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连核电站的建设

关于大连核电站的建设,第1张

核电站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开工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中国首次一次同意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
该电站还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是大连也是辽宁省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投资项目。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约五百亿元人民币,采用国内首个具有自主品牌的CPR一000核电技术路线。一号机组主体工程计划近期开工,并于二0一二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该项目建成后,日发电量将达到九千六百余万千瓦时,年实现税收约八亿元人民币。一、二号机组有效建造工期为五十八个月,三、四号机组有效建造工期为五十六个月。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大连市建设投资公司,按照百分之四十五、四十五和十的股比投资组建,负责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其中,项目建设和前五年运营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主负责,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全面参与。工程建设由项目公司通过委托协议委托中广核工程公司管理,中电投电力工程公司全面参与。
中新网深圳7月25日电(记者 郑小红)国家发改委日前在大连召开红沿河核电项目开工准备会议,认为启动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核准工作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
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中广核集团公司董事长钱智民等出席会议,听取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总体情况和核安全、可研报告审查情况的汇报。
张国宝指出,红沿河核电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经历了近30多年,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启动项目核准工作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本次会议后将尽快启动项目核准工作。红沿河核电项目是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核电自主化项目,也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骨干项目,通过工程的建设与实施,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化能力和装备制造业的水平,对于促进中国核电事业发展意义重大。本项目一次开工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也标志着“十一五”期间中国核电进入快速、稳步发展的重要时期,核电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刘国强表示,红沿河项目的建设对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促进辽宁省融入环渤海经济区又快又好发展,带动省内装备制造业拓展新的领域、进入新的层次将发挥重大作用。辽宁省政府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红沿河项目主体工程在国家要求的日期内开工建设。
钱智民说,作为红沿河项目的股东方之一,中广核集团将继续发挥已有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全力做好红沿河核电项目的各方面工作,为红沿河核电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并在项目开工后继续履行好为主建设红沿河核电站的责任,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根据中核集团与辽宁省政府日前签署《共同开展核电建设的框架协议》,中核集团公司在符合国家核电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在辽宁省渤海湾一带开展核电建设的前期工作,并在核技术应用、核电相关配套产业、铀资源开发、百万千瓦级国产化核主泵开发等方面进行长期、全面合作,促进双方在核技术应用、机械制造、电子等产业共同发展。还将在辽宁开展核能海水淡化项目建设。
辽宁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曾为中国经济建设作出过特殊贡献。现阶段电源结构中,火电比重过大,这种格局不仅受到资源储量和开发的制约,而且受到环境容量和运输能力的严重限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
国家发改委同意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调整建设规模
中新社深圳一月二十日电(记者郑小红)国家发改委本月初下发《关于调整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建设规模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同意辽宁红沿河核电工程调整建设规模,一期工程按建设四台百万千瓦机组开展前期工作。
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十九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新闻发言人张炜清表示,国家此举是为进一步推进第二代改进型核电项目自主化工作,便于装备国产化工作的组织,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红沿河核电一期工程由原计划的二台百万千瓦机组调整为建设四台百万千瓦机组后,仍将由中广核集团为主负责工程建设和前五年的运营,四台机组全部采用集团的CPR1000技术。
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项目,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市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分期建设,并留有再扩建余地。一期工程核电机组采用中广核集团二十多年来经过渐进式改进和自主创新形成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的建设将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工程管理,中电投工程建设分公司全面参与。项目参照和借鉴岭澳核电站二期的模式,确定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的目标和建设方案。

自1951年12月美国实验增殖堆1号(EBR-1)首次利用核能发电以来,世界核电至今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

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世界核电运行机组共有440多台,其发电量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6%。

在发达国家,核电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核电已成为一 种成熟的能源。

中国的核工业已也已有40多年发展历史,建立了从地质勘察、采矿到元件加工、后处理等相当完整 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已建成多种类型的核反应堆并有多年 的安全管理和运行经验,拥有一支专业齐全、技术过硬的队伍。

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是一项复杂的技术。

中国目前已经能够设计、建造和运行自己的核电站。

秦山核电站就是由中国自己研究设计建造的。

2007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6286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592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461%和1439%。

田湾核电站2台106万千瓦的机组分别于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运,中国核电运行机组达到11台,运行总装机容量达9078万千瓦。

截至2007年底,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13亿千瓦,全国电力供需继续保持总体平衡态势。

同时,随着田湾核电站两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投产,目前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已达885万千瓦。

2007年全国水电、火电装机容量均保持超过10%的增长,分别达到145亿千瓦和554亿千瓦。

而风电并网生产的装机总容量则实现翻番,达到403万千瓦。

中国对于核电的发展已经开始放宽政策,长期以来,中国官方一直强调要“有限”发展核电产业。

而在2003年以来,中国出现了全面性能源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关于大力发展核电产业的呼声日益强烈。

高层关于发展核电的这一最新表态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它确立了核电产业的战略性地步,不但对解决中国长期性的能源紧张有积极意义,而且也是和平时期保持中国战略威慑能力的理想途径,可谓“一箭双雕”。

从核电发展总趋势来看,中国核电发展的技术路线和战略路线早已明确并正在执行,当前发展压水堆,中期发展快中子堆,远期发展聚变堆。

具体地说就是,近期发展热中子反应堆核电站;为了充分利用铀资源,采用铀钚循环的技术路线,中期发展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核电站;远期发展聚变堆核电站,从而基本上“永远”解决能源需求的矛盾。

国际核电企业以日系为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富士财团的日立―美国通用、日本三井财团的东芝―美国西屋、日本三菱财团的三菱重工―法国阿海珐。

日本在核电技术和市场的垄断雏形已经出现,中国加快发展核能应用的能源战略调整必然受制于日本。

编辑本段核电技术方案

纵观核电发展历史,核电站技术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即:

第一代核电站

核电站的开发与建设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

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1957年,美国建成电功率为9万千瓦的shipping port 原型核电站,这些成就证明了利用核能发电的技术可行性。

国际上把上述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称为第一代核电机组。

第二代核电站

上世界60年代后期,在实验性和原型核电机组基础上,陆续建成电功率在30万千瓦的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等核电机组,它们在进一步证明核能发电技术可行性的同时,使核电的经济性也得以证明。

上世纪70年代,因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的大发展。

目前世界上商业运行的四百多座核电机组绝大部分是在这段时期建成的,习惯上称之为第二代核电机组。

第三代核电站

上世纪90年代,为了解决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严重事故的负面影响,世界核电业界集中力量对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进行了研究和攻关,美国和欧洲先后出台了“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即URD文件(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即(EUR)文(European utility requirements document),进一步明确了预防与缓解严重事故、提高安全可靠性和改善人因工程等方面的要求。

国际上通常把满足URD文件或EUR文件的核电机组称为第三代核电机组。

对第三代核电机组要求能在2010年前进行商用建造。

第四代核电站

2000年1月,在美国能源部的倡议下,美国、英国、瑞士、南非、日本、法国、加拿大、巴西、韩国和阿根廷等十个有意发展核能的国家,联合组成了“第四代国际核能论坛”(GIF),于2001年7月签署了合约,约定共同合作研究开发第四代核能技术。

根据设想,第四代核能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将更加优越,废物量极少,无需厂外应急,并具备固有的防止核扩散的能力。

高温气冷堆,熔盐堆,钠冷快堆就是具有第四代特点的反应堆。

第一代核电站为原型堆,其目的在于验证核电设计技术和商业开发前景;第二代核电站为技术成熟的商业堆,目前在运的核电站绝大部分属于第二代核电站;第三代核电站为符合URD或EUR要求的核电站,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第二代有所提高,属于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第四代核电站强化了防止核扩散等方面的要求,目前处在原型堆技术研发阶段。

中国核电分布

一、秦山核电站(中核)

秦山核电站地处浙江省海盐县。

秦山一期

[1]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NP3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1×30万千瓦,设计寿命30年,综合国产化率大于70%,1985年3月浇灌第一罐核岛底板混凝土(FCD),1991年12月首次并网发电,1994年4月设入商业运行,1995年7月通过国家验收。

经过十多年的管理运行实践,实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人才,为中国核电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

[2]一期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工程)是中核集团在秦山地区规划建设的国产化百万千瓦级核电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海盐县方家山,距离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反应堆约600米,项目规划容量为2×110万千瓦。

2008年3月4日,经国家发改委立项通知,该项目工程全面展开。

方家山核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已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厂址安全分析报告也已通过环境保护部评审。

预计核岛负挖工程将于2008年7月底结束,并在今年岁末具备正式开工条件。

方家山扩建项目使用国际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计划工期60个月,预计其1、2号机组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正式投产。

届时,秦山核电公司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30万千瓦,每年向华东电网输送的电力超过160亿度。

秦山核电站目前营运一台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

方家山扩建项目竣工后,秦山核电站将形成一台30万千瓦机组和两台100万千瓦机组的“1+2”群堆运行格局,其营运管理也将实现从原型堆到商业堆的重大跨越。

秦山二期核电站及扩建工程

[3]二期工程及扩建工程,采用中国CNP65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 65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二期约55%,二扩约70%,1#、2#机组先后于1996年6月和1997年3月开工,经过近8年的建设,两台机组分别于2002年4月、2004年5月投入商业运行,使中国实现了由自主建设小型原型堆核电站到自主建设大型商用核电站的重大跨越,为中国自主设计、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将对促进中国核电国产化发展,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二期扩建工程(3、4号机组)是继由中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和自主运营的首座国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工程(1、2号机组)建成投产后,在其设计和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扩建工程,是“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65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在浙江省海盐县秦山核电二期1、2号机组以西约300米处的预留扩建场地建设。

秦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2006年4月28日开工, 3号机组计划于2010年12月建成投产,4号机组力争2011年年底投产。

届时,秦山第二核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60万千瓦,每年可向华东电网输送超过160亿千瓦时的电力。

秦山三期核电站

[4]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采用加拿大成熟的坎杜6重水堆技术(CANDU 6),装机容量2×728兆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55%,参考电厂为韩国月城核电站3号、4号机组。

1号机组于2002年11月19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2年12月31日投入商业运行。

2号机组于2003年6月12日首次并网发电,并于2003年7月24日投入商业运行。

2005年9月22日,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中广核)

大亚湾核电站是采用法国M31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84 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不足10%,1987年8月7日工程正式开工,1994年2月1日和5月6日两台单机容量为984MWe压水堆反应堆机组先后投入商业营运。

三、岭澳核电站(中广核)

岭澳核电站位于广东大亚湾西海岸大鹏半岛东南侧。

一期工程,采用中国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99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30%,于1997年5月开工建设,2003年1月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2004年7月16日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二期工程,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1号和2号机组综合国产化率分别超过50%和70%,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两台机组计划于2010年至2011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三期工程,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预计2011年开工建设。

四、田湾核电站(中核)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田湾,厂区按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规划,并留有再建2至4台的余地。

一期工程,采用俄罗斯AES-91型压水堆技术,装机容量2×106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0%。

于1999年10月20日正式开工(FCD),单台机组的建设工期为62个月,分别于2007年5月和2007年8月正式投入商运。

二期工程3号和4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动,单机容量均为100万千瓦。

三期工程5号和6号机组的建设已启功,采用中国二代加CPR1000核电技术。

五、红沿河核电站(中广核)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东岗镇,地处瓦房店市西端渤海辽东湾东海岸。

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60%,1号机组于2007年8月正式开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业运营。

目前在建中

六、宁德核电站(中广核)

规划建设6台机组,采用采用中国改进型CPR1000压水堆技术,单机容量100万千瓦,设计寿命40年,综合国产化率约75%以上,1#机组于2008年2月FCD,1、2#机组计划于2013年左右建成投入商业运行。

七、 阳江核电站

2004年,经10多年筹备的广东阳江核电项目也有望在年底通过国家核准,这个规划投资达80亿美元、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机组的全国最大核电项目一期工程于2006年正式动工。

目前在建中

八、三门核电站

2004年7月,位于浙江南部的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获得国务院批准。

这是继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之后,获准在浙江省境内建设的第二座核电站。

三门核电站总占地面积740万立方米,可分别安装6台100万千瓦核电机组。

全面建成后,装机总容量将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超过三峡电站总装机容量。

一期工程总投资250亿元,将首先建设两台目前国内最先进的100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机组。

三门核电站最快将在2010年前后发挥作用。

九 、海阳核电站

位于山东烟台海阳市东南部海边、总投资达600亿元的海阳核电站首期工程已于2007年年底开工。

目前,海阳核电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完成,计划2010年首期工程两台机组并网发电。

与此同时,该项目的配套工程---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也将与核电站一期工程同时开工建设。

"两电"工程完工后,每 年将提供600万千瓦电能。

据了解,海阳核电站建成后将是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海阳核电站项目是经过国家发改委同意、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电投)控股建设的核电项目。

中电投占40%、中国核工业集团占20%、国电集团占20%、 山东鲁信控股占10%、华能集团占5%、烟台市电力开发占5%。

据了解,由于核电对技术和安全性要求高,此前核电站的建设都是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承担。

海阳核电站位于海阳市东南部的海边,在海阳市大辛家镇的冷家庄和邻近的董家庄。

处于胶东电力负荷中心,地质条件优越,是国内基础条件最好的核电站址之 一。

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海阳核电站的规划容量为6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并留有扩建余 地,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接近三峡电站发电量的90%。

一期工程投资250亿元,规划建设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山东乳山核电项目工程总体规划建设六台百万级核电机组,一期工程建设两台百万级核电机组,2006年开始前期工程准备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末投产发电。

国防科工委在2008年1月7日召开的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上透露,200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

另外,中国台湾省现有3座核电站;在建的1座;拟建的尚有2座。

已经投产的台湾省庆山和国盛两座核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2×636和2×985万千瓦。

十、咸宁核电站

鄂赣交界处的湖北省通山县,有一座湖北省第二大的水库——富水水库。

富水河上的这座水库建成于1964年,蓄洪、发电、灌溉、养殖、航运兼顾,年发电量1412亿度,坝高45米,顶宽64米,坝顶长941米,有8个泄水闸,库面浩浩11万亩,库容量1764亿立方米,两岸群峰秀丽,库中有无数岛屿,当地人称它为“湖北的千岛湖”。

这样一个秀美的地方,还隐藏着中国首个内陆核电项目——湖北咸宁核电厂。

11月18日,成都商报记者对这个正进行建设的项目进行了实地探访。

进入位于通山县大畈镇大墈村的核电站工地,是一条26公里长的专用大件运输道路——核电公路。

公路已建成,目前还有一座跨湖的大桥正紧张施工中。

核电站,就位于大桥连接的湖心岛——狮子岩上。

咸宁核电项目于2009年全面启动建设。

今年5月15日,核电项目一期常规岛及核电站辅助系统工程总承包等合同一揽子框架协议在武汉签署,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工程有限公司举行了咸宁分公司及咸宁项目部揭牌仪式。

据通山县 公众信息网公布,至11月4日,主场区场平土石方工程完成1610万立方米,占总量的761%。

1、2号核岛达到厂平标高,施工现场按照今年底4台机组达到厂平标高的目标加快推进。

计划今年底全部完工。

咸宁核电项目也标志着中国进入第三代核电发展阶段。

它将首次采用非能动型压水堆核电技术,备受中国核电行业关注。

该核电技术是目前唯一通过美国核管理委员会最终设计批准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全球核电市场中最安全、最先进的。

总投资达600多亿元的咸宁核电项目,其业主是由中广核集团与湖北省能源集团共同设立的湖北核电有限公司(双方分别持股60%和40%,由中广核集团控股)。

2008年6月这家公司成立时预计:经过2年的前期准备和5年半的主体工程建设之后,湖北将首次用上核电。

十一、兴原认证中心 兴原认证中心是国家认监委批准、国家认可委认可,唯一具有对核电企业同时进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

目前,对中国大部分核电企业进行了认证。

通过认证,促进了中国核电的安全水平。

备受关注的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肇庆核电筹备处在肇庆挂牌成立,核电建设规模六千万千瓦,建设总投资超过五百亿元人民币。
今日上午,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肇庆核电筹备处成立暨揭牌仪式在奥威斯酒店举行。中广核电集团和我市珠联璧合,全力争取国家战略性重大项目落户肇庆。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惠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启波共同为中广核电集团肇庆核电筹备处成立揭牌。德庆县委书记吴宪平、县长陈定坤以及中广核电集团,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成立仪式。
2005年3月,按照省核电建设领导小组及省发改委的统一部署,中广核电集团启动了广东省西江流域核电厂址普选,肇庆的核电征程也由此开始。2007年7月,中广核电集团推荐德庆县柳树垌作为肇庆核电优选厂址,2007年12月向省发改委上报了肇庆核电项目建设书,核电建设规模600万千瓦,建设总投资超过500亿元。中广核电集团肇庆核电筹备处的成立,标志着肇庆核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肇庆核电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缓解广东节能减排和电力需求的压力的,还将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我们系现在有两个中核定向班,一个九院定向,两个非定向班,就招生人数上基本和前几年持平,但是女生的比例明显逐渐增大,所以从现在的选择到核专业的情况看女生在核电方面的前景是不错的,毕竟不是体力活,不是么

中国核电站与日本不同
在全球而言,核反应堆大致分为“轻水堆”和“重水堆”两大技术派。其中,轻水堆又被划分为压水堆、沸水堆等。
从中国几十年的核电发展可以看出,压水堆是中国确定的最主要路线。
国内的核电第一阶段约在1970年到1983年期间。时任总理周恩来于1970年2月8日提出要发展核电,因而第一个自主化核电项目“728工程”正式出现。
随后的7年,由法国提供贷款,与中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其中包括建设一座核电站。但由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调整,又迫使该项目下马,“728工程”是否需要保留又引发了一段争议。
但是1982年时,国务院领导最终确认采用压水堆,并定在浙江海盐,秦山核电站一期项目筹备启动。从此,中国压水堆型路线被确认,且决定采用百万千瓦级的机组技术,并走“学习国外技术加自主研发”的道路。
1986年到1997年时,我国共建成了6座核电站和11个核反应堆,总容量为87G瓦,在中国装机发电总量上占比为1%。
2003年之后,核电站进入了批量建设阶段,其中28个核电反应堆将采用二代或二代加技术,而不到10座反应堆则采用第三代技术。
相比风能、太阳能,核电对中国的能源意义或许要更大。到2020年年底,估计中国的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他新能源的装机量占总装机容量的11%左右,而核电估计可以占到4%。
国内的核电站经营方主要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和中广核集团两大央企,大唐、华电福建发电、中电投、申能股份等也都参与了不同核电站项目的投资。
与中国大批核电站走“压水堆”有所不同的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所采用的技术是BWR(沸水堆)技术路线。
沸水堆直接从堆芯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生事故的福岛1号机组1971年3月投入运行,属于BWR-3堆型,目前已不使用。
以中广核为例,目前有5台在运行核电机组,均位于大亚湾核电基地,总装机容量502万千瓦。
“大亚湾核电站2台机组于1994年投入商业运行,岭澳核电站一期2台机组于2003年全部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于2010年9月投入商业运行。”中广核一位内部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
中广核集团正在发展的堆型是自主创新的CPR1000型压水堆,“压水堆产生的热量通过一回路系统带出并通过蒸汽发生器系统产生蒸汽,驱动汽轮机。我国的压水堆核电站技术上比较成熟和先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该中广核人士表示。
从世界已经在建或者建成的核电机组来看,代表性核电技术大致有6种:美国西屋电气的先进非能动压水堆(AP1000)、法国阿海珐公司的欧洲压水堆(EPR)、美国GE的先进沸水堆(ABWR)和经济简化型沸水堆(ESBWR)、日本三菱公司的先进压水堆(APWR)和韩国电力工程公司的韩国先进压水堆(APR1400)。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P1000和EPR。
一位专家也向记者介绍到,由于福岛核电站的机型较老,所以日本可能在当初设计和安装该机型的时候,也没有对抗震的能力做比较充分的估计,“9级地震级别,不一定是该核电站能承受的。”
如何避免堆芯熔化和氢气爆炸事故
在这次日本核电事故中,“堆芯熔化”一词被媒体屡次提及。中国是否会发生类似事故呢?
堆芯是反应堆的心脏,装在压力容器内,由燃料组件构成。此外,堆芯也由二氧化铀烧结而成。当燃料无法得到冷却水,那么堆芯的水位就会下降,导致燃料棒露在水面上,而放射性的物质所产生的热量将无法被去除,这也是比较严重的核电事故了。
针对可能出现的“堆芯熔化”问题,通过可靠的设计、高质量的建设、高效率运行管理来避免其发生。
“堆芯熔化”本身并不可怕,可一旦熔化后,压力容器或无法阻挡核燃料的辐射释放,泄漏的危险就此发生。
前述中广核人士就向记者解释说,就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广核所属核电站设置了多道安全屏障和多个专门针对事故的安全系统,安全系统均采用冗余设计(一个部件出现故障并不影响安全功能)。当失去外电源时,将由应急柴油机可靠地供电。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各机组在已分别配备应急柴油机的前提下,还采取专门增加一台备用柴油机等措施来防止事故扩大发生堆芯熔化的情况。
除此以外,中国正在建设并推进的AP1000三代核电项目,则使用的是“非能动”方法,减少出现“堆芯熔化”事故的几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也对媒体表示,AP1000核电技术采用的安全系统,即(可理解为)在反应堆上方,顶着多个千吨级水箱。一旦遭遇紧急情况,不需要交流电源和应急发电机,仅利用地球引力、物质重力等自然现象就可驱动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巧妙地冷却反应堆堆芯,带走堆芯余热。尽管福岛核电站的反应堆已经关闭,但小的、基本的核衰变仍在继续,这意味着脱落的核燃料棒依然释放少量余热。
此外,福岛第一核电站也出现了多次的氢气爆炸。而就可能出现的氢气爆炸情况,国内核电公司则设置了预防、监控、行动和措施等多道防线。
“比如,中广核为防止此种情况的发生,就有多种监测方式监测主系统中的氢气浓度,并通过氢气复和器、氢气点火器等专设安全设施,控制事故情况下氢气水平,避免其浓度的上升,防止出现氢气爆炸的情况。”前述中广核人士指出。
如何防范核事故和严重自然灾害
除了技术上的保障之外,核电项目的选址、防震抗震能力等也至关重要。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总工程师徐銤对媒体称,我国的核安全法规标准,采用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新研究成果,核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可控,但也应从日本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制定更加周全的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预案。
徐銤说,我国核电站“门槛”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核电站的选址更加保守、安全,均远离地质断裂带,建在稳定的基岩上。抗震标准、防洪标准等都做到了“高一级”设防,并且受国家核安全局的严格审查。
西安交通大学核能系教授、中国反应堆热工流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秋穗正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出现这种严重的情况,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因为核反应堆在设计的时候会把地震因素考虑进去。
也有人士质疑称,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高发国家,国内有很多专家和公众反对建造核电站。但日本的核电拥有量并不低。
世界各国核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平均为17%,核发电量超过30%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16个,美国有104座核电站在运行,占其总发电量的20%;法国59台核电机组,占其总发电量的80%;日本有55座核电站,占总发电量的30%以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有七成以上的核电站,位于日本地震预知联络会划定的地震指定观测地域,也就是地震发生可能性较高的地域。
除了抗震问题,核电项目与住宅间隔、环境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南华大学教授谭德明就撰文指出,核电项目要尽量远离居民集中区。
记者也从国家环保部的一份材料中看到,核动力厂周围的非居住区未必设置为圆形,但要根据厂址的地形、地貌、气象和交通等具体条件决定。
此外,应尽量将核电站建立在人口密度低、相对大城市较远的地点。规划限制区范围内不应该有1万人以上的乡镇,厂址半径10公里范围内,不应该有10万人以上的城镇。
谭德明在一篇文章中称,人口居住区评估应为厂址半径80公里内,要调查人口分布,评估人口密度与中心城市状况;2公里半径为第二圈;5公里为限制区,即人口稀少区;厂区半径05公里为非居住区,即隔离区,严禁居民居住,只有厂内工作人员出入。
中广核方面告诉记者,核电厂的厂址也应远离一些危险品的生产、贮存和运输设施,如油港、输油管、炼油厂、液化气贮存库、毒品库、飞机场等,必要时采取工程防护措施。
此外,靠近军用训练机场以及任何军事设施的地点,均不宜用作核电厂厂址。核电厂也不应靠近民用飞机航线。也要防止有意破坏、失火和内部水淹等实际威胁反应堆安全的问题发生。而除设置保安、消防等系统外,应将安全系统的各个冗余,串列放在实体分割的单独区域,使得任一串列的损坏不致波及其他串列。
中广核那位人士也称:“在核电站选址的过程中,企业综合考虑了周边群众的安全。在厂址确定后,针对可能受到的影响,核电站的周边被划分为5公里、10公里、50公里三个不同的应急区域。而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据国家规定,核电站建立了完备的应急计划、应急设备和应急体系,并进行定期的应急演习,确保核电站在可能发生事故时,周边群众能及时安全地得到转移。”
核电设计预防
在核电站的设计上,根据国家核电站设计的相关安全法规,也要符合“纵深防御”的设计要求,实施多道安全屏障和实体保护措施。
一位国核工程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也在前日向记者说道:“中国的核电站不是乱选的,很有考究。选一个厂址很困难,而且厂址的资源也是很宝贵的。至于日本是不是适合选址,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应该考量的问题,从这个来说可以采取更多的技术手段,但是应尽量缓解因为地质灾害带来的后果。”
该人士指出:“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核电的权利。只要该国政府能保证核电是安全的,那么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必要的手段。”
有人说日本是个地震带,它不适合盖楼,老百姓不适合在那里生活。“这些说法也是欠妥的。日本的楼宇,盖得还是很结实的。老百姓的地震知识也掌握得比较充分。日本人在九级地震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得很镇定。”
齐鲁证券的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已经被政府核准的核电机组总计为34台,装机容量3692万千瓦,其中已经开工在建的有25台,2773万千瓦。而按照2009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对2030年核电发展的预测值,预计世界核电装机容量在今后20年至少增加40%,达到51亿千瓦。其中中国的装机增速、装机增长规划,可能都是领先的。
记者也了解到,我国的核电站在建一期项目都集中在2014到2015年期间投产,短期内核电设备和交付的高峰将会出现。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种种事件进展如爆炸、压力容器破损、处置过程及结果、人群疏散、环境破坏和补救措施是否得当,都将成为中国核电工程今后安全措施保障难得的经验。
一位核电行业高层也提醒所有业界:“日本此次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有做好防大难、抗大灾的一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任何盲目自信和乐观都是有害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167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