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驱动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趋势

工业4.0:驱动制造业创新的技术趋势,第1张

工业目前正在经历一个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或工业40)的变革时期。以前的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机械、电力和计算机。随着我们进入智能互联机器和智能自动化的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形成比以前更多的变革。

尤其是制造业,是一个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行业。许多制造商正在拥抱数字化转型。他们正在通过建造更智能的产品,以及利用数据和分析的力量,转向服务模式,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找到增长的途径。同样重要的是,他们正在利用新的技术趋势,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来简化自己的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这是我最近与甲骨文公司负责制造、 汽车 和行业战略的副总裁埃里克·普雷沃斯特谈话的主题。普雷沃斯特在包括IBM和Capgemini在内的公司拥有超过20年的监督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他完全有能力谈论企业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首先介绍了推动转型的三个主要机会。首先,企业有可能加快创新速度,并更快地将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因为数字连接的价值链提供了关于产品性能和客户满意度的即时反馈,创造了一个市场表现的闭环,一直到工程流程。

第二个机会使企业变得更加以数据为导向。这意味着使用数据为决策提供信息,变得更加准确--也允许更好的预测和转向新的模式,如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流程,如物流、库存、生产计划。

通过利用一些新兴的技术趋势,可以在所有这些机会上采取行动。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使企业有能力为其产品、服务和运营建立更精确、高分辨率的模型。这些服务基于云计算,随用随付,意味着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负担得起,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实践以及先进的分析模型,如数字双胞胎,不再是只有大型的、资源丰富的全球组织才能获得。

与这一趋势密切相关的是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新技术。在这里,我们谈到了物联网,它使大量联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共享成为可能,还有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

"我把这些分开,因为它们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使用:数据科学可以包括人工智能,但新一代的数据科学平台可以在数据上应用更深入的数学和统计分析,即使它不是人工智能,"普雷沃斯特告诉我。

制造业的另一个巨大的重要趋势是产品本身的数字化。今天大多数智能产品都有一个与产品的物理或机械方面没有直接关系的元素。这个软件层可以被改变和更新,而不需要通过昂贵的物理重新设计和重新设计过程。通常情况下,它是产品收集和传输数据的能力的关键,以帮助制造商更好地了解它们是如何被使用的,以及它们为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

普雷沃斯特说:"你可以有一个更加个性化的产品,一个可升级的产品,你有一个更长的生命周期,同时能够给你的客户带来一些创新,而不必改变物理和机械方面。你可以对你的客户进行更多的创新"。

制造业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在其工作流程中采用工业40思维。化妆品品牌欧莱雅将其制造流程带给了消费者,创建了一个迷你的 "智能工厂",可以作为d出式部署在购物中心。在这里,顾客可以在等待时为他们制作个性化的化妆产品,这些产品甚至有个性化的包装。而 体育 用品制造商阿迪达斯已经发布了一系列的鞋子,这些鞋子的鞋底是定制的3D打印的,可以完全适合每个客户的脚。

普雷沃斯特还向我介绍了一家B2B电力设备制造商,该公司是甲骨文的客户。通过实施物联网流程和其他工业40技术,他们已经能够将其制造正常运行时间提高60%,并将手动流程的数量减少55%,产生了巨大的业务影响。它还能够将其运营所需的地面空间减少80%。

虽然一开始,这可能会引起对人力冗余的担忧,但情况并不一定如此,普雷沃斯特的理由是。"当我们转向自动化工厂时,有更多的复杂性需要管理,它需要更多的人去设计和维护它,并且创造新的业务。"

除了用现有的数据做新的事情外,最具创新精神的制造商正在超越他们一直在使用的传统结构化数据集,而转向他们以前没有使用过的全新数据集。一个使用非结构化数据的好例子来自一家风力涡轮机制造商,除了所有关于运营效率的常规数据外,还监测社交媒体聊天,以了解正在考虑开发的地区的当地态度和意见。"这对他们在一些地方赢得交易非常重要,"普雷沃斯特告诉我,"这对我来说非常有趣,因为这是他们过去没有得到的一种新型数据。"

工业40有以下核心特点

互联: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数据:工业40连接了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

集成:工业40将无处不在的传感器、嵌入式中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通过CPS形成一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

创新: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再到液态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

转型:对于中国的传统制造业而言,转型实际上是从20、30的传统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整个生产的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这是工业40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

中国版的工业40核心目标定义为智能制造,由智能制造再延伸到智能工厂、智能物流,未来企业会变成数据的企业、创新的企业、集成的企业、不断快速变化的企业。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哈,简单说,目前阶段,工业40的定义就是“智能制造”,其具体表现就是智能工厂。前两天SERES位于重庆的两江智能工厂刚刚宣布投产,这座工厂号称以工业40标准打造,我们就以它为例,来谈谈什么是工业40

两江智能工厂共有5大核心工艺车间,拥有超过1000台智能机器人,分布整条生产线,其中焊装车间的自动化率更是达到了100%。即使是流程比较复杂的总装车间,也配备了玻璃装配机器人、座椅装配机器人、车轮装配机器人等,工人只需安装一些比较复杂的线束及校验工作。

另外,因为SERES采用“先体验、后定制、再交付”的全新模式,所以要求两江智能工厂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力,结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了生产线的平台化、柔性化和透明化。

OK!明白了吗?智能工厂简单来说就是智动化+自动化!这也是现阶段工业40的具体体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3686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