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是什么?,第1张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Internet of Lamp (IOL), “灯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所有灯具进行联网,简单讲就是单灯联网。艾贝斯灯联网是物联网在照明行业的一个具体应用,是物联网的一个子集,它是物联网技术和市场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艾贝斯灯联网 (Internet of Lamp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智能灯具),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灯联网平台的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经过处理后,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远程控制、远程单灯调光节能、故障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远程调度、监视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管辖区域内的照明系统实现“单灯”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来自艾贝斯。

物联网(英语:Internetof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指嵌入式物理设备,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具有计算机化系统,如软件、传感器等,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在这项技术中,每一个设备都能自动工作,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响应,与其他或多个设备交换数据,不需要人为参与。整个系统由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而构建。物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人们节省金钱和时间。

物联网包括智能手机、耳机、汽车、灯泡、冰箱、咖啡机、安全系统、警报系统还有许多其他家庭和移动设备。

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 *** 控系统,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

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扩展资料:

一、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电力、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商业智能、智能工业、平安城市

二、应用案例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器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肩负着服务和支撑工业转型升级、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总体上说,当前标准化工作面临的形势是:标准受重视和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对标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标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对标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寄予的希望越来越大。在“十二五”规划中不仅一脉相承地肯定了标准对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将标准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
在产业发展方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标准与产业政策、产业规划、市场监管等相结合,发挥标准的技术标杆和标尺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通过标准将相关技术融合起来,加速我国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应用推广进程,推动新产业、新业态的形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需要通过完善标准体系,建立绿色门槛,实现绿色发展目标;两化深度融合需要标准发挥在各应用系统、功能之间“无缝”衔接、顺利融合的关键作用。这迫切需要我们从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标准化的地位和作用、内涵和外延。通过解放思想、创新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密切标准与产业政策、规划等的结合,强化标准的贯彻实施,实质性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为此,从去年起工业和信息化部标准化工作开始“转段”,从“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进入了“重点突破、整体提升”阶段。同时启动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标准化工作的意见》的编制工作,其目的在于推动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有效指导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标准化专业机构等开展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今后一段时期,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标准化研究工作。
做好标准研究既是指导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制定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科学管理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在标准研究上下功夫,通过细分各行业的技术领域,深入开展标准战略、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对标和转化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部署相关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实施分类指导。同时,在把握好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标准需求的基础上,做好标准的顶层设计,构建相应的标准体系表,明确标准制定的轻重缓急,确定标准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标准制定工作成套成体系开展,高效地发挥标准整体作用,实现产业链各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
第二,加快重要标准的制定。
重要标准是指产业发展急需、具有自主创新技术、与重大规划政策相配套的标准,是提升标准化整体水平的关键标准。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标准体系,加强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器件等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二是加大具有创新成果的标准制定力度,实现标准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的良性互动,与科技重大专项、产业技术研发工作的衔接,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上升为技术标准,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三,大力推进国际标准化工作。
一是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组织协调。支持有关单位、企业、产学研组织联合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形成国际标准化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国际竞争的整体实力和效率,增强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力;二是大力开展国际标准对标工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认真把握国际标准与我国产业发展和国家政策的适应性问题。积极采用和转化有利于提升国内产业水平、促进对外贸易、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国际先进标准。三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推进自主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力;四是加强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家技术标准的跟踪、对比和预警,及早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维护我国产业利益和安全。
第四,强化重大标准的贯彻实施。
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各方就加强重大标准宣贯采取多项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标准实施贯彻意识,加强了标准实施监督。但在我国标准化工作“重制定轻实施”的现象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强化标准贯彻实施,一是将对标贯标工作与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相结合,组织行业协会、标准化机构结合重点项目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开展标准宣贯,推动企业贯彻执行标准。二是通过有效激励和监督惩罚等手段强化企业贯标意识,加强对重大标准贯彻实施的跟踪评估工作。
第五,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与大部制相适应的工业和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机制,在部门联合、司局联手、部省联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制修订计划等机制建设方面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与地方主管部门的联动,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本地区的单位承担行业标准制定任务,与地方共同推进重大技术标准制定与实施。畅通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地方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标准化工作沟通交流渠道,实现标准化工作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衔接,形成部省联合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二是积极发挥各方作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各方联手开展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技术归口单位等标准化机构和技术组织的作用。三是完善标准制修订机制,探索建立跨领域标准制定协作模式、强化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处置、试验验证、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等环节的统筹协调,引导和规范企业联盟技术规范的制定。
第六,深化综合标准化试点工作。
综合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以实现标准化对象系统整体最优为目的,以成领域、成体系制定和实施标准为手段的一种先进的标准化工作方式。它不再单纯地将制定多少标准作为工作目标,而是将解决重大问题、发挥标准整体作用作为目标,有利于充分发挥标准的整体作用,进一步加强标准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的贴合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在物联网、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等领域试行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目前,半导体照明、电动汽车的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已初步建设完成,并将于近期安排一批综合标准化制修订计划。
第七,组织实施标准化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实施“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程”。通过加强各行业、领域标准体系研究,编制重大标准计划,加快制定急需标准、修订落后标准,加快转化适合国情的国际标准并将我国具有创新成果的技术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推进标准示范应用,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标准体系,完善适应产业发展的工业和通信业技术标准体系,提升工业和通信业标准整体水平。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孕育兴起,技术创新更加活跃,传统的商业模式、产业体系和组织模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我们需抓住这一时机,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
一是深刻领会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技术融合、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凝聚产学研用及产业链各方力量,建立多方参与、分工负责、实时沟通的标准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制定我国信息技术产业标准,同步参与国际竞争。二是瞄准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发展,扎实做好信息技术标准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开展工业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企业和社会信息化,以及物联网、云计算、新型显示器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三是注重标准制定与科技创新协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创新驱动的特征,遵循着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基本路径。要在科技研发阶段就启动标准化工作,做到早部署、早谋划、早研制,实现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的联合推进。

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1首先从定义上来理解: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Internetof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其次再看一下物联网又那些具体应用: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路灯照明管控、景观照明管控、楼宇照明管控、广场照明管控、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3最后看一下实际案例: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
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上海世博会也与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SZ10系列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控制、近距离组网,并且能够实现策略管理,配合APP使用更方便。
3)首家手机物联网落户广州
将移动终端与电子商务相结合的模式,让消费者可以与商家进行便捷的互动交流,随时随地体验品牌品质,传播分享信息,实现互联网向物联网的从容过度,缔造出一种全新的零接触、高透明、无风险的市场模式。手机物联网购物其实就是闪购。广州闪购通过手机扫描条形码、二维码等方式,可以进行购物、比价、鉴别产品等功能。
这种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是“手机物联网”的其中一项重要功能。预计2013年手机物联网占物联网的比例将过半,至2015年手机物联网市场规模达6847亿元,手机物联网应用正伴随着电子商务大规模兴起。
4)与门禁系统的结合
一个完整的门禁系统由读卡器、控制器、电锁、出门开关、门磁、电源、处理中心这八个模块组成,无线物联网门禁将门点的设备简化到了极致:一把电池供电的锁具。除了门上面要开孔装锁外,门的四周不需要设备任何辅佐设备。整个系统简洁明了,大幅缩短施工工期,也能降低后期维护的本钱。无线物联网门禁系统的安全与可靠首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无线数据通讯的安全性包管和传输数据的安稳性。
5)与云计算的结合
物联网的智能处理依靠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如云计算、模式识别等技术,云计算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物联网和智慧地球的实现:首先,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其次,云计算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6)与TD结合
物联网发展是确保TD成功的重大契机。TD-SCDMA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无线通信网络,TD的发展需要数据业务的拉动,物联网应用是需求最迫切的增强型数据业务,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能够充分发挥TD网络优势,有助于促进TD产业链的成熟。
完善现有网络,发挥TD优势,积极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与TD网络融合,构建适于物联网应用的GPRS/TD/WSN(无线传感器网络)融合网络,大力发展适于TD网络承载的物联网业务,提升TD的核心竞争力,给物联网的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撑,是中国移动的发展思路。
7)与移动互联结合
物联网的应用在与移动互联相结合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智能家居使得物联网的应用更加生活化,具有网络远程控制、摇控器控制、触摸开关控制、自动报警和自动定时等功能,普通电工即可安装,变更扩展和维护非常容易,开关面板颜色多样,图案个性,给每一个家庭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8)与指挥中心的结合
物联网在指挥中心已得到很好的应用,网连网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窗帘、灯光、摄像头、DVD、电视机、电视机顶盒、电视电话会议;也可以调度马路上的摄像头图像到指挥中心,同时也可以控制摄像头的转动。网连网智能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3G网络进行控制,可以多个指挥中心分级控制,也可以连网控制。还可以显示机房温度湿度,可以远程控制需要控制的各种设备开关电源。
9)物联网助力食品溯源,肉类源头追溯系统
从2003年开始,中国已开始将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运用于现代化的动物养殖加工企业,开发出了RFID实时生产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实时、准确的采集主要生产工序与卫生检验、检疫等关键环节的有关数据,较好的满足质量监管要求,对于过去市场上常出现的肉质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此外,政府监管部门可以通过该系统有效的监控产品质量安全,及时追踪、追溯问题产品的源头及流向,规范肉食品企业的生产 *** 作过程,从而有效的提高肉食品的质量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599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 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