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昨天开幕的大会太科幻!中国又放出一波“黑科技”

开眼!昨天开幕的大会太科幻!中国又放出一波“黑科技”,第1张

监制/唐怡

主编/王兴栋

编辑/张省

6月6日上午,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是全球航天探索大会时隔7年再度在中国举办。大会为期三天,将围绕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火星探测等诸多议题,探讨航天探索当前面临的挑战、解决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大会上,中国透露了下一步航天探索的计划任务,并寻求与国际航天界的合作可能。同时,又放出了一波“黑科技”的研发进展。

嫦娥四号明年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即将于明年飞天的嫦娥四号,有望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并展开相关研究。嫦娥四号不只是“中国造”,还将搭载来自德国、瑞典、荷兰、沙特4个国家的4台国外科学载荷一同踏入月球背面,成为“混血儿”、国际合作的典范。

除了嫦娥四号,在后续的月球探测、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空间环境探测等领域,中国也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各航天国家共商空间探索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探测成果。

中国航天披露未来几年发射计划

昨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吴燕生就未来几年中国航天的发射计划作了最新披露:

2017年年底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实施月球无人采样和样品返回地球;

2020年左右发射火星探测器,将实现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适时实施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测等任务,同时开展载人登月概念研究;

2020年全面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同时发射超大容量宽带通信卫星、静止轨道微波探测卫星、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等,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继续提供国际商业发射和卫星在轨交付等服务;

在2022年前后建成商业遥感卫星系统并提供服务,等等。

中国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6日当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谈及中国空间站建造规划时透露,我国发射首个核心舱到空间站完全建成,需十几次发射,其中最主要的发射有3次,即发射核心舱和先后发射两个实验舱。目前的计划是,2019年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载人空间站核心舱,若进展顺利,中国将于2022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

他说,在载人空间站的建设阶段,我国将进行4次以上的载人飞行任务。目前,中国空间站研制建设工作已全面展开,正在进行空间站各舱段及新型运载火箭和其他相关产品的研制。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空间站在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上均配备了具有国际化标准接口的科学实验柜,用于开展各类空间科学实验,其主要领域包括: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多用途科学实验等。

我国正研发可重复使用天地往返飞行器

在6日的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副总经理刘石泉透露,航天科工在构建商业化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刘石泉进一步表示,航天科工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临近空间浮空器和近地轨道卫星为平台,装载通信、遥感及导航增强载荷,开发相应的地面装备和空间信息应用产品,多层次构建信息网络,实现全域信息覆盖和局域信息增强,致力于满足地面网络尚未达到地区的互联网接入和物联网应用需求。

腾云工程:空天往返飞行器2030年完成试飞,已完成发动机地面试验。

据悉,目前,航天科工打造的无人机平台、临近空间浮空器、卫星平台及地面应用系统研制顺利推进,有望在2020年前后提供相应服务。

刘石泉称,航天科工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着眼于整合全社会全世界优质资源,发展成本可控和使用方便可靠的航天技术与产品。他还透露,航天科工正努力提升进出空间能力和性价比。

△图自视觉中国

在进入空间方面,航天科工大力发展性能可靠、成本受控、使用便捷的固体运载火箭,今年已成功完成快舟一号甲、开拓二号甲两次火箭发射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吨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也将于今年年底首飞,面向大规模组建星座的商业运载火箭“班车化”应用有望成为现实。

1、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
2、深海空间站。
3、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
4、脑科学与类脑研究。
5、国家网络空间安全。
6、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
7、种业自主创新。
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9、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
10、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
11、在优势科研领域设立一批科学家工作室。
12、在重点学科领域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
13、培养1万名精通战略规划、资本运作、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会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14、引进1万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遴选支持1万名左右急需紧缺的国内高层次人才。
15、每年培训百万名高层次、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
16、在全国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名高技能人才。
17、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力争10亿亩。
18、建设国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研究体系。建设海南、甘肃、四川等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和100个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19、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
20、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
21、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
22、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信息系统。
23、实现“百县千乡万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
24、加快大型飞机研制。
25、发展新一代和重型运载火箭、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
26、发展深海探测、大洋钻探、海底资源开发利用、海上作业保障等装备和系统。推动深海空间站、大型浮式结构物开发和工程化。
27、研发新一代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
28、研制高档数控机床。
29、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和军用机器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商用。
30、开发适应各种耕作条件的先进农机产品。
31、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
32、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
33、研制先进化工成套装备。
34、培育集成电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和可穿戴设备等成为新增长点。
35、加速推动基因组学等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
36、加速北斗、遥感卫星商业化应用。
37、发展储能与分布式能源。
38、大力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等智能材料,石墨烯、超材料等纳米功能材料等高端材料。
39、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0万辆。
40、建设高速大容量光通信传输系统。
41、建设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
42、支持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推动贵州等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43、加快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应用。
44、打造电子商务国际大通道。
45、构建国家网络安全和保密技术保障体系。
46、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
47、加快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
48、建设川藏铁路等沿边铁路。
49、建成北京新机场。新增民用运输机场50个以上。
50、大力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51、建设城市群交通圈。
52、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
53、实现村村直接通邮。
54、加快构建车联网、船联网。
55、推动驾驶自动化、设施数字化和运行智慧化。
56、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
57、对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
58、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
59、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60、推动致密油、油砂、深海石油勘探开发和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
61、建设水电基地和大型煤电基地外送电通道。
62、建成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扩大天然铀储备规模。
63、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
64、建设引黄入冀补淀、引江济淮、引汉济渭、滇中引水、引大济湟、引绰济辽等多项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65、建设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龙江奋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岗等大型水库。
66、建设西江大藤峡、淮河出山店、新疆阿尔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枢纽工程。
67、基本完成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及以上的244条重要河流治理。
68、推进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推进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69、培育形成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生中小城市。
70、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的小城镇。
71、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一批示范性绿色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72、建设海绵城市。
73、建设地下管廊(网)。
74、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
75、实施特殊类型地区发展重大工程。
76、在胶州湾、辽东湾、渤海湾、杭州湾、厦门湾、北部湾等开展水质污染治理和环境综合整治。
77、突破“龙宫一号”深海实验平台建造关键技术。
78、在北极合作新建岸基观测站,在南极新建科考站,新建先进破冰船,提升南极航空能力。
79、逐步形成全球海洋立体观(监)测系统。
80、实施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工程。
81、建设50个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2、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
83、新增用气450亿立方米,替代燃煤锅炉18.9万蒸吨。
84、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
85、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和4000万亩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86、建设5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和1个高放射性废物处理地下实验室。
87、推进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核心地区生态修复治理。
88、建设大尺度绿色生态保护空间和连接各生态空间的绿色廊道。
89、推进边疆地区国土综合开发、防护和整治。
90、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
91、发展特色产业,实现30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劳务输出,实现1000万人转移就业扶贫。对“一方水土不养一方人”地区约1000万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
92、改造建设百万公里农村公路。
93、让未能升学的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
94、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95、重点支持若干所高校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96、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97、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10%。每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打造30分钟基层医疗服务圈。
98、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99、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
100、建设讲好中国故事队伍。

有歼20成功亮相珠海航展、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中国空间站等等。

中国空间站(天宫空间站,英文名称:China Space Station)一般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中的一个空间站系统。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倾角42~43度,设计寿命为10年,长期驻留3人,总重量可达180吨,以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

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即已经命名的“神舟”号飞船)和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飞船)五个模块组成。

各飞行器既是独立的飞行器,具备独立的飞行能力,又可以与核心舱组合成多种形态的空间组合体,在核心舱统一调度下协同工作,完成空间站承担的各项任务。

最新消息,我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唐洪波将于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乘坐神舟12号载人飞船抵达空间站及核心舱。根据计划,它们将在空中停留长达三个月。

中国载人空间站各舱、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天舟系列货运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均由中国航天 科技 集团公司研制。那么,航天 科技 集团打造的“航天之家”舒服吗?宇航员如何在太空生活?

神舟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河核心舱和天州货运飞船组合交会对接

就是要大:从“包房”到“大平楼”

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它的发射重量就达8吨左右,同时也为航天员提供了15立方米的舱内活动空间,可满足三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道上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相比神舟七号7立方米的客舱活动空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还是比较紧密。

中国在2021年开始建造空间站时,为了提高宇航员太空生活的“舒适度”,设计师为步入太空的宇航员准备了一个相对充裕的生活环境,而本次的舱内活动空间也从天宫一号的15m³增加到110m³,简直就是从“包房”搬到了“大平楼”。

功能分区:保证“私密”和“方便”

在空间站中,宇航员有独立的睡眠区域,保证睡眠充足。虽然还是要把自己放在睡袋里,但已经实现了从站着到躺着的转变。独立睡眠区可以让宇航员放松,在享受高质量睡眠的同时也能保证在太空工作和生活更有活力。

虽然在太空不能像地球上的人一样享受淋浴和洗澡,但每个人都可以在“包裹好的淋浴房”里用喷q把自己擦干净,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人卫生问题。

此外,10多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设计师们对于整体设计方案也在不断提升和改善,他们采用全新的技术,让空间站也拥有“移动WiFi”,从而创造了智能家居生活空间。

在中国空间站,设计师为每个宇航员准备了一个手持终端。宇航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调节舱灯环境、睡眠模式、工作模式、锻炼模式……不同的舱灯,每个场景的设计都可以满足宇航员应对不同场景的状态,同时也避免长时间处于单调的环境中带来的不适。

在过去的载人航天活动中,天地之间的通信是一项“传统工程”。在中国空间站运行期间,设计师会为宇航员预留一个私人语音频道,宇航员可以在这里给家人打电话,分享自己的太空生活感受。

通常宇航员戴骨传导耳机,舱内WiFi可以方便他们在空间站各舱通话,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地面保持通话和联络。

根据国际很多同行的经验,宇航员在太空中有很多工作都是进行太空舱内的组装与维护,也就是说,为了保持空间站正常运行,有大量的组装和维护工作需要宇航员在太空中独立完成,其中一些甚至需要走出舱外完成。单在核心舱,上面就有1243套设备,他们的很多组装工作需要宇航员在天空中手工完成。另外,还有很多舱外活动,宇航员在太空依然是个“旋转的小陀螺”。

地面支持:同一个“空间站”

航天科工集团第五研究院空间站系统开发团队中,有一个团队负责为航天员提供生命保障,在太空中创造安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为了创造一个宜居的环境,设计师需要把自己想象成地面上的“宇航员”,感受机舱里的生活和工作,把自己的感受和团队的感受转化为设计。设计师在里面反复模拟,让宇航员在现场体验,并编写 *** 作指南,用图文向宇航员介绍每一项 *** 作。

设计师表示,团队成员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从太空生活和工作的角度与宇航员沟通,优化设计细节。

有了这些保障和各种精细化的设计,相信我们的宇航员们一定能够在中国空间站的“智能航天港”里度过难忘的“太空之旅”。我们拭目以待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35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