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粮仓的粮食是怎样盘点的

大国粮仓的粮食是怎样盘点的,第1张

在第四十个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到来之际,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公司在北京中央储备粮顺义直属库启动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各界人士走进大国粮仓。开放日活动主题为“科技赋能 爱粮节粮”,在接下来一周内,中储粮全系统各分(子)公司共140家直属库集中向公众开放,让社会各界近距离了解中央企业在强化科技创新,管好大国粮仓,倡导爱粮节粮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活动上获悉,目前,中央储备粮的科技储粮覆盖率超过98%,综合储存损耗率从2%以上降至1%以内,南方地区控温储藏的稻谷出库时品质如新,“藏粮于技”效果显著。在中储粮北京分公司顺义直属库的一个粮仓,6000吨小麦盖着“空调被”睡的正香,这是一个能杀虫、会呼吸、可调温的智能化管理粮仓,其背后是多项“高科技技术”的支撑首先是内环流控温技术:夏季时,当仓温达到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启动,将粮堆内的冷源输送到仓内空间,达到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食温度的目的,仓温控制在25℃、仓湿降低到35%以下,表层粮温控制在25℃以下,实现了准低温绿色储粮。
其次是粮仓智能通风技术:粮仓智能通风技术是依据实时准确的粮情数据与气象信息,参照智能通风数学模型及参数化的通风条件,智能选择通风模式,精准捕捉通风时机,自动开关通风窗、通风道和通风机设备设施,实现降温通风、排积热通风、保水通风、自然通风等不同目的的通风作业。
在通风作业时, *** 作人员只需在电脑上设置通风目标值,系统内置的专家系统就会自动判断是否通风,并发出信号控制现场通风设施设备来实现智能通风作业,直至通风结束。
这一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无效、有害、失水通风,极大降低能耗与劳动强度,降低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准低温绿色储粮的特点。
其三是智能技术。智能气调技术,可以根据粮堆中害虫种类及数量,结合粮温与仓房气密性情况,自动确认充气工艺及目标浓度,并自动开启制氮机等相关设备,通过上充下强排与气囊浓度维持工艺,对粮食进行气调防治及保鲜储藏。粮堆氮气达到目标浓度时,系统自动关闭,粮堆进行密闭储藏。从而达到杀虫、抑霉、绿色保质储藏的目的。根据充氮目的的不同来确定充入氮气的浓度,98%氮气浓度达到杀虫,95%氮气浓度达到防虫,90%氮气浓度达到保鲜储粮。
智能气调储粮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无毒、无害、无污染,绿色环保,保证了粮食储存和食用品质安全。
近年来中储粮集团还探索“互联网+”与中储粮业务的融合,开展了“智能化粮库”建设,综合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技术将出入仓作业、储粮作业、购销结算等业务集成融合,如今实现了对980个储存库点全覆盖,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粮食物联网。

中粮集团股票代码:中粮集团下面有三只A股:600737中粮屯河,000031中粮地产,000930中粮生化。

中储粮2017年已经实现所有中央直属库的智能化管理全覆盖,数万个监控探头和数百万个粮情传感器,构成了世界最大的一张粮食物联网。在中储粮集团总部,可以实时监控所有直属库从库区作业到任一仓房内粮食储存状况。总仓容接近一亿吨。

扩展资料: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000061,股吧)储备企业集团,根据中储粮披露的数据,从2005年以来,中储粮累计收购政策性粮油总量超过9。3亿吨。尤其是2014-2016年,达到政策性粮油收购量的峰值,每年收购量超过1亿吨,最多时年收购量约占到全国粮食商品量的40%。

根据中储粮方面的数据,截至2018年末,集团公司资产总额14091亿元,员工4。2万人,年营业收入3185亿元。

首先,在实现这两者结合之前咱们需要先明确知道这两者都是什么。
区块链,基本大家通过前几年比特币横空出世的同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数据账本,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词汇,咱们可以把区块链技术看作是一个互联网中的底层代码系统,这套系统拥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匿名、不可篡改等特性。区块链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弱信任环境下的信任问题,适用范围很广几乎各个领域都可以与其结合,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生产三要素中的生产关系。
物联网,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物与物之间联系的网络”,其核心其实是基于互联网和线下传感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物联网可以说是互联网向线下延伸的产物。如果说之前互联网时代是单纯的线上信息时代,那么物联网将会带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的网络时代。万物互联,这将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改善和提高生产力。
那么,区块链和物联网怎么像结合呢?或许在不同的细分行业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我最近看到过一家叫Chaincmop链计算的技术公司有个在农业养殖方面用物联网设备监控农场情况+区块链系统的智慧农业养殖管理方案很有启发。打个比方,大家今后可以使用物联网设备对粮仓种子的温度、湿度以及种子状态进行全方位检测,而这些数据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加密性特性对数据进行同步和加密,让监控数据更高效的传送到每一个节点上,另外也能很好的保护监控数据,避免其在传输的过程中被篡改。

“通过全程机械化的方式,这35亩早稻很快就割完了。”高效抢收后,将乐县高唐镇种粮大户刘金根没歇着,立即种上了第二季水稻,提高耕地利用率。

汪汪水田里,烟后稻株株青绿。“现在正是大面积种植烟后稻的时候,乡里及时送电送水,解决了高温干旱的难题。”清流县李家乡古坑村村民罗宗庆不误农时忙“双抢”。

放眼三明,广袤田野处处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作为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三明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40万亩左右。上半年,全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和南方省份粮食生产座谈会在三明召开; 三明市 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781万亩,收获粮食面积2079万亩、产量510万吨,分别较上年同期稳步增加。

荒地变良田

守住耕地红线

清流县田源乡田源村大寮组,碧绿的禾苗随风摆动,一块块认领复垦荒地的标识牌竖立在侧。“我们一期梳理出荒田36公顷,目前已有193公顷被有偿认领。待水稻成熟,认领人就可获得相应的大米。”田源乡乡长李伟烽说。

原来,田源乡坑农田、山坡田较多,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老龄化情况突出,不少田地因无人耕种逐渐撂荒。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田源乡依托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等平台,成立乡属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等方式整合农村荒地,统一开发提升,同时因地制宜分类购买代耕代种服务。最后,以单位认领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泰宁县“一亩田认购”受到欢迎,大田县“上地良田认种”火热开展……三明市多措并举推进抛荒耕地复垦复耕,严守耕地红线。上半年,全市整治撂荒两年以上耕地31万亩。

遏制耕地“非农化”,还需要“长牙齿”的硬举措。 永安市 成立市、乡两级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挂帅,市纪委组建专项督导组下沉开展督查,同时推行网格化管理,组织网格员理清地块的承包关系等情况,做到随时更新、有效管护。

上半年,三明认真落实扶农惠粮政策,让农户有底气、敢投入。7月前,通过“一卡通”向农户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共185亿元,并录入福建乡村振兴(扶贫惠民)资金网监管系统;先后发放两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共计约5031万元,发放率达100%。

种粮更智慧

全力保供稳市

在即将结束的烟后稻和晚稻插秧季,将乐县南口镇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安排了充足的农机,对小拨村46户、超过1000亩的农田进行翻耕、溶田、机插等农业托管服务。

“一条龙服务让我轻松不少,一亩才收420元,现在就等着秋天收谷子了。”家有12亩田的小拨村村民曾兆根高兴地说。

当下,全程机械化已成为种粮趋势。在三明,耕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收割、烘干等种粮全流程皆可通过农机完成,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也逐渐兴起,以更高的效率助力颗粒归仓。

将乐县依托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每年安排专项经费10万元,重点选择水稻种植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环节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补助,不断调动服务主体开展机械作业和小农户接受托管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三明市选派农业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点对点为农户、合作社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推进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与技术推广,积极推广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间作套种等增产增效技术,促进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仓廪实,天下安。三明现有现代化粮库13个,总仓容32万吨。建宁县总投资17亿元的省级809万吨粮食储备库即将开工;将乐县投资近6000万元的3万吨粮食和物资储备库项目已完成一期建设,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780万元……今年以来,三明持续筑好“粮仓”,切实保障粮食流通。

绿色智能的储备空间,是现代粮仓的必然要求。为此,三明推广应用低温干燥、充氮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并配备粮情监控、虫害检测、智能控温等信息化系统,让粮食储备应急体系更健全、更稳定。

质量再提升

吃饱更要吃好

过去,将乐县南口镇种粮大户杨凯总担心自家的200亩中稻田里滋生害虫,而最近却踏实不少。原来,县农业农村局为他配置了30多台新型飞蛾诱捕器,杀虫效果很好。

今年以来,将乐县积极创建病虫害绿化防控,大力推广太阳能风吸杀虫灯、物联网远程智能测报系统、飞蛾诱捕器等新式杀虫“武器”。“有了这些设备,减少或不喷洒农药就能有效控制虫害,不仅实现绿色水稻无公害化生产,还能极大节省成本。”杨凯很高兴。

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落实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建立土壤长期定位监测点;推广科学用药、配方施肥技术,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减量化行动……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三明把源头治理作为确保粮食安全、提升粮食质量的第一道关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14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