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的就业前景

云计算行业的就业前景,第1张

面对高速发展的广阔市场,掌握云计算技术的人才已供不应求。作为云计算工程师,一般会选择入职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这类专门做云计算服务的公司,或者入职银行、金融以及其他传统行业企业,为这些企业建立和管理私有云。

3-5年之后,就可以向云计算架构师、云计算开发工程师方向努力,此时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工资水平都会更上一层楼。云计算工程师入职薪资平均在10000+,成熟之后平均可达到20000+。北京云计算工程师平均工资:¥21320/月,取自550份样本,增长12%(统计来自职友集)。

云计算架构师、云计算开发工程师架构师平均薪资则可达30000-50000+。北京云计算架构师平均工资:¥32800/月,取自105份样本(统计来自职友集)。而且,30岁以上还能广泛就职并发展的IT行业内,云计算排名前3。其在业界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自然是不言而喻。

云计算岗位的代码量也不多,写程序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或团队提升工作效率。如果云计算一个程序的代码量相当于写一首诗,那么纯开发程序的代码量相当于写一篇论文。所以,云计算工程师和架构师,相较同等薪酬的开发工程师而言,工作强度更低。

2021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超3100亿元

在我国,云计算市场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行业发展迅速。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2019年期间,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速均在30%以上,呈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经济稳步回升,云计算市场呈爆发式增长,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2091亿元,增速567%。2021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到3102亿元,增速484%。

公有云占比接近60%

从细分市场来看,公有云市场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我国公有云市场占比最高,达597%。

我国IaaS市场最为成熟

从公有云细分市场来看,与全球发展现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云计算以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的发展最成熟。2020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895亿元,占公有云市场规模比重达7009%,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持续攀高。同时,参考全球云计算市场发展现状,我国SaaS(软件即服务)市场将有极大的发展潜力,2020年,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279亿元,占比2185%。2021年,我国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占比2282%,IaaS占比6214%。

阿里云市场份额最高

中国云计算产业各领域主要领先厂商主要如下:

从厂商市场份额来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查统计,阿里云、天翼云、腾讯云占据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前三,华为云、光环新网(排名不分先后)处于第二集团;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华为云位于公有云PaaS市场前列。

注:截至2022年6月,中国信通院尚未发布2021年数据。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1、知识产权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所以产品档次上不去,价格下不来。缺乏RFID等关键技术的独立自主产权这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技术标准
目前行业技术主要缺乏以下两个方面标准:接口的标准化;数据模型的标准化。虽然我国早在2005年11月就成立了RFID产业联盟,同时次年又发布了《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指出应当集中开展RFID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FID产业仍是一片混乱。技术强度固然在增强,但是技术标准却还如镜中之月。正如同中国的3G标准一样,出于各方面的利益考虑,最后中国的3G有了三个不同的标准。物联网的标准最终怎样,只能等时间来告诉我们答案了。
3、产业链条
和美国相比,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度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虽然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和中兴华为这一类的系统设备商都已是世界级水平,但是其他环节相对欠缺。物联网的产业化必然需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配合,所以要在我国发展物联网,在体制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加强广电、电信、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化、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立。加快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进程。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
4、行业协作
物联网应用领域十分广泛,许多行业应用具有很大的交叉性,但这些行业分属于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发展物联网这种以传感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应用,在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加强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与互动,以开放的心态展开通力合作,打破行业、地区、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体制优化改革,才能有效的保障物联网产业的顺利发展。
5、盈利模式
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将有多种选择去开拓市场。这样,在未来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对于任何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来说,出现一种新型而能成熟发展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必然的结果,可是这一点至今还没有在物联网的发展中体现出来,也没有任何产业可以在这一点上统一引领物联网的发展浪潮。目前物联网发展直接带来的一些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与物联网有关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如射频识别装置、感应器等等。而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机会以及对最下游的如物流及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察。
6、使用成本
物联网产业是需要将物与物连接起来并且进行更好的控制管理。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必将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而催生出更多的应用。所以,在物联网传感技术推广的初期,功能单一,价位高是很难避免的问题。因为,电子标签贵,读写设备贵,所以,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
而由于没有大规模的应用,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成本问题便始终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成本高,就没有大规模的应用,而没有大规模的应用,成本高的问题就更难以解决。如何突破初期的用户在成本方面的壁垒成了打开这一片市场的首要问题。所以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7、安全问题
在物联网中,传感网的建设要求RFID标签预先被嵌入任何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中。可视人们在观念上似乎还不是很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生活物品甚至包括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这直接导致嵌入标签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权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保标签物的拥有者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射频识别技术以至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而且如果一旦政府在这方面和国外的大型企业合作,如何确保企业商业信息,国家机密等不会泄露也至关重要。所以说在这一点上,物联网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有可能涉及到政治法律和国家安全问题。
信息来源:中国移动m2m门户网站

这波反d是在很多小盘股腰斩一半,通胀拐点初现,货币政策微调的预期下展开的。
本周股指小幅调整,但调整的极限是2450,如果2450失守,那么回调就结束了,所以如果反d确实可期,那么回调到2400的可能性不大。
本轮反d的龙头是文化股,但是涨幅非常可观,不符合你风险较小的条件。
新兴产业股一般盘子小,而且牛股辈出,我们就从新兴产业中选股。泛泛地说,七大新兴产业的股都可入选,但还需要缩小范围。七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四个产业是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三个是先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要比先导产业高,所以我们重点考虑支柱产业。
1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其实包括节能和环保两个行业。
(1)环保股重点考虑桑德环境(固废处理龙头)、龙净环保(大气净化龙头),碧水源(水处理龙头)
(2)节能股的范围很大,甚至新能源都可以算进来,我们只考虑确实有政策力挺的行业。
智能电网是国家投资作保证的,堪比以前火热的高铁。重点考虑特高压龙头 荣信股份,智能电表龙头科陆电子(社保有仓位,价格也不高)。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我国逐渐淘汰白炽灯的路线图,这对LED行业构成长期利好。LED重点考虑上游芯片制造龙头三安光电,士兰微(同时也是集成电路龙头),下游考虑阳光照明(照明第一股)、佛山照明(同时有锂电池概念)。
2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包括云计算,触摸屏和液晶显示,物联网,集成电路等。
近期云计算有政策利好,但尚未产业化,还是个概念。我看好已经产业化的触摸屏和液晶显示、物联网。
触摸屏和液晶显示龙头 莱宝高科 超声电子(最近跌幅较大,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考虑入手了)
物联网两大龙头 远望谷(fird)和新大陆(2维码),特别是新大陆,每次行情不动则已,动则涨势凌厉。
3生物
生物股属于防御性配置,现在的行情不确定性大,持有生物股攻守兼备。生物股中最热的是疫苗股,龙头是天坛生物(社保有仓位)。其他,血液制品龙头上海莱士,生物诊断制剂龙头科华生物(社保新进)。
4高端装备制造
高铁熄火了,我看好航天航空制造,分为航天系和中航系两类股。推荐两个,航天电器和贵航股份(社保有仓位)
我特别标出社保持仓的龙头股,社保的选股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仅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876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 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