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

5G 来了,我们可以做什么?,第1张

5G 清风徐来,静待应用花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具挑战的时代。

当下就国内而言,随着四张 5G 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运营商们纷纷扩大并加快了建网的规模与速度;手机厂商们也早已于今年年初相继推出了 5G 手机;与此同时,5G 的专利的战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日前,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 IPlytics 给出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 6 月 15 日,在全球 5G SEP 标准必要专利排名中,华为以 2160 个 5G SEP 的专利数排名第一,第二名的诺基亚 5G SEP 专利为 1516 个,第三名则是 ZTE 中兴公司,拥有 1424 个 SEP 专利。

由此,我们不禁畅想从基础运营商、手机厂商,到芯片厂商、应用开发商等都在加紧布局的 5G 到底会为我们带来哪些改变?事实上,不论媒体把 5G 捧得有多高,也不论业界有多少人并不看好 5G 的发展,最终,落地的应用才是检验 5G 实用性的唯一标准。

那么,什么样的应用才适合 5G 的大环境?如今 5G 的标准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其机遇又在何方?为了更好地帮助国内开发者深入了解物联网与下一代通信技术 5G 的应用,中国专业的 IT 社区 CSDN 发起并举办以“5G 在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应用实践”为主题的沙龙活动,围绕 5G、物联网、智慧、应用、挑战等核心话题,邀请到了行业内顶尖的领军者、资深的技术专家、一线的开发者们共聚一堂,展开探讨 5G 的巨大潜能。

目前主办方公布了沙龙的详细日程并确认了会议的演讲嘉宾,详细内容如下:

5G 来了,我们应该做什么?

演讲嘉宾

韦青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

韦青,投身亚洲移动通信、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等领域二十余年,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他的工作足迹遍及中国、新加坡等地,尤其擅长于移动与信息技术产品的开发、销售与市场管理工作。现任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负责将微软的产业愿景、创新技术与数字化转型的切身体会介绍给中国的行业伙伴与业界领导者。

在微软公司的十多年间,韦青曾先后担任过微软大中华区产品管理,产业平台与生态链建设,消费市场推广等领导岗位。在加入微软之前,韦青曾经在摩托罗拉公司工作十年,历任移动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与销售管理之职。

韦青还是一位热心、积极的科技布道者,他是《万物重构-智能社会来临前夜的思索》一书的作者。该书以其多年的技术培训与公开演讲内容为蓝本,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读者分析以“云-物-大-智”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每一个个体应该以何种积极心态与行动来迎接社会巨大变革的挑战。

演讲议题

5G 来了,我们应该做什么?

议题介绍

从全球范围来看,5G 的概念来势汹汹。无论是政府、媒体、投资界、还是电讯运营商、设备供应商、内容提供商,还有广大消费者,都在探讨 5G 和 5G 能够给大家带来的变化和机会。

同时,人们也开始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建议大家不用头脑过热,要循序渐进的发展 5G 和整体下一代通讯技术的声音,那么从通讯与计算机技术而言,我们到底处于何种发展阶段,5G 到底能够在“现在”以及“未来”带给我们何种机遇与挑战?更重要的是,各个行业能够如何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与资源,以迎接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些是本演讲希望与大家分享的主要内容。

通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共同发展历程

下一代通讯技术——为什么 5G 还没商用,已经有人在研究 6G 了?

不同行业的不同机会

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听众受益

跟风永远智能是拾人牙慧,5G 作为名词的火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基于与挑战全都是在 5G 这种通讯技术本身。通过本次交流,听众可以了解到任何一种新技术能够成功的背后所具有的社会价值,以及如何从一个生态链的角度去理解一门新技术的兴起,以及由此带来的整个生态链的发展机会。

物联网技术在 5G 中的机遇与挑战

演讲嘉宾

孙松林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教研中心主任

孙松林,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多媒体教研中心主任、IEEE 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高级会员、ACM 会员。2003 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智能信号处理、视频编码与通信,在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可信分布式计算与服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

负责的留学研究生课程《通信综合实验》在 2016 年被教育部评为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是目前获评的唯一的实验类课程。

2014 年获得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奖”。

2016 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参加“北京邮电大学优势学科全英文课程体系建设青年骨干教师海外研修计划”项目。

2014 年、2015 年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评审委员会专家。

演讲议题

物联网技术在 5G 中的机遇与挑战

议题介绍

1 概述:物联网技术现状、5G 现状

2 5G 关键技术概述

21 性能指标及其专有场景

22 目前进展和展望

3 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特点

31 关键技术概述

32 NB-IoT 与 LoRa

33 目前进展和展望

4 5G 中物联网技术的机遇

41 专有场景

42 切片技术

43 边缘计算

5 5G中物联网技术的挑战

51 安全体系

52 终端设备

53 产业生态

6 总结

听众受益

了解到目前 5G 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最新进展,为物联网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了解到 5G 网络对物联网技术的支持,将有哪些新技术会解决物联网中的固有难题,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了解到 5G 网络的到来依然无法解决的物联网短板,为创业和技术攻关提供参考;

了解到物联网产业形态的特点,为创业和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5G 时代下的智慧人居新高度

演讲嘉宾

肖江  金山云 AIoT 事业部高级研发总监

肖江,金山云 AIoT 事业部高级研发总监。2009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曾在微软 STB、华为 2012 实验室从事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开发。

2018 年加入金山云任 AIoT 事业部 VP,拥有 10 年的互联网软件设计和开发的经验,在智能物联网领域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

演讲议题

5G 时代下的智慧人居新高度

议题介绍

智慧人居行业的现状和痛点;

5G 技术的特征与行业应用;

5G 技术在智慧人居行业的前景。

听众受益

通过讲座,听众将了解 5G 技术将为智慧人居行业带来新动能,将促使智慧人居行业走向新高度。

5G 与物联网

演讲嘉宾

朱怀松 爱立信中国研发部多天线高级专家

朱怀松,2004 年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并获硕士学位,现任爱立信中国研发部多天线高级专家。长期从事无线基站的开发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天线信号处理和系统性能分析等,工作期间获得专利 100 余项。

刘阳 爱立信中国研发部主任系统工程师

刘阳,2003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任爱立信中国研发部主任系统工程师,从事无线接入网产品研发,经历了 3G、4G 到 5G 一系列基站产品,主要负责无线资源管理等算法的研究和产品化。

演讲议题

5G 与物联网

主题介绍

从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入手,讨论了各种应用对物联网的需求。

概述各种无线物联网的现状,介绍了蜂窝无线物联网的优势。

讨论 5G 标准如何有效解决物联网的需求。包括:

通过低功率广域蜂窝网络来处理大规模物联网的需求。详细介绍了低功率广域蜂窝网络如何在降低终端功耗的同时,极大提高无线网络的覆盖;

通过全新的 5G 标准——NR,来满足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物联网(URLLC)的需求。详细介绍 5G 网络如何让网络的时延达到 ms 级别。

物联卡也是手机卡的一种,有规定物联卡不能在手机上使用,但是还是有很多可以在手机上使用的物联卡,都是经过改良的。物联卡也分为移动,联通,电信。

联通物联流量卡可以说的2022年,相当稳定的物联卡种,电信物联卡没有在去年断卡行动抗住的行业打击,在各个公司死卡,断网的行业危机下,停卡了很多,移动的物联卡更是不用找,2020年就停止了,明文规定不能上架线上平台。在淘宝,闲鱼拼多多等一定是买不到,大部分在公众号或者代理商那里才有。

物联卡的几个特点。

一、物联卡没有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它是专门用来上网的。所以它的流量价格会低于市场平均价格3-5倍。

二、随时可以注销,不用也不会扣月租。物联卡也需要实名,联通的物联卡在联通物联网实名小程序就可以实名,实名后绑定卡上面的ICCID就可以。注销只要取消绑定卡号就可以。

还有第三、就是套餐随用随冲,用超了不用有扣费的情况。物联卡流量用超了就会停机没有网络,在买流量就可以继续使用,物联卡的流量套餐充值都是比较简单,在公众号购买就可以、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全球物联网连接数量、全球物联网下游行业分布

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物联网连接数超120亿个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游制造业/工业占比最大

从下游领域来看,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下游占比中,制造业/工业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车联网,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能物流分别占比14%、12%、12%、9%和7%,排在第3至7位。

2020年物联网链接内容90%属低功耗、广域网领域

2020年整个物联网90%连接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领域。万物互联趋势下,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高使用成本和高功耗催生了专为物联网连接设计的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对应中低速率应用场景,拥有广覆盖、扩展性强等特征,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

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155万亿美元

根据知名国际信息技术数据公司lDC的测算,2019年全球l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通过万物互联传输的数据规模已达到14ZB,2025年传输规模则将达到80ZB。在loT行业本身的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体上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连接和工业互联网连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lDC的测算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4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接近155万亿美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1、华胜天成

华胜天成的业务方向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业务领域涵盖IT产品化服务、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及增值分销等多种IT服务业务,是中国最早提出IT服务产品化的公司。

2、必创科技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之一。

3、凤凰光学

2016年12月9日,凤凰光学披露最新收购预案,拟以2215元/股发行3255万股,作价721亿元,购买海康科技100%股权。

海康科技的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物联网产品、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智能控制器业务收入占比最高,物联网业务是海康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交易后,凤凰光学将新增加海康科技的智能控制器、物联网、智能设备等业务。

4、汇顶科技

汇顶科技正式宣布进军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领域,通过并购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蜂窝IP提供商——德国CommSolid。

整合其全球的超低功耗移动无线基带技术优势与汇顶科技位于美国加州的射频芯片设计及相关技术研发力量,加速公司在NB-IoT领域的战略布局,为全球客户提供差异化的蜂窝物联网系统级芯片(System-on-Chips)解决方案,合力开拓千亿规模NB-IoT市场。

5、力源信息

公司拟以每股1144元的价格定增1239万股,以142亿元收购鼎芯无限35%股权,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持有鼎芯无限100%股权。交易对方承诺鼎芯无限2015年至2017年净利分别不低于3750万元、4500万元、5400万元。鼎芯无限是一家专注于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的IC产品技术型分销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华胜天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必创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凤凰光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力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774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6
下一篇 2023-06-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