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物联?

如何发展物联?,第1张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和综合应用,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很多行业发挥了积极的效果,在互联网+的时代,物联网将与传统的企业深度融合和渗透,催生出新的业态和应有,并带来多个行业的彻底变革,真正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动亿万级的产业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的推动力。
机遇总是伴随着挑战。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例如在关键技术上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些差距,特别是高端传感器、 RFID等领域,又比如产业规模还不够大,特别是真正从事物联网产业的企业规模比较小,整个产业比较分散。另外,物联网应用的范围很广,但是应用的水平还不是很高。
另外,在物联网实现物与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时,涉及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可靠性安全等各个方面。随着大数据产生,随着整个系统的开放,可能对信息安全的要求会更高。所以我们在推进物联网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要在信息安全保障上下功夫。

机械模仿,没有出路
日前,YRP资深顾问横井正纪在题为“以日本为镜,明晰中国物联网的发展路径”的报告中谈到,与美国的智慧地球、日本的u-Japan、i-Japan相比,中国的物联网战略在发展目标、实施路径上存在较大差异。
欧美日各国在信息化设施、技术体系、应用经验、制度建设等方面已有较好基础,它们的目标是在已有的ICT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智能化水平,并切实保障实验成果的商业化效率。而中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程度,因此不能盲目借鉴他国经验,而必将选择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研发、相关平台建设、应用服务示范等工作同步进行——简而言之,机械模仿没有出路,差异创新才有前途。
横井正纪介绍说,日本设立了多个U特区,支持地方发展有自我特色的泛在与物联网经济,目前已经开展了3期,共支援了34个项目。要理解传感网、物联网和泛在网的各自主要特征和相互关系。
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通信战略部总监刘羽介绍说:“日本最开始并没有物联网的概念,而是涵盖在泛在网的框架下。泛在网已经成为日本国家信息化战略演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i-japan战略中涵盖的三个重点领域是电子政府、医疗保健和教育人才。”日本政府每年会投入大量的经费让企业做示范项目,推动应用的开发。政府用物联网来提升民生,企业用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消费者使用物联网可以为工作生活带来更好的体验。
在物联网建设方面,专家认为,必须重视前期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如果不能集中有限资源和技术优势,则可能会陷入重复建设、同质竞争的被动局面。目前中国的发展核心仍将围绕两化融合,专家预测,在十二五期间的前半部分,中国必将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推动示范项目,建设配套制度;大规模的商业化项目的启动和相关产业的爆发性成长至少应该在2015年以后,如何建立一条面向国际开放的创新性差异化发展路径,是物联网健康发展的关键。
寻求差异化发展,首先要点燃创意引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经信委和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物联网中心和《计算机世界》报社承办的“2010中国物联网创意和应用设计大赛(第一届)”已于4月底正式启动(大赛官网:>

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总结(一)

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已然临近,本届首都网络安全日,倡导首都各界和网民群众共同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承担网络安全责任、维护网络社会秩序。

人称“阚叔”的梆梆安全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阚志刚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都网络安全日“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这一主题很好诠释了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

早已“同担”的地下黑色产业链

曾几何时,谈起网络安全就仅仅是杀杀病毒、查查木马、上个防火墙、放个IDS、扛下DDoS攻击。时至今日,恶意攻击者早已脱离了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的境界,搞起了合纵连横,侦察哨、尖兵、主攻手、数据搜集、销赃……一条严密的地下黑色产业链共同“承担”起了对目标发起高级可持续性攻击的“重任”,在惊人的利益面前,恶意攻击者、骇客、网络犯罪分子们已经抱成了团。

被“逼”出来的网络安全防御“同担、共享”

其实早在病毒、木马、间谍软件主导网络安全的岁月里,许多网络安全软硬件企业就已经意识到单凭自身的力量很难完全抵御来自外界的恶意攻击。于是乎,病毒库共享就成为了早期的网络安全合作雏形。

而今,病毒木马已经沦为了恶意攻击者们的基础工具,骇客们发起攻击的手段花样繁多,入侵途径更是上天入地。防守者们已然力不从心,传统的安全防线更是岌岌可危,在日益严峻的恶意威胁逼迫之下“同担、共享”正在成为构建新型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必然选择。

网络安全“同担、共享”要从技术到情报

阚叔认为,网络安全同担从狭义层面而言,意味着需要安全企业及相关机构合作共建更为紧凑的立体化多维度安全防御体系,共同承担来自恶意威胁的入侵压力,降低被防御目标所可能遭受的损失。广义来说,今日的网络安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需要社会更多层面共同承担的“责任”,需要高层建设指导、政策、法律法规、意识形态等泛在网络安全体系的建立。

在日前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由此可见,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机构等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要加深对网络安全情报(恶意威胁情报、用户安全行为状态信息情报)的共享,一同构筑更为强大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国际网络安全业界在数年前也已经开始了与之相关的探索。在的RSA大会上就已经提出“ShareLearnSecure——CapitalizingonCollectiveIntelligence(分享学习保护——运用集体智慧)”。而RSA大会主题“ConnecttoProtect”中的“Connect”一词的背后正是意味着需要网络安全的同担共享,以集体的力量承受更具破坏力的恶意攻击。近两年,国内各类安全大会频繁召开,各类安全联盟也相继成立,许多安全巨头企业、互联网巨头企业更在不断投资、收购各类新兴安全公司,实际上这恰恰是“网络安全同担”最为直接的体现。

将安全能力广泛共享给用户的梆梆安全

阚叔表示,其在创立梆梆安全之初还仅仅是力图在移动安全领域有所作为。但随着对移动安全、网络安全愈加深入的认知与领悟,阚叔意识到,面向未来梆梆安全需要将其安全能力更为广泛的共享给用户。

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如今快速发展的技术更是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看看电梯间、商站、机场所展示的那一幅幅广告,十之八九都会有一个二维码提示“欢迎扫描,下载某某APP应用”。互联网+时代下,移动应用(APP)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必备项”,而这也使得移动安全问题迅速进入了高发时期。移动互联网世界里,移动化技术“双刃剑”的本性在愈发之突显。早已被打造成“铜墙铁壁”的传统安全防线,正由于移动化而面临变身“马奇诺防线”的危机。移动应用突出的安全问题,导致恶意攻击总是出现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极难防范,共建安全防御体系、共享安全情报也就愈加重要了。

对移动安全拥有深厚技术、经验累积的梆梆安全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帮助用户打造整体移动安全防御体系共担恶意攻击威胁的同时,还在通过安全服务的方式将其安全能力广泛共享给的用户:梆梆安全通过移动应用安全编程培训、移动应用安全检测平台将其安全能力共享给广大的移动应用开发者;梆梆安全还在通过其移动应用安全加固技术、移动安全威胁情报监测网络,将安全能力共享给更多层面的实际用户。

安全共享智能

在物联网逐渐落地的今天,阚叔发现,物联网世界里智能设备是用户对于物联网最为直接的体验。而这些设备里的程序(应用)、数据通信传输甚至是云端,在安全性方面还很脆弱,需要实施更具融入性的安全防护。

智能化、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加速发展,则在使得智能生活时代快速到来。智能生活将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同样需要具有突破性的安全解决思路,例如实现底层芯片安全能力的增强。如果未来“一切皆可编程”,那就更需要将安全能力融入到代码中,从认知安全角度在机器人的基因里就种下安全防护的枷锁。

现在,阚叔正在思考面向智能生活时代的新型安全服务商业模式:“B2B2D(Device)”、“B2B2H(Home)”,为智能设备提供安全能力,将安全能力延伸到智能家庭中。而这将是未来智能生活时代的“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

首都网络安全日活动总结(二)

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闭幕之际,北京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在大会上的主旨演讲精神,落实“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的总体要求,提早谋划、主动作为,全面启动了北京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的筹备工作,研究确定了各项重点活动项目,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保驾护航,为创建“首善之区”不断激发新活力、注入新动力、形成新合力。

据了解,“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是由北京市政府主办,市委网信办协调指导,市公安局组织实施,目的是着眼“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决策部署,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互联网企业和从业人员等多方力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促进网络安全行业发展,不断提升首都的网络安全能力和水平。

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继续以“网络安全同担,网络生活共享”为主题,将于4月在京举办。活动将按照“互联网安全+”的思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联动、广泛参与、全面宣传”的原则,号召网络安全行业人员积极参与。活动将以“1+4”的工作模式,组织便于群众参与、促进行业交流、强化社会宣传的各项活动,营造警民携手、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浓厚氛围。其中,“1”是指围绕“重拳驱动安全”,举办公安机关打击网络犯罪保障信息安全案例展。“4”是指围绕“人才驱动安全”、“创新驱动安全”、“协作驱动安全”、“防范驱动安全”,分别举办主题高峰论坛和系列大型活动,从而深入推进网络安全的“启明星”、“孵化器”、“护城河”、“防火墙”四大工程。高峰论坛包括网络安全人才论坛、网络安全创新创业论坛、政府与网络安全论坛、国企与网络安全论坛。大型活动包括举办网络与信息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大赛、网络安全人才双选会,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创办“429”网络安全众创众筹空间等。同时,此次“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将提出“网络安全从业者节日”的设想,开展服务从业者的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维护网络安全的强大力量。

第三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宣传活动期间,将组织媒体进行广泛深入宣传。活动主办方希望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互联网企业和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营造浓厚氛围,掀起关注维护网络安全的新高潮。

有很多的,我参加过去年国际物联网大赛总决赛的评审。
比如有传感器、摄像头装在遥控飞机上,可以拍摄和收集远处的信息;还有智能电梯,改进电梯的电路,在电梯等待区增加红外感应装置;还有智能灭火器,可以自动感应火源位置,进行调向,然后喷水灭火;还有智能家居的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家中的温湿度等等
我的经验是:结合各种不同的技术,合成一个多功能化的物联网系统。不仅可以获奖,而且很有意思。
希望有所帮助!求采纳~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158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 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