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第1张

物联网行业在中国发展四大趋势:
1、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一
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
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
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待各个行业的应用逐渐成熟后,带动各项服务的完善、流程的改进个,人应用市场才会随之发展起来。
2、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二
物联网标准体系是一个渐进发展成熟的过程,将呈现从成熟应用方案提炼形成行业标准,以行业标准带动关键技术标准,逐步演进形成标准体系的趋势。
物联网概念涵盖众多技术、众多行业、众多领域,试图制定一套普适性的统一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物联网产业的标准将是一个涵盖面很广的标准体系,将随着市场的逐渐发展而发展和成熟。在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单一技术的先进性并不一定保证其标准一定具有活力和生命力,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面对的市场的大小是其持续下去的关键和核心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逐步扩展和市场的成熟,哪一个应用占有的市场份额更大,该应用所衍生出来的相关标准将更有可能成为被广泛接受的事实标准。
3、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三
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新的通用性强的物联网技术平台将出现。
物联网的创新是应用集成性的创新,一个单独的企业是无法完全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技术成熟、服务完善、产品类型众多、应用界面友好的应用,将是由设备提供商、技术方案商、运营商、服务商协同合作的结果。随着产业的成熟,支持不同设备接口、不同互联协议、可集成多种服务的共性技术平台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成熟的结果。
物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嵌入式设备、互联网服务平台将成为主流。随着行业应用的逐渐成熟,将会有大的公共平台、共性技术平台出现。无论终端生产商、网络运营商、软件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应用服务商,都需要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寻找各自的重新定位。
4、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四
针对物联网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是把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
物联网将机器人社会的行动都互联在一起,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将是把物联网相关技术与人的行为模式充分结合的结果。中国具有领先世界的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具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中国人具有逻辑理性和艺术灵活性兼具的个性行为特质,物联网领域在中国一定可以产生领先于世界的新的商业模式。

远望谷股吧(002161) 股票简称远望谷 ,股民朋友可以在这里分析股票情况,发表个人见解,畅所欲言。
: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上市 ,现注册资本为7397574万元。远望谷专注于研发RFID核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RFID芯片,电子标签、读写器、手持设备等产品达上千种。
截至2018年末公司拥有专利和软件著作共计400余项,在物联网行业,远望谷聚焦铁路、图书、零售三大业务,同时大力发展纺织洗涤、智慧旅游、烟酒管理等RFID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提供高性能的RFID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远望谷专注于研发RFID核心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RFID芯片、电子标签、读写器、设备等产品达1000多种] ,截止2018年末,公司已拥有400多项专利和专有技术,参与编写行业标准近30项(其中国标5项)
远望谷聚焦铁路、图书、零售三大业务,同时大力发展纺织洗涤、智慧文旅、烟酒管理、智能交通等RFID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提供高性能的RFID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在铁路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远望谷参与的中国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是亚洲最早的RFID物联网工程之一,使中国铁路运输的现车管理水平一跃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图书领域,作为全球领先和最大的RFID智能图书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为全球图书馆客户提供最先进、最可靠的图书管理智能解决方案。在零售领域,公司领先的单品级零售供应链与门店管理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外诸多大型服装、商超企业成功落地实施,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
目前远望谷已建立以深圳为总部,覆盖中国、新加坡、美国、韩国、欧洲、澳洲等国内外大部分地区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26日上午,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同军在铁路技术装备展主论坛演讲时透露,中国铁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依然是重点。

铁路建设因地制宜,确定了不同速度等级标准高铁:高速铁路主通道,时速250公里及以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贯通特大城市的铁路,时速350公里。区域铁路连接线,时速250公里及以下。城际铁路,时速200公里及以下。

宣传展板

复兴号系列化中国标准动车组正在研制,满足国内外不同地区运营需求,动车组包括时速350公里、250公里、200公里以及160公里等级。

据媒体此前报道,时速16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在做研制试验,此款车型定位于普速列车的更新换代。

目前,铁路部门研发了新一代高铁地震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出预警信息,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世界上率先突破40米箱梁结构设计和预制技术,并完成20倍荷载结构强度破坏性能试验;构建了闭环管理的安全保障体系,能够实时采集各种移动设备和固定设施的信息,对运用维护提供分析指导,确保安全运营。

王同军举例,正在推进的智能京张高速铁路工程,采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智能车站、智能列车、智能线路。建成后,将实现站车WiFi覆盖、旅客与随身行李同步安检、电子检票、“刷脸”进站、车内交互终端自助查询等一系列人性化、智能化的旅客服务。

到2020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5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铁路网规模将达到175公里,其中以“八纵八横”为骨架的高速铁路38万公里。

预计到2020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40亿人次,完成旅客周转量16万亿人公里。

经过两年的建设,京雄城际铁路将于2020年底通车,面对中国铁路行业的快速发展,全长仅100多公里的铁路似乎并不引人注目,但是它的完成对我国铁路运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京雄城际铁路是连接雄安新区和北京的重要交通路线,经过并连接重要的交通路线以及北京大兴区,大兴机场和河北廊坊等经济文化中心。

它的完成是对国家重要发展计划的积极实施,也是中国铁路“八横八纵”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实现了我国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的有效连接,并沿线旅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我国城市圈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京雄铁路建成后,最高标段的设计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350公里,这意味着仅需半小时便可以快速到达雄安新区和北京市。

同时铁路建成通车后,高度智能化的终端设备也被广泛使用,人们可以通过刷个脸进入车站,身份z,护照,香港和澳门通行证等“电子身份z”都可用作入场券,人们可以选择自行购买机票,退款,更改机票等服务,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5G网络的全面覆盖可以充分满足许多乘客的网络需求。

最重要的是京雄铁路的建成实现了国内铁路交通与航空的无缝连接。高速铁路可以转移到车站100米内的飞机上,从而节省了人们的旅行时间和成本,铁路的建成集中展示了我国的高科技技术,在构建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最前沿的技术集成和应用,例如物联网,大数据和BIM技术,这是中国实力的重要体现,展示了中国真正的智慧,力量和精神。 

高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智能高铁迈出新一轮征程
高铁出行将更便捷
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将在京津城际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到2020年,在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的具体时间表的推动下,“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已不再是单纯喊口号,智能高铁正在成为“铁路先行”的排头兵,在自主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进。
中国高铁迅猛发展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万亿元,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157万公里,是历史上铁路投资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近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力争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
中国智能高铁迈出了自主发展的新步伐。例如,2016年开工的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174公里。崇礼铁路由京张高铁下花园北站引出至太子城站,正线全长53公里,能初步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
未来将在高铁上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及内外部环境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中国高铁发展前景分析
在智能建造方面,铁路部门将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在桥梁建造上,采用智能梁场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核心装备(张拉、压浆、静载试验等)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制、运、架全过程质量管控和追溯管理;在隧道工程上努力实现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隧道围岩量测及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信息化,隧道开挖与衬砌施工辅助决策信息化的“三化”目标,采用隧道管片智能预制、装配式隧道基底,实现盾构机作业状态监控和协同管理。同时,不断提升高铁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确保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以上,2025年达到38万公里左右,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
在智能装备方面,铁路部门将研发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的智能型动车组,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头型创新设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完善大坡道起动性能和动力电池系统,全面掌握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改善高速列车振动、噪音等指标。
在智能运营方面,铁路部门将建成中国大数据中心,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分析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实施更加精准的运力资源配置,完善高铁“一日一图”运输组织模式,使高铁调度指挥、运营组织更加灵活高效。
在智能服务方面,铁路部门将促进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推出旅客行程规划、综合交通信息共享等服务,满足时速350公里、大容量、高可靠、不间断的移动通信,实现单一话音通信业务向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转变,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同时,拓展完善网络购票、订餐、购物、宾馆预定和“高铁+共享汽车”等一条龙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温馨。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可以报考学校的学校有如下几所:

1、北京交通大学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市、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

2、江南大学

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成员、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3、深圳大学

简称“深大”,位于中国经济特区广东省深圳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广东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发起单位,设有研究生院。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

4、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位于河南郑州,河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建高校,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为一所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管理学、工学为主,经济学、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扩展资料: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以下是各专业介绍:

1、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得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计算机领域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与其他领域紧密相关的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理论、技术和方法等等。

2、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接受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的基本训练等。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4、电子与通信工程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物联网工程

可以。
就跟淘宝京东一样,先注册一个账号,进行认证,绑定yhk,就可以购物。国铁商城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的铁路特色采购交易平台,由国铁物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充分发挥行业、资源、管理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所属企业、各铁路公司以及供应商提供阳光便捷、质优价美的采购交易服务,降低交易成本。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59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