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为什么不与家电厂商、家具厂商等合作深度开发物联网?

华为为什么不与家电厂商、家具厂商等合作深度开发物联网?,第1张

华为提出了一套智能家居协议,叫hlink,全国几乎所有大厂都有基于这套协议的产品,只是炒作的比较少而已。说几个例子吧,欧普,方太,都有对应的产品,可以去网上查。另外物联网是物联网,智能家居是智能家居是智能家居,两者有交集但是并不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华为的物联网,主推的是NBIOT,智能停车,智能水表电表什么已经批量商用了。商用的地点有德国,阿联酋,沙特。国内和大运营商合作,推的智慧城市,安防,这是物联网应用。之所以不像小米一样和某个厂商深度合作做个类似米家的品牌出来,是避免直接参与家居行业竞争,简单的说,如果你和一家合作,卖个床垫,可能别的做床垫的就不会再去用你的智能家居协议了。华为希望自己的协议能被更多厂商接受,集成,这样就可以坐着卖芯片收钱了。可惜传统厂商的宣传(炒作)能力比互联网企业差太多,导致这个协议你们都不是很清楚。至于ai芯片,现阶段造价太贵,放到智慧家居上性价比略低。华为的想法一贯是我就干我的事,我帮助我的客户们,挣客户的钱,而不是变成客户和客户竞争。

双重显示的优点在哪里?NB-IOT物联网水表的技术优点如下:1、信号覆盖率深,就算是在地下表井、管道井中都可以正常使用,功能消耗率低,节省成本,通讯稳定可靠,不必担心数据的错误或者丢失。2、多重防窃水设计,在换电池的时候能够自动的预警并关掉阀门。3、采用光电直读技术,直接读取数据不需要储存,避免了数据丢失,而且实现了零误差实时抄表。4、采用了多种状态的编码技术,没有盲区,能够准确直读。5、模拟纠正错误的技术,纠错能力得到了提高,即使元件老化强光干扰,仍然能够准确地将数据抄读下来。6、能够定时清除污垢和锈渍。7、电动球阀的阀芯与阀体之间采用的的悬浮结构,能够增强阀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降低了功能消耗率,同时也是电池的使用寿命的到了大大的提高。NBIOT是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具备广覆盖、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NB-IOT远程抄表在继承了GPRS远程抄表功能的同时还拥有海量容量,相同基站通讯用户容量是GPRS远程抄表的10倍。NB-IoT物联网水表系统主要由带NB-IOT通信模组的水表、NB-IoT通信基站、物联网云平台、业务服务器、客户端管理软件等构成。水表采用先进的无磁感应技术,对水量进行计量

NB-IoT,即窄带物联网,是一种通信标准,旨在让物联网设备能够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工作。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使用 GSM 频谱交换数据的各种设备或传感器之间的互连。NB-IoT 是一种 LPWAN(低功率广域网)技术,不需要 "网关"。设备或传感器可以直接与运营商网络通信。在详细了解 NB-IoT 的方式和内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物联网和 LPWAN。
物联网(IoT):可以定义为网络中的设备。它们有可能连接了互联网,也可能不连接互联网,但它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分析、计算和传输数据,而不需要任何人类的主动参与或计算机之间的互动。

因为物联网火了,而NBIOT可以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也火了。而物联网火了的原因可以认为是,物联网既可以往高端发展(技术让人不明觉厉)又可以往“低端”发展(应用贴近广大群众),这样全民都具备参与性,也就火起来了。

功耗平均592ma左右。
nbiot即窄带物联网,是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
nbiot是智能锁的一种联网方式,电池使用寿命是nbiot智能锁一个重要的指标,功耗越小门锁的电池使用寿命越长。现有技术方案下nbiot智能锁在每次开门上报和数据下发过程产生很大的功耗。
由于电信基站侧的“不活动计时器”,是全国规划,默认为20秒,从而造成每次开门数据上报完成后,nbiot智能门锁和基站连接持续时间在20秒,nbiot一直处于connect连接态,功耗平均592ma左右,按每天开门10次计算,浪费的电量为:592ma20s10/3600=328mah。
则一年浪费的电量为328mah365=1197mah,而电池的容量是有限的,目前一般在几千毫安·时,例如对于常用的2500mah的电池,一年浪费近一半的电量,非常耗电,严重影响了使用寿命。

有很多通信模块只有TCP功能,没有MQTT功能,比如WIFI,W5500等模块,还有一些NBIOT模块,但是又想连接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官方提供了 *** 作系统,需要自己移植,很麻烦,比较难看得懂。就在想有没有一些简单一定的方法。
心想MQTT是基于TCP的,能否使用TCP转MQTT?因此就想使用TCP协议然后转MQTT协议连接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经过试验证明是可以的。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如何登陆接入Onenet平台。
先从它数据格式开始分析。首先我们要从后台取出三个信息,我们以这个为例。
我们把产品ID,设备名称,设备秘钥,简称三要素 (具体是什么看你自己的设备)
其实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MQTT协议用的就是标准的,不过它加入了自己的认证方式。
MQTT协议需要上传四个参数,报活时间,clientID,用户名,密码。
那么阿里云的就在clientID,用户名,密码做了手脚。
clientID比较长,按照一定的格式
用户名:设备名和秘钥组成
密码:使用了加密串进行了加密,有sha1或者MD5加密方式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
MQTT接入都是发十六进制的数据。
么我们发送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一串数据
0x74 0x00 0x04 0x4d 0x51 0x54 0x54 0x04 0xC0 0078 0033 0x61 0x62 0x63 0x7c 0x73 0x65 0x63 0x75 0x72 0x65 0x6d 0x6f 0x64 0x65 0x3d 0x33 0x2c 0x73 0x69 0x67
0x6e 0x6d 0x65 0x74 0x68 0x6f 0x64 0x3d 0x68 0x6d 0x61 0x63 0x73 0x68 0x61 0x31 0x2c 0x74 0x69 0x6d 0x65 0x73 0x74 0x61 0x6d 0x70 0x3d 0x31 0x32 0x30 0x7c 0009
0x35 0x36 0x37 0x38 0x26 0x31 0x32 0x33 0x34 0028 0x32 0x32 0x32 0x37 0x35 0x30 0x44 0x45 0x44 0x46 0x45 0x34 0x46 0x37 0x37 0x34 0x30 0x30 0x32 0x45 0x45 0x38 0x37 0x45 0x45 0x44 0x32 0x39 0x43 0x46 0x44 0x30 0x36 0x33 0x38 0x43 0x35 0x46 0x36 0x36
十六进制解释
数据长度:0x74
协议数据长度 0x00 0x04
协议类型: 0x4d 0x51 0x54 0x54
协议数据: 0x04 0xC0
keepAlive数据:0078
ClientID长度:0033
ClientID: 0x61 0x62 0x63 0x7c 0x73 0x65 0x63 0x75 0x72 0x65 0x6d 0x6f 0x64 0x65 0x3d 0x33 0x2c 0x73 0x69 0x67 0x6e 0x6d 0x65 0x74 0x68 0x6f 0x64 0x3d 0x68 0x6d 0x61 0x63 0x73 0x68 0x61 0x31 0x2c 0x74 0x69 0x6d 0x65 0x73 0x74 0x61 0x6d 0x70 0x3d 0x31 0x32 0x30 0x7c
用户名:0009
用户名: 0x35 0x36 0x37 0x38 0x26 0x31 0x32 0x33 0x34
密码长度:0028
密码: 0x32 0x32 0x32 0x37 0x35 0x30 0x44 0x45 0x44 0x46 0x45 0x34 0x46 0x37 0x37 0x34 0x30 0x30 0x32 0x45 0x45 0x38 0x37 0x45 0x45 0x44 0x32 0x39 0x43 0x46 0x44 0x30 0x36 0x33 0x38 0x43 0x35 0x46 0x36 0x36复制代码上面的就是连接服务器的连接包
下面呢,我们来做个发布包(上传数据到服务器)
0x30 0x1D 0009 2f7379732f706f7374 0x7b 0x70 0x61 0x72 0x61 0x6d 0x73 0x3a 0x7b 0x74 0x65 0x6d 0x70 0x3a 0x31 0x30 0x7d 0x7d
十六进制数据解释
数据头:0x30
数据长度:0x1D
TopicName数据长度:0009
TopicName数据内容:2f7379732f706f7374
主体json数据: 0x7b 0x70 0x61 0x72 0x61 0x6d 0x73 0x3a 0x7b 0x74 0x65 0x6d 0x70 0x3a 0x31 0x30 0x7d 0x7d复制代码以上就是连接阿里云的数据包格式及发布数据的格式,由于时间问题没有做订阅的数据包分析,下一次更新订阅的内容。

物联网 (IoT) 不只是新技术, 还是与旧技术的集成,其关键在于通信。 可用的通信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各种不同的协议在将海量“事物”连接到互联网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物联网补充协议: 用于短距离设备连接的本地协议 Modbus 以及支持物联网进行全局通信的可扩展互联网协议“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MQTT)”。
Modbus 是一个串行通信协议,首次出现于 1979 年,是连接行业设备实际使用的标准协议。 MQTT 早在 20 年前便已出现,但是将这两个协议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够为深度嵌入式设备提供物联网的规模和连接性。 图 1 展示了这些协议之间的一般关系,同时介绍了连接的支持解决方案:物联网网关。
图 1 物联网 (IoT) 网关作为物联网通信的支持解决方案 我们来看一下 Modbus 和 MQTT,以了解其区别以及如何在物联网中互相补充。
Modbus
自 1979 年首次出现至今,Modbus 已经演变为一套全面的支持多种物理链接的协议集(如 RS-485)。 Modbus 的核心是一个串行通信协议,采用主从模式。 主机向从机发送请求,从机予以回复。 在标准 Modbus 网络中,有一台主机以及最多 247 台从机(但是,如果采用 2 字节寻址,则可显著提高这一界限)。
借助 RS-485,主从机之间的通信发生在指示功能码的帧中。 该功能码可识别要 *** 作的功能,如读取独立输入;读取先进先出队列;或执行诊断函数。 然后,从机根据收到的功能码进行响应,该响应较为简单,由一组字节指示。 因此,从机可以是智能设备,也可以是只有一个传感器的简单设备。
从该描述中,您可以看到 Modbus 协议非常简单,但是其作为协议的开放性使其成为整个行业或 SCADA 系统的实际通信协议。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include<reg51h>
sbit led=P1^0;
void delayms(int a)
{
char i;
while(a--)for(i=0;i<120;i++);
}
main()
{
while(1)
    {
    led=0;
    delay(1000);
    led=1;
    delay(2000);
    }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833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7
下一篇 2023-06-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