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有哪些专业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有哪些专业,第1张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材料科学工程、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技术、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专业。 扩展资料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是河海大学具有较完整办学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建设高水平特色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力量。根据2018年3月校区官网简介,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位于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常州市行政中心毗邻,占地436亩;设有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和基础学部

没有。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办于1963年的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常州市机械中级技术学校,里面并未设有教师专业。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管理、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等。

学院代码:1254(普通类、艺术类代码)、1466(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代码)

学院名称: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性质:省属院校

办学性质:公办

院 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6号(常州科教城内)

一、学院概况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全国首个以高职教育为显著特色的常州科教城内,创办于1963年,隶属江苏省教育厅,现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优秀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学院占地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2亿元,资产总额8亿多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700多人。

学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打造跨界互动、功能多元的合作育人平台。校内建有江南装备制造技术产教园,校外设立8个校企合作工作站,统筹政、行、校、企四方资源,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

学院建有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业与艺术设计、工商管理、经济贸易、车辆与农机技术、电力技术等9个专业群,其中4个专业群是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学院有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

学院形成了“五彩”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构建了“三级递进式”职业素质竞赛体系。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特等奖”,学院连续两年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成果优秀奖。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85%以上。

学院秉承“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创新“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办学五十年来,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了4万多名专门人才, 是常州及江苏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二、学院位置

学院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属于美丽富饶的长三角中心地带,位居长江之南、太湖之滨,与上海、省会南京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银领摇篮,科教名城。常州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常州国际机场处于南北航路中心位置,到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飞行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三、奖助政策

1.国家助学贷款。凡被我院录取的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在生源地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2.奖助学金。近两年,学院每年投入奖助经费1200多万元,惠及10000多人次,人均奖助金额为1200多元。

(1)国家奖助学金。教育部每年对经济困难及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奖励补助,标准为:“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

(2)省政府助学金。省政府每年对经济困难及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助学金,标准分别为4000元/人、3000元/人、2000元/人。

(3)学院奖学金。奖励面占学生总数的20%,最高额1600元/人年。

(4)企业奖学金。多家知名企业、社会名人在我院设立了“光彩”助学金、“订单班”奖学金、“爱国兴学”奖学金等七项奖助学金。奖励额度最高10000元/人年。

3.温馨入学。凡是考入我院的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及时缴纳各项费用的学生,学院开设“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

4 勤工助学。学院建立了完善的勤工助学制度,为特困生安排勤工助学岗位,鼓励经济困难的同学自强自立,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四、就业前景

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卡特彼勒(常州)有限公司及常州保时捷中心等567家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并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工作。仅,在校生共开设订单班61个,纳入订单培养的学生计1450人。

学生就业地域省内主要集中在常州、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省外集中在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嘉兴及上海市各区县。

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指数连续三届高于省内高职院校和全国骨干院校平均水平,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列。2013年学院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3295元,比全国骨干高职院校平均值高出209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学院获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全国有50所院校获此殊荣,其中高职院校仅有17所。

五、录取原则

1.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各专业考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3.进档考生的录取办法

按照专科符合学业水平测试必测科目在4C以上、技术科目合格以上的要求,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定考生的录取专业。以考生投档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当某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的与原填报志愿相近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当投档分相同时,考虑与专业相关的学科分数高者优先录取,或根据考生的技能、特长和获奖情况择优录取。

4选测科目要求

我院招生专业选测科目均无等级要求。

5对照顾加分投档考生的处理办法

凡符合照顾政策的考生,加分后和其他考生一并投档,按高分到低分录取。

六、收费标准

按照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制定的收费标准执行,各普通类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文科4700元、理工科5300元,艺术类专业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6800元。住宿由学院统一安排,房间内均配备空调、热水供应系统、独立卫生间,分四人间和六人间,条件较好。

七、咨询方式

1学院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6号(常州市科教城内) ,邮政编码:213164

2学院网址:>一、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哪里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在江苏省常州武进区鸣新东路6号,该校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之一,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介绍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创办于1963年,原名常州市机械职业学校,现坐落于常州科教城。2002年,学校独立升格为高职院校,隶属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2018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占地面积942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规模12000人),教职工700余人。

学校秉承“知行并进”的校训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崇尚技术、开放共享、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和“就业导向,使每个学生成才;持续改进,让一切客户满意”的办学质量方针,大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创新“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组建由政行企校四方代表成员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打造“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建立“跨界互动、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产教融合的“苏南”模式。2014年牵头成立“全国机械行业现代农机装备人才培养联盟”、“全国机械行业工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职业教育集团”等全国性职教集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提高办学吸引力,打造职教品牌。

学校根植产业,服务地方,形成“以装备制造产业类专业为核心、制造业服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开设专业45个。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模具技术学院、车辆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3个部(文化基础部、专业基础部、体育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

学校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有工业设计、先进机械制造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汽车技术与服务、供应链服务等六大特色专业群。学校深化“三合一、全过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做中学”、“做中教”教学模式,构建“多元主体、双线并进、三化管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点2个,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2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央财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工程一期项目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目前,学校有33个专业信息资源库和59门课程教学子资源库,其中“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并已通过验收,另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课程子项目5个。

学校一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把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全校共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499人,并从行业企业聘用兼职教师35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01人,博士学位教师近50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72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441人,占专任教师的8838%。教师中,有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3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常州市831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6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

学校以每个学生成才为办学己任,自2005年起开展ISO9000质量管理贯标认证工作。作为常州及江苏省智能装备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每年为区域输送近4000名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6%以上。近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6项,涌现了“江苏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徐辉、全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冠军何睿杰等一批典型学生。

学校打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创建“多方位、立体化”的社会服务体系,建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物联网与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省市级科技平台20个,获“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继续教育,年社会培训近20000人次,获“江苏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学校“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获科技部立项,成为当年国家创新基金项目主持单位中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数字化经编装备及智能化管理系统》项目,获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黑龙江职业学院(原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科技职业学院)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 牡丹江大学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南通职业大学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飞洋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原石家庄计算机职业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 潍坊职业学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市职业大学 邕江大学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原重庆教育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正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淄博职业学院 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898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