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央行数字货币的业务拓展中将会碰到哪些常见问题将如何解决

中国物联网央行数字货币的业务拓展中将会碰到哪些常见问题将如何解决,第1张

1 法定数字货币框架需要非银行支付机构参与
法定数字货币尚无统一概念。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将“数字货币”定义为“一种仅仅通过电子方式存在的支付方式……可以被用来购买实体商品和服务”……包括“私人的数字货币”和“中央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比英格兰银行更进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多个公开演讲中明确了央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多重内涵:法定的、加密信用货币,采用了一系列的算法,并且在支付功能上衍生出更多智能化功能。
为此,央行设计了一套“一币两库三中心”的系统架构,即:以数字货币为中心,设计发行库和存款库,搭配认证中心、大数据分析中心以及登记中心。央行数字货币奉行央行发行、商业银行账户流通的方式,发行库存放人民央行存放数字货币,存款库是商业银行存放央行数字货币的数据库。认证中心对机构和用户身份进行集中管理;登记中心完成央行数字货币全生命周期以及权属登记;大数据分析中心实现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指标检测分析等目标。
商业银行是法定数字货币框架的重要节点,扮演着肩负央行数字货币流通的重要角色。在中国非银行支付机构已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让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商业银行的补充参与数字货币运行框架是更优选择。原因在于:第一,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法定数字货币推广。在商业银行内部,法定数字货币和实物货币存在竞争关系。社会公众倾向于将现金账户中的数字货币兑换成传统货币以换取收益,以商业银行推广数字货币的目标难以实现;第二,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避免商业银行重复建设支付应用场景。与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同,目前商业银行的支付场景相对缺乏多元化,再造支付应用场景将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将被浪费;第三,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适当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为央行数字货币服务进行必要的软件和硬件升级;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传统人民币的存取服务。两套系统同时运营将会增加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第四,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促进商业银行支付工具建设和通道整合。在法定数字货币框架中,商业银行提供的支付工具单一和支付通道复杂可能会降低社会公众使用法定数字货币的积极性。
2 法定数字货币的出现重塑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角色
在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过程中,各类非银行支付机构扮演着四类角色。第一类,账户管理者角色。非银行支付机构不能经营存贷款业务,其支付账户中的金额不属于存款,社会公众更容易接受非银行支付机构充当“数字钱包”的角色。同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数字货币钱包及其终端等系统的开发和运营上具备丰富的经验,有利于央行数字货币的顺畅管理、使用,也不用担心存在非银行支付机构挪用资金的风险。第二类,支付服务提供者角色。非银行支付机构拥有包括移动支付、跨境支付、农村支付等在内的大量场景开发、运营经验,和基于场景的支付市场的相对较大占有率。一方面,有实力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智能法定数字货币为基础开发出多种产品来满足用户的兑换、支付、存储及相关衍生需求;另一方面,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利用丰富的场景促进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使用。例如在消费者想要通过央行数字货币进行投资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凭借着传统货币投资支付服务的经验和升级的数字钱包,完全可以胜任数字货币投资的专门支付服务提供者角色。第三类,系统建设服务提供者角色。全国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国家处理中心(NPC)和各省(直辖市)支付清算体系的核心城市处理中心(CCPC),将会在法定数字货币框架下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在法定数字货币和传统货币长期并存的时期,NPC和CCPC将是双重重要节点。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作为法定数字货币框架下的次要验证节点对多中心、分布式的系统架构进行补充,继续与NPC和CCPC完成对接。
3 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法定数字货币系统的技术对接
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创新伴随着与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对接展开,覆盖数字货币产生、储存、使用、回笼全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基础层技术的对接和交易模块的对接。基础层技术对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基础安全技术方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移动终端交易形式的提供方,需要应用终端安全模块技术,对接统一加解密系统,提供安全存储和加解密运算的载体,为数字货币提供有效的基础性安全保护。第二,在数据安全技术层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整个支付体系的一环,在交易传输上,应采用官方统一规定的密文+MAC/密文+HASH的技术方式传输数字货币信息,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安全性、不可篡改性。第三,在交易安全技术层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参与记账的高级节点,在交易进行中采取盲签名技术保证数字货币的可控匿名性,并通过流水号、时间戳等多种方式杜绝重复支付的可能;并通过加解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等防伪方式确保交易的真实性。
在与交易模块对接时,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做到:第一,与认证中心对接,获取相关数字证书,以及用户身份信息;第二,与可信服务管理模块对接,以便获取数字货币的使用功能;第三,与发行系统与储存系统对接,通过银行库进行数字货币的申请和兑换;第四,与交易通信模块对接,保证用户能基于在线交易通信通过交易网络在智能终端实现在线支付;第五,与登记中心对接,通知记录数字货币交易流水,以完成央行数字货币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过程的登记。
4 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法定数字货币系统的场景对接
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场景对接基于其自身角色的转化。法定数字货币是算法货币、智能货币,因此业务创新和场景拓展是法定数字货币系统的应有之意。非银行支付机构能够实现的场景对接主要体现四个方面。
第一,赋能金融行业,化解金融场景化服务局限。目前,金融场景化服务存在着业务建模不具备普适性、不同主体存在不同管理要求以及参与主体系统对接成本高等局限。非银行支付机构对接法定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通过研发智能合约建立资金流向、触发条件、价值变化规则、收益权登记等行为信息以及对应的资金信息(金额、账户、币种等),化解金融场景化服务的现有局限。非银行支付机构应用数字货币的原子属性和智能合约的原子交易“组装”成业务模型,无需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单独开发平台,并避免了行业平台垄断、信息不公开等问题。
第二,拓展使用场景,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在现有支付场景丰富的基础上,不断根据法定数字货币的特点拓展使用场景,满足用户的兑换、支付、存储及相关衍生需求。同时,通过聚合应用,用户可以使用非银行支付机构的App对接大量场景和服务。
第三,提升资金安全,打造通用数字钱包。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提供数字钱包服务,通过自身技术打造符合安全标准的数字钱包,保证用户资金安全。可选择的方法包括:央行与非银行支付机构合作开发一个统一的通用版数字钱包应用,或者授权若干符合资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提供通用版数字钱包服务的权限。数字钱包可以实现用户在各个商业银行的资金甚至在各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自有账户里的留存资金与法定数字货币的相互兑换。从实现角度来讲,同时,商业银行传统账户体系还可以绑定非银行支付机构数字货币钱包,达到传统账户绑定数字货币钱包的联合管理。
第四,助力跨境结算,搭建安全可靠跨时区联盟链。非银行支付机构可以深度参与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至少在两个方面可以实现与商业银行、央行的合作。第一,可用支付标准及工具。非银行支付机构参与标准和工具的研究与设立,实现技术上的对接可能。第二,跨境支付业务系统。以央行牵头、商业银行、有资格的非银行支付机构参加的业务系统将会有助于实现高效跨境支付。
5 非银行支付机构与法定数字货币的法律框架对接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数字货币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其中有几个焦点问题需要回答。第一,如何确定法定数字货币所有权?这是一切法定数字货币法律行为开展的基础。第一种思路,认为法定数字货币是无形物,作为特殊动产,适用《物权法》的规定。例如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刘向民认为,“解决数字货币的所有权转移问题,也应紧紧围绕所有权的公示方式展开。”第二种思路,认为数字货币是电磁记录,适用数据转移与交易的法律。数字货币的本质是电磁记录,电磁记录内容的转移记录在数字货币技术架构的节点中。以节点记录的变化作为所有权转移的标准。第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个人信息安全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本问题。除了通过立法强制要求提高技术安全等级之外,还应当明确法定数字货币系统中的各类主体的数据权利。第三,如何规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问题?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问题是货币法律框架的必要内容。技术层面上,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应当包括相应的帮助识别、处置与洗钱、恐怖融资的相关机制的技术架构。法律层面上,特定参与者应当具备身份识别信息、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交易记录查询等权利。
我们认为,在构建我国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框架时还应当考虑在以下方面规制非银行支付机构。第一,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法定数字货币参与者身份,搭建技术——业务双层权利义务体系。技术层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次要验证节点,可以根据中央银行明确授权下进行代码修改、节点 *** 作、架构存储、交易验证等等;业务层面,非银行支付机构作为商业银行角色的补充,遵守法定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均一化”管理,但是在支付之外的场景创新上,充分给予空间,以实现“负责任的创新”。第二,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遵守国家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一般立法。在法定数字货币法律框架中,还应当遵守相关数据保护与个人信息安全的特殊规定。第三,非银行支付机构在扮演出支付服务提供商以外其他角色时会创设许多的新型商业模式,其权利义务应当按照商业法律规范和数字货币法律框架进行双重规制。
法定数字货币是未来金融发展的趋势。更多的参与主体将会从法定数字货币的智能、加密等属性中获益,创造出更多的应用场景,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快速、有活力发展。未来我司也将会持续关注该领域的相关问题并主动配合监管机构,进一步参与科研、金融、互联网等各行业研究,全力支持央行推动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体系,推动新金融时代的发展。

银行竞逐区块链 诸多难题待解

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银行是区块链领域最踊跃的探路者。近年来,国内外多家银行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信贷、清算等领域。区块链独特的信任机制,被银行视作创新风险管理、简化交易流程的关键技术突破。不过,作为新兴技术,区块链生态仍在建立过程之中,应用十分有限,诸多难题仍有待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热捧区块链 各显身手

区块链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了共识机制,具有实现智能合约的能力。共识机制保证了不同节点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信任、获取权益,且信息不可篡改;智能合约则保证合同条件满足时,合同准确、自动执行,不仅高效,且避免了外界干扰。

“对于银行业而言,区块链的意义在于,其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相当于提供了基于技术的新型信用,有利于增加交易透明度、打击欺诈。”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朱小黄说。

盘点早前发布的国内各大银行年报,不难发现,多家银行已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扶贫、信贷、清算、供应链金融等领域。

中国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前沿领域,积极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场景,打造贵州脱贫攻坚基金区块链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资金的透明管理。

中信银行年报透露,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贸易融资和xyk获客领域,推出了国内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信用证应用联盟,有效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和安全性。

中国建设银行在年报中写道,2017年,主动探索“区块链+贸易金融”技术,在同业中率先实现国内信用证和国际保理领域的区块链跨行、跨境的实际应用,通过区块链累计交易业务量达到16亿元,覆盖20家境内外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也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电商供应链金融,还推进了金融数字积分(简称“嗨豆”)系统建设,打造区块链积分体系。

三类应用场景 各有应用

在采访中发现,银行应用区块链的领域,集中在交易、清算、票据、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核心优势体现在可信、快捷。

以中信银行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国内信用证信息传输系统为例。此前,信用证传输存在诸多问题——证本和单据要通过邮寄传递;纸质信用证不易保存、容易伪造;信用证需要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发送确定电,但SWIFT不支持中文。

2017年7月,中信银行尝试使用区块链传输信用证后,即实现了跨行信息实时传输,不再依赖邮寄;纸质信用证的保存、伪造问题得以解决;信用证状态的变化也实时可查。

“在国内,区块链完全可以取代SWIFT,实现自主可控的国内信用证交换。”中信银行信息技术管理部金融产品IT创新实验室副处长姜鹏表示。目前,这一系统已在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北京农商银行、江苏苏宁银行之间运行,且完成了数十亿总额的交易。

金融科技第三方分析机构“零壹财经”去年发布的一份金融机构区块链应用报告指出,应用区块链的金融场景大致有三种——需要多方机构参与的场景、中心化系统的场景和需要第三方机构增信的场景。

第一类场景的痛点在于交易环节多、耗时耗力,如跨境金融;第二类场景的痛点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心系统出问题,所有节点都会瘫痪,如供应链金融;第三类场景的痛点是信用验证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如第三方支付和供应链金融中的信贷环节。而区块链的应用,理论上是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

中信银行的尝试涵盖了第一类和第三类场景,中国农业银行的“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则是典型的第二类场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打造的“区块链+资金托管”则属于第一类场景。

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兼中国区银行与金融市场行业总经理范斌向记者介绍了其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发的区块链资金托管系统。以往,典型的托管业务流程涉及资产委托方、资产管理方、资产托管方等多方,各方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交易时需要多方反复校验、补充信息、对账,费时费力。而采用区块链技术后,基于共享账本、智能合约、隐私保护、共识机制这四大功能,信息实现了多方实时共享,交易流程缩短了六到八成。

“区块链技术还帮助IBM全球融资部门省了约1亿美元的流动资金。”范斌说。2016年至2017年间,IBM引入区块链技术管理融资环节中的发票和付款,资金在往来过程中的“签字盖章”环节减少,进而节省了资金占用时间。

目前仍未形成推广生态

银行为何如此钟情区块链?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在金融机构中,银行是最早一批试水区块链的。除了区块链本身的技术魅力外,行业竞争压力也使得银行愿意“尝鲜”。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坦言,近几年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可能在不远的将来“成果大爆发”,“商业银行是抓住这股浪潮完成蜕变,还是让移动支付的失利在其他领域重演,关键是未来三年的作为。”

不过,区块链在银行业的应用,推广起来也并非一帆风顺。朱小黄表示,只有银行普遍应用了区块链,交易才能真正实现高效。但目前一些银行的应用多限于试验或内测,难以形成生态。

“我们一开始落地区块链信用证项目的时候,就选择和民生银行合作推动业务应用。如果只有一家银行用这个技术,就没有实际意义。必须有生态支撑。”姜鹏说。好在目前银行普遍认识到了这一点,“银行业中研究区块链的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有了互相合作的意识。”

黄震还提醒,无论是什么金融机构,用区块链技术,首先就是要明确区块链“不能做什么”。

“目前区块链不能跑高频、并发的交易,网速、算力无法支撑。比如支付领域,如果是网购,还是可以实现的;如果是期货高频交易,就做不了。”黄震说。

姜鹏说,在设计区块链的体系之初,中信银行仔细论证了适合使用区块链的业务环节。

“从全球的经验看,目前还不适合用区块链去做大而复杂的体系建设,不要试图用区块链解决所有问题,而是重点解决核心问题。做太复杂的系统耗费时间,技术发展那么快,没做完旧的系统就面临新技术的迭代了。”姜鹏说。

“只解决核心问题”的思路,确保了区块链上线后,中信银行各支行相关业务 *** 作无需流程改造,就可以实现业务升级。

范斌坦言,银行全面应用区块链还需要时间,IBM对于区块链开源社区的投入将会继续下去,一方面是为了培育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夺区块链平台的制高点。随着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快速迭代,金融机构使用这项新技术的场景仍然有诸多想象空间。

内容来源于新华网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物联网产业园支行是2010-10-28在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阡陌路482号B楼1楼。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物联网产业园支行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1005630264153,企业法人洪清清,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物联网产业园支行的经营范围是:经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定批准的业务,经营范围以批准文件所列的为准。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00217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9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物联网产业园支行更多信息和资讯。

金融 科技 指的是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 科技 手段,对金融市场产品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型业态场景、新兴业务模式、创新产品服务等提供技术支撑,目的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企业效益、改善客户体验的一种新兴的现代化的 科技 赋能。金融科 技 赋 能, 解决商业银行经 营管理痛 点 问题,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一、运用区块链技术开发银行客户DAO 组织管理平台台,通过银行老客户维护挖掘系统开发,搭建客户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点对点服务

二、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7S”风控模型,开发银行全程风险控制系统,把授信资产不良率控制在规定的比例范围之内,有效降低经营风险。

三、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结合,搭建贷款催收平台,迅速解决客户逾期贷款问题

四、充分运用金融 科技 技术,开发银行“元宇宙”人力培训平台,有效解决好新老员工培训问题,既提高效率又降低成本,不断提高各级员工素质

五、运用区块链等技术,开发产品营销服务平台系统,使客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人员都可以享受银行的服务

六、针对银行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从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另一方面加强各级员工对金融 科技 为银行赋能,有效帮助提高竞争力、降低风险、提高效益方面的认知,积极支持和推动银行业的数字化改革

七、随着金融 科技 运用的不断深入,对银行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带来了很大冲击,银行业务逐步从线下转到线上实现“云端化”,服务实现“智能化”,产品实现“数字化”、管理实现“虚拟化”、机制实现“功能化”。商业银行要 充分运用金融 科技 创新, 才能在 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银行业在遭受互联网金融颠覆余波未平之时,近期全球范围内对银行业更猛烈冲击的声音又此起彼伏。
9月下旬,世界领先的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全球各大银行经过分析得出报告,被形象誉为“银行业死亡笔记”:未来能活下来的银行只有五分之三。接着,前日在朋友圈疯传的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发布的一份报告更是“危言耸听”:到2030年即15年内银行将消失,全球百万银行员工面临失业。而就在昨日(10月24日),据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消息,银行业的Uber时刻悄悄拉开大幕,美国大银行大幅关闭网点,美国银行、花旗和摩根大通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已经关闭了389个网点。随着移动活跃用户的增多,更多交易通过数字渠道完成,砖瓦砌成的网点已不再那么必要。而通过数字渠道办理业务的成本,也远远小于网点渠道。网点关闭的衍生品就是银行裁员,银行员工失业。
其实,早在去年12月初,巴克莱前CEO詹金斯就表示,全球银行业未来10年将裁减半数员工和分支机构。
何止国际机构呢?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常务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很早就预言:未来若干年中国20多万个银行物理性网点或不复存在。网点没了,人员何处去?裁员肯定是不二选择。
要说麦肯锡、毕马威会计事务所只是研究咨询机构的预测猜测而已,那么美国银行业大量关闭物理性网点,欧美银行开始较大幅度裁员,则是已经进入“实战”阶段了,预示着研究机构的报告已经开始变为现实。
对全球银行业最大的冲击是互联网金融或被欧美称为科技金融的冲击。这种冲击从业务种类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主体业务。支付结算业务,信贷资产业务,存款等资金来源业务,理财等中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等。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使得银行业束手无策,直面冲击,欧美日本银行业尤甚。
中国银行业由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兴起早,冲击来得早、来得快,其准备的也早,并且目前都在斥巨资涉足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受互联网金融或科技金融冲击相对较小。不过,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国银行业还在睡大觉。
金融科技在两大领域正在大力。一是智能金融科技。包括类似于Siri的人工助手EVA,智能投资顾问等AI人工智能。目前,摩根大通、花期、德银以及日本银行等都在斥巨资投资智能投顾。试想,金融业高端服务的智能投资顾问都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呢?二是数字货币领域。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数字货币,大有替代主权货币的趋势。各国央行都或被冲击。
从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对传统银行冲击的具体表现看,互联网金融或称科技金融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性、高效性,自主自由、无时无刻、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约束就可以完成一切金融交易的特性,传统银行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整个社会融资的多元化,抢走了银行业不少地盘。同时,互联网金融直接促进了全社会直接融资的大发展,而直接融资又是传统银行间接融资的坟墓。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生态构建或让传统银行边缘化趋势已经凸显出来。我们拿最熟悉的支付宝例子来“说事”。 支付宝已经于10月12日开始提现收费(支付宝转到yhk),其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以后提现收费了,放在支付宝里的钱怎么办?支付宝回答,支付宝覆盖了国内几乎所有的在线购物网站,支持几百个城市的公共服务缴费,包括酒店、便利店、餐饮、医院、出行等众多行业。还有余额宝、定期理财、买基金买保险等投资领域。意思是通过提现收费的价格手段将客户留在、锁定在支付宝营造的网络消费投资的闭环里,让其赚得的盆满钵满,并通过蚂蚁积分激励机制锁定粘住客户。
试想,当支付宝的生态圈越来越大时,即:只要把钱转入支付宝就可以在其生态圈子里开展生产、消费、娱乐、休闲、投资等等人们需要的一切支付结算金融消费与需求活动时,支付宝将会成为网络王国的央行,无形中拥有电子货币的发行权、掌控权。同时,将一大部分金融交易、金融活动都锁定在了支付宝的生态闭环里,无形中使得传统银行被边缘化。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未来。
在全球性金融科技大潮猛烈冲击下,传统银行物理性网点大幅度减少是没有悬念的,裁员也是不可抗拒的。但银行业消亡似乎还论证的还不那么严谨。
在科技金融多重冲击下,传统银行怎么办?出路何在?
目前,欧洲银行业、日本银行业以及亚洲一些银行普遍采取裁员的做法作为应对困境的措施之一。这种做法不是治本之策,完全是舍本逐末之举。银行业走出泥潭的出路在于拥抱科技金融,者是唯一希望。银行业务数据化、移动互联网化、智能化是方向与出路。未来银行业一定是一个科技金融公司。就像原阿里巴巴,现在的蚂蚁金服旗下的互联网金融银行—浙江网商银行,成立之初300人左右,而250人都是科技人员。
麦肯锡报告显示,金融领域数字化驱动的裁员有望在三年内将利润/损失水平提高20%-30%,而股本回报率ROE也有望上升2%-3%。数字化可以扩大4%-12%的销售空间,增加交叉销售的潜力。传统银行一定要抓住金融数字化提高效率效益的杀手锏。
传统银行具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财富实力、管理经验等的积累,完全有实力把握住金融科技的大趋势,迅速向其转型。就拿移动支付来说,中国银行业目前已经后来居上,例如农业银行的手机移动银行客户体验越来越好,只要推介力度跟上,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没有悬念。
作为银行岗位来说,科技岗、管理岗、业务营销客户岗、对于中国来说一些非业务部门的特色岗,都不会受到冲击。
总之,一定要认识到,新一轮科技革命潮流已经滚滚而来,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智能化、传感技术、机器人、VR、AI、AR等为特征的新科技势不可挡。银行业支付结算业务移动互联网化,信贷资金业务大数据化,投资理财顾问业务AI化,理财等中间业务网络化等大力拥抱科技金融是传统银行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就看谁能紧紧抓住。谁能抓住,谁就可能从“银行死亡笔记”名单中被剔除。

2019年,面对日益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我国金融业总体稳健运行,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盈利能力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股票质押融资风险下降。

资产负债规模平稳增长

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8251万亿元,同比增长801%,增速比2018年上升17个百分点;负债总额25824万亿元,同比增长765%,增速比2018年上升137个百分点。

2019年,银行存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平稳。截至2019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9288万亿元,同比增长865%,增速比上年上升04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53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34%,增速比上年下降112个百分点。

利润继续保持增长

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净利润199万亿元,同比增长891%,增速比2018年上升42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净息差22%,较2018年提高005个百分点;非利息收入占比2193%,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利润率086%,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资本利润率1039%,同比下降070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整体较2018年有所下降。

资本充足水平稳重有升

截至2019年末,商业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95%,同比上升036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为1464%,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资本较为充足。

截至2019年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5846%,同比上升315个百分点;流动性缺口率为407%,同比上升346个百分点;资产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覆盖率为14663%,同比上升862个百分点;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2233%,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流动性整体合理充裕。

截至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19万亿元,同比增加3498亿元,不良贷款率198%,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41万亿元,同比增加3881亿元;不良贷款率186%,同比上升003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余额559万亿元,同比增加3207亿元,增幅609%,资产质量下迁压力加大。此外,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259万亿元,同比增加1084亿元,增幅437%;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余额比值8118%,同比下降618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于不良贷款的认定更趋审慎。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行业授信策略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363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