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时代国有建筑企业何去何从?

新基建时代国有建筑企业何去何从?,第1张

一、构建新型生产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我国建筑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问题依然严重。建筑企业落后的生产方式,粗放式的管理水平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新基建已正式站上风口,国有建筑企业该抓住机遇,借助数字化改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新构建一种数字化的生产方式,为企业输入能力,最终达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为成功交付高质量工程项目打下基础。管理创新能力,通过数据助推组织能力的提升。依靠人的能力加上数据的协作,提升执行能力。还有在线化的协作,打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所有事情都面对面进行。精益生产能力,通过动态管理项目资源,精益生产减少浪费,同时可以做资源使用情况的分析,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生态服务能力,在数字化背景下,可以构建供应链生态,在专业化合作平台下各个生态合作方进行协作,整体可以提升企业配置资源的效率。实时响应能力,根据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动态的智能分析,在风险不断蔓延的时候,就会进行预警。

二、企业全面进行改革,打造内部管理机制。

三、全面推广5G技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5G网络是新基建的重点领域,对于国有建筑企业,必须要实现信息化转型升级,使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创新应用中起到引领作用,进而推动BIM技术、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国有建筑企业的创新发展,BIM+装配式+EPC建造模式也将引领国有建筑企业更好的建造新世界。国有建筑企业高新技术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建筑产业的BIM应用工程师、装配式工程师岗位将成为新基建时代的香饽饽。国有建筑企业对5G技术具有极大的需求,智慧建造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业务战略,集成人员、流程、业务系统,实现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智慧工地在5G时代,将会实现对工地的远程自动化 *** 控,通过5G网络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 *** 控,切实解决工程机械领域人员安全难以保障、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有别于当前各自为战的建筑互联网电商平台,5G技术的应用将会打通建筑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产业、工程机械、劳务派遣与项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体。

四、要借助新基建东风,实现基建转型升级。

五、抓住新基建契机,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国有企业必须要迎接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到来,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建立先进建筑制造体系,实现建筑产业的绿色环保、质量标准、节约高效,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提升。要认真总结在发展装配式建筑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不断优化,面对在推进装配式建筑过程中的不足,认真加以解决,以 科技 创新为动力,增强 科技 对产业的支撑力度,对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瓶颈问题,开发新工艺、新工法、新装备,使装配式建筑成为在推动建筑工业化的重要手段。要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产品品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采用绿色建材产品、绿色部件,使建筑物在建造过程、使用运行中绿色高效环保。对在职的建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技术工人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的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中的技能,坚持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和钢结构建筑,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为人民生活居住条件改善提供高品质的建筑。

如今,新基建的大幕已经缓缓拉开,国家和地方大力推动的新基建,面对挑战与机遇、风险和收益,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在本轮新基建中使自身获得发展和壮大。

(作者何旭,系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政办公室秘书,政工师,广西师范大学法学硕士)


附:

作者简历

何旭,男,汉族,1988年出生,河北任丘人,籍贯陕西宁强,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3月入党,2014年7月至今先后在北京鲁能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工集团联建公司、广西建工集团四建公司、陕建四建集团、陕建八建集团从事党务、组工、纪检、宣传、文秘等政工工作,历任综合部党群主管、党群工作处(组织人事处)干事、监察处科员、办公室宣传科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务。他所撰写新闻宣传稿、时评、企业文化稿在新华网、凤凰网、人民网、中国网、海外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中国建设报、中国企业报、建筑时报、广西工人报、陕西工人报、中国建筑业、中国企业文化、中国建设信息化、中外企业文化、建筑、建筑政工研究、施工企业管理等各级各类媒体刊登500多篇,多次被评为省市和中央级媒体优秀通讯员、优秀作者。

现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领导科学和国企党建。参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校党的十八精神研究专项课题“新的 历史 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研究”课题(DSBD13YB010)、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民情夜访 民事调解”制度项目 广西师范大学与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横向课题和广西哲学 社会 科学规划项目《周敦颐修养文化在桂北地区的传承及对新时代 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启示》(18FZZ001)共3项,在《领导科学》、《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 科学版)》、《党史博采》、《改革与开放》、《新西部》、《沿海企业与 科技 》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16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政治》《中国》《新闻与传播》索引,参编2本著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化思维》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互联网舆论引导研究》新加坡百科出版社,2020年版

新基建是指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频繁出现,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但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导读:此前媒体提到的5G、特高压等“新基建”七大领域仅是列举,并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 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智库获得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白皮书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领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详细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与投资空间。

1、新基建·新红利·新机遇

2、区块链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从本质上讲,它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其中的数据或信息,具有“不可伪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开透明”“集体维护”等特征。

基于这些特征,区块链技术奠定了坚实的“信任”基础,创造了可靠的“合作”机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

3、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

4、新基建:5G基建、特高压、人工智能

5、电力能源行业、新能源行业

6、特高压指的是 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电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电。

7、未来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8、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

9、万亿新基建投资风口

10、IDC:互联网数据中心

11、新基建的本质:数字经济

12、 科技 竞争、高 科技 产业

13、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

14、数字基建数字中国

15、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智慧能源

16、未来,互联网、新能源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心。

17、在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备份和加密。

18、5G时代:构件万物互联的世界

19、4G改变生活,5G改变 社会 。

20、华为拥有的5G专利最多,排名世界第一,中兴通讯排名世界第三。

21、智能家居产品、智能安防产品将实现快速发展,届时,人们将真正迎来万物互联的智能家居生活。

22、5G时代,共创短视频未来

23、特高压:未来能源主动脉

24、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

25、特变电工、西边集团

26、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降低大气污染。

27、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8、特高压电网被誉为“电网高速公路”

29、要想利用风能、水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将其转化为电能。

30、特高压已成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渠道。

31、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引领的转变

32、作为新基建的重点项目,特高压具有长期竞争力,是我国谋求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与工具。

33、电网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五个环节。

34、公益性与商业性

35、充电桩:新能源 汽车 时代的来临

36、充电桩APP

37、日本充电服务公司

38、充电桩主要为电动 汽车 服务,随着电动 汽车 市场不断扩大,充电桩将爆发出大量需求。

39、合理投建、高效运营

40、一个快速充电桩需要投资10万元左右

41、特来电、星星充电

42、众筹建桩

43、老旧小区电力增容问题

44、将太阳能储存起来,将其转化为电能为电动车充电。

45、UPS:不间断电源

46、未来,随着远程医疗、自动驾驶、AR/VR 游戏 、移动教育等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损网络技术的应用将会越发广泛。

47、快速可扩展能力

48、未来,挖掘数据价值的能力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9、智能时代,未来已来

50、隐形冠军企业

51、中国卫通、华力创通、振芯 科技 、海格通信、金信诺、中兴通讯、烽火通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dianzi/134194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1
下一篇 2023-08-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