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直接把物联网的感知层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应用系统吗?

可以直接把物联网的感知层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应用系统吗?,第1张

是需要做数据采集,数据上传吗?可以借助蓝牙网关来实现。

蓝牙网关的数据抓取和传输过程如下:

蓝牙网关定时抓取蓝牙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网关通过WiFi或4G方式将抓取到的数据包上传到云服务器;

如果有控制指令的话,还可以通过蓝牙网关将控制指令传送到对应的蓝牙终端设备,实现双向传输。

蓝牙网关抓取蓝牙数据包的数量:

蓝牙42网关VDB2606/VDB2601(加PA大功率版本)/VDB2603(50蓝牙网关)一次性可以抓取200个蓝牙数据包后台WiFi/RJ45上传服务器。

蓝牙42网关VDB2605(加4G版本)一次性可以抓取200个蓝牙数据包后台WiFi/4G上传服务器。

物联网领域中,家居、楼宇和工业的智能化逐步普及,这些智能化的应用场景需要大量的实时数据支持。

蓝牙mesh网关适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网。

蓝牙网关适用于宽带家庭网络无线接入网,蓝牙mesh网关适用于各种无线接入网;蓝牙网关具有可变性,而蓝牙mesh网关没有可变性。蓝牙网关一次只能监听一个频道,蓝牙mesh网关可以接入多个频道。

蓝牙网关的应用,能够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的蓝牙网关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传感器控制、智能家居联网、物流控制、智能插座及彩灯控制方案中。

蓝牙网关的定义,蓝牙网关是一个集成蓝牙BLE、WiFi和以太网的网关设备,蓝牙BLE与WiFi之间通过串口实现通信,可灵活应用于各种物联网场景。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蓝牙技术最初由电信巨头爱立信公司于1994年创制,当时是作为RS232数据线的替代方案。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ble低功耗蓝牙模块应用于物联网的几大优势:

蓝牙技术为何能够如此广泛地应用于互联设备中?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通过平价的小型设备建立低功耗连接,从而与任何位置的任何设备连接起来。

优势1:超低功耗

低功耗蓝牙模块利用许多智能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功耗,使得ble蓝牙模块拥有超低的峰值功耗、平均功耗和待机功耗,一颗纽扣电池就可以供低功耗蓝牙模块运行数年之久。

技术在不断进步,如今蓝牙半导体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一直将蓝牙设置为开启状态,而这对电池寿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优势2:简化连接配置过程

低功耗蓝牙模块可提供无缝连接解决方案的应用,配置的过程也变得非常简单。

优势3:超快连接速度

蓝牙低能耗技术采用可变连接时间间隔,这个间隔根据具体应用可以设置为几毫秒到几秒不等。另外,因为BLE技术采用非常快速的连接方式,因此平时可以处于“非连接”状态(节省能源),此时链路两端相互间只是知晓对方,只有在必要时才开启链路,然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关闭链路。

优势4:超长连接距离,增强无线覆盖范围

目前蓝牙40/41/42低功耗蓝牙模块的连接距离在30米—100米之间,ble蓝牙50模块的连接距离会更远,可以达到300米左右。

优势5:完全向下兼容

低功耗蓝牙完全向下兼容的更新机制有利于蓝牙产品的更新换代,新的蓝牙版本和旧的蓝牙版本互相兼容。

优势6:低成本

目前低功耗蓝牙模块已经应用于物联网的各个领域,比如智能穿戴领域,蓝牙是可穿戴设备实现通信的第一步。无论是佩戴在你手腕上的设备,还是头戴式或入耳式设备,它们与你手机之间的连接,甚至与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连接的第一步都是起始于蓝牙。对于正在考虑开发新型产品的开发者而言,低功耗蓝牙模块将是物联网消费级互联的首选。

天工测控是国内专业的ble低功耗蓝牙模块厂商,已推出的ble低功耗蓝牙模块包括蓝牙40/42/50模块,蓝牙芯片使用的是Nordic的低功耗蓝牙芯片系列,包括nrf51802/51822/52832/52840等,更多蓝牙模块详情可访问天工测控官网或阿里店铺。

蓝牙的原理,就不在这里细说了。因为百度搜索一下非常的多,并且异常的复杂,

这里简单的归类总结: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集成在手机里面了。同时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带宽,就能支持音乐播放,同时跳频机制,就增加了蓝牙的稳定性

蓝牙模块,串口蓝牙模块等等产品,顾名思义就是实现蓝牙功能的半成品模块产品。主要由蓝牙芯片和外围元器件组成,从而形成一个可以直接供用户使用的产品。正因为蓝牙芯片的种类繁多,所以很多工程师在选择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选

选择合适的蓝牙模块,最重要的是选择蓝牙模块最核心的主控芯片,因为主控芯片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蓝牙模块的功能,以及一些重要的参数,比如:蓝牙版本、模块体积、功耗、音频、BLE速率等等核心的参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31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