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rfid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它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

分析rfid作为物联网关键技术,它主要解决了什么问题,第1张

2005年11月17日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 )提出了有关“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把互联网和一切物品利用传感器、网络通信、射频技术 (RFID)等传感设备衔接,从而进行相互通信和替换信息来达到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能力的目标。2005年,ITU曾经绘画了“物联网”时代的场景:当一位工作文员 *** 作电脑出现了错误时,电脑就会自动提示:出差在外忘带重要文件时,公文包会自动提醒主人;新鲜食物放入冰箱时,冰箱会自动“提醒”对温度的要求等。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即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的目标,并读写相关的数据,而不需要识别系统与这个目标有机械或者是光学接触。它无须人工干预,可用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的物体,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 作快捷方便。第二代身份z、奥运门票都内置RFID芯片,而高速公路上的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也使用了RFID技术。
RFID技术在物联网应用的领域非常的广泛,经常提到的包括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电子病历、邮件追踪、ETC电子自动收费系统、门禁控制、电子客票、图书馆管理、农产品(2208,013,059%)原产地追溯、钞票防伪、野生动物识别与保护。RFID技术可以实现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运输、仓储、物流、销售,甚至是退换货处理和售后服务等所有供应链环节的实时监控,准确掌握产品的各种信息,包括生产地点、出厂日期、数量、颜色、尺寸、到达地点、收货人等等。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FDA甚至允许VeriChip公司把RFID芯片直接植入人体,让使用者不需携带卡片也可被识别。

物联商业网提到:物联网的起源是RFID技术。首先是我们信息化的时代变革,物联网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有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计算机模式每个15年发生一次变革,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周期定律”,这一判断跟摩尔定律一样准确。1965年以后出现以系统性为特征的大型机时代,1980年以后是以独立性为特征的个人机时代,1995年以后是以共同性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2010年以后将是以拟人性为特征的物联网时代。

射频识别(RFID)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领域: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物品管理,仓储管理,动物管理,车辆防盗等。我们所用的身份z、公交一卡通、门禁卡等运用的都是射频识别技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RFID), as a new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automation, transporta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reas such as: automated highway toll systems, parking management systems, materials management, warehouse management, animal management, vehicle security ,etc The ID cards, bus cards, access cards we use today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我自己论文里的摘要,这么多应该够了

现状: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和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

我国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产业规模稳步增长。我国形成了RFID低频和高频的完整产业链以及以京、沪、粤为主的空间布局,2009年市场规模达到85亿元并成为全球第3大市场。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连续多年实现20%以上的增长,2009年产值超过5000亿元,企业数量为5000多个,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达到90%。

在物联网网络通信服务业领域,我国物联网M2M网络服务保持高速增长势头,目前M2M终端数已超过1000万,年均增长率超过80%,应用领域覆盖公共安全、城市管理、能源环保、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农业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十二五”期间将突破亿级。三大电信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积极筹备,加紧建设M2M管理平台并推出终端通信协议标准,以推进M2M业务发展。国内通信模块厂商发展较为成熟,正依托现有优势向物联网领域扩展。国内M2M终端传感器及芯片厂商规模相对较小,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在物联网相关通信服务领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应在M2M通信网络技术、认知无线电和环境感知技术、传感器与通信集成终端、RFID与通信集成终端、物联网网关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领域,虽然不是所有云计算产业都可纳入物联网产业范畴,但云计算是物联网应用基础设施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也将大大推动云计算服务发展。国内云计算商业服务尚在起步,SaaS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真正具有云计算意义的IaaS和PaaS商业服务还未开展。目前,我国在云计算服务的基础设施(IDC中心)建设、云计算软硬件产业支持和超大规模云计算服务的核心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云安全方面,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特点和优势。随着物联网应用的规模推进、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家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云计算服务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十二五”期间将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在物联网相关信息处理与数据服务业领域,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库与商业智能。我国数据库产业非常薄弱,知名企业只有三四家,只占国内市场10%左右的份额。商业智能(BI)领域我国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国内现有BI厂商有近500家,但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垄断。整体而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BI产品和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少,产业链不完整,缺乏产品线完整、软硬结合、竞争力强的国际企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68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4
下一篇 2023-07-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