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干啥的

物联网是干啥的,第1张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电动车锂电池十大名牌排名: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松下、蜂巢能源和孚能科技。

1、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2018年06月1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宁德时代在国内拥有四大研发中心,全球范围内拥有六大生产基地。

2、比亚迪

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2月,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拥有行业领先的汽车电池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2020年3月29日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比亚迪已在全球设立30多个工业园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3、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的高科技企业。产品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完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4、LG新能源

LG新能源是原LG化学旗下锂电池事业部,于2020年被独立拆分成立的上市公司,全方位布局动力电池、小型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航空航天全场景。

5、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是国内较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及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等。

6、欣旺达

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佼佼者,以锂电池模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于201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业务板块涵盖手机数码等3C消费类电池、智能硬件、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与能源互联网、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第三方检测服务等。

7、亿纬锂

亿纬锂能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已形成锂原电池、锂离子电池、电源系统、电子烟等核心业务,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锂电池平台公司,公司拥有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物联网、能源互联网领域。

8、松下

始于1918年,隶属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旗下,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专业从事各种电器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综合性电子技术企业集团。

9、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下一代电池材料、BMS储能系统和太阳能技术的研发、制造及创新,2020年5月18日推出无钴电池,公司拥有超过2200名员工,包含1100名研发人员。

10、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成立于2009年,2020年于上交所上市,全球领先的软包动力及储能电池生产商,中国首批实现三元软包动力电池量产的企业之一,孚能科技专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储能、装备、能源物联网等行业领域。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即通过传感器或物理识别装置等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通过ICT通信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物联网云处理平台进行计算和处理,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链接,进而对物理世界进行管理和控制。一句话解释:互联网的升级迭代版,互联网实现人与人的链接,物联网增加人与物理世界的链接;感知物理世界的变化,并对物理世界进一步的管理和控制

萌芽期:(1991年-2004年):199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Kevin教授提出物联网概念,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构想物物互联,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首先提出物联网的定义。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将传感网络技术列为未来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初步发展期:(2005年-2008年):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2009年-至今):2009年美国政府将新能源和物联网确定为美国国家战略。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提出“感知中国”,无锡率先建立“感知中国”研究中心,中科院、运营商和多所大学建立物联网研究院。中国正式开始物联网行业战略部署。2010年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长期发展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欧盟成立物联网创新联盟。2016年,NB-IoT技术即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2018年6月,5G通信技术成熟化,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完成,进入产业全面冲刺阶段。

总结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大致经历:

第一阶段:智能消费产品的涌现

2012-2015年期间,消费类物联网产品一夜爆发,过后却慢慢消退。包括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水壶、智能电饭煲等等智能产品出现在市场上。大致思路是将传统硬件产品,添加上Wi-Fi、蓝牙、ZiBbee等无线技术,再结合APP进行控制。这股热潮来的快、去的也快,因为害怕的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存在问题,再加上价格比较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性价比不高,市场认可度比较低。

第二阶段:底层技术完善

第二阶段相对于上个阶段,技术有更深层次的突破。这个时候涌现了各种各样的针对物联网的技术,比如NB-IoT、LoRa等新型的传输技术、AI算法、智能语音技术等等,边缘计算、智能计算等计算存储技术走上台,传感器产品也更加的智能化,具有更多的功能。

第三阶段:行业级应用兴起

完成技术突破之后,物联网的应用逐渐从早期的消费类应用往企业级应用发展。更多的应用于城市建设、政府政务、各行各业产业当中。

物联网IoT产业架构分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物联网IoT产业链:端——管——边——云——用

随着云端数据处理能力开始下沉,更加贴近数据源头,使得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产业的重要关口;将来将有75%的数据需要在网络的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因而物联网产业链由之前的“端——管——云——用”发展为现在的“端——管——边——云——用”;

“端”:物联网终端,主要是完成数据采集以及向网络端发送的作用;包含芯片、感知技术(传感器+识别技术)、 *** 作系统;

“管”:管道层,保证通信的作用,无线连接、卫星和量子通信等方式;

“边”:边缘计算,将集中式架构分解成边缘位置的点;

“云”:云平台,主要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存储;包含云计算平台和AI技术;按厂商类型分:运营商、ICT、互联网和工业制造厂商以及第三方物联网平台;按商业模式分PaaS和本地部署;按照平台功能可以划分:设备管理平台、连接管理平台、应用开发平台和业务分析平台;

“用”:物联网IoT应用层,落地到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中;三大业务主线: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和生产性物联网并称产业物联网)

从产业集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 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 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

其中, 环渤海地区 凭借丰富的产学研资源和总部优势,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 以上海、无锡双核发展为带动,整体发展比较均衡,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推广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珠三角地区 是国内物联网市场化最成熟、体系最完备的地区,目前已形成了一批自主的、竞争力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成果和信息增值服务模式,产业规模领先其他地区; 中西部地区 软件、信息服务、传感器等领域发展迅猛,成为第四大产业基地,且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均存在优势,对物联网产业链底端感知层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有利于产业规模效应凸显,形成产业链;有助于改善协作条件,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更好的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目前,四大产业集聚区相互独立、各有特色,汇聚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等配套体系基本完备。

动力电池

1、蜂巢能源推出两款无钴电池 2021年完成SOP

5月18日,由长城 汽车 剥离而独立发展的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宣布,正式推出无钴电池。该企业推出的无钴电池是传统的镍钴锰电池做了无钴化处理,正极材料为自主研发,其主材为镍锰,可以实现钴含量为0。

在发布会上,蜂巢能源是实实在在的发布了两款产品的,一款能量密度达到了245Wh/kg,容量为115Ah的无钴电池,续航里程达到600km,将在2021年6月完成SOP,还有一款容量为226Ah,能量密度达到了240Wh/kg的无钴电池,续航里程达到880km,也将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SOP。

2、宁德时代:刀片电池也并非100%安全

近日,比亚迪推出了全新技术的刀片电池,称其将改变行业对于三元锂电池的依赖,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甚至已经正式签约某国际品牌。就连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也表示,刀片电池将永远不存在“自燃”的痛点。而据报道,宁德时代内部人士表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并不一定是100%安全。

宁德时代内部人士表示: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而不止是电芯的安全。在其看来,针刺单体电芯就类似于点火测试汽油、柴油的易燃性,完全忽略了油箱的保护作用。

3、证监会同意孚能 科技 IPO注册

5月20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近日,按法定程序同意以下企业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上海君实生物医药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孚能 科技 (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目前,除了孚能 科技 ,目前锂电领域已有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容百 科技 (688005)、锂电池设备生产企业杭可 科技 (688006)和瀚川智能(688022)、锂电池碳纳米管导电剂生产企业天奈 科技 (688116)、锂电池铜箔生产企业嘉元 科技 (688388)5家企业已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4、4月三星和LG在华合计出口中大型锂离子电池146亿元

近日,据报告显示,2020年4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金额同比下降89%,而2020年1-4月累计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37%。在华的两家韩国企业三星和LG在4月份合计出口中大型锂离子电池146亿元,同比增长872%,环比增长364%。

5、珠海国轩1700万股解除质押 或为大众控股铺路

5月21日,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其第一大股东珠海国轩部分股份已解除质押。这是三天里国轩高科的第二份公告。5月21日,对此次合作有所了解的消息人士称,公告中提到的“制造业”交易对方就是大众,而入主国轩的股份就是此前传言的30%。

6、特来电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 致力打造智能充电网络

据特锐德官方宣布,其控股子公司特来电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特来电”)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在深圳坂田华为总部正式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将通过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在网络通信和充电领域的技术优势,推动桩联网建设和智能充电业务发展,升级新能源车的服务生态圈,创新用户最佳体验,共同开创智能充电产业未来。

锂电材料

1、华友钴业拟定增625亿元扩产 重点布局高镍锂电材料

5月22日晚间,华友钴业(603799)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募资625亿元,用于年产45万吨镍金属量高冰镍项目、年产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项目、华友总部研究院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2、星源材质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亿 加码锂电隔膜主业

5月21日,星源材质(300568)发布公告称,公司披露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1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拟3亿元用于超级涂覆工厂、4亿元用于年产20000万平方米锂离子电池湿法隔膜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3、合纵 科技 拟定增募资10亿元 加码充电桩设备制造等项目

5月19日晚间,合纵 科技 (300477)披露创业板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50亿股(含本数)。在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1006亿元,扣除本次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全部用于:“配用电自动化终端产业化项目”、“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设备制造项目”、“配电物联网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星源材质成为比亚迪刀片电池隔膜主要供应商

星源材质(300568)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是比亚迪“刀片”电池隔膜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将高度重视与比亚迪刀片电池合作项目,并持续的跟进以及加大刀片电池隔膜投入。

5、三年巨亏535亿 ST盐湖暂停上市

5月20日,ST盐湖发布公告称,当日公司收到深交所《关于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暂停上市的决定》,公司股票将自2020年5月22日起暂停上市。

年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ST盐湖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6亿、-345亿和-4586亿元。

6、18亿!亿纬锂能中标中国移动磷酸铁锂电池采购项目

5月20日晚间,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纬锂能”,300014)发布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移动2020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项目的《中标通知书》,确定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人,投标价格为1373亿元(不含税),中标份额为1304%,对应中标金额约为179亿元。

电动 汽车

1、小鹏 汽车 肇庆工厂获生产资质 将自产小鹏P7

5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发布了第332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其中,原广东福迪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小鹏 汽车 的肇庆工厂生产资质最终尘埃落定。根据此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小鹏 汽车 以1600万元认缴金额收购了广东福迪 汽车 100%股权,并于3月19日正式完成工商信息变更,法定代表人也由叶青变更为小鹏 汽车 联和创始人、总裁夏珩,也为此次小鹏 汽车 获取生产资质提供了基础。

2、21年来最大的一次!日产计划全球裁员2万人

近日,据日媒报道,日产 汽车 计划在全球裁员20000多人,此次裁员是日产 汽车 未来三年中期重组计划的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欧洲和发展中国家。如果上述消息属实,这将是日产自1999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一次裁员。

日产即将公布2019财年的业绩状况,公司预计2019财年净亏损将达到8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6亿元)。据悉,日产或将削减3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99亿元)的年度固定成本等支出。

3、第333批公告:换电车型首次申报、Model 3改配LFP电池

2020年5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官方网站公示了申报第33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本次特斯拉申报的Model 3车型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总成生产企业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今年2月,宁德时代曾发布为特斯拉供货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合作公告。

此次公告中Model 3动力电池生产厂家——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正是之前宁德时代公告中的买方企业。鉴于特斯拉(上海)之前的供应商LG化学南京工厂目前并没有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因此基本可以确定本次申报公告的TSL7000BEVAR1车型,电芯是由宁德时代提供。

4、Waymo今年,高管将离职

5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自动驾驶公司Waymo的一名负责安全问题的高管将离职。Waymo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部门,是由谷歌自动驾驶项目发展而来,最初成立于2009年1月份,在2016年12月成为一家独立的公司。

据悉,赫斯曼于2019年加入该公司,也就是说他在该公司只工作了一年多。该公司表示,其首席安全官黛比·赫斯曼(Debbie Hersman)将离职。离职后,他将继续担任Waymo的顾问。

5、华为采购新能源 汽车 零部件为造车?官方回应

据报道,华为向富临精工采购新能源车载减速器及相关零部件一事令外界产生诸多联想:华为是否要造整车?对此,华为品牌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没有造整车的计划,目前暂不清楚公告中涉及到的零部件的采购用途,内部正在核实信息。另一位知情人士分析称,合作应该仅限于新能源车三电领域,不涉及整车。

6、长安PSA正式终结,接盘者宝能 汽车 将为DS品牌代工

长安标致雪铁龙 汽车 有限公司正式终结。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开信息,长安PSA已正式完成工商变更,变更后名称为深圳市宝能 汽车 有限公司,变更后,公司由中法合资公司转变为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法人代表也由长安 汽车 总裁朱华荣变更为宝能 汽车 执行董事孙莉。据启信宝信息,前海锐致为宝能 汽车 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546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2
下一篇 2023-06-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