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号发射时为何两次推迟?发射时机究竟有多重要?

北斗三号发射时为何两次推迟?发射时机究竟有多重要?,第1张

西昌一声响,北斗问苍穹。近日,北斗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卫星,“收官之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成功发射,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再一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那么北斗导航系统到底有多重要?

为什么要建设北斗系统,他有什么作用?

在我国近年内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如今已经在科学领域上有了卓越的成就,就拿在我国的导航系统来说,北斗卫星系统就十分瞩目,并在太空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了继美国GPS、欧盟伽利略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的第四大导航系统。

目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任务还在进行中,本来计划在6月16日发射北斗三号卫星,但却由于北斗三号卫星出现了技术问题,宣布了延迟发射,发射时间待定。

据悉,这次执行北斗第55颗卫星发射任务的是长征三号乙火箭,长征三号系列卫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一款成熟的火箭产品,首发于1984年,而长三乙系列首发于1997年,首次执行北斗卫星发射是在2012年。

虽然6月16日的任务延期,但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6月23日9时4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卫星经过多次变轨调整位置将进入地球静止轨道(相对地球静止的),在轨测试正常之后,将会正式入网提供服务,而且这次我国的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将会完成全球服务功能,也就是说全世界都可以用到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

北斗系统相对于美国的GPS差距还有多少

众所周知,美国的GPS是全球导航界的老大,它是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起步也是最早的,按理说已经有了GPS,那为什么我们中国却还要花大力气去造自己的北斗呢?

美国GPS系统在1994年建成,全系统在1995年投入运行,迄今为止,GPS已经升级到了第三代,精度提升了不少,能够达到02-04米,按照这个精度来看,依靠GPS导航系统来发射导d,是能够实现百发百中的。

但是美国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使用了两套不同的标准向用户提供定位服务,分军用和民用两种定位模式,其中军用定位模式主要供美国军方及其同盟国使用,目前可以达到1米以内,另一种则是向全球开放,目前精度可达到5米以内。

根据数据显示,国内的导航市场中GPS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从目前来看现在最主要用的还是美国的GPS系统,而北斗系统只是作为一个补充,因此对于北斗系统的建设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局面,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使用北斗系统。

首先北斗系统的功能是定位、导航、授时、短报文功能,定位、导航就是指引方向,确定位置,这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功能。

该功能主要应用于手机导航、车辆导航监管、渔船定位等领域,而授时主要是通过北斗卫星来校准时间,由于我们的钟表会存在误差,但是如果通过北斗卫星来进行校准,可以让大家的时间整齐划一,短报文是指如果汶川地震时地面通讯设备崩溃,那么第一批从震中传出的救灾信息就是北斗系统短报文功能完成的,并且北斗短报文功能已经在海洋渔业广泛应用,而且在远海区域没有地面通信基站、卫星电话昂贵的情况下,渔民可以通过北斗短报文向家里报平安和进行紧急求救。

再加上2020年5G技术的高速发展,北斗系统和5G的融合会给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并且北斗与5G结合再与区块链、人工智能( AI )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自动驾驶、自动泊车和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

北斗导航系统到底有多重要?

大家都很清楚导航的重要性,它就是相当于高科技产品的眼睛,这么重要的东西,必然是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而目前目前全球化的导航系统只有4套,这4大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包括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alileo)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

其中,中国的BDS和美国的GPS已经服务全球,并且性能相当,但在功能方面,BDS比GPS多了区域短报文和全球短报文的功能;俄罗斯的GLONASS虽然也已经在服役全球,但从性能方面上来看比起BDS和GPS还是有点逊,而且GLONASS的轨道倾角较大,所以其在低纬度地区性能较差;欧洲的Galileo虽然观测量质量比较好,但是由于星载钟稳定性稍差,所以其系统运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早期的导航定位就是与GPS划等号的,这是因为美国的GPS起步最早,没有其他系统可选,再加之对民用是免费的,所以靠着先发优势,在导航的高峰期占了90%多的份额,而且目前依然份额高达60%多。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比于其他多个世界大国正在积极建设的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系统就日益显现出其固有缺陷。比如卫星导航信号的强度微弱,容易受到噪声、干扰等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说GPS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成熟的室内定位导航需求。

但美国针对这一劣势,避免美国的卫星导航领域内的垄断地位受到影响,美国启动了GPS现代化计划,采用了优化星座布局,并积极开展相关导航卫星的落后与发展,全力在研制生产下一代(第三代GPS卫星—GPS III),同时也在加快新一代GPS地面系统,即GPS OCX的开发部署工作。

与其他全球化的导航系统相比,我国北斗的优势就很明显——卫星数更多, 精度会更高。目前GPS的空间部分有30颗星,还有欧洲的咖利略也是30颗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而俄罗斯的格纳斯为27 颗星。而且从技术上来看,我国北斗建设得比较晚,所以各项指标也是依先进的技术来完善的。

据悉,我国的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的是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这样的话,北斗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而且在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

我国的北斗系统提供了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这样可以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

我国的北斗系统还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这五大功能。

北斗系统推迟发射,这七天到底经历了什么?

本月16号是受国人期盼的一个日子,因为预定于这一天上午10时左右发射的第55颗北斗卫星将填补全球组网的最后一颗空白,但在发射前几个小时突然传出消息,北斗3号的最后一颗卫星将推迟发射。北斗系统推迟发射,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呢?

在6月16日凌晨,官方公告称,这次北斗系统推迟发射的原因是由于实施此次发射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临近发射前的测试过程中,发现了产品技术问题,因此导致了发射任务的推迟。

2018的中国航天,未完待续。按计划,还在“奔月”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在2019年1月择机“落月”。
中国航天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嫦娥四号探测器却在“出差途中加班”。12月30日凌晨4时5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8时54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8时56分,地面测控站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它这一趟的目的之一,就是计划要在月球背面艾肯盆地实现软着陆,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副主任邹永廖说,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已经发射了100多个月球探测器,但还没有一个能够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月球正面和背面无论从物质成分上、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都有很大差异。艾肯盆地是在整个太阳系固体天体中存在的最大、最深的盆地,我们可以获取月球深部物质的信息。由于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效果不好。恰恰由于月球背面的磁环境非常干净。在月球背面开展低频射电天文探测这一目标应该说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上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
为了这趟旅程,科技人员还架起了“一座鹊桥”,不是为了牛郎和织女,而是给“嫦娥”准备的。今年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正如“鹊桥”之名,嫦娥四号总设计师孙泽州说,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在L2点稳定运行,为月球背面软着陆应该说做好了准备。
嫦娥四号12月8日就出发了,12月12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以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2次环月轨道修正,与“鹊桥”中继星进行了4次中继链路测试,开展了激光测距、三维成像、微波测距测速等导航敏感器在轨测试,为探测器进入预定着陆区、择机实施月球背面软着陆做好准备。
孙泽州表示,这次探索也将为今后探月工程不断实现更深层次的全月科学勘探提供可能。他说:“这一次我们是从月球的正面扩展到背面,下一步我们要从月球的相当于中高纬地区向月球的两级去拓展,实现对全月球的可到达能力。”
虽然,新年没有赏月的传统,也没有“嫦娥奔月”的传说,但今晚(12月31日)的跨年夜,不妨抬头看看月亮。一个实实在在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在“奔月”。按照计划,2019年的1月,它将择机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虽然,我们普通人举头望天并看不真切,但天上却有设备能把地球上的我们“看得”清清楚楚。
“天上的星星参北斗”,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告诉你要不要顺着大河向东走。
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今年一年内北斗完成了10箭19星发射,创下世界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我国同一型号航天发射的新纪录。12月27日,北斗三号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全球定位精度10米;在亚太地区定位精度也由原来的6米提升至5米。北斗三号系统卫星总设计师林宝军介绍,精度提升的原因就在于她有了一个更厉害的“心脏”。
林宝军说:“我们突破了新型氢原子钟以及原子钟的无缝切换技术,可以说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这项技术也决定整个导航精度的一个核心技术。这项突破使导航系统的时频精度提高了一个量级。另外,使我们的原子钟可以连续无缝、不间断地工作,这使北斗系统运行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更稳定、连续、不间断,性能会更好。”
“北斗”定位不迷路,“鸿雁”传信不失联。12月29日,鸿雁星座首发星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系统正式启动建设。此次搭载发射的首颗试验卫星在轨期间将陆续开展卫星各项功能的试验验证。按照规划,鸿雁星座一期将由60颗卫星组成,主要实现全球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航空监视等功能;二期则将再发射数百颗卫星,形成全球覆盖的能力。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介绍:“通讯是要连续覆盖的,有的地方还要多重覆盖,所以这样的一个体系就造成了必须接续不断地这个星过来覆盖,所以星座的设计,包括接力的方式、切换的方式是这个的难点。”
现在我们所用的网络都需要建立基站,但是沙漠、山区、海上等地方很难架设基站,手机就会出现不在服务区的情况。有了“鸿雁”系统后,这将成为历史。
回顾2018年的中国航天,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成果丰硕:“今年的发射次数,算上私人公司发射的,(发射次数)首次独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些对地的遥感星座越来越成熟地走向应用。空间科学方面,‘张衡一号’发射成功,我们在国际合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国外的沟通,实现更多的合作项目。商业航天方面,私人航天公司已经开始进军轨道发射的服务领域。今年,载人航天方面,用于验证交会对接技术的‘天宫一号’完美落幕。”
2018年,中国航天未完待续……杨宇光说:“跨年度最引人注目的是嫦娥四号任务,人类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实施软着陆的尝试,在月球探测领域最引人注目。其他方面,北斗也将进一步补充更多的卫星构建全球星座,其授时和定位精度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和改善。未来我们不但要保证航天规模,而且更多地要提高我们整个航天活动的技术含量,包括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包括通信、遥感、导航等服务于国计民生的技术领域;包括未来在空间科学、太空探索等方面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成果,在载人航天方面也进一步拓展空间站的建设。”

中国航天2020年超40次的“超级2020”宇航发射计划,以及首次火星探测、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3型火箭新型号首飞等重大航天任务。宇航发射任务依然保持高强密度趋势,全年呈现出重大任务、发射密度高等特点。
“重”主要体现为北斗导航、探月三期、高分专项3个国家重大工程将完成收官。上半年,北斗卫星导航工程将发射两颗GEO卫星,完成整个北斗三号系统的组网建设。今年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并择机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高”主要体现在发射密度上,2020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发射有望突破40次,发射60余个航天器,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三型新一代运载火箭将在2020年实现首飞,赋予今年航天任务“新”的特点。长征五号B是我国现有低轨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其首飞将开启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任务阶段的序幕;长征七号甲作为我国第一型新一代中型高轨火箭,对高轨卫星发射战略布局具有重要意义;长征八号首飞将填补我国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的重要空白,成为宇航发射和商业航天市场的主力军。

__草莓超甜吖(作者)

随着5G的商业化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领域加入了数字化转型之路,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化升级。特别是题主所列举的工业领域,就是谋求数字化转型的先锋。

特别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供应链断裂和防疫管理不善所导致企业停工甚至是破产的例子不在少数。而对那些熬过艰难时刻的企业而言,想要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重塑核心竞争力,数字化转型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手段。

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实施数字化转型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包括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加速产品迭代、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制造自动化程度等等,真正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此外,数字化程度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各种风险的监测能力,避免造成相关损失。

当然,以上只是物联网对于某一个领域所创造的价值,同理,在面对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能家居等行业时,一样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来实现更智能和更便捷的功能,例如气候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可自行检测分析当前数据是否符合农作物生长需求,并联动灌溉或保温系统进行干预,确保作物最佳生长环境。(了解更多智慧人脸识别解决方案,欢迎咨询汉玛智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细心发现,其实现在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各个部分。比如说共享单车,自助扫码骑行,骑完以后锁车付费走人,这个能很好地解决大家短途出行效率。还有就是应用在汽车上,专业术语叫车联网,现在很多10几万的车都具备远程监控的功能。比如说通过app远程启动车子,通过app查看车子的状态,当前在什么位置,还能根据你的行驶里程和机油寿命提醒你去保养等等。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智能家居产品,小家电产品。有些应用虽然感觉是鸡肋,这些都是他们跑马圈地的结果,先把市场占下来,再慢慢更新迭代产品。但不可否认的事,大家确实能感觉到物联网潜在的巨大价值,生怕自己错过一个亿。

从种种迹象也反映了物联网一定是个发展的趋势。总的来说,其实物联网可以和任何一个行业进行融合,让传统的产品更加智能高效。而我们汉玛智慧也在一直努力研发,争取为大家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智慧解决方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捷,让科技未来更指日可待!

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测试员好。根据查询看准网信息显示,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中质量管理/测试的平均月薪¥8383,高于平均薪资,负责进料检验规范制定,IQC人员培训工作等,工作强度低,晋升空间大。安徽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是合肥市高新区政府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总部位于深圳。主要产品包括摄像头、机顶盒、VR,机器人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882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 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