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更新在线时间

nbiot更新在线时间,第1张

你问的是nbiot更新在线时间是多久的问题吧?10分钟左右。
经查询NBIOT官网显示,NBIOT是在线进行固件升级,升级更新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NB-IoT即窄带物联网,已经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

NB-IOT

NB-IOT使用的是DSSS调制,并非LTE无线电。由蜂窝网络构建而成的NB-IOT网络,带宽消耗大约只有180kHz,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LTE网络等一系列网络,既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升级,License频段的使用支持带内、保护带以及独立载波等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

现在很多现场的基础设施都有将传感器数据做一个集合的网关,然后再通过网关与云端通信,将现场的数据远程传输给云端,对数据进行解析、存储和分析。

4G模组

基于4G通信技术的一个通信模组,具有高数据速率、宽带传输、无线即时通讯、兼容性高的特点,其核心变化是信息传输速率上面的变化。具备无线远程数传功能,且信息传输种类更加丰富,包括、音频、视频等,使得其在物联网应用市场被大家广泛应用。

NB-IoT:读法 en bi: 'aiəut
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NB-IoT构建于蜂窝网络,只消耗大约180KHz的带宽,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以降低部署成本、实现平滑升级。[1] NB-IoT是IoT领域一个新兴的技术,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也被叫作低功耗广域网(LPWA)。NB-IoT支持待机时间长、对网络连接要求较高设备的高效连接。据说NB-IoT设备电池寿命可以提高至至少10年,同时还能提供非常全面的室内蜂窝数据连接覆盖。

NB-IoT,即窄带物联网,是一种通信标准,旨在让物联网设备能够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工作。一般来说,它指的是使用 GSM 频谱交换数据的各种设备或传感器之间的互连。NB-IoT 是一种 LPWAN(低功率广域网)技术,不需要 "网关"。设备或传感器可以直接与运营商网络通信。在详细了解 NB-IoT 的方式和内容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物联网和 LPWAN。
物联网(IoT):可以定义为网络中的设备。它们有可能连接了互联网,也可能不连接互联网,但它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分析、计算和传输数据,而不需要任何人类的主动参与或计算机之间的互动。

物联网 (IoT) 不只是新技术, 还是与旧技术的集成,其关键在于通信。 可用的通信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各种不同的协议在将海量“事物”连接到互联网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物联网补充协议: 用于短距离设备连接的本地协议 Modbus 以及支持物联网进行全局通信的可扩展互联网协议“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MQTT)”。
Modbus 是一个串行通信协议,首次出现于 1979 年,是连接行业设备实际使用的标准协议。 MQTT 早在 20 年前便已出现,但是将这两个协议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够为深度嵌入式设备提供物联网的规模和连接性。 图 1 展示了这些协议之间的一般关系,同时介绍了连接的支持解决方案:物联网网关。
图 1 物联网 (IoT) 网关作为物联网通信的支持解决方案 我们来看一下 Modbus 和 MQTT,以了解其区别以及如何在物联网中互相补充。
Modbus
自 1979 年首次出现至今,Modbus 已经演变为一套全面的支持多种物理链接的协议集(如 RS-485)。 Modbus 的核心是一个串行通信协议,采用主从模式。 主机向从机发送请求,从机予以回复。 在标准 Modbus 网络中,有一台主机以及最多 247 台从机(但是,如果采用 2 字节寻址,则可显著提高这一界限)。
借助 RS-485,主从机之间的通信发生在指示功能码的帧中。 该功能码可识别要 *** 作的功能,如读取独立输入;读取先进先出队列;或执行诊断函数。 然后,从机根据收到的功能码进行响应,该响应较为简单,由一组字节指示。 因此,从机可以是智能设备,也可以是只有一个传感器的简单设备。
从该描述中,您可以看到 Modbus 协议非常简单,但是其作为协议的开放性使其成为整个行业或 SCADA 系统的实际通信协议。
消息队列遥测传输

不会。
在一个物联网场景中,设备连接是底层基础。两个连接一个就可以了。
由于物联网设备的多样性,涉及到各个工业领域中的标准或规范,这就需要综合的软硬件技术将它们连接起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429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8
下一篇 2023-07-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