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处理包裹超400亿件!阿里巴巴全球智能骨干网成效凸显

一年处理包裹超400亿件!阿里巴巴全球智能骨干网成效凸显,第1张

几年来,阿里巴巴大力投入于建设商品流动的底层基础设施——全球智能骨干网,与阿里巴巴的消费平台、贸易平台深度协同,成为一根支撑中小企业生意运行的数字化新动脉,在不确定性之中凸显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

快递大提速,中国消费市场热起来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05%,实现年内首次正增长。其中,线上购物成为新一轮领涨力量。1至8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58%,超过其他渠道。全 社会 每4件零售消费品当中,就有1件是网购而来。

巨大的消费市场需要高效的流通。阿里巴巴以菜鸟数字物流网络为核心,为中国快递物流业持续输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给中国流通效率建立了新的里程碑:今年8月,全国快递平均揽签效率提升到48小时,每天可以为全 社会 累计节省流通时间近20亿小时。

消费者和商家对物流速度感受最深。在淘宝直播活动中,天猫商家凡士林的商品热卖。单量爆发式增长,物流却没有任何阻滞。许多买家凌晨支付后,早上起床就收到了快递包裹。珠宝品牌周大生借助淘宝直播,一天就卖掉了上百万单首饰,从菜鸟天津、浙江、广东、湖北、四川等地仓库发货,大部分也在第二天送达买家。

“城市快不算快,农村快才叫快”。在秦岭深处的陕西柞水县,今年4月的一个晚上,有2000万网友涌进淘宝抢购当地木耳,物流一度面临挑战。阿里菜鸟介入后,仅用5个小时就解决了当地发货难题,7天发出了过去10个月的货量。

“通过数字化升级,快递发货、收货体验都与以前大不相同”,菜鸟总裁万霖说,菜鸟裹裹用技术整合 社会 化运力,包裹量同比增长了70%。菜鸟驿站“无接触取件”更安全、便捷,处理包裹量也同比增长110%。在IoT物联网技术下,消费者到驿站平均取包裹的时间下降了三分之一。

在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之前,中国快递每天不到30万个,速度却要接近一周。如今每天快递超过2亿件,平均却只要48小时。

“这是阿里驱动数字流通革命的结果”,一位物流行业观察人士说,“现在有两条大动脉在为中国人节省时间:一条是高铁,一条是阿里菜鸟搭建的快递网络。”

跨境大提速,全球中小企业加速进中国

不仅是国内,阿里巴巴也推动国际贸易流通效率提升。菜鸟8月数据显示,天猫国际进口商品通过各大保税口岸,平均只需要60个小时就能送到买家手上。在传统海淘时代,这需要1个月。

天猫进出口事业群总裁刘鹏表示,疫情虽然阻断了人的跨境流动,但也加速了进口消费的线上化。新需求开始出现:消费者不能出门买咖啡,可以利用进口的咖啡机自己做一杯。爱美的女性在家里时间长了,开始更好地为颜值做细致护理,来自日韩的美容仪实现了倍数增长。

“今年第一季度,天猫国际支付GMV同比增长超过40%,给了全球非常强的信号:海外品牌纷纷加速进入中国,在天猫国际通过‘数字化首店’的经济效应实现品牌孵化,寻找新的增量。”刘鹏说。

目前已经有来自89个国家的3万个品牌,通过天猫国际和考拉海购货通中国消费者。这当中涌现了大批首次进中国的新品牌和小众品牌,成为“新中产”的心头好。以色列的面膜、北美的宠物用品、英国的香氛、泰国的燕窝纷至沓来。有些还进入了天猫国际的“亿元俱乐部”。截至6月30日,天猫国际近12个月销售过亿元人民币的品牌已经有150家。

目前阿里大进口在全球六大洲设立了海外直采中心,在日韩、欧洲、北美设立了五大海外仓,在中国境内的保税仓面积超过了170万平米,规模居行业第一。

通过高效的供应链和物流,尽管疫情造成跨境运力紧缺,天猫国际商家的物流成本依然逆势下降了10%。跨境流通降本提效,为全球卖家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了加速。

数字新基建,外贸出口和海外电商加快流动

“春江水暖鸭先知”,外贸商家最先感到市场回暖,纷纷通过海运、空运、中欧班列、海外仓等方式加快出海。菜鸟全球包裹网络日均处理跨境包裹已经接近400万个,与全球最大的欧美快递巨头们旗鼓相当。出口的物流速度也普遍提升1倍。

浙江浦江巧巧水晶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贸小企业,以前发货到欧洲快则30天,慢则要两个月。疫情以后通过菜鸟发货,不但运费没涨,送到海外买家手上只需要10天。这家公司今年以来逆势实现了近4倍的增长。

这得益于阿里巴巴在全球物流网络上的长期建设。菜鸟的物流枢纽、海外仓,与航空干线、铁路干线、海运路线已经遍布全世界。仅今年以来,菜鸟使用的出口全货机已经从每月40架次提高到160架次。

菜鸟的跨境“秒级通关”和物流调度系统也延伸到了海外。其中物流核心系统已经部署到全球15个国家,可以为全球商家提供整体的物流数字化解决方案。

阿里巴巴旗下东南亚旗舰电商平台Lazada,也把建设数字物流视为核心战略之一。东南亚地域广袤、地理特征多元,物流是电商消费中重要考量。

Lazada拥有东南亚地区最大、最智能的电商一体化物流与供应链网络。本月初,基于和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多个团队尤其是菜鸟的合作,Lazada通过“阿波罗项目”成功推出了全新的物流平台。改造并更好地利用Lazada的物流能力,成为Lazada在东南亚地区的核心战略和独特优势。

截至目前,Lazada在东南亚六个国家均建设了先进的履约中心,设有15个大型分拨中心,近400个首公里揽收点以及末公里配送站;依托阿波罗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路由算法为Lazada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赋能,让包裹在东南亚动起来,服务Lazada超过8000万年度活跃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目前,在东南亚超过6亿人口中,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在使用Lazada平台的各项服务。

Lazada集团CEO李纯说,战略性地运用数字技术和物流能力,促进了Lazada平台卖家的销售增长,为阿里巴巴服务海外消费者提供了更好条件。以在地形最复杂的“万岛之国”印度尼西亚为例,Lazada消费者购买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145%,高于所有同业。全平台每月营收5千美元以上的卖家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Lazada还联合菜鸟在东南亚搭建了以内地仓为枢纽、以东南亚多国海外仓为站点的全新海外仓配网络,帮助国内中小企业出口东南亚秒通关。受惠于此,Lazada今年8月联合天猫发布“新国货出海计划”,重点扶持天猫平台上超2000个品牌拓销东南亚,孵化500个以上的品牌年成交过千万。

面向未来构建数字基础设施的战略思考,贯穿了阿里巴巴发展的21年。早在创业之初,阿里巴巴就希望成为电子商务的“水电煤”,此后逐渐形成了包括数字商业、普惠金融、云计算、智慧物流、地理信息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设施能力,也为 社会 基于此孕育更多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就像高铁加快了人的流动,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网络加速了新经济的流通,阿里巴巴搭建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促进全球商品贸易在挑战中前行的新动力。

文/杨剑勇

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大背景下,越来越多企业将应用迁移、部署在云端,进而进一步全球云服务市场。尤其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各界加速积极推进转型步伐,且数字化转型领先的企业抗压力明显更强,需要指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是全球智能化转型核心技术。

全球公有云市场将达25万亿,亚马逊、微软与阿里位居前三

云计算则是AI等新技术输出平台,为各业转型升级带来动力的同时,使得全球云服务市场稳健发展。根据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早前所发布的数据,2020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2579亿美元(超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并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640亿美元(约25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9%。

随着云在未来几年变得越来越主流,作为基础设施无处不在。只是云服务这条赛道上聚焦了众多顶级玩家,整体来说,市场则被五大厂商牢牢控制,占据全球超八成公有云市场份额。依据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在2019年增长了373%,达到445亿美元,亚马逊在IaaS市场中保持第一的位置,其次是微软、阿里、谷歌、腾讯。需要指出的是,国内阿里云增速迅猛,全球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与亚马逊微软差距逐渐缩小。

结合财报数据,AWS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29%,微软Azure营收同比增长了48%,阿里云较上年同期增长60%达149亿元,是全球三大云巨头当中增速最高厂商。“超百亿规模依旧能保持高速增长,首先在于国内新基建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应用部署在云端,开启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福布斯专栏作者对此表示。并指出,“云钉一体化”战略落地也是推动阿里云高速增长核心因素。事实上,为了推进云钉一体化战略落地,将钉钉升级为大钉钉事业部,并全面与阿里云融合,是云规模日益扩大的密码。

云钉一体,为阿里云增长释放增长动力

2020云栖大会后,阿里云重点向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发力,推动阿里云升级至20时代。这一战略根本目的是为降低云使用门槛,为产业智能化赋能,由此带来了阿里云在云服务市场强劲竞争力,释放新的发展前景,也是增速远远高于AWS、微软Azure核心所在。

钉钉与阿里云全面融合,为企业开发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应用开发更加容易。目前,钉钉用户数已突破3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500万家,有超过20万企业应用开发者在钉钉开发平台上帮助企业定制属于自己的应用,包括中国一汽、越秀地产、居然之家等企业基于“云钉一体”基础设施,开发了数十万种企业应用。

基于“云钉一体”的企业应用生态正在在爆发,钉钉上的企业应用已经快速上涨至60万个,软件开发商年交易额增长超过800%。这一数据来自阿里云官方公布,预示着这是中国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企业应用市场。在云端一体,阿里云发布第一台云电脑“无影”,仅通过一张名片夹大小的C-Key,即可接入云电脑服务,直接调用云端应用和计算处理能力。与此同时,阿里巴巴还发布第一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

整体来说,基于飞天云平台,结合云钉一体和云端一体所形成的数字原生 *** 作系统的阿里云20时代,使得云的基础设施与数字原生 *** 作系统相互协同,让更多组织,不需要看懂代码就能具备云化、数据化、智能化、移动化、IoT的能力。

比较直观的理解,这个系统是个类似于Windows系统,是个窗口式,用户或者开发者非常容易去开发一些新的应用,以此降低企业及用户的用云门槛,让云可以像水电煤一样,普及到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人。故而在云市场差异化,演进出不同于亚马逊和微软的云计算形态,打开更大市场空间,增速得到加速,高于整体市场增长。

最后

今年,新基建如火如荼,为发展新技术释放出政策红利。因注重 科技 端,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对于具有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优势的厂商也迎来新一轮的机遇。至此, 科技 企业纷纷调整战略,投入重金,包括阿里表示在3年投入2000亿,将会掀起新一轮数字经济浪潮。

阿里作为国内最早发展云服务的互联网厂商,是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背后中坚力量,助力各行业转型升级。以及在云服务市场,阿里云具有先发优势,使之成为国内第一大云服务厂商,占据国内超四成公有云市场份额,并在全球云市场与AWS、Azure形成3A竞争格局,且稳居亚太市场第一。

伴随与钉钉深度融合,来构建一个繁荣的应用服务生态,将会促使云无处不在,截至目前为约60%的A股上市公司提供完整的数字化技术和服务,推动阿里云规模日益扩大,斑色来的是,估值也水涨船高。其中,高盛将阿里云估值提升至1238亿美元(人民币超8000亿元),阿里又培育出一个超级独角兽。

杨剑勇,福布斯专栏作家,致力于深度解读5G、物联网经济和人工智能等前沿 科技 ,观点和研究策略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1、 未来是万物互联&万物智能黄金十年,市场空间可观。物联网市场规模超万亿,未来仍存广阔市场空间。 目前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超过 2 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速持续维持在 20%以上,同时 IDC 预计 2025 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 11 万亿美元。物联网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来源于: (1) AIoT 科技 大方向,未来规模高速增长。预计 2022 年 AIoT 市场达到 7509 亿元, 2018 年-2022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5%。 (2)5G 为基, 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 物联网连接数预计在 2019-2025 年将以 21%CAGR 增长,同时产业物联网领域连接量将成为主要增长贡献。 (3) 物体数据开始产生交互属性, 物联流量释放数据商业价值。 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提供物体的流量,创造新的数据价值。 2、 十年沉淀,多核驱动物联网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一:技术/产品/产业链日趋成熟。 网络由局域到广域、由窄带到宽带、由低速到高速。 另外, 物联网产业链各层不断发展完善: 1芯片/模组性能指标逐渐优化,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2网络覆盖不断完善, 4G/5G 与 NB-IoT 基站数量快速增长;3平台建设赋能物联网; 4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核心驱动二:降本增效助力物联网普及。 1 摩尔定律推动芯片硬件价格快速下降;2规模效应推动模组等产品价格下降; 3 流量资费快速下降; 4物联网助力企业经营/生产效率提升。 核心驱动三:场景丰富+数据闭环+巨头加速入局,释放物联网显著商业价值。 1物联网应用场景经历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自动化到智能化演进; 2数据也从单一采集到产生数据交互,提高产品/应用粘性,数据链条从底层芯片、 MCU、通信模组、网络覆盖到中上层 *** 作系统、应用平台全打通,生态构建和商业闭环加速释放物联网商业价值;3以华为/小米/高通/谷歌/腾讯等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纷纷入局 IOT,引领产业加速发展; 核心驱动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IOT 应用边界不断拓展。 传统产业发展至今也将面临数字化转型,应用物联网,拓宽物联网产业边界。 3、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AIoT,引领行业加速发展 以互联网企业、设备商、 芯片以及硬件终端为代表的 科技 巨头积极布局 IOT。 (1)阿里巴巴以阿里经济体为核心,向天猫精灵与阿里云 IoT 提供业务支持,打造AIoT 生态。(2)京东构建小京鱼智能平台,提供 AIoT 解决方案;(3)华为开启 AIoT新篇章,覆盖包括电力、交通、 汽车 等多个领域;(4)苹果围绕 iOS 布局,储备丰厚 AI 能力;(5) 高通作为万物互联践行者, AIoT 布局多场景应用;(6) 小米核心技术为 AIoT 发展提供支撑,打造包括家庭、个人与智能生活三大应用场景;(7)美的打造智慧家居 AIoT 应用场景。 4、产业链(端、管、云) 及相关标的: 端: 1)传感器:步入智能化阶段,车联网是主要发展阵地——海康威视、大华股份、 韦尔股份、必创 科技 、汉威 科技 等; 2) MCU:芯片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的核心——拓邦股份、和而泰、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瑞芯微、全志 科技 等; 3)通信芯片: 基带射频两大阵营,蜂窝、 WiFi、 LoRa 各放异彩——乐鑫 科技 、翱捷 科技 、中兴通讯、华为/高通/MTK/展锐等; 4)通信模组:联网基础枢纽,承上启下重要一环——广和通、移远通信、美格智能、 有方 科技 、 日海智能等; 5) 终端: M2M空间广阔——鸿泉物联、威胜信息、移为通信等。 管: 无线传输为主,短距和长距各擅胜场——中兴通讯、三大运营商等 云: 物联平台,应用层进行管理和分析的天地——涂鸦智能、 思科等

有机会,但是建议不要做泛和大,从垂直领域出发比较好,为啥这样说呢?原因如下。

1、各大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设备制造商等等企业都在做综合性的平台。

国内有阿里、华为、三大运营商、百度、腾讯、小米、海尔、京东、中电科等。

国外有亚马逊、IBM、SAP、

谷歌、GE、西门子、博世等。

通过以上名单可以发现,这些公司的特点。

这说明物联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值得花钱而且花大钱去布局的事。

2、做综合性的物联网平台,要求的资金、资源和技术要求会很高。因为是综合性平台,那么你得搞清楚各行各业的所使用物联网平台的诉求,行业标准等等,不然你的用户群体就会很窄。

3、面对的竞争对手的实力都不可小觑,你要考虑的是现阶段进入这个领域做平台在技术上能否与以上那些公司一较高下呢?你想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做平台呢?人家都可是布局好几年了,踩了很多坑积累了很多经验,且现在平台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特别是华为,据我所知,国内运营商的平台都离不开华为的支持。
物联网平台的玩家之多,让人惊叹啊,那么咱们还有没有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但我的建议走垂直领域。

物联网的领域很广泛,所以专业的物联网平台未来会有很多,而这种综合性的物联网平台经过几年的厮杀后,最终也就剩下几家巨头。何谓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平台呢?

最基本的就是行业垂直,比如工业、农业、教育、医疗、安防、建筑、家居、交通运输等领域。

以上玩家也有做垂直领域的,比如ABB/西门子/GE/普奥云/博世等,他们专注工业领域,爱立信、诺基亚专注通信领域,而互联网巨头则是走综合性的较多,因为他们有一定客户基础、服务器资源和用户群体,可以面对企业和开发者提供平台服务,海尔/小米等企业就是在智能家居领域发力的。

不出意外,安防领域的海康、大华都在对自己的领域来架设相应的物联网平台。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平台类型有功能呢?
物联网平台有五种类型

1网络连接,网络连接平台以物联网系统的网络组件为中心。它们为用户提供保持设备在线所必需的软件、连接硬件和数据指导。它们的网络通常依赖现有的运营商服务和WI-FI,并以一种便于物联网设置的方式配置网络连接。
有机会的,物联网的网少不了平台,没有平台就没有物联网。平台提供基于数据的存储、管理等。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都基于云平台来计算。

物联网平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数据的“聚合”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决策提供状态、趋势和决策等。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边缘计算”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讲讲Arex算力资源平台如何利用“边缘计算”制霸未来物联网20。
什么是边缘计算?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分布式系统的崛起催生边缘计算平台和新的网络构架分布式AI会在最后一英里网络中增加更多的计算、智能和处理/存储能力,将引发移动端硬件和算力变革。

在这种配置中,人工智能引擎将依赖于大量物联网传感器和执行器,收集和处理大量的 *** 作现场数据。海量数据将为“本地化”的边缘计算AI引擎提供燃料,这些引擎将运行本地进程并在现场做出决策。

因此网络需要另一种水平的实时边缘计算、数据收集和存储,将推动人工智能处理到网络边缘。这将完成云边缘智能和网络化计算机的循环, 并通过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来完成数据授权和业务运转。

物联网中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会将当前的传统物联网完全颠覆掉。
为什么这么说呢?
传统物联网将被淘汰

伴随着近年来通用计算机设备的飞速发展,各类自动化的智能设备开始进入人们视野,背后是廉价传感器和控制设备的爆炸性增长。传统物联网系统基于服务器/客户端的中心化架构。即所有物联设备都通过云实现验证、连接和智能控制。

中心化的物联网架构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云计算成本,例如在家庭应用场景下,两台家电相距不到一米,也需要通过云端进行沟通。数据汇总到单一的控制中心,企业所销售的物联设备越多,其中心云计算服务支出的成本会越大。由于终端物联设备竞争愈加激烈,利润走低,中心计算成本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其次,中心化的数据收集和服务方式,无法从根本上向用户保证数据会合法使用。用户的数据保护完全依靠企业单方面的承诺,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管。

第三,中心化物联生态系统中,一个设备被攻陷,所有的设备会受到影响。例如《麻省理工 科技 评论》2017年所指出的僵尸物联网,可以通过感染并控制摄像头、监视器等物联设备,造成大规模网络瘫痪。
区块链技术重塑物联网
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区块链独特的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记录特性,构建底层通讯节点、建立链上算力生态、依托分布式存储用于计算服务等区块链技术的综合应用,将全球闲置算力整合起来,通过构建“边缘算力”模式为有需求的用户提供d性可扩容的算力交易、算力租赁等服务。为用户打造一个开放、公平、透明和低门槛的去中心化算力资源共享平台,同时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Arex算力资源平台利用分布式计算模式将全球的闲置算力进行整合,从而构建出高数量级的“边缘算力”,并以此为算力源对需要的应用场景进行高能输出。

边缘算力的应用场景到底有多广阔?

边缘计算将数据处理从云中心转移到网络边缘,计算和数据存储可以分散到互联网靠近物联终端、传感器和用户的边缘,不仅可以缓解云带宽压力,还可以优化面向感知驱动的网络服务架构。(例如家里的空调、热水器与冰箱、安防摄像头等可以通过边缘计算进行协调运行,即使是在连接不上云服务器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最佳的节能和服务状态。)

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IDC预测,在2020年全球将有约500亿的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除了目前大火的5G通信外,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穿戴产品、无人驾驶技术、智慧城市服务等,其中40%的数据需要边缘计算服务。由此可见边缘计算有着强大市场潜力,也是当前各服务商争夺的热点。

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

智能穿戴设备:
智慧城市:
要回答物联网云平台是不是还有机会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方面的状况:

一是定位。从技术角度来说,你是做物联网云平台的那一层,IaaS、PaaS、SaaS,单做某层或是混合?而技术的定位取决于:(1)你觉得那一块是你发掘出的空白或者你觉得有前景?(2)为你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价值(3)你想做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三个问题依次定推,最后才决定了你了的技术定位和技术架构。找准定位,这是你开始一切的起点。

二是资源。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包括资金、技术、人脉、产业链合作,这是你保障自己可以开始有效行动的基础。

三是团队。团队是真正去实施理想的载体,可以是几个人的创业“作坊”,也可以是有一定规模的公司,也可以是松散的联盟组织。

其实,物联网的市场何其大,需要的云服务何其多,宏观市场和细分市场规模都足够你有所作为。做不做,做不做得好在于自己。至于,做不做设备终端,就看你是怎么玩了。

机会很大

物联网平台承上启下,是物联网产业链枢纽。按照逻辑关系和功能物联网平台从下到上提供终端管理、连接管理、应用支持、业务分析等主要功能。

通信技术发展促进连接数迅速猛增,物联网迎来告诉发展引爆点

连接数告诉增长是物联网行业发展基础

物联网发展路径为连接--感知--智能,目前处于物联网发展第一阶段即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阶段。到2018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超过手机连接数。

物联网发展第一阶段:物联网连接大规模建立阶段,越来越多的设备在放入通信模块后通过移动网络(LPWA\GSM\3G\LTE\5G等)、WiFi、蓝牙、RFID、ZigBee等连接技术连接入网,在这一阶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连接建设及管理、终端智能化是核心。爱立信预测到2021年,全球的移动连接数将达到275亿,其中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157亿、手机连接数为86亿。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能安防、智能电力、智能交通、车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慧医疗等领域连接数将呈指数级增长。该阶段中最大投资机会主要在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通讯芯片和模组、各类传感器、连接管理平台、测量表具等。

物联网发展第二阶段:大量连接入网的设备状态被感知,产生海量数据,形成了物联网大数据。这一阶段传感器、计量器等器件进一步智能化,多样化的数据被感知和采集,汇集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分类处理和分析,此时物联网也成为云计算平台规模最大的业务之一。根据IDC的预测, 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超过40ZB(相当于4万亿GB),这一数据量将是2012年的22倍,年复合增长率48%。这一阶段,云计算将伴随物联网快速发展。该阶段主要投资机会在AEP平台、云存储、云计算、数据分析等。

物联网发展第三阶段:初始人工智能已经实现,对物联网产生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物联网行业应用及服务将体现出核心价值。Gartner 预测2020 年物联网应用与服务产值将达到2620 亿美元,市场规模超过物联网基础设施领域的4 倍。该阶段物联网数据发挥出最大价值,企业对传感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析结果构建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变现,同时运营商坐拥大量用户数据信息,通过数据的变现将大幅改善运营商的收入。该阶段投资者机会主要在于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厂商等

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专门为物联网定制的云平台,物联网与普通的互联网是不同的:物联网终端设备比普通互联网手机端,电脑端多出几个数量级;普通互联网对>

亿邦动力讯如何把实体零售做到万物互联?有人说,关键在于人人在线和物物在线。人人在线,讲的是顾客在线、员工在线、合作伙伴在线;物物在线讲的是门店的所有设备在线、管理在线、事事在线、运营端所有工作任务在线。在万物在线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要实现这俩“在线”,离不开物联网的普及。伴随着新零售终端的兴起,相关供应链服务的完善,意味着无人店、智能新终端正演变成未来实体商业最具前景、最有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

新零售、无人零售,这些概念,其本质都是:实现智能化从而导致数字化,其最核心的技术依赖于物联网技术。

作为京东方集团旗下专注于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 科技 公司,京东方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方数科”)正在让每一件线下实体商品“实时在线”,旨在成为国内新零售、智慧物流领域的领导者。

目前京东方数科已为全球超过250家知名零售商提供零售物联网解决方案,国内先后服务了阿里、京东、阿迪、安踏、屈臣氏、华润、沃尔玛、苏宁等50余家国内知名品牌,提供零售物联网的软硬融合解决方案;国际上与亚马逊、沃尔玛、家乐福、Monoprix、Casino、Ikea、Euronics等知名零售商合作,大幅提升了零售商的运营效率。

受访公司: 京东方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

受访者及Title: 白峰,京东方 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京东方数字 科技 有限公司CEO;

所属行业: 物联网行业;

亿邦产业: 您认为本行业数字化处于什么水平,发展趋势如何,能否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做判断?

白峰: 目前中国实体零售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寒冬期,受社区团购、线上电商等多重打压,客流量持续下滑,绝大部分商超出现大幅亏损。同时,当下实体零售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整体还是很低的,有些甚至只是一种表层的数字化,认为开发一款线上电商APP或者打通到家业务就是实现了数字化,这种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痛定思痛,进行深层次的数字化变革,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效率,回归到零售本质目前看是解决实体零售问题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和思维方式,真正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使场与商品匹配,使商品与消费者匹配,彻底回归零售本质。

亿邦产业: 您的企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具体有哪些产品和服务?

白峰: 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重点在客户行为的数字化和产品信息的数字化两个领域。客户行为的数字化,主要以保证良好用户体验为前提,将客户在线下选买全过程进行数字化捕捉与录入;产品信息的数字化,主要在于产品信息的录入、展示与动态管理,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核心数据的采集需要以电子价签及智能显示系统为核心硬件构建的软硬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来实现,零售业智能化升级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我们已为全球超过250家知名零售商提供零售物联网解决方案,先后服务了阿里、京东、阿迪、安踏、屈臣氏、华润、沃尔玛、苏宁、家乐福等知名品牌,并为超过30000余家门店提供了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智能变价系统、货架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辅助拣货系统等解决方案,大幅提升了零售商的运营效率。

亿邦产业: 你们对工厂或者其他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数字化改造/赋能切入点是什么?越具体越好,为什么要做这些改造,合作伙伴为什么愿意接受你们的数字化改造?能否结合一个或者几个案例谈谈。

白峰: 京东方数科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依托电子价签,智能商业显示终端等打造业务服务运营平台,为线下零售企业提供“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场景应用”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线下零售企业的运营效率。具体包括如下几种解决方案:

智能变价系统:这套系统依托电子价签和Jeegy信发系统可以实现数万个价签的自动变价。目前越来越多的线下零售业利用价格进行促销,特别是生鲜类产品,一天内需要进行几次价格的调整。然而,传统的纸质价签更换不仅时效差,而且又会造成大量的纸张浪费,甚至还会有展示价格和系统价格不符的“价签门”风险。使用京东方数科的智能变价系统后完全解决了以上问题,目前这套系统还可以利用大数据,譬如根据客流、天气、时段等实现最优定价并通过价签进行展示,大大提升门店定价效率。

辅助拣货系统:目前越来越多的门店对接了到家业务,如何快速、准确的进行店内拣货是门店面临的一个很头疼的问题。之前的方案是店员按照订单要求走到货架后进行寻找并反复对比以免拿错货物,时效性很差。我们做过测试,一般来说一个订单的拣货速度在30分钟左右。京东方的这套辅助拣货系统,利用信息发布系统和电子价签上的智能LED显示系统,当店员收到客户订单后,相应产品所在货架上的价签就会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闪烁,店员只需看哪里闪灯就在哪里进行拣货就行,既避免了取错货物又提升了拣货效率,拣货速度从之前的30分钟缩减到15分钟左右。

货架管理系统:这套系统以电子价签,智能摄像头,商显大屏等为核心硬件,同时利用京东方自研的图像识别系统,可以实现货架管理缺货的预提醒。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京东方具有核心专利的Captana系统,将价签上的LED进行闪烁编码,输出一串二进制代码进行商品标识,类似于给每个SKU标识一个身份z。这样通过识别这套身份z可以实现产品的快速识别,再结合摄像头和图像识别系统可以提前进行缺货或少货提醒,减少门店的货架空置率。这套系统也获得了CCFA年度供应链大奖。

亿邦产业: 您如何理解数据、算法及AI在本行业产业数字化中的应用?在贵企业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和效益?

白峰: 数据是数字化的基础,算法和AI是数字化的手段。从上面举例的这些系统解决方案来看全部都会运用到这些核心技术,同时收益也是非常显著的。

亿邦产业: 能否描述一下贵公司用数字化系统连接的产业生态,都有哪些角色,如何驱动生态伙伴之间的合作?

白峰: 京东方数科智慧零售数字化系统IaaS层基于AIoT智能硬件以及云计算和加密系统;PaaS层聚焦在客户精准画像、多维可视化看板以及全流程监控运维等;SaaS层则聚焦场景应用,提供包括智能变价系统、辅助拣货系统、会员营销系统、货架/库存管理系统等。

亿邦产业: 能否用一两句话描述贵公司的定位,描述贵公司的产业数字化价值,描述企业资本市场想像空间?

白峰: 京东方数科是京东方集团旗下提供零售物联网解决方案的 科技 公司,致力于 科技 赋能零售。其核心业务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依托电子价签,智能商业显示终端等打造业务服务运营平台,为线下零售企业提供“硬件产品+软件平台+场景应用”的整体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线下零售企业提升运营效率。

亿邦产业: 在其中承担什么角色?

白峰: 数字化是帮助线下零售企业摆脱当前困境,涅槃重生的重要手段。我相信线下实体店一定会长期存在,但确实到需要做大手术,大变革的时候了。数字化就是变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前面也说到了,低层次的数字化救不了零售企业,现在需要的以客户体验和运营效率为核心的深度数字化变革,回归到零售业本质的数字化变革。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原有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简化、优化、一体化,把智能选址、订货系统、库存管理、商品管理、会员管理、员工管理整个运营体系通过数字化打通形成一个整体,我相信线下实体零售的生命力很快会回来。京东方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智慧零售实体店解决方案提供商,依托自研的物联网核心器件,结合AI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为线下实体店提供基于场景的软硬融合系统,包括智能变价系统、辅助拣货系统、会员营销系统、货架/库存管理系统等。目前已为全球250多家品牌,超过3万家门店提供了服务,包括沃尔玛、亚马逊、京东、阿迪达斯、屈臣氏、安踏、华润、小米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

文/杨剑勇

以NB-IoT和LoRa为核心的低功耗广域网无线连接规模日益扩大,且5G也开启冲刺阶段,大连接将掀起新一轮信息 科技 变革,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伴随通信技术发展即将到来,只是,万物互联最终透过云端实现跨行业和跨设备互联互通,各种设备所收集到的数据经过“云”上处理,并利用这些数据将会催生众多新商业模式。

万物互联在于通信技术发展,而万物智能在于数据处理,使得各种设备具有感知能力,云端作为数据集散中心,并利用AI技术,使得万物智能得以实现。

物联网核心在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数以万亿计的传感器被嵌入到各个角落,所收集数据经AI技术进行智能分析,正是这个小小传感器,则驱动着 社会 数字化变革,企业有能力获取无限数据,并从中洞察实现快速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基于海量数据,地区甚至可以洞悉未来商业经济。

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联网后,所产生数据并将厘清,挖掘其价值,从而激发物联网潜力。而云服务商则打通了云、端、边,并通过AI能力助力物联网应用落地,至此,各巨头积极布局,不仅有亚马逊、微软和谷歌等国际巨头,包括BAT今年纷纷调整战略,提升云服务战略,向物联网延伸,以此抢夺这条全新赛道。

在此之前,物联网并没有得到大规模部署,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支持,受制于传感器的部署,跨品牌、跨平台和跨设备之间互通限制,以及物联网设备碎片化等诸多因素,但一线 科技 巨头进入,并伴随传感器部署规模日益扩大,以及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经过云端把人、机器和数据连接起来,且能为物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提供强大的计算处理的平台,是物联网发展关键所在。

至此,巨头的云服务面向各行业物联网云平台应运而生,继而激活数据价值,以丰富的应用来抢夺主导权,对于他们来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是争夺市场核心,在其平台比拼的是应用能力,覆盖工业、交通、教育和金融等丰富的应用,这将是争夺物联网这一张船票的核心。

物联网不断推进和部署规模日益扩大,数以百亿设备接入网络,其经济价值超10万亿美元,各种设备利用传感器收集数据,一部分在边缘侧处理,并结合云端大脑,使得设备具有感知能力,仅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就能激发高达7000亿市场规模。制造业在部署各种传感器后,与云平台结合,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分析,赋予工业企业依据数据具有洞察力,把制造业推向数字制造转型。

(一)微软

GE在微软Azure云平台上标准化其Predix解决方案,将Predix产品组合与Azure的本地云功能,包括Azure物联网和Azure数据与分析,进行深度整合。在农业应用方向,布勒集团作为一家食品加工系统企业,将人工智能、智能云以及物联网技术相结合,提高玉米产量,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谷物地毒害污染。

微软以云、边缘智能和人工智能构件生态,并已经广泛应用智能硬件和工业制造等各行各业,Azure IoT等服务帮助制造商实施工业40,包括ABB和西门子等工业巨擘都在利用微软Azure开发自己的物联网平台。

(二)腾讯

腾讯云和三一重工打造的工业数据根云平台,三一重工连接了全区超过30万台重型机械设备,能够实时采集近1万个运行参数,共积累1000多亿条工程机械工业大数据,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工程设备2小时到场,24小时内完工的服务承诺,大大提升了运营的效率,堪称工业智慧生态中的典范。

腾讯云在华星光电应用场景中,通过物联网平台采集数据,利用腾讯优图AI图像检测技术,系统可以724小时不间断进行质检工作,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远远超过人的水平,整个生产周期缩短了近40%。

产业互联网最初的营收机会还是来自云业务,腾讯的云服务增长非常快,市场份额一直不断提高,并强调,云业务的本质决定了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数据中心和服务器方面的支出,这样才有来自云服务的经常性收入。这是腾讯总裁刘炽平在此前第三季度季报后高管电话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特别今年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后,腾讯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通过整合自身技术和生态资源,腾讯云正构筑全链路的开发者服务体系,帮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小程序、云原生领域开发者快速成长,并促进各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助推产业互联网升级。

(三)百度

百度以ABC+IoT+智能边缘促进物联网在各垂直领域展开大规模应用,百度云质检云解决方案帮助宝钢建立从连接采集、存储计算到理解决策的感知认知平台,并展示了钢包内衬熔损识别的应用。还有宝钢技术和百度共同打造“智能钢包”应用,通过为钢包部署传感器,实时监控钢包状态,并结合ABC能力打造智能调度的钢包管理系统,降低50%钢包烘烤能耗,平均降低出钢温度10℃,可以节约能源成本70亿元,大约可以节约150亿元。

百度在物联网应用中能大放异彩,得益于2010年开始积极 探索 发展AI技术,应用开始在多个领域开花结果,并以百度云为平台把AI能力分享给 社会 ,从农业到工业,从家庭到 汽车 ,以及翻译、图像识别和信息流等产品和服务,百度AI商业落地走在行业前列。在百度看来,人工智能将推动全 社会 新一轮产业变革,“云”巅之上的企业正向着智能化、AI化升级。

(四)阿里

阿里云在制造业也有不少案例,通过云+AI+IoT能力先后为协鑫集成、天合光能和徐工集团等大型制造企业提供服务。基于阿里云可以轻松安全地将设备连接至云,从边缘设备到云端,从各种设备上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帮助制造业提高运营效率,如协鑫光伏切片生产车间,生产良品率已经提升1个百分点,每年可节省上亿元的生产成本。

全球工业40和智能制造如火如荼进行中,这制造业升级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始评估并加大部署物联网,不仅西门子和通用电气等工业巨擘,包括 科技 企业也积极涌入,出击这个新风口,纷纷推出打通数据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透过云端连接设备、服务和数据,并经AI技术处理,可以实时监测工厂运转状态,自主检测生产线上机械异常,以数字化来提升工厂生产率和产品合格率,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转型。

作者系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网易最佳签约作者,致力于深度解读IoT和AI等前沿 科技 ,基于对未来物联网洞察和对趋势判断,其观点被众多权威媒体和知名企业引用。

是网络不稳定导致。解决办法如下:
1、确认设备支持该网络的物联网卡、信号状态是否正常、设备是否支持物联网卡、设备型号是否支持物联网卡。
2、查询物联网卡是否有流量、是否已经显未断网状态,未断网状态的话卡是正常的如不能正常使用检查设备设置或设备是否支持该物联网卡的网。
3、物联网卡不管是放在主卡还是副卡使用,都要检查它的移动数据流量4G网络、数据漫游开关是否打开。物联卡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自动售卖机、移动支付、智慧垃圾分类等需要无线联网的智能终端设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3378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6
下一篇 2023-07-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