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有说“新基建”,网上说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那对中小企业有什么益处?

最近都有说“新基建”,网上说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那对中小企业有什么益处?,第1张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高精尖技术支持。这些既是基础设施又是新兴产业,一方面链接巨大投资与需求,另一方面牵着不断升级的强大消费市场,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石。事实上,西部资信长期以来致力于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手段构建数字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为了能提供更精准的客户画像,西部资信持续地升级及改造其核心技术,在得到企业授权后,利用数据分析出企业数据维度,再通过数据模型对企业客户的各项数据指标分析、审核,为客户量身定制“信用通行证”。

新华社11 月3 日授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其中指出,拓展发展新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当中包括五个方面: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三、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五、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在拓展网络经济空间部分,建议称,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多位受访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央将在宽带基础设施、IPv6、物联网、CPS、移动技术、OS等领域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增加国际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而分享经济、大数据、“双创”等网络经济新空间的拓展,将带来中国商业模式的“轻资产”、“个性化”趋势,进而为整个国家的产业生态乃至国民经济带来深刻的变革。补板“下一代互联网”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姜奇平11月3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所提的“下一代互联网”包括宽带基础设施、IPv6、物联网、CPS(物理信息系统)、移动技术、卫星技术等广泛领域,中央希望在这些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补齐短板。实际上,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姜奇平称,目前中国在宽带层面并不落后,IPv6目前的制约因素是应用,而非该技术本身,在卫星、LBS等多个领域则已经具备了自主知识产权。但另一方面,中国面临的形势还是不容乐观。‘中国所谓的’大而不强‘就是,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虽然在应用方向市场很大,但在不少技术领域确实存在短板,是需要补短板的,这也正是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姜奇平看来,这些短板也正是“下一代互联网”所有发展的重点方向。具体而言,最基础的宽带需要将智能宽带技术列为重点突破对象;以IPv6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协议是需要“超前布局”的,其目标是让每一粒沙子等可以分配一个地址;CPS和物联网本质上要发展的都是网格技术,前者更侧重于智能性的发展,后者则加入了“万物互联”等内容,而CPS最核心的芯片技术,我国是有很大欠缺的;移动技术的主要的发展方向是WEB网络和智能网络,语义网络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也将是其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姜奇平表示,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还面临着核心技术的体系化问题。“无论是在宽带领域,还是移动互联领域,都涉及一个跨平台 *** 作问题,跨平台的底层是Linux,其上是交叉设施,在这一块,我们几乎是空白的。我们现在做的大都是把外部系统嵌入到OS系统上面去了,但触及到OS层的极少。”值得担忧的是,美国除了OS之外,已经向更深一层的底层技术做延伸。姜奇平认为,这涉及到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很多更深层次的技术,这也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底层的技术我们没有掌握。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下一代互联网”已经突破了技术的范畴,而涉及到政治经济等更多问题。建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要提参与网络方面的新国际规则的制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带来深刻变革“‘下一代互联网’不能只理解为一个纯技术的概念,还包括一个技术经济的概念,也就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工程化、产业化,这也是将‘拓展网络经济空间’纳入到国民经济‘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原因。”姜奇平说。建议提出,拓展网络经济空间,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姜奇平认为,“十三五”规划中的“互联网+”就是技术经济的一个比较综合的体现,它是互联网技术和各行各业的业务结合,会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姜奇平认为,通过“超前布局”,中央希望能够带动一批相关技术的发展。因为新技术正在从应用层向系统性延伸,它能带动整个相关技术、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整个生态的变化。“中央作出的决策不是技术上的决策,而是考虑了整个宏观经济的转型升级,经济结构向更有带动力的未来的发展。”姜奇平表示,近20年的技术经济主要集中在消费领域,下一步将向生产性互联网迈进,包括智能制造、包括生产性服务。姜奇平介绍,中国关于创新的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流派,二者一直存在争论:一是技术创新理论流派,即侧重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服务创新理论流派,即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技术创新都被摆在第一位。例如,应对“大而不强”的问题,关于如何做强的文件主要强调技术创新,主要由科技部、工信部等主导。然而,目前这一状况正在出现微妙的逆转。技术创新主要靠增加科研经费来支撑。尽管政府提供各种激励和优惠,可是企业的研发比例仍然很低,研发能力依然薄弱。这并不是因为企业缺钱,而是另有考虑。具体而言,企业最关注的是利润,而利润的获得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改善服务两种途径实现,二者殊途同归。而十八届五中全会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突出强调了服务创新的重要性。关于“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分享经济,姜奇平认为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分享经济已经从技术层面映射到商业领域本身的变革,引起了商业模式制度性的变化,它渗入到各行各业之后,将可能为新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比如分享经济和大数据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特别强调对知识资源的分享,这已经打破了之前对‘商品’的拷贝,而涉及到‘资产’层面的拷贝。如此以来,新技术不仅仅是拷贝的商品,而是店铺、柜台等资产,而且把我们生产的条件复制了,这会对经济带来巨大的影响,分享经济将带来‘轻资产’的趋势。”姜奇平认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就是“轻资产”运作的典型,过去创业创新需要厂房、机器,但现在这些已经不是必需的了。另外一个深刻的影响是“个性化”的趋势。“数据资产是可以拷贝的,最适合做精准的个性化,而这将使得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打破之前的简单的节省成本、同质化竞争,朝着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所以这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姜奇平说。作者:夏旭田 (责任编辑:郭艳艳)关于拓展发展新空间有哪些新部署新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

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已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要求不断优化市场供给,积极推动更新消费,提升消费支撑能力,畅通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大背景下,文件的出台对推动我国消费升级,持续释放内需潜力,促进经济 社会 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 健康 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国进入消费升级关键阶段

近年来,随着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日益完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驱动的创新空前活跃,新的供给模式不断兴起,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激发,我国消费发展呈现全方位升级态势。

消费提质升级趋势加快。我国正处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228元。消费能力提升带动消费持续升级,绿色、安全、共享等新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人们不再满足低质低价的产品和服务,个性化、小众化、高端化需求快速释放,传统生存型、物质型消费向发展型、服务型等消费转变,智能化、信息化、体验式消费形成新趋势,不断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新型供给能力孕育成长。以信息网络技术加速创新与渗透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形成 历史 性交汇,为我国全面优化升级产业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提供了机遇窗口。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智能经济等发展迅猛;传统产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供给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更好地适应需求总量、需求结构的发展变化。

内需成为经济转型升级主要动力。当前,我国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必须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放在扩大内需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能够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优化生产和消费等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构建符合我国长远战略利益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 健康 发展。

二、消费电子产品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以5G终端、柔性显示、超高清和虚拟现实产业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行业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产品创新水平和供给质量不断提升,成为消费领域持续增长的重要热点。

5G商用激发新型智能终端产品消费。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凭借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特性,5G将成为智能终端拓展新功能和新形态的重要支柱,激发居民新一轮智能终端消费升级。据IDC预估,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止跌回升,同比增长3%左右。同时,5G将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形成聚合效应,推动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联时代,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 汽车 、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级的终端设备将步入发展快车道。

柔性显示加速消费电子产品形态变革。柔性显示凭借在分辨率、色域等显示画质方面的优势,对液晶显示的替代趋势日益明显。以全面屏、曲面屏为主要特性的静态柔性显示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电脑、平板、可穿戴设备、VR等领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数据显示,柔性OLED面板的供给能力也将在2019年第四季度占据OLED总产能的一半以上,成为推动OLED普及的重要动力。同时,随着三星、华为等终端厂商积极推动折叠屏手机走向成熟,具备折叠、卷曲、拉伸等特性的动态柔性显示也将得到普及应用。

超高清终端产品步入市场增长爆发期。超高清视频是继视频数字化、高清化之后新一轮重大技术革新。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形成终端先行、频道建设稳步推进、行业应用初步兴起的良好态势。截至2018年底,4K电视保有量11亿台,广东广电、央视先后开通4K试播频道,为推动4K直播频道普及先行 探索 ,预计到2020年,4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将超过40%。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深圳分会场首次利用5G技术开展了4K超高清视频直播,4K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1亿。

新技术助推虚拟现实产品应用普及。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迅速,在商业模式创新、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诸多进展。目前,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随着5G商用与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虚拟现实将以云化架构为引领,突破业界惯有展厅级、孤岛式、小众性、雷同化的虚拟现实发展瓶颈,通过"5G云VR"实现产业级、网联式、规模性、差异化的应用普及之路。预计到2020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

三、着力推动电子产品消费扩大和升级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文件将更新升级消费电子产品作为增强消费活力、释放内需潜力的重要领域之一,分类指导、精准施策。下一步,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贯彻落实政策举措,加快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品质化、个性化升级,做大做强消费电子产业。

夯实网络基础,优化配套环境。一是推动千兆宽带入户。进一步推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等光纤到户建设工作,扩大光纤宽带覆盖范围。二是推动移动网络扩容升级。进一步完善4G网络覆盖,加大载波聚合等4G演进技术的部署力度,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着力打造5G精品网络。三是深化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加大对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支持力度,补齐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发展短板。四是增强互联网应用能力。推动CDN向网络边缘延伸,实现互联网信息源的高速接入和就近访问,持续改善用户上网体验。

推动产业创新,丰富市场供给。一是加强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大力支持可穿戴设备、消费级无人机、智能服务机器人、虚拟现实等高端智能产品创新,推动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升级。二是要鼓励企业发展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数字家庭产品。三是加快实施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 汽车 等产业行动计划,增加中高端信息产品供给。

促进升级消费,增强消费活力。一是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通过节能补贴、折旧补贴等措施,鼓励消费者提前淘汰能耗高、安全性差的家电产品,购买变频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电视等产品,加速更新升级。二是通过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加快发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超高清视频、远程教育等领域创新应用,以创新应用促进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等产品更新换代。三是规范明确旧家电、消费电子产品回收和补贴标准,完善商业模式。

畅通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发展。一是建立完善便捷的回收网络, 探索 "互联网+"资源回收新业态,丰富回收渠道。二是鼓励生产者、销售者、维修机构、售后服务机构回收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对于规范的回收企业,给予一定的增值税减免和运费补贴等优惠政策。三是 探索 电器电子废弃物回收拆解产业链纵向一体化运营模式,深度挖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再生价值,从单纯的"回收"拓展为"回收+拆解"。(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余晓晖)

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现状

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中国制造2025”的第五年,也是智能制造业“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当前全球各国都将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智能制造已成为高端制造业竞争的主战场。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整体来看,智能制造产业市场潜力大,各地争相抢占智能制造高地。目前,我国智能制造形成了4大聚集区:
环渤海地区:依托地区资源与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
长三角地区: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制造”主阵地。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深圳重点打造机器人、可穿戴设备产业制造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
中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以先进激光产业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

智能制造行业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按开发区数量来看,拥有智能制造开发区数量最多的省市为山东省,合计达4个;其次为湖北省、河北省、江苏省,智能制造开发区数量均为3个;北京市、辽宁省各2个;贵州省、浙江省、天津市以及广西均为1个。

从面积来看,北京市、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智能制造开发区总面积均在1000公顷以上。

什么是“新基建”

全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简称:新基建

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

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该定义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8年12月提出。其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基建”发展历程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主要内容

1、5G应用

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与部署;包括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与新业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的协同。

2、高铁及轨交

包括城际高铁,城市内部轻轨及地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3、工业互联网

包含工业互联网网络及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围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能制造网络环境。如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协同的基础设施等、

4、人工智能

A1芯片等底层硬件的发展;通用智能计算平台的搭建;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等基础研发中心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5、大数据中心

机房楼、生产管理楼等数据中心基础配套设施;传输光纤,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支撑数据中心发展网络;IDC业务部署与应用协同。

车联网、卫生大数据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及产业化项目。

6、特高压

包括换流站土建、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扩建。

7、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包括充电场站、充电桩建设。

“新基建”存在优势

新基建更突出支撑产业升级和鼓励应用先试,也更突出政府对全环节的软治理,以及区域生产要素整合和协调发展。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可以参考 SAP提出工业互联网及工业40前沿研究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7659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