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功开发一款物联网应用

如何成功开发一款物联网应用,第1张

拿工业物联网说一下,工业有机器、人、仓库、物料、财务,物联网就是将这些物体转换为数据,通过云端大数据处理后在管理人员的手机、电脑显示。

所以你需要软件团队(设计、前端、后端)把APP做出来;硬件团队(智能传感器)把数据采集回来;还需要云端服务器储存和处理大数据。

目前市面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MES做得好的有甲骨文公司、SAP公司,不过普遍比较贵。国内也有创业团队做的MES软件,比较符合国内制造产商的实际情况,花大价钱买一堆自己用不上的功能其实没有必要,满足自身管理需求更重要。有兴趣可以百度“哐哐智造”进行了解。

物联网开发需要的技术
一:单片机/嵌入式开发
智能硬件,哎,不就是单片机吗说到底就是一个微控制器,现在出现的智能手表,调光LED灯,蓝牙开锁,WiFi插座等等,说到底不就是单片机开发嘛单片机,电子和通信专业一般都会教51或AVR、计算机系接触不到。现在流行的Arduino也是单片机开发的一种。
但是要做一款智能硬件,技术上只会单片机编程还是不行的。哎呀嘛什么智能硬件,本质上就是一个电子产品!。所以你要开发一款能拿得出手的智能硬件,电子系统设计必须要会的!
二:网络通信协议
智能硬件与传统的电子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智能硬件连上了网络。要连上网络,就需要用到网络通信模块及学习网络通信协议——TCP/IP。
TCP/IP是一个技术的总称,里面包含两种协议TCP、UDP,位于网络通信分层模型的传输层,同时也是由 *** 作系统管理。而>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估计没有人可以给你说很全面。物联网项目开发根本不是说学学啥技术都会开发的,只能说开发其中哪一个点。比如物联网最基础的硬件、通信、语言、数学……即便是行业内的人基本上也都是做其中一个点。

如今物联网是一个很热门的词汇,人们将之比喻为地球表面的“人造皮肤”。每个人对物联网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其实这也难怪,毕竟物联网超大的涵盖面以及超长的产业链给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的企业都能从自己的立场去诠释物联网。
不过,目前业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认为物联网基本上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个是全面感知,就是让物品会“说话”,将物品信息进行识别、采集。第二个是可靠传递,就是通过现有的2G、3G以及未来4G通信网络将信息进行可靠传输。第三个是智能处理,通过后台的庞大系统来进行智能分析和管理。
如果说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满足了前两个条件,那么第三个条件则必须通过软件技术去实现。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所长叶甜春告诉记者,目前中国信息网络与传输基础较好,但是在传感器和芯片制造、集成、预处理等方面还很薄弱,同时海量信息处理的软件技术也很薄弱。
软件技术支撑数据采集RFID中间件待突破
物联网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网络层和物联网应用层。第一层即感知层至关重要,物体的感知和数据的采集就是靠这一层。说到数据采集就不得不提到RFID(射频识别),SAPBusinessObjects中国区首席顾问鲁百年向《中国电子报》表示,对于RFID,一方面硬件厂商可以自己研发出相应软件,比如在硬件里面封装一些软件;另一方面,软件厂商本身也可以提供射频技术。“在未来的物联网里面,除了软件起很大作用以外,硬件和软件必须充分结合起来,包括射频识别技术。因此,整个市场应该是非常大的。”鲁百年说道。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在高频应用领域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读写机具设计、制造到应用的成熟的产业链。而在国际上重点发展的超高频领域,我国的研究与应用也加紧了追赶的步伐。但是,目前我国RFID企业技术研发水平还比较薄弱。“由于进入RFID领域的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的企业,本身资金实力就比较薄弱,再加上要维持企业的运营,无法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当中,这大大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RFID产业联盟秘书长欧阳宇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据了解,在RFID软件设计方面,许多国内企业都有能力设计目前应用较普遍的闭环式RFID系统软件。而在RFID中间件领域,IBM、BEA等企业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目前中国还没有可以在技术实力上与之抗衡的企业。
不过,RFID中间件技术的重要性却是不容忽视的。“谁掌握了中间件技术,谁就有可能具备核心竞争力,谁就能快速、低成本地满足差异化的产品需求。这也是克服孤岛式闭环应用的关键。”成都九洲电子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设计师杨运平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先淘宝买块物联网开发板,学会传感器信号的采集,然后学会远程数据的通信,如TCPIP,wifi通信等,那么就可以远程来控制和收集信息,也可以用PD05系列超高频手持机RFID电子铅封-TG07系列来搭建,希望对您能够有用。

要实现远程控制,那首先你的硬件设备要有能访问的ip,如果公网访问就是公网,局域网访问就局域网ip即可。
看你想实现什么控制,比如简单的开关机之类的,可以用简单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107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