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有哪些知名品牌?

国内自动驾驶芯片有哪些知名品牌?,第1张

智能芯片公司知名品牌有:1紫光国微,紫光国微是紫光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核心企业, 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以智慧芯片为核心,聚焦数字安全、智能计算、功率与电源管理、高可靠集成电路等业务,是领先的芯片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务、汽车、工业互联、物联网等领域。
2中科创达,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能 *** 作系统产品和技术提供商。自2008年创立以来,公司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智能 *** 作系统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立足智能终端 *** 作系统,聚焦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助力并加速智能手机、智能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行业等领域的产品化与技术创新。
3欧比特,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SoC芯片及系统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高可靠嵌入式SOC芯片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和系统集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欧比特坚持技术产品的高可靠、高性能、小型化和国产化的发展思路,致力于研制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嵌入式控制核心技术产品。
4银江股份,银江股份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国家战略部署,致力于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和服务;公司以“推动城市进步,保障百姓安康”为己任,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跨领域、跨区域的城市大脑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
5润和软件,润和软件主营业务是向国内外客户提供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聚焦“金融科技”、“智能物联”和“智慧能源”三大业务领域,依托从芯片、硬件、 *** 作系统到应用软件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与解决方案能力,以及涵盖需求、开发、测试、运维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2023年,对于所有已经处在新能源赛道拼命奔跑的车企而言,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说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甚至已经超过人们的想象。数据显示,2022年的新能源销量规模达到688万台,渗透率突破276%。到了2023年,这一迅猛势头还在延续。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5万辆和15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7%和262%。尤其是3月,新能源车销售653万辆,同比增长348%,市场占有率达到35%。如此的态势,也让行业对于2023年的新能源赛道充满期待。

说是最坏的时代,因为进入2023年后,新能源竞争已经白热化,从特斯拉大幅降价开始,“价格战”迅速席卷新能源汽车,甚至已经蔓延至燃油车市场,给了新能源车企以极大的压力。于是,各车企更努力的造车,这就带来了各种技术的革新,似乎一夜之间,车企把最新的平台、架构、系统都摆到台面上,开始了面对面的厮杀。如此的竞争格局,卷的程度对比去年更甚。

但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自主品牌正乘着这股东风迅速崛起,新能源战役也才刚刚开始,本土品牌正以全方位技术化和智能化的体系化积累,向未来出击。

今年上海车展,新能源成为主角。而主场作战的上汽集团在3号馆"包馆",展示旗下六家整车企业的130余辆新车(其中近半数为新能源车)。作为上汽集团旗下最早推出新能源车型的品牌,上汽荣威不仅带来了超混eRX5、荣威iMAX8 EV等多款热门车型,还宣告将依托三大全新技术底座,在纯电与混动领域全面发力,加速新能源化转型,吸引到很多目光。

“星云平台”、“DMH双电机混动技术”、“魔方电池系统”三大全新技术底座,下半年上市首款搭载全新架构、全新电池技术的新一代中高级电动轿车、未来3年8款新能源车型,实现全品类覆盖……荣威品牌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面向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时代的平台、商品、关键总成及核心技术资源布局已经基本完成。

从开启互联网汽车的先河,到全面开启电动化转型发展新篇章,荣威正是以技术底气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构建起现有的品牌发展体系,淬炼出一整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逻辑。

技术底蕴的时代加速度

顺应时代潮流和消费需求的技术,永远都是推动品牌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荣威最新发布的“星云平台”、“DMH双电机混动技术”、“魔方电池系统”三大全新技术底座,不仅是荣威全面迈入新能源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更是荣威品牌最新技术进阶的典型代表。

具体来看,星云平台遵循“高度模块化、可扩展、可升级”的开发理念,具备超薄纯平电池模块、长轴距、主后驱的“3大专属特征”,支持44kWh~150kWh的超宽能量矩阵,150kW~600kW的超宽功率范围,从而适配不同类型的整车产品。

DMH双电机混动技术,配备热效率超过43%的混动专用发动机,发动机和油冷电机采用同轴设计,NVH性能优异,搭载这套全新混动技术的车型综合续航将超过1400公里,解决新能源车的里程焦虑问题。

全新一代魔方电池系统支持磷酸铁锂、三元锂等多种电化学体系,采用高效安全的CTP技术、创新的LBS躺式电芯布局,可支持时下热门的800V快充和换电技术,800V快充可以在5分钟内增加续航200公里,换电技术则能够最快2分半实现电池包更换,纯电动车的续航焦虑得到解决。

这三大技术囊括了新能源车的核心,顺应了当下新能源下半场对平台、电池、电驱动的需求。同时,这也将为市场带来不一样的新能源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去全新驾驶体验。

品质铸就,并行当前与未来

对荣威而言,如何在这个新时代继续保持领先,如何改变和突破,是其在2023年必须思考的课题。然而答案实际上早就有迹可循,那就是以技术立足,成就产品的品质感,满足用户对于汽车产品的根本需求,从而获得品牌发展与用户认可的双重效益。

上海车展期间,荣威不仅展出了超混eRX5、荣威iMAX8 EV,同时也带来了2023款荣威iMAX 8、全新荣威RX9以及全新荣威RX5等多款在售主力车型,为用户带来更加多元化的购车选择和更高品质的出行体验。

以荣威RX5为例,自2016年诞生以来,历经三代车型进化,对于品质核心的追求初心不改。此次亮相的全新荣威RX5/超混eRX5,凭借持续进阶的情感律动设计、同级首创的情感交互智舱、超越同级车型的内饰品质等核心优势,持续刷新用户的出行体验。

在行驶品质上,新车独立高性能液压悬架,有效衰减冲击振动,过坎更舒适;驾控品质上,新车搭载15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DCT变速箱,动力响应迅速、加速平顺线性,铸就车辆卓越 *** 控性能。而超混车型零百加速69秒,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33L,兼顾了驾驶体验和用车成本;静音品质上,整车5大静音模块设计,42处全方位覆盖隔音材料,时刻能让车内保持静谧;安全品质上,高强度车身结构、偏置碰撞优秀标准设计,世界级品质令人放心。

当然,保持高质感的还有荣威iMAX8 EV/2023款荣威iMAX 8,其凭借静谧宽适、舒享豪华的内舱空间、有温度的贴心设计、以及超高安全品质等核心亮点,为用户带来“头等舱”级尊享出行体验。

新车应用德国博世BD-EPS高级转向系统,覆盖典型驾驶场景,行驶稳定,手感柔和、指向精准,再加上优秀底盘调校,带来了更好的抗冲击能力和更好的隔振性。动力系统上,2023款荣威iMAX8搭载了上汽蓝芯最新一代400TGI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最大功率为172Kw,峰值扭矩360N·m。荣威iMAX8 EV搭载了上汽全新一代智能高效电驱系统,峰值扭矩达到350N·m,峰值功率高达180kW,再加上90kWh大容量动力电池,可实现至高570km续航。

另外就是“中大型豪华6座SUV”全新荣威RX9,拥有超大车身尺寸车内空间,以智能、舒适的内舱设计为用户带来卓越品质座舱体验。新车应用了CDC智能电控悬架,实时匹配阻尼力,带来“如履平地”的平稳行驶体验,再加上AWD智能四驱系统,能够基于不同路况在两驱与四驱之间无缝切换,尽享从容驾趣。

驾控品质方面,新车搭载全新蓝芯20T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全新9AT变速箱,最大功率178Kw,最大扭矩392N·m;静音品质方面,全车采用LASD水性阻尼隔音材料,为用户营造静谧清新的车内环境;安全品质方面,全车有超高强度笼式车身,并搭载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贴心守护用户的每一次出行安全。

可以看出,如今的荣威,已经完成了从技术自信到产品自信的转变,而荣威也深知,在智能电动时代寻找差异化,是必须做的事情。故而,此次车展上的所有产品,都代表着荣威对于品质感的追求,展现了品牌对未来进阶方向的深度思考,这为荣威品牌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势必将为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荣威。

更全面布局,提速用户价值共鸣

在新能源赛道不断前行,荣威也明确表示,未来将继续以产品为先导,聚焦15万-20万元的价格段。据悉,在产品规划方面荣威计划在未来3年内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今年下半年就会有全新中高级电动轿车产品问世,而这一系列新产品,背后是荣威对于用户体验的思考。

在荣威看来,与消费者产生更好的链接,那就必须以用户需求为载体共同成长。如今的消费者,对智慧、有趣、自由有更高需求,荣威通过新产品为他们出行生活赋予前瞻科技体验。

所以,在荣威的产品布局中,要做到从纯电到混动的全覆盖,从紧凑级到中高级车型的全覆盖,从轿车、SUV到MPV的全品类覆盖,目标就是为用户带来零焦虑、更安全,全场景无忧的智慧出行体验。

2023年的中国车市,充满了喧嚣。但是喧嚣背后,行业的基本逻辑并没有改变。一直以来,荣威都立足主流市场,面向主流人群,始终保有扎实做好产品的初心。以全新三大技术基座为支撑,新一轮新能源产品已箭在弦上,荣威品牌的未来路径,答案就在不远处了。

站在这个令人兴奋的节点,荣威在方方面面均做好了准备,无论技术层面,还是产品层面,荣威或将迎来多维度增长提升,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道哥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消费升级,二胎三胎政策助推下,自主品牌车型越做越高端,当然,随之而来的便是售价的不断上扬。如今一款自主品牌的车型卖到30万元甚至50万元,大家并不觉得稀奇,这些高端产品也以强悍的产品力逐渐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而且,当下国潮文化兴起,是自主品牌影响力向上的绝佳时机,不得不说,自主品牌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提升着品牌形象,越来越高端的车型不断涌向市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荣威也在3月2日上市了两款车型,分别是“家享大6座SUV”全新荣威RX9及“7x24 舒适移动家”2023款荣威iMAX8。其中全新荣威RX9共推出4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758万元—2438万元。

2023款荣威iMAX8共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1858万元—2558万元。这两款车到底如何,我们一起看看。

先说说全新荣威RX9,这款车长宽高分别为4983/1967/1786mm,轴距2915mm,定位为中型SUV,并且为6座布局,以豪华智能家居内舱定义,整车的豪华氛围以及科技感丝毫不逊色同级别豪华品牌车型。不少人或许会质疑,1758万元—2438万元的售价对于一款自主中型SUV来说谈不上很亲民,甚至还有点小贵,但从产品力来看,全新荣威RX9是物有所值的。

全新荣威RX9采用3排6座的内舱布局,标配4个独立航空级座椅,我们都知道,如果想获得最佳的乘坐舒适性的话,每位乘客拥有独立专属的座椅才是最优解,无论五座车型横向空间多宽,第二排座椅中间的乘客绝对是不够舒适的,后排三人坐起来都相当憋屈。

而大6座SUV则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全新荣威RX9不只是多一个座位而已,其还可以让座椅布局在456座间灵活切换,充分保障驾乘舒适性,同时兼顾载物需求。从座椅布局上来看,6座SUV有天生的优势。

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更好的乘坐舒适性,全新荣威RX9的座椅还具备了140°座椅大躺、座椅通风,以及石墨烯远红外腰椎舒压功能,通过远红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有效缓解腰椎疲劳,看来车界大沙发的美名要从日产身上易主了。全新荣威RX9可以说是“半躺式按摩独立大沙发”了。

在消费者眼中,新能源车在智能化方面要优于传统的燃油车,但全新荣威RX9拥有着向电动车看齐的智能内舱。该车采用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多媒体触控屏+副驾显示屏的47英寸环幕贯通屏,内置配备高通骁龙8155芯片,实现了控制中心、驾驶中心、娱乐中心多屏联动,同时,新车还搭载了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包括了达摩引擎AI语义与智能导航等功能,在配上12扬声器的剧院级BOSE全席音响,科技感十足。

作为一款6座SUV,很明显更倾向于多子家庭用车,安全性方面,除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外,全新荣威RX9采用超高强度笼式车身设计,高强度钢比例超81%,保障出行安全。

动力方面,新车全系搭载蓝芯20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全新9AT变速箱,最大功率178千瓦,峰值扭矩392牛·米。这样的动力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也是非常出众的。并且,这款车还配备了AWD智能四驱系统,拥有更好的通过性。同时毫秒级CDC智能电控悬架,提供出色的支撑性,有效抑制侧倾与俯仰,提供更好的乘坐品质。

除了全新荣威RX9以外,荣威也为我们带来了2023款荣威iMAX8。作为荣威品牌用户满意度最高的车型,这款车MPV的家庭用户占比超过80%,确实难以相信一款自主品牌的中高端MPV能如此受到家庭用户的青睐。

此次上市的2023款荣威iMAX8在设计细节及座舱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升级,外观方面,2023款荣威iMAX8前脸换装全新星空晶钻格栅,66片钻石切割工艺饰片看起来非常霸气,LED前大灯组依然与中网紧密融合在一起,中间则配有贯穿式的LED日行灯,此外,车头带有360°全景影像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配置再搭配18寸铝合金双色星耀轮毂,豪华感立现!

该车采用了展翼式中控台设计,简洁大气。内饰运用了很多突显豪华与科技的设计,比如23英寸全液晶虚拟仪表、悬浮环绕式木纹饰板、贯通式琴弦出风口以及星舰握感档把。当然,对于一款中高端MPV来说,乘坐舒适度才是王道,2023款荣威iMAX8二排新增航空座椅,并且其用料也是不惜成本地采用的是德国BADER的打孔头层小牛皮,再配合睡眠级超宽航空头枕、0重力腿托与电动腰托,还提供了3挡座椅加热、通风功能,以及8点按摩功能,简直就是头等舱的享受。

新车长宽高为5016/1909/1788(1782)mm,轴距为3000mm,作为一款MPV车型,第三排座椅的舒适性与空间拓展性尤为重要,023款荣威iMAX8第三排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同时还可以进行向前的翻折,增加了后备厢的储物容积,最大容积达1,564L。与此同时,新车后排车门采用385mm “超低门槛”设计,更加方便老人与小孩上下车。荣威iMAX8独有的智能移动魔吧也延续在2023款车型上,内置的冷暖双温静音冰箱,能够实现3°-55℃的温度调节,并且还可以在车内随叫随到。

主被动安全性方面,2023款荣威iMAX8同样也不敢怠慢,新车延续中保研C-IASI优秀的安全水准,采用笼式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高达81%。此外,2023款荣威iMAX8还配备了AEB主动刹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至于动力方面,依旧采用20T发动机+8AT的组合,最大功率为234马力,峰值扭矩360牛·米,底盘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

写到最后

全新荣威RX9的到来,可以说是为二胎家庭购买SUV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其竞争对手也主要是自主品牌的中型SUV,甚至是合资品牌中型SUV车型;而2023款荣威iMAX8则改善了老款车型的各项不足之处。总的来说,全新荣威RX9与2023款荣威iMAX8是国内消费升级、国潮文化潮流的产物,为新中产家庭用户提供更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爱车兵团,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荣威官方海报暗示对logo将有大动作,无论结果是什么,都标志着上汽荣威将开启全新进程

2019年汽车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全球TOP2汽车公司大众和丰田相隔4个月更新品牌logo,两家公司上一次换logo分别是7年前和30年前。

国内方面,中国品牌TOP3中的两家,吉利和长安也更新了品牌logo,做出同样举动的还有北京、北京现代、宝骏、猎豹、哪吒等。

logo是企业高度浓缩的品牌象征,是消费者识别品牌的符号,企业对logo任何微小的改动一定都是深思熟虑的。

企业更新logo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时代变了,审美变了,logo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品牌的理念和战略,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模式等等,发生了变化。

2019年更新的汽车logo有着惊人的统一趋势:从繁到简,从三维的立体视觉效果到二维的平面效果,图案更扁平化,用色更单一。这些变化的目的是为了让容易被移动互联网接受。

在整个世界和几乎所有行业被移动互联网改变的时候,汽车业迎来了更复杂更剧烈的冲击——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几大变革同时袭来,正在把汽车塑造成一个新物种。2015年汽车商业评论提出的“汽车四化”就是对这种复杂趋势的概括。

大众、丰田两大巨头同时在2019年换logo,很可能意味着它们已经在四化变革迷雾中锚定未来方向,确定了新战略,新logo是公司转型最鲜明的符号。国内领先企业同理。

“传统汽车制造商的时代已经结束。”这是大众集团CEO迪斯(Herbert Diess)2020年1月16日在一次内部会议上的原话。这里的“传统汽车制造商”肯定不包含大众,在迪斯的构想中,大众已经与新logo一起驶向全新的发展轨道。

最新加入到换标运动中的汽车厂商是宝马。3月3日,宝马发布i4概念车,同时亮相新logo。同样的化繁为简,同样的扁平化。

围绕logo的故事远没有结束。四年一次的2月29日,上汽荣威在官方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以“好事成双”为主题的一段小视频,附话题“荣威要搞大动作”。一天后再次抛出两张揭秘线索海报,引发无数猜测。

视频和海报的焦点是两扇木门的门环造型不同,一个门环是荣威狮标外轮廓,一个门环是圆形。

社交媒体上吃瓜群众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猜测,汽车商业评论作为汽车行业媒体也加入了这场大竞猜。我们的判断是,门环透露出的关键信息非常明确地指向车标logo,这个大动作一定是关于logo的,但基于荣威的现状会存在两种选择:换logo或推出新logo组成双车标。

前者是现在众多车企都在做的,顺应时代潮流,后者似乎更适合荣威自身,到底哪种可能性更大?

荣威换标?

荣威会更换或者优化品牌logo吗?对照前文提到的企业,更换logo大都是品牌发展到了全新阶段,需要新形象与之匹配。尤其是自主品牌,换标成为品牌向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汽荣威近几年在技术储备、产品谱系、销售成绩等方面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在汽车四化的行业转型期,荣威在新能源、互联网、智能化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品落地一直处于领先阵营,快速提升效率的同时成为极少数能证明对抗合资的中国品牌,品牌升级已到关键期。

技术储备方面,荣威背靠上汽集团,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都有技术储备和落地产品的品牌,成为新能源科技的领导者。同时,上汽荣威也是互联网汽车的创行者,在行业内率先推出互联网汽车,此后更是引领了互联网汽车——智联网汽车——智能座舱的汽车行业发展路线。

产品谱系方面,上汽荣威形成了从轿车到SUV,从A级到B+级,从燃油、插电到纯电的完备产品矩阵,并且是唯一一个价格区间覆盖6万-30万元的中国品牌。

市场表现方面,自2016年成功推出互联网汽车荣威RX5之后,上汽荣威销量一路走高,目前已拥有超过70万互联网汽车用户,上汽集团互联网汽车销量累计已超过100万辆。上汽已经成为全球互联网汽车销量最高、占比最大的车企。

纵观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格局,已经从之前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三大阵营井水不犯河水发展成为互相渗透的战国时代。豪华品牌为扩大市占率,产品和价格不断下探,甚至入侵20万元以下市场。

合资品牌整体向上向下两端突围,强势合资品牌在向上撬动豪华品牌,弱势合资品牌向下抢夺自主品牌市场。这造成合资品牌两极分化严重,韩系、法系和个别日系合资品牌相比巅峰时竞争力大幅下滑,销量被越来越多主流自主品牌超越,甚至退出中国市场。

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下探压迫下也呈现出两级分化,一部分逐渐沦为边缘,另一部分则销量和价格双双向上,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不断被突破,荣威属于后者。

2006年诞生时就定位自主品牌中高端的荣威,经过14年的上下求索以及在新能源、网联化方面积累的良好口碑,接下来是否进一步提升品牌,是摆在上汽乘用车面前的一道选择题,而是否换标就是这种战略选择的缩影。

一个品牌两个logo?

上汽荣威品牌向上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外在表现除了换logo还有一种选择:原logo继续沿用,同时推出全新logo,形成双标组合。

用全新子品牌的方式实现品牌提升是一般汽车厂商常用的方法,近几年来吉利的领克、长城的WEY都实现了可喜突破。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用母品牌巩固中低端市场,用新品牌进攻中高端市场,各有分工,缺点是官方默认了母品牌的中低端属性,此后再难突破。

而上汽荣威有没有可能开创一种新玩法,同一品牌在不同产品系列上使用两种logo,以达到和子品牌类似的效果?这是此次荣威“好事成双”海报让汽车商业评论最感兴趣的地方。

这样做的优点是用不同logo解决了高端车型车主的身份认同问题,又避免了母品牌被低端化,非常适合荣威这样定位中高端的品牌。

更重要的是,上汽荣威已经具备这样做的技术基础、产品基础和用户基础,那就是荣威MARVEL X。

2018年4月MARVEL X发布时就曾被认为是荣威的高端子品牌,出乎意料的是上汽荣威只把它作为一个高端产品系列来经营,没有上升为子品牌。

2年后回头看,荣威的这一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投石问路效果,让荣威品牌积累了不少高端车型的运营经验,坚定了走更高端更智能路线的决心。同时,从推出荣威MARVEL X时候采取的做法可以看出,上汽荣威并不打算“抛弃”狮标,更倾向于继续为它增光添彩。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其他自主品牌领先企业。吉利近年来在高端子品牌领域推出领克,在高端新能源领域推出几何,以品牌矩阵应对竞争。

类似的,长城在高端子品牌领域推出WEY,在新能源领域推出欧拉,同样以多品牌架构分担哈弗的压力。

上汽荣威则一直以一个荣威品牌包打天下,无论高端车型还是新能源车型,都统一在狮标旗下。甚至在造型设计上,荣威也没有采用已成业内惯例的电动车造型与燃油车造型明显区隔方式,而是坚持统一的荣威家族元素。

鉴于此,“好事成双”海报右下角几个小字“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更容易让人引发联想:如果采用双标战略,之前“一个荣威”的造型理念会不会也随之改变,荣威会不会为消费者多提供一种造型风格的选择?

猜想终归是猜想,荣威无论是换标还是新增一个车标都具有相当的合理性,而且不能排除品牌战略上的其他可能性。又或许海报行动本身就是一种试探,看看外界对荣威品牌的期望更倾向于哪一种。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荣威品牌将迎来创立14年后的最大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新车官方指导价为1598万元。作为新增车型,智联网钛金版在外观上与现款车型仅有微小区别,主要变化为提升了安全性能,如ADAS智能主动安全辅助系统等。现在购买荣威RX5智联网钛金版可享受超低首付21960元起,最高2年0利率金融免息、终身基础流量免费、5年10万公里质保等优惠政策。

一直都定好今天来试驾荣威RX5PLUS,初步的打算就是买它,因为它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无论是它的颜值,还是它的智联网系统,对于我都是大大的诱惑,上次来看车的时候人非常的多,也没仔细的看它,这次一定要好好的体验一下它!

最吸引我的依旧是它的颜值,荣威RX5PLUS的颜值真的是无敌的存在,一般其他的车企也就只会出概念车,荣威却已经做出来了这么科技的汽车!

其实说实话真的是没有想到荣威RX5PLUS开起来会特别的轻,这个方向感觉女孩子开着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高速的时候有感觉它会有一点重的感觉,销售说其实这样是特意做的低速的时候轻,这样开着就轻松,高速的时候重一点是因为我们在高速行驶的时候是不会大幅度的转方向盘的。这样的设计也会让我们开车的时候更加的安全!

其实看着它的运动感还是很强的,轮胎是米其林的还是比较好的,,在我的印象里好像是没有比米其林的轮胎更好的了!

感觉前脸和尾部还是蛮搭的,其实感觉这个颜色最好看,我打算买的话就是这个颜色!

内饰的话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不能说太优秀,但是特别的大气,其实我也不喜欢那种太花哨的内饰,感觉意义不是很大,还是这种简单大气上档次的才最耐看!

这个倾斜式的地方是手机无线充电的地方,这个设计还是蛮贴心的,因为大家开车的时候都喜欢把手放在这个位置,开荣威RX5PLUS的话,放在这个位置它就自己充电了,等我们下车的时候可以能电就充满了!

空间还是很大的,而且座椅舒服,后排的后背倾斜度也是可以调节的!

电子档把开着十分的轻巧,完全没有生涩的感觉,感觉荣威RX5PLUS该有的配置全有,一些实用的配置也都有!

体验过荣威RX5PLUS以后真的就是有太大太大的吸引,智能系统的话除了可以进行语音控制,它还以帮我们进行很多的缴费,因为他是链接着支付宝的,可以帮我们定机票,可以帮我们定景点门票,还以帮我们定酒店,感觉如果能开着荣威RX5PLUS去自驾游的话,肯定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其实感觉现在定它的话还是真的相当不错的,因为它有一个相当不错的优惠政策就是三个终身政策,终身免基础流量,终身免费保养,终身原厂质保,这样的政策我们还有什么好犹豫的,我打算这两天就把它定下来!

易车讯 凭借首款互联网SUV的身份,荣威RX5自推出至今一直有着不错的市场热度,也是荣威品牌旗下的当家花旦和支柱车型。如今,传承经典的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已经到来,从此前官方消息来看,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将从智能、空间、静谧、舒适、驾乘等维度,以“多一点”优势打造极致体验,满足用户不断升级的新需求。



“多一点”智能:首创27英寸滑移屏


从悬浮屏到双联屏、三联屏,再到如今的滑移屏,可以说在各大车企在智能屏交互创新设计上都不遗余力,全新第三代荣威RX5拥有同级首创的27英寸4K全景智能交互滑移屏,能够横移300mm的距离,这种全新的智能座舱交互模式让副驾也能够享受到交互乐趣,实现主副驾“屏幕平权”。我必须承认它的创新设计,但体验和可靠性好不好还有待验证。



在智能硬件方面,车机部分采用高通8155高性能芯片,基本是行业主流选择,且可长期支持FOTA升级。此外还拥有同级首创的视觉司南智驾,基于3颗地平线征程®3芯片组成的AI算力平台,可实现NGP(Navigation Guided Pilot)辅助驾驶。这也让全新第三代荣威RX5更懂中国路况,不仅能覆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多种路况,还能自主上下匝道、自动切换车道。不管是从智能角度还是从 *** 控角度,用户体验都会跃升一个台阶。



“多一点”空间:出行载物大有可为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拥有2765mm长轴距、1890mm车身宽度,并在舱内空间“零压缩”的情况下对车高进行降低,使整车高宽比达到88%,真正做到“宽体低趴”,让用户潮流动感与稳定性兼得。



舱内垂直空间高达1200mm,带来宽绰头部空间,在车内无需弓身。前、后排横向肘部空间同级表现最好,前排主驾单侧肘部空间达到388mm(行业平均为377mm),后排为400mm,同时扶手宽度、高度也尽量优化,给肘部留出充分的伸展空间。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的座椅前后调节范围扩大至240mm,高低调节范围扩大至60mm,几乎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坐姿调节需求。身高173米左右的乘客分别坐进前、后排,并将坐姿调至舒适状态,此时后排乘员仍有近3拳的膝部空间与近1米的腿部空间,乘坐空间宽适。



后备厢方面,标准状态下空间尺寸为910mm1028mm455mm,总容积达340~1291L,在不收起遮物帘的情况下,可轻松收纳28寸+24寸+20寸三个行李箱。此外,在乘客舱及行李厢内还有多达22处储物空间,全面满足全家人的出行载物需求。




“多一点”静谧:怠速静音堪比纯电动车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在静音方面以减振隔音、吸收噪音“双管齐下”,针对发动机振动以及声音品质、整车风噪、整车路噪、零部件噪声等高感知区域,都有优化。



在激励源上,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采用上汽蓝芯动力GS61 15T发动机,运用全新技术,消除高频噪音,使发动机声音更趋温和、润而不躁,让用户的舱内听感更舒适。T型发动机悬置和锥型变速箱悬置结构形式,既保证可靠的结构强度,又提供10倍的隔振率。190Hz超高模态前围,有效降低发动机振动带来的整车响应。



在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上,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应用行业首创柔性副车架结构,将来自地面的振动与驾驶舱分隔,带来更优异的减震效果和良好的路噪表现。同时车身扭转刚度高达25000Nm/deg、车身模态高达45Hz,强壮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来自底盘及路面的激励,同时抑制发动机振动噪声。



在选材用料上,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全车覆盖超过41处静音措施,在前舱声学包、下车体声学包、车身空腔等21处关键部位采用声学隔断,如前围内隔音垫采用多层减震、隔音设计的“三明治结构”,其双层墙效应能有效隔绝发动机舱内噪声。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的怠速噪声低于36dB,车辆怠速振动为002m/s²,都达到了行业优秀水平。乘客舱内,驾乘人员的噪音舒适度评分为78(行业平均水平为70),接近豪华品牌40万元价格区间的SUV。


“多一点”舒适:如履平地的“魔毯”质感


底盘调校上,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基于全面的技术方案支撑,带来更富高级感的体验。极富韧性的悬架构造和车身二阶8~15Hz频段设计,对细碎路面产生的颠簸过滤更彻底。



同时一体式太空零重力座椅采用强壮骨架设计、超大包裹侧翼及20mm厚的零重力填充层,振动衰减达到60%以上(最高至73%),使座椅的隔振达到同级领先水准。



在座椅和底盘悬架的双重减震下,车内乘坐舒适性进一步提升,即使面对沟沟坎坎的路面,也有“如履平地”的感觉。


“多一点”驾乘感:动力随心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继续搭载“双十佳”动力总成,上汽蓝芯动力GS61 15T VTG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与DM21 PLUS自动变速箱形成“黄金动力组合”,动力响应积极,能够保证用户常用30%-60%油门开度的后备功率充足,动力符合驾驶预期,NEDC百公里油耗同级最低仅为60L。



全新第三代荣威超混eRX5在上汽蓝芯动力GS61 15T发动机基础上,加入超级电驱EDU G2 Plus,能实现10挡变速,最大扭矩570N·m,百公里加速仅为69秒,NEDC综合油耗低至14L,NEDC综合续航高达1050km。



底盘方面前两代RX5车型底盘调校已经相当不错了,预计第三代会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车身稳定性方面,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超混eRX5经过多轮方案优化与验证测试,将有效降低制动、转弯、加速等场景下的车身侧倾及俯仰,为用户带来更舒享愉悦的驾乘体验。



编辑点评:10-15万元的紧凑级SUV市场是自主品牌的必争之地,从用户人群来看,博越、哈弗H6、长安CS75等产品用户年龄相对更成熟,而荣威RX5则凭借科技和智能体验在年轻人阵营更受欢迎,相信全面升级的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综合体验会更出色,新车预计7月陆续到店,并开放用户试驾,8月正式上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提前预约试驾体验。



最后,根据易车App数据,目前荣威RX5在紧凑级SUV车型中热度排名第19位,想了解更多信息可查看易车App。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091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