下电器前雇员。该公司的名字于日语中意思为“三个海洋”,指的是该公司的创办人有将他们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横跨大西洋、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抱负。

六、三星

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是韩国最大的企业,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半导体、移动电话、显示器、笔记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数码摄像机以及IT产品等。三星电子在动态存储器、静态存储器、CDMA手机、电脑显示器、液晶电视、彩色电视机等近20种产品中保持着世界市场的领先位置。

七、LG

韩国LG集团于1947年成立于韩国首尔,位于首尔市永登浦区汝矣岛洞20号。是领导世界产业发展的国际性企业集团。LG集团目前在171个国家与地区建立了300多家海外办事机构。事业领域覆盖化学能源、电子电器、通讯与服务、家电等领域。

八、博世

博世是德国的工业企业之一,从事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工业技术、家电、消费品和能源及建筑技术的产业。总部设在德国南部斯图加特市的博世公司员工人数超过23万,遍布50多个国家。博世以其创新尖端的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闻名于世。2015年,博世集团位于世界500强第150名。

九、海信

海信集团成立于1969年。海信拥有海信电器(600060)和海信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旗下拥有海信、科龙、容声三个品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2015年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第五。

十、美的

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集团在国内建有广东顺德、广州、中山等15个生产基地,辐射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华北五大区域;在越南、白俄罗斯、埃及、巴西、阿根廷、印度等6个国家建有生产基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011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