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IoT云产品交流会:物联网痛点多,阿里能做什么?

阿里云IoT云产品交流会:物联网痛点多,阿里能做什么?,第1张

经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类正在迈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世界。5G、IoT、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 社会 关注的对象,数字经济成为政策宣传的重点,各种概念和解释产生,使得当下有很多话题可以讨论。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竞争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

不同行业发展数据智能的潜力有何不同?

企业如何高效进行物联网应用开发?

企业对云平台的使用体验如何

对于类似问题,阿里云IoT、ICA联盟一直希望与行业人士进行对话。上周,ICA联盟物联网万亿生态伙伴聚合沙龙在杭州举办,活动以“粘合行业碎片,共创IoT基石”为主题,以阿里云IoT云产品为话题,吸引近200名行业人士到场交流。

4位嘉宾依次上台分享

物联网需要化繁为简

物联网产业链很长,覆盖了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大层次。它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方式,让商业 社会 变得更加复杂。

首先,物联网让产品变得复杂。增加了传感器、模块等部件,需要进行更多的开发管理。

其次,物联网让需求变得复杂。企业从生产产品变成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就是这两个变化,让产业体会到很多新的发展痛点。

1 物联网开发过程链路极长,从获客到交付典型过程常常要经历十几个环节。

2 将软件研发、硬件研发、嵌入式研发,云产品的购买,施工/安装/维修费用计算在内,物联网开发成本极高。

3 调查表示目前78%的用户需求为定制化需求,65%的物联网软件需要定制化开发,这导致软件复用性较低。

4 设备联网、用户交互产生海量数据,众多场景亟需数据实时分析、可视化的能力,提升使用效率及用户体验。

新的形势促进了变化的发生,计算力的进步预示着满足更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更强的灵活性。

物联网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中地位,也从当年行业所关注的“要不要上云”,随着企业自身数据资源日渐丰富,应用数据意愿的显著增强,过渡到了“如何高效地上云”。

物联网云平台,由此更直接地承担起IoT产业“基础设施”的角色,为物联网项目的规模化落地减负降压。

阿里云IoT 产品结构

阿里云 IoT 资深产品专家JASON CHEN从各个原子化产品角度,描绘了阿里云IoT的全局样貌。包含物联网 *** 作系统AliOS Things、边缘计算Link Edge、网络管理平台Link WAN、开发平台IoT Studio、物联网设备接入与管理、物联网数据分析、物联网市场Link Market、物联网安全Link Security等功能在内,展现阿里云为各类IoT场景和行业开发者赋能的能力。

将各个基础产品分别阐述,体现出阿里云IoT强化基础设施角色,希望阿里云的产品技术变成合作伙伴解决方案一部分的心态。再次印证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3月阿里云峰会上所提出的“被集成”口号,阿里云的重要转变已经发生。

以下,我们就将重新认识阿里云IoT云产品。

物模型

阿里云 IoT 技术运营专家薛圆在交流中表示,ICA联盟推出物模型,定义物联网设备模型与属性。通过对任意物联网设备建模,合作伙伴共创设备数据标准模型,确保数据标准的准确性、合理性,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互懂。

类似将拼图碎片整理成更完整的拼图模块,物模型将实现碎片数据结构化、差异模型统一化、烟囱场景联动化、软硬一体标准化的目标,帮助用户缩短开发时间、标准化开发工具。

物联网数据分析

在任何商业活动中,数据都是一种资本,数据分析是可以产生创新收益的手段。

阿里云 IoT 高级产品经理腾春艳在对物联网数据分析产品介绍时表示,阿里云为物联网开发者提供数据分析服务,覆盖了数据存储、清洗、分析及可视化等环节,有效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助力物联网开发。

在空间数据可视化方面,阿里云IoT提供二维、三维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功能,致力用数据连接真实世界。比如对智能停车场的车场现状、排队数据、收入进行分析;比如定义电子围栏,当物品超出围栏范围时,配置报警;比如在物流追踪、设备管理等物联网低频定位场景下,展示设备轨迹;比如在三维空间可视化需求下,基于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构建监控、展示、控制为重点的BIM可视化系统,实现园区、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可视化。

图:阿里云IoT数据分析产品架构

IoT Studio 物联网应用开发

如前文所述,物联网产业的痛点很多都落在了开发上。阿里云 IoT 产品专家曲文政在演讲中再次阐明IoT Studio作为物联网开发者生产力工具的产品定位与功能。

1 一站式完成云端SaaS 搭建 :用户可以通过IoT Studio轻松搭建出简单IoT SaaS系统,或构建出部分功能集成在原有的SaaS系统中

2 可视化搭建,降低定制化成本 :通过可视化搭建、服务编排的方式让一般嵌入式开发者经过简单培训也可以快速搭建出各种物联网应用;

3 提供AI 等高阶能力: 将高阶能力输出给开发者,增加营收,扩展业务边界;

4 后续提供更多解决方案模版: 通过模版的方式给用户提供即刻可用的IoT SaaS解决方案(包含硬件、嵌入式代码、页面/APP、服务)。

整体而言,IoT Studio作为开发工具,向上承接业务需求帮助用户快速搭建SaaS,向下汇聚能力将阿里体系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输出给用户,是阿里云IoT产品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

图:IoT Studio 产品架构

结语

在 汽车 行业,定制化需求增多,产品的敏捷规划、全生命周期运维是厂商的关注焦点;在零售行业,企业追求着精准化营销的目标;在农业,看天吃饭需要向精准化种植转变……

未来的各行各业,在面对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之时,都希望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

在这样的产业愿景之中,阿里云IoT将继续践行技术和商业基础设施的角色,覆盖物联网云管边端开发环节,提供满足各类开发者需要的基础产品,助力合作伙伴创新模式,发展商机。

数字化转型案例

◆德国汉高集团与阿里1688达成年度营销战略合作

1月26日消息,德国百年化工巨头汉高集团与阿里1688达成年度营销战略合作,成为首家与1688数字营销平台达成年度战略合作的化工企业。1688数字营销将基于线上线下全域营销产品矩阵,依靠生态化服务体系,为汉高提供行业化个性化的全年营销解决方案,通过增值服务权益、特色营销场景、服务培训支持、产品数据优势、1&N品牌及经销商联合营销工具等结合全方位赋能,助力汉高更好应对客户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联合利华与京东超市达成战略合作

日前,联合利华与京东超市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品类建设、营销共创、 科技 驱动、无界零售等方面开展合作。根据协议,2019年联合利华将在京东超市推出多个新品,打造京东专属产品线,京东超市将加速向联合利华开放“用户运营中心”工具使用,帮助双方加速精准营销。此外,联合利华将在2019年上半年落地协同仓等战略合作项目,加速双方全面协同项目落地。

◆房企碧桂园要转型高 科技 企业

1月21日碧桂园集团2019年度会议上,碧桂园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表示,我们现在要朝着一个高 科技 企业去做,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我们的三个重点是:地产、农业、机器人。2018年以来,碧桂园不惜重金发力进军机器人、现代农业和新零售等风口领域,从建筑机器人到现代农业,碧桂园的新布局无不是围绕“房”和“地”进行。

◆海尔携手科思创共建数字化联合实验室

近日,全球大型家电品牌海尔与德国材料生产商科思创在青岛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依托海尔工业智能研究院,共建“海尔-科思创数字化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致力于研发家电生产过程中与聚氨酯工艺相关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旨在为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新标杆。通过“海尔-科思创数字化联合实验室”,双方将在生产线数据获取、在线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和挖掘以及工艺流程优化等多个领域联合研发解决方案。

◆百丽国际去中心化推动数字化转型

近日,百丽国际执行董事李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百丽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是去中心化,将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推到前端去。在李良看来,传统鞋业零售存在“数据割裂”的三大痛点:第一,底层数据是割裂的,商场数据无法及时反馈品牌和商家;第二,不同区域、不同渠道、不同门店的数据是割裂的,无法形成有效的“数据对齐”;第三,反应机制是割裂的,宏观数据和微观决策之间是割裂的,数据无法快速帮助一线销售人员回答问题,无法指导供应链及时调整。

◆中海油试水数字化转型

1月23日,中海油公布新一年的经营策略和发展战略。2019年,中海油计划增加资本开支,而油气增储上产、数字化转型以及 探索 海上风电将是工作要点。中海油管理层表示,关于数字化以及智能化,基于此前积累的带昂勘探开发的资料完善数据库,对未来勘探研究、开发策略形成指导,同时也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海上作业提供远程支持,通过智能油田以及云平台的建设, 探索 业务数字化创新。

▌人工智能

◆华中 科技 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1月26日,华中 科技 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成立,副省长陈安丽和华中 科技 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校长李元元共同揭牌。目前,华中 科技 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学术产量居国内第八位,成果质量居国内第六位。对标国家战略,服务湖北发展,华中 科技 大学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原自动化学院为主体,健全机构,创新体制,成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海龙大厦完成电子卖场转型升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海龙电子城也加快“改造升级”,开启转型之路。海龙大厦由以前的电子卖场转型升级为全国首家智能硬件创新中心,期间经历了疏解电子产品销售商户、回租回购小业主产权、加强产业升级调整,引入了地平线、旷视 科技 、硬蛋 科技 等在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军企业,人工智能、孵化器等 科技 创新企业达到了90%以上,转型效果明显。

◆西安交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

1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举行“人工智能学院”揭牌仪式。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青年学者,北京旷视 科技 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研究院院长孙剑被授予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职务。学院将充分发挥西安交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 探索 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物联网

◆康佳携手阿里在物联网时代突围

近日,由康佳互联网事业部主办的“易的N次方”2019康佳互联网战略发布会暨年度营销盛典上,阿里巴巴和康佳集团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入股康佳集团旗下易平方和开开视界。2019年,康佳的互联网战略是发力“五大场景”,即在家庭场景、商旅场景、社区场景、景区场景和办公场景全面构建人与屏之间的“情景交融”。

◆华为5G重磅发布

1月24日,华为在北京举办5G发布会暨2019世界移动大会预沟通会,发布了全球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致力打造极简5G,助推全球5G大规模快速部署。目前,华为已经获得30个5G商用合同,25,000多个5G基站已发往世界各地。同时,华为正式面向全球发布了5G多模终端芯片和基于该芯片的首款5G商用终端,带来首屈一指的高速连接体验,让万物互联的智慧世界与人们的生活更近了一步。

◆博世与雅观 科技 达成物联网战略合作协议

1月22日,博世安防通讯系统携手国内AIoT全屋智能前沿企业——杭州雅观 科技 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IoT物联网及相关领域结成长期、全面的战略伙伴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全屋智能体验,推动全屋智能行业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就博世ZigBee智能无线红外人体移动传感器以及博世ZigBee智能无线多功能传感器,接入雅观 科技 全屋智能解决方案进行合作。

◆菜鸟网络启用首个物联网机器人分拨中心

1月22日,菜鸟网络宣布,全国首个物联网机器人分拨中心在南京启用。机器人通过在分拨中心内移动,去往南京60多个配送网点的包裹按序分类,方便快递员配送。菜鸟柔性自动化工程师钟翔介绍,这一系统以 IoT 技术为核心,应用计算机视觉、多智能体机器人调度技术,实现了大件包裹在整个分拨中心内的全程可控、智能识别以及快速分拨。

▌区块链

◆腾讯与贵阳将在云计算、AI 和区块链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

1月26日,腾讯与贵阳市人民政府今天签署了深化合作协议,两方将发展数字经济,打造“数智贵阳”。腾讯将提供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和经验。腾讯云还同步为“数智贵阳”提供底层区块链技术,打造贵阳“网络身份链凭证中心”,建成后将实现一经上链,在个人、企业授权的情况下处处使用,快速验证。

◆中信银行落地山东首笔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

近日,中信银行济南分行成功为客户办理了辖内首笔区块链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成为省内首家开展区块链福费廷业务的银行。2018年9月,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合力开发了区块链福费廷交易平台。该平台通过运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了传统银行间资产交易存在的诸多弊端,可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提升银行间资产交易的安全性,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日本每日新闻社成立区块链实验室

1月22日,区块链风投公司Gaudiy与日本每日新闻社开始共同研究区块链技术及其开发。每日新闻社推出“每日新闻 Blockchain Lab”(简称MBL),以研究和开发区块链在服务及新闻业的应用。MBL的目标是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信息的信任基础,为新闻的健全发展和公正做贡献。

▌大数据

◆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成立

近日,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厅与济南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济南大学举行,“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揭牌。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务实重效、共同发展的原则,就建设山东省文化和 旅游 大数据研究中心和山东文化 旅游 研究等事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山东文旅融合大发展。

◆河南启动首个大数据信用融资服务平台

1月22日消息,在日前举办的河南省2019年重大项目银企对接会上,河南启动全省首个大数据信用融资服务平台——“信豫融”。该平台通过与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海关、司法、环保、医保、社保等涉企经营和监管的信用信息实现实时共享,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金融机构、企业提供一站式信用大数据服务。

◆首个融媒体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落户中国人民大学

1月22日,首个融媒体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挂牌仪式,成为国内首个以打造产学研相结合为特色的融媒体与大数据合作交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表示,该研究中心首先要下大力气做好智库建设,成为融媒体发展和舆情大数据建设的核心智库。其次,整合资源做融媒体建设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同时,强化研究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为更多的地方政府和县域融媒体发展服务。

▌云计算

◆IDC公布中国云计算厂商份额数据

1月21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厂商市场份额数据。数据显示,阿里云、腾讯云和中国电信分列前三,分别是43%、112%和74%。阿里云的市场份额达到了第二名到第九名市场份额的总和,占据了中国云计算市场的半壁江山,这也是阿里云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市场第一年。

◆启明星辰增资易捷思达,布局云计算

近日,启明星辰发布公告,为加强在信息安全方向布局的发展战略,决定由全资子公司向易捷思达增资5000万元。易捷思达成立于2014 年2月,由IBM中国研发中心OpenStack 核心研发团队创建,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启明星辰增资易捷思达,一方面,将利用易捷思达在云方面的积累,结合公司自身安全的能力,大力实践云安全;另一方面,公司提出的安全独立运营、安全技术的互联网+、人工智能化战略与云计算密不可分。

▌网络安全

◆爱尔兰调查Twitter数据泄露事件

1月26日消息,爱尔兰正在对Twitter的数据泄露事件发起调查。此前该机构收到Twitter的通知,称这家社交媒体网络发生了数据泄露事件。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第33条规定,如果发生个人数据泄露事件,相关公司必须在了解情况后的72小时内上报监管方,并明确规定了要提交的资料数据和类型。违反隐私法可能会被处以最高达全球营收4%或2000万欧元的处罚,具体以数额更高者为准,而此前的罚款仅有数十万欧元。

◆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正式揭牌

1月21日,网络安全产业园入园企业座谈会在京举行, 在座谈会上,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正式揭牌,包括360企业安全集团在内的10家网络安全企业签约入驻。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的目标是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产业集聚中心。预计,到2020年,产业园区内企业收入规模达到1000亿元;到2025年,将依托产业园区建成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五个基地”。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潜在用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

手机物联网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手机物联网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和方向。随着手机的推广和手机网民的普及,手机用户将变为手机物联网的潜在用户,手机物联网将凭着其智能特性进入人们的生活。手机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需要突破。除下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外,中国只有极少数手机物联网企业拥有手机物联网商务核心技术。

手机物联网行业分析报告2022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突破17万亿元,预计2022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801亿。

在物联网的物体识别、环境感知与无线通信等核心技术方面,手机无疑是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计算平台之一,手机与物联网的融合将助推网络营销的高速发展,由此,手机物联网商业模式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当前,从手机物联网的市场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其市场规模成级数增长,增长势头良好,手机物联网商务的前景一片光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物联网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潮流而大规模兴起。 未来手机物联网将可便捷实现互联网接入及联网的“人机交互”、“机机交互”。通过手机物联网处理各种相关的生活服务, 手机物联网 如家庭监控、家电控制、金融消费等。

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9亿元,预计在 2022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769%,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6000亿元。

随着中国手机用户的普及和手机网民数量高速增长,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助推下,手机物联网成为一个新的发展领域。手机物联网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模式结合,让手机物联网消费者与商家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

在政策方面,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578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7
下一篇 2023-06-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