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亏损多年的京东物流,能否在牛年实现“牛转乾坤”?

连续亏损多年的京东物流,能否在牛年实现“牛转乾坤”?,第1张

牛年牛事多。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然有资本对赌的背景,但在牛年开年之际就公布招股书,对京东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兆头。

京东物流是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另外两家分别是2020年9月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的京东 健康 。

京东物流自2017年独立运营以来,首次融资记录是在2018年2月,25亿美元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等多家机构。这笔融资背后的上市对赌协议,要求京东物流必须在三年内完成上市,最后期限是2021年3月。

如今,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所然,但也是京东物流的自身成绩所致。一路走来,虽然一直顶着亏损的帽子,不如顺丰那样体积庞大,但京东物流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好体验这一初心,不断推进其物流布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其发展之势已不可小觑,主要有一快、一增、一降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京东在物流行业布局早的原因,更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在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这样的重资产行业,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望而却步,因为物流的仓储、车辆、人员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资金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会拖垮电商的主业。京东物流连续亏损十几年,引发外界纷纷质疑,但京东不为所动,咬牙坚持,不断优化运营,不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助力下,其物流规模体系不断加强。

京东物流已经建立了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分别是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管理的面积),已在全国18个城市运营2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库(含一个上海无人仓),覆盖几乎中国所有地区、城镇及人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是在这样的物流规模基础上,京东有了深化服务的能力底气。在此次招股说明书中,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以此与同行形成定位上的差异化竞争,在具体业务上施行“仓配一体化服务”,努力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 科技 服务等业务上,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从实际表现来看,京东物流正在努力朝其所定位的方向前进。从2020年第三季度单季对比来看,市值5000亿之上的顺丰速运业务收入规模是京东物流三倍之多,但在增速上,市值在500亿以下的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营收增速73%,远超顺丰的3404%。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京东物流收入增速,也得益于其物流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2020年11月举办的京东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会上,京东首次对外阐释了“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这一全新理念,将以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 社会 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旨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自身数字化能力,降低 社会 成本,提升 社会 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

此前,京东物流大力倡导和践行的“5G智能物流园区”理念,随着5G创新技术在北京亚洲一号率先建成,其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推动所有人、机、车、设备的一体互联,包括自动驾驶、自动分拣、自动巡检、人机交互的整体调度及管理,不仅搭建了5G技术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在快递投送运行效率上也得到显著提升,客户的感觉就是京东物流“更快更好”,这样的体验让京东物流收获许多回头客,其自身的“私域流量”得以巩固并持续扩大,促进其收入增速。

尝到技术甜头的京东物流并未止步,2021年1月26日,京东物流RFID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在重庆渝北大件自动化仓全面应用,此后该项技术将在亚洲一号在内的上百个大件仓推广应用。这标志着京东物流在“以简驭繁”理念的引导下,在大件仓储自动化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能够使仓内盘点效率提升10倍以上,复核效率提升5倍以上,仓库运营的整体效能将增长300%,从以前的“人等快递”,到现在的“快递等人”,这种运行上的效率提升也必将进一步提高其收入的增速。

早在递交招股书之前的2019年,京东物流就正式提出“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面向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积极推动供应链对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2020年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内部信中重新定义了京东集团,即从“以零售为基础的 科技 服务公司”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可见技术服务在京东的战略地位。

在此基础上,2021年1月,京东发布了《技术重构 社会 供应链—未来 科技 趋势白皮书》,可以看作是其对未来物流的总体筹划和战略前瞻: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主系统、下一代计算是推动5D属性,即Deep Tech(深度技术)、Deep Connectivity(深度链接)、Deep Data(深度数据)、Deep Intelligence(深度智能)和Deep Purposes(深远目的)实现的关键技术,在这五项关键技术上,京东将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力从产业端全面辐射整个 社会 发展,通过连接数智化技术与产业,打通供应链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网络。

总的来看,从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不仅领先于同行,而且其技术投入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拥有超过4400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版权(含申请中),其中超过2500项涉及自动化和无人技术,广泛涉及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等物流全环节,包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编队运行、视觉分析、语音交互等在内,已经得到大量应用。2021年,京东物流依靠自主研发的无人仓算法应用,入围全球算法应用最高奖——弗兰兹·厄德曼奖。

在技术实践方面,京东物流用自有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及订单管理系统(OMS),支持客户的供应链数字化。京东物流有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以及首个5G物流园区,已实现快递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运营着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充分展示其“智慧物流”的京东特色。如其最新建设的郑州亚洲一号,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等技术,分拣效率实现了5倍提升,日均处理订单量高达百万级别。自2016年起,京东物流逐步完成了智能快递车在封闭园区、 社会 化道路、规模化组队运营的三步走路线,不断刷新着客户的物流新体验。在2020年疫情期间,京东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隐形优势迅速得到了放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调动物资,第一时间配送至前线。这是同行的短板,却是京东物流最大的护城河。

独木不成林。京东物流深明此理,除了不断加深自身的技术属性之外,京东物流还注重扶植帮手、提携“盟友”,在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的同时,京东物流与中国及全球各行业合作伙伴,搭建了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进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跨境及冷链服务上的能力互补,满足客户需求。

2018年1月,京东领投了马路创新公司的6000万元A轮融资,该公司是一家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机器人、AI、大数据、算法IoT等底层技术与核心模块的研发工作,陆续推出多款AMR/AMR产品及软件系统,有力促进了京东物流的供应链深化。同时,京东投资的达达在“短途配送众包平台+即时零售”方面也表现凸出。在这些“小弟”的帮衬下,京东物流冲击股市的信心更足。

此外,京东物流创新推出的云仓模式,将自身的管理系统、规划能力、运营标准、行业经验进行云端开放,让其他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充分享受京东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1400多个云仓,在国际物流服务方面,通过与国际及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京东物流已触达超过220个国家及地区。这种开放的技术胸怀,构建了富有京东特色的物流生态,不仅促进其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也加速其供应链触角的不断蔓延覆盖。

目前,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已在零售、 健康 、物流、金融、城市五大场景的技术赋能中取得初步应用效果。其中,在 健康 领域,数智化 社会 医疗 健康 供应链已将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疗、 健康 管理、智慧医疗等业务板块有效链接。

近年来,尽管一些物流企业相继加大技术投入,但京东物流因为布局更早、技术及资本投入更大,因此优势也更明显。京东物流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正在持续提升自身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快递车等,在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环节大大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还自主研发了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等,支持客户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大脑”,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决策,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客户体验。

京东在技术上的重视与投入程度,是京东物流亏损出现断崖式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产生的亏损净额为1170万元,而2018年、2019年全年产生的亏损净额分别为28亿元和22亿元。从二十多亿到一千万出头,这种断崖式下降,也让京东物流进一步认识到新技术的巨大作用。

尽管有分析认为,京东物流亏损降低是因为京东员工福利开支占比逐年降低,相关数据指出,2018年该项成本占比451%,2019年占比395%,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361%,此外还有大量外部订单涌入带来的“飞轮效应”,这些都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

但京东物流仍然坚持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技术驱动带来的强大运营效率和优异服务质量,为客户的供应链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比如加快存货周转、减少配送时间,同时通过提供销售预测及其他智能决策,帮助客户实现业务增长。在过去的10余年间,京东物流在助力京东集团服务4亿多消费者的同时,通过800多个仓库把自营的数百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4天,履约费用率降至65%,约90%的京东线上零售订单能够实现当日及、次日达,打造了全球物流 科技 创新的最佳案例。在京东物流看来,这种围绕客户的技术服务也是其亏损降低的原因之一。

据此次京东物流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在技术投资上,京东物流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其中,智能化是京东物流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无人仓库、无人机、无人车、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意图通过技术视角,进一步解决物流行业痛点,提升整体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曾对自建物流持怀疑态度的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如今,京东物流似乎更快实现了这句话,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加持下,不仅向外界证明自建物流是可行的,也让坚守物流十几年的京东人感到欣慰。未来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京东物流将给大众提供一个更为智能自动便捷的物流,以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构建起智能物流体系,必将更为深入全面地融入大众生活。

文:赵长春 / 数据猿

京东云仓是京东赋能给商家或者企业的一个模式,京东云仓跟京东仓是共享系统,产品在自己的云仓就可以自己打京东物流的标记,这样来获取更多的流量。
与传统物流相比,智慧化和时效性是云仓的最大特色。云仓主要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标准化、智能化作业,人工参与很少,可最大程度提高管理效能;24小时不间断运营和强大的配送体系,也极大提升了货品配送的时效性。
云仓库是指实体打造仓库在线互联网平台,联通全国各大仓库管理系统后台端口,实现仓库数据及时上传至云仓库平台,云仓库将所有仓库数据集合,通过数据分析来整合全国物资和信息的整合处理分析,到时全国的仓库所有货源将会得到很好的分流和整合,而今后所有的公司京东云仓是以整合共享为基础,系统和数据产品服务为核心,输出技术、标准和品牌,赋能商家,赋能合作伙伴,建设物流和商流相融合的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利用云仓独有的云物流系统平台(CLPS),整合物流资源提供商,软硬件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赋能商家;京东云仓就是针对优质供应商进行外包装箱签收,缩短供应商的等待时间,提升供应商送货体验。也将节省很多精力来管理全国货物的流通存放。

一、京东云仓的入驻条件
入驻公司需要达到公司注册资金为50万以上包括50万。
入驻公司注册时间为两年以上包括两年。
保证金需缴纳6万元人民币。
京东平台使用费6千元人民币一年。
商标必须是由国家商标总局颁发的注册证书(或商标受理证书,境外品牌也可以)。
二、入驻京东云仓的好处
借助京东物流速度很快的优势,给用户直接带来值得信赖的好感。
发货时效和速度有保证让用户更放心,并且全国次日达概率为80%
费用低,利润空间大。
专业物流技术,仓储更加省心。

观察者网讯(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6月15日,京东云发布十大技术应用趋势,这是京东集团首次统合云、零售、物流多方618技术团队联合解码京东618背后的技术内涵。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IEEE & IAPR Fellow梅涛博士介绍, 京东云618十大技术应用趋势为:C2M反向定制、智能客服、多模态内容生成、区块链防伪追溯、智能供应链决策、一体化供应链、虚拟数字人、隐私计算平台、混合数字基础设施和液冷数据中心。

京东云发布京东618十大技术应用趋势

这十大技术应用趋势中,数智化供应链是基础和底座。据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负责人刘晓恩介绍,京东实现312天周转的背后面是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海量的商品、复杂的仓配网络、线上线下多场景的零售模式、以及与大量上游供应商的供需匹配。

目前,京东智能供应链决策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达成“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12天”。一体化供应链也在这次京东618中发挥出强大势能,据京东方面数据,全国超200城已实现“分钟级配送”。

京东物流战略与创新业务部资深专家卫海星介绍,京东按照需求场景、商品特性、期望值等维度对供应链做细分,优化库间均衡,减少二次、三次调拨,让流通更加直接、高效。“同时,作为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32座亚洲一号再创新记录,新一代智能快递车在多个城市实现了规模化运营,成为消费者享受“分钟级收货”的强力保障。”

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物流最新一批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套件的智能快递车批量投用,加入到上海、常熟等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京东618服务及后续规模化运营中。

据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介绍,京东在2016年就正式发布国内首辆无人配送车,2017年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运营,2018年逐渐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跑起来,2020年实现城市级智能配送运营。

2020年上半年国内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2%,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仍是制约商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环节。

京东物流 科技 从园区、仓储、分拣,到运输、配送,供应链各个关键环节,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关键技术,使物流各个环节具备自感知、自学习和自决策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系统预测、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

目前,智能快递车运行功耗大幅降低至行业领先水平10%,大促期间每日可完成的配送订单量是原来的15倍以上。

对于本次批量投用的第四代智能快递车产品,孔旗表示:“这是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量产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这批智能快递车的生产严格参照车规级标准,经历了从设计、开发,到产线生产与验证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

智能快递车

在后端科研上,于去年11月底成立的京东 探索 研究院已经将研究方向锁定为“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这人工智能的三大领域。

京东 探索 研究院院长陶大程教授表示,目前多个国家都在布局超级深度学习,预计超级深度学习在未来5到10年将会逐步支撑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体系的实现 。超级深度学习可以赋能全产业链,包括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等多个与人类需求相关的产业。

据了解,十大技术应用趋势已经在京东618大规模落地,而作为京东618背后的技术基石,京东618购物节订单100%云上完成、京东物流、京东金融等均已全量上云。数据显示,京东618开门红当日凌晨,京东云访问峰值QPS较去年同期提升223%,访问带宽增长140%,实时数据分析累计达3万亿条。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 科技 京东云产品研发负责人曹鹏在介绍云上618技术全景时提到,基于高性能SDN控制、TB级专线接入、智能流量调度、高并发数据库访问等丰富资源,京东云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618高并发、大流量场景,并通过立体式统一安全运营中心及一体化DDoS防护体系。

2020年8月17日,京东发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京东第二季度营收为2014亿元,同比增长343%;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增长1255%。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影响下,线上零售业务大幅增长的同时,京东也在技术投入方面持续加大力度,这也成为了其逆境稳增的秘诀。首先,在研究和应用方面,京东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云平台,并且将其应用于京东的各个业务场景中。例如,京东物流的化升级,京东金融的风控系统建设等等。通过这些技术创新,京东不仅提升了客户体验,也实现了对供应链的优化和提高了效率。其次,在制造和数字化升级方面,京东在物流、供应链、制造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例如,通过大数据和技术,京东实现了对物流网络的优化和化,提高了配送速度和效率;同时在制造方面,京东也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产能。最后,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方面,京东也在加速技术投入。例如,京东云已经成为了京东数字科技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通过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基础设施和应用服务,为京东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京东也在大力推进物联网方面的技术研发和应用,通过硬件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数字化升级和管理。总之,通过对技术投入的不断加强,京东在行业逆境中稳步前行,实现了强劲的增长和业务转型。未来,京东还将继续推进数字化升级,积极响应新经济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尽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器人尚未在零售和物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相关企业巨头仍选择押注于这一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技术,以精简其供应链并增强其交付能力。而在这一方面,最能体现巨头们为之做出努力的便是其在该领域专利的申请。

本文将对不同企业申请的专利进行详解,并进一步探讨采用这些技术后,对应用场景带来的影响。

沃尔玛:专注于自主交付的基础设施与配送中心自动化

CB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到 2027 年单是美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就有望达到 1 万亿美元,目前估值是 6610 亿美元。瞄准这一市场,沃尔玛正在加速推进其交付及流程自动化。

据悉,自 2016 年以来,沃尔玛已经申请了超过 65 项与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相关的专利,其中 53 项涉及无人机系统,旨在提高无人机的可靠性并确保其安全性。
自主“交付链”

例如,2018 年 12 月,沃尔玛申请了一项专利,以开发无人机的“交付链”。在交付链中,每架无人机都可以与一个集中节点通信,来接收交付信息并识别该商品应传递给哪一个无人机。
空陆传输系统

同样是在 2018 年,该公司为无人机和地面自动导引车(AGV)之间的交接系统申请了专利。该专利可以将无人机运输的商品转移到自动引导车上,以增加包裹递送的方式。
紧急着陆系统

无人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安全问题。对此,2019 年 1 月,沃尔玛申请了紧急着陆系统的专利,该系统中的无人机将配备传感器以确定飞行期间潜在的可紧急着陆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在紧急着陆的过程中,系统还可以发送警报信号及其所在位置。
自主机器人系统,及时补充库存

除了关注最后一英里的交付问题,利用机器人技术实现配送中心的自动化也是沃尔玛的一大目标。2018 年 9 月,该公司获得了一项自主机器人系统专利,可以在某一处基础设施中检测少量的特定产品,如存在缺货问题,可从另一处设施获得该产品来补充库存。
亚马逊:专注于移动物品的机器人和多项无人机相关专利

作为沃尔玛在电商领域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亚马逊于 2012 年收购了机器人初创公司 Kiva Systems ,此后,也在一步步采取行动,通过部署计算机视觉、深度感应、物体识别以及其他 AI 软件等机器人技术来实现其供应链自动化。

CB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自 2014 年以来,亚马逊已经申请了 180 余个与机器人和无人机相关的专利,主要围绕自主移动机器人与无人机展开。
机器人可实现的物品 *** 作

该专利提供的是一项可用于让机器人实现物品 *** 作的技术。通过使用机器视觉的规则来分析一个或多个物品来完成目标识别。另外,如果确定机器人无法完成当前 *** 作,可以发送信号请求人类协助。

用于移动物品的移动机器人组

另外一项亚马逊申请的关于机器人的专利是移动机器人组,这是一项可提高仓库系统效率和灵活性的技术,专门用于移动“超大,超重或者形状独特的物品”。具体来说,是多个机器人配合完成一项工作。比如,第一任务的指令可以发送个给第一个机器人,然后基于该机器人的工作进度以及与第一任务的依存关系,将第二任务的指令发送给第二个机器人。当相应的机器人执行任务时,第一任务和第二任务可能导致移动机器人组对物品进行增量移动。
无人机运输系统专利

2019 年 5 月,亚马逊获得了一项无人机运输系统专利,可帮助将客户订购的物品运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换句话说,就是可以用于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配送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该无人机不通过自身的力量返回到物品搬运处,它的行程设定是一种单向路线,完成配送后会留在目的地,随后由检索单元(如卡车)来完成检索。
除上述的专利外,亚马逊还申请了诸多其他无人机方面的专利,包括无人机位置过滤器、机载无人机充电、交付无人机下降、按需指定交货地点、定位飞行器传感器、自动加载系统等等。总的来说,亚马逊在对其供应链进行的巨大投资可能会对其他电子商务市场的玩家构成竞争威胁。

京东:专利数量少,皆与机器人有关

比起沃尔玛和亚马逊,中国的电商市场领导者京东在专利方面从数量上说与它们相差甚远。从2014 年到 2019 年,在无人机和机器人方面的专利数量为 4 个,下面我们将对其中两个进行详细说明。
分类机器人

首先是分类机器人,由京东在 2018 年 3 月提交申请,2019 年 12 月获得批准。分类机器人,顾名思义,是一种用于物品分类的机器人技术,主要涉及在物流,特别是仓储领域的应用。对这个机器人来说,它至少有一层托盘,以及设在托盘轴向中心处的轴; 同时这个托盘设有第一槽,具有可打开的第一门;托盘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托盘壁;沿托盘轴至托盘壁设有分隔储仓的空间分离器;空间分离器与托盘的轴旋转连接,并可绕托盘轴旋转。值得一提的是,储物箱的尺寸和放置在储物箱中的物品的数量可调节,并且通过可打开的第一门输出物品,可提高储物箱中物品的输出效率。
控制移动机器人的方法和装置

这是一项主要针对移动机器人的技术,可通过移动机器人的感知信息,生成对行人的评估信息,比如附近行人的意图信息以及行人事件的类型等,之后根据感知信息和评估信息可生成行人行为信息,其中,行人行为信息包括预设的某个未来时间段内附近行人的预测位置信息序列和预测行为类型序列;然后根据感知信息生成用于控制的信息,对移动机器人进行控制。这项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或将改善移动机器人的 社会 接受度。
如我们上述所提到的沃尔玛、亚马逊以及京东的各项专利技术,除用于解决最后一英里的配送问题外,部分专利特别是机器人相关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提高效率,而效率一直是零售商迫切希望实现仓库自动化的推动力之一。所以,从京东到沃尔玛再到亚马逊,不少零售商都将目光转向了仓库自动化(Warehouese Automation)。

沃尔玛推出Alphabot系统,每小时拣货800多种

2020 年 1 月,沃尔玛推出了名为 Alphabot 的机器人系统,以提高配送效率,解决其线上业务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这一系统由沃尔玛与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初创公司 Alert Innovation 合作开发。

Alphabot 机器人系统目前在一个占地 2 万平方英尺的仓库内运作着,通过自动移动推车,从高密度的货物存储系统中检索并收集冷藏、冷冻等货物后,再将货物运送至商店内的工作站,由工作人员检查后打包并发送订单。
据悉,通过人工与该系统的配合,每小时可完成 800 多种货物的挑选,相比之下,Alert Innovation 的数据显示,人工每小时可以从商店的货架上挑选出的产品种类数量为 80,也就是说,机器的挑选效率是人工的 10 倍。

虽然 Alphabot 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混合系统,即需要人工和机器共同完成工作的系统,但其最终是以完全由机器完成 *** 作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对此,沃尔玛自动化与数字运营高级经理 Brian Rother 表示,“这对沃尔玛的供应链将产生变革性的影响。Alphabot 简化了订单流程,实现了更快捷、更高效的订单挑选。"

亚马逊用机器人完成订单装箱,每台机器人或淘汰24名员工

2019 年 5 月,有媒体报道称亚马逊正在研究用机器人扫描传送带上的货物,之后将其放到定制的盒子里。其实,亚马逊一直在尝试将更多的新技术应用于货运仓库中,但是这两项新的用来代替人工的机器人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每台机器至少可以淘汰 24 名员工,平均算下来,亚马逊 55 个物流中心或将减少 1300 多个工作岗位。

此前,包括扫描、分拣以及装箱等工作一直是无法实现自动化的环节,这是亚马逊该计划的首次曝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计划还没有付诸行动,因为在大规模部署之前还需要进行不断的验证。
据了解,这种新机器来自意大利 CMC Srl 公司,被称为 CartonWrap。有消息人士表示,该机器人的打包速度比人类快得多,每小时可完成 600 - 700 箱订单,是人工效率的 4 - 5 倍。不过,与沃尔玛的机器人一样,这些机器人也需要人工的帮助,如查看订单,存储纸板和胶水以及修复可能出现的卡纸情况。

除此以外,亚马逊还宣布利用另一款机器人 SmartPac 邮寄物品。借助这款机器人,亚马逊将可以使其大部分人工包装自动化。

虽然在订单装箱方面朝着自动化迈进了一步,但亚马逊仍认为这项技术尚未准备就绪,因为依然需要人工将货物放到传送带上。除此以外,机器人在工作时还需要有技术人员在场,以便及时处理出现的故障。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京东推出世界首个无人仓库,或成未来典范

比起亚马逊被曝光使用机器人装拣货物的时间,京东来的更早一些,甚至自动化的流程也更全面一些。2017 年 10 月,中国电商无一不在备战着一年一度最大的购物节——“双 11”购物节,而就在这时候京东提前向人们展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位于上海嘉定区的全球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从入库、存储,到包装、分拣,可实现全程自动化。
此次亮相的无人仓,是京东亚洲一号整体规划中的第三期项目,建筑面积 40000 平方米,物流中心主体由收货、存储、订单拣选、包装四个作业系统组成,存储系统由 8 组穿梭车立库系统组成,可同时存储商品 6 万箱。更重要的是,未来,京东无人仓正式运营后,其日处理订单的能力将超过 20 万单。

对此,京东表示,无人仓是京东在智能化仓储方面的一次大胆创新,其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覆盖率达到 100%,可以应对电商灵活多变的订单的业务形态。这与原有的亚洲一号能够长期持续的消化巨量的订单的风格形成了高效有序的互补。

2019 年,为了备战 618 年中购物节,京东将其中国范围内 23 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投入运营。未来5年,京东物流还将在中国其他 30 多个核心城市陆续建造亚洲一号,实现对各大省、市、区、县的全面辐射。

基于三大巨头申请的专利,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更多的押注在了无人机交付以及配送中心自动化领域。而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机器人技术可以让客户享受更优惠的价格,另一方面配送中心自动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其供应链中的长期成本。所以,对大型零售商来说,拥抱自动化将是跟上因技术而有所改变的市场的必然选择,只不过在追求自动化的过程中,仍有很多挑战需要跨过,比如前期成本,以及员工的归属安排等。

2018年,京东市值在离最高点蒸发400多亿后,股价最低时缩成了一个拼多多。在遭遇了一系列“黑天鹅”后,京东掉队了吗?还能重回高光时刻吗?京东的未来又在哪里?

2018年,我们观察到一系列切换赛道的故事。

在家电领域,彩电大王TCL剥离彩电业务,瞄准三星,对标京东方,显示器面板成为TCL核心业务。

阿里巴巴创立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发力芯片领域。

华为发力5G车联网平台,欲在自动驾驶这个产业链上分一杯羹。

雷军在小米年会上表示,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5年内投入超过100亿。小米要丢掉速胜论,打持久战!

这一年,马化腾提了三个著名问题——关于新零售的、关于产业互联网的、关于ofo死亡的,引发业界深度思考。

这一年,阿里、腾讯、百度、小米、京东都不约而同调整了组织构架。

就在周一,中国2018年重磅经济数据出炉:GDP突破90万亿大关,GDP增速66%。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几天前透露,2018年,中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

这一系列动向都在说明一件事,新的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来了。每一次迭代,都会淘汰很多既得利益者。而换道超车时,原来很成功的,不代表以后也会成功。股价缩水并不能代表什么。在换道期,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掉队,关键看未来战略规划是不是符合新的产业周期,看大势把握得准不准,能否顺势而为;考验的是企业从头学起,快速迭代的能力。

那么,在新一轮产业周期和消费周期下,京东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徐雷首秀:电商经济“慢时代”到来

这几天,京东商城、京东数科、京东物流分别召开了201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

在京东商城年会上,京东商城CEO徐雷说,过去一年,是京东 历史 上内外部环境变化最剧烈的一年。

2018年12月21日,刘强东亲自签发京东商城组织架构调整公告,多达10位高管将跳过他直接向京东商城轮值CEO徐雷汇报。各大业务整合重组,确定了前、中、后台的组织模式,这使得纵向垂直一体化的组织构建迭代到积木化的前中后台。原三大事业群总裁王笑松、闫小兵和胡胜利继续担当要职,同时一批业务能力突出的高管升任中、前台的负责人。

这家拥有强烈创始人基因的公司,在经历十几年高速增长后,进入大变局时期。徐雷说,互联网人口红利、网络零售红利消失,“增量”变得很难,在饱和的存量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

而年会透露的最重要信号是,京东商城要以客户为中心迎接四个变化,第一条就是从单纯追求数字,到追求有质量增长的变化。

“这四大变化,每一项都不亚于对于组织进行彻底重写,尤其是超过3万人的大型商业组织。这个过程会异常痛苦。”徐雷说。

更多的品类、更高的商品质量、更快的配送速度、更省钱,更……这是去年双11,徐雷在总结电商10年时,对未来电商平台走向的一个判断。

潮水退去,并不是说电商经济不行了,而是存量竞争时期才是真正高手过招的时候。经济高速增长时,企业最佳策略是扩张;经济放缓时,把东西做好才能走得更远;没有增量时,存量竞争会更加激烈;存量竞争激烈时,自然会倒逼品质提升。

徐雷这番话,是对电商经济“慢时代”的正确判断,采取的也是最正确姿势。

目前正是年货购置高峰期,不妨来个小测试,你可以在几家电商平台试试,看谁家的年货更全更优质,谁家的快递服务更快更棒?

京东与华为、阿里、腾迅PK的王牌是什么?

任正非说,应对未来的挑战,大家都在找路,但如果慢慢找来找去找不到,追兵也就到了。

这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决定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经济发展的变量是什么?

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

2018年,阿里和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都进行了巨大投入。2017年,阿里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地广东,要深度再造ET工业大脑。

阿里凭借ET工业大脑向工业互联网进军。现实是,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很多还在20,25时代,带有C端基因的互联网巨头进军工业互联网,推进速度绝对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么快速,而它的复杂性也远超想象,一不小心就可能沦为一个卖云的了,这就和初衷大相径庭了。

那京东未来发展的变量靠什么?

在1月19日召开的京东物流2019年展望大会上,京东物流CEO王振辉说,物流行业迎来最好的发展时代。

这话不是指京东物流开放业务在2018年收入远超目标,同比增长超100%的漂亮成绩单,而是指物流业到了一个 历史 最好机遇期。

2018年11月,召开的一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鼓励 社会 资本参与到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中,确保全 社会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明显下降。

2017年,中国 社会 物流总费用达121万亿,占GDP比例146%,尽管这一数值已经五连降,但依然是发达国家2倍。如果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带来万亿级新增效益。

这一方面通过现代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变革,推动制造业降本增效,产业升级。在人口红利消失后,传统行业终于走到必须依赖效率红利,依靠每个经营环节更精细化、数字化来提高人均产出的时候了。

另一方面,这个号召 社会 力量广泛参与的中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将和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云计算一样,成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

一场新的“铁公基”建设势必会掀起,但这和之前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截然不同,在市场主导下, 社会 物流这个碎片化行业要高度集中化,要有带头大哥出来整合资源,以高度集中化,规模化推动 社会 物流成本降低。

这个时候,京东物流进军 社会 物流,做大做强自己,是最好时机。传统电商物流只有4000亿,而整个 社会 物流高达12万亿规模,这也是京东“B计划”的最佳的战场。

去年10月举行的全球智能物流峰会上,王振辉就说,未来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未来5-10年,京东物流将构建全球智能供应链基础网络(GSSC),目前已经建立起京东供应链、京东快递、京东冷链、京东快运、京东跨境、京东云仓六大产品体系,为 社会 提供全面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这个GSSC体系一旦建成,将成为整个京东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2018年,京东物流服务客户总数超过20万家,其中合作费用上亿元以及上千万客户近百家;还上线个人快递业务;获得高瓴资本、红杉、招商局、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等多家机构总计25亿美元的中国物流行业最大单笔融资;同时京东物流还密集投资了20多家智能物流领域的 科技 公司。

在海外布局上,京东在泰国建成东南亚地区最先进、最完整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在印尼建成当地最大的电商物流网络。

京东物流目前估值852亿人民币,它在10年时间快速搭建起一个巨无霸,也真正说明,物流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中国物流门槛很低,但水很深,只有深度扎根探底,才能站稳脚跟。这个赛道上现在扎满了巨头,顺丰、菜鸟,盖洛普、传化、京东……京东物流如何加深加宽护城河,如何在供应链创新上发力,2019年将是关键一年。

进军智慧城市,靠谱吗?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同样也被视为新的 社会 基础设施之一。

整个智慧城市的规划规模有多大?粗略统计4万亿!建设投资6000亿!全国超过500个城市都在建智慧城市。

为什么智慧城市这么热?因为它几乎融合了目前所有最先进技术,物联网、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 如果不到这里抢吃技术红利,抢吃政策红利,还去哪里?

在这个赛道上,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到场了。阿里和腾讯至少在上海、重庆、雄安等城市正面交锋过。现在,在获得国家政策红利密集轰炸的海南自贸区,两家又狭路相逢。

京东在智慧城市领域入局较晚,但步子迈的相当快,其核心能力是城市计算。2018年2月,京东成立城市计算事业部,并请来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12年城市计算业务的郑宇执掌这一全新部门。

我们可以把京东城市看成一家创业公司,来看看它成长速度多快——

基于京东城市计算平台的“城市 *** 作系统”的大数据和AI能力,京东城市在为北京、上海、广州、雄安、南京、成都等30多座城市,提供交通、规划、环保、能源、城市信用、公共安全、电子政府7大领域的智能城市解决方案。

这个“超级大盘”上,处处是血拼的硬仗。目标选择上,京东城市直奔各大厂商激烈角逐的新一线城市;建设模式上,既推出了福州三坊七巷“信用城市”这样的“单品爆款”,又有宿迁这样的“烟囱改造”模式,还有雄安这种“顶层设计”模式。

京东城市还集结了一个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领衔、超强版院士阵容的京东智能城市研究院,加速产学研的效率和速度。

这个快速发展的业务板块现在归在京东数科旗下,但从组织构架上,京东城市整合了整个京东集团在电商、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集团内部属于一级事业部,其战略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承担了京东战略升级重任的京东数科,2018年实现赢利,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科技 服务收入比2017年翻了3倍。京东数科目前已完成B轮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300亿。

2018年9月,京东金融改名为京东数科,强调 科技 输出,专注于数字 科技 服务。京东数科CEO陈生强表示,京东数科最终要形成系统的金融 科技 能力和产业数字化能力,这将是京东数科的核心能力。

科技 在京东已经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京东2017年会上,刘强东明确提出:“ 未来12年京东只有三样东西:技术!技术!技术!”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用于技术研发投入达345亿元,同比增长超96%,2018年前三季度技术研发投入864亿元,已超过2017年全年的665亿元。

2019年,以区块链、人工智能为核心的金融 科技 会变得更成熟,这也为京东数科爆发式增长奠定底层逻辑。

从刘强东到徐雷,变局是必然。如何应对未来产业巨变,如何在群象中突围,让我们静观其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682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