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瞬态抑制二极管品牌东沃电子,可替代国际品牌威世、力特

国产瞬态抑制二极管品牌东沃电子,可替代国际品牌威世、力特,第1张

提及TVS二极管品牌,威世(VISHAY)、力特(LITTELFUSE)、安森美(ON)、伯恩斯(BOURNS)等国际知名品牌立马闪现在脑海中,说实话,它们的综合实力确实是一般的TVS管品牌不能匹配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在电路防护过程中,很多工程师并没有选用那些知名品牌供应的电路保护元器件,更多选择的是国内性价比高的TVS管品牌。那么,接踵而至的问题是,国内TVS品牌哪家好呢?哪家TVS二极管品牌厂商备受欢迎呢?
东沃电子,专为保护器件而生

细心的电子工程师都会发现,在很多电子产品的电路防护中,其中浪涌保护元器件TVS瞬态抑制二极管都带有“DOWO”的标志,那么这个“DOWO”品牌的TVS二极管,到底是出自哪里呢?杭州东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东沃电子,英文DOWOSEMI)!

没错,“DOWO”是专业的电路保护元器件生产厂商东沃电子自主的品牌。东沃电子,不只是专业的电路保护元器件制造商,更是客户产品开发、测试、电路保护方案设计的可靠合作伙伴,同时还能根据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生产电路保护元器件产品。专业的EMC实验室和可靠性实验室,促进客户方案设计,缩短客户产品研发周期,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出高性能、质量可靠的电路保护系列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东沃电子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已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UL认证、SGS认证和欧盟CE认证。
东沃电子,学无止境永不停歇

在电路保护元器件的路上,东沃电子从未停止,经常穿梭于国内外大型的电子交流会议和展览活动,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不断地学习进修,更好地服务于电子行业。2019年3月20日,东沃电子很荣幸能够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会内容呈现的是:汽车、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电子、通信系统、物联网应用、医疗电子、军工、航空航天等黑科技技术以及应用解决方案。整个展会下来,最吸引东沃电子眼球的关键词是未来汽车、AI、5G、LOT,全面展现了未来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震撼人心,成为了本届展会的亮点。

TVS瞬态抑制二极管,作为电子元器件的一个分支点,在电路安全防护中,是并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作用不容忽视。在未来电子行业发展的路上,电子产品趋向智能、便捷、低功耗以及微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下,东沃电子兢兢业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为推动全球电子行业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东沃电子,放飞自我拥抱未来

东沃电子供应的电路保护元器件,几乎是所有电子产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电源驱动、工业配电、再生能源、电信、家电、计量仪器、医疗电子、工业控制、照明、安保系统、建筑控制及自动化、音频/视频设备、计算机及其周边设备等多个领域,都能看到东沃电子的身影。东沃电子TVS二极管,在品质方面,可与国际知名品牌威世(VISHAY)、力特(LITTELFUSE)、安森美(ON)、伯恩斯(BOURNS)等媲美;在成本方面,相比国际知名品牌至少可降低30%;在交期方面,更好的供货交期,快速支持样品和后续量产服务。

未来,东沃电子将不断加强新产品的技术研发、提升测试服务水平、加大市场的投入力度,不断优化和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的电路保护元器件领导者,只为您的电路更安全!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2003-01-22在上海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太路39号1幢第四层20部位。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115746518818B,企业法人CHIA HONG JOO,ROY,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安森美半导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企业间的贸易及区内贸易代理;半导体元器件的研发、设计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二极管、三极管、集成块等电子元器件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上述商品的进出口及其它相关配套业务;区内商业性简单加工及商务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上海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48877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1148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安森美半导体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您好,昂宝电源芯片的主要竞争对手有很多,其中包括美国的TI公司、英国的Dialog公司、德国的Infineon公司、日本的ROHM公司等。这些公司都在电源芯片领域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源芯片,如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LDO稳压器等,以满足市场上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TI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模拟和数字半导体制造商之一,其电源芯片应用广泛,包括移动设备、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领域。Dialog公司则专注于低功耗电源管理技术,其电源芯片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得到广泛应用。Infineon公司则在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电源芯片能够满足高温、高压、高电流等苛刻环境下的需求。ROHM公司则在LDO稳压器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其产品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广泛应用。
总之,昂宝电源芯片的主要竞争对手具有不同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定位,昂宝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中美博弈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改变了中国半导体行业未来的走向。政府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以及通过国产替代来实现中国制造的技术迭代升级,并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自上而下地引导国内资本对半导体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重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如何选择这个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标的?我首先整理了国内外一些主要功率半导体企业的资料,然后通过横向对比观察得到一些定性上的判断。

111 控股股东背景

公司大股东华润集团是多元化央企资管平台,公司前身追溯到1983年,原四机部、七机部、外经贸部和华润集团联合在香港设立的香港华科电子公司,并建立国内首条4英寸晶圆线,而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及一系列整合,当前已成为中国本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IDM半导体企业。

从公司的发展历程看,华润微今天的功率半导体的领先地位是大股东持续投资的资本运作的结果。未来华润微仍将在大股东的支持下实现快速外延扩张。

112 华润微的产品和技术:

1)公司一共拥有5条晶圆片生产线。 在无锡,拥有3条6英寸生产线,年产能约为247万片;一条8英寸生产线,年产能73万片。在重庆,拥有一条8英寸生产线,年产能约为60万片,重庆的8英寸主要服务于公司的自有产品。两条8寸线都是2011年建成,现已折旧完成。

2)公司功率半导体可分为功率器件与功率IC ,其中,功率器件产品主要有MOSFET、IGBT、SBD及FRD;功率IC产品主要为各系列电源管理芯片。其中MOSFET2018年营收规模为16亿,落后于英飞凌的52亿,安森美的31亿,市占率9%。

3)华润微IGBT产品主要应用为感应加热、UPS、逆变器、变频器、电机驱动、工业电源等。 参考英飞凌的标准,公司目前量产的IGBT产品技术类似于英飞凌IGBT第四代产品。公司第五代IGBT产品在研发中,预期2020年下半年会有成果,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发不同应用频率的产品。另外公司的IGBT产品规划路线是:在发展单管系列化产品的同时发展模块产品。

4)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公司已储备硅基GaN功率器件设计、加工和封装测试技术、SiC功率器件设计、加工和封装测试技术。目前公司在碳化硅二极管正处于产业化的前夕,目前已经建立一条中试生产线,并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标,1200V、650V碳化硅二极管在考核中,预计在2020有望实现销售收入,目标应用领域为太阳能逆变器、通讯电源、服务器、储能设备等,碳化硅MOSFET在积极研发中。另外,公司氮化镓目前处于研发阶段,600V硅基氮化镓HEMT器件动态、静态参数基本达标。

注1:MOSFET和IGBT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功率半导体器件。

为了改善MOSFET的电压耐受性,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在MOSFET的基础上增加一层P+层,与n基极层形成了一个pn二极管。在关断情况下,形成的pn结承受了绝大股份电压,而结构中的MOSFET不需要承受高压,因此提高了元件的耐压性能。因此IGBT一般用在高压功率产品上,电压范围一般600V-6500V;MOSFET应用电压相对较低,从十几伏到1000V。但是IGBT的延迟时间要大于MOSFET,因此IGBT应用在切换频率低于25kHz的场景,而MOSFET可以应用于切换频率大于100kHz的场景。

注2:氮化镓GaN适用高频、高功率且电压小于600V的场景。

由于在高效率及小型化领域的优异性能,氮化镓在射频、充电等多方面的优势明显。GaN市场具有较高增速,在射频、电力电子领域有广泛的潜在需求。从现在5G基站的加速建设角度来看,GaN由于性能的优越,以及5G基站对于频射爆发式增长的需求,GaN有望实现快速渗透,且随着规模化效应,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再次助力全下游领域的渗透率提高。

注3:碳化硅,SiC在电压600V及以上的高功率领域具有优势。目前已被用于新能源 汽车 风力等行业。根据Yole,2018年SiC电力电子器件市场规模约4亿美元,2023年成长至14亿美元。SiC目前在新能源 汽车 主要用于充电桩,预计未来在 汽车 器件上将有更广阔的潜在用途。

113 对标国际头部企业的市占率和技术差距

士兰微前身是由陈向东等七位自然人1997年发起创立 杭州士兰电子有限公司 ,2003年上市,目前已经逐渐发展成为IDM模式综合型半导体产品公司。公司的经营策略是聚焦于特色工艺,进入多媒体产业,并利用自有技术积累进入白电、 汽车 等高门槛行业。

士兰微布局主要是四个领域:

1)LED照明驱动领域: 利用在控制芯片和功率器件的技术和成本上的优势,加快智能照明系统的芯片和应用方案开发。

2)MEMS领域: 目前已经推出三轴加速度计、三轴地磁传感器、六轴惯性单元,未来将陆续推出空气压力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等MEMS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场景是移动智能终端、智能穿戴和 汽车 。

注2:MEMS即微机电控制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是集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通信和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与普通传感器相比,MEMS具有普通传感器无法企及的IC硅片加工批量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优势,同时又具备普通传感器无法具备的微型化和高集成度等优势。

注3:压力MEMS在 汽车 的应用场景是后装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 汽车 后装机油压力传感器模块和 汽车 燃油泵传感器模块等 汽车 及工业类压力传感器。

注4:惯性传感器在 汽车 领域的应用场景是帮助GPS系统导航对死角进行测量。在 汽车 领域,惯性传感器的快速反应可以提升 汽车 安全气囊、防抱死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

3)IGBT领域: 完善高压高功率产品线:在高压BCD工艺、高压半导体功率器件和模块的技术研发上加大投入,拓展和丰富以IGBT为代表的功率器件产品和智能功率模块产品,拓展在新能源、高效电机驱动、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

4)8英寸芯片项目: 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和地方政府支持下,8英寸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建成和投产。士兰微拓展产能,在特殊工艺领域坚持走IDM模式。

闻泰 科技 2019年收购从恩智浦标准事业部独立出来的安世集团(Nexperia)。

安世集团是一家专注于分立器件、逻辑器件和MOSFET制造和销售的厂商,拥有超过50年的行业积累以及11000专业员工。安世制造模式是IDM,目前在全球拥有2条制造产线(英国曼彻斯特和德国汉堡)和3条封测产线(东莞、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晶圆产能约6万片(折合成8寸),封测1000亿件。公司39%营收来源于双极性晶体管和二极管,全球排名第1;MOSFET占总营收达到25%,在 汽车 级小信号领域分别排第2和第3;剩余为逻辑器件和ESD保护器件。

安世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很小,主要是技术低端。2018年,安世半导体分立器件出货量总计900亿颗。根据营收规模倒推价格显示,安世半导体产品的平均出货单价仅为012元,甚至低于国内同行华润微的015元。

141 英飞凌(Infineon):

英飞凌最初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于1999年4月1日在德国慕尼黑正式成立,2000年上市,2002年后更名为英飞凌 科技 公司。

英飞凌是全球排名前十的半导体解决方案龙头,主要业务有 汽车 、工业电源控制、电源和传感器系统以及数字安全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射频等。公司的IGBT产品在不同电压电流级别提供了全面的产品组合,包括裸芯片、分立器件和模块等,其中IGBT模块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财务特征:1)营收增长放缓;2)毛利率持续提升(2019接近35%),净利率从2018年持续下滑(不到5%),研发费用/营收(15%)。

2019年6月,收购塞普拉斯(Cypress),金额87亿美元

2020财年第三季度,我们对房地产、厂房和设备、无形资产和资本化开发成本的投资为266亿欧元。相比之下,上一季度为247亿欧元,当然上一季度没有赛普拉斯。折旧和摊销(包括非分部结果影响)共计381亿欧元,其中还包括之前提到的与赛普拉斯PPA中公允价值摊销相关的5200万欧元,以及赛普拉斯公司7800万欧元残留资产的持续折旧。

142 安森美

1999年从摩托罗拉的半导体部门分拆。

在过去的20年当中,该公司大力拓展产品阵容,从传统的标准半导体、分立器件,拓展到模拟半导体和信号产品、传感器,以及完整的系统单芯片(SoC)等。安森美半导体主要聚焦 汽车 、工业以及云电源应用,比如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物联网。在IGBT领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提供同类最佳的IGBT技术和最宽广的IGBT产品阵容。

目前安森美半导体总收入约55亿美元。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安森美半导体仅次于英飞凌排名全球第二。

通过并购(从成立至今累计17次),安森美快速成长。尤其在收购Fairchild半导体后,是全球第二大功率分立器件半导体供应商。

2020年,公司将裁员475名员工。该裁员计划预计在上半年内完成,但安森美并未公开被裁员工的补贴方案。

观察上述面对英飞凌和安森美的资料整理,以及对欧美市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

1 并购对于半导体企业的成长来说是一个常态。 半导体行业并购动机和传统行业有重大差异。传统行业之间的并购往往发生在存量,并购可以缓解红海市场的价格战压力。而半导体行业的并购是在一个增量市场中进行,并购动机往往是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抢占未来竞争的行业主导权。比如 Intel 2016年收购初创公司Nervana,随后又收购Mobidius,之后英特尔在收购AI芯片公司的路上一发不可收,2017年收购Mobileye,2019年又收购了以色列的新星HabanaLabs。英伟达和Intel对Mellanox的争夺,和最近英伟达收购Arm。这些收购都是着眼于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这些蓝海市场的主导权。

基于以上理解,我们可以发现,伴随着未来本土企业的技术向上迭代进程和国产替代进程,势必伴随着大量的企业并购,因此大股东是否有强大的资本运作实力将会成为这家本土企业能否具备行业领袖潜质的核心基因拼图。

2 国际头部企业在研发费用上的持续提升和高比例投入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特征,而国内企业费用开支用途上主要是产能扩张。

中国企业作为技术追赶者,技术研发能力是企业具有长期竞争优势,但是我们企业主要的发力点不在技术研发,而在于产能扩张。这意味着:

1)我们的功率半导体行业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的原始积累阶段;

2)这个领域研发技术升级迭代速度滞后,同时产能快速扩张,这意味着这个领域过度竞争风险不可忽略。

通常,我们分析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竞争优势,会结合三张财务报表评估公司价值、评估管理层能力。但是在对功率半导体领域,这个分析模式并不适用。因为从竞争力来看,不论是士兰微还是华润微,乃至国内绝大多数功率半导体企业还处于技术追赶的阶段。市场尾部和重资产特征注定了他们的财务表现不会特别吸引人,那么,投资这些企业的底层逻辑是什么?那就是国产替代背景下的快速成长。国产替代是当前国内大循环对供应链安全需求的需要。

正是基于这个底层逻辑,要构建半导体公司分析框架重点在于:

1)行业景气周期特征;

2)企业是否具有快速成长禀赋 ,主要包括:技术积累(内生成长)、资本整合能力(外延成长)、产能规模(考虑到业绩释放和资本投入和折旧压力)和管理层能力。

资本整合能力主要看大股东背景,而管理层能力则可以通过对管理层履历,和企业的长期绩效来观察。技术积累则要看企业的产线规划和主要客户。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判定这个行业景气周期。在行业景气上升期间,国内本土企业在政府各种政策倾斜扶持下,是有希望迎来快速成长的阶段,因此,周期判定是投资这种高成长行业最重要的问题,也是在国产替代背景下,投资我国技术落后的高成长 科技 企业是否具有安全边际的基础。

参考以上图1-图3,可以看出以下重要特征观察:

观察1:国内半导体企业的成长景气和全球行业景气基本同步

观察2:在2015-2017年士兰微的成长速度显著弱于世界半导体行业因云计算和 汽车 电子推动的景气周期。

值得讨论的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观察2?

我自己的理解是在2015-2018年期间,士兰微的技术升级迭代遇到天花板,使得企业没有像前两次一样跟上全球半导体产业景气,一方面,士兰微因为产品处于低端,毛利率的资产收益率持续走起(参见图4),另一方面,士兰微也在积极地加大技术升级的研发支出和产能扩充。

图4:云计算,大数据推动了半导体的技术升级

研发费用率的观察

资本价格和市场表现相关性的观察

通过对微观层面(士兰微)和宏观层面(申万半导体和费城半导体指数的 历史 估值)的对比,我们有以下两个重要发现:

1)复合增长特征来看(参见下表1),以士兰微为代表的国内半导体IDM企业是一种处于行业中低端的技术追赶者,产品议价能力较差。 结合士兰微的 历史 增长数据来看,因作为技术追随者的价值创造能力将会因为议价能力和折旧压力受到长期限制。

2)在当前国内政策倾斜,国内大循环对供应链安全高度重视背景下,国产功率半导体企业虽然作为追赶者,成长空间巨大,而这个领域的长期投资价值主要是取决于技术升级迭代预期的逐步兑现。 在这个背景下,技术升级迭代的长期性提升往往会滞后于市场的乐观预期。

来源作者 科投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609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8
下一篇 2023-06-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