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数据中心龙头上市公司排名

idc数据中心龙头上市公司排名,第1张

idc数据中心龙头上市公司排名:奥飞数据、证通电子、光环新网、直真科技、高鸿股份等。

1、奥飞数据

奥飞数据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运营企业,主要向客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数据中心服务、灾备中心服务等网络服务,是华南地区最早开展数据中心业务的运营商之一。

2、证通电子

证通电子公司主要致力于安全支付行业、自助服务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应用集成服务。其中,公司通信产品、密码键盘年生产能力100万台;自助产品年生产能力10万台;传统金融支付产品年生产能力100万台。

3、光环新网

光环新网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专业的数据中心及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为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及其增值服务(IDC)、云计算服务、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ISP)以及其他一站式互联网综合服务。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北京,股票代码300383。

4、直真科技

直真科技是一家致力于电信及IT运营管理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直真科技完成了对北京直真节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直真节点”)的控股重组,公司发展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5、高鸿股份

高鸿股份公司主要从事数据通信领域产品、业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行业信息化客户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大唐高鸿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公网、政府、公安、银行、 企业和民用等领域,其销售和服务网络覆盖全国30个省市,并建立了全国性的渠道销售体系。

行业主要企业: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中国物联网区域竞争情况

行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十三五”以来,国家重视物联网产业建设及物联网成果应用,出台多度政策意见来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十三五”以来发布的行业政策中,以推动物联网成果应用为主,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监督管理水平等。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传输层产业结构中传输层占比最高

根据赛迪发布的《2019-202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预测与展望数据》,物联网的传输层依旧位居最大份额;随着大规模地方性物联网政策的落实陆续完成,支撑层增长速度放缓;而随着各领域市场需求的释放,平台层、应用层市场增长速度将持续呈上升趋势。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截至2021年5月底,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前瞻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其项目数分别为39个、24个、22个、20个。

2、企业竞争: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于2021年10月29日发布,报告从动态角度评估物联网产业链各公司发展状况,围绕企业影响力、资金支持、研发技术能力、发展成效等多维度能力进行分析,剖析中国物联网企业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中国物联网企业的发展情况及市场参与者竞争实力,试图发掘物联网行业业务实力强、成长性好以及竞争壁垒高的优秀企业群体。根据《2021年中国物联网企业发展指数报告》,2021年我国物联网最具领导力企业名单如下:

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1、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目前,物联网在全球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欧、美、日、韩等国均将物联网作为重要战略新兴产业推进,但在繁荣景象背后却仍存在着众多阻碍发展的因素。其中核心标准的缺失,尤其是作为顶层设计的物联网参考架构等基础标准目前仍处于空白,基于争夺物联网产业主导权,各国对国际标准方面的竞争亦日趋白热化。

新冠疫情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犹如达摩利斯之剑,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技术供应链出现一定的停滞期,另一方面疫情助推中国物联网的渗透。2020年无人工厂、无人配送、无人零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等“无接触经济”的爆发均离不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6年市场规模超过6万亿元。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首先,云计算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按照业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IaaS、PaaS、SaaS三类。而能够与IDC进行类比的,大致是说的IaaS业务,即基础设施即服务。这其中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的虚拟化。具体教条式的优势,我在这里就不说了,从实际使用中能够体会出来的角度,说一下云计算相比IDC的两点主要优势吧:

第一,d性使用: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扩充或缩减云计算服务的使用规模。例如购买IaaS服务的企业部署了自己的网站,如果自己的网站流量突然增大了(如因举办活动,用户访问量激增),那么可以随时增加云服务器CPU及带宽,立即生效;而当网站流量变小后,则可以降低CPU及带宽,节约成本。传统IDC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计费模式上,都无法满足这样的应用场景。这一特点,非常非常关键。因为在传统IDC模式下,很多企业在搭建自己的互联网业务平台时,都会按照较大的冗余进行设计,因为IDC的扩容周期太慢了,这就会导致一些企业,不得不按照比当前使用量高得多的配置去采购IDC产品,因此将极大的浪费了企业的成本。而使用云主机的话,扩容非常灵活,且即开即通,因此可以节约企业的大量成本。

第二,可扩展性:目前主流的云计算平台,都在从IaaS向PaaS拓展了,即在提供基本的主机服务的同时,引入了各种附加服务,如数据库、安全、消息、日志乃至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相比单纯的IDC,这能够大大提升对一些中高端企业用户的吸引力。毕竟,现在的互联网业务,已远非早期的静态企业网站或简单的CMS或论坛可比了,绝大多数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所部署的互联网业务,都需要借助大量的科技工具才能发挥其价值,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以及信息安全等等,而这些技术,都与云计算关系密切。例如人工智能可能需要借助云计算的算力、大数据分析可能依赖云存储、而物联网采集的数据也需要上云,因此由云平台提供一些通用性的扩展能力,是一件利己利他的事情,很多企业也非常喜欢这样的一站式服务。

互联网数据中心即InternetDataCenter(以下简称IDC),是为了满足互联网业务以及信息服务需求而构建的应用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与互联网的连接,凭借丰富的计算、网络及应用资源,向客户提供如主机托管、网络带宽租用、企业网站建设等各类安全可靠的增值服务。IDC作为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提供信息数据存储和信息系统运行平台支撑,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其承担着数据流通中心的关键作用,是网络数据交换最为集中的节点所在。

在传统的数据中心产业模式中,科技没有给数据中心实现互联特性。互联网数据中心的核心正是要连接各种需要监控的设备和产品,包括放置在工厂和各种使用现场的固定或移动设备,以及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实现过程追溯、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智能工厂和智能服务。

IDC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显著特征:在网络中的位置和总的网络带宽容量,它构成了网络基础资源的一部分,就像骨干网、接入网一;提供了一种高端的数据传输(DataDelivery)的服务,提供高速接入的服务。

时值“十四五”开局的关键历史时刻,数字经济在“十四五”规划中单独成篇,作为数字经济底层支撑的数据中心也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与此同时,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作为“高能耗”的数据中心行业如何在“促发展”的同时,实现“碳中和”,成为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

选择专业的开发与设计团队,将2D与3D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保证互联网数据中心远程遥控界面设计效果的完整呈现。实现对数据中心的众多子系统集中调配管理的目的,降低机房管理难度,减轻机房运维压力。也可为各种不同业务诉求增长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Hightopo在数据中心三维可视化中,摒弃传统的图表方式,为Web可视化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

数据中心是热密度高的环境与场所,数据中心内的计算机服务器等IT设备对机房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数据中心内的热、湿负荷的特点是,既要求空调系统的制冷能力较强,以便在单位时间内消除机房余热,又要求空调机的蒸发温度相对较高,以免在降温的同时进行不必要的除湿。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善应急保障方案,减少故障历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改进维护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作为一个监控系统,预警、告警必不可少。数据中心的空调机组数量较多,必须进行科学、专业的维护与管理,这要求具有空调机组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合理调整系统配置,提高效率,延长各类设备使用寿命;加强用电管理,降低能耗,节约运行维护费用。同时,数据中心的空调是主要的能耗设备之一,要求空调机组的节能运行,也需要空调的可监控。

在3D可视化环境中能清楚看到管线分布的全景视图,运维人员可点击查询单设备的所有链路信息或展示链路中包含的全部设备,呈现数据中心从高压市电引入至列头柜(智能母线、PDU)输出的变配电系统设备和线路。

管线可视化能有效梳理数据中心密集的电气管道和网络线路,让运维人员更直观地掌握数据中心的管线分布及走线情况,从而快速排查及修复管线类故障。主动预警及时告知电力网线布局或输、发、变电环节的不合规情况,打破当前数据分散的局面,提高管线管理水平和故障解决效率。

互联网数据中心可视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机房日常运行的监控状态,及时反馈机房内部的实况信息,这是可视化系统的一大优势。

对接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集中监管数据的变动,对应急突发状态能够起到捕捉,及时做出应对方案,很大程度上发挥了智能机房的最大价值,而可视化系统的用处的地方,还很广阔,在各行各业的监管可视化展示上,以及对自身产品的研发改造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334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