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思考

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思考,第1张

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 科技 (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明确提出了近三年以来金融 科技 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浙江省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全面推进“数字浙江”建设。2021年以来,浙商银行深入贯彻中央与浙江省委的战略部署,围绕“两最”总目标全面实施平台化服务战略,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数字化思维和理念,提升数字化能力和方法,构建数字化体系与机制,积极打造“ 科技 +金融+行业+客户”综合服务平台,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银行经营提质增效。


一、金融 科技 创新基础

近年来,随着新兴 科技 的快速发展,各类数字化技术不断涌现,在政务、金融、产业链等各领域进行了大量应用,逐渐拉开了各行各业乃至全 社会 的数字化转型大幕。银行业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近三十年来的电子化、信息化建设和迭代后,对 科技 手段的重要性与 科技 引领金融创新具有清晰的认知。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银行业在技术变革浪潮中持续推动金融 科技 发展与转型升级,电子化取代了原有的手工 *** 作、登记簿记账模式,信息化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应用互联互通以及线上业务办理。当前,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行业的 探索 与应用,银行业对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银行通过金融 科技 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在推动银行自身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各行各业的产业链转型升级,为经济 社会 全面数字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金融 科技 创新挑战

尽管银行业开始加快金融 科技 在金融业务中的应用,但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还是存在来自内外部的制约与挑战。

第一,技术成熟度制约业务场景落地。 数字化转型浪潮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飞速进步,然而技术在各自领域的成熟度存在差异,每种技术均有各自发展时期特定的业务场景产物,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局限性制约了应用场景的落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在图像识别、生物识别技术已经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语义识别、逻辑推理等领域仍处于技术发展上升期,尚未形成具有较好效果的示范应用。另外,如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行了较多应用,但在跨链、链上链下一致性以及作为基础设施构建更大范围联盟链等关键技术上仍然需要突破。因此,银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将金融 科技 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创造场景、重塑流程。

第二,安全自主可控尚待内外部能力提升。 我国银行应用的大部分 *** 作系统、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库、技术平台等软件较多依赖于国外相关技术厂商,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尚待提升。以区块链技术为例,部分银行及厂商基于Hyperledger Fabric等国外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最终应用于金融业务之中,虽然是开源产品并且实现了国密等符合国情与监管要求的特性,但仍可能存在安全后门、制裁使用等问题。对应领域的人才不足也使得国产化进程较为困难,国产基础设施、软件的能力、易用性、生态等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第三,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创新与迭代。 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通过产学研、迭代开发等机制快速推进,甚至在关键技术的攻关上采用了“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加快突破,而标准化建设往往需要在技术与应用进入初步推广期之后进行立项,标准制定的周期相对较长,可能无法跟随新技术、新应用的变化,需尽快建立适合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体系快速迭代建设机制,为金融 科技 应用提供规范指引。

第四,互联网对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带来冲击。 头部互联网公司在零售端产品、架构、运营等方面的理念与管理模式独具特色,银行在吸纳融合互联网典型机制的同时,也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形成了冲击。一是在组织架构上,银行因为特有的金融属性需在审慎框架内进行有限尝试,而互联网公司可通过扁平化管理加快决策,其 科技 公司属性允许进行试错;二是在运行模式上,业务部门与信息 科技 部门相互独立,以需求为驱动开展研发工作,难以支撑数字化转型阶段新技术应用的敏捷反应、快速决策、技术储备,而互联网公司通过以客户为中心、以场景为切入点的理念在零售端布局产品占据了大量入口。银行如何平衡两者,推动产品创新与应用推广,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三、金融 科技 创新对策

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新技术与金融场景的融合应用,更是对体制机制的重塑。以浙商银行近年来的实践为例,银行数字化转型之路有四大核心。

第一,加速 科技 前置,引领业务创新 。浙商银行目前已成立研究院,综合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落地金融应用,优化经营模式、改造业务流程,加强数据运用,提升各条线业务和系统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浙商银行与知名高校以及头部高新技术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金融 科技 实验室,加强产学研合作, 探索 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数字技术,加强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以 科技 引领业务创新。

第二,强化自主可控,加强技术攻坚 。浙商银行坚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核心应用自主研发,近年来在区块链、知识图谱等底层基础技术与应用建设上完全自主可控,积极拥抱鸿蒙、鲲鹏、麒麟、泰山等国产软硬件基础设施生态,并通过多方安全计算、TEE等技术加强对敏感个人信息数据的保护。自主可控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创新,浙商银行积极参与各项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揭榜挂帅”项目等,以最大限度激活企业 科技 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助力打造国产自主可控的金融 科技 发展模式。

第三,以标准化建设引领,有序推进技术发展 。浙商银行广泛参与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标准制定。目前已参与《信息安全 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 参考架构》、《信息安全技术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等国家标准制定,参与工信部电子标准院、北京金融 科技 产业联盟等机构主导的具有行业、产业示范意义的标准制定,为金融 科技 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浙商银行积极参与中国人民银行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向行内标准的转化和引导,切实做到以标准为指引,推进产品实施,提升各项技术与应用的标准建设。

第四,转变 科技 管理,创新协同机制。 浙商银行全面构建适应于平台化服务等全行战略发展要求的全新金融 科技 组织架构,实施以产品为中心的创新协同机制,推行一体化敏捷研发机制;实施“引进来、输出去”工程,持续加大 科技 投入和高精尖人才引进力度,培养金融 科技 复合型人才,充实金融 科技 队伍,通过金融 科技 产品输出加强服务实体经济,构建生态,形成标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申请区块链、人工智能金融 科技 基础技术相关专利,截至2021年8月末,区块链发明专利授权数9项,位居股份制行第一。


四、金融 科技 创新

一是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双引擎驱动业务创新。浙商银行于2017年在同业首创基于自主可控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将企业各类资产转化为区块链电子金融工具,帮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盘活应收账款,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 社会 效益。同时,为解决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数据一致的问题,提升链上数据的真实性、时效性,浙商银行通过采用物联网技术,采集真实、实时的企业经营动态、动产质押数据,建立了“客观信用体系”,通过边缘端统一管控、原生数据上链、多维度交叉验证等机制,提升银行风险管控能力,构建良好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生态,目前已在金属加工、养殖、仓储等行业进行了试点与推广。

二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综合运用提升风控能力。浙商银行大数据风控平台综合应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知识图谱”技术,广泛引入外部相关数据、模型,填补了客户准入、关联关系、授信审批、贷后管理、预警管理、财务分析等系统支持能力的空白。浙商银行充分整合利用内外部数据构建10亿级企业画像知识图谱,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实现舆情分析预警自动化处理,根据大数据风控规则或模型形成预警信号或风控结论,进一步深化金融 科技 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实现了全行风险管控的数据化、移动化、智能化。


五、金融 科技 创新展望

第一、纵横驱动,构建金融 科技 应用创新基石 。一是顶层纵向驱动,设立“金融 科技 管理委员会”,创新 科技 体制机制顶层设计,由“一部N中心”向“一部一公司一研究院”转型,实现组织架构变革;二是业务横向驱动,通过金融 科技 支持团队派驻业务条线协同业务创新,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提出,主动在业务模式中融入金融 科技 能力,提升数字化能力转化率;三是 科技 横向驱动,加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实现快速迭代的研发机制,构建适应不同行业技术输出和业务服务于一体的基础性平台。

第二、对标同业,加强新技术综合运用 。通过对标先进同业的产品服务体系、先进的金融 科技 手段,研究先进同业好的理念、好的做法、好的机制; 探索 5G、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融合交叉解决方案,激发技术创新的活力,形成新一代金融应用技术,从而加速推动银行业金融 科技 创新进程。

第三、场景切入,聚焦服务实体经济 。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场景服务为切入点,提供“ 科技 金融 行业 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乡村振兴、“双碳”、绿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中推进自身金融 科技 的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载自《中国金融》2021年第22期

供应链金融发展趋势分析 金融科技为发展主导力量
供应链金融基本概况
供应链金融是指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的专业领域中,以核心企业作为支撑点,为其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服务的同时,把信贷资金投入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将核心企业和其上下游企业视为一个整体,通过灵活运动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整个供应链内企业提供融资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融资模式,针对主体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居主导地位。
随着社会化生产方式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已经从单一客户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一供应链内部各方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与此同时,由于赊销已成为交易的主流方式,处于供应链中上游的供应商,很难通过"传统"的信贷方式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而资金短缺又会直接导致后续环节的停滞,甚至出现"断链"。维护所在供应链的生存,提高供应链资金运作的效力,降低供应链整体的管理成本,已经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供应链融资"系列金融产品应运而生。
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供应链金融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442万亿元,受到监管政策影响,互联网金融C端业务受到冲击,B端金融发展有望爆发,预计2020年中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2701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核心及优势分析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其核心参与方主要有: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参与主体,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方,提供资金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相比于传统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更加灵活也更加普惠。
供应链金融产品统计分析
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除了应收类、预付类、存货类产品外,增加了以大数据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信用类产品。
供应链金融适用行业统计分析
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特点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适合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批发零售、大宗商品、医药类、三农领域、汽车等是主要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行业。
供应链金融行业发展趋势
1、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的产业整合在加剧
供应链金融的前提是供应链管理,没有健全、良好的供应链作为支撑,供应链金融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程度是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
从我国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来看,目前经历了从传统的业务型供应链向协调、整合型供应链的发展。供应链金融开展的初期阶段是银行所推动的以应收账款、动产和预付款为基础的M+1+N式的融资业务,其业务开展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核心企业发生的上下游业务活动,作为融资方的银行并不参与到供应链运营中。而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供应链金融的推动者不再是传统的商业银行,而是产业中的企业或信息化服务公司,他们直接参与到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在把握供应链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基础上,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为供应链中的企业提供融资等服务。
随着第二阶段供应链服务和运营的逐步成熟和发展, 供应链金融得以开展的基础会逐渐从“链”式进化到“网”式,
即基于互联网的虚拟电子供应链。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电子供应链是通过运用高速通讯的网络技术,让虚拟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中小微企业能够低成本、甚至无代价地加入网络平台,并且任何一个企业与其他参与者协同预测、同步开发和生产,并实现高效配送和精准服务,满足分散动态化的客户需求。因此,虚拟电子供应链实现了所有利益相关方的高度整合,或者说它成为了众多子平台、子生态的联结平台。
2、产业供应链作为一种生态开始与金融生态结合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一种基于供应链优化企业融资结构与现金流的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讲,
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融资这种资金借贷性行为,更是通过产业与金融的有效、有序的结合,一方面实现产业现金流的加速,缩短行业的现金流周期;另一方面也能实现金融的增值和稳健发展。
产业作为一种生态需要也应该与金融生态相结合,其含义是
通过产业供应链推动金融生态的打造和发展,反过来运用金融来进一步推进产业供应链生态的壮大,因此,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端的创新,更需要金融端的创新。
具体讲,金融端的变革应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端的主体以及业务生态建设,也就是说要能使供应链金融有效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 同机制的建立至关
重要;二是不同规模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目前我国存在着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体系为例,有全国性商业银行、省级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区域性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民营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银行,各自都有着不同的定位、渠道和优势,如果相互之间能够基于各自的优势充分合作,就能为产业优化整个供应链网络的现金流,不仅是加速现金流,
而且能创造现金流。
金融科技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
以往互联网的作用只是作为金融活动开展和管理的辅助手段,而今却可能成为推动供应链金融的主导力量。由于供应链的主体具有多样性、活动具有异质性,没有良好的标准化、电子化、可流转、安全签章的电子票据、电子税票和电子仓单,就无法实现业务流程的顺畅管理。
同理,没有良好的云平台、云计算,虚拟电子供应链就无法真正实现。而要真实把握供应链运营规律,有效知晓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就需要建立和发展大数据的能力。针对于资金和资产对应匹配的
唯一性和真实性,就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利用区块链实现分布式记账和资金管理,
实现智能合约,同时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做到资金和资产的唯一对应。显然,没有金融科技的支撑, 上述这些问题都不可能真正有效解决,供应链金融会遭遇巨大瓶颈。

华为产业链

关联理由 与华为联合发布的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由华为提供平台级产品,通过深度集成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结合自主研发的 API 开放平台、智慧数据工厂等技术产品,打造城市感知管理平台,面向城市的物联业务运营、设施运营、设施运维提供服务支撑;18年12月,控股子公司与华为签订《网络与机房 T 运维业务外包合同采购说明书》,为华为提供 T 运维业务外包服务
量子通信

关联理由 量子通信行业技术服务龙头,12年开始在量子通信领域深入耕耘,业务已覆盖量子通信网络建设、量子通信网络运行维护服务、量子通信网络应用开发等方面;公司多次中标量子通信项目;与国盾量子、国翔辰瑞共同出资成立神州国信量子 科技 ,加码量子通信业务;19年成功中标“京汉干线”、“汉广干线”、“粤港澳大湾区干线”骨干网项目以及5个重点城市量子保密通信城域网项目,继续扩大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公司间接持有国盾量子少量股份
物联网

关联理由 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由华为提供平台级产品,包括物联设备连接管理平台、网络管理平台、大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应用使能平台;神州信息通过深度集成华为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结合自主研发的 API 开放平台、智慧数据工厂等技术产品,打造城市感知管理平台
数字孪生﹣

关联理由119年3月,公司表示,正在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在方案中运用了数字孪生和边缘计算的技术内容
智慧城市﹣

关联理由 与华为共同合作通州智慧城市物联网项目,并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感知数据平台,管理PM25、粉尘、噪音等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并以此形成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并将在未来持续推广
智慧政务﹣

关联理由 公司智慧政务解决方案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布式、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于政府行业客户;,打造了北京“海淀区智慧政务平台”、常熟市智慧政务服务平台
国产软件-

关联理由 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业内少数拥有银行 T 全产品线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在银行核心业务、渠道管理解决方案市场已连续8年排名第一;推动分布式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政府、农业等各个行业的落地应用;20年软件业务收入4599亿元,营收占比4304%
华为云·鲲鹏﹣

关联理由 公司是华为智能计算机联盟生态成员,公司已将自主创新、高效稳定的金融关键业务系统与鲲鹏920泰山服务器、麒麟 *** 作系统以及 GaussDB TP 级的分布式数据库适配,并达到金融行使用要
回购﹣

关联理由122年4月,拟以1亿元﹣2亿元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19元/股
数字经济

关联理由 国内信息化产业领导者和数字中国的践行者;为我国金融、电信、政企、农业等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应用软件开发以及行业云建设及运营等产品和
信创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公司战略聚焦金融 科技 ,助力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及架构升级,并积极 探索 与拓展金融信创和场景金融等业务
云计算数据中心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已搭建的第三方云服务平台主要有金融云、农业云、税务云,公司可以为行业客户提供行业私有云、混合云及托管云服务
大数据-

关联理由 子公司华苏 科技 在电信大数据建模分析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积极推动基于大数据、客户画像系统的5iABCDs(5G、 IOT 、 AI 、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安全)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落地,已签约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广州银行等银行,同时就税务、农业等场景开展大数据应用
数字货币-

关联理由 公司领先市场发布区块链平台 Sm @ rtGAS 和数字货币( DCEP )解决方案,数字钱包系统作为承接数字货币、发展数字货币相关业务的重要系统,公目前已在建设银行、广发银行、北京银行实现落地
区块链﹣

关联理由子公司神州方圆作为神州信息区块链业务发展的承载者,在企业数字化服务进行了一些 探索 ,主要包括供应链金融服务、电子发票、消费服务场景等三个方面,同时以“区块链下乡”逐步走通了数字技术融入农业农村场景的创新、实践、推广的闭环路径,带动产业发展,并助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及数字化转型
独角兽

关联理由 参股科大国盾;持有天津君联林海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25%股份,后者持有科大国盾4%股份,标的是量子通信领域绝对龙头
金融 科技

关联理由 国内领先的金融 科技 及大数据应用软件和服务公司,目前已与与华为、龙芯、中标麒麟、中兴、达梦等众多厂商深入合作;携手京东金融合作,打造融信云金融 科技 服务;19年公司金融业务收入3899亿元,占比3843%
数字乡村

关联理由 公司以农村政务的信息化处理为切入点,延伸出三大业务:三农信息化、农产品溯源、农产品单品大数据平台
乡村振兴

关联理由 公司以农村政务的信息化处理为切入点,延伸出三大业务:三农信息化、农产品溯源、农产品单品大数据平台;智慧农业属于乡村振兴战略
土地流转

关联理由 民企,实控人郭为,主营技术服务、农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金融专用设备相关业务地流转平台的龙头

1、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ITFIN)的一种。意思是:个人对个人。
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借款。
2、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网上都可以搜到的,望采纳

供应链金融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的融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渗透和融合,孕育着全新的商业逻辑和投资机会。下面我们通过以下资料分享,一起来了解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吧!
来源:公司内部资料分享
政策背景及定义
01主要政策
2019/7/6,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从业务模式、风控、额度管理等方面,对银行、保险等机构从事供应链金融提供了业务标准。
2020年9月,央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发布的《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作为我国出台的首份供应链金融指导性文件,《意见》涵盖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发展规范和产品创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风险保障支持等六个方面,提出了23条政策要求和措施,完整的包含了供应链金融的行业体系。
2020/12/29,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动产和权利担保在全国实行统一登记。原由市场监管总局承担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等动产抵押登记职责 由人民银行承担。市场监管部门不再受理动产抵押登记的设立、变更、注销申请。
2021/3/5,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正式开幕,会上公布了《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不少重要内容和金融业息息相关。更是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2021/3/11,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供应链金融,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02定义及概述
供应链的定义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指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概述
供应链是从消费者的视角看待某个产业,其本质是指企业生产、采购、销售的全过程。供应链上主要体现了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下游经销商众多企业直接物品加工流转销售的过程,整个供应链涉及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产品销售。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
以核心客户为依托,以真实贸易背景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第三方监管等专业手段封闭资金流或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指银行向客户(核心企业)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地说,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供应链产融图
主要业务模式
01 采购阶段的供应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模式
基本流程
融资企业(购货方)和核心企业(销货方)签订购销合同,并协商由融资企业申请贷款,专门用于支付购货款项;
融资企业(购货方)凭购销合同向金融机构申请仓单质押贷款,专门用于向核心企业(销货方)支付该项交易的货款;
金融机构审查核心企业(销货方)的资信状况和回购能力,若审查通过,则与核心企业签订回购及质量保证协议;
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签订仓储监管协议;
核心企业(销货方)在收到金融机构同意对融资企业(购货方)融资的通知后,向金融机构指定物流企业的仓库发货,并将取得的仓单交给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收到仓单后向核心企业(销货方)拨付货款;
融资企业(购货方)缴存保证金,金融机构释放相应比例的货物提货权给融资企业,并告知物流企业可以释放相应金额货物给融资企业;
融资企业获得商品提货权,去仓库提取相应金额的货物;不断循环,直至保证金账户余额等于汇票金额,融资企业将货物提完为止。与此项融资活动有关的回购协议、质押合同相应注销。
类型一 经销商的预付款融资模式
白酒生产商通常要求下游经销商预付较大比例的货款甚至是全部货款;
白酒销售通常存在季节性,白酒的预订与销售之间存在3至6个月之间的时间差,预付款的支付影响了下游经销商的资金周转能力以及销售规模;
金融机构通过控制白酒经销商与白酒生产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项下成品白酒的未来提货权,作为融资项下的质物,提供融资支持;
资金的确定用途是向制酒企业预付货款,并且预付款支付后所获取的提货单质押在金融机构。制酒企业根据提货单的需求将成品白酒存入指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仓库,第三方物流仓储企业则根据金融机构指令向白酒经销商发货。白酒分销商完成销售后取得回款归还金融机构本息;
可能存在白酒分销商无法按计划完成预定的销售量,进而产生货物滞压的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可能要求白酒生产企业承诺回购余下货物,通常,高端白酒生产企业较为强势,不愿意配合金融机构做出回购承诺,金融机构则将余下货物/或者剩余的提货单处置变现。
类型二 代理采购商的预付款融资模式
怡亚通是我国第一个以供应链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中,作为第三方提供垫资采购服务是其重要的业务部分。
第三方采购垫资业务兴起的背景是企业将供应链外包,由于产业链分工呈现国际化的布局,因此采购业务也表现为国际化的特点。国际化采购呈现出采购种类众多、货款支付频繁、进口报关手续麻烦的特点,因此,怡亚通在承接外包采购的同时,给企业提供垫资服务,然后再与企业统一结算。
金融机构根据怡亚通的采购频率以及采购金额,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02 运营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动产质押融资模式

从采购到位至销售完毕,或者生产阶段至销售完毕,均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时候货物资产处于存货保管阶段。存货保管阶段除了在企业自有仓库存放,还可能在物流企业或者港口企业的仓库保存。此外,存货除了静态的存放,也可能表现为处于运输途中的动态阶段。
存货作为资产存在的一种形式,实际上是对企业现金流的占用。资金需求方,可以货物进行质押获得融资,往往是标准化的货物具有较强的可质押性。
存货用于质押获得融资,相应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动产质押融资等。在实际运用中,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拥有货物的控制权,是这类融资的主要需求主体。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通常根据仓单提供资金支持,以仓单标的物为质权,为债权实现提供担保手段,并且借助外部物流仓储企业作为监管方来实现对货物的把控。
由于存货既有静态储存,也有动态运输的状况,因此金融机构也可提供存货动态模式下的融资方案,核定库存总量,库存保持最低限额。这种模式下,往往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对货物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03 销售阶段的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从销售完毕至等待回款这个阶段,形成了应收账款,这个阶段的融资需求都是为了加快销售回款;
在销售回款阶段形成的应收账款,是一种以债权形式存在的资产。企业可以将这个权利进行质押或出售获取资金。根据资金的需求方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销售量较大的核心企业,二是应收账期较长的弱势企业。
1)上游企业作为大型企业主体,销售量比较大,通常形成了较大的应收账款,但是众多分销商的支付周期存在差异,为了加快自身销售的回款,将销售形成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该模式是基于应收账款分散、小额多笔,违约率较低,可以形成应收账款资金池的情况而进行的融资。
2)应收账期较长的弱势企业作为融资方的情况。强势的下游主体会要求上游企业给予较大的商业信用额度或者较长的期限, 将资金链的压力转移至上游。通信行业、医药流通、建筑工程类的企业这方面的特点较为突出。
融资模式可分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下面以医药配送企业作为案例,而间接融资主要是资产证券化的模式,下面以万科供应链保理ABS作为案例。
案例:医药配送企业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下游医院较为强势,医院客户应收账款账期通常较长,随着医院赊销规模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也由之扩大,这是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特点之一。目前,在我国医药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销售企业与医院之间以及销售企业相互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拖欠现象。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下,主要是看下游欠款人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
对于下游过于强势的状况,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缓解资金压力。如果应收账款的质量较好或者得到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可以通过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进行变现,提前回笼资金,缓解资金链压力。
案例:万科供应链保理ABS
供应链保理ABS是供应链金融与资产证券相结合的模式,这里我们以万科供应链保理ABS为例进行分析。
原始债权人为众多的上游供应商,实际债务人是万科集团及下属的项目公司,双方存在应收应付的关系。对于供应商而言,这是一笔由万科作为核心企业,其信用支撑的应收账款收益权,现在将该收益权打包卖给中间的保理商,保理商将该应收账款收益权通过资产支持计划,转化为资产证券化产品,由市场投资者认购份额。到期日,万科将账款划入专项账户,兑付给市场投资者。
这里较为关键的环节是:第一步基础资产的确认,需由万科出具付款确认书且作为本项目每笔应收账款债权的共同债务人。也就是这种模式下,同样依赖核心企业的支付能力。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10阶段
线下“1+N”模式
即资金方或服务方基于核心企业1,针对中小企业N的融资模式,依靠大型企业的信用,向上下游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0阶段
线上“1+N”模式
即系统直连资金方、服务方、核心企业和上下游的线上融资,利用供应链作为支撑点来带动资金流,让产业与金融结合更紧密;此阶段的融资数据全面线上化,数据种类增加,银行尝试多元化,融资效率有所提升但仍难满足企业需求。
30阶段
平台化“N+1+N”模式
即搭建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突破单个供应链的限制,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通过政企联盟与产融互联,重新融合多平台数据;此阶段的融资数据初具规模,银行平台化,服务企业多,信息不透明,效率进一步提升,但仍难保证实时性。
40阶段
数字化“N×N”模式
即依托数字技术,发展为线上化、智能化的金融产业链,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了最根本的交易信用问题,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区域壁垒;此阶段的融资数据全部标准化,银行全面线上化,支持实时审批,实时交易,企业快速获得融资且信息透明。
对商业银行的作用
由于商业银行无法参与到供应链的运营中,涉足供应链金融的唯一方式就是寻找到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根据核心企业向上游、下游延展
以监控现金流和物流为基础控制贷款风险,风险小且易于把握(由于企业有着清晰的贸易背景,而且利用贸易本身的现金流偿还银行融资,因此具有自偿性、还款来源确定的特点,贷后管理相对简单,即使客户无力履约赎单或者还款,银行在掌握货权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处理货物来归还贷款或减少损失)
有助于优化信贷结构,贸易融资通常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可控;
有助于提高银行收益,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有助于依托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客户群,开拓新的信贷业务
@企业好服务 是海南新型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全面升级服务体系后推出的综合服务应用品牌,品牌立足于海南自贸港,面向全规模、全所有制、全生命周期企业,提供政策汇集检索、服务集成链接、政企互动交流等全方位服务,创建线上数字化平台+线下实体窗口联动发展的产业服务链生态,打造离岸贸易及一般贸易企业服务总入口,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940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