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设立和运行管理规定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设立和运行管理规定,第1张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创新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简称试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管理局(简称管理局)运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管理局是在试验区履行相应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法定机构,具有机关法人资格。法定代表人为管理局局长。管理局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实行与国际接轨的企业化管理和专业化运作。第二章 主要职责第三条 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为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试验区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打造新时代中国教育开放发展新标杆的集中展示窗口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先行区,为中国和海南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作出重要贡献。具体职责如下:
(一)履行相应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具体负责园区规划、综合协调、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产业发展、投资促进、制度创新、企业(机构)服务等工作,承担法定授权和委托的行政审批与管理职能。
(二)引进国内外一流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引进境外高水平理工农医类大学和职业院校独立办学,支持高校发展符合国家战略和海南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科专业。
(三)协调指导试验区内高校办学,支持高校在教育开放、人事管理、招生制度、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更具活力、更有竞争力的办学体制机制。
(四)以区内一流教育资源为依托,推动创新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际教育相关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建设“产、教、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五)创新试验区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统筹推进试验区基本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共享设施的运营维护,以及教育、医疗、商业等公共配套服务。
(六)服务与支持陵水黎族自治县(简称陵水县)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试验区与陵水县的深度融合,让陵水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第三章 运行机制第四条 省政府主要通过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对管理局进行领导。领导小组负责重大问题决策和统筹协调,管理局负责执行落实,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工作。管理局实行局长负责制,局长办公会为管理局决策机构。管理局加挂“海南陵水国际联合学院”牌子,按“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方式运行管理。第五条 设立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试验区开发建设和市场化投融资的平台公司,具体承担区内土地一级开发、资金融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运营管理等。管理局代表省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第六条 行政审批和管理事项的下放和委托。依照法定程序,管理局承接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陵水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下放或委托管理局行使的行政审批和管理职能。试验区内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依法依规实施“特别极简审批”。第七条 与陵水县的事权划分。管理局主要履行相应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陵水县予以配合;陵水县主要履行社会管理和管理局无法履行的其他职能,具体包括行政执法、市场监督、社会稳定、生态环保、公共安全、民生保障以及拆迁安置等,管理局配合。第四章 人员配备和人事管理第八条 班子配备。管理局设局长1名(由省教育厅厅长兼任),副局长3名(其中1名由陵水县县长兼任),总教务长1名(技术类特聘岗位,属班子成员);另外2名副局长和总教务长由局长提名,省政府批复同意后由管理局任命,实行合同制聘任。第九条 管理局享有独立的用人自主权,按照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实行市场化为主、多种用人方式并存的用人机制。实行岗位员额管理,暂定授薪岗位员额50名,未来管理局可根据发展需要增加。第十条 建立与绩效目标相适应的薪酬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全员聘用、竞争上岗、以岗定薪”的绩效激励制度。除省里选派的兼职员外,在薪酬总额范围内,管理局自主决定人员聘用、岗位设置、薪酬标准。薪酬总额以核定岗位员额为基础,在五年过渡期内,省财政按照不超过省级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2倍核定,超过2倍部分由管理局通过企业化运营方式解决。第五章 财政和投融资管理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盆地经历了多幕裂谷期、区域热沉降期和新构造活动期3个阶段(表4-1),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沉积断陷。随着地质事件演化,不同阶段的原型盆地在纵向上叠加形成叠合断陷。

(一)深水区存在三大构造演化阶段

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古近纪断陷,早期充填地层是陆相的河流-湖泊型沉积,晚期充填的地层在空间上有一定的分区性,包括河流-湖泊型的陆相、海相和海陆过渡相地层;早-中中新世以热沉降为主,属大陆边缘型拗陷沉积;新构造活动以晚中新世以来,叠加有印藏碰撞、菲律宾板块碰撞而导致的快速沉降、沉积及其变形。

1古近纪裂谷期

裂谷期主要发生在古近纪,呈现多幕裂陷和空间上的迁移特征,深水区小凹陷以半地堑结构为主,白云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三大凹陷以复合型地堑结构为主要特征,充填了古近系古新统、始新统和渐新统地层(表4-1-1)。

(1)早裂谷期:古新世裂谷早期,发育孤立分散的断陷,区域上为粗碎屑充填。只在浅水区局部认为存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目前还没有钻遇,在地震剖面上与上覆始新统难于区分。

(2)中裂谷期:时代上相当于始新世,对应地层相当于珠江口盆地文昌组和琼东南盆地的始新统,在陆坡深水区钻井虽然没有钻遇始新统地层,但相同的区域构造演化推断深水区也发育有该套地震,并通过与浅水区始新统地震反射特征的类比分析确定了深水区始新统地层的发育(图4-1,图4-2)。

表4-1 珠江口、琼东南盆地地层与盆地演化对比表

图4-1 南海北部深水区始新统地层地震反射特征

上图为白云凹陷地震剖面,下图为北礁凹陷地震剖面

图4-2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始新统地层时间域厚度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文昌组和琼东南盆地的始新统地层

由图4-2可以看出,始新世期间,南海北部深水区东、西部始新统地层分布相对独立,各自形成了东部的白云凹陷区以及西部的乐东-陵水凹陷区和松南-宝岛凹陷区三个较大的沉积中心,中间夹杂分布零星、局部的一些小沉积中心。

(3)晚裂谷期:时代上相当于渐新世,在大陆架上对应地层相当于北部湾盆地涠州组、在珠江口盆地陆架和深水区均为恩平组和珠海组,琼东南盆地的崖城组和陵水组(图4-3、图4-4)。

在深水陆坡区,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已钻遇该套地层,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崖南凹陷、宝岛凹陷周边也钻遇。晚裂谷期南海北部深水区的沉积和沉降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珠江口盆地神狐隆起和琼东南盆地的南部隆起局部地区外,广泛接受了渐新统沉积,其中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沉积厚度最大,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也由单独发育的洼陷逐渐合并为一个凹陷。该套地层沉积时断裂作用趋于减弱,构造活动具有断坳过渡性质,沉积相研究表明,该时期已出现明显的海进过程,发育了从海陆过渡相到浅海相的地层。

图4-3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下渐新统地层时间域厚度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组和琼东南盆地的崖城组地层

图4-4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中上渐新统地层时间域厚度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珠海组和琼东南盆地的陵水组地层

2早中中新世区域热沉降期

区域热沉降期开始的标志为断陷沉积之上可连续追踪的区域性破裂不整合面,标志着岩石圈伸展断陷作用的终止。自古近纪末起,构造性质由裂谷作用转换为热沉降作用,该期断裂作用不活跃,沉降幅度和速度相对降低,地层厚度相对小,在区域上形成白云凹陷主洼和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两大沉积—沉降中心(表4-1,图4-5)。而且此时华南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突然停止(李平鲁等,1994)。

图4-5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热沉降期地层时间域厚度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珠江组+韩江组和琼东南盆地的三亚组+梅山组地层

3晚中新世以来新构造活动期

晚中新世末或上新世以来,深水陆坡区区域构造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且东、西部表现出显著差异(图4-6、图4-7)。

白云深水区构造活动性增强,表现为快速的沉降、快速的沉积、显著的晚期断裂作用(图4-7)。快速的沉降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隆升引起的均衡补偿,快速的沉积由于古珠江为该区提供了大量的物源,断裂作用主要起因于菲律宾海扩张所产生的北西向挤压作用。快速的构造沉降和相对欠补偿的沉积补给造成深水区的形成和陆坡形成。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构造期构造活动表现为快速沉积沉降,沉积地层很厚,但断层活动很弱(图4-7)。该期喜马拉雅山强烈隆升,导致整个云贵高原隆升,红河像巨大的传送带,把物源区剥蚀的地层搬运到莺歌海盆地,并进一步搬运至琼东南盆地,为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区提供了大量物源。同时来自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北东向挤压作用,被红河断裂-越东断裂所转换和隔挡。在该断裂带以西的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形成走向南北的成排、成带的反转背斜,而琼东南盆地地层产状平缓,没有强烈的挤压褶皱和断裂。同时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东侧构造活动趋于沉寂,来自菲律宾板块向西俯冲碰撞的北西西向纵张应力通过珠江口盆地传递到琼东南盆地时已经很弱了。

图4-6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构造期地层时间域厚度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粤海组-海底和琼东南盆地的黄流组-海底

图4-7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新构造期底面时间域构造图

说明:对应于珠江口盆地的粤海组和琼东南盆地的黄流组底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海域的新生代岩浆和火山活动与其构造演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古近纪的岩浆活动与陆缘张裂作用有关,新近纪初期的岩浆和火山活动与南海扩张有关。新近纪—第四纪火山岩集中在珠三坳陷北部、珠二坳陷东部的隆起带和东沙隆起的南缘,规模相对较大,跨度达数十千米。珠江口盆地的火山岩表现为从含较多中酸性岩石的钙碱性系列向碱性和拉斑玄武岩发展、岩浆中深源物质逐渐增多的趋势。晚中新世开始岩浆活动活跃,晚上新世到更新世达到高峰,以大规模的中基性火山喷发为特征(周蒂等,2005)。南海扩张停止以后,尤其是上新世以来,陆缘岩浆活动频繁(Lee et al,1998;Ru&Piggot,1986),形成了一条北东东向的断续的火山岩带,岩性主要为玄武岩。这一特征将决定南海北部陆缘现今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较高。

(二)发育三大继承性叠合凹陷

1构造单元划分

南海北部深水区三级构造单元划分为3个(低)凸起、3个隆起和9个凹陷(图4-8)。3个(低)凸起分别为云开低凸起、北礁东低凸起和北礁西低凸起,3个隆起分别为珠江口盆地西南的神狐隆起、南部隆起和琼东南盆地南部的永乐隆起,9个凹陷分别为白云凹陷、荔湾凹陷、开平凹陷、顺德凹陷、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北礁南凹陷、北礁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

图4-8 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构造单元图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包含4个凹陷:白云凹陷、荔湾凹陷、开平凹陷、顺德凹陷,荔湾凹陷为本项目新发现的凹陷;琼东南盆地划分了5个凹陷:长昌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北礁南凹陷、北礁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与以往凹陷划分不同的是分别将前人划分方案中的乐东凹陷和陵水凹陷、松南凹陷和宝岛凹陷这四个凹陷划分为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另外,在琼东南盆地南部,北礁凹陷南侧还新发现了一个北礁南凹陷。

各凹陷统计结果表明(表4-2,图4-9),无论是分布面积,还是最大沉积厚度和平均厚度,白云凹陷、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三大凹陷均明显大于其他6个凹陷。白云凹陷的面积超过了15000km2外,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的面积也超过和接近了8000km2;这三大凹陷最大沉积厚度均超过了10000m,平均厚度也超过了7000m。

通过区域构造背景、盆地演化特征和石油地质条件初步分析,南海北部深水区发育有白云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和乐东-陵水凹陷三个大型继承性凹陷。

表4-2 南海北部深水区各凹陷新生界要素统计表

图4-9 南海北部深水区各凹陷面积、厚度对比柱状图

2发育三个大型继承性凹陷

根据南海北部深水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积累的近8×104km地震资料,特别是近年来本项目实施采集的2×104km的高品质地震测线,结合重磁等地球物理场特征揭示了深水区盆地自新生代以来各个演化阶段凹陷的发育和分布特征。

除了珠江口盆地的白云凹陷外,南海北部深水区在琼东南盆地还发育两个与之相当的大型凹陷,分别为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3个凹陷不仅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还具有继承性发育的特征。

始新统沉积期间,南海北部深水区出现若干个沉积中心(图4-10)。东部的珠江口盆地以白云凹陷为沉积中心,最大沉积厚度为4300m,沉积厚度大于1000m的面积达5840km2;西部的琼东南盆地则出现了3个沉积中心,分别为乐东-陵水凹陷、松南-宝岛凹陷和北礁凹陷,其中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规模较大,最大沉积厚度分别为2500m和1900m,沉积厚度大于1000m的面积达3145km2和1496km2。顺德凹陷和开平凹陷始新统沉积范围小,厚度小。

图4-10 南海北部深水区始新世+下渐新世时间域厚度图

对应于珠江口盆地文昌组+恩平组和琼东南盆地始新统+崖城组地层

早渐新世,深水区的凹陷保持了继承性发育特征(图4-11),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分别沉积了恩平组和崖城组。相对白云凹陷而言,深水区西部的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沉积范围和厚度均显著增大,沉积最大厚度均超过2000m。琼东南盆地的北礁凹陷和珠江口盆地的顺德凹陷和开平凹陷,尽管沉积范围较始新统沉积期间有所扩大,但总体分布面积和沉积厚度仍较有限。

晚渐新世期间,白云凹陷、乐东-陵水凹陷和松南-宝岛凹陷的沉积范围和厚度进一步扩大,从整个古近系时间域厚度图(图4-11)来看,南海北部深水区发育的三大凹陷中白云凹陷的分布面积最大,达到了现今该凹陷的大致规模,乐东-陵水和松南-宝岛凹陷的沉积厚度最大,分别为1950m和3700m。其他凹陷无论是沉积厚度,还是分布范围与三大凹陷均有明显差距。

从整个新生界沉积厚度来看,基本保持了古近纪沉积中心分布的格局,三大凹陷继承性发育分别形成深水区东部的沉积-沉降中心和深水区西部两个沉积-沉降中心(图4-12)。三大凹陷无论从沉积厚度还是沉积范围来看,规模基本相当。

图4-11 南海北部深水区古近纪时间域等厚图

图4-12 南海北部深水区新生代时间域等厚图

(三)主要凹陷结构分析

1白云凹陷结构分析

白云凹陷在剖面上属于大型碟型凹陷,表现出复式地堑结构特征。凹陷两侧主要断裂断距小,且不控制沉降中心,沉降中心位于地堑中央,沉积作用表现为中间厚两翼薄的锅底形。有学者推测其与地壳的强烈韧性减薄和颈缩变形有关(孙珍等,2005)。

白云凹陷及其邻区文昌组沉积期为断陷期,存在多个洼陷,最大沉积厚度达6000m,周边各洼陷都呈南断北超的半地堑结构,其中位于白云凹陷边缘的半地堑结构更为清晰,而位于凹陷中心的主洼为复式地堑结构(图4-13)。

始新统文昌组在剖面上的形态也较清楚。洼陷之间彼此相连,形成统一的大凹陷,内部沉积体系虽有多个中心,但彼此相连,总体上呈现多洼共存的格局。恩平组沉积期为断坳期,断裂活动明显减弱,热沉降特色加强,但沉积沉降厚度不大,最大达2000m;珠海组-中新统为坳陷期,具统一凹陷特征;上新统—第四系具陆坡盆地特征。

图4-13 过白云凹陷地质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4-1-8中A)

2顺德凹陷和开平凹陷结构分析

顺德凹陷和开平凹陷由多个半地堑组合而成,在剖面上具典型箕状半地堑特征(图4-14)。始新统沉积期间,凹陷仅仅出现个别鱼鳞坑状的半地堑结构,至恩平组—珠海组沉积期间,凹陷面积逐渐扩大,但无论是其凹陷的分布面积还是沉积厚度,均远比白云凹陷小得多。

图4-14 过顺德凹陷和开平凹陷地质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4-1-8中B)

3松南-宝岛凹陷、北礁凹陷结构分析

松南-宝岛凹陷剖面上表现为早期的半地堑被后期地堑改造的结构特征,早期为一北断南超的半地堑结构,后期受到南部边界断裂的活动,逐渐改造成为地堑结构(图4-15)。北礁凹陷剖面上表现为典型的箕状半地堑结构,南部的边界断裂控制了整个凹陷的沉积作用,为一南断北超的半地堑结构(图4-15)。

松南-宝岛凹陷始新统期间断陷作用也以北东向为主,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积中心,呈串联分布;崖城组沉积期间,两个独立的沉积中心逐渐合并,至陵水组沉积期间,两个独立沉积中心联成一体。与西部乐东-陵水区不同的是,松南-宝岛凹陷陵水组沉积厚度最大,始新统次之,崖城组沉积厚度最薄。北礁凹陷整个断陷期一直保持着北东向边界断裂控制的箕状半地堑样式,断陷期凹陷面积不断扩大,三套地层厚度变化与松南-宝岛凹陷类似。

图4-15 过松南-宝岛凹陷、北礁凹陷地质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4-1-8中C)

4乐东-陵水凹陷结构分析

前人曾将乐东-陵水凹陷划分为两个单独的凹陷,本研究认为乐东-陵水凹陷中部发育北西走向的次级低凸起,该次级低凸起古近系沉积剥蚀明显,但仍有一定残留厚度,因此将乐东-陵水凹陷划分为一个统一的凹陷。

乐东-陵水凹陷在剖面结构上表现为典型的地堑结构(图4-16),这种地堑结构既不同于半地堑,也不同于白云凹陷的复式地堑结构。

乐东-陵水凹陷在始新统沉积期间接受统一的北东向为主的断陷作用;崖城组沉积期,乐东地区西部受到红河断裂带的左旋走滑作用影响,叠加了北西向的断陷沉积作用;陵水组沉积期间,乐东-陵水凹陷逐渐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积中心。总体而言,乐东-陵水凹陷断陷期三套地层中,崖城组的沉积厚度最大,乐东西部近红河断裂处最为显著,始新统地层厚度次之,陵水组地层相对最薄。

图4-16 过乐东-陵水凹陷地质剖面图(剖面位置见图4-8中D)

1、如需安装宽带,推荐您办理联通的宽带,联通宽带网速快、信号强、覆盖面广、资费低。您可根据需求选择宽带/固话单产品、宽带+固话、宽带+4G、宽带+5G等产品。

2、如您想了解所在位置是否可以安装宽带,为了更节省您的时间又能详细与您介绍优惠资费,您可登录联通网上营业厅,选择对应地区的宽带资费进行预约,我们将安排客户经理与您联系详谈。

温馨提示:部分地市暂不支持网上预约办理,建议您本人带上有效证件前往附近联通自有营业厅咨询办理,具体情况以当地政策为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088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