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竞赛有哪些

大学生竞赛有哪些,第1张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各类竞赛有很多,例如:
1、数学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时间:每年的9月上旬左右;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举办时间:每年的9月下旬左右。
2、英语类: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举办时间:初赛一般在每年的4月一个周日,决赛一遍在5月的一个周日;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举办时间:每年6月份至8月份左右。
3、电子类: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举办时间:单数年的9月中旬举行,为期4天左右。
4、环境类: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举办时间:一般在1月份进行申报,竞赛时间为8月份。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竞赛有哪些 大学生竞赛项目
1、综合类学科竞赛:
(1)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分为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和非数学专业类竞赛题。其中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数学分析占50%,高等代数占35%,解析几何占15%;非数学专业类竞赛内容为大学本科理工科专业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了函数、极限、连续、微积分、向量代数、空间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内容。"
(2)"挑战杯"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举办地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3)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2015年大学生英语竞赛分A、B、C、D、E五个类别","A类考试适用于研究生参加;B类考试适用于英语专业本、专科学生参加;C类考试适用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加;D类考试适用于体育类和艺术类本科生和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类学生参加、E类考试适用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和其他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参加。"
(4)“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
参赛人员:"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专科学生、研究生"。
2、课余生活竞赛:
(1)全大学生DV影像艺术竞赛
(2)全国大学生街舞 挑战赛
(3)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邀请赛
(4)大学生多媒体作品设计大赛
(5)中国大学生数码媒体艺术大赛
(6)中国大学生在线暑假影像大赛
(7)全国大学生歌唱比赛
3、理科专业竞赛:
(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上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
(2)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年龄在30周岁(含)以下(竞赛当年12月底不满31周岁)的在校大学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均可报名参加。”“力学竞赛的基础知识覆盖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着重考核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计算机专业)
“比赛期间,每队使用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种编写程序解决7到13个问题”,“重点考察选手的算法和程序设计能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4)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土木工程专业)
(5)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机械、机电、控制类)
(6)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与电子学科及相关专业)
(7)全国大学生电工数学建模竞赛
“报名对象:我校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参加”,“组队时请队员注意成员搭配:不同专业、特长(数学基础、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等)具有互补优势”。
(8)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它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本科所学的机械制图、数电模电、单片机、传感技术、自动控制、图像处理、计算机编程语言、电机拖动等多门学科的知识。”
4、文科专业竞赛:
(1)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在校生可以参加本次竞赛”,建议电子商务 相关专业。
(2)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
(3)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营销类专业)
(4)全国大学生ERP沙盘比赛(工商管理、经管、财经)
“通过直观的企业模拟经营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采购组织、市场开发、销售、融资、财务核算等每一个运行细节,所有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让学生在游戏般的企业经营模拟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5)全国大学生电子创新大赛(信息与电子类)
(6)全国大学生广告策划比赛(新闻传播学类专业)
“参赛作品分为平面类、影视类、微类、动画类、广播类、广告策划案类、企业公益类等七大类。”“适合参赛对象:适用于中国所有大学在校学生,不包括留学生。”
(7)国际商事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 (法学类专业学生)

2021年11月中下旬公示竞赛结果。

“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清华海峡研究院、厦门理工学院、清华校友总会半导体行业协会承办。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电子学会、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产学融合发展联盟协办的集成电路设计类赛事。于2018年5月11日开始参赛报名,2018年8月12日决赛结束。

“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自启动以来,共有254支队伍报名参赛,共有48所高校148支队伍的约426名学生进入决赛。

“华为杯”首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共评选出161项获奖作品,其中团体特等奖3项、团体一等奖10项、团体二等奖27项、团体三等奖105项、华为专项奖14项、新思专项奖2项;评定出优秀组织奖11所高校,优秀指导教师奖12项。

院校专业: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93年,由上海海外联谊会、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员会等六个统战系统的社会团体及民主党派共同开办的民办公益性高职院校。市首批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民办非营利高职院校之一(1999年),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2005年)。2014年7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复更改为现名。,现有嘉定、青浦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 2244万平方米;教学院系设有4个二级学院、3系1部;招生专业30余个,已形成“以工为主、文商两翼、并举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在校生6500多名,教职工445人,专任教师329人。专任教师中,45岁以下占79%以上、硕士以上占65%以上、高级职称占21%以上、中级职称占38%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39%;历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6万余名高技能人才。学校现有纸质图书48万多册,3个数据库,2668台教学用计算机,116个网络多媒体教室;已建立9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90个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017多万元。,学校被评为 “2015-2016年度上海市十佳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并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2017年5月被评为“2015—2016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在2015—2016年度市属高职高专21所院校中脱颖而出,位居前三名;2016—2017年度被评为优秀单位;2017年12月学校首次被评为“2016—2017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2017年度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2017年获得中国技能大赛——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星光计划”第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2019年4月被评为“2017—2018年度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文明校园”;2019年,荣获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区组织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连续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从2013年至2020年连续九年荣获上海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特色、智慧型校园建设、产教融合、探索实践双元制教学模式,以及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色鲜明的办学思路,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逐渐形成 “理想素养有境界,知识技能有特点,创新创业有实践,终身发展有潜力”的新型工商“四有”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断探索与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以“建设成若干专业成为市级重点、若干专业特色鲜明的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上海市示范性特色民办高职院校”为目标;坚持“稳定数量、提高质量、不求做大、但求做精”的办学定位;坚持公益办学,办学之路,秉承“诚信办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持续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重点建设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餐饮管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网 )”,形成了以移动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珠宝与艺术设计、现代服务、大数据与商务管理、学前教育等 7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群。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近年来,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工商“四有”人才,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先后与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台湾地区30余所院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备忘录或协议书,开展多项师生交流;已有近三百人次教师和管理干部赴海外培训考察、近六百名学生到国外参加专升本、“三明治”培养等学习和实习;学校已获得聘请海外教师的资格,并已聘请了海外名师来校任教。,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突出技能培养的鲜明特色。学校建有教育部认定的 “首饰设计与工艺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产业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拥有市政府资助的“汽车运用技术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与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校内实训场所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3个,获批4个校企合作(技师学院)项目。学校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要求,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高职办学模式。与上汽集团、央企大唐集团、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思科公司、上海豫园珠宝时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吴德升文化艺术中心、上海会展协会、北京国际会展中心等知名企业和行业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学业与未来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同时,学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加强与嘉定职教集团和嘉定区内上百家企业合作,在提升学校为嘉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大量的机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不仅注重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交替,而且还加强了自然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的融合。学校开设了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证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不断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择业竞争能力。,教育教学成果斐然,各级各类竞赛成绩突出。学校目前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 2项、拥有上海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2 项、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1门;市级及国家级教育教学优秀奖8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上海市首席技师工作室2个;教职工共发表学术论文260多篇,其中核心4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1本(其中主编“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本);市级以上科研立项70余项。近三年,学校师生参加各项赛事获奖数居同类院校之首。荣获市级以上组织奖、团体奖等各类奖项近80余项;市级以上各等级奖项300多人次。2019年,“物联网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决赛分获得全国二等奖、三等奖;上海市“星光计划”第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17个竞赛项目中获得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6人次、三等奖25人次,5个团体一等奖和1个团体二等奖等好成绩,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机器人 *** 作与示教”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上海选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在“华为杯”网络技术大赛中,大唐信息技术学院参赛学生几乎包揽头几项大奖,成绩斐然,其中1人获得特等奖、2人获得一等奖;第21届FHC国际烹饪烘焙艺术比赛中获得5银一铜;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珠宝系谢建维同学参加“珠宝加工”赛项,顺利进入中国集训队。2020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选拔赛中,“商务软件解决方案”“珠宝加工”“CAD机械设计”“烹饪”等项目分别获得3个二等奖和4个三等奖,7人进入上海集训队,学校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团体银奖;2020年学校获“四大品牌”上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团体银奖;“‘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上海选拔赛(高职组)”获得特等奖和“‘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职组)”中获得三等奖;上海市第八届“中华杯”车联网系统集成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竞赛和网络系统管理竞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学校获得团体奖;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中,我校获得高职组团体一等奖;第八届“中华杯”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我校中式烹饪分别获得一等奖和创意奖;第22届FHC国际烹饪烘焙艺术比赛中获得2金牌1银牌3铜牌。2021年,“景格杯”第二届汽车技术虚拟仿真竞赛中,汽车系参赛学生成绩斐然,其中6人获得特等奖、1人获得一等奖,2人获得二等奖;2021Hotelex“明日之星”厨师大赛华东赛区中获得团体赛铜奖;2021年上海市第9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物联网应用技术、商务软件解决方案、虚拟现实技术、网络系统管理、珠宝加工、汽车电子技术6个赛项获得一等奖;移动应用开发、数控铣获得二等奖;机器人系统集成项目、数控车获得三等奖。其中物联网和虚拟现实技术、珠宝玉石鉴定三个项目代表上海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是2021年在32个省市611所高校30974名选手参加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创意节”,我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知名高校同台竞技,艺术设计系学生林欣雨在“创意工艺类”中荣获一等奖,也是创意节比赛中全国唯一一所获得一等奖的高职院校。在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第八届上海市大学生龙文化全能赛中荣获三等奖,在上海市学校共青团“四史”学习教育微团课大赛荣获“三等奖”。,加强就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确保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保持在全市高校前列。在今年疫情导致行业经济下滑、企业用工减少的情况下, 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78%,签约率9550%,位于全市高校前列。学校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工作,在培养过程中,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三年的学习生涯中,通过各院系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面对全校学生开展咨询服务活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模拟求职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增长板、补短板,帮助学生掌握就业技巧,提升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始终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在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学校自2016年成立创新创业中心以来,创新创业中心从创业指导服务升级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服务,每年设立创新创业基金50万、创新创业奖学金,并面向全校大二学生开设《创新思维与创业教育》必修课,2020年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下,全校申报专业创新工作室30个,开设专业创新选修课30余门,大力推动全校师生专业创新的新思维。学校不仅开展理论教学也非常重视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依托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外冈镇人民政府支持及资源共享,已成功举办5届“创飞扬”创意创业集市,并募集善款25万余元,捐于云南楚雄扶贫基金会、嘉定区慈善基金会;“工商杯”创新创业大赛已举办9届,孵化落地项目20余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过国赛铜奖1个,入围奖1个,上海市金奖4个,银奖2个,铜奖13个,优胜奖21个,并连续2年获优秀组织奖;第五届“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一等奖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11个;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上海市金奖1个,银奖1个,全国银奖1个,并获优秀组织奖。

其他信息: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是上海市首批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市首批依法自主招生的高校之一。 学院有嘉定、青浦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87万平方米。学院在高职教育国际化特色、智慧型校园建设、产教融合、探索实践双元制教学模式,以及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导向的“四有”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违规处理:参赛队员必须遵守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引用文献必须注明来源。竞赛专家委员会将对所有论文进行查重处理,重复率高于某阈值(由专家委员会确定)的论文,一般直接判定为“违规论文”,必要时进行人工判断,确定其是否为“违规论文”,引用他人程序也需明确标注引用来源,否则发现程序雷同,按抄袭认定为“违规论文”。发现违纪行为,组委会将严肃处理,取消获奖(包括成功参赛奖)资格,并将处理结果通报参赛学生所在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769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 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