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写于1975年的书,惊人地预知了后来发生的全球族群危机

这部写于1975年的书,惊人地预知了后来发生的全球族群危机,第1张

2018年10月27日,一名声称「所有犹太人必须死」的男子,闯进美国匹茨堡的一所犹太人教堂,疯狂q杀了11个人。几乎同时期,中美洲难民组成万人「大篷车」,向美国边境进发。这两件事不仅影响了美国的中期选举,也让人看到了族群引起的问题在美国再度掀起的巨浪。

▲2018年10月30日

川普与夫人在匹茨堡「生命之树」犹太教堂外

©美联社

这还只是最近刚刚发生的事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几乎全世界都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族群间冲突。这种冲突时而表现为宗教信念、文化源流的争端,时而则表现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狂潮。

这一潮流致使在二战结束后的70多年中,战争从未停止。它所造成的对文明的破坏以及人员的伤亡并不亚于两次世界大战,可它所吸引的关注和反思相比之下却显得太少。

从美国「911事件」、波士顿恐袭,欧洲的难民潮、苏联解体后东欧的民族分裂,到中东那些常年因民族问题而战火纷飞的地带,民族冲突、宗教对抗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2001年9月11日发生于纽约,震惊世界的911恐袭事件,由基地组织劫持的飞机先后撞上了位于曼哈顿的世贸大厦双子座。

这一切纷争与杀戮,在美国学者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 Isaacs)看来,都是源于政治变迁下人们所追求的群体认同。这种对群体认同的追寻,迫使人们加入或建立起自己的族群(ethnic group),最后以一种激情与冲动,对不同于自己族群的一切发起战争。

基于对人类族群的研究,伊罗生写出了他的代表作《群氓之族》,副标题为「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这本书不仅对二战以后世界出现的种种族群现象进行分析,反思族群产生的原因。同时,它更是对族群运动今后将可能带来的战争忧心忡忡。

▲《群氓之族》

译者:邓伯宸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这部写于1975年的书,惊人地预知了后来发生的苏联解体、印巴局势、中东战争、难民潮、极端组织、恐怖袭击,乃至美国黑人与犹太人的种族困境。使得这部书不仅成为当代族群问题的百科全书,并至今仍能藉此去照见人类族群的未来。
哈罗德·伊罗生所言的「族群」,在《群氓之族》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含民族、种族、种群等概念,还包括宗教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派别等文化意义上的族群。它们的共同点,在伊罗生看来,就是使人们找到自己的归属,在群体中获得某种自我。

同样,书中多次提到的「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也是从心理学中的「个人认同」发展而来,他希望以此解释当今族群日益增多的原因和造成的后果。

书的一开篇,伊罗生就旁征博引地列举了1945年以来三十年间人类社会的新变化,他以肯尼亚独立(1963年)之后,掌权的基库尤族所誓死捍卫的「姆庇之家」为例,提出了族群的象征概念。

所谓「姆庇之家」,就是基库尤族的集体崇拜,是他们文化的母体。这个母体不仅是所有基库尤人的总和,也内在地包含着他们的归属、目标。

在伊罗生看来,全世界都在重新建立起各种各样的「姆庇之家」,他写道:

「今天的世界上,到处都有这样的姆庇之家,住在里面的人,比过去更紧密地靠在一起,也更紧密地结合成一体。」

在世界正在变成「地球村」的过程中,虽然人类科技越来越全球化、传播系统愈发普及,一切都似乎将人类团结起来,世界成为了村落,知识得到共享。可是,人类不但没有一体化,反而愈发分裂了:

「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从1945年到1967年,根据伊罗生的统计数字,「种族或文化的杀戮」就有几百次,死亡人数约有748万。世界大战虽然已经结束,可区域战争却没有停止,和平仍然没有造访地球,反而用更广泛、更水火不容的战争取而代之了。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现象?

伊罗生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当今人类社会的族群问题,试图予以解答,这四个方面分别是:后殖民时代、后帝国时代、后革命时代和后幻想时代。

在后殖民时代和后帝国时代中,帝国经过重新的整合,或是由于经济,或是因为战争,它们不复存在了。后帝国时代的奥斯曼、哈布斯堡王朝,后殖民时代的大英帝国等等,它们对于自己的殖民地或曾经的势力范围渐渐失去了效力,在这些地方,当地的民族重新崛起。

尽管西方现代文化随着殖民的推进而进入,但多半徒然留下了制度和生产方式,却没有具有说服力的信仰和文化来继续影响这些殖民地。民族的强大群体认同使各地的人们聚合起来,寻找自己的「姆庇之家」。

▲《阿拉伯的劳伦斯》剧照,影片讲述了一战前后发生在奥斯曼帝国的众多事件,主人公为英国人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校(Thomas Edward Lawrence)。

而在后革命时代中,苏联不但没有解体(本书写于1975年),还正以惊人的速度壮大其实力。

但在伊罗生看来,苏联所承诺的「国际社会主义新秩序」已成闹剧,对于「民族问题」这一严肃的「中心议题」,不但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反而被斯大林的暴政宣告为一纸空谈。在斯大林统治期间,「有的民族整个遭到连根拔除与放逐」,被处死的人「数以百万计」。

▲圣彼得堡沙皇秘密警察关于斯大林的档案,这位格鲁吉亚人在1902-1913年曾被拘捕、流放数次。

伊罗生认为,一旦苏联的强权不能持续,它内部的各民族就将以自己的「姆庇之家」为国,各自分裂。而这种情况将深刻影响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最后,在后幻想时代,美国也不能继续自己的价值观兜售。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大杂烩」,美国无法建立一个使各民族得以统一的母国,一个完美的姆庇之家,而它体内却万流奔涌。

黑人追求的平等与权利、穆斯林的敌视、犹太人的身份困惑,以及过去英裔、法裔、意大利裔、爱尔兰裔的移民,现在从日本、中国、印度、韩国不断涌来的新移民,还有数不胜数的宗教组织,都将成为美国难以规避的核心问题。

不得不承认,伊罗生四十多年前的预言,的确真实地发生在了当代的美国身上。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1963年于华盛顿

这一切问题,最终都指向了二战后的政治新格局。这不禁让人想起约翰·富勒(J M C Fuller)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的观点,这位军事家认为,世界的历史进程不过是从单一部落到多民族,从民族到国家,从国家到帝国的一系列变化。

当帝国消失,这一过程就要重新来过。但是,在伊罗生的研究中,帝国似乎一去不复返了,多元化的社会已经形成。在没有帝国的情况下,对民族异同的整合和约束就不复存在。伊罗生就此写到:

「我们今天所经历的世界,不是新的整合正在形成,而是破碎成小块小片,有如大大小小的星球,自爆炸中的银河系里爆裂出来,每个星球都以离心的自转离开,同时也都紧紧抓住各自的碎片,使其不致因自身的旋转而被甩离。」

对于这样的现象,伊罗生没有急于给出解答。他认为更重要的是,首先应该了解何为族群,以及族群形成的原因。

正是这些问题,促使伊罗生写出了《群氓之族》的主体部分。他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历史、宗教、民族和新多元主义等八个角度重现了族群,以期读者能够对自身具有的族群性,以及内心从未停止过的对群体认同的追求,产生更为理性、全面的认识。

伊罗生借此将人从出生到死亡、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全过程,都纳入到了族群的归属之中。

伊罗生认为,当一个人生下来之后,他所接触的一切信息,都以他所处的族群加以过滤,由此形成了他的观念、习惯、行为、动作,使他从根本上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的种群和环境。

而部落偶像,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原初的归属,是一个族群的最高目标和追求。哪怕一个人穷其一生试图挣脱这种烙印,也不过是像回旋镖一样,终会回到他的部落之中去:

「在这个大迁徙的时代,许许多多的人东飘西荡,身体与文化都背乡离井,归属感就成了他们随身携带的方舟,是远祖所奉持的神殿。」

这种刻记在每个人生命之上的部落标识,通过身体沉淀下来,使人从根本上不可能完全脱离。种族之间的区别,最不可忽视的即是身体上的区别。且不说黑人与白种人、黄种人之间那种太过显著的区别,就算在同一个地方,族群和族群之间也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

比如在卢旺达和布隆迪相互屠杀的图西人与胡图人,几乎完全没有身体上的区别,只是一方略高瘦,另一方略矮壮,这就足够他们对对方产生绝对的敌意了。

▲《卢旺达饭店》剧照

影片还原了1962年发生在卢旺达的种族战争

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总是试图不断地改造自己的身体。或染发、隆胸、纹身、穿鼻,费尽心力改变身高、体貌,这些都「无一不是要制造标记」,通过这些标记「识别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外人。」

而身体的强制力在于,无论人们如何改造,它所造成的文化、审美却是根深蒂固的,甚至就身体而言,它终究不可能完全被改造,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伊罗生从身体出发,继而探讨了名字、语言所带来的文化范畴。前者往往体现了一个人在族群之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他属于哪一分支,有怎样的源流,后者则限制了一个人的范围。

对于名字,他说:

「名字有如社会规范,提供一种最低限度的安全感,一个人有名有姓,自会产生一种安全感,否则必将陷入绝望。」

而对于语言,他更是以巴别塔的例子和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的观点「没有语言,民族即不存在」,用以佐证语言对民族形成和活动范围的深刻影响。

▲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de Oude)笔下的巴别塔,这一典故出自《圣经·旧约》中的故事,相传人类要建一座通向天国的通天塔,上帝遂打乱人们的语言,于是产生了各民族。

当身体、名字和语言放置到一种历史性的进程之中时,人们就更加对自己的部落偶像听之任之、深信不疑了。历史给了人们以更宽广的群体认同感,它以昔日的荣光抚慰今人的心灵。那些昔日并没有荣光的民族,也会努力地创造荣光,来满足群体认同的迫切需要。

与历史并行、互相补充的是另一个维度的认同,那就是宗教。历史能解决时间流动所需要的归属,而宗教则解决了肉体、灵魂的归属。的确,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靠自己」,即使「最智慧的人,都不免退缩到上帝的眼前去」。

伊罗生引用了二战时流传的话:「散兵坑里没有无神论者」。他试图表明,今天我们都活在「散兵坑」中,这样就导致狂热的宗教在未来会像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然而,宗教永远伴随着暴力:

「(人们)相互之间的屠杀,无论是为宗教本身还是其他的世俗利益——例如安全、钱财、权力——夹杂着信仰问题,宗教都是号召人民团结的标志与堡垒。」

就这样,历史与宗教最终交织成了民族。「从宗教到民族只有一步之遥」,宗教在为民族解决了彼岸的烦扰之后,其他的任务就留给了民族。如果有一天,历史被粉碎了、消逝了,宗教的约束力被废弛了、淡化了,那么,民族也仍然会有强大的吸引力。

伊罗生在这一部分所举的犹太人的例子,生动地描绘了民族所能达到的姆庇之家。美国的犹太人,是宗教上的犹太人,和国家上的美国人。于是,当犹太复国主义者成立了以色列之后,「美国犹太人变成了主要支持者」,在财富与政治方面给予以色列支持,甚至有些犹太人放弃了美国,前往以色列。在美国的其他犹太人,也开始尝试在美国重建犹太人的姆庇之家。

这样的例子发生在全世界,姆庇之家借新多元主义的政治变迁,不断卷土重来,分裂着世界。
在美国学者白鲁恂(Lucian Pye)为《群氓之族》所写的序中,他说道:

「族群意识可以建立一个国家,也可以撕裂一个国家。」

在伊罗生的叙述中,人们这种对族群的依赖和对归属感的渴望,在新的世界中不断放大,并成为了一种无法解决的悖论。人类穷心竭力建构的互联互通的世界,正在不断变得破碎,他感叹道:

「为什么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深藏于我们身体与精神中的那些东西,一再阻挡住我们最深沉的希望——引导出一个更人性化的人类存在。」

伊罗生,这位曾在中国逗留许久的学者,这位有着犹太血统的美国人,在不断探寻种族困境的过程中,最终得出了悲观的结论。他认为,也许人类终究不会有什么高于种族的共识。在遥远的未来,战争不会停止。一切曾经发生过的荒唐的杀戮、惨无人道的灭绝,都不会戛然而止。

他的这种观点也许不能为当代人所接受,但把它放在冷战时代,却显示出了一种冷静的担忧。在他的时代,世界第一次,迈入了两极化的形势中,而在看似固若金汤的两极之中,伊罗生却看到了压抑着的乱象。

20世纪人类精神的荒芜,加之战争带来的毁灭,最终使得人们丧失了各方面的安全感。

世界会安全吗?

人类会达成共识吗?

人类还有光明的未来吗?

这都是伊罗生留在《群氓之族》中的话外音。

▲伊罗生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照片之一,这位美国的记者、学者曾在中国逗留许久,与鲁迅、蔡元培、宋庆龄等人相识。

庆幸的是,在新多元主义的环境之下,过去那种闭塞的姆庇之家也一去不复返了。新型姆庇之家的结构让世界各个族群有了达成某种共识的可能,哪怕这也是很遥远的事。

多元的文化和种族之间日渐增多的流动,使得人们真正的聚合成一个整体更加困难,即使网络使不同区域的人们得以无障碍沟通,人们仍然被迫接受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替洗礼。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与忧患并存。正如伊罗生在本书末尾处意味深长的文字那样:

「人类彼此都满意的生活形态,仍然可能在新多元主义的权力体系中实现。面对各种背道而驰的事实,似乎一切都无力回天,但还有人相信,以更人性的方式处理人类事务,可能还是值得一赌,对的事情仍有可能发生,纵使——十分可能——是出于错的理由。」 ■

使用百度网盘免费分享给你, bje9

《惊天解密》是英国银色映像公司出品的反恐动作片,由迈克尔·埃普特执导,劳米·拉佩斯、奥兰多·布鲁姆、托妮·科莱特、约翰·马尔科维奇、迈克尔·道格拉斯等联袂主演。该片讲述了已退身幕后的美国中央情报局高级审讯官艾丽斯·拉辛被上级突然召回,被要求协助破解一项紧急任务,却陷入到一场“碟中谍”式的危险阴谋的故事。影片于2017年9月22日在中国上映。

911恐袭21年,我们目睹了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的战争,以及伊朗处于战争边缘的战争。21年来,数十万人死亡,数千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打着反恐的旗号进行霸权干预,给许多国家带来动荡和苦难。2021年,在经历了20年的战斗后,美国突然从阿富汗撤军,留下了一片混乱。结果,这些人还没离开,塔利班就又冲进了喀布尔。20年过去了,一切又回到了原点。他们什么也没得到。在叙利亚,今年已经多次看到数百艘油轮装载石油。这是美国人对叙利亚人民资产的公平盗窃,他们把石油带到他们的基地,并把它变成了牟利的工具。

美国过去支持和引领国际体系建设,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现在却反对自己建立和主导的秩序。当联合国最强大的成员国不遵守规则时,联合国的规则就会被打破,国际秩序就会被封建化。

首先是政客的平庸。美国昔日的精英已荡然无存。像尼克松、基辛格这样抛开意识形态争议,着眼大局的政治人物已经消失或淡出政坛。在他们的位置上有两个老美国人在打架。第二是经济精英的极端自私。经济精英和巨头们紧紧抓住财富不放,像福特工厂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少了。福特工厂为美国工人阶级和美国社会做出了很多贡献。相反,我们看到今天的苹果、亚马逊等巨头没有时间关心美国人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知识世界的堕落。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集体声音丧失,意识形态的不容忍、相互诅咒和妖魔化成为主流。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世界经历了种种危机,但西方世界却没有一个像样的思想家。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世界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结果。宗教自由、科学理性、自由、民主、人权等进步观念都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反世俗化、反全球化现象,实际上宣告了这些进步观念的终结。

从1月7日讽刺漫画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遇袭开始,法兰西连日来陷入多起袭击劫持案的风暴之中,情势复杂纠结,震动国际社会。9日,《查理周刊》两名在逃袭击者现身,劫持1人,数千警力强力追捕将其围困。而就在同时,巴黎市内再掀q案,一男一女冲入超市劫持多人,并对警喊话要求释放前述两名嫌犯,显示两伙人之间关联紧密。随后,警方强力进攻,两起武装劫持案中的三名嫌犯被击毙,一女性嫌犯下落不明。但事件中,有四名人质遇难。法国“危情三日”牵动全球目光,终告一段落。
警方重兵围捕 杂志社血案嫌犯双双被击毙
7日,制造《查理周刊》12人死亡的血案后,开火的库瓦奇兄弟成了法国人人“切齿痛恨”的通缉犯。巴黎——这个以浪漫、自由氛围世界闻名的都市,蒙上阴影。8日起,当局展开一场“惊天”大追捕,数千警察倾力出动,搜捕两兄弟。
两兄弟之一、34岁的赛义德·库瓦奇2011年曾前往也门,并在返回法国前接受了那里的基地组织分支的恐怖分子训练。曾做过比萨饼送餐员和鱼贩的弟弟谢里夫·库瓦奇曾在2008年因参与一个巴黎恐怖主义组织被拘留,其后被逮捕。嫌犯两兄弟“自数年前”便在美国的监控名单上,他们被视为恐怖嫌疑人,并且被列入禁飞名单中,不得飞往美国。
8日,警方将针对两兄弟的搜捕范围缩小到法国北部。在那里,全副武装的兄弟二人闯进一家加油站找食物,后来又遗弃了一辆从巴黎逃逸时用过的汽车。9日,警方在巴黎东北部的小镇达马丁-高尔发现了嫌犯的踪迹。兄弟二人于9日早晨盗窃一辆汽车,并与警方多次交火。
q声传出,警用卡车、救护车和武装车辆在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区域集结。5架直升机不停在城市上空盘旋,警方和反恐部队完全封锁了这座约8000人口的小镇,显然是寻求缩小围攻的规模。
警方疏散了附近数所学校的学生,巴黎市中心繁华地带商铺被要求关门暂停营业,当局担忧,犹太社区可能遭到更多袭击。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消息指,相关地区附近已有超过1000名儿童被疏散。“所有居民被要求待在家里。孩子们被安全地留在学校里。”市政网站称。
据现场多家媒体报道,兄弟2人劫持了至少一名人质,藏身当地一家小型印刷厂,这家印刷厂被警方重兵包围。警方与劫持人质的嫌犯进行通话联系。一名法国国会议员表示,与嫌犯的谈判没有取得效果,“两名嫌犯宣称他们不会投降,打算像‘烈士’一样死去”。
随后,警方展开强攻,现场爆炸、q声等持续20秒,兄弟2人一度向警方开火,但最终均被击毙,人质获释。
同一伙人两日连掀血案 食品店被劫四人质遇难
在《查理周刊》杂志社总部遇袭后,法国政府已将反恐预警措施“警惕海盗计划”提升至最高级别,巴黎车站、地铁、机场和重要景点的军人巡逻力度也得到加强。然而,8日、9日两天,巴黎接连发生q击案,造成人员死伤。
当地时间8日,有q手在巴黎南部近郊蒙鲁日的沙蒂永门处q击了一名女警察和一名公务员,女警在送医后因伤情过重不治。法国媒体称,q手在开q打伤警察后立刻逃进了不远的地铁站,乘地铁离开。
9日,就在数千警力将《查理周刊》恐袭嫌犯围困在达马丁-高尔时,巴黎东部的一家犹太食品店内再发一起q击事件。这家食品店在巴黎东部的文森门站附近,q手绑架了数名人质,包括妇女儿童。目前,袭击已造成至少2人死亡。q手据称还对警方喊话称,“你知道我是谁”。
法国警方在调查后表示,这两起q击案的嫌犯为同一伙人所为。法国当局9日随即公布了两名嫌犯的通缉令,嫌犯一男一女,分别名为阿米蒂·库利巴利(Amedy Coulibaly)和哈亚特·布迈丁(Hayat Boumeddiene)。
另据法新社报道,男嫌犯阿米蒂·库利巴利似乎认识《查理周刊》袭击案嫌犯谢里夫·库阿齐,在法国2010年一起越狱未遂案件调查中,有人曾经看到这两人同时现身。而库利巴利随后通过要求警方释放遭围困的《查理周刊》事件嫌犯,证实了两伙人之间的紧密关联。
外媒最新消息援引法国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称,食品店人质案中,至少10人被劫持,有4名人质遇难,也有数名人质获得解救,被警方护送出店。现场外媒记者说,男嫌犯阿米蒂·库利巴利已被击毙,女性嫌犯下落不明。
恐怖案件连发 法国何去何从
在复杂案情令法国和国际社会震惊之时,一名遭《查理周刊》袭击嫌犯兄弟两抢走车辆的男子接受了“欧洲一台”采访,忆述当时情景。该男子称,两嫌犯手持武器,表现得“非常冷静、沉着,表现专业,训练有素”。两人离开时还对男子说,如果媒体问及,就说两人是来自也门的基地组织成员。
英国《每日电讯报》分析称,虽然嫌犯已明确声称自己来自也门基地组织分支,但此次《查理周刊》案件作案手法与基地组织的传统方式有所出入。这些袭击者明显受到过精良的训练,武器装备齐全,能确保受害者在场,的还能根据人员姓名“对号入座”地找寻袭击目标,甚至策划准备好了接应撤离的车辆。这反映出,极端恐怖主义令人不安的新迹象正在欧洲蔓延。
纽约市警察局长布拉顿(Bill Bratton)称,袭击《查理周刊》的大屠杀攻击手法,显示出“恐怖活动有了转变”。而英国也在袭击发生后加强了安保,英国军情五处(MI5)官员安德鲁·帕克说,《查理周刊》袭击案是一个“可怕的提醒”,情报显示极端分子计划对西方国家发起“可造成大量伤亡的攻击”。而军情五处在最近短短几个月内,就挫败了三起恐怖袭击的阴谋。
在多起袭击事件面前,国际社会表示强烈谴责,法国民众也自发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谴责袭击者的暴行,悼念遇难者。9日,《查理周刊》袭击者被围困后,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内政部发表了电视讲话。他指出,对警方围剿巴黎袭击嫌犯的行动有信心。他承诺,将尽全力确保法国民众安全。
奥朗德在讲话中表示,希望法国上下全国民众能团结一心,他同时指出,所谓的“团结”不是指信仰统一,而是需要相互尊重。因为法国本身就是自由的国家,民众都应相互尊重。他承诺,会使人民生活安定。
而法国总理瓦尔斯则提醒称,“法国正在与恐怖主义展开战争,而不是与某个宗教或某种文明对抗。”他认为,应对恐怖主义的威胁,法国应该采取新方法。

1、“9·11事件”(September 11 attacks),又称“911“9·11恐怖袭击事件”,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2、2001年9月11日上午 (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扩展资料:

一、事件起因:

1、在美国思想界的诸种论点之中,“文明冲突”论成为解读“9·11”事件根源 的主要论点之一 。世界上的许多媒体指出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是美国的中东政策。以巴长期的军事冲突和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杀戮及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制造”出具有必死决心的狂热激进分子。

2、有观点认为袭击是一场政治阴谋。当中的主要疑点包括飞机撞毁一摩天大厦的可能性,五角大楼的缺口直径与飞机直径不符,联合航空93号班机的碎片以及劫机者的生死等疑点。阴谋论者认为该袭击目的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为维护美国的国际地位,达到霸权和平目的,以便控制世界。

二、

1、“9·11事件”(September 11 attacks),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 ,是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一起系列恐怖袭击事件。

2、2001年9月11日上午 (美国东部时间),两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和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两座建筑在遭到攻击后相继倒塌,世界贸易中心其余5座建筑物也受震而坍塌损毁;9时许,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撞向位于美国华盛顿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五角大楼局部结构损坏并坍塌。

3、事件发生后,全美各地的军队均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虽然塔利班发表声明称恐怖事件与本·拉登无关 ,但美国政府仍然认定本·拉登是恐怖袭击事件头号嫌犯。作为对这次袭击的回应,美国发动了“反恐战争”,入侵阿富汗以消灭藏匿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塔利班,并通过了美国爱国者法案。2001年10月7日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宣布开始对阿富汗发动军事进攻。

4、“911”事件是发生在美国本土的最为严重的恐怖攻击行动,遇难者总数高达2996人。对于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各方统计不一,联合国发表报告称此次恐怖袭击对美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生产总值的2%。此次事件对全球经济所造成的损害甚至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

参考资料来自:911事件-百度百科

《孟买酒店》是一部富有内涵、饱含敬意的**,同时也充满力量、令人心痛。

导演花了不少时间叙述了恐怖事件发生当天的活动,比如当第一次见到恐怖分子时,他们正在为这项任务做准备,听着他们的***在录音中给出的指示,让观众真正进入这些年轻人的大脑,然后我们看到他们犯下最可怕的罪行。

影片以泰姬陵酒店为故事背景,通过受困酒店内的旅客与饭店员工的视角,叙述这起悲剧中令人敬畏的故事而又不过度煽情,深情颂扬人类最高贵的互助精神。

扩展资料:

制作

《孟买酒店》根据真实事件改编,2008年11月印度孟买五星级酒店泰姬玛哈遭恐怖分子袭击,在近60个小时的恐怖袭击中,共造成195人死亡。调查显示,共有10名恐怖分子参与了袭击,其中9人在交火中被击毙,1人被活捉。在孟买袭击平息后,印度政府处置危机不力引起印度民众的不满 。

《孟买酒店》虽然以印度泰姬陵酒店为故事背景,但不少内部场景实际上是在澳洲拍摄的。拍摄中,导演会播放真实的q响与爆破音效,以追求真实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买酒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2767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5
下一篇 2023-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