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语音公司:徘徊在商业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AI语音公司:徘徊在商业化转型的十字路口,第1张

智能语音是人工智能(AI)领域技术最为成熟的分支,其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步入产业化道路,Nuance和国内的科大讯飞(002230SZ)等均成立于这一时期,2010年前后行业步入变革式发展期,国内涌现出众多智能语音公司,如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声智 科技 等。从落地应用来看,由2014年底亚马逊Echo开启的智能音箱大规模普及,打开了消费者对语音交互的认知,截至目前,AI语音已广泛应用在家居、金融、 汽车 、教育、办公、医疗 健康 、地产等 社会 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转型 探索 的不同路径

前不久,思必驰旗下智能硬件品牌“思麦耳”推出了首款产品,即360 降噪会议麦克风音箱,具有智能降噪、免费音频实时转写等功能。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消费电子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目前硬件本身并不赚钱,先把品牌和用户做起来,后续会继续上线一些增值服务,拓展营收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思必驰于2007年成立于英国剑桥,次年回国落户苏州,2014年剥离了教育业务,2016年升级“云+芯”战略,2018年成立了芯片公司深聪智能,打造“算法+芯片”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2021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另一家同样向上游押宝AI芯片的云知声,曾于2020年11月提交IPO申请,拟在科创板上市,但仅隔3个月后云知声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根据公开资料及当时的招股书披露,云知声从2015年就开始搭建芯片团队,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分别投入55303万元、116693万元、607115万元和175580万元,面向物联网领域的“雨燕”和面向小家电市场的“蜂鸟”系列芯片已量产和规模销售,“雪豹”车规级芯片尚在进行稳定性测试。

破局之路仍在 探索 期

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指出,“目前很多AI企业都在转型,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定程度上必然的趋势。”AI技术要落地一定会涉及平台,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载体、在什么 *** 作系统上,有什么样的嵌入式硬件,AI的能力在各种条件下跑得起来,服务更多的场景,是非常系统化的事情。很多落地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才可以将价值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

AI语音公司的生存现状如何?因为2010年前后成立的这些AI公司大多还没有上市,营收结构及财务数据并未公布,这里只以老牌企业科大讯飞、提交过IPO申请的云知声作为简单参考。

云知声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114万元、197亿元、219亿元、8469万元;净亏损分别为174亿元、214亿元、292亿元和112亿元,三年半时间累计亏损额近8亿元。报告期内,云知声的毛利率水平在30%左右,2020年上半年为3166%,相比于其他申请IPO的视觉类AI企业,这一数据偏低。

从营收结构来看,云知声主营业务包括三部分,各部分的占比呈现较大的变动: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即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智能语音工具产品等,营收占比由2017年的97%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8%;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主要面向酒店、社区、住宅、医院等特定场景,2020年上半年,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超过67%;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近5%。

科大讯飞是国内最老牌的、以语音合成起家的AI企业,截至3月10日收盘,科大讯飞的总市值约1092亿元。根据财报披露,按产品划分,科大讯飞的营收贡献比前四位分别是教育产品和服务、开放平台、信息工程、运营商相关业务,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约占比三成。其他营收贡献还来自于智能硬件、智慧政法行业应用、 汽车 智能网联相关业务、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教学业务、医疗业务、智慧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等。2021年前三个季度,科大讯飞营收10868亿元,净利润为76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9%、24%。不过,因保持较高的政府补贴,科大讯飞的商业模式及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疑问。

大体来看,AI语音企业的营收来源是以落地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的AI解决方案为主,其次是消费电子产品。无论是做AI芯片还是AI *** 作系统,目前还处于研发投入的阶段。无论是哪一条转型道路,AI语音公司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于当下的“造芯”热潮,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就指出,语音识别技术并不是新鲜的AI技术,不考虑语义识别的话,实际上已非常成熟,甚至无需专用硬件。使用专用语音芯片的核心意义在于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特别是与 *** 作系统适配的成本。因此语音识别芯片最核心的研发方向就是降低成本,包括芯片、代码,开发成本以及功耗、延迟成本。“ 做好难,做便宜其实更难。便宜的话,还需要有更广泛的设备及用户使用,这就考验开发厂商的销售以及产品外延能力。”罗国昭说。

1、首先在指纹锁底部找到盒盖开启缝隙,将下面盒盖打开,再慢慢的把整个后盖取下来。
2、其次在指纹锁电池槽的顶部找到音量设置键从左往右数第三个可拨动的按键。
3、然后将按键拨动到左边,开启静音,此时指纹锁的所有提示音都会被关闭。将按键拨动到右边,关闭静音,指纹锁开启语音模式,全程提供人工智能语音提示。云米是全球知名的家庭物联网高科技企业。云米致力于用高科技缔造智能的家,为全球用户提供一站式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MQTT:MQTT(MessageQueuingTelemetryTranspor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模式的"轻量级"通讯协议,该协议构建于TCP/IP协议上,由IBM在1999年发布。
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现在,电视早已经摆脱了从前客厅影音播放的简单范畴,开始向着智能化娱乐化的方向发展,电视也已经开始变成了家庭智能娱乐生活的中枢,变身智慧大屏,近日,荣耀发布了全新的智慧屏X1,并且首发1999元的55英寸的亲民价格,让无数家庭可以享受科技带来的智慧化生活。

荣耀智慧屏X1支持4K超高清分辨率,并且采用了92%DCI-P3广色域、AI魔法画质引擎,HDR动态映射、MEMC运动补偿技术,并且经过德国莱茵无频闪大屏专项认证,还有低蓝光护眼的功能,整块屏幕的素质毋庸置疑是出类拔萃的。

为了支持这样的画质,荣耀智慧屏X1采用了旗舰级的鸿鹄818智慧芯片,这款芯片集成了2个A73、2个A53CPU,并且还集成了4个Mali-G51 GPU芯片,支持8K,30FPS的视频硬解,当然4K视频也可以轻松应对,而4个10W高品质扬声器,经过华为Histen音频算法认证,带给用户震撼的影音感受。

除了画质和硬件的性能出众之外,荣耀智慧屏X1在语音交互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这款智慧电视还搭载了“YOYO”智慧语音助手,同时YOYO语音助手支持了“连续对话”功能,在“你好,YOYO”或遥控器语音按键点击后,YOYO会开始对语音指令做出响应, 比如“我想看《鬼吹灯》”这类常用的搜索指令,语音助手可以快速相应完成,界面跳转后,用户可以再次发出指令,如“开始播放”等指令进行持续 *** 作。

语音控制视频展示

不光在点亮屏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YOYO”和电视进行对话,即便是在熄屏状态下,对荣耀智慧屏X1发出指令,也依旧可以 *** 作,比如我们不需要开启屏幕听歌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说出想听的歌曲进行播放即可,让这款大屏设备瞬间变身成为你的专属音乐播放器。

另外,荣耀智慧屏X1也可以作为全屋生态的接入点,在系统中直接看到Hi-Link平台的智能硬件,并支持通过语音或遥控器直接进行开启、关闭等 *** 作。

当使用荣耀智慧屏X1的时候,其系统的交互是全程适中贯穿的。通过上面一些功能的强化和加入,相信大家也能够渐渐明晰了,相比其他现有的系统,荣耀智慧屏X1强大的分布式能力和传输性能,加上语音 *** 作的辅助进一步丰富了交互的 *** 作,让智慧屏与手机互为外设,实现多终端功能特性的互补和增强,让人们可以早日享受到物联网带来的生活便利。

总结:荣耀智慧屏X1的画质出众,支持8K视频的硬解,能够带给用户非常出众的画质体验,同时智能化的语音助手,让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更加的方便,即便是在息屏的状态下,依旧可以通过“YOYO”播放歌曲,在总体的使用体验上更加优秀,另外配合华为认证的智能设备,可以轻松打造智慧家居生态。不光如此,腾讯视频、芒果TV等丰富资源,让这款荣耀X1成为家庭互动智慧的重要终端设备。

物联网智能处理(应用层)方面主要涉及技术:
1、云计算技术
2、大数据技术
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可选涉及的技术:
1、语音、图像、视频识别
2、人工智能
3、机器学习
物联网整体关键技术:
1、感知层的传感技术(如温湿度、水浸、烟雾、磁场等)、射频识别技术(如NFC、RFID等)
2、网络层的通讯技术(如LPWAN、ZIGBEE等)
3、应用层上面已经进行了回答
4、其余相关技术:高性能能源技术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355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