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托管,托起城市消防安全的明天!

消防托管,托起城市消防安全的明天!,第1张

消防工作不能全靠政府,要社会化。

但具体怎么社会化,都不清楚。

消防社会化进展了多年,现况如何?

政府从机构到政策都主动改革了,市场是否也到了该变的时候了?

1、消防服务要先平台化。

社会单位消防工作难落实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不想干,二是干不好。

对于前者,直接罚就是了。

对于后者,问题主要出在哪个环节?

大多出在了服务市场上。

消防服务碎片化严重,流于形式,出了问题相推诿,已严重妨害消防工作的落实。

这一局面势必要打破。

而将碎片化市场整合起来的方式,就是平台化。

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提供一站式消防服务,才能负起责任,防止推诿,落实工作。

由于消防工作是立足线下,扎根实体的项目。

这要求了,平台化运营先要有一支线下团队。

而随着5G物联网的到来,消防工作会很快步入数字化。

所以,平台还需要一支负责IT的线上团队。

平台化运营,最终将是这么一个线上线下组合的双线服务模式。

2、平台化的下一步将是消防托管。

平台化不是目的,一站式服务才是社会需求。

平台化的下一步将是一站式消防托管。

消防工作不能只做一次,要终身为客户服务,终身对客户负责。

托管不仅是种服务方式,更是种管理模式。

实践证明,消防工作不宜采用分权制。

消防法规改革方向中,消防责任集中制是整体趋势。

建立消防服务平台,进行消防服务托管,是响应这一趋势的必然选择。

3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维澄在《中国经济大讲堂》演讲时说过:“在公共安全社会化服务中,如果消防能够托管,不是原来那么一种管理的主体和模式的话,那它的效率和能力会提升得很快。”

托管,是将碎片化的服务整合起来,使责任集中化。

责任集中了,才有动力做成事,有利于消防工作的落实。

但仅仅有动力不够,还需要有实力。

3、辰安天泽,您消防安全托管的第一选择!

辰安天泽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的专家力量和领先技术,整合产业链资源,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IT技术,构建基于消防工作结果为保证的消防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托管服务,为我国公共安全发展贡献力量,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辰安天泽用科技助力消防产业升级,打造消防行业新生态:

革故鼎新,从传统消防升级至互联网信息化,打造物联网智慧消防云平台;

化繁为简,从分散采购到消防社会化全托管,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便捷服务;

变堵为疏,从被动隐患处理到主动风险排查,建立智能火灾预警防控体系;

改弦易辙,从责任互推诿到经济损失全赔付,提升社会单位抗御火灾能力。

辰安天泽基于对消防行业的深刻理解,通过专业的技术沉淀,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与消防事业有机融合,从建筑消防整改设计到设备维修检测,从互联网远程监测到实时火警预测,从辅助灭火救援到消防安全保险兜底,为社会单位和家庭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托管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为进一步加快消防社会化服务落地,辰安天泽着力推行本地化运营模式,已先后在40余座城市建立运营中心,负责地区消防社会化服务实施落地,以加强消防监管力度、提高消防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地方消防建设和经济发展。

牢记“用心,用智,安天下”的企业使命,肩负社会责任、立足行业需求,辰安天泽砥砺前行、奋进在路上!

阿里巴巴是一家生态圈公司

可以把阿里巴巴看成是一个国家,马云也说:“阿里是全球第十三大经济体”,做为国家除了造币外,其他能力他都具备,造币阿里巴巴也具备能力,只是不敢而已。

阿里对 社会 的价值比腾讯要大很多。

生态圈公司在全中国只有2家,阿里与腾讯,但阿里的生态打造的更好,走出国门,阿里比腾讯就有绝对的竞争力。

当然阿里也有短板,短板是流量,所以阿里所有的并购都是在买流量。

而腾讯则相反,腾讯微信有流量,腾讯在用流量整体业务
专注企业互联网,欢迎关注!

不请自来,浮想 科技 动态给你答案。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 淘宝网 、 天猫 、 聚划算 、 全球速卖通 、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 1688 、 阿里妈妈 、 阿里云 、 蚂蚁金服 、 菜鸟网络 等。

从营业额方面具体来说:阿里巴巴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旗下公司主要业务就是电商平台交易, 2017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营收83028亿人民币,其中来自电商的营收高达73244亿人民币, 阿里中国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15亿,同比提升16%;移动月度活跃用户达到580亿,同比提升18%。

马云提出五新战略后,目前阿里巴巴积极推进新零售战略,前段时间阿里巴巴对居然之家、万达、银泰百货、盒马生鲜、苏宁易购等企业进行了高额投资,布局线下新零售,发力拓展集团新业务。

阿里巴巴核心营收主要还是来自电商。在去年阿里巴巴18周年年会上,马云说过:阿里巴巴已经不是一家普通的公司,而是一个经济体,一个新型的经济体。

阿里平台在去年一年里成交额超5000亿美金,堪称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记得给我点个关注,支持一下。

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大家可能都是一脸懵逼,我来科普一下吧:
阿里巴巴是B2B服务,用互联网打通全世界企业级的批发市场。他的盈利模式是会员费。

淘宝是C2C服务,类似跳蚤市场,是用户级的商品交易,盈利模式是卖推荐排名。

天猫是B2C服务,是企业面向市场的卖场,类似商场、盈利模式是会员费和提成。

支付宝是金融托管服务,前期由于电子商务的资金暂存和担保,中期做小额信贷,后期做用户级金融服务。盈利模式是通过服务费和大额资金投资,贷款。
它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目标是做102年的百年企业。

上市之后遵循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谈电子商务都是他。对于中国 社会 的影响,大概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在互联网能卖东西,想想十年前,哎···
我想楼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想问阿里巴巴到底是一家什么业务型态或是模式的公司吧。 诚然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的运营涉及电商(如淘宝、天猫)、金融(如网商银行、蚂蚁金服、支付宝)、物流(菜鸟物流)、云计算(阿里云)、物联网系统(如阿里云OS)等等,可以说业务非常多,且大部分都做得很成功,是行业翘首。正因为阿里巴巴的业务过多又做得好,大部分人对阿里巴巴到底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无法做出准确的定义。

在这里,我可以说,阿里巴巴是一家互联网生态循环平台型的公司。我可以在这里分析一下这个定义。 一阿里巴巴首先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毋庸置疑,它就是靠淘宝这个网络购物网站起家的,所以淘宝之于阿里,就像QQ之于腾讯一样重要,可以说就算以后淘宝不怎么赚钱了,阿里巴巴也不会将它轻易关闭,因为淘宝就是阿里巴巴的一种精神象征,是阿里形象的一个符号。 二阿里巴巴是一家生态循环公司,我们可以看到,阿里投入的大部分业务,是为了巩固和提升它的互联网企业地位,它构建的是一种线上形态的人流、金流、物流、讯流、技术流等互联互通的一个循环化生态系统平台,完全区别于以往线下由于地域/信息等原因造成的各自为政和闭塞,它创造的是无缝对接和流动,形成的是一个开放的圆,而不是以往商业模式的孤岛效应,可以说是比较超前和创新的,所以现在很多人说的阿里巴巴逼死了一大批实体企业真的是无稽之谈,没有阿里巴巴,这些实体企业一样存在不了多久。以上就是我对阿里巴巴公司的一点浅见。
阿里巴巴的事b2b的服务,用互联网打通世界的企业,让商品更有效流通起来。

淘宝则是c2c服务,盈利模式是卖推荐。

支付宝官网是金融托管服务,盈利模式是贷款和通道服务费。
阿里巴巴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目标做102年企业。

上市之后所遵循的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原则。

它是中国最大的商务公司。谈电子商务离不开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再怎么说自己是 科技 公司、数据公司还是别的什么的,都改变不了它仍然靠电商吃饭的事实。2016电商收入占阿里总收入83%,到了2017面这个数字上升到85%,阿里一直在寻求转型,看起来并不理想。
众所周知,阿里有四大板块,四大板块:核心电商业务;云计算业务;数字媒体与 娱乐 业务(优酷土豆、UC网页等);创新业务及其他(包括 YunOS、高德地图、钉钉等)。在这四大板块中,除了核心电商,其他板块要么处于萌芽阶段,要么亏损。
近两年,阿里开始进军“新零售”,大手笔的开始收购战略。目前为止,和腾讯的“新零售”角逐尚未分出胜负,关于对传统零售的改革也并没有全方位的开始。
阿里目前还只能算一家电商公司,转型之路任重而道远。

2021财年阿里巴巴营收717289亿元,净利润150578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63位。
一家伟大的公司,哈哈(๑• •๑)看下它百度百科词条咯,百度大把资料有得看它是个什么公司啦 阿里巴巴国际站,中文站(1688com),淘宝,天猫,支付宝,阿里云……全球3W多员工,美上市的BABA市值四千多亿USD……

我从08年到郑州,刚开始郑州三环外还都是农村,最近十年已经发展到四环外,整个市区面积增大了不知一倍,更不用说航空港的发展,更是让郑州的发展如虎添翼,但是要说到发展的主要靠山我认为是物流,尤其是现代化物流。

从被评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层面,以及郑州居天下之中,以及国家级的交通枢纽位置来看,物流还是以后郑州发展的根本,从市区的银基商贸圈的批发市场到中牟的万邦批发市场都是辐射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型毛意思哈,而这一切都离不了物流的支持,国家级的航空港区直接和整个欧洲建立贸易联系,阿姆斯特丹的海鲜到郑州只需几个小时,这些都是佐证。

郑州想发展强大一定离不了人才,但是这正是郑州所缺乏的,没有人才储备,从根源上说是因为郑州没有那么多的优质大学,河南的人才不比别的地方少,我们的高考分数线总是全国前几的那么高,人才都到别的省份去上大学了,自然留在外地的可能性较大,造成人才流失严重。

我相信郑州会越来越好,城运一到,需要我辈的共同努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未来10年,郑州的人口容量会朝2000万目标努力。要养活这么多的人,就需要有龙头产业带动,也就是楼主问的靠什么发展。

1、要成为中国内陆最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

把郑州打造成矿物、粮食、煤炭等大宗物资集散枢纽地,把郑州变成铁路集装箱枢纽地。

坦率地说,在大宗物资运输方面,我们条件在全国属于第二好。第一好是武汉,因为人家靠长江,有通航条件,通航运输成本毕竟还是低,这个我们比不了。

但是除了武汉,全国没有城市比我们在陆路,铁路方面运输条件好的了。所以郑州完全有条件,可以变成整个北中国的物资集散中心。

2、把航空港变成航空城,要配大的购物中心,大俱乐部,大的 旅游 中心。

然而,实事求是的讲,把机场区变成大的 旅游 综合体,消费综合体成功案例还真不多,因为来机场的大部分人都是过境人口,在航站楼逛逛免税店可行的,然而谁会提前半天去港区逛商场呢。

香港可能是个特例,绝不是一个范例。郑州港区的当务之急还是要走高端制造业的路线,要想想富士康如果撤了怎么办,如何快速利用郑州南站把港区东部带动起来,如何能让全国名企落户南港。

3、把郑州或者港区变成一个云计算中心,做成通信枢纽。

这个提议还是很好的,今后互联网要变成物联网是发展的大趋势,郑州如果变成了物资交换中心,势必信息要交互整合,否者郑州只是变成一个大仓库而不是一个大枢纽。
郑州东区建设的真是漂亮,港区也金碧辉煌。房地产把郑州推送至一线城市,大扩建使郑州领跑大中原。郑州还要扩大坂土,荥阳、新密、新郑好象也要被郑州市扩充为区。郑汴一体化,外圈外联,大郑州可谓风光无限,令其它地级市情何以堪。弱弱的问一句,诺大的大河南,高大上的大郑州,你有一所重量级的大学吗?你争取来了人才了吗?你留住了人才了吗?你的工业优势有几多?房价如此高,工资如此低,单有大扩建,大拓展就能助力大发展了吗?郑州的明会更加美好,但创新应务实是关键。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这些年来,在河南推行的“强省会”战略下经济迅速发展,已经跻身“万亿俱乐部”。未来河南还会重点发展郑州,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而且郑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政策优势大,因此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5~10年郑州靠什么发展?个人认为需要分领域看。首先政策支持就不用多说了,这是一大优势。基建方面,过去郑州基建投入高速增长,有多条高速、高铁、铁路贯通全市形成“米”字型交通网络,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成为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未来5~10年应该要更多的投入到新型基建方面,即投入到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领域。

城建方面,根据《郑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显示,未来郑州将打造“东强、南动、西美、北静、中优”的城市功能布局。
产业方面,除了发展壮大电子信息、 汽车 装备、铝加工、食品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之外,应该要发展新兴产业,比如互联网产业、金融、现代物流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相信未来郑州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未来5-10年,郑州的交通建设会达到一个新高度
郑州作为一个内陆省会,发展铁路和航空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郑州可以技冠群雄的基础,也是为了弥补没有海运河运的不足。未来5-10年,郑州的米字型高铁网络已经建成,省内的城际铁路进一步扩大,郑州南站高铁站也已经建成,航空港的企业更多、面积更大、交通更方便。这就是未来5-10年郑州进行大发展的底气所在,打造中部地区的枢纽城市。
未来5-10年,郑州还要靠创新发展
现在的郑州还缺乏高精尖的技术人才,创新型的企业少之又少,高校等单位的科研能力不高。创新能力比起西安、武汉、杭州等城市还不足,这也是郑州的短板所在。郑州人口众多,不缺乏劳动力,未来5-10年,郑州还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前来,消费会更多,生产会更大,人口优势也是郑州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之,未来5-10年,郑州要快速与周边省会等重点城市拉大差距,这样才会有吸引力,这其中除了交通,还是创新能力、工资水平、城市管理等各方面的提高。

得中原得天下,古代不管打仗经商还是驿站,说的都是一个地理位置,逐鹿中原就是这个意思,先决条件就是地理位置得好。大郑州就是处于这个位置,依托这个位置米字型高铁已经初步形成 ,大物流公司都在这里开始布局,航空打造全国2小时经济圈。大数据基地也陆续在这里落地建成,中欧班列已经开通几年了等等。说这些的意思就是说郑州正在打造一个大物流中心,怎么做精做细是下步布局和考究。地理位置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依次打造将来的海陆空物流,交通中转中心。

未来的郑州,应该学习,江苏省的任意一个城市,思想一定要开放。靠什么能带动经济。靠什么能让西北人东北人不要路过郑州,而是把郑州当做终点站。让我们河南人能在自己省内有口饭吃。

郑州一直都在持续高速的发展,过往几年郑州一直在建设,在未来5年,郑州借助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能力,以及阿里巴巴这些现代大型企业带头的入驻,会吸引一大批的优质人才和产业链。使得郑州发展如虎添翼。
最近这些年,郑州迎来了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大发展良机。城市建设水平日益提高,产业不断更新升级,现在的郑州乃至河南在经济建设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实际上我们来看,郑州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性还是比较高的。深圳的面积虽然只有一九九七平方公里,但目前仍然有很多的城中村存在。但在郑州城中村基本上被全部消灭,最后都变成了房地产。
更重要一点郑州的工业基础比较差,先进制造业和高 科技 产业基本上是一穷二白,这些领域的缺失都将会影响郑州的长远发展,未来郑州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就要补上这些短板。

郑州发展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是全国的交通枢纽,伴随着双循环经济模式的提出,对于内循环的经济来说,这对郑州是非常大的红利。
过去国内的经济主要靠出口来拉动,现在正在推动国内的经济循环和国内的消费升级,也就是把以前需要出口的那些优良产品放在锅内销售,从物流上来考虑,把工厂和销售中心放在中部是成本比较低的。

因此有很多转型在国内销售的工厂就可以考虑在郑州附近建厂,然后依托郑州四通八达的物流和交通,把货发到全国各地去。河南广袤的人口数量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和用工的问题,这将会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如果有很多制造业向河南转移如果有很多制造业向河南转移,那么就需要把研发和销售放在郑州。在这样的情况下,郑州就要积极地向一些大中型企业的总部方向上靠拢。

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这个大背景下,发展制造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跳不过去的重要过程。过去河南在工业上的落后,现在就要补上这块短板,郑州就要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果郑州定位成为一个中型企业的总部的角色,就要在品牌和产业配套上下功夫。瞄准一个精尖产业,围绕着郑州做产业的配套。同时做好品牌塑造和推广,为这些企业提供相关的服务。

作为一个北方城市的省会,和南方比较最大的差别就是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的软环境。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提供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把一些转型向国内销售的企业吸引到这里来。
不管是自贸区还是跨境电商,都是依托工业产业而存在的。没有工业哪来的现代商业?郑州又不可能转化成一个金融城市,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依托工业去打造先进制造业和高 科技 产业。

综上所述,郑州作为中部城市的代表,同时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上可以说是由先天优势的,但能否把这种优势转化成看得见的产业,就有待观察。
简单说三个字,向南,靠许昌。

许昌地理位置优越。

是承接南方发达经济体和东南沿海经济体产业转移的桥头堡。

市内五座高铁站成川字型,三小时可直达西南重庆,四小时可直达东南杭州。

距离航空枢纽二十分钟轻轨。

中国经济中心城市大都分布在南部,西南,东南。

所以出于郑州南部偏东的许昌既可以承接东南长三角,又可以帮助郑州大都市承接南部珠三角,和成渝的对接。

开封以东没有发达城市和重要港口。洛阳以西仅仅一个西安。

所以综上分析,南北发展轴可以串联北京,广州,杭州,成都,东西轴则不那么重要。

无人机专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具体有以下优势:
1、行业前景好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研制、生产生产成本不断降低,无人机行业具有旺盛羡派早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影视航拍、传统农林业、工业作业、灾害救援、公共安全以及消费娱乐业领域结合得到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将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羡衫业。
2、人才需求大
无人机应用领域日益广泛,产业发展也持续提速,不断刷新着市场对无人机人才的需求,很多生产和装备使用无人机单位的 *** 控人才十分紧缺。据行业统计,我兄雀国2018年需要的无人机 *** 作维护人员可达40万。而如今无人机人力资源供不应求,具备实际 *** 作能力的无人机 *** 控及维护维护人员将成为炙手可热的高薪人才。
3、就业薪水高
一个成熟的无人机 *** 控手执行测绘任务,一天的劳动报酬可达到3000元。农业植保飞防的无人机驾驶员,业界普遍采用的底薪提成制计算,持证的植保机驾驶员可达上万薪资。无人机航拍行业,航拍一部广告片,工作周期一周,报酬为1万到2万元,兼职航拍一场婚礼,单场可得2000元到3000元。
4、发展潜力大
据统计,201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总产值约135亿元。预计到2020年,消费机无人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60亿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速保持50%以上的高位。无人机产业发展十分迅猛,特别是无人机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与广阔前景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与大力扶持。如今,无人机已然成为最热门的新型高科技产业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283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5
下一篇 2023-07-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