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较好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推荐?

有什么比较好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推荐?,第1张

健康 通、阿里 健康 等

互联网医疗兴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有需求。中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三长一短”的现象,即预约挂号的排队时间长、缴费排队时间长、医院就诊排队时间长,但医生进行诊断的时间短。

有了互联网技术的助力,连接医生和患者,改变了以前的就医模式,为紧张的医疗资源开辟了一个导流新渠道,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有效缓解“看病贵”、“看病难”、“医患矛盾突出”等问题。
平台列举
此前,互联网医疗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规范问题和数据安全、用户隐私安全问题,给互联医疗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但也正因为出现了问题,才能正视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和监管开始重视、细则不断规范完善,互联网医疗方兴未艾,还会持续发展。从市场来看,人类对 健康 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从技术、服务、便捷性到公平性,到处都是“未被满足的需求”;从政策方面看,从2015年互联网医疗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医疗就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互联网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辅助基层医生诊断,以及在轻问诊、 健康 咨询等领域发挥的作用,无论对于“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的意义都是深远的,互联网医疗是能解决实际问题和有极大应用价值的。

我们美中嘉和正在筹备建设互联网医院,马上就会上线供大家使用,请多多关注哟

业内最看好的五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丁香园,挂号网,好大夫,大牙网,糖尿病网。

有很多啊,特别推荐智慧E保的家庭医生,APP内还能直接买药,方便。

阿里 健康

等5G最终普及了,互联网医疗会发展起来,。当下,只能说是互联网挂号还可以。

要想达到医疗信息的实时性,还是不行的。

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互联网医院有着纯实体医院不可比拟的优势,不断衍生新业态。凭借实时的数据监控和信息传递,能够进行常见病和慢性病的复诊、远程会诊,在慢病管理领域尤其见效;直击信息不对称的择医痛点,提供在线咨询、智能问药等非核心医疗业务;预约挂号、在线问诊、药品快递到家等便民服务让患者少跑腿。

患者不是不去线下医院治疗,而是很多慢性疾病的治疗仅仅靠线下医院的治疗是不够的。比如糖尿病,在临床中,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框架被称为“五驾马车”,即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自我血糖监测。除定期到医院复诊、调整用药,“五驾马车”中的绝大多数场景都发生在院外,这是传统管理模式无法覆盖的。比如像医联这样的互联网医院平台,通过为患者提供治疗建议、治疗效果评价、电子处方、用药指导、心理辅导、生活方式干预等一系列院外管理服务,优化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诊疗效率,从而发挥控制和缓解疾病恶化进程的作用,补足传统医疗管理模式的不足。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接触式”服务在各行各业应用普及,通过保险直接享受在线日常保障服务也成为消费者重要需求。为满足数字化时代公众就医需求,腾讯微保近日推出在线门诊服务,其旗下的“微医保·百万医疗险2021”新增“互联网医院在线门诊服务”供用户选择投保,打通住院和门诊保障,为投保人提供“线上问诊、药品直赔、送药到家”等一站式服务,解决用户的就医需求。

我国卫生 健康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为774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5次。门诊就医成为高频需求,但“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却是不少人线下就诊的真实写照,加之不同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可获得性较差。疫情反复也加大了线下就医的风险,打破时空局限、无接触式的互联网在线门诊或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此,“微医保·百万医疗险”互联网医院线上门诊保险金主要为投保人提供两大保障,一是指定互联网医院在线门诊药品费用,涵盖130种特定疾病的20000多种常见药品,报销比例为70%,单次赔付限额500元,每个自然月最多赔付2次,年累计赔付最高10000元;二是指定互联网医院慢病特定药品费用,涵盖30种慢病特定药品,报销比例为50%,单次赔付限额2000元,每个自然月最多赔付1次,年累计赔付最高20000元。

微保还打通了“线上问诊+药品直赔+送药到家”全流程服务,被保险人经医院确诊罹患合同所约定的特定疾病后,可享受指定互联网医院(银川品驰互联网医院)全年不限次的全职医生团队724小时线上问诊服务;对于指定互联网医院医生在线开具的电子处方以及在网上药店购买的药品,在保障责任内的药品费用可直接报销,个人无需垫付;微保还可为用户提供送药到家服务,最快28分钟可送药上门。

互联网医院在线门诊服务的推出,打通了用户“在线看病、购药、支付、报销”的闭环,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高效、安全的门诊医疗及用药服务,降低了疫情反复现状下的就医风险。

此外,为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保险服务,微保从2019年开始推出真人微保管家服务,为用户提供在互联网上自行购买保险时的挑选和答疑,帮助用户使用各类保险工具了解保障需求,以及出险后进理赔协助等专业省心的管家式服务。上线两年来,微保管家已为近200万用户提供服务,其中协助近30万用户进行理赔。2021年上半年,微保管家帮助用户处理有争议的理赔案件金额高达5186万元。

微保相关产品负责人表示:“通过增值服务和性价比优势,百万医疗险在变得多元化的同时也将 健康 险的价值链不断延伸。面对不断反复的疫情及潜在未知风险,消费者的 健康 风险保障需求持续升温, 健康 险升级的想象空间也在不断升级。在监管政策的指导下,业内开始为产品匹配 健康 促进、慢病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 健康 管理服务。更加场景化、个性化、高质量的保障服务,将有助于构建覆盖家庭用户全生命周期的 健康 保障生态。”

(编辑 张明富)

包装的互联网医院非常具有欺骗性,让一些不懂的外行觉得即神奇,又神秘。本来是较次的医疗服务,包装成了科技时尚的高端服务。实际上由于网络医院,常常管理混乱,问题多多。还不时而爆出医患纠纷或坑骗患者的事件。
咱们就拿神秘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手术举个例:大家想象中远程医疗手术就是高级专家远程实时指导,或远程 *** 控机械手来个神 *** 作。实际上可能就是个走不动路的老头,指挥几个生手医生,拿你做实验。你想啊,要是医生水平高,哪用得着别人在电脑上乱嘚顾。什么机械手,那东西还没实用化好不,国内更是不存在。什么实时高清视频,当今网络跟本传不动。万一这边你在呲呲喷血,那边图像卡住了,还一抖一抖的,是不是很有喜感。要不是高清,细节看不清,还怎么指导啊。其实吧,在中国,那些资质好,信誉高的大医院,基本都是人满为患,医生每天时间都排的满满的,哪有精力去搞什么中看不中用的网络医院…
再好的创意和想法,也得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作后盾。当前的硬件设施还远不能支持互联网远控医疗的实施,所谓的互联网医院常常是充满了猫腻。里面的医生也良莠不齐。所以小编认为有病还是去医院现场看好。咱就别省那几步路好吗?对互联网医院您还有别的什么看法或更好的建议。

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可以减少聚集,全国各地不少公立医院开通线上问诊通道,可通过登陆医院官方线上问诊平台实现就诊。此外,利用好互联网在线咨询平台,例如人民好医生APP视频咨询(24小时在线);京东健康APP在线问医生(30秒接诊);平安健康APP快速问诊(60秒接诊);好大夫APP快速问医生(3分钟内接诊);阿里健康互联网医院极速问诊(24小时在线60秒接诊,支付宝扫码);微医APP(快速问诊,3分钟接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28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