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杨贵妃是哪里人

唐朝杨贵妃是哪里人,第1张

关于籍贯的论订
一、唐代遗碑
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
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
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
二、后世的记载
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
三、历史的赋咏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
四、古迹佐证
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佩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20)
五、家乡的嘉果
杨贵妃酷嗜荔枝。本来,爱吃荔枝的人,不一定就是产荔枝的岭南的土著。苏东坡、白居易都盛赞荔枝,他们就都不是岭南人。但是,也有人因四川也产荔枝(质颇差),便以此证明嗜荔枝的杨妃是四川人,所以这里也就特地说一说。而且,从前人的诗文中,也可于此窥见杨妃生于容县的端倪。荔枝是亚热带的特产,以广东、广西、福建最著名。其中尤以广州附近增城一带出产的挂绿和黑叶等品种至为名贵,这在汉晋朝代就是朝廷钦定的贡品。五代时,南汉状元梁嵩的《殿试荔枝诗》,就说明了杨贵妃与岭南荔枝的关系。诗曰:“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21)梁嵩是平南县人,同杨贵妃故里毗邻。杨贵妃的家乡容县,也是产荔枝的所在,县西离现在汽车站约三公里有村名荔枝根,就是古代有名的出产荔枝的地方。杨贵妃进宫以后,唐玄宗为了取悦这位宠妃,于是下令广东进荔枝。在每年荔枝季节,便通过驿道,日夜兼程,一站一换人马,从广东远送荔枝到长安宫中。关于这件事,史学家司马光的名著《资治通鉴》写得最为确凿:“杨贵妃方有宠,每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高力士,广东高州人,家距容县甚近)……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驿地致之。比至长安,味色不变。(22)但,历来有不少人怀疑此事是否属实。因为,荔枝一经摘下,“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色、香、味俱尽矣!”(白居易《荔枝图谱序》)不论如何快的驿马,不论如何日夜兼程,也决不可能在三数日内把摘下的荔枝从广东运到长安。然而,古人自有办法,故宫刊物《紫禁城》对此有档案资料。那办法很简单:把将熟的荔枝大枝大枝地斩下,以容器盛水,好似插花那样养着,然后装运。路上还要不时往叶上洒水散热,减少水份蒸发。用此办法,路上当然也还会坏掉不少,但总有一部份可以保鲜运到。当时广东曲江人唐玄宗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章,任岭南经略使,贡荔枝就是由他筹划运送的。他因积功得加三品,并升迁为光禄大夫。就连认为“妃生于蜀”的宋代乐史,在《杨贵妃外传》中,也曾多次提到荔枝是由南方的广州送去的。说杨贵妃“尝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23)杨贵妃缢死的时候,唐玄宗还叫高力士用岭南送来的荔枝祭奠。可见杨贵妃同岭南荔枝的关系是多么的深!然而苏东坡却说是由涪江送去的。他在《荔枝叹》诗中说:“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于涪。”(24)不知何据《唐诗故事》曾说:唐代的荔枝“四川产的大多是早熟种,质量最差,果肉薄而酸,即使是最佳者,也只相当于福建下等品种。”(25)既然杨贵妃爱吃“美味水果荔枝”,岭南荔枝又是历来的贡品,决没有从涪州送去“质量最差”的酸荔枝的道理。早在唐代,就有名诗人号称郑鹧鸪的江西人郑谷作过明白的解说。他在《荔枝》诗中写道:“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远处,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26)诗中说的“生远处”,“瘴日威”和“南荒”、“忘归”等等,无疑地都是贵妃与荔枝同生于岭南的写照。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27)这说明惟两广的荔枝才能“晴欺瘴日威”。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阮元,是江苏有名的学术权威,曾对苏东坡作过不太伤雅的嘲笑,他在《岭南荔枝词八首》的二首中写道:“岭外书传唐伯游,风枝露叶汉宫秋。如何天宝年间事,欲把涪州换广州”(28)如果苏东坡尚在,真不知作何答复。阮元接着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这里不但明确地肯定了岭南荔枝为贡品,而且清楚地说明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这两个两广人,在贡荔问题上的密切关系。好一个“最将风味念家乡”!何止是高力士,杨贵妃更是思念着品尝家乡的风味——两广的荔枝。苏东坡后半生的最大不幸,是远贬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儋县以及广西的合浦。但他在不幸中却尝到了名闻天下的岭南佳果荔枝,他大快朵颐之余,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然涪州的荔枝堪为贡品,他何不“归作涪州人”呢“最将风味念家乡”,杨贵妃之为容县人,是前人所确认的。
六、阿蛮何所指
杨贵妃的名字很多,她小时叫玉娘;成长后,取名为玉环;到了入宫修道,号曰太真。但在宫中,她却被呼唤为玉奴和阿蛮。唐诗人郑隅在《津阳门》长诗中说:“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女拨,倚歌促泪声娇悲。”(29)这个三郎指唐玄宗,玉奴就是杨贵妃。奴,本是女子的卑称,但在当时的宫廷内,却含有爱称的意思。这个玉奴,就是玉娘的变称。至于称呼叫阿蛮,就更说明杨贵妃是广西人的问题了。两广,古称蛮夷之地。西汉南越王赵佗,据有两广,他写信给汉文帝,就自称“蛮夷大长”。唐代光化中尚书左丞狄归昌在《题马嵬驿》一诗中说:“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30)就是明确地把杨贵妃称为阿蛮的。当时唐明皇宫中除了杨贵妃之外,还有一个宫女叫谢阿蛮。因为她是广东新丰县人,所以也叫阿蛮。唐明皇帝为了讨好这两个阿蛮,还在宫禁戏称自己为阿瞒,以表示谐音名字的亲昵。
我国晚清大词人临桂的况周颐,在他的《蕙风簃二笔》一书中,对这个问题也作过了明确的论证。他在援引《鹤林玉露》所载上述狄归昌的诗以后,肯定地说:“玉环一名阿蛮,可谓粤产佐证。北人概称南省曰蛮也。”(31)接着况周颐又援引了《永乐大典》所载的许子真碑记,最后他下结论说:“许子真与妃同时所记,得诸咫闻,必无舛误,而妃为粤产无疑矣!”(32)人们称杨贵妃为阿蛮,显然是因为她来自南方。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便是。东晋范晔的《南蛮志》有过说明。在唐代也有好几个诗人写过广西是南蛮的诗,如宋之问的《过蛮洞》,刘禹锡的《蛮子歌》,以及项斯的《蛮家》等等。当然,这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和僻远边民的辱称,但人们之称杨贵妃为阿蛮则与此不同,因她曾被唐明皇所宠遇,阿蛮之名又是首先从宫里叫开去的,所以辱称也就变成了爱称。
七、辩疑驳议
从上面所列诸多资料来看,说杨贵妃出生广西容县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可是光绪二十三年本《容县志》以易绍惠、王永贞等人为首的编纂者,在记载许子真碑记的同时,又在附录后对杨妃生于容县说加按语道:“其荒诞似不足深辨。”并说“题咏流传、渐成故实;作庙立祠,其惑滋甚”,(33)这是唐许子真碑记、于元代见诸典籍,杨妃生于容县的事实为人所公认后,历时五百五十余年,又第一次被人斥为荒诞。但是斥之者举不出任何荒诞之处,只含糊其词说“似不足深辨。”他们不敢碰到许子真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也不敢涉及历代史章典籍的记载。只死抱住《杨贵妃外传》不放,说“妃生于蜀”,并振振有词认为《杨贵妃外传》的作者乐史是“唐史官”应该没有错。对此,容县清举人刘荆山(也作京山、耕山)曾经有过评论:“其人(指上述作按语者)除帖括(应考科举的八股程式)外即不知有学问,于彭(清)、王(维新)诗乃不知所云!”(34)意谓写上述按语的人学识谫陋,连彭清的《云凌斑竹》和王维新的《梳妆台》两诗也没有读懂,以为彭、王也认为杨贵妃生于容县之说无稽、可疑,所以就发出了“其荒诞似不足深辨”、“为惑滋甚”等论调。刘荆山与编纂《容县志》诸人同代而较年轻,熟知其人及编写情况,他的话是足够说明上述按语的来由的。彭清的诗有“定将遗迹说杨家,以事朦胧莫可考”两句,县志撰人以为是说杨妃生于容县是无稽之谈,他们没有理会诗题是“云凌斑竹”,句中的“遗迹”即指此。句中的“此事”乃指杨妃洒泪于竹成斑这一传说,昧乎此,于是对诗作出了南辕北辙的理解。其实彭诗前面“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两句,就是据许子真碑所载杨妃幼年被卖事,认定了杨妃系生于当地杨家了。对此他们也没有理会。王维新诗有“镜匣芙蓉惝怳疑”之句,他们以为是王维新也怀疑说杨妃生于容县,在此梳妆是否有其事。其实恰恰相反,王诗正是指斥那些杨妃生于容县以外的歧说。词的第二句“名牵长史迹分歧”即明确指出这些歧说是由于杨妃挂上了杨玄琰这个养父而产生的。接着“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两句对歧说作了驳斥:“杨妃的遗迹就分明摆在绣江旁边,竟也要怀疑她是否在此居住梳妆过。”彭、王两诗并不难懂,如果真如刘荆山所说“不知所云”,则其人的学问也就可想而知。最笑话的是《容县志》的撰人竟把《杨太真外传》的作者乐史说成“唐史官”!稍通文史的人也不至于闹这样的笑话。乐史,字子正,江西宜黄人,是宋太宗朝的著作佐郎,后知凌州,召为三馆编修。他是一个著作家,写过四百余卷书。名气很大。《容县志》撰人对之懵然。刘荆山说他们“除帖括外即不知有学问”,并不过份。还要指出的是,《杨太真外传》并不是史书,它是一部小说,是《顾氏文房小说》的一部份,不能作为正史,要说是史,也只能是野史。试问:有虚构成分的小说怎能拿来作为历史重要人物籍贯的依据呢据此而作出的推论,也就当然站不住脚。作为一个县志的编者,怎能够张冠李戴,轻率地去否定唐代见证人的碑记,再把宋人牵扯作唐人,奉之为权威证人呢这些编者还把苏东坡《赠川妓杨姐》的诗:“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落妃池”(35)用为“妃生于蜀”的依据。这个洛川就是导江,即现在的灌县。那里是传闻有“落妃池”。即使传闻属实,那是杨妃跌落过的地,也只能说明杨妃曾随杨元琰在四川住过,并不能证明杨妃生于四川。苏东坡的诗,只是即兴赠川妓杨姐的酬酢之作,可见其中的戏谑程度。以此作为掌故,似欠严谨,也难笃信。除了苏东坡,就再也役有多少人吟咏过这件事了。就算是一个依据吧!也是仅此一端,别无佐证。比起杨贵妃出生地容县历代琳琅满目的诗文和众多的遗址古迹来,那是差得太远了!翻阅现在流行的各种辞类书,如《中国历史名人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辞源》和《中文大辞典》等等,也没有哪里是记载“妃生于蜀”的。这些辞类书宁可沿用各有说法的新旧唐书的观点也没有取宋乐史“妃生于蜀”的说法。因为那是出于《杨太真外传》这本小说的东西,而小说和野史都不能作为正史看待的。
杨贵妃并不是杨玄琰的亲生女,仅是一个养女。养女隶籍于养父,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杨玄琰为什么讳言养女呢很明显,是因为杨贵妃生得聪明伶俐,美丽标致,既“通语孟”,又“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是一宗可居的奇货,是可以换取高官厚禄的无价之宝。因为养女一旦为皇家所看中,就可以女荣父贵,全族享福无穷了。历史的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因此,杨玄琰一把养女杨贵妃带回了长安,就成了杨家的千金,与杨玄琰的两个亲生女等同一体,这不仅瞒过了皇家贵族,而且欺骗了唐代以后的一些史官和历史小说作者,以及一些地方志的编纂者了。但这事瞒过了别人,却是瞒不过杨贵妃的,因为她被卖时已有三岁多,卖后又在容州官署住过一段时间,长到好几岁才带去长安。入宫以后,更得到玄宗的宠爱,可以想象,她总是要说出这些心里话的。玄宗在宫中叫她为“阿蛮”,也表示他知道杨妃的来历。

周年活动策划 篇1

四十年的洗礼,历练出了XX公司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四十载春夏秋冬,四十年拼搏奋进,铸就了XX公司今日的辉煌。回顾四十年的奋斗历程,我们重新确定了新的五年规划,在开局之年就迎来了我们四十年的庆典,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和勇气迈步向前,崭新的事业正在等待着我们XX人去奋斗开拓。

一路同驰骋,感恩有你,为了让广大职工一同见证XX公司四十年的风雨征程,光辉荣耀。拟举办以下活动:

一、征文比赛: 以XX公司“四十年风雨征程,四十年光辉荣耀”和“我身边的好职工”为主题,在公司范围内开展主题征文比赛,各评选出前三名,并在公司月报上刊载。拟定20xx年4月25日至10月20日持续开展。此项活动经费约: 元。

二、板报宣传: 以XX公司“四十年风雨征程,四十年光辉荣耀”为主题,在XX公司范围内开展主题板报比赛,评选出前三名。拟定4月20日开始,5月20日评选结果并表彰。此项活动经费约: 元。

三、演讲比赛: 以XX公司“四十年风雨征程,四十年

光辉荣耀”为主题,在XX公司范围内开展主题演讲比赛,内容不限(诗歌、散文)。拟定20xx年6月21日举行。此项活动经费约 元(价格待定,根据人数购买纪念品)。

四、老员工回忆录: 四十年,再回首。公司每一位老员工都亲眼见证多浪公司走过的风风雨雨,光辉荣耀。一句话,一个祝福,一声叮咛,点点滴滴汇聚成对XX公司的爱。拟制作老员工回忆录,收集所有在XX公司工作超过十年以上的职工对公司的祝福话语,你的一句话,温暖千万家。拟定20xx年7月20日。此项活动经费约 万元。(价格待定)

五、摄影展: 在XX公司范围内发起见证XX公司四十年风雨变迁的摄影主题展。拟定20xx年8月20日,此项活动需要经费约: 元。

六、户外踏青: 组织公司员工去户外踏青,劳逸结合,畅谈公司四十年风雨变迁,四十年光辉荣誉,不仅可拉近公司与员工的距离,也可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公司的归属感。即日起开始。价格待定。

七、四十周年庆典活动: 在 广场举行大规模庆典活动,邀请新闻媒体、报社记者、地市领导前来观礼,并准备纪念品(印有公司LOGO的文化衫或水杯…)观礼结束可组织观礼嘉宾及员工聚餐。

举办XX公司四十周年大型文娱性庆典活动,所带来的轰动效应及品牌价值宣传是非常巨大的。可将品牌推广至全地区,全方位最大化宣传企业品牌、企业文化。

■ 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广企业品牌

■ 提升企业形象,推广企业形象

■ 带动企业经济发展,带动企业业绩增长 ■ 拓宽企业客源开拓途径

■ 多元素、多元化将企业品牌植入消费市场 拟定时间5月31日(星期五)。

此项活动需要经费约28万元。(价格可议)

周年活动策划 篇2

为庆祝XX社成立十五周年我XX社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扩大在校园内外的影响力活动包括:电子杂志,纸质杂志,辉煌十五周年资料展和十五周年庆典活动将持续一个月左右以上活动均得校团委批准合乎学校规章制度敬请商家放心合作

一、活动前言

文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文学是净化心灵的良药,我们XX社在这个万花芬芳的季节迎来了她十五岁生日而这个季节也是商家做宣传的大好时光因为美好的环境会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比如:出去旅游化妆品防晒霜需求会增大换减衣物服装需求也会增加所以说如果商家这时候做好充分的宣传必将引导潮流,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率所以我们这一系列的活动给商家一个宣传自己的机会相信聪明而睿智的商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我们的一系列活动中和我们共同提高此外我们这次庆典将邀请除各级校院系领导外,还会邀请郑科,黄科大,建校,中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社团来参加且部分受邀社团会带来节目这么重大而又具有宣传意义活动你一定不会放过参与的机会

二、简介

郑州澍青XX社是创办于19XX年,王XX校长曾指导数年现由校团委高鹏老师直接领导,现在指导老师是才女毛宝菊并由团体部辅助工作XX社使我们学校资格最老的社团也是最活跃的社团之一且获得过“ 河南省优秀社团” 称号和数次获得“ 校年度优秀社团” 称号XX社还具有很强的创新,创造意识一直以来XX社的活动都很受校方领导的重视

XX社创办了《 澍青学子》 校报,现因校方工作需要已经移交校党委现又幢创办了文学期刊式杂志 《飞翔的天使》 现在电子杂志 《飞翔的天使 》已经成功制作出我的成果均受到校方领导的重视也准许我们向商家寻求帮助

XX社的管理制度是社长分权制且由办公室负责监督和例会总结其下置有组织部,文稿部,编辑部等三大部且每部设书记一名在三大部下各设三小部社社长一名副社长一名办公室主任两名编辑部和组织部各分管杂志的排版和各项活动的外联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工作以期工作进展顺利得到预期结果且各部设部长一名每个部门工作相互独立且相互统一以上是XX社不断进步不断创造巅峰的原因

三、行情分析

1,本次活动得到校领导,校团委,校团体部及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

2,本次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众多持续时间长易吸引众人的眼球必引起很大的影响

3,本次活动是广面的宣传邀请的其他高等院校社团多对商家来说具有很大宣传空间和充足宣传时间必将给商家带来不同凡响的商业效益

4,我们的合作方式具有多样性宣传方式多样性

5,我们活动期间无论您赞助的是什么活动我们均无偿为您悬挂条幅海报宣传(条幅,海报由商家提供)

6,希望我们独特的宣传和专业的服务争取和您取得合作

四、活动介绍

活动目的:以XX社成立十五周年为契机,举办一系列活动来扩大XX社,校团委,郑州澍青医学专科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及其他院校的社团

活动时间:xx年4月中旬到xx年5月下旬

活动地点: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庆典在体育馆举行)

活动项目:电子杂志,纸质杂志,辉煌十五年材料展,十五周年庆典等

五、宣传计划

1,凡赞助XX社此系列活动任何一项均可以免费悬挂条幅和粘贴海报(条幅,海报及相关工具由商家提供)

2,若赞助电子杂志可在电子杂志上加入广告电子杂志届时我们会到各班同时播放

3,若赞助纸质杂志可根据广告位置不同价钱不同

4,凡一次赞助且独家赞助十五周年庆典的除享受1的待遇外还可以在两种杂志中加入广告

六、经费预算

(详见策划书附稿)

七、赞助意义

1,可扩大商家的知名度提高品牌价值

2,可以使我们的活动得以正常进行实现双赢

3,增加校方,校团委,校团体社团与企业,与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并共同学习和进步

4,且商家可以与我社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实现长期共赢

注:商家在与我们合作期间,可以派人来监督和指导工作并真诚的希望商家听从我们的建议,与我们合作并为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衷心祝愿商家的生意:

一本万利,蒸蒸日上

也祝我们合作愉快!

郑州澍青XX学校校团委

XX社

周年活动策划 篇3

在经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的拼搏,十年的辉煌,×××学院走过了十年的风雨,迎来了十年的华诞。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对外加大宣传,对内加强团结,重新描绘×××学院的宏伟蓝图,续写灿烂的新篇章,拟定于20xx年3月10日举办建校10周年庆典活动。为了确保校庆各项筹备工作的顺利开展,特作如下方案。

一、公关策划目的

1、通过本次校庆活动,总结我校发展的历史经验,展示我校育人成果,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也加强广大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和寻求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了解和支持,提升学校在社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

2、通过本次活动的规模效应,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和鼓舞全校师生员工的热情,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促进学校在新时期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3、借助本次活动,发扬以史为鉴,展望未来,本着“展示成就、扩大影响、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原则。

4、通过十周年的校庆活动提高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庆典活动时间计划

(一)启动阶段(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成立校庆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校庆筹备委员会

名誉主任:×××、×××

主任:×××

副主任:×××、×××、×××

下设校庆活动办公室主任:×××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校庆规范名称。

校庆时间:20xx年3月10日

校庆规范名称: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

3、召开各工作组组长会议,各小组选定工作人员。

4、各组根据工作职责提出工作方案报校庆领导小组审定。

5、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发布致校友的一封信。

6、启动校庆的活动经费筹集工作。

7、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充实完善校园文化建设,设计好校徽、校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方案。

9、完成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xx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设立校友网站,编辑《校友通讯录》。

2、编印《×××学院校史》、十年校庆纪念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

3、举办十年校庆师生书画摄影作品展,宣传报道、拍摄校庆专题片。布置校史陈列馆。

4、组织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学校大门与德育墙,修建校庆标志物,修整美化校园环境。环境美化,校舍整修。

5、组织文艺活动排练和师生活动布展。

6、开展“师生同唱一首歌(校歌)”活动。

7、组织实施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继续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设立专项基金。

9、联系落实领导题词,确定重要领导、来宾和重要校友名单。

10、制订校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1、完成学校校庆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三)庆典阶段(20xx年x月——校庆日)

1、邀请领导、来宾、校友。

2、编印校友录。

3、起草校庆文稿,印制文字资料。

4、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各种媒体上加大校庆宣传力度。

5、登记接收礼品和钱物并进行展示。

6、隆重举行建校50年庆典。

7、组织各类校庆相关活动。

三、总体要求

要让全校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庆的重要意义,各筹备工作组、各系部、各班级、各教研组都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陆续开展工作,根据活动宗旨要求和时间安排,召开对应的本组工作人员会议,制定本组工作方案,落实具体职责,按时完成各项筹备工作。学校将根据筹备工作的进展补充适当的人员。

校庆的筹备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校全体师生的互相配合、大力支持,需要各方听从指挥、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搞好校庆,齐心协力推动学校事业的进步。

周年活动策划 篇4

一。 活动背景及活动意义

自20xx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创办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就引导我们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好的投入社会实践的良好机会。协会隶属于院 团委,是建工学院装备最齐全,年资最老的社团,并配有专门的办公室,现在注册会员100余人。协会宗旨在提高同学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具有责任感创新精神 的新时代人才。协会每届领导班子以 “优秀社团,为院系争光”带领协会会员务实创新、开拓进取,加强协会全面建设。在校团委和建工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协会历届成员的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协会在短短几年里时间里迅速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可嘉的成绩,经过全体会员的努力,社团在20xx-20xx学年度和20xx-20xx学年度优秀社团评 选中,被校团委评为“优秀学生社团”,也是建工四个社团中两次获此荣誉的社团。

如今经历了的十个年头的成长,我们迎来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社会的十周年生日。为了感谢校团委和院系的大力对协会的培养;增进全院各社团的友谊;展示大 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历年的成就;让在校学的理论知识客观的运用到实际中去,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了解学校学不到的东西,接触 不同的人和事物。我们特此申请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协会十周年生日晚会》

二、活动名称

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十周年庆典

三、活动主题

回顾成长、庆祝生日、展望未来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下旬

五、活动地点

鄂州职业大学艺术礼堂二楼

六、参加单位

[主办单位] 鄂州职业大学建工学院团总支

[策划承办单位] 鄂州职业大学建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

[协办单位] 鄂州职业大学社团联合会

七、观众来源

学校领导、社团联合会、全校院系各社团(预计社团200人),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理事会及会员,预计80人 校园广播站,预计20人 各学院学生会,预计80人 晚会参演人员吸收观众,预计100人其他,预计150人 总计800人左右

八、晚会形式

在节目容格调以喜庆为主,尽量贴近实践协会发展的前提下,提倡丰富多样化的表演节目,表现为:表演形式多样化,表演风格多样化等。同时要求节目具有较高的可视性和艺术性,节目编排由节目组负责。

九、负责人安排

1.晚会主创:蔡清(副会长)王逸(副会长)童文娟(副会长)、田立峰(会长)李梦龙(秘书长)

2 。节目总监:顾锡钊(文艺部)、何猛(文艺部)

3.音乐负责:汪春健(新闻部)、魏倩(新闻部)

4 。舞台调度:蔡清(副会长)、黄强(实践部)及干事

5 。妆发负责:孙双婷(宣传部)、邹梦蝶(秘书处)及4名干事

6 。舞台视觉:孙双婷(宣传部)及所有干事

7 。人员联络:李湛(外联部)、田立峰(会长)

8企划广宣:吴瑞(策划部)、及干事

9安全工作:石晶胜(实践部)、及20名干事

10后勤保障:管梦(后勤部)、杨凤仪、及后勤部干事

11会场秩序:田立峰(实践会长)及安全工作组所有成员

12经费管理:徐德湘(财务部)、刘坤(副财务部)

十、工作人员及项目组

一)工作人员:

工作组委员:大学生社会实践协会理事会

周年活动策划 篇5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目标

为隆重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加强青年团员、党员的教育工作,使共青年团对党的历程有个更深入的了解你,跟随着党,在学校有个更好的学习氛围,管理学院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自主的去学习党的一些精神,激发学生、老师、和党员干部信念,激发青年的历史责任感,从而更加坚信的跟着党。

三:活动的主题

追寻红色足迹,践行党的志向

四:活动时间

20xx年六月

五:活动对象

管理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安排

活动一:开幕式

活动对象:院领导、全院师生

活动地点:东区礼堂

活动安排:

1)活动前一周由学生会组织部邀请各系领导

2)下午1:00由自律会布置会场以及调试设备。

3)下午2:30由主持人做出简短的开幕式引言。

4)领导致词并宣布活动正式开幕(控制在20分钟)

活动二:开展讲座(邀请吉大历史系资深教授)

活动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地点:东区礼堂

活动安排:

1)活动前一周由学生会邀请历史系资深教授

2)下午3:00由主持人做出简短的介绍和请出教授开始演讲。

活动三:展

活动对象:全院师生

活动地点:桂林路各处

活动安排:

1)活动前一周由学生会学习部在网络上收集弘扬党性的,每幅并做出一定的注释。

2)由自律会在当天早上,在指定地点展出。

3)自律会安排人手维持现场秩序和保证的完整,学习部的同学负责对观看的同学做必要的解说。

活动四:征文比赛(诞辰90周年的文章)

活动对象:全院学生

活动安排:由团委学习部在625下午1500前收齐参赛文章,并交予相关老师教研组进行文章评选。

周年活动策划 篇6

一. 活动背景: 08药剂一起走过两个春秋。

二. 活动目的: 让同学们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温暖,增强同学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此活动方案。

三. 活动对象: 08药物制剂全体成员

四. 活动地点 : BD栋间的空地

五. 活动时间 : 9月29号6点到9点

六. 前期准备及人员安排:

1、9月18号,组委将全班同学分为6队,男女相当;

2、19号宣委申请场地,借4张桌子,36把凳子;班长飞信通知全班;

3、19到28号,让同学们熟唱《相亲相爱一家人》

4、24号前,生委购买活动所需物品(部分宣委有的不必再买,如彩带)

5、26号前班长选定主持人和节目

6、28号,生委订购蛋糕,借打火机

7、28号前团支书借音响,麦克风4个,手提电脑1台,排插6个,台灯6盏

8、29号前,组委准备相机2台(嘉琳、刘扬、晓燕、展长),活动当天宣委拍照

9、29号当天,生委带药箱、两个垃圾袋、5把扫把、2个垃圾铲

七. 活动流程

1活动前准备

3:40~5:40 在场人员摆桌椅 ,装饰现场,拉电,调试音响设备

5:30 生委取蛋糕等食品到活动现场

5:40 组委剪好绑脚绳子,划定足球场边界,设球门等游戏道具

2活动流程( 18:30开始,21:00结束)

1开场表演:舞蹈《撑腰》 林潼 吴小彦 邓燕均 邱从芬 何悦民 翁丽莹

2主持开场 李磊丽红

3嘉宾致辞 待定

4歌唱《当爱在靠近》 张惠红 绿艳 韶英 丽红

5歌唱 郑俊健

6观众嘉宾互动游戏 《一》 龙海

7歌唱:《tonight》 鸿武 顺杰 汉杰 韩宗余

8宿舍合唱 《晴天》 国权 小斌 宗余 汉杰

9观众嘉宾互动游戏 《二》 嘉琳

10老师致祝福语并切蛋糕 待定

11全班合唱周岁主题歌:《相亲相爱一家人》吃蛋糕 鸿武

12 活动结束后,感谢借电宿舍,全体班委留下清理现场以及活动总结

八、经费预算 物品 单价 数量 合计(元) 蛋糕 20 12+4磅 240 刀叉| 2 3 6 咪咪 4毛 120 48 棒棒糖 2毛 100 20 饼干 6 3 18 话梅糖 9/包 1 9 一次性杯 5 3 15 纸巾 1 4 4 水 6 2 12 气球 12 2包 24 用电 16 16 合计 412 九、活动应急措施

1、 如若在活动过程中遭遇天气影响,则将活动地点转移到B栋楼下。

2、 在活动过程中如若有道具遭到毁灭性破坏,则在众多后备游戏中选择替补游戏继续进行活动。

策划书 附录一

游戏规则:

游戏一叠报纸

1每一组准备一张一立方的报纸

2想尽各种办法让全组的人都在白纸上,只要可以停留三秒以上就成功,不可碰到白纸外的地面,每个组派一个裁判去留意他们是否犯规,以及判断是否成功!

3失败组淘汰,成功组接着把白纸对折一半,跟上面一样想办法让全组人留在白纸上,以此类推。

4到最后得到总冠军

游戏二趣味足球

道具:一个足球;

一个口哨;

绳子若干

步骤:

1每队安排一个队长,队长负责确定活动当天到场同学人数。

2每队12人,尽可能男女相等。

3让队员们选择和自己身材相当的人,组内结对,并把脚绑在一起。

4每组选一对搭档,背靠背站立,作为各队的守门员。

5班委作为裁判,比赛中赢的队伍有奖励,而输的队伍则要受惩罚。

6 解释规则。两队开展足球比赛,每场8分钟。比赛中队员们必须一直绑着脚踝,用三条腿踢球,按足球规则进行比赛。

7 班委先示范,并对队员的疑问给以充分地解答

8 游戏开始之前,鼓励队员们练习跑动。 然后吹口哨,游戏开始。

附录二

预备游戏:(选一些不需要特别道具的)

1泡泡糖 (人数最好是奇数)

游戏规则:当大家准备好时,掌管人喊“泡泡糖”大家要回应“粘什么”,掌管人随鸡想到身体的某个部位,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互相接触掌管人说的部位。比如, 掌管人说左脚心,那么台上的人就要两人一组把左脚朽嘟哟ァ6没有找到同伴的人被淘汰出局。当台上的人数剩下偶数时,掌管人要充当 1 人在其中,使队伍始终保持奇数人数,最后剩下的两人胜出。

附录三

分组名单

(一)关于籍贯的论订一、唐代遗碑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二、后世的记载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三、历史的赋咏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四、古迹佐证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珮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20)五、家乡的嘉果杨贵妃酷嗜荔枝。本来,爱吃荔枝的人,不一定就是产荔枝的岭南的土著。苏东坡、白居易都盛赞荔枝,他们就都不是岭南人。但是,也有人因四川也产荔枝(质颇差),便以此证明嗜荔枝的杨妃是四川人,所以这里也就特地说一说。而且,从前人的诗文中,也可于此窥见杨妃生于容县的端倪。荔枝是亚热带的特产,以广东、广西、福建最著名。其中尤以广州附近增城一带出产的挂绿和黑叶等品种至为名贵,这在汉晋朝代就是朝廷钦定的贡品。五代时,南汉状元梁嵩的《殿试荔枝诗》,就说明了杨贵妃与岭南荔枝的关系。诗曰:“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21)梁嵩是平南县人,同杨贵妃故里毗邻。杨贵妃的家乡容县,也是产荔枝的所在,县西离现在汽车站约三公里有村名荔枝根,就是古代有名的出产荔枝的地方。杨贵妃进宫以后,唐玄宗为了取悦这位宠妃,于是下令广东进荔枝。在每年荔枝季节,便通过驿道,日夜兼程,一站一换人马,从广东远送荔枝到长安宫中。关于这件事,史学家司马光的名著《资治通鉴》写得最为确凿:“杨贵妃方有宠,每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高力士,广东高州人,家距容县甚近)……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驿地致之。比至长安,味色不变。(22)但,历来有不少人怀疑此事是否属实。因为,荔枝一经摘下,“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色、香、味俱尽矣!”(白居易《荔枝图谱序》)不论如何快的驿马,不论如何日夜兼程,也决不可能在三数日内把摘下的荔枝从广东运到长安。然而,古人自有办法,故宫刊物《紫禁城》对此有档案资料。那办法很简单:把将熟的荔枝大枝大枝地斩下,以容器盛水,好似插花那样养着,然后装运。路上还要不时往叶上洒水散热,减少水份蒸发。用此办法,路上当然也还会坏掉不少,但总有一部份可以保鲜运到。当时广东曲江人唐玄宗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章,任岭南经略使,贡荔枝就是由他筹划运送的。他因积功得加三品,并升迁为光禄大夫。就连认为“妃生于蜀”的宋代乐史,在《杨贵妃外传》中,也曾多次提到荔枝是由南方的广州送去的。说杨贵妃“尝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23)杨贵妃缢死的时候,唐玄宗还叫高力士用岭南送来的荔枝祭奠。可见杨贵妃同岭南荔枝的关系是多么的深!然而苏东坡却说是由涪江送去的。他在《荔枝叹》诗中说:“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于涪。”(24)不知何据?《唐诗故事》曾说:唐代的荔枝“四川产的大多是早熟种,质量最差,果肉薄而酸,即使是最佳者,也只相当于福建下等品种。”(25)既然杨贵妃爱吃“美味水果荔枝”,岭南荔枝又是历来的贡品,决没有从涪州送去“质量最差”的酸荔枝的道理。早在唐代,就有名诗人号称郑鹧鸪的江西人郑谷作过明白的解说。他在《荔枝》诗中写道:“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远处,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26)诗中说的“生远处”,“瘴日威”和“南荒”、“忘归”等等,无疑地都是贵妃与荔枝同生于岭南的写照。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27)这说明惟两广的荔枝才能“晴欺瘴日威”。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阮元,是江苏有名的学术权威,曾对苏东坡作过不太伤雅的嘲笑,他在《岭南荔枝词八首》的二首中写道:“岭外书传唐伯游,风枝露叶汉宫秋。如何天宝年间事,欲把涪州换广州?”(28)如果苏东坡尚在,真不知作何答复。阮元接着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这里不但明确地肯定了岭南荔枝为贡品,而且清楚地说明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这两个两广人,在贡荔问题上的密切关系。好一个“最将风味念家乡”!何止是高力士,杨贵妃更是思念着品尝家乡的风味——两广的荔枝。苏东坡后半生的最大不幸,是远贬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儋县以及广西的合浦。但他在不幸中却尝到了名闻天下的岭南佳果荔枝,他大快朵颐之余,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然涪州的荔枝堪为贡品,他何不“归作涪州人”呢?“最将风味念家乡”,杨贵妃之为容县人,是前人所确认的。六、阿蛮何所指杨贵妃的名字很多,她小时叫玉娘;成长后,取名为玉环;到了入宫修道,号曰太真。但在宫中,她却被呼唤为玉奴和阿蛮。唐诗人郑隅在《津阳门》长诗中说:“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女拨,倚歌促泪声娇悲。”(29)这个三郎指唐玄宗,玉奴就是杨贵妃。奴,本是女子的卑称,但在当时的宫廷内,却含有爱称的意思。这个玉奴,就是玉娘的变称。至于称呼叫阿蛮,就更说明杨贵妃是广西人的问题了。两广,古称蛮夷之地。西汉南越王赵佗,据有两广,他写信给汉文帝,就自称“蛮夷大长”。唐代光化中尚书左丞狄归昌在《题马嵬驿》一诗中说:“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30)就是明确地把杨贵妃称为阿蛮的。当时唐明皇宫中除了杨贵妃之外,还有一个宫女叫谢阿蛮。因为她是广东新丰县人,所以也叫阿蛮。唐明皇帝为了讨好这两个阿蛮,还在宫禁戏称自己为阿瞒,以表示谐音名字的亲昵。我国晚清大词人临桂的况周颐,在他的《蕙风簃二笔》一书中,对这个问题也作过了明确的论证。他在援引《鹤林玉露》所载上述狄归昌的诗以后,肯定地说:“玉环一名阿蛮,可谓粤产佐证。北人概称南省曰蛮也。”(31)接着况周颐又援引了《永乐大典》所载的许子真碑记,最后他下结论说:“许子真与妃同时所记,得诸咫闻,必无舛误,而妃为粤产无疑矣!”(32)人们称杨贵妃为阿蛮,显然是因为她来自南方。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便是。东晋范晔的《南蛮志》有过说明。在唐代也有好几个诗人写过广西是南蛮的诗,如宋之问的《过蛮洞》,刘禹锡的《蛮子歌》,以及项斯的《蛮家》等等。当然,这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和僻远边民的辱称,但人们之称杨贵妃为阿蛮则与此不同,因她曾被唐明皇所宠遇,阿蛮之名又是首先从宫里叫开去的,所以辱称也就变成了爱称。七、辩疑驳议从上面所列诸多资料来看,说杨贵妃出生广西容县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可是光绪二十三年本《容县志》以易绍惠、王永贞等人为首的编纂者,在记载许子真碑记的同时,又在附录后对杨妃生于容县说加按语道:“其荒诞似不足深辨。”并说“题咏流传、渐成故实;作庙立祠,其惑滋甚”,(33)这是唐许子真碑记、于元代见诸典籍,杨妃生于容县的事实为人所公认后,历时五百五十余年,又第一次被人斥为荒诞。但是斥之者举不出任何荒诞之处,只含糊其词说“似不足深辨。”他们不敢碰到许子真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也不敢涉及历代史章典籍的记载。只死抱住《杨贵妃外传》不放,说“妃生于蜀”,并振振有词认为《杨贵妃外传》的作者乐史是“唐史官”应该没有错。对此,容县清举人刘荆山(也作京山、耕山)曾经有过评论:“其人(指上述作按语者)除帖括(应考科举的八股程式)外即不知有学问,于彭(清)、王(维新)诗乃不知所云!”(34)意谓写上述按语的人学识谫陋,连彭清的《云凌斑竹》和王维新的《梳妆台》两诗也没有读懂,以为彭、王也认为杨贵妃生于容县之说无稽、可疑,所以就发出了“其荒诞似不足深辨”、“为惑滋甚”等论调。刘荆山与编纂《容县志》诸人同代而较年轻,熟知其人及编写情况,他的话是足够说明上述按语的来由的。彭清的诗有“定将遗迹说杨家,以事朦胧莫可考”两句,县志撰人以为是说杨妃生于容县是无稽之谈,他们没有理会诗题是“云凌斑竹”,句中的“遗迹”即指此。句中的“此事”乃指杨妃洒泪于竹成斑这一传说,昧乎此,于是对诗作出了南辕北辙的理解。其实彭诗前面“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两句,就是据许子真碑所载杨妃幼年被卖事,认定了杨妃系生于当地杨家了。对此他们也没有理会。王维新诗有“镜匣芙蓉惝怳疑”之句,他们以为是王维新也怀疑说杨妃生于容县,在此梳妆是否有其事。其实恰恰相反,王诗正是指斥那些杨妃生于容县以外的歧说。词的第二句“名牵长史迹分歧”即明确指出这些歧说是由于杨妃挂上了杨玄琰这个养父而产生的。接着“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两句对歧说作了驳斥:“杨妃的遗迹就分明摆在绣江旁边,竟也要怀疑她是否在此居住梳妆过。”彭、王两诗并不难懂,如果真如刘荆山所说“不知所云”,则其人的学问也就可想而知。最笑话的是《容县志》的撰人竟把《杨太真外传》的作者乐史说成“唐史官”!稍通文史的人也不至于闹这样的笑话。乐史,字子正,江西宜黄人,是宋太宗朝的著作佐郎,后知凌州,召为三馆编修。他是一个著作家,写过四百余卷书。名气很大。《容县志》撰人对之懵然。刘荆山说他们“除帖括外即不知有学问”,并不过份。还要指出的是,《杨太真外传》并不是史书,它是一部小说,是《顾氏文房小说》的一部份,不能作为正史,要说是史,也只能是野史。试问:有虚构成分的小说怎能拿来作为历史重要人物籍贯的依据呢?据此而作出的推论,也就当然站不住脚。作为一个县志的编者,怎能够张冠李戴,轻率地去否定唐代见证人的碑记,再把宋人牵扯作唐人,奉之为权威证人呢?这些编者还把苏东坡《赠川妓杨姐》的诗:“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落妃池”(35)用为“妃生于蜀”的依据。这个洛川就是导江,即现在的灌县。那里是传闻有“落妃池”。即使传闻属实,那是杨妃跌落过的地,也只能说明杨妃曾随杨元琰在四川住过,并不能证明杨妃生于四川。苏东坡的诗,只是即兴赠川妓杨姐的酬酢之作,可见其中的戏谑程度。以此作为掌故,似欠严谨,也难笃信。除了苏东坡,就再也役有多少人吟咏过这件事了。就算是一个依据吧!也是仅此一端,别无佐证。比起杨贵妃出生地容县历代琳琅满目的诗文和众多的遗址古迹来,那是差得太远了!翻阅现在流行的各种辞类书,如《中国历史名人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辞源》和《中文大辞典》等等,也没有哪里是记载“妃生于蜀”的。这些辞类书宁可沿用各有说法的新旧唐书的观点也没有取宋乐史“妃生于蜀”的说法。因为那是出于《杨太真外传》这本小说的东西,而小说和野史都不能作为正史看待的。杨贵妃并不是杨玄琰的亲生女,仅是一个养女。养女隶籍于养父,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杨玄琰为什么讳言养女呢?很明显,是因为杨贵妃生得聪明伶俐,美丽标致,既“通语孟”,又“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是一宗可居的奇货,是可以换取高官厚禄的无价之宝。因为养女一旦为皇家所看中,就可以女荣父贵,全族享福无穷了。历史的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因此,杨玄琰一把养女杨贵妃带回了长安,就成了杨家的千金,与杨玄琰的两个亲生女等同一体,这不仅瞒过了皇家贵族,而且欺骗了唐代以后的一些史官和历史小说作者,以及一些地方志的编纂者了。但这事瞒过了别人,却是瞒不过杨贵妃的,因为她被卖时已有三岁多,卖后又在容州官署住过一段时间,长到好几岁才带去长安。入宫以后,更得到玄宗的宠爱,可以想象,她总是要说出这些心里话的。玄宗在宫中叫她为“阿蛮”,也表示他知道杨妃的来历。

主题活动策划 篇1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主办"庆祝八一建军节消夏活动"让领导与员工接对子,创建文明和谐, 充分发扬公司党内知识分子的团队精神,树党内知识分子的良好形象,活动中感谢为公司做出贡献的退伍士兵。

二、活动主题:"庆祝八一建军节消夏活动"

三、活动时间:20xx年08月01日(星期三)

四、活动地点:

五、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六、参加人员:XX公司领导、XX公司转业复原退伍士兵

七、特邀人员:管委会领导

八、活动内容与形式:

上午8:00--12:00

运动竞技类:拔河比赛、炒地皮

形式:确定参加队伍人数后,竞赛获得前三名人员均有不同奖励,具体为:

团体竞赛: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

个人竞赛:第一名:500元,第二名300元,第三名:200元;

下午15:00--17:00

集团公司和XX公司转业复原退伍士兵茶话会

下午18:00:聚餐

主题活动策划 篇2

一、活动目的:

充分利用元旦假期,整合资源,有计划、有策略的开展一次时间跨度较长的促销活动,更好的传达宝利汇商场的经营理念,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拉动产品销售,实现品牌形象与产品销量的同步提升。

二、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百款名品一元秒杀

活动口号:天冷了,来xx汇吧!

三、活动思路

充分利用圣诞节和元旦,两大契机,通过一元秒杀、现场微信抽奖,发动所有商户通过微信营销发放电子代金券等促销手法,直接让利于消费者,从而提高产品销量及扩展宝利汇的品牌影响及商铺招租情况。

四、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20xx年1月1日--20xx年1月3日

五、活动地点:

xx汇购物广场

六、活动内容:

1、百款名品一元“秒杀”更劲爆!

2、活动当天,凭电子优惠券,到各商铺购商量即享受最低折扣!

3、活动当天,凭电子优惠券,商场即可送抽奖两次!

活动一

“xx汇百款名品·一元“秒杀”更劲爆”执行细则

活动概述:

一元秒杀,是随着网络繁荣而兴起的一个新的促销及消费方式,鉴于网络环境的原因,这种形式多被认为缺乏诚信度,一元秒杀多被网友诟病。把一元秒杀移植到实际商业销售中,增强活动公信力,xx传媒信息报及网络营销的资源传播活动、组织人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24日晚5点,开始暖场,6点正式开始1元秒杀(根据商户提供商品的情况,建议每件产品安排3-5分钟,当晚拍30件)

20xx年12月25日下午4点开始演出节目,6点开始1元秒杀,约8点开始抽奖。

主题活动策划 篇3

按照区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和统一部署,为保证局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质量,收到效果,达到目的,特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精心准备

1、局党支部将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征求和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真正地把问题反映够,突出问题找准。

2、召开党支部委员会,对所搜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3、形成书面的党支部班子和行政班子的总结分析材料。

二、会议形式和内容

1、参加人员:班子全体成员,邀请区委、区政府、区先教办、督导组、区纪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参加,同时邀请局内部分一般党员和群众代表10人以内帮助共同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2、会议的开法:由党支部书记、局长主持,班子主要负责人首先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支部班子和行政班子),班子成员进行补充完善,与会同志进行自由发言(要求每位同志至少提三条以上的意见和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3、将总结分析的情况和同志们所提出的意见进行再梳理,罗列出必须解决的,逐步解决的,暂时不能解决,应向群众解释的几大类后,明确责任和时间。

4、领导讲话,提要求。

5、时间、地点:时间安排在4月5日上午,地点初步安排在大公井会议室(避免干扰,封闭式进行)。

附:参加会议人员名单

班子成员:宋家德 张利华 林利强 陈才波 熊琪章(支委) 许德湘(支委)

局内干部:办公室主任胡明忠, 副主任唐莉、卢友德;畜牧站站长董仲书,财务负责人李秀兰,林果站站长徐升荣,农机站站长张泽荣,农技站站长吴曼琳,种子站站长罗正明,退休党员罗在华。

区委相关领导。

20xx年三月二十九日

主题活动策划 篇4

活动时间: xxxx年2月10日-11日

活动主题: xxxx年元宵节促销策划

活动口号: 浓情元宵(相会在元宵、又到元宵佳节时、共度元宵良辰美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红火火过元宵)

活动节日分析

1、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传统的活动项目有吃汤圆、赏花灯、猜字谜等,蕴涵着团圆甜蜜吉祥幸福的内涵,因此商家的促销可重点围绕跟元宵有关的食品、商品展开促销。同时借助烟花爆竹、舞师舞龙、大红灯笼高高挂、猜字谜等传统活动来助兴,营造出元宵节热闹的气氛。

2、春节一过,春节服装即将上市,对于学生来说,新的一学期也将开始,因此元宵节促销还可围绕服装、学生用品等展开促销。

活动内容:

一、团团圆圆过元宵美味汤圆大联展

1、开辟汤圆食品专柜,包括各种品牌汤圆:如龙凤汤圆系列、思念汤圆系列、三全凌系列、佑康系列。口味有八宝果仁、黑芝麻、麻蓉花生、玫瑰豆沙、山楂、五仁、花生芝麻、无糖、清真、米酒等。

2、超市购物满88元,即赠送汤圆一袋,或小灯笼一个,价值5元左右。

二、元宵小吃一条街

在大商场和大型超市门口开设小吃一条街,开设十个左右摊位,包括汤圆冰糖葫芦臭豆腐炸香肠羊肉串里脊肉等,现场制作,购物满100元赠即送价值10元小吃券,满200元送20元,以此类推,多买多送,超市限单张小票。

活动说明:

1、元宵节除了逛街赏灯玩乐外,吃喝也是必不可缺少的,在购物之余,吃上一些香喷喷的小吃对顾客来说必定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2、在现场设立一服务处,顾客凭购物小票到服务处领取小吃券,顾客凭小吃券即可到摊位上购买小吃。

3、小吃券不可兑换现金,也不设找兑。

4、小吃制作必须注意卫生,要采取一定措施避免油烟污染及灰尘影响,同时要预防自然风雨的影响。

5、小吃摊位设置:除了把一些商家已经有的小吃搬到现场外,还可以邀请一些地方名小吃店到现场制作售卖。

6、除了用小吃券消费外,顾客也可用现金购买,必须在现场明码标出小吃价格,让顾客一目了然。

三、良辰美景共赏元宵游园齐乐(惊梦)

开辟一元宵游乐区,搭成葡萄架形式,悬挂各式灯笼,内含各种字谜,无论是否购物,均可参与猜谜,凡猜中即有奖品,奖品为精美小礼物或购物券,价值根据各字谜难易程度确定,奖品可直接标在灯笼上,一般奖品价值为10元以下。

同时游乐区内可增设套圈、一些民间杂技表演等活动。

套圈:购物满100元即可参加套圈一次,每次十个圈,套中了即可拿走所圈住之物。圈中物品根据价值大小来进行远近距离拜访。物品总体价值设置可根据满多少的定额来确定,满多少的定额越高,礼品价值也可相对提高。一般而言,物品价值不可过高,一是防止高价值物品损坏,二是满多少定额降低是相对提高顾客参与人数。顾客也可自己出钱套圈。

民间杂技表演:邀请一些民间团体表演舞师舞龙、耍猴等杂技表演,增加元宵节热闹气氛。

注:游园布置必须精美,注意维持活动现场秩序。游园活动的开始和结束可以以爆竹鸣号。

主题活动策划 篇5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掌握一定的公关知识。我们协会举办此次讲座,目的是让更多的会员及同学了解公共关系协会的价值,为会员之间相互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有助于会员及各位参与的同学们提高深化自己对于公共的认识,为今后公共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通过教授讲座和同学提问,让大家理解公关的含义以及价值所在,并以此为突破点让新会员对公关协会的宗旨及目标有更深刻的了解。

三、活动具体安排

活动经费:由外联部理事负责拉赞助

宣传工作:由宣传部制作展板、海报及横幅

四、活动开展

主题:何谓公关

主讲人:李泽南教授

活动人员安排:

活动总负责人:杨慧泉;其他各项分工,各部长部门为负责人。

会场布置:在黑板上方挂横幅、黑板布置在黑板上写艺术字包括活动名称及主讲教授姓名(由文艺部及策划部负责)

嘉宾接待:礼仪、公培部成员(由公关部负责)

设备准备:租借音响、话筒(由办公室负责)

校园宣传:海报(5张)、横幅(3条)、展板(2块,李泽南教授简介招新时已做好)(由宣传部负责)

会场服务:由办公室负责

秩序维持:会场的纪律、防止中途退场(由组织部负责)

讲座主持:由公培部负责

活动赞助:由外联部负责

财务管理:由财务部负责

五、活动前期

1.讲座前三天,制作出横幅和宣传海报,在校园内作好宣传工作。

2.讲座前两天,通知会员并邀请政管院10级各班。并落实具体人数(政管学院10级学生要求每班至少到10人,公关协会新会员除外) 。

3.讲座前一天,所有组织人员和工作人员开会,安排讲座现场的人员分工。

4.讲座当天,讲座开始前三个小时(16:00),所有工作人员到位,由组织部进行登记,按照既定人员分工,各负其责。

5.办公室准备好要发给所有参与讲座同学的公关知识材料及李泽南教授亲笔签名的何为公关主题讲座纪念明信片(前一百来到会场的活动幸运参与者登记个人 信息获得,见附表),入场时由公培部协助礼仪发放,让同学们在讲座开始之前对公关知识有初步了解,提高活动吸引度,方便与讲师的互动。

六、讲座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并介绍主讲人(5分钟之内)

2.在场学生谈对公关的看法(15分钟内)

3.李泽南教授开始演讲 (70分钟内)

4.李泽南教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20分钟内)

5.讲座结束,给主讲人献花

6.主讲人和活动负责人合影

7.会员及同学有序离场

8.所有理事留下收拾整理会场

注:主持人要把握好时间

李泽南教授接送,由戎强学副会长全程负责

经费预算:

话筒、音响:100元

横幅3条 :95元

鲜花一束:15元

公关知识材料复印费:15元

讲座纪念卡片制作费:25元

李泽南教授接送车费:14元

活动策划书打印费:5元

合计:271元

七、活动后期 :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各部门于一周内交工作总结至办公室。

吉首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关系协会

20xx年11月1日

主题活动策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为隆重庆祝第31个教师节和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在全校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我校德育处、团委本着“隆重、热烈、务实、实效”的原则,开展教师节系列活动,力求变单纯的庆祝活动为一段时间的主题活动,使活动内容更为丰富,力求活动形式创新,更好的突出活动主题和内容,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主题:

“金秋九月颂恩师”

三、活动时间:

9月2日——9月11日

四、活动安排

1、9月4日——9月 7日 “尊师心语”之手抄报比赛

本活动由团委向47个团支部发放倡议书及比赛相关要求,每班推荐4份作品上交参赛,团委将组织评选并将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展示。

2、9月5日——9月6日 “尊师心语”之电话、短讯祝福

本活动由团委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利用周末两天的时间向各班主任、科任以电话或短讯的形式表达节日问候和祝福。

3、9月2日——9月11日 “尊师心语”之黑板报比赛

本活动由德育处统一安排布置,评比时间为9月11号,由美术备课组老师组织执行。

4、9月7日——9月9日 “尊师心语”之“班级祝福袋”

本活动由团委向各团支部发出倡议,在自己本班利用卡纸制作关于老师的“祝福袋”并贴在墙上,班委发动全班同学写上心里话或祝福放进“祝福袋”,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5、9月8日 “我爱我师”之欣赏

全校各班在晚修7点至9点期间统一播放影片——《美丽的大脚》,团委组织,信息技术中心技术支持。

6、9月9日星期三下午第八节隆重庆祝第25个教师节暨教师颁奖大会

具体安排:

1) 横幅:主横幅——隆重庆祝第25个教师节暨教师颁奖大会

副横幅——金秋九月颂恩师

师恩深如海,桃李满天下!

老师,祝您生日快乐!

2)总务布置主席台、和桌椅(180张)、买花400朵(玫瑰和康乃馨)和礼炮(10个)

3)信息技术负责电子屏幕、背景音乐、音响 *** 控(话筒四个)、现场摄影、录像

具体程序:

1) 颁奖

2) 庆祝活动:主持人引入——学生代表送花——学生代表发言———校长讲话——全校学生齐朗诵《致谢》——礼炮——结束

3)当天下午5点30分全体教职员工外出聚餐(地点待定)

7、9月10号早上全体教师参加镇的教师节会议(具体时间待通知)

主题活动策划 篇7

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所。

2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及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歌曲磁带或碟片。

4同学们编排节目。

活动过程:

一、开场

小主持人:从小到大,我们在你们的呵护下,慢慢长大,今天我们和爸爸妈妈相聚在一起,我们心里是多么的激动,我代表一(6)班全体同学欢迎爸爸妈妈的到来,欢迎你们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爸爸妈妈,我爱您》!

二、诗歌朗诵(过渡)

甲: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

乙:爸爸妈妈,我想让您知道:我们爱您!

甲:首先,请欣赏配乐诗朗诵:

《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真灵,

织出的毛衣,

穿上很精神。

妈妈的手真巧,

能做各种佳肴,

每天让我们吃饱。

妈妈的手真暖,

摸到我的头上,

能暖到我的心中。

(两名同学朗诵)

三、难忘的回忆

小主持人:同学们,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其中很多难忘的时刻都被我们记录了下来,一张奖状,一篇日记,一张照片,让我们回忆父母所给予的爱!(学生与家长拿照片等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四、谈话互动

(学生部分)

小主持人:从记事起,我们的父母就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知道你们最令我们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吗?(学习生活方面4-6名同学)。

(家长部分)

主持人:听过了同学们的真情告白,我们也来听听长父母们的心里话吧!(选一名小记者,可以采访的形式进行)

如: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我们曾经让您感动过吗?

您最开心最激动是什么时候?

小记者:我们有时候的确很不懂事,不能理解爸爸妈妈,做出令爸爸妈妈痛心的事。同学们,你有过吗?

(采访同学)

五、游戏互动

小主持人:接下来,就让我们敞开心灵的窗户,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名字叫作《心灵感应》。

孩子与一位家长合作,背对背,在白板上写出主持人提出问题的答案。(参与的家长各获赠康乃馨1支四组左右,正确题数最多的为胜)

如:妈妈(爸爸)的生日

我的生日

妈妈(爸爸)最爱吃的菜

我最爱吃的东西

妈妈(爸爸)最担心的事

我的爱好

妈妈(爸爸)的爱好

妈妈(爸爸)的工作单位

妈妈(爸爸)的生肖

六、感恩父母方案收集

小主持人: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父母都如此熟悉,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每位同学在心形的纸上写下自己的话,上台大声朗读,并贴在黑板上)

七、赠送礼物

小主持人:今天我们还特地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送给我们亲爱的父母,同时送上我们深深的祝福,祝福他们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播放歌曲《感谢你》)

(赠送贺卡和小礼物)

八、全体同学表演

主持人:因为阳光与雨水,小草茁壮成长,因为你们的关爱,我们健康快乐,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爱我们的家。

请欣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表演者:全体同学)

节目:《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九、结束语

主持人:谢谢爸爸妈妈的`光临,一(6)班主题班会《爸爸妈妈,我爱您》到此结束!

主题活动策划 篇8

一、活动背景:

愚人节的历史起源于法国,最初是法国的一些主张变革的人为嘲笑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而在4月1日使出一些骗人的招数。后逐渐成为西方及美国的民间传统节日,现在也成为东方很多国家人们喜爱的节日之一。

“愚人节”——一年中少有的一个心惊胆战的节日,在这一天,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打破一切有序的时间和空间,胡作非为在愚人节有充分的理由和充足的市场。正值愚人节到来之际,为迎合这种浓浓的文化气氛,活跃校园氛围,我们需要一个以“愚人节”为主题的校园活动,希望能给同学们带来轻松幽默,放松身心。

二、活动目的:

1、这次“愚人节”活动实际上是以比赛的形式开展的,其内容丰富多彩,轻松幽默,且愚人节整人不是整哪个的难看,整出的是快乐,最好是善意的骗局。

2、营造文化氛围,活跃校园气氛,使校园师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

3、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了解“愚人节”的丰富内涵和意义,使人们在得到快乐的同时也能积极地思考生活。

4、让同学了解愚人节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意义,并使同学能更加积极乐观轻松地看待生活与工作。

三、活动主题: 愚人节你愚了吗

四、活动时间: 初赛:3月28号(星期三下午2点)

地点:待定

复赛:4月1号(星期天晚上7点)

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六、活动安排:

筹备阶段:

1、活动宣传

(1)通知的拟定与下发。

(2)宣传部做好“愚人节”活动的宣传海报,在各个班级进行活动的宣传。

(3)做好活动场地的借用申请。

2、人员安排

(1)主持:一男一女,负责比赛的介绍主持。

(2)联系:负责参赛者的短信通知,新闻部的联系,比赛期间道具(包括灯光,音响,话筒,材料等)的借用联系。

(3)布置场地:气球,彩带,“愚人节”寄语,宣传海报等。

(4)比赛现场:负责参赛者签到及现场情况,赛后场地的整理。

(5)评委:由组织者选择合适人员担当评委,保证公平公正。

(6)物品购买:初赛拼图及复赛奖品的购买。

初赛阶段:

(1)比赛项目——“愚人拼图”

(2)比赛规则——完成时间长短决定胜负

(3)在现场,组织人员组织参赛者签到,领取愚人拼图,组织人员将其统一打乱,计时开始。

(4)记录各组成员完成拼图时间,公布成绩。

复赛阶段:

(1)比赛项目——“整蛊之霸”

(2)比赛规则——以组为单位,进行以整蛊为主题的表演,由评委根据搞笑程度,表演情况打分(表演时长不低于5分钟)。

(3)比赛结束,根据复赛分数,再结合初赛成绩评出获胜者,分发奖品及获奖证书。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级:5名

八、注意事项

1、宣传海报应及时有效,突现特色,能够吸引同学的关注。

2、整蛊表演者的语言应诙谐幽默,大方得体,禁止出现低俗粗鲁言语。

3、获胜的奖品要提前准备,有达到“意外愚人”的目的。

4、组织者要提前进行场地的布置,及时短信通知。

九、活动经费

1、获胜者奖品:100元

2、拼图:5元15组

3、纸张,杯子,彩带,气球等:30元

总计:205元

 (一)关于籍贯的论订
一、唐代遗碑
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
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
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
二、后世的记载
许子真在碑记中所说的容州普宁县是什么地方呢?据《读史方舆与纪要》载:“普宁废县,今县治,唐初属容州,州盖治北流县。开元中,升州为都督府。”(7)这里所说的县、府、州,均同碑记相符。这就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容县。北流县与容县毗连,亦容州所治。
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
三、历史的赋咏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
四、古迹佐证
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佩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

关于籍贯的论订
一、唐代遗碑
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
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
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
二、后世的记载
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
三、历史的赋咏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
四、古迹佐证
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佩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20)
五、家乡的嘉果
杨贵妃酷嗜荔枝。本来,爱吃荔枝的人,不一定就是产荔枝的岭南的土著。苏东坡、白居易都盛赞荔枝,他们就都不是岭南人。但是,也有人因四川也产荔枝(质颇差),便以此证明嗜荔枝的杨妃是四川人,所以这里也就特地说一说。而且,从前人的诗文中,也可于此窥见杨妃生于容县的端倪。荔枝是亚热带的特产,以广东、广西、福建最著名。其中尤以广州附近增城一带出产的挂绿和黑叶等品种至为名贵,这在汉晋朝代就是朝廷钦定的贡品。五代时,南汉状元梁嵩的《殿试荔枝诗》,就说明了杨贵妃与岭南荔枝的关系。诗曰:“露湿胭脂拂眼明,红袍千裹画难成。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教岭外生。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21)梁嵩是平南县人,同杨贵妃故里毗邻。杨贵妃的家乡容县,也是产荔枝的所在,县西离现在汽车站约三公里有村名荔枝根,就是古代有名的出产荔枝的地方。杨贵妃进宫以后,唐玄宗为了取悦这位宠妃,于是下令广东进荔枝。在每年荔枝季节,便通过驿道,日夜兼程,一站一换人马,从广东远送荔枝到长安宫中。关于这件事,史学家司马光的名著《资治通鉴》写得最为确凿:“杨贵妃方有宠,每乘马则高力士执辔授鞭(高力士,广东高州人,家距容县甚近)……中外争献器服珍玩……妃欲得生荔枝,岁命岭南驿地致之。比至长安,味色不变。(22)但,历来有不少人怀疑此事是否属实。因为,荔枝一经摘下,“一日则色变,二日则香变,三日则色、香、味俱尽矣!”(白居易《荔枝图谱序》)不论如何快的驿马,不论如何日夜兼程,也决不可能在三数日内把摘下的荔枝从广东运到长安。然而,古人自有办法,故宫刊物《紫禁城》对此有档案资料。那办法很简单:把将熟的荔枝大枝大枝地斩下,以容器盛水,好似插花那样养着,然后装运。路上还要不时往叶上洒水散热,减少水份蒸发。用此办法,路上当然也还会坏掉不少,但总有一部份可以保鲜运到。当时广东曲江人唐玄宗朝宰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章,任岭南经略使,贡荔枝就是由他筹划运送的。他因积功得加三品,并升迁为光禄大夫。就连认为“妃生于蜀”的宋代乐史,在《杨贵妃外传》中,也曾多次提到荔枝是由南方的广州送去的。说杨贵妃“尝荔枝,南海荔枝胜于蜀者,故每岁驰驿以进。”(23)杨贵妃缢死的时候,唐玄宗还叫高力士用岭南送来的荔枝祭奠。可见杨贵妃同岭南荔枝的关系是多么的深!然而苏东坡却说是由涪江送去的。他在《荔枝叹》诗中说:“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于涪。”(24)不知何据《唐诗故事》曾说:唐代的荔枝“四川产的大多是早熟种,质量最差,果肉薄而酸,即使是最佳者,也只相当于福建下等品种。”(25)既然杨贵妃爱吃“美味水果荔枝”,岭南荔枝又是历来的贡品,决没有从涪州送去“质量最差”的酸荔枝的道理。早在唐代,就有名诗人号称郑鹧鸪的江西人郑谷作过明白的解说。他在《荔枝》诗中写道:“平昔谁相爱,骊山遇贵妃。枉教生远处,愁见摘来稀。晚夺红霞色,晴欺瘴日威。南荒何所恋,为尔即忘归。”(26)诗中说的“生远处”,“瘴日威”和“南荒”、“忘归”等等,无疑地都是贵妃与荔枝同生于岭南的写照。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曾任广西经略安抚使的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说:“瘴,二广惟桂林无之,自是而南,皆瘴乡矣!”(27)这说明惟两广的荔枝才能“晴欺瘴日威”。清代道光年间的两广总督阮元,是江苏有名的学术权威,曾对苏东坡作过不太伤雅的嘲笑,他在《岭南荔枝词八首》的二首中写道:“岭外书传唐伯游,风枝露叶汉宫秋。如何天宝年间事,欲把涪州换广州”(28)如果苏东坡尚在,真不知作何答复。阮元接着写道:“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这里不但明确地肯定了岭南荔枝为贡品,而且清楚地说明了杨贵妃和高力士这两个两广人,在贡荔问题上的密切关系。好一个“最将风味念家乡”!何止是高力士,杨贵妃更是思念着品尝家乡的风味——两广的荔枝。苏东坡后半生的最大不幸,是远贬广东的惠州和海南岛儋县以及广西的合浦。但他在不幸中却尝到了名闻天下的岭南佳果荔枝,他大快朵颐之余,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既然涪州的荔枝堪为贡品,他何不“归作涪州人”呢“最将风味念家乡”,杨贵妃之为容县人,是前人所确认的。
六、阿蛮何所指
杨贵妃的名字很多,她小时叫玉娘;成长后,取名为玉环;到了入宫修道,号曰太真。但在宫中,她却被呼唤为玉奴和阿蛮。唐诗人郑隅在《津阳门》长诗中说:“三郎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羁雌;玉奴琵琶龙女拨,倚歌促泪声娇悲。”(29)这个三郎指唐玄宗,玉奴就是杨贵妃。奴,本是女子的卑称,但在当时的宫廷内,却含有爱称的意思。这个玉奴,就是玉娘的变称。至于称呼叫阿蛮,就更说明杨贵妃是广西人的问题了。两广,古称蛮夷之地。西汉南越王赵佗,据有两广,他写信给汉文帝,就自称“蛮夷大长”。唐代光化中尚书左丞狄归昌在《题马嵬驿》一诗中说:“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鸾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30)就是明确地把杨贵妃称为阿蛮的。当时唐明皇宫中除了杨贵妃之外,还有一个宫女叫谢阿蛮。因为她是广东新丰县人,所以也叫阿蛮。唐明皇帝为了讨好这两个阿蛮,还在宫禁戏称自己为阿瞒,以表示谐音名字的亲昵。
我国晚清大词人临桂的况周颐,在他的《蕙风簃二笔》一书中,对这个问题也作过了明确的论证。他在援引《鹤林玉露》所载上述狄归昌的诗以后,肯定地说:“玉环一名阿蛮,可谓粤产佐证。北人概称南省曰蛮也。”(31)接着况周颐又援引了《永乐大典》所载的许子真碑记,最后他下结论说:“许子真与妃同时所记,得诸咫闻,必无舛误,而妃为粤产无疑矣!”(32)人们称杨贵妃为阿蛮,显然是因为她来自南方。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便是。东晋范晔的《南蛮志》有过说明。在唐代也有好几个诗人写过广西是南蛮的诗,如宋之问的《过蛮洞》,刘禹锡的《蛮子歌》,以及项斯的《蛮家》等等。当然,这是大汉族主义对少数民族和僻远边民的辱称,但人们之称杨贵妃为阿蛮则与此不同,因她曾被唐明皇所宠遇,阿蛮之名又是首先从宫里叫开去的,所以辱称也就变成了爱称。
七、辩疑驳议
从上面所列诸多资料来看,说杨贵妃出生广西容县是有充分的事实根据的。可是光绪二十三年本《容县志》以易绍惠、王永贞等人为首的编纂者,在记载许子真碑记的同时,又在附录后对杨妃生于容县说加按语道:“其荒诞似不足深辨。”并说“题咏流传、渐成故实;作庙立祠,其惑滋甚”,(33)这是唐许子真碑记、于元代见诸典籍,杨妃生于容县的事实为人所公认后,历时五百五十余年,又第一次被人斥为荒诞。但是斥之者举不出任何荒诞之处,只含糊其词说“似不足深辨。”他们不敢碰到许子真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也不敢涉及历代史章典籍的记载。只死抱住《杨贵妃外传》不放,说“妃生于蜀”,并振振有词认为《杨贵妃外传》的作者乐史是“唐史官”应该没有错。对此,容县清举人刘荆山(也作京山、耕山)曾经有过评论:“其人(指上述作按语者)除帖括(应考科举的八股程式)外即不知有学问,于彭(清)、王(维新)诗乃不知所云!”(34)意谓写上述按语的人学识谫陋,连彭清的《云凌斑竹》和王维新的《梳妆台》两诗也没有读懂,以为彭、王也认为杨贵妃生于容县之说无稽、可疑,所以就发出了“其荒诞似不足深辨”、“为惑滋甚”等论调。刘荆山与编纂《容县志》诸人同代而较年轻,熟知其人及编写情况,他的话是足够说明上述按语的来由的。彭清的诗有“定将遗迹说杨家,以事朦胧莫可考”两句,县志撰人以为是说杨妃生于容县是无稽之谈,他们没有理会诗题是“云凌斑竹”,句中的“遗迹”即指此。句中的“此事”乃指杨妃洒泪于竹成斑这一传说,昧乎此,于是对诗作出了南辕北辙的理解。其实彭诗前面“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两句,就是据许子真碑所载杨妃幼年被卖事,认定了杨妃系生于当地杨家了。对此他们也没有理会。王维新诗有“镜匣芙蓉惝怳疑”之句,他们以为是王维新也怀疑说杨妃生于容县,在此梳妆是否有其事。其实恰恰相反,王诗正是指斥那些杨妃生于容县以外的歧说。词的第二句“名牵长史迹分歧”即明确指出这些歧说是由于杨妃挂上了杨玄琰这个养父而产生的。接着“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两句对歧说作了驳斥:“杨妃的遗迹就分明摆在绣江旁边,竟也要怀疑她是否在此居住梳妆过。”彭、王两诗并不难懂,如果真如刘荆山所说“不知所云”,则其人的学问也就可想而知。最笑话的是《容县志》的撰人竟把《杨太真外传》的作者乐史说成“唐史官”!稍通文史的人也不至于闹这样的笑话。乐史,字子正,江西宜黄人,是宋太宗朝的著作佐郎,后知凌州,召为三馆编修。他是一个著作家,写过四百余卷书。名气很大。《容县志》撰人对之懵然。刘荆山说他们“除帖括外即不知有学问”,并不过份。还要指出的是,《杨太真外传》并不是史书,它是一部小说,是《顾氏文房小说》的一部份,不能作为正史,要说是史,也只能是野史。试问:有虚构成分的小说怎能拿来作为历史重要人物籍贯的依据呢据此而作出的推论,也就当然站不住脚。作为一个县志的编者,怎能够张冠李戴,轻率地去否定唐代见证人的碑记,再把宋人牵扯作唐人,奉之为权威证人呢这些编者还把苏东坡《赠川妓杨姐》的诗:“须信杨家佳丽种,洛川自有落妃池”(35)用为“妃生于蜀”的依据。这个洛川就是导江,即现在的灌县。那里是传闻有“落妃池”。即使传闻属实,那是杨妃跌落过的地,也只能说明杨妃曾随杨元琰在四川住过,并不能证明杨妃生于四川。苏东坡的诗,只是即兴赠川妓杨姐的酬酢之作,可见其中的戏谑程度。以此作为掌故,似欠严谨,也难笃信。除了苏东坡,就再也役有多少人吟咏过这件事了。就算是一个依据吧!也是仅此一端,别无佐证。比起杨贵妃出生地容县历代琳琅满目的诗文和众多的遗址古迹来,那是差得太远了!翻阅现在流行的各种辞类书,如《中国历史名人辞典》、《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辞源》和《中文大辞典》等等,也没有哪里是记载“妃生于蜀”的。这些辞类书宁可沿用各有说法的新旧唐书的观点也没有取宋乐史“妃生于蜀”的说法。因为那是出于《杨太真外传》这本小说的东西,而小说和野史都不能作为正史看待的。
杨贵妃并不是杨玄琰的亲生女,仅是一个养女。养女隶籍于养父,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杨玄琰为什么讳言养女呢很明显,是因为杨贵妃生得聪明伶俐,美丽标致,既“通语孟”,又“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是一宗可居的奇货,是可以换取高官厚禄的无价之宝。因为养女一旦为皇家所看中,就可以女荣父贵,全族享福无穷了。历史的发展,充分证实这一点。因此,杨玄琰一把养女杨贵妃带回了长安,就成了杨家的千金,与杨玄琰的两个亲生女等同一体,这不仅瞒过了皇家贵族,而且欺骗了唐代以后的一些史官和历史小说作者,以及一些地方志的编纂者了。但这事瞒过了别人,却是瞒不过杨贵妃的,因为她被卖时已有三岁多,卖后又在容州官署住过一段时间,长到好几岁才带去长安。入宫以后,更得到玄宗的宠爱,可以想象,她总是要说出这些心里话的。玄宗在宫中叫她为“阿蛮”,也表示他知道杨妃的来历。

简介:影缘APP是一款帮助用户结识到适合一起看、聊的朋友的移动社交平台。通过影缘平台相互认识,通过讨论兴趣交汇,以影会友。
法定代表人:陈德湘
成立时间:2017-09-06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108000214811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北码头29号之四整栋自编110A(1号楼)(仅限办公用途)

中文名称: 杨贵妃
又名: 杨玉环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719—756年
年代: 唐朝
职务: 贵妃
洲: 亚洲
国别: 中国
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
杨贵妃
韦湘秋
杨贵妃到底是哪里人?她的为人怎样?一千多年来,史论家见仁见智,还没有定论。这里,从历代的碑文诗词、史章典籍的记述,以及地方的名胜古迹,民间传唱等方面,加以一一考证论述,以就正干高明。
(一)关于籍贯的论订
一、唐代遗碑
记述杨贵妃事迹最早的是唐天宝四年四门助教许子真所写的《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据《元一统志》载:“杨妃容县碑记,在普宁县东一百二十步。”后为《永乐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长,现抄录如下:“杨妃,容州杨冲人也。离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维,母叶氏。维尝谓先人云:“葬其祖去此十里许,逢一术土,忘其姓名,云:‘此坟若高数尺,必出贵子;惜太低,生女亦贵’。妃母怀娠十二月始生,初诞时,满室馨香。胎衣如莲花,三日目不开。夜梦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开。眸如点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绝伦。后军都督杨康见之,以财帛啖其父,求为女。妃家素窭,不得已与之。康有二子读书,妃三岁,日夜同坐,听其诵读。渐长,通《语》、《孟》,康夫妇惜如珠玉。时杨长史琰摄行帅事,闻之,左右令其母皆来。一见大奇,私谓厥妻曰:‘此女姿质异常,貌有贵相,吾二女远弗逮也。’遂给以金帛与康,求为女。康不从,乃胁取之。举家号泣送去。居无几何,长史秩满,携归长安,与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谙音律,明经史。后进入寿王宫。开元二十四年,明皇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天宝间,册为贵妃。”(1)
然而,有许多说法却与此不同。《旧唐书·杨贵妃传》说:“玄宗杨贵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户。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没有明确提出籍贯。《新唐书·杨贵妃传》说得较清楚: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徒籍蒲州 (即永济,今山西蒲坂),遂为永乐人。”(3) 《杨太真外传》则说是“弘农华阴人,后徙居蒲州永乐之独头村。”这里说到村,算是较具体的了。后来又说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户,贵妃生于蜀。”(4) 因此后来又有杨妃是四川人之说。而《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杨元(玄)琰传》则说杨元(玄)琰是虢州阌乡人,即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此外,还有说杨贵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这种种的说法,究竟应以哪一种较为可靠呢?笔者认为应以许子真的碑记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内容有根有据,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而且细节翔实。文中虽有某些传奇色彩,这正同史传上的许多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事迹,多少附带有某些传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样,不足为怪。二、碑记是杨贵妃同时代的人所撰,是此历史的权威见证。其它一切杨妃籍贯的歧说,均远后于许子真的人所作,许子真是杨贵妃生活时代最有资格的发言人。三、这是一块确确凿凿的碑文,它有着一般书本文字所没有的特殊的文献价值。这总是先有其人其事并有其缘才能有其碑,唐当代的人对于一位贵妃,是不能随便以伪说勒石铭碑的。这是人们常识以内的事。四、许子真当时任四门助教,是有地位的学门教长。四门学唐代前原为大学,隶属于国子监,以传授儒家经典为职责。到了唐朝“始合于太学”,助教为三人。据柳宗元在《四门助教壁记》中说:“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为俊士者, 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证焉。”(5)因此,许子真是当时有颇高地位的人,撰这样的碑文是要负责的,决不会凭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传,所以此碑应系作于杨妃死后。碑文体例,传后必加评赞,正文之后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独无;其纪事至入宫封贵妃,亦无结束语,可见并非全文,其后必有缺佚。碑文说杨贵妃“进入寿王宫”,再“诏入内,号太真,大被宠遇。”是历史的正面记载。对杨妃入寿王邸后,成了寿王的妻子,玄宗父夺子妇,先令她出家当道士,号太真,到天宝间再册为贵妃这一**的丑行,碑文只隐约其词,没有挑明,这也是“为尊者讳”的缘故。
至于许子真碑记之外的各种杨妃籍贯的歧说,既有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内容简单,毫无细节。其依据,都是沿着杨玄琰的家族一脉相承来分说,不是随从“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着杨玄琰和杨玄璬的迁居与宦游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没有说清楚杨贵妃的具体来历。更应指出的是,这些都是后人的编述,五代刘昀编旧《唐书》时,距杨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乐史作《杨太真外传》时,更已在杨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后。年代久远,材料间接,因而各自说法混乱,根本不能同当时许子真亲身经历的实录碑文相比。就是时距杨贵妃死后五十年白居易写的《长恨歌》,以及陈鸿写的《长恨歌传》,都没有明确肯定杨贵妃的籍贯。《长恨歌》只说“杨家有女初长成”,但没有谈到这个杨家女从何而来,生父是谁,家在何方。因此,我们不能作出贵妃是杨玄琰亲生女的结论。《长恨歌传》也只说“得弘农杨玄琰女子于寿邸”(6)。实际上这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是唐代的一个郡, 是杨玄琰被封为弘农郡公时的爵邑,并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为杨贵妃的籍贯是错误的。
二、后世的记载
许子真在碑记中所说的容州普宁县是什么地方呢?据《读史方舆与纪要》载:“普宁废县,今县治,唐初属容州,州盖治北流县。开元中,升州为都督府。”(7)这里所说的县、府、州,均同碑记相符。这就是现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地区容县。北流县与容县毗连,亦容州所治。
说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并不单是许子真一家。从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学者加以撰述,许多史章典籍为之详加记载。自许子真碑记被作为历史文献载入元史乘类书《元一统志》与明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史乘类书《大明一统志》之后,在明代,还有曹学佺的《广西名胜志》,魏浚的《岭南琐记》,以及邝露的《赤雅》等书志,他们都有经过调查以后的发言权。曾学佺说:“杨山在县(容县)西云凌里,唐杨贵妃产于此。”(8)邝露还从他的家乡广东深入到容县去调查,在杨贵妃的出生地参观了杨妃井,并品尝了井水。在清代,有关记载也很多,有权威性的是康熙年间钦命编撰的大型丛书《古今图书集成》。书中明确肯定:“贵妃姓杨,容州云凌里人, 小名玉环。”(9)与此同时,浙江名学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粤西丛载》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证实杨贵妃是“容州云凌里人。”(10)汪森为了编写《粤西通载》(包括粤西文载、粤西诗载、粤西丛载,又称三载),曾经穷年累月,遍搜广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资料,埋头研究,终于大功告成,是公认的研究广西问题的专家,有“广西通”之称。到嘉庆年间,学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宁县杨妃碑记》,收进了有影响的《全唐文》。(11)在决定收录之前,董浩曾数度与寓居北京的容县文士周耀昌面谈,得到证实后始行收录。对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笔》中说:“贵妃,亦妇人耳。嘉言懿行,书无著录,而为后世关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于广西的地方志如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广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县志》等等,记述杨贵妃是容县人的,就更多了。一个有争议的历史妇女人物,得到历代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纪录和权威学者的关注考订,是不多见的,也绝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许子真碑记的影响,但如果碑记不可靠,权威的学者是绝不会盲从的。
三、历史的赋咏
不仅如此,历代还有许多骚人墨客,在他们的吟咏中确认杨贵妃系生于容县。明代诗人徐棻在《梧州怀古》七律中写得好:“王孙芳草自天涯,把酒凭高眺落霞。云冷玉环妃子宅,春残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瑶岛,斑竹扶疏渺翠华。惟有苍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鸦。”(12)诗中的颔联,不仅描写了生在北流江(绣江)边的杨贵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边的梁绿珠。我国四大美人中的两个都生在广西梧州府的辖区之内。据《广舆记》载:当时的梧州府管辖苍梧、容县和玉林、博白等十个县。(13)以此,可具见此诗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幽深的内涵。明代进士出身的浙江诗人彭清,于永乐十六年任容县知县时,曾写有《容县八景诗》,汪森的《粤西诗载》收了四首,其中的《云凌斑竹》咏的就是杨妃故里民间传说的遗迹。诗云:“云凌竹,何斑斑?云是玉环幼时泪,挥洒点缀成斑斓。迩来千有百余载,犹自脍灸于人寰。天上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至今杨山麓,苍翠交林木。凤不下兮鸾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诗人悲叹杨妃的幼年被卖:“天生丽质何颠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杨妃洒泪成斑乃是无稽之谈:“定将遗迹说杨家,此事朦胧莫可考。”诗人说的完全正确,“云凌斑竹”无疑出于附会,但也表明了杨妃确系生于容县。因为其地要是没有杨家“天生佳丽”其人,没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会有“云凌斑竹”的传说。凡属于附会的传说,必先有所附,然后始能牵合成词。不是出于对杨妃这个本地人怀有感情,容县人大概是不会编出这个传说来的。主编《永乐大典》的解缙也写诗证实过杨贵妃出生于容县。他在《勾漏访古》中写道:“北流县下古铜州,平地山岩笼玉楼。谁为丹砂赴勾漏,人传青竹满罗浮。杨妃井塌风烟古,葛岭寺(应为葛令寺)荒草树秋。却忆故乡山更好,锦袍归去棹扁舟。”(15)解缙是受贬而到容州北流来的,他经容州时看到了已湮废的贵妃井,所以有此吟咏。现在这首诗还刻在北流县勾漏洞内。这个井是指杨贵妃故里井,在容县杨皮村饶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黄皮果树,离溪边村道不远。后来由于风水先生说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谬说饮井水生美女会惹事生非,因而乡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盖住。
对于杨贵妃的籍贯,在诗歌中表达得最明确的,莫过于清雍正浙江诗人商盘的《杨妃井歌》了。诗曰:“范阳战鼓边尘起,雨湿梨花葬妃子。杨氏当年掌上珠,生长容州普宁里。戚晚消亡历劫沙,行人犹自访杨家。倾域丽质归宫禁,隔代遗踪汲井华……此井炎云瘴雾中,古波不动虾蟆伏。君不见、梁家鬻女珠盈斛,坠楼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双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绿。”(16)这首古体诗同样拿杨贵妃来与绿珠相比,说明古代诗人对我国这两个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兴趣,而且对其惨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从容县这一地方落墨为杨妃题咏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举了。
四、古迹佐证
在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不但有许多诗文的记载,而且有名胜古迹可资考证。除了上述的杨妃井和云凌斑竹之外,还有梳妆台、杨妃山和杨妃庙等。梳妆台在容县城东门外唐代遗迹经略合真武阁附近,相传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杨贵妃被杨康和杨玄琰递相买养以后,都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后人即名之曰梳妆台。可惜年代久远,加上天灾人祸,建筑物早已无踪了,但地基尚可辨认,人们的题咏尚在。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唱道:“内殿春风扫十眉,名牵长史迹纷歧。绣江亭榭分明在,镜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温泉无锦槛,萧萧斑竹有荒祠。书生吊古如亲见,忧化初承恩泽时。”(17)诗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针对杨妃籍贯的歧说而发。说由于杨妃名义上为杨玄琰(长史)的女儿,遂至对她的踪迹(指出生地)产生了纷歧的说法。绣江旁边明明摆着她的遗迹,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迹成了疑案。诗的后半首还举出斑竹、杨妃庙两古迹为证,说使他这个本地人(书生)“吊古如亲见”,亲切之情,跃然纸上。清代江西诗人赵德湘在《容县杨妃梳妆楼》一诗的首联中,也说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游船,生长杨妃艳此邦。”(18)杨妃山在杨皮村附近的金牛岭上,又名狮子山。这就是碑记中杨贵妃父亲说过的那座坟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杨贵妃的祖先,其坟叫“王母点兵”,名堂很别致。从这里可以看出,杨贵妃祖籍容县,也是无可置疑的。杨妃庙在杨皮树,保存时间最长。该庙又叫娘娘庙,规模相当可观,除了正殿还有附属廓屋,山前山后还有杨妃庙的园林地。庙的左右两厢,历代文人的题辞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间写着李白《清平调》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绝俗,脍灸人口的联语:“莫道空山环佩寂,犹闻古井石泉香。”庙内还供有一块银牌,上面刻着杨贵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庙内还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数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剥落甚多,殊为可惜。无疑地,这些古迹都自然而然成为杨贵妃出生于容县的佐证。1950年笔者在容县地委工作期间,曾听下乡到杨皮村工作的同志回来说过杨妃庙的情况。痛惜一场浩劫,现在听说已经荡然无存了!
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们的出生地相关联的名胜古迹。如西施的故里浙江县有浣纱石、浣纱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兴山县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楼、妃台山和梳妆台;绿珠的广西博白县有绿珠井、绿珠祠和绿珠江;而杨贵妃的故乡容县也有贵妃井、杨妃山、贵妃庙、梳妆台和云凌斑竹等。杨贵妃同王昭君一样,与其相关的名胜古迹都是最多的。这都是因人而设的景物,是因人而流传下来的古迹,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公认的佐证。“西子院遗石,贵妃生有村。香泉红泪在,曾照马嵬魂。”(19)清代湖南诗人周志勋的五绝,多少道出了这个古迹的参证价值。对此,民国初年广西诗论家梦秋,在《桂海百一诗话》中也有过肯定的论证。他在列举了绿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涛各在其家乡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迹之后,接着说:“容县有杨山、杨妃井,盖取美人出处为名。”(2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809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7
下一篇 2023-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