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

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第1张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

物联网市场调研情况、物联网行业前景及现状怎么样物联网市场得益于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的不断丰富,物联网应用场景迎来大范围拓展,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家庭、个人信息化等方面产生大量创新性应用方案,物联网技术和方案在各行业渗透率不断加速。物联网的来临使得“万物”都产生了上网的需求,但物联网产业链条十分冗长,从行业客户发展的必要情况来看,他们的优势集中在自己所深耕的垂直行业中。

2022物联网行业报告及市场浅析

目前物联网通信能力已经在过去2G、3G、4G的基础上得到拓展,诞生了更加符合物联网连接需求的NB-IoT、Cat1等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得以不断积累与升级,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和成熟,加之受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性行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等周期性因素的驱动,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领域和行业交替式地不断推进物联网的发展,带动了全球物联网行业整体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 行业产值、增长率分析

目前全球物联网产值大约15万亿美元左右,其年均增长率接近23%,预计2021年以后物联网增速有望达到30%,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值将达到30万亿美元的体量。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 此外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

物联网的关键核心优势是实现万物互联,因此车联是物联网发展重点,以车联网为例,2025年5G联网车辆将超过6千万,100%新车都将连接网络,车联网市场空间无可估量。

物联网 市场规模

中国是物联网应用实践和创新开发最多的国家,中国占到了全球物联网产值的1/4左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已完成5G基站超70万个,预计2021年年产值超27万亿人民币。此外,2020年物联网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同时还会降低1770亿美元的经营成本。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已经在提高全球主要工厂的性能指标,并将生产率水平提高40-60%。

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物联网产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物联网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23%-26%。2021年作为“十四五”的开启之年,将迎来发展新时期。

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136万亿美元,物联网产业力量不断丰富。当前,全球物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未来几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出现快速增长。

《2022-202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物联网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物联网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挑战、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建议、物联网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物联网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物联网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终端进入全智能化。 RFID是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天线(Antenna)三部分组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其他硬件和软件的支持。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
MEMS传感器市场前景广阔 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是微机电系统的缩写,MEMS技术建立在微米/纳米基础上,是对微米/纳米材料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技术,完整的MEMS是由微传感器、微执行器、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通讯接口和电源等部件组成的一体化的微型器件系统。MEMS传感器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任天堂公司的Wii无线游戏机允许使用者通过运动和点击互相沟通和在屏幕上处理一些需求,其原理是将运动(例如挥舞胳膊模仿网球球拍的运动)转化为屏幕上的游戏行为。在苹果公司的iPhone中,通过对旋转时运动的感知,iPhone可以自动地改变其显示格式,以便消费者能够以合适的水平和垂直视角看到完整的页面或者数字。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目前上市公司中歌尔声学已经掌握MEMS芯片设计、MEMS半导体封装等多项核心技术,2008年申请相关专利高达44项,主要应用在MEMS麦克风的生产制造。我们认为公司将在物联网时代MEMS传感器领域占据竞争优势。 智能终端备受期待 法国Violet公司推出了Nabaztag小兔子,通过wi-fi路由连接网络,可为主人提供所需的各类新闻等,能够讲5国语言,在主人接收到邮件或信息时,会发出语音提醒。此外它还能识读Ztamps标签上的信息,并实时连网,随时呈现动态信息。我们认为随着物联网推进,家用电器的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上市公司中的拓邦电子是家电智能控制应用领域的行业先行者,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集成电路产业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达到3800亿元,占全球比重达25%,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集成电路市场。32位CPU芯片、网络路由交换芯片、GSM/GPRS手机基带芯片、TD-SCDMA基带芯片、数字音视频和多媒体处理芯片、第二代居民身份z芯片等一批中高端产品相继研发成功并投入市场,产品设计能力达到018微米,集成度超过千万门;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工艺水平达到12英寸013微米,90纳米工艺技术研发取得进展,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 电信设备商最受益于物联网 当下最大的投资机会在于电信设备商,物联网的商业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电信运营商是物联网的积极推动者,物联网丰富电信网络的应用。就三家电信运营商而言,包含强势固网的全业务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行业用户的ICT(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建设中一直处于领导地位,其全业务模式十分便于将通信网络与物联网相关信息管理的企业内网实现对接,完成对物联网的全程管控。由于资源所限以及历史原因,单纯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目前能够实现的物联网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而言,网络的升级换代对光纤产业将产生实质性利好,受益的公司包括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中兴通讯、光讯科技、三维通信等国内领先的光纤制造商、通信设备提供商。在物联网建设进程中,这些公司最先受益,确定性最高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5G网络仅仅是一个载体,未来哪些行业会出现爆炸性的发展?除了该行业的发展模式更加契合消费者的需求之外,与5G网络的特点结合是否紧密同样制约其发展。我们这里主要从5G网络的特点来进行阐述,看看未来会催生出哪些特色产业吧!
5G网络的技术特点

很多人对于5G网络的理解仅仅在速度上,其实5G网络的优势并非仅仅是速度那么简单,只不过速度是5G网络最为核心的特色。除此之外,5G网络还具有大规模连接、超低延时高可靠的特点。
一、5G网络的速度优势

5G网络与4G网络最大的区别在于速度,4G网络理论上最高支持100M,5G网路理论上最高支持10G,速度将会是4G网络的百倍。速度优势当前或许并不太明显,当4K/8K甚至更加高清的视频普及之后,5G网络的优势将会凸显。

二、5G网络的大规模连接

每平方公里将支持百万的设备接入,大规模连接是5G网络的另一项特色。这点对于将来的万物互联至关重要,基于物联网可以快速的实现大数据的共享使用。设备入网数量不在受到限制,联合IPv6即可将万物互联变成现实。

三、5G网络的超低时延高可靠

无线时延较高、稳定性较差一直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5G网络刚好解决了无线网络这一难题,可以实现低时延高稳定性的传输。这点刚好可以用于对时延要求加高的业务,例如当前雄安新区的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
基于5G网络,未来可能会爆炸性发展的行业

基于5G网络,未来爆炸性发展的行业一定离不开“智能”这两个字。
5G网络将会催生三个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包括上游的5G网络通讯设备制造厂商,如中兴、华为、诺基亚、爱立信等;中游包括我国具有5G通讯运营牌照的运营商,例如三大运营商以及中国广电;下游包括5G终端设备制造厂家,行业应用厂家等。

这里,我们主要来说说5G网络将会催生的行业应用!
未来5G网络的发展重点将会是行业应用,正是行业应用的爆发才能够显示出5G网络的真正价值。5G网络的行业应用势必离不开“智能”这个核心!
首先,将会是人工智能的一个爆发期。5G网络将会提供高精度的导航定位网络,无延时的大数据传输能力,使得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得以实现;

其次,智能医疗将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基于5G网络,远程医疗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医疗将会打破地区上的壁垒,使得患者能够享受到全球最佳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基于万物互联,对于每个人的 健康 都能够实现实时智能监测和防控,基于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最佳的智能诊疗,甚至是通过手术机器人来实现手术。
最后,智能家居将会进一步的融入到我们的生活。通过5G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家居设备进行联系。甚至是通过大数据平台,依据个人的爱好,个人的体感数值等智能的对家居环境进行调节。
关于5G网络普及后,您觉得会有哪些行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呢?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5G作为基础网络设施上新一代的更新,对各行各业都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通信产业的发展
先看一下通信发展,从2G到5G,5G最大的优势的是大带宽、大规模连接和超低延时。未来5G的到来也意味着万物互联的时代开启。
2、5G产业链
5G建设主要由运营商建设,在国内具有牌照的有4家: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上游包含了:基站系统、网络建设、网络规划和维护,下游包括:终端设备以及行业应用。
5G的三个特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智能升级,大带宽主要应用于高清视频、大型 游戏 ;大规模连接主要用于物联网;超低延时应用于车联网、智能交通等。
3、5G主要受益行业
5G主要受益行业,对应三大方向:

1、大带宽:高清视频、云 游戏 、直播、VR虚拟现实;

2、大规模连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

3、超低延时:移动医疗、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
最后,5G一是会助力传统行业的信息改革,也一定会催生出大量新的机遇,希望以上可以回答你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马上 5G 时代就要来了,5G 号称网速能达到 4G 时代的 100 倍,那么 5G 的来临会让那些行业获得新生呢?

1、 手机行业。

现在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部手机,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只能手机了。

而 5G 的到来,第一个受益的就是手机行业了。
现在的手机都是 4G 手机,如果要用上 5G 的功能,必须要换 5G 手机。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全球移动手机的用户高达 33 亿左右。

如果按照这样计算,这个换机潮,有上万亿的市场的规模。

2、无人驾驶
就目前来讲,无人驾驶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Google 已经开展了定点试验,而我国的无人驾驶技术也弱,早前已经在深圳开展了无人驾驶的公交车试验。

而目前大多数无人驾驶测试,都是超慢速测试,去年优步在低速下测试还造成严重事故。

无人驾驶由于对于网络与延迟的容错性较差。

而 5G 在保障高稳定性与移动性下,以及瞬时响应下,能大幅提升自动驾驶的性能,当无人驶 汽车 技术日益成熟,甚至还将催生全新的乘客经济,英特尔做出预测,无人驾驶将催生7万亿美元的“乘客经济”。

3、VR/AR
前两年炒的火热的虚拟现实没有爆发, 2014 年 Facebook 以 20 亿美元收购 Oculus VR 后,掀起了高潮,在当时被视为下一场计算机革命的重要趋势。

遗憾的是经过多年,虚拟现实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其中有很大原因是由于受制于网络的。

而 5G 一旦得到应用,网络足以支撑虚拟现实的运营,虚拟现实以及其它形式的沉浸式体验,届时 娱乐 、 游戏 、购物等场景会大量使用 VR/AR。

有报告指出,VR 和 AR 将随着 5G 技术的到来成为主流,5G 的到来,将为发展虚拟现实带来新的动力,并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
其实我个人观点:5G对企业的利好远远大于个人。用我们行业的话说,5G天生具有2B属性。那么5G运用后,哪些行业会爆炸性发展?
8大行业会有爆发性发展
5G除了给我们带来更高更快的网速,还给我们C端用户带来什么?
1、在 汽车 里面睡觉或者工作, 汽车 或许会成为 第二个办公场所。

2、远程手术:病痛患者未来不需要再跑到发达地区,能够远程接受顶级专家的手术治疗。
3、5G在 娱乐 领域的应用,给我们带来VR、AR的体验。
你会注重这2个问题么?

首先,5G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媒体和运营商的夸张宣传,给大家带来很多误区。实际上,宣传并没有太多硬性错误,而是读者很容易被误导。

举个例,如果有人宣传小米5比小米4的拍照质量高10倍,读者就很可能误以为小米5太厉害了,比专业单反相机还要强大。同样,宣传5G多厉害,往往都有潜台词,是针对4G来说的。多数人则错误地以为5G比现有光纤技术还要快,还要“宽”。当有人说5G的时延可以达到1毫秒,多数人就会误以为用5G发一段微信语音,对方1毫秒就能收到。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或者偷换了“空口时延”的概念。

好了,我们来客观理性地分析一下5G的具体优势。先说说和4G相比。这个大家就已经非常非常熟悉了。因为一提到5G的优点,往往都是和4G相比的。概括说来有: 高带宽、低时延、广连接 。高带宽简单理解就是网速快,下载东西快。低时延则强调的是实时性,比方说你按一个按钮, *** 作对象在几毫秒内就可以动作。广连接就是在一片区域内可以有很多终端同时上网。

5G和光纤相比的优点: 可以移动;无需布线 。请注意,高带宽、低时延和广连接不再是5G的优点了,这三点都不是光纤的对手。

5G和WIFI相比的优点: 一是更好地无缝漫游 ,简单理解就是移动速度更快,这是最重要的优势。 二是广连接 ,前面提到过了,即连接数量更多。 第三是干扰小 。这是因为5G是商用授权频段,而WIFI是非授权频段。这就意味着如果在一片区域大量的人开WIFI热点(或蓝牙、zigbee等),会影响WIFI质量。如果开的少,则和5G并无太大区别。

理解了5G的优点,再来分析它的应用场景就比较容易了。下边只是抛砖引玉,欢迎补充。
一、车联网
汽车 是快速移动的,所以不能使用现有的光纤和WIFI技术,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4G或5G。以前4G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可以了。 汽车 可以快速地从云端(包括边缘云)获取信息。 汽车 可以通过D2D与道路旁边的终端进行低时延高可靠通信,时延在毫秒级。当然前提是未来会在道路旁边安装很多联网设备。同样, 汽车 可以与周边的 汽车 通信。也是使用D2D,即设备到设备的直接近距离通信,绕开基站。

有了这些基础,自动驾驶就越来越容易了。车联网是5G未来最有前途的应用。没有5G是很难办到的。
二、户外高清视频直播
请注意我使用了“户外”和“直播”二字。而有媒体直接说成是“高清视频”不太合适。因为用光纤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早就解决了。而户外是不方便拉扯光纤的。若不是直播,也就不需要高带宽网络了。户外高清视频直播主要用于大型 体育 赛事、大型户外活动。刚结束的郑州少数民族运动会的火炬传递就使用了5G视频直播。还有这次70周年阅兵也大量应用了5G直播。我这里所说的直播强调的是视频拍摄者,而不是视频观看者。前者(拍摄)是刚需,对行业的影响更深远。后者,一般人可以选择在家里用宽带看而不必须用5G。
三、实时VR/AR
这个和上一条差不多。主要用于全方面了解现场,比如 旅游 、现场故障诊断等。这次阅兵我也在手机上亲自体验了一把现场的实时VR,确实是身临其境。这需要现场(天安门广场)安装VR实时拍摄设备,并且支持高带宽,5G必须是首选。不知道你们体验到了吗?
四、现场急救
这算是远程医疗的一个分支。当发生突发情况,需要现场救治,这时候5G的优势就出来了。专业医护人员可以利用视频、VR等技术实行远程指导现场。这可以发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也可以是之后。

至于媒体吹嘘的北京著名专家指导云南医院进行远程手术,则是噱头。甚至有人说5G时延只有1毫秒。实际上光在真空中的速率1毫秒才300公里。北京到云南至少2100公里。如果真的要远程病房内手术,一定是优先选用光纤。
五、工业监控/物联网
工业互联网是5G未来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5G号称万物互联,这对于工业来说,相当适用。未来,在每一台设备和周围环境都会安装一系列的联网设备,包括仪器仪表、摄像机、工业相机、传感器等,进行智能监控。这些东西装的多,数字化成熟,就能使工业场景耳聪目明,方便使用遥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高效生产或高效施工,实现少人化和无人化作业。

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工业场景仍然多采用有线网络或无线WIFI等方式。未来随着5G技术的进步,有线会慢慢减少,因为布线比较麻烦,而且移动作业车辆是不能拉有线的。至于WIFI和5G,也是个逐步替代的过程。WIFI不能适应快速移动设备,而且覆盖范围要低于蜂窝网络(4G/5G)。 工业领域进行5G改造,需要运营商深度介入,量身打造 。这一点与普通人用手机5G区别相当大,费用收取也大相径庭。比方说一个车间联网10000台设备,就需要使用10000张手机卡/物联卡,其流量费单价肯定要比手机便宜很多。还有就是共享方式也不一样。工业5G频段可能是独享的,以保证其带宽、时延。
关于普通个人用户和5G
但是对于某些行业用户,5G的作用就大得多了。别说10Gbps,有时100Gbps都嫌慢。当然了,这个速度是可以保证的,因为有边缘云,有D2D,甚至有独享5G带宽。这是普通用户难以体验的。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5G有什么不同?
5G其实就是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我们现在用的4G就是 第四代通信网络 了,我想大家仍然记得2G,3G时代。不同代通信网络最大的不同就是通信速度了,3G通信速率是2M,4G是100M,5G是20Gbps了,从2G到5G通信速率越来越快。如果把通信速率比喻成交通速度, 2G的速率是步行,3G是骑自行车,4G是开 汽车 ,5G那就坐复兴号高铁 了。
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5G的速度已经如此之快,那5G的兴起势必会对需要高通信速率的行业影响巨大。

物联网行业
物联网(IoT)就是“ 物物相连 ”, 物联网智能家居 :家中的电视,洗衣机,冰箱,微波炉,智能密码锁,浴室,暖气通过5G网络代替现在的WiFi网络连通起来,在办公室就能让远程遥控家中的电器提前工作; 智能穿戴 :喜欢运动的可以使用智能手环,运动鞋,记录自己的数据,分析运动数据,帮助 健康 分析。 智慧交通 :5G网络也可以给交通网络带来极大的方便,可以更加实时的传输交通状况到指挥中心,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无人驾驶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无人驾驶对信号的传输速率有极高要求, 要求几乎无时延的传输信号,对交通状况,线路做出更加迅速的反应 。5G的出现,给无人驾驶的发展插上翅膀。
视频直播
最近熊猫直播停服的消息甚嚣尘上,视频直播要求高速率进行 视频信号传播,使直播内容无延时,无卡顿的呈现在视频接受终端 ,如手机,电脑等,现在熊猫直播可能无法搭上5G的便车了。但是虎牙,斗鱼,抖音等视频可能会迎来告诉发展。

VR技术应用
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 已经出现几年,但是VR的应用在现实中一直不温不火,没有大规模的落地到现实生活中,我想最主要一个原因就是当先网络速率不够快,4G网络无法满足需求。5G网络能将 海量数据 实时,低延迟的传输到终端,这给VR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我想VR会迅速在 医疗,教育, 旅游 ,交通导航等领域 火起来。
手机行业
现在我们使用的手机还都只支持4G信号,如果等5G普及之后,那我们手中的5G手机面临着更新换代的需求,这给手机各大品牌带来巨大机会,相信各大手机品牌也都在设计研发支持5G手机。
相信这样的回答会让大家满意!
5G即将到来,5G不但像4G一样连接人与人,还要连接人与物、物与物。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5G三大特性:1高带宽 2高速率 3低时延。

高带宽:就好比高速公路扩展到10车道,能跑更多的车。

高速率:就好比高速公路可以支持车辆提速到1000公里/小时。

低时延:就好比无论是北京到西藏,还是黑龙江到海南,都是比闪电还快的速度到达。
4G时代,助力了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5G时代,将极大的助力产业物联网的发展,如智能制造、实时控制、无人驾驶 汽车 、远程医疗、智能安防,万物互联的时代就快到来。
以无人驾驶 汽车 举例,因为有了5G“高带宽、低时延”,云端与 汽车 端可以实时的通信,迅速决定是左转、右转、避让还是超车,规避险情。所以5G网络不但要覆盖城市,还要覆盖乡村、高速公路。
以远程医疗为例,在未来,以后紧急的手术或者急救,甚至可以通过专家医生远程控制机器装备或机器人来实现。由于有了低时延,才用了实时性和可靠性,“判断”和“执行”这两个步骤才可以无缝衔接。5G网络要覆盖医院和家庭。
以智能制造为例,之前拖线拖纤的有线控制方式将得到解放,无线实时的智能控制组装、控制传送,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5G网络要覆盖工厂定位每个角落。
以智能安防为例,在未来,一旦出现了险情,通过云端和近端的AI识别,可以无缝衔接,从分析、决策到解决险情,可以迅速自动化的采取措施,直接解决问题。5G网络要覆盖城市的每个角落。
5G改变 社会 ,会使得整个 社会 升级,比蒸汽机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是为什么美国这么忌惮我国5G发展的原因。
最后,让我们为祖国加油,为5G加油!
第一个是通讯设备行业

因为通讯设备是5G的基础,只要基础设备做好了,我们才能用上5G。而且,几乎大部分地区都在部署5G,需要用到的通讯设备非常庞大。这种情况下,通讯设备行业必然会迎来一波红利。但是考虑到通讯设备已经是老制造业了,利润并没有以前的多,现在算是一个小回暖吧。

第二个是智能手机

5G虽然不是为智能手机准备的,但是在智能上的运用非常快。在这种情况下,已经陷入了瓶颈的智能手机行业会迎来一波换机潮。智能手机行业也会用来一波红利,没有那么快的衰退。

第三个是高清视频行业

5G来了之后,流量就便宜很多,而且非常快。所以,在手机上或者是平板上进行看高清视频的话就变成了可能了。

所以,高清视频行业会迎来一波发展,而且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风口。大家看,这两年短视频的发展真的非常快,但是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开始而已。

至于自动驾驶、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未来的技术是需要用到5G技术的,但是5G技术只不过是一个基础技术而已,决定这些新技术能否出现的是这些技术是否足够成熟,能否应用。

我个人认为跨境电商是一个赚钱的行业,我自己也正在做这个行业,从最初50平的小工作室到1200平的团队,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目前我公司运营着三十多家店铺,平均每月每店铺纯收益20000左右,利润在50%以上。
首先,如果5G开始能够大范围的运用后,相信很多行业会发生相当快速的发展。因为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往往会带动与其有关的产业链的形成。
第一,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方面。 5G将会是未来一个充满未知性的新鲜事物,比如应该如何建设5G的一些设备、跟物联网、自动驾驶等等可以与5G结合的项目。可以说,这些领域在有了5G的带动下,应该是能够快速进步的。

第二,5G有关产品的销售、设备体验这一方面。 5G需要研究,需要开发,可这些产品同样也需要投入市场。所以,比如与5G产品有关的一些智能设备体验店,包括5G的智能家居、VR这一类型的体验等等。这些产品随着5G的发展,会慢慢的走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那么在未来从事这些体验店或者销售点,也是一个很大的蛋糕。

第三,幕后数据研究方面。 随着时间,5G的产品在未来使用的人数可能会逐渐上升。那么与此同时,人们可以得到的用户数据也是在不断地更新。因此,如果是从事关于数据研究方面,如何让产品能够更好地适应用户,适应生活,也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当然,除了这些可能还有很多领域都会发展,大家还有什么其他看法吗

物联网专业发展前景?物联网专业
物联网(英文: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起源于传媒领域,是信息科技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体与网络相连接,物体通过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管等功能。[1]
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两项关键技术,分别是传感器技术和嵌入式技术。 [1]
中文名
物联网专业
外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
核心
万物互联
属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用前景
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
快速
导航
前景就业前景学习内容专业报告会
发展
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初创阶段,虽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未来将成为我国新型战略产业,但其标准、技术、商业模式以及配套政策等还远远没有成熟。物联网的关键是“大集成”应用,而物联网大集成应用实现的关键是中间件和解决方案。目前的挑战在于用标准化的数据交换实现这些已存在的和新建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和“管控营一体化”。物联网发展已到产业化、标准化的关键时期,在产业化和核心关键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实施以感知为核心的物联网标准化战略迫在眉睫。要依托现有的国际标准化优势,加快推动形成“共性平台+应用子集”产业结构。在国家层面,应加强统一,重点突破核心技术、规模产业发展路线、商业模式等关键点。
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仍然存在成本、技术、政策、用户壁垒等瓶颈,从目前情况来看,环保、安防、智能交通、农业、医疗推广的可能性最大,而企业和个人的物联网应用的普及仍然需要较长时间。虽然未来物联网将拓展到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各个领域,但现在还没到广泛应用的时候,估计在中国还得需要几年的时间。物联网产业的兴起,不能跟风无序地发展。当前,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各个产业链还缺少一定的行业标准,RFID应用产业市场密钥体系独自为政,国内也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每家企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是不通用的,包括刚刚兴起的手机一卡通,电信、移动、联通三家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标准,即使同一家运营商采购的标准也不尽完全相同;因此物联网产业的兴起,更多的需要政府部门引导整个产业链出台更多行业技术标准,以规范各个产业的生产、研发秩序。
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首届毕业生于2015年毕业,但整体人数较少,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中科院院士、华东师大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表示,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其实,从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看,无论是物联网专业还是云计算专业的人才都是炙手可热的,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相当高的。很多单位和企业不但要求应聘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还要求有几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此,企业纷纷表示,做核心的研发工作或核心的基础架构是需要一些经验积累的,本科应届生一般不具备这些经验。
因为物联网是个交叉学科,涉及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以及RFID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等多项知识,但想在本科阶段深入学习这些知识的难度很大,而且部分物联网研究院从事核心技术工作的职位都要求硕士学历,因此本科毕业生可从与物联网有关的知识着手,找准专业方向、夯实基础,同时增强实践与应用能力。

根据华为鸿蒙的时间推进表,2021年6月2日,华为将举办鸿蒙 *** 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根据华为此前的介绍,相对于鸿蒙 OS 10 来说,鸿蒙 OS 20 可登录更多智能终端设备,在功能和构架上也会有全新的变化。

2020年报显示,华为在全球的终端连接数已超10亿,其中手机存量用户突破73亿,其中大约90%的华为的存量和在售手机,都可以升级鸿蒙系统。#鸿蒙#

HarmonyOS是一款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分布式智慧 *** 作系统。

对于消费者而言,HarmonyOS用一个统一的软件系统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面对大量智能终端体验割裂的问题,为消费者带来统一、便利、安全的智慧化全场景体验。

HarmonyOS技术架构支撑1+8+N战略。

在该战略中,1是手机,8包括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N是指万物互联。通过通信连接和应用打通,从手机的优势向外围延展,HarmonyOS技术架构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在5月21日举行的华为生态大会2021中,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强调:华为计划2021年将国内1+8的设备全面升级到Harmony OS,预计到2021年年底整体会超过2亿台。

鸿蒙 *** 作系统的重要商业价值在于,提供了更多的“连接”,从而提升了华为硬件生态的附加值和内涵,将会实现华为系列硬件产品的互联乃至智慧城市的万物互联,并带动华为软硬件生态持续繁荣。

IoT是华为在产业物联网时代的重要布局,华为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领域。海量低成本终端设备连接需要保证连接可管可控,且全网连续覆盖,以及端侧(终端)、传输、云端安全。

华为已在云侧和端侧拥有升腾、鲲鹏、麒麟等芯片,具备强大算力,叠加鸿蒙 *** 作系统高效、灵活的执行能力,将培育大量高价值应用。

鸿蒙 *** 作系统与华为“云+端”芯片形成强大合力,形成杀手锏应用。

从技术、生态两角度看, *** 作系统对于ICT厂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鸿蒙 *** 作系统的推出,对华为、对我国自主可控进程的意义不言而喻。

借助鸿蒙 *** 作系统,华为将在生态、硬件、先发+持续创新三方面体现竞争优势,成为5G+IoT产业领军。

1、基于微内核、分布式及跨终端的特性,HarmonyOS能更好的适应物联网时代的需求。

HarmonyOS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移动办公、运动 健康 、社交通信、媒体 娱乐 等)分布式 *** 作系统。

鸿蒙 *** 作系统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分布式”,即同一个 *** 作系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终端上运行。

通过“分布式多端协同身份认证”来保证“正确的人”、通过“在分布式终端上构筑可信运行环境”来保证“正确的设备”、通过“分布式数据在跨终端流动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来保证“正确地使用数据”。

在IoT硬件领域,HarmonyOS革命性的分布式技术,还能帮助硬件厂商实现“产品即服务”的产业升级。对应用开发者而言,鸿蒙更加方便快捷。

目前,华为单系统的安全能力已经做到极致,成为业界第一个且唯一在微内核领域通过了CCEAL5+认证的厂家。

2、开源吸引更多生态伙伴加入

华为从2012年开始研发鸿蒙 *** 作系统,鸿蒙OS以打造生态为目标,服务于华为的硬件产品。

2019年8月9日,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同时余承东宣布,HarmonyOS实行开源。

HarmonyOS采用Apache licence开源协议,该协议不仅鼓励代码共享,还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更容易吸引商业进入。

全球开发者均可以使用鸿蒙开源工具包开发各式应用。同时华为也拿出10亿美金作为基金,帮助全球开发者开发创新应用。

此前三星、微软、诺基亚均在闭源 *** 作系统的尝试中失败,而选择开源路线的google,其安卓系统成功抵抗住苹果的iOS系统,成为目前移动端用户最多的开源系统。

3、华为技术积累和海量生态是HarmonyOS发展的保障。

鸿蒙从与硬件的捆绑协同来看,亦类似于苹果;从免费开源的角度看,与安卓相像。

从财报拆分来看,苹果尽管不直接销售 *** 作系统,但是它通过 *** 作系统产生的增值收入超过了150亿美金;谷歌通过 *** 作系统相关的增值业务收入和授权收入超过几十亿美金。

HarmonyOS 20与IOS及安卓的区别:

无论是谷歌的安卓还是苹果的IOS,实现收入主要是通过广告和APP销售额提成两种模式。目前阶段鸿蒙系统能达到安卓70 80%水平,HMS生态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应用生态。随着后续HMS生态的逐渐成熟,凭借HarmonyOS庞大的终端数量,HMS生态有望成为华为新的收入引擎。

鸿蒙 *** 作系统有望在物联网时代加速国产化方案整合与整体落地进度,国产软硬件自主可控动能加速释放,华为自主可控阵营的合作伙伴有望在鸿蒙生态体系的快速扩张路径中持续受益。

HarmonyOS生态已经发展了美的、九阳、老板、润和软件和中科创达等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包括家居、出行、教育、办公、运动 健康 、政企、影音 娱乐 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

目前华为与全球TOP 200的APP厂商也在沟通合作,旨在为他们带来全新的跨终端设备的体验。

京东、百度、优酷、科大讯飞、金山办公等120多家知名应用厂商已开始基于HarmonyOS进行创新,让消费者获得颠覆性的智慧生活体验。

华为生态及整体自控主题相关公司包括金山办公,用友网络,金蝶国际等。东方通(中间件)、中科创达(系统开发),润和软件(多芯片平台适配)、常山北明(ISV)、诚迈 科技 (软件开发)、北信源(移动安全)、高伟达(金融云)等。

华为智慧生活APP活跃用户超过5,400万,智慧生活APP每日请求数超过108亿次,连接设备超过10亿台。随着HiLink与HarmonyOS的进一步统一,这或许有望进一步提升鸿蒙接入设备的数量。

鸿蒙OS未来将会承担起华为一系列包括电视、音箱、路由器、智能 汽车 等硬件产品的互联,乃至智慧城市的万物互联,组成更大的华为软硬件生态。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很不错,具体如下:
1更安全的保护措施。在新技术出现之初,它的技术力量几乎都集中在创新上,导致监管水平低下,这就使业界的兴奋、激进和政策、监管的滞后常常形成鲜明的对比。由于物联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价格下降,企业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这种创新和应用一旦普及,各种新技术的风险也突显出来。
2更普遍使用智能消费品设备。IoT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泛,从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等行业应用,到私人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是降低成本,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将是中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1918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8
下一篇 2023-06-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