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即将崛起

20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即将崛起,第1张

1月20日,白云区进入“两会时间”。在当日下午举办的白云区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白云区区长苏小澎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白云将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推动国家中 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全面上新水平。
笔者梳理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形态大转变大提升”是2019年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苏小澎透露,今年白云将推动东部科技创新带、西部科技走廊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和龙科技创新谷承接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平台,重点打造20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南方日报记者 余秋亮 通讯员 云宣
调结构促转型
千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2018年12月28日,备受业界关注的智慧城市、云计算领域盛会——广州智慧城市生态合作峰会在广州白云区成功举办。这是白云区在去年举办的重磅活动之一。
会上,白云区与中软国际、北控集团、深兰科技、中关村信息谷、中安科创等10个企业签订合作意向书项目,涵盖芯片设计、软件服务、智慧应急、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等领域,未来将共同在白云区打造千亿级新一代信息产业集群。
自华为云2017年落户白云以来,白云持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发力。去年,白云与华为共建的“三中心一平台”开通运营,软通动力等13家优质企业相继落户,新增互联网、软件和信息行业企业2623家,增长1693%。
苏小澎表示,今年白云将继续紧抓信息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智慧白云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文化等新技术、新业态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培育发展5G芯片、终端等产业,规划建设5G通信产业园。
轨道交通等先进制造业也是白云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产业之一。去年,白云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加快布局,广州铁投总部项目摘牌出让,广汕铁路等5家龙头企业注册落户,中国中铁等25宗项目意向进驻。今年白云将吸引一批集成、设计等轨道交通产业链上游企业落户总部区域,争取重量级制造业企业在产业基地布局。
此外,白云区还将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制造业企业向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个性化定制、总集成总承包等服务环节延伸,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支持鼓励中小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培育一批融合示范企业。大力扶持设计、法律服务、高端供应链等生产性服务业,优化提升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发展航空、商务、金融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实现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超70%。
据苏小澎透露,白云今年还将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动化妆品、皮具、物流等优质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同时,落实省“民营经济10条”、市“民营经济20条”,全面摸清本土优质企业用地需求,启动优质企业供地计划,在减轻税费负担、降低用地用能成本等方面精准施策,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区和品牌发展战略,打响“白云智造”和“白云创造”品牌,力争全年净增“四上”企业350家以上。
坚持创新驱动
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动力和支撑的经济体系。”苏小澎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如是表示。
去年,白云区围绕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广州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出台西部科技走廊产业发展规划,打造区域创新增长极。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白云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1个,在孵企业、项目超1000个,营收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部设立研发机构;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增长705%、305%,增速居全市前列。
苏小澎表示,2019年,白云将全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核心引擎的重要承载区。他透露,白云将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东部科技创新带、西部科技走廊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和龙科技创新谷承接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平台,重点打造20平方公里白云湖数字科技城。
其中,白云湖数字科技城首次在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苏小澎表示,依托区位、空间优势和白云湖、流溪河等景观资源,高标准打造白云湖数字科技城,推动软通动力、深兰科技等重大项目落地,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智慧城市、软件信息、电子竞技等科技产业集群,打造产城融合新地标。
除此之外,白云将继续推动黄金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园、神山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白云新城等“八大产业园区”开花结果,加快土地收储、项目落地。推动民科园扩园提质,推进广州设计之都、法律服务集聚区、汽车小镇建设,提高运营管理专业化水平,擦亮价值园区品牌。
推进高质量平台载体建设,是为了“筑良巢,引凤至”。苏小澎表示,白云将放大价值园区对高端产业的集聚效应,抓住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带动关联企业沿着产业链、创新链汇集,开展靶向招商、平台招商,鼓励各类协会、创新中心以商招商,力争全年新引进招商项目155个以上、总投资超700亿元,其中1亿元以上100个、5亿元以上30个、10亿元以上20个、50亿元以上5个。
此外,白云还将用好“创新十条”“培优计划”等惠企政策,大力引进一批、技术改造壮大一批、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骨干企业,力争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开展技术改造企业100家。
同时,高标准打造引才聚才平台,发挥人才发展公司在人才引进开发、平台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加快建设人才大厦、人才公寓,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及团队,强化智力支撑。
城市形态大提升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白云
作为广州市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白云区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城市形态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基础设施配套仍然不足,这些都是实现综合城市功能出新出彩、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目标的障碍。
为此,2019年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方位提升综合城市功能。用好“多规融合”成果,启动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土地收储和精准供地,完成白云新城5—8期等23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公开出让,力争实现产业供应双过百,即商务办公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工业及仓储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完成规划报建量380万平方米、施工报建量360万平方米。
同时,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微改造、微更新,推动黄边、棠涌等片区成片连片开发改造,陈田村启动改造,小坪村正式动工,田心村建成首期安置房,东平汽车小镇开工建设,五龙岗村级工业园等项目有序推进,让城市焕发新活力。
苏小澎表示,今年,白云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赢黑臭水体剿灭战,全力攻坚国考鸦岗断面,确保4个断面全面达标。围绕5大流域39条黑臭河涌,实施“河更美”行动。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持续开展全域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白云将全力推动白云湿地上半年开工,力争明年完成,城市中心建设全面启动。坚决落实“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行动,保护好白云山、帽峰山、流溪河等宝贵生态资源,以生态建设带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推动城市形态大转变大提升。
今年,白云还将以“零容忍”的态度保持控违拆违高压态势,落实“三个绝不”,执行“四个最严”,全年拆除违建1000万平方米以上。坚持拆建并重,建设机场高速、白云大道、华快三期、105国道、106国道等26条景观路和200公里沿河绿道。
在打造平安白云方面,苏小澎表示,该区将加快建设“雪亮工程”“警务云系统”,智能化应用“四标四实”数据和“城中村”基础信息,构建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力争案件类警情在全市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降幅高于全市5个百分点以上,到2020年治安形势实现根本性好转。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电力物联网

1、是什么?

国家电网在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重点是建设运营好“两网”。

两网,一是建设运营好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二是要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打造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泛在电力物联网。

坚强智能电网,主要指能源的供给侧,或者说电力供给侧 ,主要强调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多级电网的协调发展。经过十余年发展,国网规划的2020年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建成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泛在电力物联网,侧重用户侧或者说能源的需求侧, 指利用“大云物移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等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用能、运维成本不断降低,也更好满足用户对多种能源的需求。

3月8日国高层及众领导于北京召开“泛在电力物联网”专项部署工作会议,表示 ”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物联网主要应用于智慧海绵城市建设。
所谓智慧海绵城市是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融入“自然和谐、智慧宜居、协同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通过IoT、大数据、GIS、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智慧管廊城市和各类能源、绿色设施协同起来,实现海绵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打造出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物联网主要有四大关键技术:RFID、传感网、M2M和两化融合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运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主要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道路、桥梁土壤、绿地、建筑、供水系统、河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126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