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水集团:全面擘画“智慧水务蓝图”,勇毅笃行“十四五新征程”

宁水集团:全面擘画“智慧水务蓝图”,勇毅笃行“十四五新征程”,第1张

平安租赁多年聚焦于智慧城市、水务燃气等行业,为城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改善提供资源助力,为各地经济发展、 社会 效益提升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此次合作平安租赁将为宁水集团的下游水司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有助于宁水集团加快在智慧水务领域的 探索 和实践,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宁水集团表示,此次产融合作是公司2021年开年第一件战略级层面的重大事项,是开启公司智慧水务新篇章的重要举措,也为行业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蓄积了新动能、激发了新活力。

深耕行业逾六十年,从传统计量到智慧营运

宁水集团成立六十多年来始终专注于水计量领域,从单一机械水表产品起步,逐步涉足水流量计量、管网测控系统等多个领域。作为国内最早生产水表的制造企业之一,公司具备充分的行业发展前瞻性,率先提出智能水表10、20及30产品的概念,引航业内产品、技术升级迭代,解决客户难点、痛点。2015年最早开始与华为合作研制NB-IoT物联网水表等系列智能产品;2017年3月与深圳水务集团合作推动全球首个NB-IoT商用项目落地。

目前,宁水集团继续发挥行业领军优势,响应国家号召,加速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在智慧供水领域的落地呈现,全面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升级。公司以智慧计量与营运为切入点,在智能水表的基础上,致力于智慧水务大数据服务平台的研发,逐步朝着智慧水务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的方向转型发展。

政策驱动产业发展,智慧水务加速推进

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针对智慧水务建设、农村饮用水建设、管网漏损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成为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多次指出,要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要加大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力度。

2021年初,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3月,水利部发布《关于开展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的通知》。二者指出,要运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技术,提升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搭建供排水设施感知网络,建设监测感知系统,实时掌握管网运行状况,力求推进智慧水利率先突破,驱动和支撑水利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促使水务行业精细化、智慧化发展更加迫切。

踏“十四五”新征程,绘智慧水务蓝图

“目前,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尚处于 探索 阶段。大多智慧水务建设停留在平台层、应用层,缺乏从底层数据收集到形成完整决策支持的系统解决方案。但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智慧城市项下的智慧水务及智能水表技术迈向成熟的步伐将加速。今年是十四五征程的起始年,也是智慧水务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统筹化建设的又一新起点”,宁水集团董秘马溯嵘表示,“公司未来在智慧水务方面的战略已经比较清晰,一方面,公司将继续聚焦于供水计量产品及技术,结合大数据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全面的供水情况管理支持;另一方面,公司将建立起城市供水管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

公司始终认为硬件设备作为数据收集传感器,是大数据智慧平台的基础,宁水将在原有硬件优势上软硬件结合,逐步向“制造+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公司通过组建高层次研发团队,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已在业内取得不少突破性成就:“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系统”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名单;“基于物联网的云润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被国家工信部列为产业链级“双创”资源汇聚平台方向的示范项目;水务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入选 2020 年浙江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近日,宁水集团在研项目“水务公共服务平台”与观海卫水务公司正式签约,标志着宁水集团水务公共平台正式迈上实践应用阶段的新台阶,竭力为提升水司信息化建设至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保驾护航。

推促产融结合,展现智慧水务先行担当

随着政策考核的日趋严格,水司信息化建设需求不断升级,服务内容逐渐从传统的水计量向智慧水务领域拓展,涉及供水科学调度与管理、渗漏水监测与定位、水质检测与预警等多方面内容,给供水领域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

在此机遇下,宁水集团与平安租赁的战略合作,符合国家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 科技 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的政策大方向。

中短期内,宁水将专注于供水领域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并结合新一代水务综合云平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长期向智慧水务全领域迈进。公司作为推促智慧水务先行企业,拥有坚实的客户基础,对水厂的日常运营流程有着深入理解,对形成综合解决方案帮助水司客户进行全流程运营管控有着极大的信心。

在平安租赁强有力的加盟与支持下,公司将进一步深化资源利用、加强业务整合、提升创新能力,促进自身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智慧水务项目落地、提高水务事业管理服务水平,肩负起加快转变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 社会 发展转型升级的担当与责任。

“与平台企业不同,京东是一家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根植于实体经济,成长于实体经济,服务于实体经济,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中,还是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京东都取得了很多‘以实助实’的丰硕成果。”

近日,在瞭望智库召开的“产业为本、数字为翼、以实助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线上研讨会上,京东集团副总裁曾晨开宗明义,分享了京东对新型实体企业的理解。

新型实体企业新在何处?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在全新的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实体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升级。瞭望智库研究院执行院长熊湘怡认为,在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机遇之下,很多实体企业正在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与服务要素的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大批“新型实体企业”正在不断涌现,他们正以各自的实践, 探索 出中国新型实体企业的蝶变之路。

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代表,京东从创业第一天起,就以正道成功、合规经营作为立身之本。目前,京东运营着数百万自营商品SKU,37万名员工服务着5亿消费者,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上千个仓库总面积超过2100万平方米,服务触达超55万个行政村,92%区县、84%乡镇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

曾晨表示,京东对物流和自营商品重投入,直接聘用超过25万名一线员工,拥有数万家线下实体门店,涵盖七鲜超市、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便利店、京车会、京东大药房、京东工业品智能零售门店等多种线下业态。从对大量实体业务的全面推进来看,京东与平台企业有着本质区别。

同时,京东开放自身积累的数字技术和供应链能力,为数百万合作伙伴打开增长新空间。凭借扎实的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京东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所创造的 社会 价值远大于一些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

如果说京东是从传统零售、物流行业成长起来的新型实体企业,那么海信则是从传统家电制造业中成长起来的新型实体企业。谈到数字经济时代给传统实体企业带来的机遇,海信中国区副总裁孙建勋感触颇多:“在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催生下,50多岁的海信已在智慧交通、光通信、精准医疗等高 科技 B2B板块多面出击,在传统家电企业中率先实现高 科技 转型,为业界带来了了几点‘良心’经验。”

通过多年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投入,海信以视频和图像处理领域为基石,逐步完成了从超高清传输到智能工厂、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的产业布局。孙建勋介绍,面向企业市场海信与京东进行商显领域的“智造”战略合作,双方融合各自在数字化和产品力等方面的优势,面向企业级市场进行商品共建、服务资源打通、营销互动、企业客户联合拓展等深度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而京东方的产业发展之路,同样是国内实体经济创新突破的典范。经过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京东方从0到1铸就了一条全球领先显示之路。京东方在全国10个省市建设了16条半导体显示产线,是全球第一大显示面板企业,从手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到电视,市场占有率全部稳居全球第一。全球每4块显示屏就有1块来自京东方。截至2020年京东方的可使用专利达7万余件,连续5年PCT申请全球前十。

目前,京东方已经打造了“从面板,到模组,到整机到服务”的一体化产品平台,提供一站式的定制服务,使能合作伙伴在五大主流市场及移动支付、 健康 医疗、工业控制、穿戴和零售等细分市场引领行业发展。京东方还建立基于其显示和传感核心能力,向半导体显示产业链和物联网各场景价值链延伸的“1+4+N”航母事业群。京东方的发展历程、技术突破、企业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国创新企业的强大实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认为,实体企业发展要适应当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京东、海信、京东方,都是比较典型的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代表,他们贴近市场,有非常强的创新竞争力。

新型实体企业具备实体企业的基因和属性,能够深度理解和融入实体运营。同时,其又拥有创新的数字技术和能力,以及拥有丰富的场景化应用,可以通过大量扎实实践,成为相关领域数字化升级的表率,并全面开放自身能力,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京东、海信、京东方等企业虽然发展路径不同,但均在这些方面做了有益的 探索 。

“以实助实”,新型实体 企业 向上成长

通过新型数字技术、管理模式、产业生态升级而成的新型实体企业,绝不仅满足于实现自身企业的成长,更着眼于发挥自身的产业优势,带动更多实体企业实现跨越式成长。

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在发挥新型实体企业增长效能的同时,凭借扎实的零售和物流基础设施、高效的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创新的技术服务能力,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中,还是为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都做了很多“以实助实”的 探索 和实践。

面向乡镇农村,京东从2016年在河北武邑县打造跑步鸡开始,介入养殖、加工、品牌营销、物流、技术追溯等环节,陆续打造出游水鸭、飞翔鸽、游水鱼、跑山猪等标准化的农特产品,形成品牌化的京东扶贫产品矩阵,在全国更多地区复制推广开来,有效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2020年10月,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和物流、建设数字乡村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高品质农产品正向循环,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计划三年内带动农村实现10000亿产值,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面向大型企业,京东发挥供应链与技术服务能力,满足 汽车 、能源、机械、家电等众多实体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做“数字大脑”力促提质、降本、增效。

在 汽车 行业,京东围绕研、产、供、销、服的全链条为北汽集团提供数智化供应链服务。在机械行业,京东 科技 为中联重科打造“泵送机械AI专家诊断系统”,每年为售后团队节省故障排查时间4200小时、为研发团队节省电话支持时间2000小时,单次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20%以上。

此外,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通过京东打造C2M反向供应链,从消费者差异化需求出发驱动生产,不仅提升了新品开发能力,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定制化需求,有利于推动消费升级和制造业转型。未来三年,京东将为超过10000家制造企业打造C2M反向供应链。

京东的供应链连接着全国300多个城市数百万中小门店,以及超过180个产业带的制造工厂。对于社区超市、花店、药店、汽修店、五金店等,接入京东供应链后获得在选品、物流、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做好到店生意的同时,拓展店铺的线上运营能力实现增收。对于产业带的制造工厂,通过京东“厂直优品计划”降成本、拓销路,获得包括技术、金融、物流等在内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0年,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联合京东发布了全国性中小企业服务行动——“满天星计划”,在全国各地启动“一城一策”式专项服务,截至今年6月已覆盖全国26个城市,支持近25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同样基于多年的产业深耕,京东方在产品与工艺研发、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销售与运营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和数据运营与管理等领域积累了非常丰厚的行业经验和knowhow,拥有超过1000个专业平台,并且现在把它提炼总结出来,再结合行业趋势,在去年5月份正式推出京东方的工业互联方案。该平台能够为合作伙伴提供包含研发、供应链、制造、运营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在一个案例中,京东方通过其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某工厂,成本降低了20%以上,整体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整体的交付能力将提升30%以上。京东方凭借其在半导体显示器件领域的运营经验和理解,以及在显示、传感器、大数据、AI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将为众多行业合作伙伴提供智慧传感交互、定制开发、营销运营等商业模式创新支持。

“海信在内部常说一句话,大企业就要顶天立地。大企业要积极投身到数字化融合升级中,用自身发展助力上下游实体企业。”孙建勋介绍,海信所从事的家电产业产值大、产业链长,上下游配套和关联企业众多,仅在青岛一地就直接关涉到300多家上下游配套企业。海信积极发挥“链主”企业的主动性,为山东和青岛本土核心产业的发展做“加法”。利用已有的数字化优势和在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城市领域深耕20余年的经验,手握近2万件新基建相关专利,海信正在助力青岛成为全球首个全业态、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新生活之城”。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认为,做强实体经济,横向降本增效、纵向提质升级,这不仅需要实体产业在转型中提升价值链,也需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实体企业来“助攻”。京东本质上是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以实助实”的举措切实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为业界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新型实体企业不断涌现,将推动政策与制度创新,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实体经济强则国强。面向未来的全球化竞争格局,国内实体企业正在搭上产业数字化快车,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与生态共建。以数字技术与能力武装起来的中国新型实体企业,将与产业生态共同成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澎湃动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国内网络货运平台和车货供需匹配平台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就其发展水平而言仍处于较粗放阶段,目前尚未真正智能化,功能健全且具有成熟运作模式的车货供需匹配平台/网络货运平台。
如何判断网络货运平台是否靠谱,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观察:
1是否有真正挖掘潜在的用户需求,比如回程车的考虑
2 车货匹配效率程度如何
3 平台信息全面性和真实性程度是否有保障
4 产品智能化程度高低
好运联联作为目前做的还不错的网络货运平台通过对实体物流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及协同化、信息化等形式的创新运作方式。从而实现轻资产运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规模扩张的成本,以达到多方利益共赢的目的。

本周16家产业互联网企业获得融资累计约36亿元,分布在钢铁、 旅游 、人工智能、医疗 健康 等行业;其中获得最大一笔融资的为钢铁行业,钢铁电商欧冶云商在其官方公众号宣布,欧冶云商第二轮股权融资实施顺利,并于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进行公告。本轮融资总金额约202亿人民币。

本周产业互联网融资汇总表

↓↓↓

一周产业互联网平台融资汇总

1、直客通获11亿元B轮融资 已覆盖294座城市

6月25日消息,日前,北京直客通 科技 有限公司宣布获得11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光速中国、IDG资本、戈壁创投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系统提升及创新。据悉,直客通以“多对一”的落地服务团队,以酒店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小程序为载体,为酒店提供产品定制服务,提高官方微信直销客单价、收益及复购率,提升酒店运营效率;利用全员营销、消费者传播等O2O运营方式,帮助酒店连接用户,激活社交流量,触发用户裂变;利用内容运营及异业合作等资源,助力销售及品牌宣传,形成酒店直销的市场增长闭环。

2、“普拉托”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中集物流产业基金领投

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服务商深圳市普拉托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拉托”)近期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战略投资人中集物流产业基金领投,宝生银行青赢基金跟投,同时宝生银行提供不低于4500万的业务授信。普拉托成立于2017年3月,是一家集互联网软件及智能托盘硬件开发于一体,专注于提供带托运输及托盘循环共用解决方案的互联网 科技 公司。

3、 产业互联网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报春电商获5千万B+轮融资

2019年6月26日,据悉,产业互联网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唐山报春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5136),正式获得5千万B+轮融资,再次刷新了迄今河北第三方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领域最大一笔单轮融资,进一步夯实了报春电商在河北产业互联网行业内的领军地位。报春电商此次融资成功,代表多家顶尖金融投资机构、产业投资者对报春电商增长潜力及市场价值的认可。

4、钢铁电商欧冶云商融资202亿元人民币

钢铁电商欧冶云商今天在其官方公众号宣布,欧冶云商第二轮股权融资实施顺利,并于2019年6月27日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官网进行公告。本轮融资总金额约202亿人民币。

本轮引入的八家新投资者为: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太钢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盐城市海兴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招商局创新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

欧冶云商原股东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本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建信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继续参与本轮融资。

5、“美术宝”获4000万美元C1轮融资 腾讯领投

美术宝”(公司全称:北京艺旗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近日完成了4000万美元C1轮融资,本轮由腾讯领投,蓝驰创投、弘毅投资、微光创投、华联长山兴投资、创致投资跟投,高鹄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据介绍,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建立家长学费银行共管资金池,加大教研和内容体系投入,升级互动课堂及BOSS系统。资料显示,“美术宝”创立于2014年,艺旗 科技 目前旗下有少儿美术培训“美术宝1对1”、美术艺考社区“美术宝APP” 和运营管理平台“微校”三个子品牌,公司全职员工1100人左右,线上专职教师6000多人。总部位于北京,并且在杭州和武汉建立了销售运营中心。创立至今,艺旗 科技 已经完成了总额超 5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6、“去那存”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中通云仓投资

6月25日讯,新型互联网共享存储平台“去那存”宣布近日完成天使轮融资,由中通云仓独家参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全国市场合作开发和物流路径升级改造。 资料显示,“去那存”上线于2019年,是由上海仓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所创建的新型互联网共享存储平台,主要服务于个人移动式。在自助仓、O2O、及一些物物交换、空间共享等个人仓储服务的形式中,“去那存”以上门模式服务为主,业务覆盖上海和北京部分区域。目前,在职员工20人左右,其中,技术人员9人。

7、红杉资本中国等投资人工智能公司“魔珐 科技 Xmov”A轮融资

8、致力于Cloud based OS技术开发 “花豹 科技 ”完成2000万元种子轮融资

国内从事cloud based os基础技术开发的公司花豹 科技 ,完成了2000万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由青云QingCloud CEO黄允松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云端基础系统技术开发和组建团队。 花豹 科技 成立于2019年,定位国内IOT智能设备和超低功耗系统市场开发Cloud based OS(BAOS)目前,公司正在与智能手表厂商合作,将推出基于BAOS的应用产品。

9、“皇包车旅行”完成5000万美金C+轮融资 深创投领投

皇包车旅行正式发布C+轮融资消息。今年一季度完成的5000万美金融资,由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深创投”)领投,其他投资机构跟投。 资料显示,皇包车旅行致力于让体验世界更容易,自2014年12月成立以来,已累计服务1000万出境游人次,皇包车旅行聚集了全球90多个国家、1800多个城市的十万名当地华人,为出境旅行用户提供从基础的接送机产品到深入当地、独具特色的包车游服务。

10、「小鹿医馆」获2000万美元Pre-C轮融资,要建立中医诊疗线上到线下的服务闭环

互联网中医平台小鹿医馆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Pre-C轮融资,由诺基亚成长基金独家投资。小鹿医馆联合创始人兼CEO刘欣悦告诉36氪,本轮融资后,借助此轮融资,小鹿医馆将完成VIE架构调整,并一步完善供应商体系,以及扩大AI团队,完成技术储备。

11、“普米斯”完成超过1亿元Pre-A轮融资 加快新药开发进程

6月26日讯,普米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米斯)宣布近日已完成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拾玉资本领投,和铧盈基金共同出资完成。这是继2018年完成的由铧盈基金、珠海高科创投及弘晖资本联合投资的天使轮融资后,普米斯完成的第二轮融资。 普米斯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新型生物新药开发的制药公司,致力于治疗复杂机制的肿瘤及代谢类疾病,开发已知靶点的me-better和全创新靶点的first-in-class生物创新药。

12、牛牛搭·新家装完成2000万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贝壳找房

近日获悉,牛牛搭·新家装宣布完成20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贝壳找房。牛牛搭·新家装方面透露,该笔融资将用于团队人才搭建、技术开发以及用户服务优化等。牛牛搭·新家装是一家基于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决策树自动设计、VR实时渲染、供应链协同组网等前沿技术手段,实现装修过程中多角色协同的平台。通过实现家装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确定化、透明化,让用户步入“家装自己搭 所想即所得”的新家装时代。消费者用"牛牛搭”换搭系统自主换搭设计自己心仪的家,搭好的“家”的场景中的设计元素(材料、家俱、家电等)在线同步协同到工厂供应商,并且瞬时报价,看到即能买到,所想即所得。

13、“亿欧大 健康 ”获1000万元天使融资 将深耕产业互联网大方向

14、从母婴智能设备到智能服装,「凡米 科技 」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凡米 科技 」宣布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旗下红土吉盟团队以及顺择投资。顺择投资是由深圳市泽宝 科技 的创始人设立的,泽宝 科技 在亚马逊全网第三方卖家中位列前十名,销售能力强。本次是战略入股,后续泽宝 科技 会帮助「凡米 科技 」的C端产品做出口销售。 「凡米 科技 」是一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技术能力的、专注于研发母婴领域智能型产品的 科技 公司。面向C端,已经推出了耳温q、体温贴、智能尿湿报警器、小夜灯、智能服装等产品;面向B端,该公司的定位是新物联网公司。

一周企业服务平台融资汇总

15、云扩 科技 获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明势资本、金沙江创投

近日,RPA技术与产品供应商云扩 科技 宣布近日获得明势资本、金沙江创投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云扩 科技 天匠智能RPA平台的技术迭代升级,巩固其行业领先地位,并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16、问卷网获14亿元C轮融资,方广资本、元禾控股、中亿明源联合投资

6月22日,众言 科技 旗下问卷网宣布已经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为方广资本、元禾控股、中亿明源,三家联合投资14亿元人民币。 众言 科技 旗下主要产品有:问卷网(在线调研工具、专业的云调研样本服务)、CEM客户体验管理系统服务。面对竞品的相继退出和本轮行业内金额最大的一次融资,众言 科技 的未来无疑是加速成长。

一周产业互联网要闻

17、携手全球最大的B2B供应链管理云平台Infor Nexus,联易融开创跨境供应链金融服务新篇章

2019年6月26日,为企业提供商业云软件服务的领先供应商Infor宣布,与深圳前海联易融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联易融)达成合作协议。联易融与Infor Nexus供应链管理云平台的合作,为平台上管理的,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下未被银行服务覆盖的上游中小供应商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解决方案。联易融和Infor Nexus 双方将致力于通过有效管理整个供应链,提高整个供应链可视性等方式降低风险和成本,将资金有效注入这些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18、找钢网携手银联电子支付共推B2B支付变革

6月26日消息,找钢网与中国银联旗下、第三方支付渠道——银联电子支付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致力于发挥各自品牌、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为找钢网平台用户提供支付服务。钢材交易全流程在线化将进一步发挥电商平台在交易规模、运营成本方面的优势,而在线支付与在线化交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B2B支付面临着一系列痛点,比如线下开户且手续繁杂、支付工具效率较低、难以实时到账、认证银行范围有限、满足不了用户一体化支付需求等。

19、AWS降价调整近50%,加速落地“中国战略

AWS技术峰会2019(上海站)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会上,AWS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容永康宣布AWS中国(北京)区域及AWS中国(宁夏)区域推出AWS KMS、AWS Marketplace China,并对Amazon EC2实例进行价格调降,最高达49%。容永康表示,接下来,AWS将更快速地宣布新服务和新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落地,与AWS全球市场节奏保持一致。

工业40蓄势待发,工业制造领域的大变局意味着中国有机会将过去几十年来积累的制造经验转化成创造的基础,复杂的制造业场景给了企业更多创新的机会。

在此之中,软件工程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设施?

“物联市场 线上对谈”是由边无际发起的立足物联网行业的访谈栏目,第一期邀请到零碳数科CEO闫保磊,与边无际CEO陈永立、边无际COO郑凯文一起畅聊工业物联网的行业现状与软件平台的解决方案。

郭琦:请闫总介绍一下零碳数科。

闫保磊:零碳数科是一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从名称上讲,数科和零碳揭示了我们的特色,数科寓意数智化,零碳寓意碳中和,我们认为二者相得益彰。因此,我们研发的产品和技术致力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数智化和低碳化转型,目前主要切入四个领域,分别是能源管理、碳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智能制造。我们的愿景是打造“立足中国·服务世界”的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SaaS+PaaS”协同研发、“产品+服务”双轮驱动的特色模式,深耕能源、化工、钢铁、机械、农产、橡胶、玻璃、建筑、园区等行业和场景。我们已在北京、天津、厦门和烟台设立子公司,客户分布于中国、美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总之,我们还是家比较年轻的公司,取得了一些成绩,对工业互联网对发展有一些感受。

郭琦:工业物联网领域有什么独有的特点?

闫保磊:第一,工业互联网被国家定义为“新基建”之一,可见它的定位意义深远,对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是基础性的和关键性的,是未来的国之利器。既然工业互联网主要是服务工业的,那么可以说“工业为本,数科为器”,这里的“数科”是指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科技,它作为一种新型工具为工业赋能,这才是工业互联网的底层逻辑。

第二,工业互联网是新兴技术,主要面向的是工业应用场景。当然,它还不完善。一是中国工业的特征是参差不齐,既有比肩工业40的先进制造业,也有停留在工业20甚至10的原始状态。这种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建设必然是艰难而漫长的。

第三,我们的愿景是打造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底层 *** 作系统,也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首先以提升我们自己开发解决方案效率为目的,未来也可以开放给软件开发企业甚至是客户,支持他们更便捷高效地开发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工业企业更迫切的需求是产品或者说解决方案,而不是平台。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工业互联网的建设应该是“先产品,后平台”,丰富的产品的共性部分逐渐沉淀下来,像沙漏一样堆积成跨行业跨领域的通用平台。

郭琦:边无际也是致力于要做物联网的底层系统,请边无际CEO陈永立来聊一聊,我们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技术解决方案?

陈永立:边无际主要的产品是一套类似于IoT界的安卓的一套系统,我们认为安卓在移动时代它的核心是一个开发框架。因为有了安卓或者iOS这样的系统,可以让整个移动端的生态的开发门槛变得非常低,生态也可以爆发。在这个万物互联时代,我们认为以后包括工业互联网、工业物联网等,这一切的背后核心的解决方案的开发者都是程序员。我们需要给这些程序员一套好用的工具,也就是我们边无际所致力于打造的底层的基础设施。

郭琦:基础设施这两年是特别热门的一个词,由于我国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想要把基础设施的建设的会亮提上来,超过以前的纯粹代工的一个产业状态。想请闫总谈一下,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遇到的难点主要是什么?

闫保磊:提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内很多企业都在做这个领域的工作。既然是基础设施,其实它是一个从零到一的建构过程,大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工业互联网分很多层次,不同企业定位的主要发力点是不一样的,我们更重要的关注点是在PaaS或SaaS层的开发工作。底层的一些基础设施是需要合作伙伴共同去构建的一个体系,由不同公司的基因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决定。对于我们自己公司来讲,大量的客户都是直接面向工厂或工业园区的终端客户。做面向客户的整体方案过程中,我们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更底层的一些技术框架,怎样提升开发解决方案的效率,是需要边无际这样的团队或者企业来提供。在底层的构建上,尤其涉及到 *** 作系统的一些模块,是我们类似的企业共同需要的能力补充。还有一点,我多次强调的“工业为本”,工业机理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东西,缺乏对工业机理的深刻理解很难构建出满足工业需要的平台,这是很多人常常忽略的一点,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主要难点。只有将工业机理和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起来,才可能打造出好的基础设施。

郭琦: PaaS业务和SaaS业务比较难做,原因是需要整合的领域、技术是比较多的。想请闫总谈谈我们在推进过程中需要哪些合作伙伴?

闫保磊:中国的工业门类齐全,行业众多,跨行业复制能力是一个稀缺能力。你在这个行业干得好,未必在其他行业也能干好。谁能解决跨行业复制问题,谁就是未来真正的王者。这与我们所使用的消费互联网显然是不同的。因此,有的企业就会专注做一个行业。作为平台型企业,就需要和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

工业的数智化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提供一个app就能解决的。比如会有大量的工业现场的工程问题,像安装传感器、调试通信等。这些专业型的工作同样需要合作伙伴一起参与。除此之外,还有云服务、数据分析以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咨询等等。这些工作既可以一家公司都做了,也可以和其他企业合作。

还有一点我认为全世界还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平台出现,类似于安卓、iOS或者Windows系统,工业界还没有公认的特别好的,这是一个重要的现状。构建底层都 *** 作系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然也很困难,需要有一批这个领域的企业加强合作共建。

郭琦:工业物联网是两种体系的匹配,工业指向了客户需求到底在哪,工具是技术的解决方案,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推动生态的建立。想请问一下陈永立,我们是一个技术导向开始发起创业的公司,你是怎么判断工业物联网的时代从此开始有了我们的机会呢?

陈永立:这个话题可能更偏技术一点。我们观察到由于容器以及云原生的技术日渐成熟,有机会做一个能够把非常碎片化、非常零散的物联网底层,用软件的方式统一化一套底层的技术。

我们这个团队有微软、亚马逊等的做云计算的基因,在这方面有一些比较深刻的理解,做出了一套底层的开发框架。如果我们只有一套开发框架,比如iOS、安卓、包括Windows,其实没有给客户带来直接的价值。Windows一开始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上面有Office,iOS和安卓之所以有价值,可能因为有微信、今日头条等真正的应用,所以是平台中还有平台的机会,我感觉是一个非常大的浪潮,而且是可能持续几十年的事。

郭琦:任何技术只有真正到了能用、能有人的感受、能够 *** 控,才可能产生价值和意义。想请问闫总,您是怎么判断工业物联网真的到来了,我们现在要走出去第一步的话,那个最痛的痛点在哪?

闫保磊:判断浪潮的到来,一是行业研究报告或者知名企业的战略转型计划。二是靠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判断。我和我的团队成员很多在工业领域工作十年以上,近距离观察和亲身参与了工业数字化项目的策划和落地。总之,我们主要是基于工业发展规律和多年经验作出判断,并制定公司发展战略。

从全球的趋势来讲,大家都处于差不多的阶段,就是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转型,我们经常到工厂现场,有切身体会。2019年我们做了产品开发和验证,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做了落地案例,基本上判断工业40的浪潮确实不仅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应该是全球同步要做的事,尤其是以中国、美国、日本、欧盟等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

我们现在要走出第一步最痛的点应该是利用好技术为工业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些空泛的概念。工业企业是理性的,不能带来实际价值的东西是不可持续的。

郭琦:凯文很长一段时间在麦肯锡工作,对工业物联网领域有很深的观察,凯文是怎么判断现在这个行业是什么阶段,发展的怎么样?

郑凯文: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坚信40一定会发生,而且是下一波能够引领不只是制造业,我觉得是全球多个行业、多个产业变革的一个核心。根据过往有限的咨询项目经验来看,国内总体的数字化或自动化的程度还是有些参差不齐的,而且越往前走越接近40这个目标的企业就更少,我觉得是时间的问题。

因为本质上过往的10年或15年,我们还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型的国家。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对于精密制造、科技型产业制造的需求不断扩大,所以自动化、数字化可能是唯一的途径。可能头部的一些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投资,包括一些尝试,腰部或者尾部的企业,现在更多的可能还是跟随的状态。如果让我来说一个形状的话,我觉得还是一个三角形,很不幸是个正三角形。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变成一个倒三角,大部分头部企业都已经做到数字化的时候,这可能是我们真正把这个产业做到比较先进、比较辉煌的时候。

郭琦:工业物联网刚刚起步,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刚刚起步,包括我们国家这次真正地和全球化并行同步起来,然后能达到从小部分人的尝试,变成更大部分人的头部企业都实现的自动化的程度。永立是从美国微软回来,之前面对的技术、产品、生态都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你观察到的在全球范围内工业物联网领域,技术是如何协同起来的,它的先进技术到底是什么?

陈永立:我在微软的时候经历过一次特别大的战略转型,从“mobile first, cloud first”(移动为先,云为先),转变为“intelligent cloud and intelligent edge”(智能云和智能边缘),去掉了“移动”增加了“边缘”。“边缘”代表的是“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我认为它的底层核心就是物联网,物联网价值最高的场景就是工业物联网,微软这种巨头公司也已经把整个战略重心向这边倾斜,与之而来的是有一套跟边缘计算有关的技术。

实际上,在云上面的技术很多时候并不适合在现场使用。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需要有低延迟支持工业现场做实时决策。如果我们用云,数据要先传到云上,经过计算再回到本地,可能是几百毫秒的延迟。但如果我们在工业现场立刻用边缘计算进行处理,可能会降低到几毫秒,对于网络延迟方面的一个指标上就有百倍的提升。有很多的底层的基础设施以后,上层的应用就有了可能性。比如我们在一个工厂里有一个本地的小型数据中心,可以支持工业40的所有实施决策,无人工厂运行的所有计算是在本地进行,本地处理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解决了客户的顾虑,尤其是工业客户要求在本地部署的情况很多。

郭琦:边缘计算是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部署技术方案,请永立深入讲解一下,面对开发者用他们理解的语言解释,边无际怎样实现边缘计算的功能?

陈永立:边无际的核心产品是Shifu,是把物联网的设备封装成微服务,并把它的核心能力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在做开发的时候不需要对接零散的生态,已经做好了一套数据底座,需要什么设备的能力可以直接调用。

郭琦:基于边无际的解决方案,联合零碳数科的能力,我们想做的PaaS平台、SaaS平台是想让软件工程师们改变制造业,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工厂的效率。零碳数科探索得更加深入,闫总可以举例讲一下在发展用户的过程中,用户真实遇到的情况是什么,可能遇到哪些场景,哪些场景有特别的困难需要我们攻克?

闫保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参差不齐,确实是中国工业的现状。个人觉得目前我们的几个产品或者说解决方案,对应着工业互联网可以率先应用的场景。能源和碳的管理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一个产品模块,目的是怎样更好地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节能减排。工厂的节能技改、节能减排其实已经做了很多年,但现在大家会觉得再推进下去难度非常大。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比较容易做的事情凭借老师傅、老工人的经验,基本上已经解决,如果缺乏数据支撑再去做深度挖掘,是很难做到的。

在工业场景中的数据,可能没有,或者数据的维度、颗粒度和质量都非常差,不足以支撑做深度分析,那么工业互联网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就像病人去医院首先要做全面体检,拿到各种参数,在工厂场景当中,我们要获取数据需要与设备去对接。工业场景的设备种类成千上万,只靠一个个接入可以获取数据,但是从底层来讲,我们希望市场上有一种能力把连接设备的效率提高,成为一个标准化模块,我觉得这是一个难点。

能源和碳管理可以扩展来看,像设备运维、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等,我们对接的传感器或边缘侧的设备种类繁多,并且工业领域的协议也是比较复杂的,降低了解决方案的开发速度,这个事情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希望边无际能够做得更完善,对于我们这样的企业来讲,也会有很大的助力。

郭琦:如果工业互联网继续向前进,技术上得到了一些解决和积累之后,工业物联网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场景,我们想追求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功能,实现什么样的工业物联网?

郑凯文:我们现在谈的工业物联网向前发展的本质是绩效,就是提高效率。提升效率的障碍主要是数据跟数据之间的壁垒没有被打通。举个简单例子,一家公司从产品定义到后期的采购、供应链、生产、销售、维保等整个周期内,最基本的一点数据能够让各个部门打通。现在很多公司没有这个基础,并不是企业老板不想做,而是市场的确有很多阻碍。

设备在设计的时候,它的自动化水平或者是数字化能力是不一致的,没有很规范的行业标准,可能从不同的供应商拿到解决方案拼凑出一套数据,中间会有漏包、无法及时沟通等情况。现在第一是数据的利用率不高,第二是拿到数据之后,怎么样分析数据提升现有效率,很多企业能在一部分的环节当中做到,但我觉得整个产业链全盘优化的话,计算量很大,而且对企业内部数据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我们传统制造业以前是不太注重这部分的,更多是靠经验,靠商业模式去完善所谓的效率。我觉得向前发展的话,数字化的基础可能会是提高效率的一个最核心的起点。

郭琦:从数据收集工作到处理工作没做好的话,通过数据去指导生产,指导项目的效率肯定是会出现问题的。事实上,互联网是在近两年才重新注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用数据去指导生产生活,可能下一步真正进入到生产制造的领域当中。我们是有客户的,客户的需求往往也比较明确,在一些方面我们可以提供支撑。在闫总的设想中,零碳数科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闫保磊:一个公司的未来取决于团队的基因,基因决定了核心竞争力。我们团队的核心成员在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和经验方面是丰富的,对工业机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同时,数字科技领域有来自微软等知名企业的专家。这种团队配置也呼应了“工业为本,数科为器”的判断。目前我们做的工作主要围绕工业客户,未来希望开发出更多数智化解决方案。

现在我们有几十个细分的解决方案,相比于未来市场上可能有百万级别的解决方案显得还很少。我们希望能够开发出擅长领域的解决方案,打造出一个应用商店,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在里面挑选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工业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阶段的需求。现在的工作是从客户比较急迫的、能够带来现实价值的场景切入,主要围绕能源和碳,以及供应链、智能制造、设备运维。我们不会进入营销、销售等领域,这些基本上用不到物联网。

怎样支撑未来百万级的场景解决方案的开发,怎样连接五花八门的设备获取高质量的数据,是全球通用的一个难题,对中国参差不齐的工业来说更是巨大挑战。如果没有这样技术的支撑,开发解决方案的效率会非常低。我们决心不断丰富产品矩阵,能够让客户找到适配需求的解决方案,这是我们商业模式的远景,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工作。

郭琦:目前在做基础设施,未来可以模块化处理,让客户能通过拖拉拽的形式实现生产场景的解决方案的获得。请永立讲一下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对商业模式的思考是什么?

陈永立:我们未来想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物联网底层的开发工具或框架,给物联网的开发进行赋能。传统的Web开发或 移动开发 已经有很多可行的商业模式,比如美国的GitLab是给传统的开发者做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以SaaS加PaaS的形式进行收费。开发者工具的公司都很流行用一种增长模式PLG(Product Led Growth),先让大家免费使用社区版或基础版高效地获取产品的价值,同时可以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如果有安全或稳定性等额外需求,会有企业版的增值服务。最终想做成什么样子,如果是以C端大家可以感知到的可能是类似于Windows、iOS或安卓,更确切一些可能更像AWS或阿里云,大家可以用已有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直接进行开发。

郭琦:如果给中国的工业物联网一个期待的话,你们希望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闫保磊:我对这个行业和技术充满期待。首先,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之一是中国制造业能够做大做强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其次,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必须符合国情。中国的工业基础跟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制造业有比较大的差异。怎样更好地服务国内的工业客户是首个应当回答的问题。希望中国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在吸收全球的经验、理念的前提下,联系中国工业实际,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再次,希望中国的技术能够走向其他国家。2019年,我们做了大量的海外项目。我认为中国的技术走向全球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中国的技术在国外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我希望工业互联网技术在中国发展壮大之后,能够走向其他国家。

最后,工业互联网不是一个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的技术非常多。我们在应用这个技术的过程中,融合了工业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其他数字技术,包括机器人、无人机技术也已被融合在解决方案当中。仅靠几家企业是不行的。我希望相关企业更好地协同,加强互动和交流,共同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

郭琦:大家都希望新基建成为强基建,让生态真正做起来,让中国的人才聚拢起来为工业物联网的这一次迈进做贡献。做企业要呼应国家战略让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双市场双循环,既服务于国内,发展大客户,也服务于国际,不卑不亢地走向全球市场。请陈永立来讲一下期待是什么?

陈永立:我的期待就是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就像零碳数科已经在做的一样,已经在把中国创造出来的技术输出服务给国外企业,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我们做为中国人,尤其是技术驱动的公司,一定要树立好自己的自信心,我们绝对不会做的比别人差。我回国创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制造业的基本盘是在中国,场景也是最多的,我们用最多最杂、甚至最复杂的场景,理论上可以打磨出最好的产品,然后出口给全世界。

我觉得中国的以制造业为基本盘的所有技术方案都有这个机会,可能在下一次的工业浪潮中,在中国会出现自己的类似于西门子,或者工业版的微软、亚马逊、谷歌等这样的公司。

智慧医疗是通过打造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在未来的卫生医疗领域,物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观念上的革新。
随着医院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院智能化技术的逐步深入,数字化医院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医疗领域的共识。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的推进。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恒锋电子有限公司是医疗数字化和公共建筑智能化的领航者,智慧城市倡导者与建设者。
携手智能科技,立足企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袭来“智能建筑,在中国大陆上,得以真正的普及和推广并兴起于沿海地区。1995年在美丽的榕城(福州)一个新生的智能化企业-----“福建恒锋电子有限公司”诞生了,公司在成立之初定位在专注于智能建筑、数据中心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愿景,让科技信息技术服务于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以“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永续经营……”为发展目标,致力于民族科技品牌长久发展。17年来福建恒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以智能科技为根本立足本土不断的发展壮大经过不懈努力,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优秀的持有“甲级智能建筑系统专项设计资质、一级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一级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资质”的“3甲”企业。公司荣获中国智能建筑分会“2011年度完成工程额前50强企业”,2010、2011年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机房设备应用分会“中国机房工程企业30强”,2011年福建省软件骨干企业。
继往开来,深耕智慧医疗
针对各种不同功能的建筑对智能化系统技术的要求逐渐专业化,如医院、政府办公大楼、金融机构、空港、体育建筑等由于具有不同的专业用房、设备和不同的使用功能而对智能化系统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在医疗建筑中,智能化系统是为人服务、为管理服务的,并确保医院内日常的医疗任务的顺利进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包括医院在内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设施的建筑设计以及配套设施的设计给于高度的重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化医院的建设,必须通过建筑智能化技术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减少医疗差错和事故、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创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新医改以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医院正进行改造或新建(扩建),这些医院正面临智能化系统建设问题,而且新建、改建的医院大楼本身功能多样、系统复杂,有中央空调、冷热水、多种照明、集中供氧、电视广播等。大量的建筑设备给日常维护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靠以往的常规管理已无法保证其正常运行,因此,也提出了智能化新的要求。福建恒锋电子有限公司在欧霖杰总经理带领下紧抓市场需求,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医疗服务整个环节里实施协同和整合,从而建立高效、惠民的智慧医疗体系,解决医疗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成功应用于重庆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厦门中山医院、重庆西郊医院、邢台第三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人民医院、福鼎市医院、三明市第一医院等、龙岩市第二医院等国内数十家医院智能化、数据中心设计施工和信息系统集成项目。
顺应行业发展,注重产品研发
恒锋电子长期致力于为中国医疗事业提供最佳技术支持和行业实践。秉承不断创新的精神,恒锋电子为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的不断演进提供着强大支持。针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恒锋电子开发了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包括医疗协同平台和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医疗协同平台即统一医疗协作平台提供各种医疗机构的人员及系统的集成与协作环境。通过对各种医疗资源系统的整合,为医生提供了实时的、集成的、可 *** 作的数据,从而为患者提供准确诊断,降低成本,减少医疗事故。该平台同时提供了以医疗机构的业务信息为核心的信息发布功能,为病人方便获取医疗服务和健康知识提供工具,包括:个人门诊服务预约、个人健康档案及管理、健康咨询、网络心理咨询和健康常识等。
基于云计算网络环境的智慧医疗是以领先的云计算平台为支撑,将医疗机构的系统和设备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络互联起来,大幅度减少运行成本,并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率。通过软件服务(SaaS)的创新模式向医疗机构和个人提供一整套在线服务,包括电子健康档案,注册预约等,大大缩减医疗机构的投资,并为病人提供便利。云计算等尖端科技亦将为医疗未来的美好图景贡献其智慧。
医疗行业一直是恒锋电子关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无论是对研究开发的持续投入,还是通过对医疗行业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智慧医疗’的宗旨就是使医疗行业真正实现更加互联互通、更加可量化和更加智慧,这种更加智慧、惠民、可及、互通的医疗体系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恒锋电子将与各级政府、医疗单位和相关行业共同努力,携手推动医疗领域信息化,打造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体系。
品行天下,致誉万里
“质量,信誉,沟通,创新”这是恒锋电子的企业文化核心,多年来恒锋人一直坚持这种文化内涵使恒锋电子越走越远,越做越强。十七年来,公司不断拼搏进取,由小变大,一路走来,有顺境亦有坎坷,但无论风云万千变化,他们始终以“追求卓越,质量第一”为目标,坚守着“诚实守信,品行天下”这一宗旨。如果说,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是对恒锋电子品质的肯定,那么,与时俱进的自主创新精神则是恒锋电子畅行天下的坚实基础。“品行天下,致誉万里”正是恒锋电子的意义所在。
恒锋电子先进的设计理念、优秀的解决方案和强大研发实力,在数字医院、区域医疗、公共卫生、移动医疗和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不断创新,使她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引领智慧医疗未来,开启医疗物联网时代。
(责任编辑:方 苏)

物联网产业迎来重磅政策。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机构分析,5G将驱动物联网成为新一轮 科技 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看好物联网各大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尤其是消费级市场成长可期。

政策发力万亿物联网市场

AIoT大时代来临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元、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个;完成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是下一步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 社会 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

信达证券点评称,《行动计划》明确四大行动目标,定性与定量齐登场,计划落地决心强。在智能革命推动下,以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穿戴、智能网联 汽车 等为代表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应用有望相继爆发,智能革命将开启AIoT大时代,AIoT赛道具备“高确定性+高成长性”,物联网成长空间大且可持续性强,看好物联网各大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当前5G通讯网络已大规模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开始具备,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将迎来大爆发,一场基于万物互联的智能革命就在眼前。”国信证券如是分析。

中信证券也认为,5G将驱动物联网成为新一轮 科技 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连接技术迭代进步、产业政策持续驱动、下游场景需求井喷式爆发驱动物联网连接数高速增长。据IoT Analtytics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至少达到250亿个,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70亿个。据GMS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万亿美元;IDC预计中国物联网支出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67%(约300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物联网概念股年内表现抢眼,合计市值近5万亿元,多只个股年内涨幅明显,国民技术、国科微、上海贝岭、全志 科技 等个股年内涨幅均超100%。

基金加大持仓配置

机构看好消费级AIoT

年内,机构频频前往物联网概念的公司调研。同花顺数据显示,物联网板块中颖电子、海康威视等十几家公司年内受到机构调研超10次,海康威视受到超千家机构调研,中科创达、兆易创新等5家公司受机构调研家数超500家。

中金公司认为,在物联网连接数上升、硬件与场景双线驱动等因素影响下,新的消费电子创新拐点即将到来,消费级物联网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消费电子创新浪潮。尤其是“场景智能”方面,智能 汽车 有望成为AIoT时代的下一个热门终端应用。

产业结构层面,通信模组被机构普遍看好。中信证券称,在物联网连接数爆发、产业政策持续加码、网络连接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需求爆发等驱动因素下,物联网模组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阶段。预计2025年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出货超9亿片,对应千亿元级别市场空间。华创证券也认为,未来5G模组、车载模组等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相关产业链公司营收及利润端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应用层方面,中信证券认为,多应用场景将刺激需求爆发,除了 汽车 网联领域,万物智联领域,双碳目标下智能电网是必经之路。电网万亿元级别投资规模将逐步向配电侧和用电侧倾斜,包括智能电表在内的各类电力智能终端出货量将高速增长。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加快物联网相关布局。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三大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3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亿户。华为、百度、小米等 科技 巨头早已布局AIoT,持续拓展可穿戴设备和智能 汽车 等消费级物联网品类,并在生态方面不断发力,尤其鸿蒙系统的发布,更加快了物联网生态构建。通信模组方面,移远通信、广和通分别采取“份额优先,规模为王”策略和“深耕高价值场景”策略,加大全球范围博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020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9
下一篇 2023-07-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