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蛙声的古诗

关于蛙声的古诗,第1张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唐·韩愈 《盆池五首》

原文选段: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释义:

青蛙从晚上鸣叫到天亮,就像在方口钓鱼的时候。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宋·辛弃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文选段: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释义:

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壮族对青蛙的崇拜:
壮族的“蚂拐节”即青蛙节,壮族以青蛙为图腾。分三个阶段:找蚂拐、孝蚂拐、葬蚂拐。正月初一,全体出动找蚂拐,先捉到者,放七声地炮,敬告天地,被尊为蚂拐郎,成为节日首领,迎回蚂拐,密封于宝棺之中,再端入花楼,在震天动地的铜鼓声和鞭炮声中送往蚂拐亭。从初一到月底,是给蚂拐守孝,晚上还要为蚂拐守灵。守灵满25夜后,葬蛙,杀鸡宰鸭,蒸五色饭,早饭后送到坟场安葬,还要打开上一年的宝棺,视蚂拐颜色以卜吉凶。
布依族崇拜青蛙:
布依族崇拜自然,以为万物有灵。他们信奉社神、山神、水神、雷神、石神等,也崇拜牛、狗、青蛙、古树等动植物。
有一户家民,只生了3个女儿而没有男孩。一天,3个姑娘扛着锄头去刨地。三妹年纪轻,力气小,刨地比不上大姐、二姐快,她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唉,太累了!谁要是能帮我刨刨地,那就太好了,我情愿嫁给他,做他的妻子。” 谁知她话音刚落,田边一只大青蛙竟后腿蹬地站立起来说道:“我可以马上帮你把这片地刨完。”三妹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青蛙在说话,她认为这是在潮弄自己,便骂道:“你这小小青蛙,只要我锄头一举,马上就把你砸死了,你还能挖地?”青蛙却笑着说:“姑娘,你别生气,你先闭一会眼睛吧。”三妹一听,又生气又好笑,果真闭上眼睛了:“我依了你,先闭一下眼睛,看你能怎么着。”奇怪的是,就在三妹闭上眼睛的一会儿功夫,青蛙立刻把这一片地给刨好。“地已经刨好了,你该嫁给我了。”青蛙一再要求三妹实践诺言,做它的妻子,这可把三妹气死了,大姐、二姐也不答应,她们举起锄头,骂着追着要砸死青蛙。可青蛙又蹦又跳的,怎么也打不着,还是一个劲地说;“三妹,你说了话就得算数,你就该做我的妻子。”
中午,三姐妹回家去,青蛙也跟在她们背后,来到了她们家。青蛙进了门,一跳便跳到房梁上,对三妹说:“你说了要嫁我的,和我一块回去吧。不然,我吐一口水,便能把你家给淹了。”父母一听,全都气坏了:“世上那有姑娘嫁给青蛙的事!你快快出去,不然,我就用竹竿打死你这小小的青蛙!”青蛙一听,也发了火:“你们全都不守信用,看吧,我可要吐口水了。”它说着便吐了半口口水,立时便把家里淹了一半。这一来全家人都吓坏了,这才晓得青蛙是神通广大的蛙神,慌忙求青蛙道:“快把水收回去,我们同意三妹嫁给你了。”青蛙把大嘴一张一吸,一口气便把半屋子子水给吸回嘴里了。
这回全家人不再食言了。于是,三妹换上一身新衣服,骑上马出阁了,青蛙则在前面跳着引路。走了好一会,他们来到一片竹林,林中有一个石洞,洞口长满各种美丽的花草。青蛙说:“到家了,三妹你闭上眼睛,我拉你下去。”三妹一闭眼睛,只觉得身子便飘忽起来,不一会儿便被人拉了去似的。青蛙让她睁眼看看,三妹刚一睁眼,只见周围一片光芒,眩目耀眼:高大、宽敞的房屋,一应俱全的用具什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金银财宝,把三妹看得眼花缭乱了。
更奇怪的是,当青蛙让三妹再次闭眼睛之时,青蛙这时突然摇身一变,脱去了青蛙皮。当三妹再次睁开眼睛一看,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位十分英俊壮美的小伙子。三妹又惊又喜,于是,他俩当日便成了亲,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
壮族因何崇拜青蛙:
普列汉诺夫指出:“原始人不仅认为他们同某种动物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可能的,而且常常从这种动物引出自已的家谱,并把自己一些不太丰富的文化成就归于它”,这样,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这种动物的各种神话传说。古壮人也不例外,他们依照自巳的目的和愿望去幻想,给青蛙赋以种种非他们本身实际所有的力量和功绩,表现了对青蛙的极大崇拜。这在今天流传着的许多民间传说中可见—斑。目前,在右江地区尤其是东兰、凤山流传的《蚂拐歌》就是个明显的证据。《蚂拐歌》的内容是这样的:从前,有个通情达理的人,名叫东灵,他的妈妈病死了,当时盛行着吃人肉的习惯,东灵生怕别人来吃母亲的肉,就不让妈妈病死的消息传出去,还把母亲的尸体藏起来。当时东灵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既悲伤又担忧。而屋边的蚂拐却不晓得东灵的心情,在那里拼命地叫唤,噪得东灵好不难受。于是东灵煮了三锅滚水,把蚂拐全都浇死了。蚂拐死后,天下发生了一场酷旱,“三年不见一滴雾,九年不见一滴露,鸟造窝河床,鱼生脚爬树,”江河涸干,草木枯焦,人类濒于绝灭。人们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就去找始祖布洛陀,布洛陀说:“蚂拐王是雷王的儿子,你们伤害了它,雷王生气,就不再给地上降雨了。”于是,人们又依照布洛陀的吩咐,把蚂拐的尸体找回来,对它进行祭拜,把它的灵魂送上天去,用这种行动表示对雷王赔礼道歉。这样—做,果然奏效,当即天上雷声隆隆,哗哗地下起雨来。在这个《蚂拐歌》中,蚂拐被人们视为只可敬不可侵犯的“雷王的儿子”。在解放前的宁明、崇左、扶绥等地区还流传有一种类似于瑶族的搬瓠龙犬传说,说青蛙曾替一个国王打退邻近部落的攻打,保卫了国王的社稷,后来国王背信弃义,用计杀害了蚂拐。在这个传说中,蚂拐被尊为最勇敢善战的一位英雄。“未开化的自然人不但使自然具有人的动机、癖好和情欲,甚至把自然物看成真正的人”,在以上这些壮族青蛙传说中,青蛙被认为是与人自己一样具有意识、意志、需要、愿望和情欲,而被加以人格化。而且,“人不仅不把自己同动物对立起来,反而在很多场合下愿意承认动物高人以登”,从上面提到的关青蛙传说中,可以看到壮人对青蛙的崇拜也达到了这种程度。
壮族青蛙图腾,还可以从风俗习惯中找到根据。据社会调查材料证明,老—辈壮人非常崇敬青蛙,许多地方的壮人不准杀蛙,甚至不准小该乱捉,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斥责。老人在田间遇到它,都要小心地绕道而行。解放前后,东兰、凤山、田东、来宾等不少地方仍禁捉禁杀;田东县檀乐村壮族还有禁吃青蛙的习俗。
壮人居住在岭南一带,处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摄氏二十度左右,夏季日照时间长,冬天很少见霜雪,常年雨量亦在3000毫米上下,而且集中春夏。这种自然条件对发展农业生产很有利,因此很早的时候壮族人民就发展了农业,成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气温的适宜、雨量的充沛固然有利于生产,给古壮大带来欢乐,但是自然现象是变化多端的,例如:变幻无穷的天空和气象,一时红日当顶,和风拂面,万里晴空,一时乌云密布,狂风骤雨,雷雨交加,这对原始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而据史书记载,在壮人居住地区,台风登陆,狂风暴雨,山洪暴发,淹庄稼,以及天旱酷热,禾苗枯槁,这种一涝一旱的现象并不乏其见,它极大地危及古壮人的生产和生活。那该怎么办呢 “自然界的变化,尤其是那些最能激起人的依赖感的现象中的变化,乃是使人觉得自然是一个有人性的、有意志的实体而虔诚地加以崇拜的主要原因”,除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开始对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观察,力图找出各种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仍很低,认识事物的能力受到极大束缚,因此他们对那些难于把握的自然变化,对于那些与他们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进行猜测,而这种猜测完全是以直观经验为依据的,即不能把人与自然截然分开,于是他们很容易地将自然和动物人格化,将人的意识加在他们身上,他们感到,在不可理解的自然力面前,除了血缘氏族是维系氏族成员生存的纽带以外,氏族的生存和团结还必须有赖于一种精神上的支柱,即“以群的联合力量和集体行动来弥补个体自卫能力的不足”。至此,那种与他们生活攸关的,人们每日均要接触的动物、植物和自然便成了他们拿来与异己的自然抗争的武器。壮族的蛙图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壮族先民进行农业生产,而天气的变化,风雨的多少,都关系到农业的丰歉,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狂风骤雨和台风,还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要知道今年是否风调雨顺,是农家至关紧要的大事。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先古,壮族先民注意到青蛙的呜叫声与风雨有着很大关系,他们通过“青蛙叫,暴雨到”,“蚂拐哇哇叫,大雨就要到到”的现象,认为青蛙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神灵物,能给人传递风雨的信息,有预报风雨的特性;同时,每年春天,青蛙开始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播种、插秧季节到来了。由年青蛙有这种“能力”,于是壮族先民便对它产生了恐惧和崇拜,“恐惧创造神”。青蛙成了壮族先民的氏族图腾崇拜的偶像,这是一种“在想象里并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白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表现。
青蛙不仅能预告晴雨,且是稻田生产的益虫。“青蛙乃益虫,其所以重视青蛙,盖亦缘重视农业之故,或解为图腾”。青蛙能为人们捕捉害虫,保护禾苗,获得丰收,这又是壮族以青蛙为图腾的一个缘由。
可见崇拜基本源自:恐惧,巧合,神化。可能也只是源自某个古神棍的灵机一动。

上海晓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不是骗子公司。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上海晓蛙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合物联网科技数据共享,网络信息传播,智能化设备生产制造应用及推广的公司。与蛙发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寓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关联企业。主推物联网共享净水设备的市场推广及微信刷脸支付设备、微电阻器生产与制造。其中共享净水设备和上海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杨浦区商会、中国电信、上海联通、上海百联集团、上海卫百辛集团、上海东方大学城、上海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物管协会、华联置业等有着广泛的紧密业务合作关系,公司有整套完整成熟的营销运营体系。

1、《约客》

宋代: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

2、《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译文:疾风驱使着骤雨倾倒在高城,乌云密布,雷声殷殷隆隆。一会儿,那兴云作雨的龙挟着雷电乌云离去,眼前出现的是池塘水溢,青草滴翠,万蛙齐鸣。

3、《绝句》

宋代: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译文:离家远游之人试着换上了单薄的春衣,枝头的桃花已凋谢,野生的梅子已经发酸。奇怪的是忽然一晚蛙鸣声停止了,原来是东风又起,带来了数日的寒冷。

4、《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译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5、《春暮》

宋代:曹豳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译文: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295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