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哪个专业好就业?

大家觉得哪个专业好就业?,第1张

互联网类专业
不管是就业率,还是月收入,互联网专业都轻松占据了第一的位置。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科技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革新,互联网+的发酵,我国互联网业态发展越来越元化,发展动力和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物流类专业
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缺口达60余万。据了解,目前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他们的年薪可达100万元。
计算机类专业
计算机专业平均起步的收入较高,尤其是技术类人才。几乎所有大型公司或企业都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和沿海城市。但软件工程师、网络安全师等都在市场上相当吃香。
通信类专业
随着5G在中国的发展,通信工程是当今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通信技术人才是我国需求量的八大类人才之一。
财务管理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理财、金融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有扎实的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适应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与证券机构以及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相关业务工作,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电气自动化、电力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电机与拖动技术、工业计算机及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研究、分析、设计、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
大到航天、造船、采矿、钻井,小到冰箱、洗衣机、手机、曲别针,它的身影无处不在。可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遇到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科。
工程类专业
工程类专业有安全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等。工程类专业主要培养与输出侧重各类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业的系统学习与掌握,训练提升专业解决能力,以便具备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

在上周的“喝水 汽车 ”闹剧过后,本周虽然又来了“空气动力车”,但并没有造成很大反响,风头重新回到了极具话题性的蔚来身上。周二,蔚来在1天之内搞出了3个“大新闻”,投资者估计也有一种坐过山车的感觉。

5月28日,围绕着蔚来发生了3件大事。

首先是财报。蔚来当天发布的财报,让人对其前景不禁捏一把汗。财报显示,蔚来Q1总收入16312亿元,同比减少546%;净亏损26236亿元,同比增加714%。虽然营收比华尔街预期稍好,但不改亏损的事实。

为了挽回市场信心,当天,蔚来同时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再获100亿政府投资。蔚来表示,他们已与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亦庄国投)签订框架协议,前者将获得来自后者的100亿元投资。诸多业界大佬创办,这次又获政府鼎力支持,想必足以给投资者带来充分的信心。

第3件事是ES6的新消息。在财报公布当天,姗姗来迟的蔚来ES6首台量产版车型终于在江淮蔚来合肥工厂正式下线。这么一款外观 时尚 、价格比ES8更亲民的中型SUV能否给蔚来带来一场翻身仗,让我们拭目以待。

“喝水 汽车 ”之后 又来了“空气动力车”

继庞青年的水氢发动机引起争议后,近日,开发“空气动力车”的祥天能源公司总裁对澎湃新闻表示,公司正准备在美国上市,目前没有资金,没有投产。公开资料显示,空气动力车即压缩空气动力 汽车 ,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空气为介质,运行时将高压压缩空气存储的空气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驱动的 汽车 。

几何A在6城推出3天免费试驾 还有超级大礼包

为抓住补贴退坡前的最佳购车窗口期,几何A在北京、杭州、深圳、广州、宁波、温州等6个城市的用户推出了“3天0元免费试驾,先试后买 ”活动,还为用户准备了高达亿元的专属购车大礼包。在6月1日到30日之间,以上6个城市的用户通过几何 汽车 线上电商平台、官微小程序或4S店电话进行预约,即可参与“3天0元免费试驾,先试后买 ”活动。

零跑、英伟达、华为等获杭州智能网联 汽车 自动驾驶路测牌照

5月28日,中国(杭州)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促进大会现场,杭州市政府公布了本批通过杭州市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的名单。零跑 汽车 、华为、英伟达等 科技 企业一同入选,正式获得“自动驾驶测试牌照”,零跑将成为目前浙江省唯一获得智能网联 汽车 测试牌照的整车厂商。

吉利控股宣布首款氢燃料客车F12上市

5月29日,吉利控股通过其官方公众号发文宣布,在北京发布2款新型客车——氢燃料电池公交客车F12和纯电动城间客车C11。其中,F12采用氢燃料电池,在驱动过程中只排放水。据吉利控股介绍,F12采用国际顶尖氢燃料电堆技术,通过实际运营测试,其能耗为100公里75kg氢气,加满氢气可以满足一天运营需求。

全新腾势概念车Concept X正式全球首发

在6月1日开幕的深港澳车展上,势品牌发布了全新口号“集大成,共创美好”并宣布概念车Concept X全球首发。量产车型定位为7座SUV,将于2020年初交付,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两种动力系统。腾势系奔驰、比亚迪合资的新能源 汽车 品牌,今年已获2大母公司增资。

大众子品牌将入华!落户安徽专攻小型电动市场

西雅特 汽车 于本周一表示,将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投资约75亿美元,开设一个全新的研发中心。该研发中心2020年正式建成,2021年正式开启运行。西雅特品牌计划未来2-3年内要将品牌引入中国,并将与江淮 汽车 、大众集团签署协议联合打造全新产品。

广州将有统一充电服务平台 无需下载多个APP

广州供电局宣称,“羊城充”运营近3年时间,已接入90个运营商、超过2万台充电设施,监控广州市电动 汽车 总充电量为35 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如果将这些电动车消耗的电能替换成汽油,则相当于替代了14 亿升汽油,减少了322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目前车主需要下载多个充电 APP来满足充电需求的情况,将来广州将有统一的充电入口。

国网、铁塔公司、电动车公司三方合作 未来充电将更智能

5月31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国网电动 汽车 服务有限公司三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共同发力“泛在电力物联网”,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有效解决新能源车充电时的电力匹配问题

供不应求!加拿大二手电动车价格上涨47%

据外媒报道,加拿大最大二手车交易商Auto Trader的数据显示,二手替代燃料 汽车 (包含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及混合动力车型)4月价格为21560英镑(约合人民币188万元),增速为47%。相比之下,整体二手车的平均价格增长率仅为15%。

研究称特斯拉将包揽电动 汽车 市场逾25%份额

IHS Markit一项研究预计,到2026年,包括混合动力车在内的美国电动 汽车 需求可能升至128万辆,但多数品牌将难以在新车型上赚钱。该公司预计,美国市场上共有43个品牌的130多款车型提供电力推进系统,但其中2/3的销量将由前10大 汽车 品牌实现,其中特斯拉又将占据逾1/4的销量。

全球限量130辆 路特斯首款纯电动超级跑车TYPE 130将在伦敦揭幕

5 月31 日,英国高性能豪华 汽车 品牌路特斯宣布,将于 7 月16 日在伦敦市中心举办发布会,向全球媒体揭幕品牌首款纯电动超级跑车——TYPE130。TYPE 130使用了路特斯最尖端的技术,在空气动力学设计、车身及车架材料和动力总成方面都将成为超级跑车领域的翘楚。为凸显其珍贵性和收藏性,TYPE 130仅向全球供应130辆,首批产品将于2020年完成交付。

恒大全资收购英国顶尖轮毂电机公司 强化新能源 汽车 全产业链布局

英国时间5月30日,恒大与世界顶级轮毂电机公司英国Protean在伦敦签订协议,恒大全资收购英国Protean,这意味着恒大一举掌握了世界顶级的乘用车轮毂电机技术。英国Protean拥有130多名技术科研专家,获得150多项授权技术专利,待授予技术专利亦有150多项,涵盖了电机、逆变器设计以及轮毂电机的应用等领域,是全球唯一可实现量产的乘用车轮毂电机企业。

通用计划在美国打造电动 汽车 充电站网络 与特斯拉竞争

据Electrek 5月29日报道,通用 汽车 证实,它将与美国最大的建筑公司柏克德(Bechtel)合作,在全美建设数千个电动 汽车 充电站,作为其大型电动 汽车 充电网络的一部分,和特斯拉展开竞争。

7年产能增加5倍 韩国电池供应商SK生产NCM811电池

近日,韩国电池供应商 SK 宣布,至2025年,生产力将扩大到100GWh,以消化届时可能高达700GWh的订单量。同时,据韩媒报道,今年第三季度起,SK将正式开始生产NCM811锂离子电池。

对三星有顾虑 大众正调整560亿美元电动 汽车 电池采购方案

5月28日,据国外媒体报道大众正在调整其价值高达500亿欧元的电池采购计划,原因是对三星的供应有顾虑。有消息称,三星旗下的电池制造商三星SDI可能会解体,三星的供应量可能也会有变化。按照原计划,三星将向大众供应20吉瓦的电动 汽车 电池,足够大众生产20万辆装配100千瓦时电池组的电动 汽车 。

现代开发新技术 可估算行驶中电动 汽车 重量

现代 汽车 5月28日发布了一款新系统,可以在行驶过程中估算电动轻型商用 汽车 的总重量,并相应地优化车辆性能。现代声称,该系统的开发是 汽车 行业首次利用加速度传感器,根据车辆的总重量估算来优化车辆的设置。现代 汽车 正在考虑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未来的轻型商用电动 汽车 。

罗姆公司开发新配件降低高电压电池损耗

据外媒报道,日本罗姆半导体公司最近宣布新增2款车用级1200V耐压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该系列产品传导损耗很低,有助于实现尺寸小、效率高的应用。电动 汽车 数量的增加推动了电动压缩机的需求,而电动压缩机通常由IGBT驱动。通过优化结构,1200V耐压IGBT将传导损耗(VCE(sat))降至170V,与传统产品相比,传导损耗降低了10%至15%。

比亚迪宋Pro DM开启全球预售 补贴后预售价18-20万元

6 月 1 日,比亚迪官方宣布旗下全新SUV车型宋Pro开启全球预售。此次公布预售价格的宋Pro有燃油版和DM(插电混动)两个版本,其中宋Pro DM补贴后预售价为18-20万元,宋Pro纯电动版预计将在稍晚些时候公布预售价。

比亚迪S2公布预售价10万元 综合续航305km

日前,比亚迪官方正式公布,旗下新车比亚迪S2的预售价为10万元,并同时开启预售。新车的正式上市日期为6月17日。比亚迪S2是比亚迪新子品牌e网旗下的一款小型纯电SUV,基于比亚迪E平台打造。根据之前的报道,其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305km。

吉利缤越PHEV正式上市 补贴后售价1398-1598万元

5月28日,吉利 汽车 旗下首款基于BMA架构打造的插电混动车型——缤越PHEV正式上市,补贴后售价1398-1598万,共有3种配置可选。新车定位于小型SUV,纯电模式续航达到62km,百公里加速只需68秒。

郑州日产 2019 款帅客上市 续航320 km补贴前1688万起

日前,郑州日产旗下的2019款帅客纯电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是一款纯电MPV,提供5座和7座2个版本,补贴前售价分别为1688万和1708万元。2019款车型最大的变化在座椅布局的方式,7座版车型由原来2+3+2的布局方式升级为2+2+3的布局方式。新车综合工况续航从301km提升至320 km。

法拉利正式发布全新SF90 Stradale混动跑车

为致敬法拉利车队成立90周年,法拉利正式发布旗下首款混动跑车——SF90 Stradale,该车是法拉利首款采用混合动力以及四轮驱动的量产中置跑车。SF90 Stradale使用了法拉利有史以来性能最强的V8 39T(3990cc)双涡轮增压发动机,百公里加速时间为25s,支持最大25 km的纯电续航里程。

政府基金作背书 爱驰 汽车 获10亿元投资

5月28日,知情人士处透露,爱驰 汽车 已实现10亿投资入账,该资金由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建立的明驰基金提供。该笔投资将用于爱驰 汽车 产能30万台新能源电动 汽车 的上饶厂房车间/生产线建设和新车型的研发,以及全国范围内电动 汽车 销售体验店的布局建设。

广西将用3年在6个区域满足电动乘用车充电需求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推进电动 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将用3年的时间在6个区域满足电动乘用车充电需求。目前,全区已建成充电桩约3500个、充电插座约1万个,全区电动 汽车 拥有量为43万辆。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最好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采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于新能源领域的诸多新兴造车势力而言,最大的质疑就是“交付难”。受限于自身实力以及外部客观环境限制,不少新兴造车势力频频跳票。

经过一轮洗牌之后,现在国内剩下来的新兴造车势力基本上都算是比较靠谱的力量。和之前发力PPT,拼概念,画大饼不同,现在的新兴造车势力拼的是产能和上市交付速度——这直接反映了一家新兴造车企业变现的能力,同时也是投资人最为看重的东西。

某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员私下里很直接地告诉我:“我们很势利的……你要过来谈(融资),不要和我说什么自动驾驶还有什么智能车联网,我们就只看你有没有生产资质,有没有工业用地,有没有厂房和生产线,多久能够形成产能,有没有销售服务渠道建设能力,以及什么时候开始卖……而且我们的对赌也比较苛刻……”

某媒体曾经从融资额度、管理团队、生产进度、生产资质、企业合作总共5个维度,对新兴造车势力进行了一次评分盘点,在最后的新兴造车势力排行榜中,合众新能源凭借总分排名第一。其实这个排行榜有多少权威性,评分算法是否科学,都不重要,毕竟“仅作参考”;但是这份排行榜至少体现出了合众新能源在新兴造车势力生态圈中的江湖地位。

在座落于浙江桐乡,占地400亩的合众新能源“智慧工厂”中,合众新能源工艺技术中心总经理刘磊对我介绍,目前合众新能源旗下品牌哪吒汽车的首款车型哪吒N01(参数|)尽管还未上市,但已经获得了超50000台订单。

据悉,哪吒N01将会在7月26日正式亮相——这在众多新兴造车势力中算是动作比较快的了。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这座工厂将完成3000台车的产量;而这座投资12亿元建成的工厂,规划的最大产能是8万台——据刘磊总经理介绍,这还是三班倒满负荷状态下的产能。个人觉得,如果以正常8小时工作制来计算,这个产能恐怕还要再除以3。

如此听起来不免让人感到一丝担忧,毕竟如果要以这样的生产速度完成50000台车的订单,就算产能逐渐爬坡,估计要等到2019年底才能完成任务了,如果这中间遭遇一些特殊状况,订单完成时间还会滞后。曾经让特斯拉焦头烂额的产能魔咒,貌似就要落在合众新能源头上。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合众新能源联合总裁孔繁龙则明确对我表示,合众不会遭遇所谓的产能危机,因为“合众新能源没有采用昂贵的铝合金车身”。

曾经担任过奇瑞汽车副总经理、奇瑞新能源总经理,从业经验丰富的孔繁龙认为,蔚来和特斯拉所遇到的产能危机,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受限于铝合金车身的产能所致。铝合金车身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加工焊接以及修复难度大,成本高,产能低的缺点。虽说特斯拉Model 3(参数|)不是全铝车身,但钢铝混合车身反而会使得车身工艺更加复杂化。

刘磊总经理表示,由于采用了传统的钢板冲压车身工艺,工艺成熟可靠,未来合众新能源产能问题无需担忧。整个2019年,合众新能源工厂会“火力全开”,8万台整车产能会全部释放,所以依照计划,等到哪吒N01正式上市之后,合众新能源只需要几个月就能完成之前的订单。不管怎么说,铝合金车身拖累蔚来和特斯拉,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

统治冲压车间的是7台大型ABB机器人,从板料上线到成品下线及废料排出实现全程自动化。模具参数采用二维码扫描识别,模具参数与冲压自动化生产线实现无缝对接;板料及模具运输采用电动平板转运车运输。换句话说,合众新能源桐乡工厂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完善的物联网生产系统。

实际上,整条生产线不但具备几乎无限可能的柔性生产特点,消费者订车的过程也颇具电商思维——某宝某东上下单,拿起手机就能知道商品出货没有,快递物流现在到哪个阶段哪个城市了……合众新能源的消费者同样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知道自己订制的车是不是已经开始冲压了,几点几分在电泳池洗了澡开始喷漆了,什么时候从总装车间下线,然后快递公司是不是接单发货了……不用等经销商的销售顾问打电话告知“车到来提”,消费者就可以提前抵达经销店等车了。

但在制造业里,这种现象可并不常见。要是有谁胆敢不务正业,公司黄给你看,那真是分分钟的事儿。

某共享单车、和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某龙头企业,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这种主营业务铺得太广的企业,即使总资产高于负债、企业依然有价值,但只要差这最后一口现金流没上来,就不得不走上还不上钱的违约道路。

不管是把业务铺到矿泉水、健康、理财、还是流量入口,其实都是为了凑出现金流想的缓兵之计,目的就是能缓过这口气。

细分析起来,其实是因为以往的制造业讲究的是规模化,但利润率往往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所以才会依赖高周转。只有业务盘活了,才好挣钱。

难怪某前首富会认为“今天很残酷,明天比今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是绝大部分人会死在明天晚上,他没有机会看到后天”。

从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经验之谈。

蔚来,也在2019年底经历过这一刻。

人们口中的“车界海底捞”虽然满足了车主的各种需求,但这背后,是经费在熊熊燃烧。

三季度财报出来之后,蔚来账上的现金等价物只剩下不到20亿人民币。

对普通人来说,这20亿怎么造都花不完。但对蔚来来说,当时几乎所有方向都需要资金支持,满打满算也就能再撑100天。

所以当时的李斌,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钱。

为此,李斌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找到了所有能找到的关系,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甚至不惜出售自己在易车绝大多数的股份,以个人名义认购了蔚来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

而这,只是为了让蔚来能在今天晚死一个小晚。或者说,离那个美好的明天更近一个小时。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用真心和真金支持蔚来的车主们、和一座赌出来的英雄城市——合肥一起,把蔚来送进了美好的明天。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业生产智能化业务和配用电自动化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电气、智能装备及应用、智能机器人。公司所属产品荣获了"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新能源 汽车 充换电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经验积累,积累了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充电桩主控系统、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等方面核心技术优势,各种端口的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站)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型基建工程项目配套、新能源公交车场站配套等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具备实现充电站、桩分布查询、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后台远程启停控制、充电过程回溯、订单管理及实时数据分析等功能。针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公司目前已分别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智能台区和智慧供应链四种场景下有针对性开展产品布局工作,为客户提供完善全面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国网芯”的柱上一二次融合设备为核心、辅以架空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和广域型配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智能架空线路物联建设;以“分散式DTU+”为核心,辅以电力管廊监测、智能电力井盖的智能电缆线路物联建设;以智能配变终端+LTU为核心的智能配电台区物联网建设;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智慧供应链物联网建设。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配用电自动化工程与技术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软件、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FTU、DTU等)、用电自动化主站软件、用电自动化管理终端(TTU、集中抄表器等)等系列化产品。 全国领先的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主营智能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巡检机器人自动化监测平台、智能仓储等多款机器人和智能化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力新能源、物流等诸多领域;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 健康 顾问机器人;17年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应用产品收入1470亿,营收占比5744%。 公司主营人工智能系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系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产品研发与销售,智能化工厂系统、智能化物流系统、智能化巡检系统设计与服务,云平台服务,智能配电网监控通讯装置与自动化系统软硬件产品的生产、销售,电动 汽车 充电设备、能源储存设备及软件的研发与销售,电力工程设计施工,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人工智能板块,实施"AI+ 健康 "的精准战略定位,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 健康 顾问机器人。智能BMS是新能源 汽车 电池的“智能大脑”和核心部件,为新能源 汽车 提供动力电池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逻辑控制、故障诊断、电池SOC/SOF状态估算、热失控管理等多种功能,数据智能算法是其关键要素。公司智能BMS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具有采集和估算精度高、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延展性好等优点。公司目前已实现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涵盖智慧工厂、智能移载、智能装配、智能焊装、智能物流等,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业务全链条的智能化、一体化的整体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工业智能化领域的"量身定制",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 公司成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二期项目首批供应商,提供针对Model Y车型生产的高端非标智能装配设备。 公司与宁德时代在智能移载、智能物流机器人及智能产线等方面存在业务合作,宁德时代为公司客户之一。 成立“复旦-科大智能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直接运用复旦大学在类脑智能 科技 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内的科研优势。 公司与蔚来 汽车 在换电站、充电桩等方面开展了业务合作。公司参股子公司加拿大Bluewrist Inc, 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视觉引导及在线校准测量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应用。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智能解决方案;收购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和华晓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巩固了公司在工业生产化智能化和机器人应用领域内的市场地位。,公司换电站业务目前包含蔚来等新能源领域头部车企(部分客户由于保密原因暂不能公开)。公司充电桩业务发展良好,交流充电桩新产品实现了蔚来,大众,吉利,天际等车企随车配充电桩的研发生产销售。智能巡检机器人是以移动机器人作为载体,以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以及其它检测仪器作为载荷系统,以机器视觉—电磁场—GPS—GIS的多场信息融合作为机器人自主移动与自主巡检的导航系统,以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公司目前拥有配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多款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已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得到规模化示范应用。 公司主要业务为工业智能化业务,以“智能 工业”为核心理念,积极布局机器人先进控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智能化技术研发,面向 汽车 工业、电力工业、消费品工业等领域的关键应用场景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当地时间2月26日消息,联想在巴塞罗那MWC大会首日发布全新的Lenovo Connect IoT服务。这项服务是联想围绕“三波战略”打造的全球性的智能物联云平台服务,主要针对物联网的行业化和场景化。

在联想展区,联想展出了包括内置了Lenovo Connect IoT服务的摩拜单车、智能车联终端T-Box以及多台智联笔记本,如联想首款骁龙笔记本Miix 630等。杨元庆曾表示,联想将全面进军智能物联网产业,而懂的通信就是联想在智能物联网领域的承载平台。

联想集团副总裁、懂的通信总经理王帅博士谈到,“智能互联的核心是做透行业化和场景化,最终让万类自由智联。因此,设备厂商要all in智联网,通过开放合作和联合运营,获取用户价值;同时拥抱传统产业,抓住产业转型升级IoT化的浪潮”。

联想将集中优势资源打造Lenovo Connect IoT服务。它的核心是自主研发的联想全球智联平台,提供涵盖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AI等服务在内的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能提高客户的运营效率、节省开支、规避风险以及实现智能迭代。并且,此服务在智能出行、智能交互等行业都已经有许多案例,覆盖多个应用场景。比如,联想基于ICBAG智能包构筑V2X解决方案,和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数十家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开展合作。

目前,Lenovo Connect IoT在中国的蜂窝连接数已突破1千万,王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设备的蜂窝连接数在三年内要超过1亿,并在全球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物联网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298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