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的应用点是什么

使用无线局域网与蜂窝移动的应用点是什么,第1张


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移动可以用于许多不同的应用,包括:
1 无线局域网可以用于家庭和办公室的无线网络,以及室内和室外的宽带接入服务。
2 蜂窝移动可以用于提供移动数据服务,如移动互联网、短信、电话和语音服务。
3 无线局域网和蜂窝移动也可以用于智能家居、车联网、物联网、安全监控等应用。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1、华胜天成

华胜天成的业务方向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业务领域涵盖IT产品化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增值分销等多种IT服务业务,是中国最早提出IT服务产品化的公司。

2、必创科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

3、凤凰光学

2016年12月9日,凤凰光学披露最新收购预案,拟以2215元/股发行3255万股,作价721亿元,购买海康科技100%股权。

海康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物联网产品、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物联网业务是海康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交易后,凤凰光学将新增加海康科技的智能控制器、物联网、智能设备等业务。

4、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正式宣布进军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领域,通过并购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德国CommSolid。

整合其全球的超低功耗移动无线基带技术优势与汇顶科技位于美国加州的射频芯片设计及相关技术研发力量,加速公司在NB-IoT领域的战略布局,为全球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蜂窝物联网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解决方案,合力开拓千亿规模NB-IoT市场。

5、力源信息

公司拟以每股1144元的价格定增1239万股,以142亿元收购鼎芯无限3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鼎芯无限100%股权。交易对方承诺鼎芯无限2015年至2017年净利分别不低于3750万元、4500万元、5400万元。鼎芯无限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的IC产品技术型分销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胜天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凰光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如今时代发现很迅速,网络体验也是越来越好,不过好的网络体验一定是有网速来支撑的,因此我们也是从2G发展到3G到4G,再到现在尚未开启使用的5g,那么除了我们体验的网速越来越快,2g3g4g5g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
2G指的是数字网络,使用了数字传输;3G是高速IP数据网络,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换取代了电路交换;4G是全IP数据网络,电路交换完全消失;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多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式集成解决方案。
2g3g4g5g的区别是什么?
G指的是Generation,也就是“代”的意思。1G~5G等的定义,主要是从速率,业务类型,传输时延,还有各种切换成功率角度给出具体实现的技术不同。所以1G就是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意思,2G、3G、4G、5G就分别指第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而这也确实是人为划代。
1G:模拟通信系统,主要制式有AMPS、NMT、TACS,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使用了多重蜂窝基站,允许用户在通话期间自由移动并在相邻基站之间无缝传输通话。
2G:数字网络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区别于前一代,使用了数字传输取代模拟,并提高了电话寻找网络的效率。主要制式有GSM、TDMA、CDMA、PDC与iDEN,相较而言,第二代移动通信具备高度的保密性,增加了系统容量,能实现手机上网
3G:高速IP数据网络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在数据传输中使用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取代了电路交换(CircultSwitching),通过互联网可以进行包括语音、视频和其它多媒体内容在内的数据包传输。
3G制式主要有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CDMA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
4G:全IP数据网络
第四代4G时代,电路交换完全消失。所有语音通话将通过数字转换,以VoIP形式进行。因此在4G网络进行通话,将可以依靠有线或无线网络而不一定需要移动信号覆盖。4G目前来说是所有网络中最快的,理论上下行峰值能达到100Mbps,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制式主要有LTE、TD-LTE、FDD-LTE,目前全球运营商已经广泛部署。
5G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联将5G应用场景划分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低时延、低功耗、高可靠的5G通信技术,是4G多种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的演进式集成解决方案。
2019年到2020年可看到全球营运商将陆续推出5G商业服务试营,包括: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医疗、VR/AR、工业40等关键应用,将驱动新产业生态链。
以上就是有关2g3g4g5g的区别的介绍,虽然5g现在尚未启用,让我们拭目以待。

1g到5g的发展历程:

1G:The1s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即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就像早期港片里面猪脚拿的那个“大砖头”,使用的通信技术就是1G技术,那是模拟通信技术,只能打电话,不能上网。

1G是已经淘汰的以模拟技术为基础的蜂窝无线电话系统,在那个时代,由于技术限制,设计上因为使用模拟调制、FDMA(频分多址),其抗干扰性能差,频率复用度和系统容量都不高。

1G主要系统为AMPS,另外还有NMT及TACS,该制式在加拿大、南美、澳洲以及亚太地区广泛采用,而国内在80年代初期移动通信产业还属于一片空白,直到1987年的广东第六届全运会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启动。

2G:由于1G有着很多缺陷,经常出现串号、盗号等现象。1999年A网和B网被正式关闭,2G时代也来到了我们身边。1G到2G就是模拟调制到数字调制的过程,相比较第一代通信,2G在技术上更成熟,系统容量以及通话质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不仅能打电话还能发短信、上网。

那个时代,诺基亚彻底崛起,成为了手机界的霸主持续近十年。2G系统几个主流的网络制式:GSM、TDMA、CDMA。

3G: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移动网络的需求不断加大,第3代移动通信网络必须在新的频谱上制定出新的标准,享用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在3G之下,有了高频宽和稳定的传输,影像电话和大量数据的传送更为普遍,行动通讯有更多样化的应用,因此3G被视为是开启行动通讯新纪元的重要关键。

而支持3G网络的平板电脑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苹果,联想和华硕等都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平板产品。3G系统的几个主要制式WCDMA,CDMA2000,TD-SCDMA,WiMAX。

4G:第四代通信技术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实质上现在我们所说的4G应该是LTE-Advanced,LTE只是作为39G移动互联网技术。

主要网络制式有:TD-LTE(时分双工)和FDD(频分双工),二者相似度达90%,差异较小,但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TD-LTE,成为当前世界上采用的国家及地区最广泛的,终端种类最丰富的一种4G标准。

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电联将5G应用场景划分为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两大类。5G呈现出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的特点,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多种新型无线接入技术和现有无线接入技术(4G后向演进技术)集成后的解决方案总称。

无线通信技术通常每10年更新一代,2000年3G开始成熟并商用,2010年4G开始成熟并商用,现在研究5G,2020年成熟应该是符合规律预期的,5G的诞生,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申佳平)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发布《2021年通信业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
《公报》指出,2021年通信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和应用普及全面加速,移动互联网流量持续快速增长,行业综合价格下降,同时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为“十四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电信业务量收较快增长 实现良好开局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4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实现自2014年的8年来较高增长水平,增速较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其中,云计算、大数据、数据中心等面向企业的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收入比上年增长27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36个百分点,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上升至445%,成为收入增长第一拉动力;固定、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收入占比为615%,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为394%。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按照上年不变单价计算,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8%;按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测算,电信业综合价格比上年下降136%。2021年,我国服务消费价格总体上涨09%,电信业综合价格持续下降,对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5G和千兆光纤网建设加快 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据了解,2021年,全行业加快“双千兆”建设,推动国家大数据中心发展,构建云网融合新型新型基础设施,赋能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供给能力不断提升。
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1425万个,建成全球最大5G网,实现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并逐步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农村地区逐步推进。我国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01个,比上年末提高近1倍。全年5G投资1849亿元,占电信固定资产投资比达456%。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全年互联网宽带接入投资比上年增长40%。截至2021年底,建成10G PON端口786万个,已具备覆盖3亿户家庭的能力。基础电信企业加强云网建设和部署,建设泛在融合、云边协同的算力网络,提升云网融合服务的能力,2021年实现数据中心客户规模翻1番。
用户规模持续扩大 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截至2021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1643亿户,人口普及率升至1163部/百人,高于全球的1043部/百人。其中,4G和5G用户分别达到1069亿户和355亿户,两者合计在移动电话用户数中合计占比达867%。截至2021年底,我国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达498亿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升至93%,比上年末提高31个百分点。宽带用户接入总带宽达13941万Gbps,比上年增长606%,户均签约带宽达到266Mbps/户。高带宽用户比例不断提升为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信息技术加速赋能传统行业。5G行业应用创新案例超10000个,覆盖工业、医疗等20多个国民经济行业,应用环节从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渗透,“5G+工业互联网”的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向规模化复制演进。截至2021年底,我国蜂窝物联网用户1399亿户,快速逼近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两者差距由2020年458亿户快速缩小至2021年244亿户。物联网终端广泛应用于智慧公共事业、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这3个重点领域部署的物联网终端分别达314亿、254亿和218亿户。
移动互联网流量迅猛增长 流量消费潜力释放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2021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216亿GB,比上年增长339%,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336GB/户·月,其中12月当月DOU达1472GB/户,创历史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非接触性服务普及率大幅提高,用户对网上购物、在线办公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依赖度加深。2020年、2021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分别为 848%和862%,渗透率分别较上年提高了23个和14个百分点,此前2016-2019年渗透率基本稳定在80%-82%区间。得益于手机终端功能提升、网络持续提速,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更丰富,移动流量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从增速看,在2016-2020年移动互联网流量的5年平均增速高达109%的基数下,仍实现339%的较高增速;从总量看,2021年移动流量消费是2016年的236倍。
普遍服务持续深化 共建共享有成效
据介绍,2021年全行业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全国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宽带”。宽带网络逐步向农村人口聚居区、生产作业区、交通要道沿线等重点区域延伸,农村偏远地区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宽带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底,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158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581万户,农村光纤平均下载速率超过100Mbps,实现与城市“同网同速”。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
全行业深化协同,持续共建共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21年,共建共享的5G基站达84万个,在5G基站中占589%。
此外,2021年,通信行业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适老化改造,持续开展精准降费、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和APP专项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通信大数据在高效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大局。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全球物联网下游行业分布

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物联网连接数超120亿个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游制造业/工业占比最大

从下游领域来看,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下游占比中,制造业/工业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车联网,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能物流分别占比14%、12%、12%、9%和7%,排在第3至7位。

2020年物联网链接内容90%属低功耗、广域网领域

2020年整个物联网90%连接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领域。万物互联趋势下,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高使用成本和高功耗催生了专为物联网连接设计的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对应中低速率应用场景,拥有广覆盖、扩展性强等特征,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

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155万亿美元

根据知名国际信息技术数据公司lDC的测算,2019年全球l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通过万物互联传输的数据规模已达到14ZB,2025年传输规模则将达到80ZB。在loT行业本身的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体上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连接和工业互联网连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lDC的测算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4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接近155万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通讯技术主要有四个:tcp/ip、3G、蜂窝网络、云计算
tcp/ip: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
蜂窝网络:是一种移动通信硬件架构,把移动电话的服务区分为一个个正六边形的小子区,每个小区设一个基站,形成了形状酷似“蜂窝”的结构,因而把这种移动通信方式称为蜂窝移动通信方式。可分为模拟蜂窝网络和数字蜂窝网络,主要区别于传输信息的方式。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661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