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物联网

如何实现物联网,第1张

从物联网的定义及各类技术所起的作用来看,物联网的关键核心技术应该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主要原因是:WSN技术贯穿物联网的全部三个层次,是其它层面技术的整合应用,对物联网的发展有提纲挈领的作用。WSN技术的发展,能为其它层面的技术提供更明确的方向。 以下是实现物联网的五大核心技术:核心技术之感知层: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二维码技术、微机电系统和GPS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技术。从仿生学观点,如果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成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微型无线传感技术以及以此组件的传感网是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技术手段。2射频识别(RFID)技术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的无线通讯技术。在国内,RFID已经在身份z、电子收费系统和物流管理等领域有了广泛应用。RFID技术市场应用成熟,标签成本低廉,但RFID一般不具备数据采集功能,多用来进行物品的甄别和属性的存储,且在金属和液体环境下应用受限,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层技术。3微机电系统(MEMS)微机电系统是指利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经过微米级加工,得到的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接口电路、通信和电源于一体的微型机电系统。MEMS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层技术。4GPS技术GPS技术又称为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作为移动感知技术,是物联网延伸到移动物体采集移动物体信息的重要技术,更是物流智能化、智能交通的重要技术。核心技术之信息汇聚层:传感网自组网技术、局域网技术及广域网技术1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简称WSN)的基本功能是将一系列空间分散的传感器单元通过自组织的无线网络进行连接,从而将各自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进行传输汇总,以实现对空间分散范围内的物理或环境状况的协作监控,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和处理。WSN技术贯穿物联网的三个层面,是结合了计算、通信、传感器三项技术的一门新兴技术,具有较大范围、低成本、高密度、灵活布设、实时采集、全天候工作的优势,且对物联网其他产业具有显著带动作用。2Wi-Fi 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技术)是一种基于接入点(Access Point)的无线网络结构,目前已有一定规模的布设,在部分应用中与传感器相结合。Wi-Fi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汇总层技术。3GPRS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是一种基于GSM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服务技术。GPRS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GSM网络,目前在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在物联网领域也有部分应用。GPRS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汇总层技术。
核心技术之传输层:通信网、互联网、3G网络、GPRS网络、广电网络、NGB 1通信网通信网是一种使用交换设备、传输设备,将地理上分散用户终端设备互连起来实现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系统。通信最基本的形式是在点与点之间建立通信系统,但这不能称为通信网,只有将许多的通信系统(传输系统)通过交换系统按一定拓扑结构组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通信。也就是说,有了交换系统才能使某一地区内任意两个终端用户相互接续,才能组成通信网。23G网络3G是英文the 3rd 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第三代手机(3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PRS网络这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提供端到端的、广域的无线IP连接。通俗的讲,GPRS是一项高速数据处理的科技,方法是以“分组”的形式传送资料到用户手上。虽然GPRS是作为现有GSM网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变的过渡技术,但是它在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4广电网络广电网通常是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台)负责运营的,通过HFC(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网向用户提供宽带服务及电视服务网络,宽带可通过CableModem连接到计算机,理论到户最高速率38M,实际速度要视网络情况而定。5NGB广域网络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是以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的成果为基础,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带宽信息网”核心技术为支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核心技术之运营层:专家系统、云计算、API接口、客户管理、GIS、ERP 1企业资源计划(ERP)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技术属于物联网的信息处理层技术。2专家系统(Exper System)专家系统是一个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专家水平的知识与经验,能够利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处理该领域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属于信息处理层技术。3云计算云计算概念间由Google提出的,这是一个美丽的网络应用模式,是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资源。核心技术之应用层:垂直行业应用、系统集成、资源打包应用层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开发各类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将物联网的优势与行业的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组织调度结合起来,形成各类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构建智能化的行业应用。如交通行业,涉及的就是智能交通技术;电力行业采用的是智能电网技术;物流行业采用的智慧物流技术等。行业的应用还要更多涉及系统集成技术、资源打包技术等。
参考资料>80、90年代中国电信产业从落后产业成为领先国民经济各行各业领先产业,获得世人赞誉在当今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之下我们国内发展物联网,信息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主题的来由,感知中国服务社会,09年有人说是中国3G元年,也许我们说2010年是我们中国物联网元年。若干年以后当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回顾今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在2001年的时候,我们就开了这么一个新年论坛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

在智能制造这个行业里,张九六已有15年的从业经历。杭州中为目前是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物联网、智能物流、自动化、光电装备等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同时拥有浙江省的重点企业研究院,专门研究智能制造。

今天的分享主要针对智能化制造的背景以及若干实践做一个系统的介绍,还包括融资租赁在助推智造升级的作用。

智能化制造方面,最早德国提出工业40,然后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及先进制造国家战略。欧盟、英国、日本、韩国对智能化制造也非常重视。中国力推“中国制造2025”,也可以看出我国对智能化制造的重视。

智能化制造是工业40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工业40里还涵盖了互联网,互联网+智能制造,消费者。互联网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国、美国发展得非常迅速,相对也有较强的成熟性。产业互联网以及现在热门的新零售都会慢慢形成一个大的工业40网络,把消费者和最前端的制造环节结合起来。

《2016年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显示,中国的制造力在下降,特朗普提出的美国制造业回归是对中国制造业很大的警示。美国制造力的提升得益于先进的制造技术,比如智能互联的产品与工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着可以解决人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中国现在也面临发展过程中一个严峻的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如果还依靠纯粹的劳动力红利获取制造业上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会面临极大的压力。中国必须在智能制造上展开强有力的布局,提升中国在价值链上的地位。

德国是以工业20为基础,从工业30串联过渡到工业40。10是机械化;20是电气化和自动化,形成机械与人工的结合;30是信息化;40是网络化,出现智慧工厂以及共产大数据。

中国当前还处在补课工业20,普及30,并联式发展到工业40的阶段,发展时间上预计会缩短很多。

此外,我国国家层面已就中国智造提出明确规划指标,分为机器人、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三个维度,具体指标有工业机器人产业、工业机器人高端产品国产化率、工业机器人密度、宽带普及率、产品生产周期等等,直到2020年以及2025年都有具体的数字指标。

从整体上总结智造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网络、两大主题、三项集成。一个网络是指建设信息物理系统网络(CPS)。两大主题即“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 三项集成是指横向、纵向及端对端集成。

中国目前为止还没有百分百的智能工厂,现在可以自动把货物发出来,但是做不到自动生产货物。我个人认为以后智能制造长期发展带来的结果就是定制,所有需求都能够通过销售终端输入进去,后续的工厂会按照你的订单自动生产出你想要的定制产品。

智能制造系统中分为感知、决策、执行层。感知层包括机器视觉、光电感应、烟雾感应等等。我们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系统把想要的数据搜集起来,然后再进行决策,原始的决策层是我们的大脑,现在有了计算机、嵌入系统以及各种各样软件平台。

决策层方面,手机有ios系统,安卓系统。现在有些公司在工业40领域研究一套系统,这个系统就像一个大脑,以后感知系统都可以对接到里面去。

至于执行层,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介绍一下。比如说工业机器人,可以分为六轴关节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这些机器人在工厂里的实际应用当中会根据要 *** 作对象的难度来选择,一般会多种机器人一起上。

在各个行业对于工业机器人使用中,汽车行业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广的,其他还有电子行业,金属加工行业,化工、食品、饮料、包装。智能制造这个产业就是以万亿为单位的产业市场。

对比各国工业机器人的密度,韩国人口少,机器人产业比较发达,密度最大。日本、德国、美国、台湾、西班牙、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平均10000个人里有58台机器人。中国是10000个人里有30台机器人在替人工作,随着这个数据的上升,蕴含的市场空间非常大。

智能物流、智能数控机床、3D打印、智能感知设备也属于执行层。 智能感知设备是智能制造系统中的信息获取层,现在普遍都用无线互联来连接,物联网在智能制造领域所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决策端在这里实际上就是三大软件的核心——ERP、MES、CAD。ERP支撑的是业务的管理,负责企业资源规划。MES系统是生产制造执行过程的一个核心,这里面有人机交互,生产控制,监控,还有物流,MES可以把数据对接到ERP,但系统之间无法互相代替。CAD则是协助研发产品数据管理,还有辅助设计。

智能制造中的决策端,还涉及工艺流程和商业模式的重构。整个制造方式重构之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方式都会改变。而且以前很多制造企业的流程之间是完全独立的,互相之间连接性不够紧密,中间是一个黑箱。通过智能制造、信息化等手段,可以重新做一个有效的连接。

我在LED和光伏这两个领域经验更丰富,公司也主要聚焦在这两个产业。现在的产业生产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产品精度和良品率有待提高,还有研发投入偏低。平时做智能制造最头疼的事是内控不懂,非常被动。大家都在说智能制造很重要,但实际上企业的意识和人才队伍都非常缺失。

LED行业是一个比较大的行业。我2005年进入LED行业,到现在每年增长率不少于30%,现在每年市场规模有5千多亿,最近有很多公司上市。

针对智能制造,我们在这个行业主要做哪些事情呢?

首先在上游做点分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和台湾的金元光电合作。它要有一个很严格的系统在监控你的生产,同时也有一套决策层很严密的算法在后面支撑,以保证质量绝对不出问题。点分工厂有一套MES系统和外包厂商的MES系统是对接,可以直接进行机器参数设置,人工只需负责设备维护和物流管理。

在中游,这个行业负责做分装,把孤立的设备连接到一起,其实它所实现的目标和芯片差不多,优势在于节约人工、提升单机设备稼动率、提高效率、节省制造成本、定制灵活。

下游就是夜光灯的全自动化生产和信息收集,宜家家居以及飞利浦的灯泡,基本上都是我们的生产线生产的。此外,工厂的光伏制造是基于AGV的智能物流系统,相当于实现了无人驾驶的搬运流程。

最近国家融资租赁政策越来越积极,现在一些做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机构也在对接融资租赁。

在欧洲某些国家,由于整个国家各方面信任度比较好,企业在做重资产投资时,很多时候是借助融资租赁的,并不是真正的重资产。中国则需要自己花钱或者贷款买设备,但银行又只看固定资产,设备对他们而言不值钱,这样压力会比较大。

融资租赁是指企业分期购买设备,过程中就先使用设备赚钱。中国企业要推进智能制造,融资租赁以及资产投资会在这里起到重要的作用。

现在意识越来越开放,“吃独食”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只有企业一起合作,形成一个非常健康的产业链,未来竞争力才会越来越强。

☆2017中国FinTech大会暨中国FinTech领军企业颁奖盛典

智能电网的支撑技术

智能电网的主要支撑技术有实现收集、存储、分析、处理、显示海量信息数据的可靠信息技术,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技术,具备资源优化配置、科学决策、电网运行高效管理、电网异常及事故快速响应的智能调度技术,电能量消费与预测技术,中压或低压配电网上的分布式能源接入技术,规划控制技术,包括电能质量、功率因数、相位、故障事件、变压器和线路负荷等数据在内的参考量测技术及相关传感器技术等。

物联网相关技术在智慧电网中的作用

在当前的电网中,传感器的应用很广泛,但主要是机电类传感器,其获取的方法往往是物理方法,传递的信号往往是模拟量,这就决定了它往往是通过电缆进行传输。智能传感器不但涉及传感技术,还与微机械、微电子、数字信号处理、网络通信直接相关。

它获取信息的方式往往是将所需获取的信息直接转变为光信号或者电信号,输出为数字量。智能传感器还具有一定的信息存储和分析能力,可以对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再向上一级传递,避免了上级设备对于信息的处理量过大,也节省了网络流量。

物联网技术中,信号一般使用光缆进行传输,对于设备内部的状态量等不便于直接连线传输的信号,还可以采用无线传输,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在主站,由于传输来的数据为数字量,就避免了繁杂的数据转换和处理工作,这些优势应当发挥。但是,电网对于信息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特别在信息传输方面。

如果是在民用或者商用行业,信息传递的可靠性要求较低,物联网当前的可靠性水平便可以胜任。但对于电网来说,错误信息传递的结果是很严重的,可能导致电网中自动装置的错误动作,切断正常运行的大量负荷,或者电能计量出现重大失误等。在可靠性无法保证的情况下,物联网技术的重要优势——信息传递将难以发挥作用,这也就相应导致了在网络层之上的应用层无法应用于智能电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103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30
下一篇 2023-0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