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迎来好消息,华为鸿蒙开启公测

花粉迎来好消息,华为鸿蒙开启公测,第1张

在手机 *** 作系统领域,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占据着99%的市场份额,由于苹果IOS的独有性,安卓成了国产手机厂家的必选,华为、小米等只能在安卓的基础上打造EMUI、MIUI等 *** 作系统,但中西日益激烈的 科技 竞争,让谷歌失去了其原有的中立性,这也让国产 *** 作系统鸿蒙成了行业内的舆论焦点。
当然,网友对鸿蒙系统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比如说正式版一拖再拖,大概到6月份左右,广大华为用户才能正式升级;也有网友表示,鸿蒙和安卓并不是一个系统,就像苹果与安卓, 游戏 数据相互独立,升级后会不会以前的 游戏 好友就没有了?账号数据也清零了?关于这些问题,华为并没有做出正面的回答,而是在不断加速鸿蒙系统的研发脚步。
近日,国内知名数码博主传来消息,鸿蒙手机系统20开发者公测版正式上线,不少用户收到了华为发送过来的活动短信,消息称,目前覆盖的机型有华为P40Pro系列、MatePad Pro、Mate30系列、P40系列等,与此同时,华为远端模拟器也可以支持鸿蒙20,这也给非华为用户提供了体验鸿蒙的机会。
而由于此次公测版本的报名门槛非常低,大量普通消费者也得到了尝鲜的机会,如果没有收到通知的,可以简单填写下相关信息进行报名审核。不过可惜的是,荣耀机型并不在此次公测的名单中。
首先,鸿蒙对UI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并且对转场动画进行了深度优化,日常使用流畅度非常不错。鸿蒙采用了卡片式的交互体验,犹如我们手机上的相册展现模式,视觉观感更为直接;同时系统还提供了二级菜单和更多的应用分身等功能。
其次、物联网时代,搭载鸿蒙 *** 作系统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更新后鸿蒙迎来了一个“重磅”功能,在控制中心增加了“超级终端”的入口,在同一WiFi环境下,用户可以建立协同 *** 作,将电视、平板、PC、电器等多种设备连接起来,比如手机可以向电脑、平板发送文件,这大幅提升了用户的办公效率和使用体验,从而让手机扮演“超级终端”的角色。
在手机系统发展的过去十多年,三星、诺基亚、微软等各大巨头都想要打破有谷歌、苹果所垄断的市场,但均以失败告终,华为逆势而上,不少人认为鸿蒙就是哄蒙,抗不了多长时间。
之所以此前那些 *** 作系统会“夭折”,就是因为生态匮乏,没有足够的应用,开发者和用户。而华为在2019年就开始大力发展自研生态HMS,并且为开发者提供了许多激励计划,去年年底HMS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49亿,应用突破了9万,经过了数个月的打磨,已经有实力与苹果、谷歌竞争。
因为HMS目前还没有像苹果、谷歌那样收取“过路费”,同时“去美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这为鸿蒙手机系统的茁壮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舞台,虽然中西在技术方面有许多合作,但“中西 科技 竞争”已经成了一个长期话题,也正是因为这种原因,鸿蒙系统的上线,不少国人纷纷表示“再见了安卓、EMUI11!鸿蒙,正式向你问好!”

华为。
根据查询2018年世界物联网大会发布的物联网100强名单,华为排名世界物联网第1,中国电信全球第10,华为物联网是更有优势的。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

华为鸿蒙在6月2日推出后已经有一周时间,有华为高管和专业人士强调:

对鸿蒙来说,16%的市场份额是一条生死线。

为什么鸿蒙的生死线会是16%这个数字?

16%的市场份额对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听听 单仁资讯集团董事长,央视凤凰特约评论员单仁博士 的看法。

五大因素决定鸿蒙大概率成为万物互联网时代的 *** 作系统

我想来说说我的观点,鸿蒙20系统发布到现在刚刚过去了一周多时间,关于鸿蒙能不能活下去,成为了大家关心的话题。

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16%是鸿蒙系统突破的生死线。

那么,为什么必须超过16%?影响鸿蒙突破生死线的关键在哪里?鸿蒙未来的生存机会究竟有多大?

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6%的市场份额,是一个羊群效应的爆发点。

华为才能彻底转型为软件厂商,鸿蒙也将为华为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

华为因为制裁的危机,自然就被化解了。

而鸿蒙系统能不能超过16%,关键在于五方面的力量。



那就是自我生存能力、协助厂商的数量、市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消费者的体验以及系统进入市场的时机。

首先,是系统的自我生存能力。

根据华为最新的数据,华为已售出仍然在网的手机数量超过了73亿台。

其中有90%可以升级到鸿蒙 *** 作系统,也就是有大概6亿台手机可以升级。

只要这6亿中的三分之二升级到鸿蒙系统,鸿蒙的市场占有率就可以接近16%的边界。

第二、鸿蒙推出市场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华为的优势,就在于用户中强大的号召力。

华为手机Mate系列核心用户都是商务人士,他们在人群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会持续影响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鸿蒙系统。

根据华为鸿蒙的升级计划,华为是从Mate40和30系列开始升级。

我本人用的华为Mate40就是在6月7号升级的。



虽然从目前的一周多的升级数量来说,还只是千万级别。

但是,从各种迹象,特别从我自己的使用体验,以及身边朋友的感觉来说,鸿蒙20的发布,做了充分的准备,体验非常良好。

特别是在跨终端的协同方面来说,鸿蒙有机会突破16%的人群比例。

第三、影响鸿蒙生存的关键力量是生态,特别是协助厂商的数量。

当鸿蒙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跨过了16%的比例,就会进入到一个主流市场当中。

这就会有更多的系统开发厂商加入进来,投入更多的开发资源,推动鸿蒙系统更大面积的普及。

把鸿蒙和安卓以及ios系统并列为同等的 *** 作系统,作为重要的开发方向,帮助鸿蒙体系能够吸引更多的终端。

多年来,华为已经与500强企业中的253家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

借助于各方的合作,华为还会把鸿蒙系统带到家电、 汽车 、家居众多领域。

第四、影响鸿蒙生死的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消费者的体验。

不管我们如何爱国,假如鸿蒙 *** 作系统的使用体验不好,也不方便,那只能遗憾的被抛弃掉。

市场并不以个人的 情感 为转移。

从我自己使用的体验来说,鸿蒙确实超过了我对安卓的体验,更加简洁干净,速度更快。

更重要的是,鸿蒙能跟其他的设备无缝衔接,真正构成“ 5G时代、万物互联 ”的重要基础。

第五、决定鸿蒙生死的还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进入的时机。

现在正是从4G大量推向5G的初期阶段。

5G时代最重要的应用不在手机,而在于万物互联。




难得的是,鸿蒙系统不只是手机应用,而是在所有的终端设备:手表、平板、电视、 汽车 和家电所有的方方面面。

鸿蒙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应该是抓住了难得的时机点。

当年的苹果手机推出第一代ios系统是在2007年1月9日,正处于2G向3G转换的时期,与今天鸿蒙推出的时机如出一辙。

那个时期是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始。

所以,从各种要素来评估。

鸿蒙 *** 作系统,在5G时代有机会跟安卓以及ios并列成为万物互联时代的 *** 作系统。

至少在中国市场上,鸿蒙有很大的生存机会。

随着在中国市场大量用户的进入、快速的迭代和用户体验的升级,未来世界竞争关系的变化,鸿蒙仍然有机会能进入全球市场。

好了,我们再来听听 资深投资人,单仁行专栏作者宋子老师 的观点。

16%是我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模型,也是属于我所经常讲的“20%3次方”的最重要模型之一 。

昨天和我一起吃饭,聊到了这个,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多聊几句。

什么是16%?

是华为的幸运数字?是任老爷子的生日?还是任大的生日?

这都不是。

这是互联网企业关乎生死的生命线。

大家都听说过硅谷摩尔定律:芯片的速度每18-24个月翻一倍。

其实,硅谷里还有另外一个摩尔。

杰弗里·摩尔提出了“新摩尔定律”,也就是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

这就是鸿蒙提出的16%的由来。



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是根据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不同态度,分为五个相互联系、依次递进的阶段,各阶段的消费者占比数量不一样。

杰弗里·摩尔将消费者分为五类:


1、创新者,占比25%;

2、早期使用者,占比135%;

3、早期大众,占比34%;

4、晚期大众,占比34%;

5、落后者,占比16%。

有朋友会问,鸿蒙的这个16%就是属于落后者的鸿蒙系统使用者的占比

不是的,而是创新者+早期使用者=25%+135%=16%

也被杰弗里·摩尔称为早期市场。

早期大众+晚期大众=34%+34%=68%。

也就被称为主流市场。

在早期市场与主流市场之间,有一道非常重要的鸿沟。

一个新技术、一个新产品,只有迈过16%的消费者市场占有率,才有机会开始大爆发,进入到68%主流市场,被消费者所接受。

就在前天6月9日的亚布力中国论坛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提到。

目前电动 汽车 的市场占有率仅仅是12%,离16%的生命线还有一段距离,远没有成熟,还需要深耕。


(来源于澎湃一级市场)

所以,鸿蒙系统也要快速的超过16%的消费者市场占有率,才能说自己活下来了。

但是,越过16%这个数字并不容易,因为这五类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程度和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要做出改变。

16%,意味着创新者和早期使用者的早期市场都愿意接受这个新产品。

这两类消费者为什么愿意接受不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呢?

因为这两类消费者的特点是勇于尝鲜,热爱颠覆和创新,不需要来自别人的建议。

像1984年乔布斯构思的经典第一代麦金塔电脑的广告,就演绎了一个拿着大锤砸碎传统电脑的颠覆者。



乔布斯用这个颠覆者的文化来吸引早期市场的消费者,很对他们的性格和胃口。

而主流市场的两类消费者,他们的消费特征是需要看到实际价值才会决定购买。

他们不贪新鲜,会考虑产品的公司是不是有名气,服务是不是完善。

对价格非常敏感,需要详细的完整产品介绍,并且很在意周围人对新产品的评价。

所以,在早期市场和主流市场,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营销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

很多企业有了新技术、新产品,把一部分早期市场消费者的认可,等同于主流市场的接受。

然后继续采用尝鲜者、挑战式的营销,大规模、高预算的推广所有人群。

这样就会死的很惨。

这也是企业家必须要学习的技术采纳生命周期定律的关键了。

我们现在回到鸿蒙系统,华为的战略是1+8+N全景战略。



我个人觉得华为太谦虚了,我觉得是1+8+ 。

因为是从PC互联网时代,到MC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不就是无穷大?

上个月,我去参加美的公司的股东会,公司宣布作为首家家电企业支持接入鸿蒙系统,并推出首款支持鸿蒙系统的冰箱。

随后格力也宣布接入鸿蒙系统,还有中国银行、广发银行也宣告接入,先后有上千家企业宣告接入鸿蒙。

前两天,广西牛商会会长做机房监控的薛总和我说,他们公司的产品已经完成鸿蒙接入的测试,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可以升级。

鸿蒙作为物联网时代的标志,这也是企业家必须要占位的时代。

看到文稿中我手机的鸿蒙系统,链接最新的华为耳机、体脂称、路由器、智能音箱、手表,还有摄像头,让我不在家的时候,可以随时监控娃有没有认真做作业。



同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在经历过斯诺登监听事件之后,在中国大量保密单位进入物联网时代,必须要有自己掌握的核心 *** 作系统。

有朋友就说,目前手机行业只有魅族宣告接入鸿蒙系统,小米、OV怎么不接入?



网络上舆论滔滔不绝,我是这样看,小米、OV手机早晚会接入鸿蒙,估计还在内部测试。

前几天呛鸿蒙的某手机厂商员工马上被公司辞退,这不只是政治正确。

关键在于,面对物联网时代,谷歌的安卓系统已经大大落后了,这不是小米在安卓系统优化出来的MIUI系统可以修修补补能出来的。

那么,苹果公司的情况如何?

苹果电脑是一个Mac OS系统、手机是一个iOS系统、平板电脑是一个IPad OS系统、手表又是一个iWatch OS系统,各自都是割裂的。

而鸿蒙是万物一个系统,优势不言而喻。

我觉得不远的将来,保密部门和机关单位很可能会出台,非鸿蒙系统,不得接入公司内部网。

那时候,小米、OV还会旁观?

就像单老师所说的: 你错过的不是一个机会,错过的是一个时代!

16,16,过了16就会很溜 ,祝福鸿蒙早日跨越16%的生死线,成为物联网时代的无穷大。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随着世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其实绝大多数互联网的技术开始向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智能设备也就是——物联网领域开始拓展,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物联网的连接数量在过去的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增速明显加快,目前市面上各类无线连接技术齐头并进,并没有谁有主导的优势,随着LPWAN技术以及5G的崛起,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将会变得更为迅猛。目前使用的物联网设备总数达到了70亿连接。


而在这当中大家知道我们中国占比达到了多少吗?答案是超过了75%,也就是说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物联网连接应用都发生在中国,而这在世界物联网 历史 上连接数量超过非物联网设备!而且我们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那就是5G!到今天5G其实还没有完全像大家手机当中的4G信号那样普及,但是 以物联网占比全球四分之三的基础加上领跑全球的5G通信技术,中国未来由互联网创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将会是爆发式的。



在数量基数上我们已经占据了优势,但是对于在物联网这块目前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标准,一些涉及的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一套“自己独家”的标准,导致了在一些领域上大家无法实现互通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消费者的体验感也停滞不前。


拿智能家居举例,国内一些不同设备制造商的设备接入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不同平台之间协议、标准均不一致。为此设备制造商要耗费成本针对每一家平台进行适配。而不同标准的设备之间不能交互,即使目前有云端对接和语音服务融合的处理方式,依然有很多路走不通,例如近距离M2M通信、云平台之间的适配问题等。这样的问题既限制了物联网设备的发展,也阻碍了物联网应用的多样化发展。因此, 物联网的标准化是其市场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问题。



但是大家别急,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像华为、小米已经开始着手制定物联网界的一套标准了。近日,国内多家互联网企业的巨头终于“强强联合”,成立了一个开放智联联盟:Open Link Association,业界称之为OLA联盟,联盟的管理人才已经吸引了像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国信通院院长刘多、倪光南院士等多位顶尖业界大佬,并且已经将属于我们自己的物联网标准初具雏形,这对于以后我国在智能物联网领域、智能一体化、互联网生活相通上的技术设备大统一将会产生里程碑式意义。


而这套联盟居然是大家熟知的“欢喜冤家”华为和小米两家公司带头制定的,小米多年来研发的IoT智能家居领域还和宜家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宜家的全系照明产品全面接入小米IoT生态,小米的IoT生态开放趋势越发明显。


然后是华为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华为HiLink将与京东小京鱼智能平台打通,实现华为的终端产品:手机,路由器,PC,穿戴式设备等将与京东全系列的智能硬件互联互通。这意味着,无论消费者购买哪一个平台的产品都能彼此兼容、比如,华为智能音箱、智能传感器可以联动采用京东协议的家居设备。


而一些国外及 科技 公司的技术产品,例如智能家居、手机控制、现代化 汽车 等等要想进入到中国庞大的市场物联网设备产品的体系当中来,可想而知肯定都需要遵守OLA联盟所制定的中国的物联网技术标准,而随着我们率先制定的物联网标准的出炉应用,凭借5G网络的绝对领先、物联网核心技术上的进一步突破,庞大 科技 型公司企业对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不仅可以实现我国的物联网标准的“大统一”,甚至可以引领、推动全球在物联网技术标准上的联合,推动物联网的长效发展和进步!


随着国家新基建战略的加速推进,国内5G网络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物联网等产业所带来的一系列发展机遇也必将推动我国移动物联网进入一个爆炸式的发展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746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