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

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第1张

物联网和云计算应协同发展,物联网使云计算落地,而云计算又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物联网发2113展要部署大量的云感知、云传输、云存储、云处理、云安全、云应用。
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5261就是商业模式探索问题,物联网从感知到传输到应用,自始至终面临的商业模式的问题。第4102二个问题就是行业壁垒问题,数据资源不能充分共享。第三个问题是就是信息安全。
随着越来越多的物联网项目的部署,大量的节点和传感器,如果都不能自1653主可控,从信息采集端就开始泄密,危及的不止是信息安全,专可能会上升到国家安全。此外,物联网和云计算在未来还可能会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部署RFID,都是放射性的,大量的传属感器如果不考虑回收,也会造成明显环境污染。

品牌型号:联想拯救者Y9000P
系统:Windows11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指的是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计算机包含了许多应用、程序软件等,不同的应用对应的数据资源库不同,所以用户运行不同的应用需要较强的计算能力对资源进行部署,而云计算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快速配备计算能力及资源。

必须强调的是,虚拟化突破了时间、空间的界限,是云计算最为显著的特点,虚拟化技术包括应用虚拟和资源虚拟两种。众所周知,物理平台与应用部署的环境在空间上是没有任何联系的,正是通过虚拟平台对相应终端 *** 作完成数据备份、迁移和扩展等。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问答
下载
社区
推荐频道
活动
招聘
专题
打开CSDN APP
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开APP
hoolev
关注
智能设备是如何连接云的 原创
2015-08-12 10:58:52
1点赞
hoolev
码龄13年
关注
在IoT时代,智能设备连接上云是基本功能。那么设备是如何连接上云的呢?
智能设备连接云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连接Internet,第二步连接云。
连接Internet
设备连接Internet的方式有很多,网线、WiFi或者移动网络。考虑到WiFi在家庭的广泛应用,而且智能家居也是最容易有直观感觉的物联网应用,这里以智能家居WiFi环境为例说明设备如何连接Internet。
在产品研发阶段或者极客开发”玩具“,我们都可以直接指定设备需要连接的SSID和密码。但是在产品实际使用中,每个家庭的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都不一样,设备如何去获取SSID和密码连接无线路由器呢?
对于有屏幕的设备来说,比如电视、手机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需要连接的SSID、输入密码进行连接,没有屏幕的设备就需要APP来帮忙了。在APP的帮助下,设备接入Internet的方法通常是这样的:
1、 设备启动,放出设备SSID。
2、 运行设备配套的APP(APP上通常保存有设备SSID和密码),APP连接到设备SSID接入设备,设置设备需要连接的无线路由器的SSID和密码。
3、 设备关掉自己放出的设备SSID,连接无线路由器的SSID,获取IP接入Internet。
通过上述三个步骤,设备就连接上家庭里的无线路由器,可以访问Internet了。
连接云平台
设备接入无线路由器之后就可以访问Internet了,接下来就是连接云平台了。连接云平台需要云平台的地址和ApiKey,这些信息目前看来也只有通过APP来设置了,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欢迎讨论。
对于云平台地址,直观来说,一般都会配置成域名,由设备通过域名解析获取IP地址。
1、 APP连接上设备,设置云平台地址和ApiKey(可以在连接Internet中的第二步设置)
2、设备通过解析云平台的域名获取IP地址
3、连接云平台,上传数据和接收命令。
4、APP连上云,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418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1
下一篇 2023-06-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