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专业有哪些?(掌握这些专业,为你的未来做好准备)?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专业有哪些?(掌握这些专业,为你的未来做好准备)?,第1张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专业有哪些?(掌握这些专业,为你的未来做好准备!)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一所以信息科学和技术为主的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专业可供选择。
一、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有哪些专业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最为知名的专业之一,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系统、计算机软件工程等知识。
2、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是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学生可以学习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安全等知识。
3、通信工程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是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学生可以学习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通信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知识。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电子设备制造技术、电子元器件技术、电子电路设计、电子计算机系统设计、电路仿真技术等知识。
5、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另一个重要专业,学生可以学习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物联网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等知识。
二、为什么要选择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专业
1、专业课程设置完善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完善,课程内容结构合理,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
2、教学质量高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拥有一支由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组成的教学团队,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质量,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
3、就业前景好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计算机、软件、通信、电子信息、物联网等行业就业,就业前景相当不错,毕业生可以在计算机、软件、通信、电子信息、物联网等行业就业,就业前景相当不错。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四层架构以及每层架构主要解决的问题:

感知层:解决数据采集问题,负责感知外界信息和响应上层指令

网络层:接驳感知层和平台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

平台层:信息汇总、数据贯通,提升数据高效处理和云雾协同能力

应用层:用户接口,接收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决策

针对感知层,SpreadJS可有效解决数据采集、模板迁移,以及数据兼容性问题

(感知层基本架构)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国网公司曾多次强调,不搞推倒重来,不搞重复建设,即“少花钱、多办事”。因此,针对感知层搭建过程中的数据采集、统一感知接入和数据共享等问题,首先要做到与原设备和系统的数据完全兼容,并充分利用原设备和数据模板,唤醒和盘活存量设备及数据。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出现之前,这部分数据主要由电网数据采集员收集,通过各部门ERP系统进行填报、汇总,难免会出现由于现场设备终端种类众多、 *** 作系统不统一而导致的数据误差和接驳困难,更不要说去实现更高层面的业务协同和数据贯通了。

针对上述问题,利用SpreadJS的“在线Excel”特性就可以很好地解决。

Excel作为一款市面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数据分析及填报软件,具备功能强大,简单易学的特点,SpreadJS 同样具备上述优点,并提供高度类似 Excel 的 *** 作模式和UI,在不依赖任何Excel的组件下,实现数据填报、Excel 类报表设计、公式计算、图表可视化等功能,并可无损导入、导出 Excel 文件。

使用SpreadJS,可将原有系统数据(或Excel模板)转换为JSON格式,直接导入新系统中,不仅解决了原模板不统一,用料数据不一致,文件难以管理的问题,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Excel公式、图表,以及数据填报能力,同时所有报告的数据和模板都可以在后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储。

针对平台层,SpreadJS可为“数据中台”构建,提供高效的性能支撑

作为信息汇总和碰撞的地方,数据相通是其基本条件,而要做到数据贯通,必须要解决数据存储、检索、权限管理等问题,数据中心(或数据中台等)便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一个工作人员如果对其他专业系统不熟悉,加上没有通用的数据分析手段,面对那些已经经过信息化重新组织的业务数据,基本无从下手。

因此,打造数据中台,一定要从源端开始,建立数据从接入、存储到加工应用的规范化流转机制,实现数据同源,并减少重复存储,以此降低数据存储成本,以及数据重复加工产生的人力成本。

远光软件,作为专业的企业资源管理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开始全面布局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规划,打造针对电力行业的数据中台,并通过产业链管理、区域能源管理、能源网络管理、电力市场交易、综合能源服务和能源大数据管理六大业务服务能源新生态。

远光软件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布局

企业应用管理系统,作为远光软件数据中台的核心模块之一,正是以Excel的数据源为基础,以数据共享、在线协同编辑为目的,充分实现企业业务流程和内部数据闭环。

而SpreadJS的典型应用场景之一:在线协同编辑,则可以很好地满足远光软件关于“企业应用管理系统”构建的全部需求。

以SpreadJS开发的协同办公系统,具备协作效率高(多人协同编辑,无需等待),简单易用(类 Excel 的方式降低学习成本,最终用户极易上手),快速响应需求(无需IT、开发部门介入,业务部门自行完成)等特点,可有效助力企业从业务和数据双视角构建数据服务体系,为系统使用者提供数据调用、数据监控、数据分析与数据展现等服务,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流程规范化、数据业务化、数据服务化及服务共享化的支持。

扩展阅读《SpreadJS 在“泛在电力物联网”信息化系统开发中的作用》网页链接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联网发展的越发蓬勃。硬件联网也是靠着软件驱动,所以智能设备的性能很多时候是在考验设备的软件能力。

然而物联网的测试涉及面广,需要对APP/UI测试,还需要对协议,后台,接口进行测试,同时对硬件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测试,还有各,WIFI,蓝等模组测试。

针对目前物联网智能硬件测试从上到下环节众多,很难有专门的工具进行统一调度测试和管理,宏控协同测试系统为测试开发人员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协同自动化测试系统,帮助测试人员自下而上的完成物联网设备从底层的模块测试到集成测试,到最后的系统测试。

宏控协同测试系统支持V模型开发,提供需求导入和需求的管理,同时可以建立需求和测试用例的关联,还能提供与测试结果的追溯关系。

在测试用例管理阶段:提供用例的图形化编辑,子脚本的调用,用例的导出等

在测试执行阶段,对测试过程实时监督,同时可以选择执行测试用例数量和定时触发执行,支持测试的异常恢复……

移动便携设备,手机、平板是Android系统,在最底层传感器是检测模块。收集到的数据通过zigbee 发送给协调器,协调器给网关,最后到服务器,然后Android将服务器的数据外部调用(归根结底,还是与服务器的通信)。这时候用到的就是Web Service,而手机端就是客户端。完成这个调用,首先要在服务器端部署Web Service,之后再在客户端书写代码,访问接口,调用数据。把这个思路理清,接下来再去做,而我在这里首先将客户端的代码书写,服务器端在下一篇中给出详细的说明。

一、准备工作

1SDK中并没有Web Service的类库,这就需要第三方类库调用,就是koasp2,简单的说,你得先导入一个jar包。完成之后如下图。

2部署服务器端首先需要Tomcat,这是下一篇中才会用到的,我在这儿只是先把它准备好,客户端的简单调用用不到它。>

二、接下来就是代码的编写过程(注:这是客户端的)

1首先还是Manifest,给它一个网络访问权限

2书写xml布局文件(还是因为自己做得界面太丑,不粘了)

3书写Activity。新建一个类(这只是代码示例,需要写的就是这些,可以传多个参数),

public class CommonWebService {

// 所调用的WebService的终端

public static String endpoint = ">

// 所调用的WebService的地址

public static String ip = "192168121";

// 所调用的WebService的命名空间

public static String namespace = ">

// 所调用的WebService中的方法

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Infusion_METHOD = "MygetInfusion";

public void show_Infusion() {

new Thread(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定义命名空间

String nameSpace = ">

// 定义调用方法名称

String methodName = "query_Infusion";

// endPoint以及soapAction

String endPoint = ">

String soapAction = ">

// 指定WebService的命名空间和调用方法

SoapObject soapObject = new SoapObject(nameSpace, methodName);

// 生成调用WebService方法调用的soap信息,并且指定Soap版本

SoapSerializationEnvelope envelope = new SoapSerializationEnvelope(

SoapEnvelopeVER11);

envelopebodyOut = soapObject;

//并不是dotnet开发的Web Service

envelopedotNet = false;

// 输出

envelopesetOutputSoapObject(soapObject);

// 定义一个>

>

try {

transportcall(soapAction, envelope);

// transportcall(null, envelope);

} catch (IO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XmlPullParserException e) {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eprintStackTrace();

}

// 获取返回的数据

SoapObject object = (SoapObject) envelopebodyIn;

// 获取返回的结果

String result = null;

result = objectgetProperty(0)toString();

Message message = handler_shuyeobtainMessage();

messageobj = result;

handler_shuyesendMessage(message);

}

})start();

}

public static String reslut_shuye;

private static Handler handler_shuye = new Handl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Message(androidosMessage msg) {

// 将WebService得到的结果返回给TextView

reslut_shuye = msgobjtoString();

};

};

}

4在上述的代码中,需要注意的几点,你调用Web Service,你得先弄明白四个值:命名空间、调用的方法名称、EndPoint、SOAP Action。因为服务器端是自己部署,wsdl就要自己写,自己会部署服务器端了,这四个值也就一幕了然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想把握5g的红利不是不可以,但是得注意方向。

首先,2019年作为5g快速发展的一年,普通人想要把握红利应该从5g的根本上出发。那么什么是根本:

第一,5g发展,是需要大量的电,那么作为根本上的问题,电缆的组建跟安装无疑成为了重中之重。

第二,5g搭建的是互联网+的模式,比如4g火起来的时候,互联网+ 美食 的美团,饿了么火了,互联网+打车的滴滴软件火了,那么,作为5g的红利期,互联网+教育,跟互联网+金融也会火。

第三,5g发展的虚拟现实也会火,17年的时候VR火过一段时间,但是,后期却不火了,也是因为虚拟场景需要跟5g搭配,而不是用4g去建设。

第四,5g时代下的车联网,无人驾驶系统的发展,也是运用到了5g低延时的功能所开发的,以及所涉及的智慧城市+智能家具,都会有效的运用到5g。

所以说,5g时代必然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要想把握机会,应该从这几方面考虑,5g时代,一切皆可连接。

五G到了,明年全国商试用五G网络。

那什么是五G,本人只知道比4G快几十倍。好多行业要转行,要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联网改变了美国,五G的物联网将要改变中国,我还知道五G到来后一在有人的地方就有网络。下载一部电视剧只要几秒钟。朋友你兴奋吗?

多了,要转行的行业多了,在这里我也说不完全,你想想所谓的物联网就是万物联网什么都在网上。中国8亿网民目前大街小巷出去吃喝玩乐,是不是一部手机就可以支付,就可以上网。而且现在只是四G,到五G到了时候比较更快,网民更多。朋友你自己想一想,有多少行业要在网上。下面说一下,有多少种行业在网上发展。朋友请你住下看好吧?

1,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2,工作,好多人上班都在自己家里完成任务,效率更好更快更自由。

3,消售转行,会从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会岀现各试各样的消售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小到大的商品都可以在网上,销售。

4,岀行也要转,因为五G的到来大家的出行会更快,更方便。出租车,滴滴,拼车,马上沦为传统出行2具,不说了,太多太多的行业要转行朋友们,做好思想准备,千万别走在时代后面好吧?关于怎么提前做好准备,请往下看好吧朋友?

5g来啦,时代变了朋友,唯有不变的,就是变。学习是常态,不学习就要被时代淘汰。把握时代,发挥自己的个性,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只有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 社会 淘汰。以不变应万变,自己才能走在时代的前面。加油吧朋友们!

努力向前,岀路就在自己脚下。

个人观点,如有好感请关注留言和私信好吧朋友们?

5G网络马上到来,无非就是给那些在网络上做生意的人,对网络依赖高的行业。比如:物流 实时跟踪到站情况。 网店:发布产品 能快速上传到网店页面。

智能家居行业:以后的家,就是你不在家你也可以用手机通过5G网络快速的看到家里的情况,同时能在手机端控制家里的 扫地机器人 空调 电视机 监控 空气能 窗帘门窗等

2019年5G网络依然停留在实验网和预商用网的建设,之前设想的20年普及5G网络也只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才有的待遇。
所以,抓住这个时间差和信息差,创业者就能在5G这个风口上一飞冲天。
第一个行业:VR/AR行业。VR技术会是一个5G时代的新兴行业,在4G时代很多 科技 企业都想做,很多人也买了VR眼镜体验过VR给我们带来的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但是,4G时代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限制了VR的发展,因为要实现VR的画面就需要更快、更大的数据传输,而5G时代比4G提升了100倍(实验室数据),很明显,5G更适合VR的发展。比现在的主机 游戏 还刺激的VR/AR 游戏 当然也要跟着发展,未来不再需要屏幕,你的VR/AR眼镜就是你的屏幕,
甚至不需要手柄或键盘作为控制器,直接通过你的脑电波来进行 *** 控 游戏 。 游戏 领域必然带来巨大的变化与机会。为什么会发展VR和AR技术呢?人们会喜欢吗? 现在很多 游戏 出现了AR版,比如《愤怒的小鸟》以及即将发布的AR版《我的世界》,我觉得5G就是“身临其境”技术的开端。
第二个行业:物联网行业。现在限制物联网发展的依然是技术问题。生活上的“物联网”就是将所有的电子电器全部通过手机“连接”起来,比如空调、扫地机器人、窗帘、电饭锅、灯等等所有的一切都电子化,大大减轻了生活“劳动”的负担;工业上的物联网就是从生产、运输、运输、销售、售后服务等一体化大数据全程智能监控、智能反馈,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辅助建设智慧城市等。

VR/AR技术和物联网都是需要建立在可以传输大数据的基础上,越快越大越好。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把VR/AR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带到每一行业里面去,不管是办公等文职类职业,还是工业、农业或者第三产业,其实每个行业都适合,这就是5G带来的变化!其实5G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还有更多。

能有什么改变?无非就是网速变快了,就这样,看看片不卡了就这些!

多关注互联网,多了解一些信息。在决定。

投资者提问:

1、与广和通、移远通信相比,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2、公司在国内市场的拓展情况如何

董秘回答(移为通信SZ300590):

您好!1、 广和通、移远通信属于我司的产业链上游厂商, 业务上没有太多可比性;公司的竞争优势在于:成熟的研发团队、较强的软硬件开发能力、性能稳定的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等; 2、公司按照既定的策略和步骤拓展国内市场,具体情况可参考此前披露的半年报。 谢谢关注!


据了解,移远通信 为移为通信的上游, 但从其历年来的销售毛利率看,移为通信却是力压移远通信,看来作为移为通信的上游移远通信,并未取得更高的利润水平。

通过了解所知, 移远通信毛利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芯片属于蜂窝通信模块的核心原材料,芯片的原材料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例高达80%以上 。其中移远通信芯片供应商主要为高通公司、联发科等芯片厂商,高通公司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915%,联发科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重1008%。移远通信对上述两家的芯片采购量较大且占比较高,存在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同时由于芯片成本较高,直接导致了移远通信的销售毛利率低下。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移远通信,还是移为通信,其二者历年来的毛利率皆双双呈现了逐年走低的现象,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行内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剧所致,从而导致了销售毛利率的下滑。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 两家公司以价取胜,营收规模能够保持逐年扩张着实不简单,这与其所对应的物联网下游需求强劲有着大大的关联。


M2M 产业链主要包括零部件供应商、设备商、平台开发商和 M2M 服务商。 公司作为设备商将不同功能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并且与软件相结合提供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 公司客户群体主要是全球各地的无线 M2M 服务商,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来面向客户提供 M2M 服务,他们能够连接不同的运营商,形成全覆盖的 M2M 业务。平台开发商提供应用软件和应用平台以及嵌入式终端的软件。



公司当前主营业务为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研发、销售业务 。产品主要用于各种动静物体追踪业务,主要产品可以分为:车载信息智能终端、资产管理信息智能终端、个人安全智能终端、动物溯源管理产品:

M2M 终端设备被嵌入车队车辆、物品,或置于自然人身上,采集位置信息、驾驶习惯、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相关信息,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信息传送至 M2M 服务商服务器,M2M 信息需求客户通过终端登录平台软件,分析相关数据信息,实现精细化管理或者提供个人安全服务。


车载追踪通讯产品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公司追求多元化发展,因此近年来车载业务的比例在逐年缩小,与之对应物品追踪业务占比逐年提升。2019 年上半年车载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150 亿元,贡献了 55%的营收。物品追踪通讯产品营收 096 亿元,营收占比为 35%。

动物溯源为主的其他主营业务营收 027 亿元,营收占比为 10%。

个人追踪通讯产品自公司建立以来营收占比便逐年缩小,至 2019 年上半年该项业务完全退出。


预计未来 2-3 年公司海外业务将进行持续扩张,成为利润最大来源;同时国内业务维持“前瞻布局、小规模卡位”的思路,为后续国内市场的开拓做准备


商用车载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商用车管理和车辆保险行业。在商用车管理中嵌入式无线 M2M 终端设备主要应用于对车辆路线、工作状况监控、车辆调度、物流车队管理。

发达国家商用车管理的商业模式成熟,市场渗透率存在稳定提升的空间。 欧美发达国家是车队管理的前两大市场,根据 BergInsight 的预测,北美市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80 万台,预计 2020 年将达 1270 万台,CAGR170%。 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98%提升至 2020 年的 392%。欧盟地区 2015 年全年发货量 530 万台,预计2020 年将达 1060 万台,CAGR149%。商用车使用无线 M2M 渗透率从 2015 年的 181%提升至 2020 年的 344%。


UBI 车险主要在欧美地区运用,后装市场仍有很高的提升空间 。2018 年意大利 UBI 渗透率已达 16%,是全球 UBI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这与意大利政策强制要求有关。2014 年全球渗透率 2%,欧洲和美国的渗透率只有 4%,PTOLEMUS 预计到 2020 年欧洲和美国渗透率将分别达到 19%和 26%。UBI 对嵌入式终端信息采集、信息传输的性能要求较高,而盗抢险对嵌入式终端采集驾驶习惯信息要求相对较少,但对于找回相关信息采集性能要求较高。基于以上险种特性,随着未来车辆保险市场的发展,理论上各种类型、各种应用的机动车辆均需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基于车辆保险的嵌入式 M2M 终端市场广阔


受 汽车 电子化和车联网发展推动,家用车嵌入式 M2M 发展有望启动。 家用车、轻型车等 汽车 目前使用嵌入式 M2M终端设备比例仍较少,随着新能源 汽车 和 汽车 电子化的普及,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发展空间广阔,根据 GSMA 的统计,2012 年包括嵌入式设备、集成式设备、辅助连接设备在内的民用车全球 M2M 市场容量为 131 亿欧元,而到 2018年市场容量将达到 400 亿欧元。2018 年全球预计有近 3600 万新车将搭载嵌入式移动技术,渗透率达 31%,并远远超过其它连接方式的增长率,2025 年绝大多数新车都会前装连网。


政策推动海外车联网发展,带动家用车 M2M 设备发展。 2018 年 3 月起,欧盟地区销售的所有轻型车新车配装 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eCall 系统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轻型车安装嵌入式 M2M 终端设备实现和公共系统的信息通信。一旦出现交通事故等情况,M2M 终端设备将自动把现场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最近的公共安全应答服务点。有利于在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下节省大量救援时间。eCall 系统的标配能够促进 M2M 设备在民用车领域的渗透。带动民用车载 M2M 市场的发展。


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车载 M2M 设备的应用领域发展较晚,功能需求简单 。主要起到追踪、追查(TrackandTrace)作用,中国市场相当数量的 M2M 终端设备还属于低端设备。 汽车 厂商追踪、追查功能的 M2M 装置直接前装至 汽车 内部。

中国作为 汽车 大国,车联网时代有望弯道超车,车载 M2M 设备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随着 UBI、车队管理和家用车车载追踪业务的发展,M2M 设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 BergInsight 的研究报告,中国交通客车、卡车使用 M2M 终端的数量,将由 2014 年的 210 万台增长至 2019 年的 590 万台,复合增长率为 2295%。其中商业车辆(卡车、公共 汽车 )使用 M2M 渗透率,将由 2014 年的 9%提升至 2019 年的 198%。

公司在国内竞争策略以低成本抢占市场份额为发展目标。 目前业务集中于车辆管理、车队、物流、集装箱物品、融资租赁。目前国内后端 OBD 多用于追踪追查,功能拓展还在初级阶段,整体渗透率较低。因此公司也与国内车企建立联系,寻求导入 T-box 前装业务的机会。

现状: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09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 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 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在物联网应用服务业领域,整体上我国物联网应用服务业尚未成形,已有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各行业或企业的内部化服务,未形成社会化、商业化的服务业,外部化的物联网应用服务业还需一个较长时期的市场培育,并需突破成本、安全、行业壁垒等一系列制约。
综上所述,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物联网产业形态和爆发点,物联网有形成巨大市场的潜力,但潜在空间转化为现实市场还需要较长时间培育,关键点是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形成新兴业态和新增市场。我们预计,“十二五”期末我国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5000多亿元规模,而真正可能形成万亿元级规模的时间节点预计在“十三五”后期。

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

智能电网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实现收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海量信息数据的可靠信息技术,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技术,具备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电网运行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快速响应的智能调度技术,电能量消费与预测技术,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的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规划控制技术,包括电能质量、功率因数、相位、故障事件、变压器和线路负荷等数据在内的参考量测技术及相关传感器技术等。

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智慧电网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电网中,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但主要是机电类传感器,其获取的方法往往是物理方法,传递的信号往往是模拟量,这就决定了它往往是通过电缆进行传输。智能传感器不但涉及传感技术,还与微机械、微电子、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直接相关。

它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将所需获取的信息直接转变为光信号或者电信号,输出为数字量。智能传感器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和分析能力,可以对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再向上一级传递,避免了上级设备对于信息的处理量过大,也节省了网络流量。

物联网技术中,信号一般使用光缆进行传输,对于设备内部的状态量等不便于直接连线传输的信号,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在主站,由于传输来的数据为数字量,就避免了繁杂的数据转换和处理工作,这些优势应当发挥。但是,电网对于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特别在信息传输方面。

如果是在民用或者商用行业,信息传递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物联网当前的可靠性水平便可以胜任。但对于电网来说,错误信息传递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可能导致电网中自动装置的错误动作,切断正常运行的大量负荷,或者电能计量出现重大失误等。在可靠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优势——信息传递将难以发挥作用,这也就相应导致了在网络层之上的应用层无法应用于智能电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002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