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参考文献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第1张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关于工程测量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以下是我整理的工程测量参考文献,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 篇1

[1] 李青岳 工程测量学[M] 北京: 测绘出版社,1984

[2] 李青岳, 陈永奇 工程测量学[M] 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5

[3] 张正禄 工程测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4] 张正禄等 工程的变形监测分析与预报[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07

[5] 张正禄等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网信息系统[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2007

[6] 黄声享,郭英起,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 北京:测绘出版社,2007

[7] 张希黔,黄声享,GPS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8] 黄声享,尹 晖,蒋征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9] 张正禄主编 工程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10] 尹晖 编著时空变形分析与预报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2

[11] 张正禄等 工程测量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12] 齐民友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13] 张正禄等 科傻系统使用说明书[M], 2006

[14]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5] 潘正风,杨正尧等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16] 李庆海,陶本藻 概率统计原理和在测量中的应用[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82

[17] 张正禄, 吴栋材等 精密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2

[18] 吴翼麟, 孔祥元等 特种精密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3

[19] 陈龙飞, 金其坤 工程测量[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0

[20] 于来法, 杨志藻 军事工程测量学[M] 北京: 八一出版社, 1994

[21] 覃辉等 土木工程测量[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4

[22] 王兆祥等 铁道工程测量[M] 北京: 铁道出版社, 1998

[23] 陈永奇, 李裕忠等 海洋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1

[24] 吴子安, 吴栋材 水利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0

[25] 钱东辉 水电工程测量学[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6] 秦昆, 李裕忠等 桥梁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1

[27] 吴栋才, 谢建纲等 大型斜拉桥施工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6

[28] 张项铎, 张正禄 隧道工程测量[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8

[29] 田应中,张正禄等 地下管线网探测与信息管理[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8

[30] 冯文灏 工业测量[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 篇2

[1]黄杏元,马劲松,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65-171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

[3]陈泽民中国矢量数据交换格式的应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5):451-455

[4]吴文新,史文中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Kang-tsungChang著,陈建飞等译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3-44

[6]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7]黄杏元,汤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130-133

[8]陈先伟,郭仁忠,闫浩文土地利用数据库综合中图斑拓扑关系的创建和一致性维护[J]武汉大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370-373

[9]毋河海关于GIS中缓冲区的建立问题[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J]1997,22(4):358-364

[10]张国辉,胡闻达,李慧智基于GDI+的缓冲区建立及边界描述方法[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10,27(3):292-232

[11]冯花平,连文娟,卢新明求缓冲区算法[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57-59

[12]张欣,陈国雄,钟耳顺优化栅格细化算法的线状地物提取[J]地球信息科学,2007,9(3):25-27

[13]潘瑜春,钟耳顺,刘巧芹土地资源数据库中线状地物面积扣除技术研究[J]资源科学,2001,24(6):12-17

[14]唐原彬,张丰,刘仁义一种维护线状地物基本单元属性逻辑一致性的平差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36(7):853-856

[15]尹为华,刘盛庆ARCGIS在地类面积统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9

[16]刘洪江,曹玉香基于ArcGIS实现地类图斑净面积的计算[J]城市勘测,2012(10)114-116

[17]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6

[18]任娜,张道军基于空间推理及语义的图斑扣除线状地物面积关键算法及其在土地调查建库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39(35):22013-22016

[19]计长飞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矢量化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4):159-163

[20]马欣,吴绍洪,康相武线状地物的区域影响模型及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7,26(1):87-94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 篇3

[1]吴战广,张献州,张瑞,杨龙杰。基于物联网三层架构的地下工程测量机器人远程变形监测系统[J]测绘工程,2017,02:42-47+51

[2]付海军。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6:5-6

[3]赵红强,成晓倩,韩瑞梅。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12:33-36

[4]张冠海。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7,01:84

[5]何屹雄,花向红,许承权,姚周祥,黎洋。全站仪建筑物立面图测量方法研究及工程实践[J]测绘地理信息,2017,01:10-13

[6]冯志成。工程测量中应用GPS控制测量平面及高程精度[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1:111-113

[7]练伟东。提高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措施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285

[8]丛林,孙梅君。城市规划管理中工程测量的作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42

[9]黄维。建筑工程测量模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196

[10]程永刚。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对于工程质量的作用和意义[J]江西建材,2017,02:228

[11]缪健军。建筑工程测量中数字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8-69

[12]尤潇华。大伙房输水工程TBM2标隧洞测量贯通控制技术研究[J]东北水利水电,2017,01:8-10+71

[13]张健,魏峰,詹勇。现代工程测量新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219-220

[14]岳太恒。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测量施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51

[15]高爽。浅析摄影测量与遥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3:98

[16]胡杨。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7,03:157-158

[17]史雨露,李宗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1:340

[18]崔继忠。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4:282

[19]卢秋羽,殷润浩,张俊毅。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7,01:282

[20]杨紫薇。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2:95-96

[21]赵海龙。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与发展[J]门窗,2017,01:235

[22]吴涌泉,石频。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门窗,2017,01:240

[23]胡斐。施工测量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7,03:205-206

[24]张建媛。浅论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03:216

[25]汤棹颖。路桥工程测量中GPS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福建建材,2017,01:27-28

[26]王献奇,张翠萍。激光跟踪测量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应用[J]水电与新能源,2017,02:22-25

[27]徐辉,袁子喨。发电工程测量中UTM投影变形的处理与实践[J]工程勘察,2017,03:53-58

[28]罗毅。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48+50

[29]王芳,戴建安,晏承志,孟伟。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129-130

[30]王学强。工程测量中GPS控制测量高程精度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208-209

[31]罗琼。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电力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6,23:179-180

[32]杨天。精密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精度分析[J]四川建材,2017,02:187+191

[33]陆立飞。浅论GPS(RTK)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其优点[J]世界有色金属,2017,01:83+85

[34]李宇。工程测量中GPS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7,01:69+71

[35]熊金鹤。现代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1:57+59

[36]史晓峰。影响工程测量中的精度因素及控制分析[J]地下水,2017,01:117+172

[37]庞秀淼,李胜利。免棱镜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116-117

[38]陈晨。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1:126-127

[39]唐信东。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214

[40]张树升。建筑工程中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5:217+221

工程测量参考文献二:

[41]杨雪芬。浅析工程测量技术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7,03:97-98

[42]张城泉。探讨RTK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2:7-8

[43]朱庆伟,王家伟,王涛。工程测量中高精度对中杆设计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02:280-284

[44]王文贤。工程测量与现场施工管理的关系[J]交通世界,2017,08:126-127

[45]刘勇。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2:92-93

[46]张欣,王章朋,罗斌,丁剑。基于参考线方法的大型建筑工程放样测量[J]施工技术,2017,06:136-138

[47]李宗义,史雨露。工程测量在信息化测绘战略跨越中的拓展[J]四川水泥,2017,02:278

[48]潘雨竹。公路工程中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06:225+228

[49]章锦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建筑工程测量”综合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2:63-65

[50]姚海军。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77+105

[51]张莞玲。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78+102

[52]田峰,苏宗跃。基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8:88-89

[53]许东昕。电力线路设计工程中的测量设备结合卫星地图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3:121+126

[54]胡兴强。浅论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03:272

[55]李晓伟。轨道精密工程测量技术在地铁轨道运营维护中的应用研究[J]铁道勘察,2017,02:1-6

[56]王素权。RTK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1:276-277

[57]黄勇。对于工程测绘测量技术应用的分析与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98-199

[58]郭伟。GPS实时动态(RTK)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7:54-55+58

[59]张元。建筑工程测量模式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6-17

[60]娄义康。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3:13-14

[61]何民华。浅谈建筑工程测量在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7,09:29

[62]付鹏程。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7,06:161+163

[63]王秀春。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江西建材,2017,10:215+219

[64]屈秀杰。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的发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05+207

[65]黄勇。工程测量的重要性与测量技术及其发展方向[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30-231

[66]王恩强。地质工程测量中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38+240

[67]孙立业。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03-204

[68]李石贵。浅谈高速铁路精密工程测量技术的特点[J]价值工程,2017,15:126-127

[69]李贝,陈羽,孙平,李冰,刘万锋。滚动摩擦系数工程测量方法与验证[J]工程机械,2017,04:29-32+7-8

[70]许康艳。浅谈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1:215+218

[71]宁林春,方荣华,黄辰虎,王玉春。海港工程浚后测量的实施[J]海洋测绘,2017,02:39-41+50

[72]王朕。论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测量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71-72

[73]何小文。建筑工程测量施工的放样方法及具体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170-171

[74]王恩强。地质工程测量中新型测绘技术的应用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38+240

[75]郭刚,贾卫国,张社安,李静,张静波。配电网工程电缆长度测量仪的研制与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17,02:19-21

[76]何小文。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55-156

[77]廖全军。浅析数字化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165-166

[78]赵敏。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及完善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7,05:70-71

[79]冯宇华。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发展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03:149-150

[80]霍栋良。影响工程测量精度的因素及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01:243

;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

一、物联网的基本组成

物联网技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传感网络,也不仅仅局限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单一层面,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都认为物联网技术是一种集传感技术、应用服务等多方面体系为一体的综合性网络技术。物联网的组成,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四个部分:物联网终端、传感器、网络与物联网服务。

1物联网终端

物联网终端就是指前面提到的“物”。它上面会装有一种名为传感器的电子元件,并与网络相连接。比如大家拿着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就是物联网终端的一种。这些终端通常起着两个作用:感测和反馈。

感测指的是搜集终端本身的状态及周边环境的状态并通知系统。这里说的状态包括如灯是开是关、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门口有没有人、机器运行的状态,等等。而终端是利用传感器这种电子元件来实现感测的。

反馈是指接收从系统发来的通知后,显示信息或执行指定的 *** 作。系统会基于从传感器搜集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进行一些反馈,并通常需要通过物联网终端针对现实世界采取相应的行动。反馈有多种形式,包括可视化、通知,以及控制等。通过“可视化”,用户能够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Web浏览器或APP随时查看经物联网服务处理后的信息;通过“推送通知”,系统就能在检测到“物”的异常状态或触发某些指令后,将其通知给终端或信息接收者,以达到提醒和告警的目的;通过“控制”,系统就可以直接控制终端的运转,实现自动化 *** 作,而无需借助人工。

2传感器

在物联网终端中,要想搜集终端和环境的状态,就需要利用一个叫做传感器的电子元件。传感器负责把物理现象用电子信号的形式输出。例如有的传感器可以把温度和湿度作为电子信号输出,还有的传感器能把超声波和红外线等人类难以感知的现象转换成电子信号输出,等等。

通过传感器输出的电子信号,系统就能够获取现实世界中的“物”的状态或周边环境的状态了。人们很少单独利用这些传感器,通常都是将它们置入各种各样的物联网终端里来加以利用的。

3网络

在把终端连接到物联网服务时,网络是不可或缺的。物联网使用的网络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把终端连接到其他终端的网络,另一种是把终端连接到物联网服务的网络。

无法或不需要直接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是存在的,而通过把终端连接到其他终端,如连接到负责收集传感器数据的物联网网关设备,就能通过物联网网关把这些不能连接到互联网的终端再集中连接到互联网了。这种网络连接方式在工业领域应用极广,能够节省成本以及提高连接效率。而针对终端之间的连接,蓝牙、ZigBee、LoRa、WIFI是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网络标准。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在网络层之上,物联网体系还会划分出如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以统称为物联网服务。物联网服务有两个作用:一是从终端接收数据以及发送数据给物联网终端;二是处理和保存数据。

物联网接收从终端直接发来的数据。终端发来的数据内容包括终端搭载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信息,以及用户对终端进行的 *** 作等。

而仅仅采集传感器和终端发来的数据,那只不过是将一堆庞大的数据聚在一起而已,很难直接应用这些数据。为了实现具体的应用服务,就需要从采集到的数据中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才有可能掌握终端的运转情况,找出其中蕴含的趋势,提前检测出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异常情况。这样才能把整个物联网服务从一个单纯的采集数据的系统升华到一项帮助使用者创造价值的服务。

二、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关系各方各面,从智慧政务、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及其他应用智能化等方面,均可应用物联网技术,以下对其应用做详细的阐述。

1智慧政务应用

“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智慧型政府,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简化群众办事环节、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畅通政务服务渠道,解决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通过政务云、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及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建立一体化的政务资源体系。

通过整合政府门户网站、呼叫中心等相关政务服务资源,实现政府、企业和公众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电话、移动终端等多种渠道获取一致与整合的政务服务。

通过资源共享及流程整合,完善政务服务监管渠道,为企业、 社会 其它机构和公众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随时随地办理相关业务。

2智慧物流应用

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

多元化的数据采集、感知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物流,面对的是形式多样、信息关系异常复杂的各类数据,多元化的数据采集、感知技术,为智慧物流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撑。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泛在网络将成为信息通讯网络的基础设施,在于其它网络融合的基础上,提供给智慧物流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为人们准确的提供各类信息。

3智慧交通应用

紧急救援系统:当紧急情况发生时,车主按动车上安装的紧急按钮,通过无线通信接通客服中心。客服人员能够通过GPS技术精确定位,将救援送达车主。在救援过程中,客服人员不仅能一直与车主进行在线的交流,而且能够实时调度救援资源,最小化车主的生命财产损失。

智能导航系统:现行试用的路线推荐系统能够根据司机需求和实时交通信息,推荐最短路径、时间最优路径,甚至为出租车司机推荐最有可能搭载乘客的路线。

4智能家居系统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家居中主要应用于安防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数据传送,启动安防报警器通知安保人员,这是物联网技术在家庭安全保障上的应用,也是当前由家居智能到智慧城市的一大体现。

另外,物联网技术还能够解决家庭琐事,例如其能够通过数据的读取,直接将家庭电表、燃气表、水表等的数据传送于远程的服务器端,并进行自动结算费用。总之,物联网技术在家居生活中的应用多种多样,是当前实现良好生活品质的关键内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605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3
下一篇 2023-06-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