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什么产业的发展?

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什么产业的发展?,第1张

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和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具体来说,以下几个产业的发展为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卫星导航技术: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功能。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依托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和追踪牲畜的位置和运动轨迹。

通信技术: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的发展使得数据传输更加迅速和稳定,这对于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可以实时传输牲畜的位置信息、生理参数等数据,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实时信息支持。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物体相互连接,实现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技术。在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牧场管理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远程监控和控制牲畜的状态,提高管理效率。

传感器技术:在北斗智能放牧系统中,各种传感器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收集牲畜的生理参数、环境信息等数据。例如,通过GPS传感器可以实时追踪牲畜的位置,生物传感器可以监测牲畜的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

大数据分析: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北斗智能放牧系统可以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牧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牲畜的生长情况、疾病预警等,提高养殖效率。

总之,北斗智能放牧系统的应用得益于我国在卫星导航、通信技术、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发展,这些技术的融合为现代牧业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

移动心电仪监测仪要带多久?
你好,这个仪器主要是用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的,带上以后就可以监测二十四小时的心电图,这个期间患者是没有任何感觉到,和你做普通心电图一个样子,只是监测时间比较长而已,所以你不用太紧张的,这是正常的。如果你有什么不舒服的,及时和医生沟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心电图则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依据,具有诊断可靠,方法简便,对病人无损害的优点,在现代医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常规心电图是病人在静卧情况下由心电图仪记录的心电活动,历时仅为几秒至几分钟,只能获取少量有关心脏状态的信息,所以在有限时间内即使发生心率失常,被发现的概率也是很低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应的监护装置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实时监护,记录患者的心电数据。又由于心脏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患者不可能长时间地静卧在医院,但又需实时得到医护人员的监护,所以研发相应的便携式心电监测产品就显得更加重要。


物联网相对于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智能物流、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城市综合治理等;这里简单介绍几种物联网行业应用,用以说明不同物联网应用行业之间的区别。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对家居和室内环境进行远程监管。智能家居系统主要使用传感器和监控视频系统,这些终端信息将汇聚到家庭综合网关,然后通过移动网络(3G或LTE)或互联网传到数据处理中心,或直接传到用户的移动终端。注意智能家居系统不仅仅服务于居民家庭内部,更多地可能服务于商场超市等综合建筑,结合家庭基站设备,更具有应用前景。
智能家居系统无论用于商业建筑还是用于居民家庭,对信息安全的需求都不可或缺。对居民家庭来说,更注重隐私性的保护,因此家庭内部的监控视频需要可靠的保护,决不能被非法用户获取。对商业建筑内的监控系统,对控制信息的保护非常重要。如果控制信息被非法假冒,造成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智能医疗:智能医疗就是通过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使一些特殊情况的医疗服务从医院重负荷中解脱出来,包括智能家庭护理和监管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的。智能家庭护理和监管系统需要医疗用传感器采集病人健康状况的一些参数(如血压、血糖、心率等),需要振动传感器采集病人可能摔倒或受撞击情况,通过预置的视频监控,将这些信息及时传到护理中心,使需要的病人得到救助;远程医疗系统则是将医疗设备采集的数据(如心电图、CD扫描图、验血报告)远程传输给有经验的医生(或专家组),远程医生根据数据对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后,由当地医生给予治疗措施。因此只能理疗系统除需要医疗所需器械或设备外,还需要医疗专用传感器。数据传输过程和数据库管理也是智能医疗系统中的关键。
智能医疗系统对信息安全的需求非常大。首先传感器采集的数据需要可靠的传输,不仅仅需要网络部分具有高可靠性,更不允许任何可能的伪造和非法篡改。另外,智能理疗系统通常与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相连,而电子病历作为病人的隐私信息需要严格保护,因此信息安全是影响到智能医疗系统快速发展和应用的瓶颈。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手表外观的设计是用户选择是否入手的一个加分项。外观是否好看,配色是否百搭都是选择的重要因素。相比起前代HUAWEI Watch GT2,这款HUAWEI Watch GT 2e面向于更年轻、更喜个性张扬追求自我展现的人群,更潮酷更运动,手表的配色自然不能满足于常规。HUAWEI Watch GT2e采用一体式表带设计,正面配备46mm的139英寸大表盘,并支持表盘自定义,可以将喜欢的设置为表盘,同时满足了用户不同场景搭配需要。比如,当你在健身房运动时,更换色彩鲜艳、更具运动感的主题表盘,能够彰显活力;上班时,可能需要色彩简单,一目了然的表盘,凸显大气。
功能上同时也带来很多小惊喜,遥控拍照、延时拍照功能可拍出有意思的照片,语音助手功能实现与手机、智能家居的交互体验,如设置闹钟、开关灯等。蓝牙通话、本地音乐、NFC门禁卡、公交支付、支付宝扫码支付等功能,让体验更佳。
02
1次充电续航2周,省电三大杀手锏
当代人无时无刻都笼罩在电量低于 10% 的恐慌之下。无论是手机、手表,还是蓝牙耳机,续航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HUAWEI WATCH GT 系列一次充电可以使电池寿命长达2周,开创了智能手表超长续航先河,这无疑也是吸引用户入手的一个强力功能。
能做到超长续航,第一大核心技术就是华为WATCH GT 2搭载的那块自主研发的可穿戴低功耗芯片麒麟 A1。作为华为首款可穿戴芯片,A1采用了高集成异构芯片设计,多核高效协作,超低功耗的应用处理器,真正实现高性能与极致功耗的完美结合,带来强劲的续航表现。
二是搭载华为自主研发、不依赖Google服务的软件,面向消费电子和IoT领域的轻量级物联网 *** 作系统——Lite OS,可通过极度精简的内核帮助设备更好地省电续航,解决了智能手表续航时间短、充电频繁的行业痛点。
三是算法上,华为Watch GT 2系列采用了智能节电算法 20,与麒麟 A1 芯片和LiteOS相搭配,可智能识别使用场景根据静置、佩戴、运动等不同状态合理分配能耗,以达到性能与功耗的完美平衡。在运动、音乐、智能心率、睡眠监测等多传感器工作下,实现了超低功耗运算以及强劲续航新体验。
03
100种运动模式背后,让你爱上健身
如今人们可选择的运动项目增多,不仅喜欢户外运动,还会去健身房享受专业的锻炼。以华为为代表的智能手表的第二轮春天到来,便是因为健康运动功能的成熟。数据显示,70%的用户购买智能手表都是因为这一功能。
相较于前代产品,HUAWEI WATCH GT 2e主打的是运动和健康功能,运动模式更多,目前支持 100 种运动模式和 6 种运动自动识别。尤其在健身房领域有很大提升,新增了多种健身房运动模式。除了原有的15种专业运动模式之外,还新增了85种自定义运动记录。其中,15项专业运动模式,包括户外运动8种(跑步、步行、登山、徒步、越野跑、骑行、开放水域、铁人三项),室内运动7种(步行、跑步、骑行、泳池游泳、自由训练、椭圆机、划船机)。85种自定义运动包括街舞、攀岩、跑酷、滑板、冲浪等极限、休闲、健身、球类、水上项目、冰雪项目等六大类运动。
04
腕上健康,成为智能手表主旋律
如果一块智能手表仅仅只是具备运动记录功能还不足够全面,今天的智能手表已经不再停留在几年前的概念阶段,而真正在用户的健康监测、健康管理中起到作用,成为用户自主管理健康生态的核心功能之一。
运动健身之外,HUAWEI WATCH GT 2e始终贯彻“主动健康管理”的理念,围绕影响健康的运动、睡眠、营养、生理与心理五个方面,通过可视化的评估量化体系,成功实现了心率监测的准确性、稳定性和持续性,提供心率过高过低提醒、血氧饱和度检测等功能,有效解决腕部血氧检测难题,准确度达到90%。用户可以随时测量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压力水平,主动掌握身体变化、管理自己的健康。这些技术对改用户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输入,可以真正帮助用户把健康管理起来,全面塑造用户的健康生活方式。
比如运动后,手表也会根据用户的身体变化,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并给出建议。App 里可以看到每次运动完整的图表数据,包括步行轨迹、实时配速、实时心率、区间占比等,根据这些数据,用户后面就能展开更针对性的运动,比如增加燃脂、增加有氧耐力的时间等等。
05
真金不怕火炼,实力硬抗海外科技媒体评测
自HUAWEI WATCH GT 2e发布以来,一度引来海外科技圈的广泛关注,连续获得多家知名商业媒体和科技媒体“推荐奖”和“最佳选择奖”等好评。
注:5月20日,美国知名杂志《新闻周刊》(Newsweek)科技版将“推荐产品奖”授予华为华为WATCH GT 2e
注:5月19日,全球最著名的科技新闻网站之一安卓头条(Android Headlines,简称AH)将“编辑推荐奖”授予华为WATCH GT 2e
注:知名科技外媒Phone Arena同样对华为WATCH GT 2e手表进行了详尽的体验评测,并授予“推荐奖”
注:美国知名科技媒体Pocket Now认为其是搭配安卓手机的最佳选择,因此给予“最佳选择奖”
注:英国权威科技评论网站Trusted Reviews将“推荐奖”授予华为WATCH GT 2e
结语:
在华为的战略规划中,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5到10年的核心战略。智能手表本质上是1+8+N全场景智慧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景,在运动健康场景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要与其它场景逐渐打通,让用户可以在这些场景中自由穿梭。用户所期望的生活不是只需要可穿戴设备就能打造,还需要智能家居平台、物理网、移动互联网、移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智能云等新时代的新型技术来协同。
相信,今年随着华为1+8+N战略的加速落地,这块主理运动健康的手表,将能实现越来越多的跨屏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运动健康体验,成为打开用户全场景智慧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

智能制造。智能门锁,可以上传盗窃信息、物流配送最佳时间等。智能机器人。监控冰箱、与冰箱里的食物保存状态。

智能汽车,透过路径分析节省燃料或时间。智能运动检测程序。智能园艺浇水。智能家居系统,有效的节能与生活辅助。智能供应链定制、智能环境监测系统、智能贩卖机、智能城市、智能交通。

当然,物联网还会有许多广泛的用途,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基本特征从通信对象和过程来看,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交互是物联网的核心。物联网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 。

整体感知—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智能传感器等感知设备感知获取物体的各类信息。

可靠传输—通过对互联网、无线网络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送,以便信息交流、分享。

智能处理—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和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的智能化。根据物联网的以上特征,结合信息科学的观点,围绕信息的流动过程,可以归纳出物联网处理信息的功能:

获取信息的功能。主要是信息的感知、识别,信息的感知是指对事物属性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知觉和敏感;信息的识别指能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状态用一定方式表示出来。

传送信息的功能。主要是信息发送、传输、接收等环节,最后把获取的事物状态信息及其变化的方式从时间(或空间)上的一点传送到另一点的任务,这就是常说的通信过程。

处理信息的功能。是指信息的加工过程,利用已有的信息或感知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实际是制定决策的过程。

施效信息的功能。指信息最终发挥效用的过程,有很多的表现形式,比较重要的是通过调节对象事物的状态及其变换方式,始终使对象处于预先设计的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1 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利用从他们客户那里收集到的大数据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且优化产品使其能更好地服务客户。这就是无处不在的数据分析,它更看重数据的质量,而非数量。将数据最大化地转变为有价值的创新,利用数据洞悉市场,以此为基础做出明智的商业判断。
如果关注数据质量,将收集到的所有信息进行筛选就变得至关重要。例如人工智能,其需要迅速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数据收集、分析,并且瞬间作出判断采取行动。严格来讲,对数据质量的关注需要嵌入到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在这样的数据分析背后也要关注消费者信息的私密性。GfK2015年进行的针对全球20个地区的消费者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消费者都在担心他们的数据是怎样被收集、售卖和利用的。
2 虚拟现实(VR)
2016年,从行业到消费者,从硬件到软件,关于虚拟现实,一切都处在被普及教育的阶段。随着三大巨头接连推出消费级产品,且“售罄”之讯频传,虚拟现实作为最受关注的新智能领域迅速席卷全球。全球VR头显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会达到28亿美元,其中供游戏者使用的VR头显设备占据多数份额。中国市场2016年全年零售量会达到300万台左右,从GfK监测的VR头显在线市场来看,从2016年1月到4月,VR头显零售量几乎翻了20倍,虚拟现实硬件产品正在经历一场初期爆发式的增长。但目前依然是以VR盒子为主。整体来看,中国的VR市场现在还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相信在未来VR应用会逐步向直播、旅游培训、医疗、装修、房地产、教育等领域渗透。
3 人工智能(AI)
人工智能最终是重现一遍人类思考的过程。作为一个人工制造的机器,终极形态的AI将拥有与我们相同的智力水平:学习、推理、使用语言、构想原始创意。然而只拥有学习能力的AI已经快速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了。语音识别是目前人工智能中落地较早、目前投入及研发的核心领域之一。基于人工智能,各个厂商可发挥的空间很大,不一样的应用及方向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2016年,AI助理的发展或许会超越智能手机的发展。人工智能是一块有待探索与开发的市场,这块市场拥有多种可能性。
4 可穿戴产品
智能手表、健康监测手环、相机、GPS定位设备及心率监测设备进入主流市场还需多久尽管万众瞩目的Google Glass及Apple
Watch的发布已经俘获了消费者的想象力,但只有少数消费者接纳了这些设备。中国可穿戴市场2016年销量预计达3160万台,环比2015年上涨32%,但其中以价格较低的手环产品占据市场的大多数,整体市场销量持续上升的同时增速减缓,市场经过了2015年跳跃式发展后开始进入一个更趋理性的阶段。如果可穿戴产品想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一是与物联网的融合,把可穿戴设备和现有的个人科技生态相融合将会成为扩大市场的基础性举措。二是设计和材质,外形设计已经成为可穿戴产品跟上时代潮流的一大绊脚石。三是精准有效的信息收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解读能力是可穿戴厂商正在解决的另一大问题。四是引人注目的新案例,特色鲜明的产品会逐渐与消费者建立特有联系。
5 视频消费
视频消费的发展速度比之前任何人预期的还要快,并且线上已经成了人们观看视频的主要渠道。从社交媒体上的短片到视频网站的**服务和套餐服务,甚至到最近大火的视频直播,消费者似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平台看到想看的视频内容。事实上,有人预言到2019年,80%的互联网流量消费将来自于视频观看。而随着投入到这个领域的玩家越来越多,从内容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到各大品牌、厂商,互相合作会成为一种需求,只有通过这样多方之间的信息互换才能够释放更大的能量。
6 无人机
据GfK中国估算,2014年中国航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为近6亿元,到2018年将激增到60亿元。而民用无人机市场更是有望在未来10年形成千亿元级规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无人机并不算是新产品。无人机在航拍、地形测绘、商业运输以及救援部署,甚至在自动机械化生产上,都可以起到作用,无人机技术在诸多领域所能发挥的用途正在被进一步挖掘出来并且会在降低商业成本、提高商业效率方面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但是在实现这样的美好愿景之前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无人机依然面对诸多阻碍,如缺乏“感知-避障”技术、载物重量上的限制、没有夜视功能以及电池续航时间有限等。
7 移动支付
全球移动支付市场比较复杂。目前传统的支付方式在许多成熟市场中都有着强大的根基,无法轻易撼动。相反,一些非洲市场和亚洲发展中国家市场则直接迈入了移动支付时代。在这样一个碎片化的环境中,对于品牌、制造商和零售商来说,理解移动支付当下的全球格局以及它的演变趋势至关重要。在中国,阿里巴巴、腾讯等第三方玩家已经率先鼓励联网用户通过手机在实体店或网店进行支付。小米、OPPO、魅族旗下具备支付功能的手机的使用也意味着在这一市场中,移动支付不仅存在,而且触手可及。而那些被认为将第一时间接受新兴技术的市场则呈现出与上述地区的截然不同的局面。当前,一些市场仍需提高消费者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度,而对于另一些市场而言,要做的则是减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壁垒。
8 智能汽车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越发成熟,智能汽车也将应运而生。许多豪华轿车已经配备了大显示屏,并且车载大屏也会继续成为趋势,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为前排乘客设计的额外显示器也将出现在高档汽车中。为了让乘客更好地体验“增强现实(AR)”技术,一些OEMs甚至想要把显示屏幕延伸到整个挡风玻璃或者侧窗。屏显技术的进步为那些企图走到传统汽车供应商前头去的电子消费厂商和初创企业们打开了大门。过去,受到物联技术的限制,OEMs很难找到一个正确的商业模式,但是现在,机会来了。通过了解细分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量身开发车载APP和配套服务从而获取相应的报酬成为可能。
9 3D打印
3D打印机的销量目前还比较小。但是,随着更多的厂商加入到该领域以及消费者的认知度逐渐提高,这种情况在明年应该可以得到改变。拿德国为例,3D打印机的销量在去年增长了71%,而且需求还在进一步扩大。消费者认为3D打印技术极具吸引力,3D打印在最有可能影响他们生活的科技中排名第三。这比智能汽车、云计算、可穿戴设备还有物联网的排名都要靠前。这表明这项新技术的知识普及在全球已经非常高了。价格一直是新兴科技难以普及的主要障碍。但是随着成本的下降,价格也将不再是阻碍,3D打印技术的优势会变得越加明显和突出:更低的装配成本,减少浪费,极低的运输和配送费用和更快的新产品上市速度。
10 智能家居
一股智能家居的“淘金热”正在各领域中展开,传统厂家、互联网公司、国际技术提供商及零售商等各种组织都在寻求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未来家居领域中来。根据GfK针对全球7国消费者所作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90%)知道智能家居,50%的消费者认为智能家居能改变他们的生活,78%的消费者同意这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理念。目前智能家居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让消费者能明白智能家居技术是如何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并且提供参与度高且有效的用户体验。现在需要行业协作和消费者教育来驱动需求,并推动智能家居从厂商领导发展向消费者需求主导发展的创新转变。行业相关参与者需要合作并组建不同以往的合作关系。这会确保不同的设备和服务能在后台彼此连接来满足对便捷的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一点,智能家居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根据GfK中国对家电智能化研究,中国家电产品智能化应用发展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但目前也处于厂商、零售商等供给方主导的阶段,还处于智能连接、手机远程控制等初级智能向更高级智能功能探索和尝试的阶段。中国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互联网业态演变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和创新提供良好的土壤,预计智能家居未来将会催生类似BAT级别的新企业。
参考:十大技术全面开启物联网时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89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 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