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INE万睿诚受邀出席圆桌论坛

荣获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INE万睿诚受邀出席圆桌论坛,第1张


INE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2019年1月6日,GBLS全球无眠区块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INE智联生态作为杰出项目方,荣获GBLS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项目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右三)代表上台领奖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右一)代表上台领奖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左一)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左一)应邀出席圆桌论坛


INE联合创始人万睿诚圆桌论坛代表讲话


GBLS权威测评体系


GBLS在区块链行业一直有“万会之王”之称,本次GBLS 2018年终盛典同样热度空前,1128位行业大咖出席,22810人次参加会展,旨在评选过去一年中,对区块链行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企业与从业者,给予优质项目一个展现的舞台,推动区块链行业的良性发展。

评选标准从产品、社区、技术、应用、投资等多个维度全面展开,集合100位顶级专家智库,1000位区块链行业领袖,制定GBLS区块链价值指数权威测评体系,打造区块链首个价值评估体系“PBTI模型”,定义整个区块链生态的价值风向标。

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现场

GBLS全球无眠区块链行业领袖2018年终盛典杰出项目


技术价值应用源于何处?


INE智联生态(IntelliShare)非常荣幸作为具有应用价值的杰出项目被此次GBLS年终盛典记录在册,在30%专家评审、15%行业领袖评审、15%媒体评审、40%大众评审的权重中,INE获得业内高度认可,INE技术应用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和必行性。

在GBLS全面的多方位测评中,众多奖项,为什么INE独揽全球区块链年度技术价值应用奖呢?


一、既有的网络需求


01

军方网络硬需


Mesh网络应用于无线接入网是在2002年开始的,它的点对多点网络拓扑结构可解决军用场景中的无网通讯、快速移动通讯、及时通讯、信息保密等问题。

INE Mesh可应用于综合各种军事服务资源,协助军队统一指挥、联合行动。为军队提供营地、演练及战时所需的临时组网、通信指挥和后勤保障无线网络服务。实现跨不同部队职能单位之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02

民用专属网络


无线网状网的首次应用是在社区接入网中。在日本,Nankoku市已经使用Mesh网络连接了13所小学、4所中学和18栋市政建筑。在芬兰,诺基亚推出的无线路由器产品可以安装在屋顶上,已经获得超过50家运营商的青睐。

现在国内比较多的情况是行业用户在部署Mesh网,应用方案涉及无线城市、智能交通、制造及能源、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教育、住宅区及酒店、临时网等等,应用场景极为广阔。INE Mesh网络已经在酒店、公共安全、临时组网、制造及能源等方向进行测试,网络连接十分顺畅,监控便利无卡顿。


03

世界无网通讯

无网通讯其实涵盖两个层面,一是无网区域内部通讯,二是在世界上无网络的区域打造通讯系统,后一种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据调查,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第三世界),全球有57%的人(约40亿人)都没有接入互联网,处于完全“无网”的状态。50%人口已可上网,但是剩下的50%联网道阻且长,在这些国家或者地区,无法完成昂贵的有线网络基础设施铺设。对比下,无线Mesh网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 “最后一公里” 宽带接入,并以更低的网络部署成本及维护成本来提供高速的数据覆盖能力。

截止2018年12月底,INE已经与菲律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此象征以菲律宾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INE Mesh网络将具有巨大的市场。


二、潜在的网络蓝海


无线Mesh网络又称为“社区无线网络”,已经成为实现下一代无线互联网的一种全新、廉价、高效的网络结构解决方案。

数字化时代催生的 AI、物联网、AR传感器、5G等技术 以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都在呼唤一个更加多样化的网络体系,由此解决传统网络系统对科技发展的制约。

微众银行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认为分布式网络就是区块链产业中重要的可落地应用项目。目前的区块链发展主要集中于金融产业,在去中心化网络中存在巨大的空间。


三、已领跑区块链分布式网络落地


01

落地IPFS矿机

INE与智能挖矿设备硬件厂商中科汇宸达成战略合作,在其布局的分布式储存系统矿机IPFS的格局上,打通分布式网络即Mesh的技术结合,首期10万台IPFS+Mesh概念矿机已于2018年10月开始陆续交付。


02

落地无线充电

INE与电赞科技-其终端场景已签约7-Eleven、Family全家等全国一线便利店,植入Mesh网络技术模块的无线充电硬件已进入批量生产期。


03

落地智慧社区

INE已与深圳市福田区沙尾社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以INE Mesh网络作为构建智慧社区的底层网络体系。社区共识划出40栋居民楼用作INE Mesh设备试点。


04

落地独特场景

2018年青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解决会议现场的数据安全与网络连接问题,确保周边监控网络安全,防止机密数据泄露。

2018年WPMF世界职业泰拳联合会中国赛区场馆的信息分流以及外场网络安全监控服务,在赛事现场即时布控,预防人流密集时的紧急状况,及时采取措施。


05

落地传统实体工厂

INE已与河南南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基于Mesh网络,打造区块链产业+传统实体产业一体化,建设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工厂;并基于区块链精神,打造分布式商业体系。


06

落地第三世界

IntelliShare基金会与菲律宾ASYA Pacific基金会、Asian Premier机构、马来亚太平洋Power Holdings Corporation(MPPH)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INE Mesh技术将支持菲律宾石油产业的物联网络及网络安全,支持菲律宾通讯产业的低成本网络覆盖、应急网络、菲律宾群岛的岛屿网络生态。


落地只是开始


对于区块链项目来说,落地只是开始,基于此不断构建的生态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这个生态必须在技术支撑上,完美融合了区块链的通证经济模型,具有落地可行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市场。秉承这样的理念与初心,INE智联生态即使在熊市中,依然砥砺前行,并集结社区所有成员的共识,等待曙光与明天。


NB-IoT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和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万物互联是必然趋势。然而当前的4G网络在物与物连接上能力不足。事实上,相比蓝牙、ZigBee等短距离通信技术,移动蜂窝网络具备广覆盖、可移动以及大连接数等特性,能够带来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理应成为物联网的主要连接技术。作为LTE的演进型技术,45G除了具有高达1Gbps的峰值速率,还意味着基于蜂窝物联网的更多连接数,支持海量M2M连接以及更低时延,将助推高清视频、VoLTE以及物联网等应用快速普及。蜂窝物联网正在开启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车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将产生海量连接,远远超过人与人之间的通信需求。
NB-IoT具备四大特点:一是广覆盖,将提供改进的室内覆盖,在同样的频段下,NB-IoT比现有的网络增益20dB,相当于提升了100倍覆盖区域的能力;二是具备支撑海量连接的能力,NB-IoT一个扇区能够支持10万个连接,支持低延时敏感度、超低的设备成本、低设备功耗和优化的网络架构;三是更低功耗,NB-IoT终端模块的待机时间可长达10年;四是更低的模块成本,企业预期的单个接连模块不超过5美元。[1]
NB-IOT聚焦于低功耗广覆盖(LPWA)物联网(IOT)市场,是一种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新兴技术。其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等特点。NB-IOT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4]
因为NB-IoT自身具备的低功耗、广覆盖、低成本、大容量等优势,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垂直行业,如远程抄表、资产跟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3GPP标准的首个版本预计在今年6月发布,到时候将有一批测试网络和小规模商用网络出现。
目前包括我国运营商在内诸多运营商在开展NB-IoT和研究。就NB-IoT的发展现状,余泉详细阐述了三个精彩观点:一是NB-IoT是蜂窝产业应对万物互联的一个重要机会。二是NB-IoT要成功必须要建立开放产业平台。三是2016年是NB-IoT产业非常关键的一年,标准、芯片、网络以及商用应用场景都会走向成熟。
转向窄带物联网
对于LPWA网络所用到的窄带物联网(NB-IoT),运营商业已达成共识,应使用授权频谱,采用带内、防护频带独立部署。这一新兴技术可以提供广域网络覆盖,旨在为吞吐量、成本、能耗都很低的海量物联网设备提供支撑。
2015年11月,数家全球主流运营商联合设备商、芯片厂商和相关国际组织,在香港举办NB-IoT论坛筹备会,旨在加速窄带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发展,成员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Etisalat、LG Uplus、意大利电信、Telefonica、沃达丰、GSMA、GTI、华为、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和英特尔。六家运营商成员还宣布,将在全球成立六个窄带物联网开放实验室,聚焦窄带物联网业务创新、行业发展、互 *** 作性测试和产品兼容验证。
目前,运营商已经在客户中展开预标准NB-IoT技术试点工作。例如,德国电信和沃达丰已经采取行动,利用现有基站进行预部署试点,预计试商用部署在2016年下半年进行,正式商用将从2017年初开始。
沃达丰的Ibbetson表示,对3GPP标准的整合充满信心,但他也指出这一过程缓慢而艰难。“希望窄带物联网能在2016年3月份前成为独立标准,同时我们需要尽快决定使用哪个频段。”
华为也希望相关标准能尽快得到确认,这样行业才能启动大规模的物联网部署。胡厚昆指出:“华为在技术方面已经准备就绪,希望能尽快抓住窄带物联网的机遇。”
窄带物联网具有四大优势:电池寿命长(超过十年)、成本低(每个模块不足5美元)、容量大(单个小区能支持10万连接)、覆盖广(能覆盖到地下)。
Ibbetson认为:“如果产业链不能将单模块成本降到两三美元以下,实现大规模应用,NB-IoT市场就做不起来。我们需要从全局角度出发,以极低的成本将物联网模块嵌入设备中。”
胡厚昆也认为,要想刺激NB-IoT大规模发展,通信模块成本必须低于5美元。如果成本降到1美元以内,则会带来爆发式增长。
即将步入爆发期
随着网络连接、云服务、大数据分析和低成本传感器等所有核心技术的就绪,物联网已经从萌芽期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大多数分析师对此都表示认可。
埃森哲亚太区高科技和电子产业主管David Sovie指出,每个CIO都应尽快制定物联网发展策略,否则将会在竞争中落败。IBM研究院物联网全球战略计划主管Wei Sun表示,IBM各行各业的大客户都在探索物联网产品和服务。
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在使用物联网技术提高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并降低运营成本。例如,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及安全系统制造商博世已经将很多产品线连接起来,并从移动互联技术,尤其是车联网领域的崛起中直接获益。
在医疗领域,飞利浦已经开发了多款电子医疗应用,包括一款供慢性病患者使用的贴片。该贴片使用传感器实时收集患者健康数据,并传输到云平台,医护人员可以对数据进行监控,并适时采取医疗干预措施。
飞利浦数字加速项目主管Alberto Prado指出,设备和系统的互 *** 作性是数字医疗行业崛起的关键。随着协作护理模式日益盛行,未来的医疗必然将整合所有资源,并以主动预防为主。
为了迎接物联网领域的巨大机遇,整个产业不仅需要推动技术创新,还需要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跨行业协作。由于用例、应用和商业模式纷繁多样,物联网市场将比移动市场更加碎片化。
胡厚昆表示:“这将有赖于产业链上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精诚合作。在物联网时代,运营商需要将关注的重点由管理技术扩展至管理整个生态系统。整个行业正处在紧要关头,运营商需要立即行动起来,抓住这一新的蓝海机遇。”[4]
NB-IoT亟需开放的平台
“NB-IoT产业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成长,它更需要运营商与IoT相关产业参与者精诚合作,携手共进。”谈及NB-IoT落地的挑战,余泉介绍。
就在MWC2016举办前一天,GSMA联合企业各方举办全球首届NB-IoT峰会,并在会上成立NB-IoT forum。该联盟成员包括全球主流运营商、网络设备厂家以及主要芯片模组厂家等诸多产业链企业。
余泉强调,有超过20家垂直行业企业参加了此次峰会,这是非常可喜的开端。“当然垂直行业供应商可能不是几十家,而是几千家,业界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余泉以智能抄表行业为例表示,目前家庭拥有水表、电表、煤气表以及暖气表等很多表,这些背后的企业很多。
如此多的参与方,会出现大量协同方面的问题,业界需要一个开放的平台加速产业的前进步伐。而且,新标准制定需要开放平台去推动。
对此,诸多运营商联合包括华为在内的电信设备商一起搭建了Open Lab。据悉,借助Open Lab,垂直行业厂家就能很轻松地在实际现网上验证自身的物联网应用、网络以及商业模式。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49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2
下一篇 2023-06-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