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钟爱的50款开源工具

科技公司钟爱的50款开源工具,第1张

中国开源贡献者占全球 95%;
中国开发者主导的开源项目占全球 125%;
中国项目走向全球:海外贡献者占比 337%;
国际开源项目 Top 50,中国仅占两席;
虽然中国拥有全球 30% 的开发者群体,但在开源贡献上的比例只占全球 95%。更差的是软件工具生态市场只占 1%,全球软件开源服务的收入,中国也只有 1%,中国在开源创造与创富上仍处于落后地位。
中国开源项目 Top 20,阿里系占 6 席;
全球公司开源贡献榜 Top 50,中国占比 20%,华为遥遥领先;
开源领域的国内企业,阿里与华为走在前列,在中国开源项目 Top 20 中阿里系占据 6 席。华为则是聚集了大量开发者,在 Linux 内核、Rust 等项目上作出开源贡献,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蒋涛指出,未来 5 年,中国开源的创造与创富将迎来爆炸性发展!中国开源会创造非常大的市场,中国也会在开源创造上提供更多的贡献。全球开源 50 强,中国将达到 20 家。中国在机器人、物联网、智能汽车等软硬件结合的新领域方面占据优势,同时,在分布式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中国拥有自主系统,与全球同步。

6月2日,华为召开鸿蒙 *** 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除了一堆硬件产品外,发布会的C位HarmonyOS 2正式登陆手机。

2019年8月份首次亮相到2020年9月HarmonyOS 2发布,HarmonyOS从最初的一个用于IoT的系统,短短一年时间被迅速扶正。

HarmonyOS 2是HarmonyOS真正起点。

HarmonyOS 2开始向128KB-128MB物联网设备(如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和 汽车 )开放,随后在2021年4月向128MB至4GB设备开放,2021年10月向4GB以上的设备开放。

这意味着,硬件时代,华为一直以来贯彻的1+8+N策略,在软件HarmonyOS上,走了一条N+8+1路线。万物互联是HarmonyOS的未来,但手机却是HarmonyOS当下能否成功的关键。

上月召开的鸿蒙伙伴峰会上,华为宣布HarmonyOS完全开源开放,欢迎三方手机厂商使用HarmonyOS,一起开源共建。

第三方手机厂商是否使用,里面牵涉了太多利益,当然也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决定的,但是华为必须尽全力去做这样的努力与尝试,因为即便HarmonyOS是一款去硬件中心化的系统,但是目前手机依旧是万物互联的交互中心,是起点,是控制中枢。

HarmonyOS 2发布,正式宣告了HarmonyOS手机的到来,但是即便如此,正如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强调的那样,HarmonyOS不是一个为了替换Android而生的智能手机专用 *** 作系统,它本不属于Android的同一赛道。

在如今我们智能终端设备越来越多的当下,各种终端设备相互之间是割裂的,连接时复杂的, *** 控是繁琐的,就像一个个孤岛,彼此没有交集,HarmonyOS的使命就是将各个“孤岛”统一在一起,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

即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的语言,通过分布式技术,让手机、平板、手表、智慧屏等智能设备联接起来,打破不用硬件设备之间的界限,真正实现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间的无界限沟通。

因此HarmonyOS是面向未来的全场景的分布式 *** 作系统,是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新一代智能终端 *** 作系统。

发布会上,华为公布了HarmonyOS“百”机焕新计划,包括手机、平板、智慧屏等,到明年上半年实现“百”款设备升级HarmonyOS 2目标。

在这之前,我们将自己手里的华为设备进行了升级,简单来看看HarmonyOS 2有哪些变化。

对用户来说,外观变化是感知最明显的,HarmonyOS 2外观恰恰与EMUI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对于平均每天使用六七个多小时智能手机的广大用户,迁移到另一个系统,如果UI、 *** 作逻辑完全不同,势必给人陌生感和体验上的割裂感。

而HarmonyOS 2与EMUI相同的外观和 *** 作交互,保证了用户系统迁移体验上的一致性。

HarmonyOS 2增加了全新的卡片设计,通过上滑底部有横线的应用可打开相应应用的卡片信息,比如上滑天气应用在无需打开软件的情况下即可查看最近一周的天气。

同时,长按卡片可以进入卡片编辑,选择不同的卡片形式,呈现不同内容。而且,卡片也是原子化服务的载体,在服务中心可以轻松获取、随时分享,无需下载、安装,一步到位获取各种服务。

另一大变化是控制中心,除了常规的快捷开关外,增加了超级终端功能,当平板、电脑、智慧屏等与手机登录同一账号并开启蓝牙、WLAN时,就会自动检测到,直接一拉即可连接,比如当手机播放音乐时,将智能音箱与手机连接,音乐就会立刻在音箱上播放,将智慧屏与手机连接,音乐就会在智慧屏上播放。

在HarmonyOS下,各种设备之间实现了无感切换,比如你的平板在可以没有下载 游戏 的情况下借助与手机的连接实现在平板上玩 游戏 ;手机上的文档直接投到笔记本上继续编辑等等。

另外,HarmonyOS 2的图形栈技术也能够让 游戏 玩得更久,根据华为的数据,搭载HarmonyOS 2的Mate 40 Pro(90fps)可玩《和平精英》51小时 游戏 ,搭载EMUI 11的Mate 40 Pro(90fps)可玩47小时。

关于大家关心的软件生态问题,这一点大家无需担心,基本上绝大多数主流Android应用都能在HarmonyOS 2上运行,这是因为HarmonyOS采用了与安卓“宏内核”不同的“微内核”,但是其内核子系统包含Linux宏内核、LiteOS内核和鸿蒙“微内核”等多个混合内核,而Linux宏内核由于也被安卓采用,因此可以让HarmonyOS能够快速兼容安卓应用。

这里网上讨论激烈的HarmonyOS使用部分AOSP(Android开源项目),是HarmonyOS迅速扩大生态不得已并且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HarmonyOS就是套壳Android,因为AOSP并不属于谷歌商业生态中,其他组织在可以不受谷歌禁令的情况下使用AOSP,而且HarmonyOS也不是第一个采用AOSP开眼的系统,安卓本身也有超过80%的代码来自开源项目。

但是王成录也表示,今年10月开源的HarmonyOS 30中,来自AOSP社区的、由谷歌贡献的代码就几乎没有了。

从HarmonyOS 2手机上的改变来看,手机目前依然是HarmonyOS的 *** 控中枢,而作为一款面向万物互联时代的全场景分布式 *** 作系统,HarmonyOS真正实力必然是万物互联,即1+8+N所有智能终端设备的无缝连接。

目前华为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今年3月份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海尔、帅康、苏泊尔、方太、九阳等家电品牌对外公开展示了HarmonyOS产品,并且今年内将上市进入消费者市场。与北汽旗下极狐 汽车 阿尔法S合作搭载HarmonyOS车载系统等。
5月18日的鸿蒙伙伴峰会上,华为HiLink和HarmonyOS统一升级为HarmonyOS Connect,这样各种设备就能一碰配网,无需下载各种应用,即可实现对HarmonyOS下设备的卡片式 *** 控。
另外还有手机与华为MateView显示器的互联颇有意思,显示器都是要配主机或者笔记本使用,当搭载HarmonyOS的手机与华为MateView触碰配对后,显示器上就会显示类似电脑的桌面,底部的Dock栏有相应应用,上面是搜索框,这时候手机就相当于主机,手机的算力驱动显示器 *** 作运行,配合键盘鼠标,瞬间变成强大的生产力工具。

华为给HarmonyOS定的目标时到今年年底至少有3亿台HarmonyOS设备,其中2亿台华为自由设备,1亿台外部设备。

时间紧迫,所以华为消费者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说,HarmonyOS要用1年时间走完别人5年走的路,去跑赢16%的市占率生死线。

胜负的关键依然是1+8+N,“1”手机受阻,华为近两年大力发展“8+N”,智慧屏、智能手表、平板、笔记本、路由、耳机、智能音箱尤其是平板与智能手表,已经受到消费者认可,此消彼长,保证基本盘的稳定,但是最核心的依然是智能手机,在“百”机焕新计划后,争取更多的第三方厂商是关键,也是这个过程中最难的。

至于发布会上惊鸿一瞥的华为P50,依旧还是只停留在那一页PPT上。

国足球迷经常调侃“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在智能设备向万物互联的转折点,HarmonyOS抓住了机遇,而留给HarmonyOS去跑赢16%生死线的时间,还有多少?

icode是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创新工程实验室”(Innovation Experiment Lab)下的一个项目,旨在通过在线编程比赛的方式,促进年轻人的编程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icode项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icode竞赛:在线编程比赛,旨在帮助参赛者提高编程技能和创新能力。
2icode学院:提供在线编程课程和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编程技能。
3icode开放平台:提供在线编程工具和资源,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应用程序。
4icode创新项目:通过支持创新项目的方式,培养年轻人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以上是icode目前的几个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和实施都是为了促进年轻人的编程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编程已经成为了一种必备的技能。而icode项目的推出,为广大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编程技能,提高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楼上一些回答太形而上学了,都是理论,简单的事情整复杂了,非常容易把人往沟里带。
本人从事物联网专业(说实话做了不少产品,但目前OSI七层协议都背不全),分享下自己的答案,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帮助。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服务器),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无非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硬件)。
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再是计算机(PC、服务器),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
不过物联网的概念目前被炒到过热。鄙人大概十年前开始学习嵌入式,那个时候还没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么高大上的字眼。相信很多前辈那时跟我一样,学的是单片机编程,大家都用“单片机”来概括这个行业。大概2012年左右,很多热钱从房市涌出,投入资本市场。正是这个时候,一大波高大上词汇来袭。服务器技术叫“云”,单片机叫“智能硬件”,网络单片机应用叫“物联网”,车载单片机应用叫“车联网”。。。呵呵。这种现象是商业进展的必要性,我们搞技术的只能跟着改头换脸,谁叫发薪水的是老板呢,呵呵。
不过受限于技术上的瓶颈,物联网的发展,其实无法像当初互联网那样爆发。或者换通俗一点的说法,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需求性并没有那么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卖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需求性原因,所以商业上也不会出现滴滴打车那样的持续性投入,又一定钳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到今年,这一波的投资热潮冷却了很多,但是在这波浪潮里,我们的社会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关注物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政府也出台了行业鼓励政策。前面我们说过物联网的概念被炒得有点过热,所以在物联网的大群体里,有两类人最为迷茫。其一就是专注物联网的创业者,其二就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鄙人也曾经属于第一类人。
物联网的技术前景是广阔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控设备,在过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费背景下,正服务着大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式设备出现,这些正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投身于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
然而物联网的商业前景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创业,目的肯定是赚钱,然而放眼人类社会,最赚钱的事情,其实归类起来就那么几样。首先是资源、再就是获取资源的工具,以及信息。每个企业,想要活得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垄断。然而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垄断在大企业手里,小企业参与的,往往是跟民生有关的门槛低的行业,竞争激烈,赚钱辛苦。回到计算机行业,虽然计算机行业开放程度很高,然而垄断的存在并不亚于其他行业。英特尔、ARM等公司,基本垄断了处理器行业。微软、Google(Android)、苹果垄断了 *** 作系统。物联网是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容量不大,但各家各户都盯着,对于创业者而言,无法创造垄断,很难存活。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你无论多么牛逼的技术,一旦有市场,大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数倍于你的资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模仿你,超过你,压垮你。你是小公司,宣传推广,也不可能投入像大公司那样的资金及影响力,所以产品再好,也不一定卖得好,这是每个技术型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正是因为上述压力,很多创业者非常迷茫。本人过去四年间一直从事物联网行业,因此结识了很多同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非常勤奋,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也往往敢于坚持。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用,大部分创业者,都没有走到今天,因为投资人的钱总是会烧完的。
我觉得想走向成功,物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计算机行业想突破垄断,对于大企业而言,是技术积累。然而对于个人或小团队而言,唯一的方法是缩小用户群体。就是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一项技术去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你的客户是大众每一个人,那你的东西基本一个都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是“捷达轿车车主”+“装过电子导航系统”,那你的东西会比较好卖。缩小用户群体的好处,是大企业不会来跟你抢饭吃,而你又非常容易精准的找到你的客户并说服他们买你的东西。其次,个人或小团队,不应该有任何一刻在亏本,否则你终会难以坚持。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大家都有正职工作(收入),但是比较闲,一起来维护一款小产品,这样的情形,往往容易成功(最后团队或项目被大公司收购,实现财务自由,或职位上升)。
对于在大企业进行物联网方向研发的人员,自然不用担心收入问题,然而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要接受来自上层的任务分配。作为物联网技术从业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行业的技术,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突破的,个人将一些觉得需要突破的技术陈列如下,希望在物联网方向的研发人员,可以在闲暇之余,做一下这么几方面的技术积累:
1目前国内低功耗网络技术都做得不好,包括zigbee,其实也被过分夸大宣传。
2传感器和传感输入部分,其实有很大的空间,人之所以聪明,跟手、眼、口、鼻、耳有很大关系,然而计算机的手眼口鼻耳,没一项可以跟人比。由于个人很难在芯片技术上积累,所以只能做做算法,对于视觉识别技术,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研究积累。
3降低研发难度的工具,可以关注下,目前物联网还属于教学推广阶段,能够快速帮助从业者提高研发效率的工具,可以研究积累。(鄙人正是做这一块)
4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对话算法,可以研究下。目前所有的语音识别,几乎都不过是语音转文字而已,然后计算机通过词汇分析来执行任务,基本都做不了上下文对话。非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对话,估计国外的苹果、google,国内的讯飞、腾讯、百度都在研究,个人技术者基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不过在特定环境下(比如自动导航这个环境,人的指令,只会围绕“导航”这个主题),语音对话是非常有效率的输入输出工具,值得个人研究积累。
说完创业者,再来说说各大高校的物联网专业的学习者。
其实我个人是不建议在本科搞物联网专业的,因为物联网专业不是基础学科,在本科开设,没能力的学校,也就是一个幌子,会坑不少人。有点能力的学校,也无法指望在当前的教学构架下,能让学生学到点什么。其原因就是,物联网涵盖的内容太多,随便列举列举:
1数电模电、单片机编程技术:要做物联网产品,起码,你能看得懂电路板吧,你得能给单片机写几行代码,点个流水灯什么的吧。要知道,这过去是放到自动化专业四年要学的东西啊。电路板画得好,就算在内陆省会城市,月薪也随便上万的啊,单片机写得好,月薪也一样上万的啊。打什么物联网的幌子啊!
2网络技术:光给单片机编单机程序还不行,你还得能让单片机上网吧,否则叫什么物联网。既然上网,最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你好歹得在云端放个服务器吧。且不说服务器程序你要自己写,到阿里云买个服务器,绑定个域名,估计你都得折腾一个礼拜。写服务器程序,那在本科也是一门专业啊,起码VC要学吧(时髦点学java)。你即会上位机,又会单片机,那你是全栈工程师啊,这工资不是更高?
3无线技术:很多产品,光一个单片机还不行,你还得整多个单片机,然后多个单片机互相整个网络,这就涉及到组网。用wifi,功耗太高。用zigbee,光协议就看死你。用蓝牙,人家构架就没这么整过。那只好自己写吧,从驱动到组网协议,你要能写全,还不出问题,那以后还有什么软件构架你整不了啊?
4传感器技术:就目前而言吧,很多传感器都是数字型的,直接丢数值出来,单片机只需连上去就可以用,难到不难。但问题是量多,测温度吧,有温度传感器;测光照吧,有光照传感器;测空气吧,有空气质量传感器;还有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分贝传感器。。。大学也就四年,学单片机编程估计都要三年,你看你剩下的时间能整几个吧。
5终端技术(App):物联网物联网,你把用户搁哪啊,总要给用户丢个App来看看产品状态吧,那就得学习App怎么做。iOS和Android你还得都学了,不然用户就得减少一半,呵呵。
所以本科开设的物联网专业真的是坑啊,明摆着学校不可能教全的嘛,就算学校愿意教,学生也学不过来啊。给点可行性建议吧:
1明确正确的技术观,物联网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专业。学好物联网里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独当一面,迅速实现个人价值积累(收入很赞的哦)。如果贪多贪快,除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失望和打击,没什么好处。
2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涉及软硬件、互联网、App等多个领域,作为个人而言,只可能精其一样。如果是做硬件,那就好好学数电模电、应用电路、布线画板、传感器特性等等。如果是做软件,明确方向,一般建议本科阶段学好单片机编程、熟悉一两种传感器或应用,做一两款小产品即可。毕业后,可逐步过渡,学会和其他工程师配合,学会组网应用,多出作品练手。
3实践大于理论,学物联网或者嵌入式一定要勤上手,多出作品。多出作品,不仅可以增长技术能力、了解物联网构架,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信心。人与人的区别,大部分都在教育,而教育成功与否,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评估法则。当然,由于物联网一般都是系统产品,建议学习者可以基于成熟的构架去做产品,这样容易成功做出完整产品。可以用我们酷享物联系统,也是选择之一。
4毕业后,尽量不要去初创公司,不过初创公司也很少招应届生。一定要去中型企业或大企业的核心团队,哪怕打杂都行。无论未来是打算做市场还是做技术,一定要记得毕业招工作的时候,要想办法进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大公司进不了,就进小一点的,再进不了,就再小一点。可能有人会问,人家不一定要我啊。对,人家不一定要你,你本科期间作出的物联网作品,就是敲门砖。
5就业后,不要急于成功,闷下心思,跟着团队技术带头人做技术。有什么做什么,尽多培养不同领域的应用,多结实靠谱的技术朋友。三五年后,某一天,你会发现你自己有技术、有团队,可以做任何产品的时候,你的路也会宽阔起来。
------------------------------------------------------------------------------------------------------
好了,广告时间到了,来说说我这两年从事的项目:
酷享物联系统,是开源、开放的物联网系统,以主机+设备的方式,原生支持常见家电控制,提供可以嵌入到设备里的无线物联模块(万纳模块)给研发者,研发者可以基于万纳模块,快速实现自己的Idea。万纳模块8个IO无需编程,就可以被配置为数字输入输出、按键、模拟采样(ADC),PWM等各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接入门槛。
由于酷享物联系统是开源系统,学习者使用酷享系统学习物联网构架的同时,还可以看到酷享物联系统的实现代码,以及诸多应用案例,以最高的效率,提升自己对物联网的理解。
案例:
植物栽培助手(不编程案例)
双向开关、智能插座(不编程案例)
情景面板(不编程案例)
LED调光器(不编程案例)
空气质量监测仪(开源案例)
补充:(2016420)
本来不想上照片的,有评论说我做的这几个作品根本没有联网,那我就发几张照片出来打脸,呵呵。
请问?系统中所有设备,都可以通过app远程联网查看,控制,怎么不是物联网????????????????
请问?系统中所有设备,可以脱离手机,通过网络互为关联,互相触发,怎么不是物联网?????????????????
对,说的就是你,让我看论文的那位!!!!!!!!!!!!!
好了,希望诸多物联网从业者也好,初学者也好,都能戒骄戒躁,努力积累,实现中国梦!哈哈哈哈


微控制器和处理器

微控制器 - 微控制器英文写法是 Microcontroller Unit,简写为MCU。微控制器是将计算机运行所需要的一些资源(如ROM、RAM、I/O、定时器、ADC、DAC等)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可称之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俗称为单片机。因软件存放在微控制器的存储器中,与硬件紧密配合使用,又称之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EMCU)。

处理器 - 处理器又称为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一般需要依赖外部的硬盘或存储介质进行运行,系统资源丰富、复杂。是计算机、电脑、平板和手机等的核心

根据处理性能的不同,运行的 *** 作系统也有所不同。微控制器多运行实时 *** 作系统(RTOS),对任务时间性要求比较高。处理器多运行Windows、Linux、Android、iOS等 *** 作系统,对任务处理能力要求比较高。

物联网 *** 作系统的特点

一般地,对实时性控制要求比较高的应用MCU用不到RTOS,如电机控制等。而随着物连接到网络的发展,对通信协议有了新的需求,RTOS就可以比较好地对通信进行管理。物联网 *** 作系统没有严格的定义,可以将物联网 *** 作系统特性,简单地概况如下:

连接 - 互联互通、互 *** 作性

安全 - 设备安全、通信安全、数据安全

能效 - 设备能耗管理

通信 - 支持通信协议,如低功耗蓝牙、以太网、Thread、 Wi-Fi、Zigbee、6LoWPAN、LPWAN(LoRa、NB-IoT…)等等

标准 - 开放标准,开放的标准有利于设备的互联互通

微控制器 *** 作系统

ARM mbed OS - ARM公司专为物联网 (IoT) 中的“物体”设计的开源嵌入式 *** 作系统,主要支持ARM Cortex-M微控制器

FreeRTOS - 非常流行的嵌入式 *** 作系统,支持多种微控制器

Contiki OS - Contiki是一个开源的物联网 *** 作系统。 Contiki将小型低成本、低功耗微控制器连接到互联网。Contiki是构建复杂无线系统的强大工具箱。

LiteOS - 类UNIX *** 作系统,多用于无线传感网络

RIOT - 物联网友好的 *** 作系统。RIOT实现了所有物联网相关的开放标准,支持连接、安全、耐用和隐私。

TinyOS - 适用于低功耗无线设备,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

Huawei LiteOS - 华为公司的 *** 作系统。Huawei LiteOS是轻量级的开源物联网 *** 作系统、智能硬件使能平台,可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穿戴式、车联网、制造业等领域,使物联网终端开发更简单、互联更加容易、业务更加智能、体验更加顺畅、数据更加安全。

μTenux - 基于ARM Cortex M0-M4的开源物联网嵌入式 *** 作系统。内核源于T-kernel。

RT-Thread - 中国的开源嵌入式实时 *** 作系统

ChibiOS/RT - 提供了一个嵌入式应用的完整开发环境(RTOS、HAL、外设驱动、支持文件和工具)

Micrium uCOS - 免费商业化应用需授权,2016年为Slicon Labs收购

Unison - Unison RTOS是面向IoT和M2M通信嵌入式应用的实时 *** 作系统

Zephyr - Zephyr项目是一个可扩展的实时 *** 作系统(RTOS),支持多种硬件架构,针对资源有限的设备进行了优化,并以安全性为基础构建。由Linux基金会托管。

eCos - eCos是面向嵌入式应用的免费开源实时 *** 作系统。高度可配置性使得eCos能够根据精确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提供最佳的运行时性能和优化的硬件资源占用。

TI-RTOS Kernel - TI公司的RTOS

NXP MQX - NXP(原Freescale公司)的RTOS

处理器 *** 作系统

Android Things, Google物联网 *** 作系统

Windows 10 IoT,微软物联网 *** 作系统

SylixOS,是一款嵌入式硬实时 *** 作系统

还有更多的 *** 作系统,在此不一一列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035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